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
“土节和洋节”话题作文指导
(作文话题:节日就是一种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面对圣诞节和情人节,面对端午节和中秋节,我们的学子们的态度却呈现出强烈的反差:重“洋”节而轻“土”节。
请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
一:确认话题含义 虽然话题是“土节和洋节”,但它只是一个大范围,根据材料提示可知,话题是指向学子们重“洋”节轻“土”节这种现象的,立意必须围绕这种现象展开。如果只扣话题大范围而仅仅介绍几个典型的洋节和土节,肯定是偏题的。
材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材料对重“洋”节轻“土”节这种现象持否定态度,作文立意应该与之保持同一。“节日就是一种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重“洋”节而轻“土”节的现象反映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鄙薄和外来文化的热衷。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来开启思路:重“洋”节轻“土”节有何具体表现?重“洋”节轻“土”节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重“洋”节轻“土”节有什么危害?“土”节有何价值和意义?怎样才能改变重“洋”节轻“土”节这种现象等等。
辨证分析问题 这个话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系话题,对“洋节“不可全盘否定和全面批判,应合理取舍,剖析这一现象的本质是对本国文化的淡漠;对外来文化的盲从。所以洋节可过,但要适度,毕竟浪漫轻松只是生活的点缀;土节虽土,但内蕴深厚,文化传承责无旁贷。
二:变话题为问题
1、怎样的背景产生这样的风气?
2、如此“重”下去,我们将失去什么?
3、对“土” 节和“洋”节我们该持什么态度?
4、“土”节有什么传统意义?
5、这种心态仅仅是节日的轻重吗?
三:题目示例
1、“洋”节可过不可过“火”
2、月是故乡明
3、情人节里说情感
4、一曲清流万古新
5、归来吧,中国节
6、由“假洋鬼子“想到的
土节和洋节
记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别离思归的篇章,那些哀怨悲伤总是催人泪下,而其中写节日里仍在外奔波,或独对青灯的情景更是分外令人难忘。
天还没亮,僻静的小路上只有一个人打着灯笼走着,柿子树上的霜正浓,枫叶上的露珠盈盈地捧着一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征人急急走着,不时望望天。在这节日的前夜,全家恐怕只有他还在外未归。家里的门神该贴上了吧?灶神该请了吧?桃符该换了吧?家人当在盼自己呢!当他推开家门,听到一声呼唤,孩子们拥上来扯着衣角问候,他的心都醉了,纵然眉毛上还凝着霜。相信在主人公推门的那一刻,你也会由衷地替他高兴。
是呀,咱们中国的节哪个不让人牵挂,哪个不让人铭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中秋时游子的思念;“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九时登高遥望的凄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七夕时有情人对久别重逢的憧憬。在无数个中秋,炎黄子孙仰望苍穹,遥想节日寓含的那份神秘、隽永与多情,在星辉斑斓里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也许是我们健忘,也许是我们审美疲劳,也许是我们“喜新怨旧”,故而屈原故里,端午节龙舟寥落;七夕之夜,有情人月下少见;元宵节,很少看到“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美景。而圣诞节却摆满了圣诞树,情人节全城玫瑰花畅销,愚人节蛊惑整人短信盛行。难道你没有心痛、不安的感觉?是的,这属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你是否知道,我们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结晶?端午节我们竞舟江上,是为了缅怀一个忠贞的灵魂;重阳节我们登高遥望家的方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思念养育我们的父母;中秋节我们待月山中,是在遐想仙子飞升的浪漫和寄托一种美好的祝福。传统节日,其实也是传承文化传统、表达自己情感的载体。我们尊重洋人们的节日和习俗,但我们也绝不能鄙薄和淡漠自己的节日。
让我们记住我们应该记住的节日,重视我们应重视的文化。你可以在圣诞节怀念耶苏,但作为炎黄子孙,当然也应该在“春风送暖入屠苏”时,喜气盈腮地新桃换旧符!
