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
参考答案
CDBC
BBDDC
DCB38、(1)有教无类(2分);贵贱有序(2分)。孔子的主张既有进步性又有保守性。(2分)
(2)宋词、话本、南戏、风俗画、四大家书法。(2分,答对两点给2分)
专制主义的强化(2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思想控制的加强。(2分)
(3)美国承认、尊重外来文化;(2分)中国对外来文化存有排斥心理。(2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答大唐盛世亦可)
(2分)
(4)政治、经济的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发展,先进的文化可推动社会的进步;(2分)文化是在借鉴、融合中不断发展的;(2分)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2分)
39、(1)主要原因:①器物变革的探索失败(或洋务运动的失败)(2分);②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2分)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2分)
(2)①范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分);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分)
②启示:别国的经验必须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巨大作用(2分)
(3)成就: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通过国企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分)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4)①主要问题:a.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出口、依赖外国技术和设备;(2分)b.中国缺乏独立科研和创新开发的精神。(2分)
②A.他的观点不正确。理由:长谷川庆太郎的根据以偏概全,过分夸大技术与专利的作用和影响。(4分)
B.他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中国本土企业的许多核心生产技术还要依赖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低。(4分)
C.他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比较偏激。理由:综合前面二者的理由即可。(4分)
(只有对观点的评价没有理由不给分;学生列举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2
参考答案
DDAD
BBABB
CDD
38.(20分)
(1)目的: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2分)角度:俭以治国、俭以持家、俭以修身。(3分)
(2)观点:个人与家庭应提倡节俭;国家应该尚奢。(2分)
依据:尚奢可繁荣地方经济;尚奢消费可扩大就业;尚奢可增加他人收入。(3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3)观点:尚俭是导致中国贫弱和败亡的原因,反对节俭,提倡消费。(2分)
意义:促进人们消费观念转变;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救亡图存。(答出“促进人的自由和平等发展”也可得分。)(6分)
39.(16分)
(1)条件:思想家们的理论探索;惨痛的战争教训。(2分)
(2)意图:维护美国的安全;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或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蔓延)。(6分)(任答三点)
(3)变化:西欧试图摆脱美国控制(美欧关系分化)。(2分)
原因: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欧共体经济实力增强;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或美苏争霸),西欧谋求自身安全。(4分)
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2分)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3
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B
A
C
A
D
B
C
B
C
D
A
C
38.(30分)
(1)西周的等级制度。(2分)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2分)
(2)议会与国王。(2分)
结果:议会取得胜利(或建立了君主立宪制)。(2分)
原因:①国王专权不得人心;
②议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③英国有宪政的传统;
④光荣革命推翻王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
⑤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雅尔塔体制。(2分)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大国;对外追随美国;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口号。(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问题:欧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2分)
对策:提高中国企业自身竞争能力,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争取规则制订权;团结国际力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6分,每点给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9.(22分)
(1)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导致后来王权衰微;(2分)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中央集权。(2分)
答案一:易中天的说法是正确的。“封建”即“封土建国”,指中国古代的分封制,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王权衰弱。(3分)
答案二:易中天的说法不正确。“封建”的含义则是指一种生产关系,一种社会形态。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加强。(3分)
答案三: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两个“封建”的含义是不同的。易中天的“封建”是指分封制;“封建专制主义”中的“封建”是指封建社会这种社会形态。(3分)
(2)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2分)不正确。(1分)梁启超反对的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主张把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梁启超在游历欧洲过程中目睹了西方社会的弊端。(3分)
(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3分)改革先后失败,最终苏联解体。(2分)
主观上,我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左”倾错误的影响。(2分)客观上,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2分)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4
参考答案
CBAD
DCBAB
CAD
38.(26分)(1)同:关注人,以人为本;
异:中: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统治者权威;西: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民主政治。(说明:异同每点2分,只答异或同最多得2分。)
(2)变化: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3分)
不足:对中国的国情(文化)一缺乏深入的认识。(3分)
特点:由器物(物质)至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精神)。(每点1分,共3分)
说明:有其它相同或者相近表述,如“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等,同等给分。只列相应史实最多给2分。
(3)原因:美苏冷战(3分)
如何:对内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对外开放,先后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2分)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分)
(4)阻碍因素:文化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等。(每点2分,本问共4分)
推动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每点2分,本问共4分)
说明:阻碍或推动因素每点2分,同时答阻碍和推动因素的只按其中一种给分,本问最多不超过4分。
39.(26分)(1)不同:前者:崇尚节俭、注意积储、力戒奢侈。(2分)
后者:奢侈豪华。(2分)
理解:文艺复兴提倡人性,(2分)主张追求现世生活中的幸福。(2分)
(2)有。(1分)开放后,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上海商人们由敛转奢,(2分)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有代表性。(4分)
否。(1分)开放的上海,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电影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上海商人们由敛转奢,(2分)只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例,孤证不立。(4分)
(3)20世纪20年代享乐消费成为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2分)为摆脱危机困境,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积极消费;(3,分)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福利国家出现。(2分)但是这种高福利、高消费又导致近期的欧债危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