[点评]这篇散文引用古诗恰当,想象丰富,凸现了古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揭示了传统节日蕴涵的人文因素和美学意义,并列举当今人们重“洋”节轻“土”节的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对待节日重“洋”轻“土”不可取,要“记住我们应该记住的节日,重视我们应重视的文化”的观点。
第二篇:话题.doc洋节与土节
话题“土节”和“洋节”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许多人对“洋节日”十分排斥,将它与麦当劳快餐、迪斯尼动画和好莱坞电影并列,作为西方文化入侵的象征。有人还把过“洋节”还是“土节”上升到民族大义的层面。
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呢?请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话题解读:
一、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洋节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与交流的体现,必须尊重其代表的文化,但同时也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土节与洋节比起来缺乏一定的娱乐性,不够浪漫、新鲜、热闹,再是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足等都造成了土节备受冷落。怎样让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他指出,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传统的中国节日也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可以用“现代化”的手段去发展、完善一些传统的东西,但不能用“现代化”的东西代替传统,否则,传统节日就不称其为“传统”了。)
作家冯骥才强调,不应将洋节看成洪水猛兽,类似母亲节这样的外来节日可以弥补我国传统节日的不足。
二、洋节的“入侵”实际上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一方面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又有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革命式态度加上西方文明的冲击,让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支离破碎,甚至只剩下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借用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作家冯骥才的话说,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这是导致传统节日深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三、洋节打败土节是文化自卑下的杞人忧天。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相对主义中提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价值,所谓文化上的优越和颓废往往是观察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那种从新闻、广告、和商业行为中感知洋节大受青睐而土节备受冷落,进而断定洋文化打败了传统文化的结论,不过是一种文化自卑下的杞人忧天罢了。
素材提供:
1、圣诞节是指12月25日,平安夜是指12月24日是圣诞前夕,称为圣诞夜,也称为平安夜。届时,千千万万的欧美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节目是Party或聚会。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圣诞之夜,父母们会悄悄地给孩子们准备礼物放在长统袜里。
中国人过平安夜,让欧美人大跌眼镜。每次到了平安夜的那个晚上,各商家总是大肆吆喝,大搞促销,各个商场也是人流如织,人满为患。西方人印象中的那个恬静安宁的平安夜,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却被改造成了一个狂欢购物节。
2、韩国强注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例文展示:
土节与洋节
朴桢
说起“土节”,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春节。鞭炮对联压岁钱,门口挂着灯笼,璀璨如珠,随风飘摇,冬日里倒也春意盎然。但现在的年味似乎总是没有过去那么浓郁,连吃饺子穿新衣业少了份被翘首盼望的味道。
而相比之下各式洋节似乎个个行情走高,满街灯红树绿彩带飞扬,叮咚西乐处处可闻,商家纷纷抓紧机会宣传酬宾,年轻人结伴庆贺小孩子盼望礼物,竟也热闹得如本土节日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不少人便站出来开始忧虑民族节日的传承问题。再加之韩国端午节申遗的成功,更是加重了国人的危机感。
但我倒觉得土节洋节之争并未严重到草木皆兵的地步。要说土节落寞,也是因为人们生活的改善。过去春节几乎是全年唯一一次吃好穿新的机会,自然被人们心心念念;而现在每天都与过去的过年没什么大差别那份渴望自然减淡。再说洋节的兴盛,大多不过是年轻人喜爱热闹,图个一时新鲜的举动。就比如说西餐,牛排鹅肝偶尔尝鲜自然美味,但又有多少人愿意用它代替馒头炒菜?过几个洋节,朋友之间促进感情夫妻之间增加浪漫,收到几声祝福人心亦暖,还可顺便带动一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以说土节自然甚好,洋节又何尝不妙?
而那对于传统节日的情结,经过几千年的厚积,如同中国人血液里的黄河长江,骨子里的长城秦川,早已无法磨灭。月是故乡明,传统节日时至今天,过的也早已不是一份形式,而是一份眷恋一份情感,是冷淡忙碌社会中心灵的一抹亮色。这其中深含的文化和情怀,就算无法外在体现,也早已内在沉淀。
至于如今沸沸扬扬的韩国端午节申遗活动,我自然也倍感遗憾,一份疏忽造就了一份文化标记的缺失。但即便如此,在端午节到来之时,名义上拥有端午节的韩国人却未必能感受得到那份缅怀屈子的惆怅,那份逝者如斯的苍凉。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心中对传统节日心情祝福外化为温暖团聚的力量,深深印刻上民族的烙印,让它们越走越远。
本来我还想呼吁中国的节日走向世界,想了想终于还是没有下笔。
因为中国的节日,只要能在中国人的心里,便也够了。
拿来主义
于东帆
中国人的特点就是不管什么东西,都只管伸出手,喊一句:“拿来!”
中华民族积淀了五千年,积淀出了灿烂的文化,这是任何一段历史、一个文明都无法比拟的,这样让我们自豪的历史文化所派生出的民族节日,自然也就饱蕴含理,盎然又古朴,俗质又鲜亮,我们的民族节日,实在是中华文明最好的牌证,最好的继承、发扬者。可现在,她遭到了一群劣童的攻击。
这群劣童,来自外域!
当代中国,文化多元,有些人崇洋媚外,明眼人也深受外域文化影响,致使中华文化在多元化的同时,更多地遭受了冲击。明明国人信仰耶稣基督的不多,可圣诞节却过得热火朝天;明明中国两千年前的传统,却被韩国佬抢注了世界文化遗产;明明有七夕,可情侣们宁愿要2·14„„中华人格的丢失显而易见。
对外域文化,我们统统拿来,从而迷失了自己。诚然,外域文化有其精华,像“五·一国际劳动节”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节日,印证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地位和价值,充分显示了人权,这样的节日,我们拿来了,很好,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盲目的拿来。宗教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重复的洋节、以及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洋节我们统统拿来了,后果就是瞎过、胡过、乱过节。中国国格的丢失已然成疮。
当然,也有不拿来,但也漠视土节的,这些人不以民俗节日为荣,反以为耻。连他们自己祖宗们创立的节日,都不屑一顾。对自己历史的否定黯然成殇。
国人在“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对土节已渐渐淡漠,对洋节已爱慕成风,这样的情景,能不引人注意吗?能不让人痛心吗? 一百年前的鲁迅,已认识到了拿来主义的弊端,一百年后的国人呢?
论土节与洋节
张劼俊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所谓“土节”,即是中华民族节日,尤其是传统节日;而所谓“洋节”,则是指近年来由国外尤其是欧美地区传入国内的一些节日。
之所以把“土节”与“洋节”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中西方的节日“实力”正在易位,人们对洋节的热衷与喜爱程度渐渐超过了中国本土的“土节”。人们喜欢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狂欢似乎愈胜于春节的饺子、汤圆与中秋节的月饼。
中国传统的三大节:五月节、八月节和春节,正一个一个地被全球化大潮冲刷激荡着;端午、中秋与春节,似经历过海潮的孤礁,只留下一些单调的传说和人们对粽子、月饼与饺子的回忆。我们不禁会怀疑是不是西方世界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一如时下正在中国农村广泛流传的基督教传播。不可否认有此因素,但有些自身因素更应重视。
任何事物都是以内因为主,才通过外因发生。中国时下土节不敌洋节的现象,有些因素是从新文化运动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那里就带来的,到坠现在也有些中国人妄自菲薄,认为只有西方社会文化算是文明。导致中国传统节日缺乏“竞争力”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客观因素。比如有些地区的“禁放令”,一纸通告就企图止住中国数千年的习俗,渐去的焰火弥漫也抹去了华夏大地浓厚的年味,不看汽车尾气,不看工厂浓烟,对鞭炮污染的指责不也像最近的“杀狗令”出现在某些城市中那样残忍而可悲、可笑?此外,春联在人们对汉字的冷漠中变成了印刷品,串门在人们的“忙碌”中变成短信,饺子、汤圆在现代机器中成了袋装食品,春窗花消失了,五色绳消失了,欢声笑语消失了„„另外,一些东西消失了,必然有一些东西来补齐。于是人们心中积累了愈多的空虚与寂寞,洋节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对节日的焦渴;浪漫、狂欢与灯红酒绿似乎让人释放了体内的积压„„
只是,被禁锢、修剪过的传统,还能称之为传统吗?只为了弥补空虚的节日,还有节日的意义吗?
当中国黄遇上了西洋红
程佳一
电光火石间,他们相遇,也由此,雪花糕遇上了巧克力,葫芦丝遇上了电机他,旗袍遇上了西装,旱烟遇上了雪茄。这,为中国人平淡无奇的生活掀起了层层波澜,就在那时——重活黄遇上了西洋红。
春节VS圣诞
现在的人们对春节的感觉是越来越淡了,一到春节,上门拜年的人都改发短信了;大包小包的礼品也被一张张购物卡所取代,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重视它,只是节气淡了许多。然而圣诞来临时,家庭,商场的装饰毫不逊色于春节,人们互送圣诞礼物,狂欢到午夜,圣诞有圣诞老人作为代表,而春节却没有。
七夕VS情人节
提起七夕,想必许多人都不曾过过,就连记得的都很少了吧,传说,七夕当晚,情侣们坐在葡萄架下的活,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的对话,而如今,恐怕没几个人在意。相反,人们对情人节倒很重视,花店玫瑰一大束一大束地送出,商店巧克力一大盒一大盒地出售,就连电影院也贴出了“情人节半价”的海报。七夕有鹊桥,而情人节却没有。
中秋VS感恩节
中秋前后,有一盒盒包装精美的月饼递到人们手中,可是,在复杂包装的背后,隐藏的是更多的礼仪形式和人际关系,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传统节日打上了商业化的烙印,其实,还真不如向感恩节那样,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谈谈工作,聊聊家庭,否则就失去了过节的含义。中秋有月饼,感恩节有火鸡。
鬼节VS万圣节
虽然已是物质生活发达的新时代,但仍有些带迷信色彩的旧习俗存在,譬如鬼节,这天人们通常烧纸、祭奠,以传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而在西方类似的万圣节上,人们只是开化妆舞会,做南瓜灯,摆小女巫,还是快乐的节日氛围,也避免了烧纸带来的森林大火等隐患。鬼节有火堆,而万圣节有南瓜灯。
当中国黄遇上了西洋红时,春节并未因没有圣诞老人而黯淡,情人节也未必因没有鹊桥而失去光泽,当我们已无法阻止这一趋势时,那么,让我们接受,期待中西方节日的完美融合。
岁月变幻中,他们相互融合,渐趋一体,就在那时——中国黄遇上西洋红的那一刻。
当土节遇上洋节
鞠洪洁
当土节遇上洋节会是怎样的情形呢?记得有一年“元宵节”与西方的“情人节”只隔一天,环顾四周,俨然“情”浓一片,而“年味”黯然失色。有商家老板戏
称:“土节”“洋节”PK,真是家人不敌情人,亲情不敌爱情。为啥西方的“情人节”一来,我们传统的节日就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了呢?
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相对趋冷,而洋节却日益火爆,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有人指出,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
春节,纯粹的正宗的中国节。张灯结彩,新衣新帽。吃饺子,放鞭炮。新年由此开始,12生肖由此换岗。财神爷下界颁奖,灶王爷上天汇报。大人们见面双拳一抱:“恭喜发财”,孩子们满街连喊带跑:“过年喽!”。春节,真正的中国节!
至于洋节,小时候只知道一个,就是有个红衣服白胡子老头的“生蛋节”,老头就是“生蛋老人”。我不喜欢他,因为他从来没有往我的袜子里放过任何礼品,哪怕只是一只蛋。不喜欢的另一个原因是要毁绿做很多“生蛋树”。直到长大以后,才知道那叫圣诞节。
可是现在的小孩却喜欢,因为他们每到“生蛋节”必能收到许多本来就盼着的玩具。不管袜子是挂在床头还是门后,都会有惊喜。
其实中国一年有好多节,光节气就有24个。有我们熟悉的清明端午中秋等,还有一些民族节日,再加上五一,六一,十一等节日,已经不少了。后来,国家根据形势又规定了一些新节日,比如教师节。又有地方上为炒作自己办了许多节,比如啤酒节。国际上也新增了电影节,旅游节„„照此发展,天天过节指日可待。有好事之人像引进大片一样引进洋节,不算圣诞节还有愚人节,万圣节,情人节„„数不胜数。不知以后会不会有人把奔牛节也给弄进来。
洋节多了,无非是卖花卖礼品的乐了,商家赚钱的机会多了,男生的钱包遭重创了,做爹妈的又叹气了。
外国的军事入侵已经是历史了,经济入侵和文化入侵却仍在如火如荼地演绎着。我们一直在努力地与国际接轨。西装、外语、洋货已经成为我们的不可或缺的东西。洋节也在努力中。
我不是排外主义者,我只是在想:“洋人怎么不过春节呢?”
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热衷过洋节时,不要忘了其实中国本有许多自己的传统文化。
第三篇:洋节与土节
洋节与土节
赵永明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尤其是年轻人,那热情甚至超过了传统节日,于是有不少人惊呼,小年轻崇洋媚外。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从心理上不愿接纳洋节。
洋节真的如洪水猛兽吗?我看未然。
情人节在中国悄然流行,在这一天,爱情的温度不知又升了多少度!
中国重孝道,偏没有母亲节和父亲节,而西方的这两个节日恰好弥补这方面的缺憾。记得去年母亲节那天,我买了一束鲜花送给母亲,祝她节日快乐。母亲先是感到莫名其妙,后又非常惊喜。
至于圣诞节影响更大。商家大赚一笔自不必多说,乐坏的是青少年。几个好友开个party,美餐一顿,再载歌载舞,一起过平安夜。而孩子们更多的是守望的快乐。圣诞节带来了异域的风情,打动了我们老老少少的心。能不乐乎?
我们热衷于洋节,其实也没有淡忘土节。元宵节、中秋节、国庆节和春节不也是蛮重视的吗?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春节在国外也越来越火了。在这一天英美等国的华人街、唐人街,张灯结彩,当地市民争相观高跷、京剧、舞龙狮表演,一些国家的首脑还纷纷给中国和当地华人团体拜年。这无疑让人欣慰与自豪。
中国人过西方人的洋节,而西方人过中国人的洋节,这都是一种文化交流。中国人喜欢西方的情人节,是西方国家国力强大,文化发达的体现。而今中国的春节受西方人青睐,与我国的国力迅速增强,文化逐步繁荣不无关系。
因此,西方节日光临,我们不应一位拒纳,而应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包容。这才能使我们尽快融入世界文明,早日成为开放国度里的世界公民,才能与蒸蒸日上的国力相匹配。
无论是土节还是洋节,只要能带给我们快乐,何必问它源自何方?只要能带给我们快乐,我愿天天过节!
第四篇:以节造势
以节造势、以势兴旅、以旅促商、以商富县---------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依兰县旅游事业局
刘远志
苏志来
依兰县是一座由悠久历史文化、秀美自然山水、浓郁地方风情共同铸就的东北名城,曾享有“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依兰形胜,遐迩通衢”等多种盛誉,古城依兰是黑龙江省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大县和发展速度最快旅游市县之一,自2000年6月28日推出首届依兰漂流节后,依托巴兰河漂流这一特色旅游项目,凭借专项节庆活动的轰动效应,依兰古城声名远播,游人如潮,漂流节为依兰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首届漂流节以节造势,成功推出漂流旅游项目。
针对全国旅游业发展大气候的形成及依兰县旅游资源的现状,依兰县旅游局结合云南世博会、黑龙江国际冰雪节等活动成功举办经验,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论证,审时度势,果敢抉择,决定以参与性极强的自然景观开发为切入点,将专项节庆活动作为依兰县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2000年6月28日,举全县之合力筹办“首届依兰漂流节”,大造声势,成功推出巴兰河漂流项目,构建了以专项旅游活动为龙头,以名牌景点为依托,以特色旅游专线为重点,旅游部门牵头,社会各界齐上的大旅游发展格局,依兰旅游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并且,依兰县掀起了筹办漂流节热潮,一浪胜过一浪,全县人民空前团结,真正将漂流节作为依兰人民自己的节日对待,人民群众纷纷走上街头,捡垃圾、挂彩旗、扭秧歌,各家各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焕发出“艰苦创业、分工协作、团结拼搏、合力攻坚”的伟大漂流节精神,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由于漂流节的牵头作用,当年依兰县就接待游人1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3000万元人民币,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二、第二届漂流节以势兴旅,壮大旅游产业规模 “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2001年,黑龙江、哈尔滨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上升,冬季冰雪旅游已走俏全国,却没有特色突出的夏季旅游项目。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依兰县决定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第一漂——巴兰河漂流”的响亮品牌,面向社会寻找一个资金雄厚、管理正规、舆论宣传优势明显的合作伙伴,通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牵动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半年多的艰苦招商,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获此开发权。
2001年,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开始经营巴兰河漂流,报业集团是一处管理正规、实力强大、宣传优势明显的大集团,集团于2000年末至2001年6月份,就投资1200余万元人民币兴建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报达山庄、报达别墅群等,并且充分利用自身舆论宣传优势,全面、深入、持久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继续打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漂——巴兰河漂流”的品牌,打出了依兰古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2001年6月18日,报业集团与依兰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中国黑龙江第二届依兰漂流节”,更为依兰旅游锦上添花,使得沉默了几个世纪的依兰再度沸腾,2001年接待游人28万人次,旅游业收入6000万元人民币。
三、第三届漂流节商旅双赢,市场化运作成效显著。2002年6月22日举办的第三届依兰流节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在组织形式、运作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突出了四个特点。一是突出了群众参与性。漂流节活动持续七天,共开展了30余项大型文娱活动,其中集体婚礼、花车巡游、喝啤酒大赛、放河灯等尚属依兰首创。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约有12万人次参加了漂流节的各项活动,漂流节真正办成了老百姓自己的节日。二是突出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漂流节聘请了省气象局礼仪服务公司代理开幕式的礼仪性活动和现场、沿街的装饰布置工作,营造出极具品味、极富创意,更加时尚、更为欢快的节日气氛和盛大场面。三是突出了市场化运作这一主线。经过积极引导,漂流节期间全县共有40余家中省市直单位、私营企业参与到漂流节的筹办过程中,共运作资金60余万元,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办节”的即定目标;四是突出了“团队”精神,提升了人气。第三届漂流节活动内容多、涉及部门广、工作协调量大,漂流节各组办纷纷主动出击、自加压力,精诚合作,发挥了“团队”精神,全县各部门、机关干部亲自整修巷道、上堤捡垃圾、清理非法广告,树立了新世纪党员干部的崭新形象。第三届漂流节提升了人气,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旅游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当年接待游人3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8000万元。
四、第四届漂流节夯实基础,旅游建设年成果甚丰。在非典疫情席卷而来时,果断调整旅游工作思路,在全力抓防治非典工作的基础上,立足长远,将2003年定位于“依兰旅游建设年”,以漂流节为契机,启动实施了38项重点旅游工作,全年累计完成旅游业投入7800万元。依丹旅游公路、徽钦二 帝坐井观天园、东山公园、民俗馆、五国城宾馆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大大增强了依兰旅游的综合实力。漂 流节于2003年7月10日与依丹旅游公路一期主体工程完工仪式同步举行,成为依兰旅游大建设、大发展的总结会和誓师会。当年接待游人2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8500万元。
五、第五届漂流节强强联手,建设宣传双丰收。第五届漂流节特点突出,内容丰富。一是全面引入了市场化运作机制,云南红塔集团斥资近50万元,全程包装赞助第五届依兰漂流节。2004年6月26日举办了隆重的第五届依兰漂流节开幕式,省市各部门领导、各界嘉宾齐聚依兰,共庆嘉节。二是群众参与性极强。漂流节期间全县共安排了20多项大型活动,群众欢心鼓舞,勇跃参与。三是牵动了大项目开发。徽钦二帝坐井观天园如期建成完工并面向游人开放,完成了几代依兰人的梦想,使依兰人文旅游再登新台阶。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强,牵动性大的系统产业,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2004这几年间,依兰县通过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依兰县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旅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漂流节作为一个平台,已成为依兰旅游大建设、大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依兰旅游业完成综合投资2亿元以上,特别是2002、2003、2004年举办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依兰漂流节期间,坐井观天遗址公园、依丹旅游公路、东山公园、烽火岩景区、民俗馆、原始森林景区等一批大旅游项目的上马,依兰县已完成了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强县的转变,依兰夏季生态文化二日游已经成为黑龙江旅游的热点。二是加快了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由于节庆活动和旅游业的有效牵动,脏、乱、差的依兰街道变得宽阔明亮、绿树成荫,全省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纷纷看好了依兰县的发展形势,多次主动与依兰县领导接触、洽谈,希望能有机会到依兰开发房地产,依兰县委、县政府在此方面进行了宏观性调控,及时地聘请了黑龙江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全县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特别是2002至2004年上半年,依兰县完成了通江路、菜市路、通河路等主要道路的系统改造,全面整修了巷道,大力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依兰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已初具端倪。三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旅游节庆搭台,经贸唱戏”是筹办漂流节的一贯宗旨,由于旅游业的牵动,依兰招商引资工作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全县签定招商引资意向性资金30亿元以上,实际引进资金13亿元以上,依丹路、依愚路、环城水利工程等一批大项目获得有效开发。我县招商引资改变了以往“出门请”的被动局面,大部分客商均主动“进门谈”,由此证明对哈尔滨市日报报业集团的“互利以赢,以商招商”政策是英明的、正确的,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验证的。正是由旅游业的巨大牵动,依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掀起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滚滚热潮,全县人民对未来依兰旅游和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依兰旅游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旅游节庆活动的巨大牵动作用。“以节造势、以势兴旅、以旅促商、以商富县”的漂流节筹办理念新意迭出,为依兰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不竭动力。
第五篇:那节作文课孙洋
那节作文课
清原实验小学六年一班孙洋
邮编113300
爷爷曾经告诉过我:“快乐就是你成功的那一刻、就是你满足的那一刻。”这话一点也不假。
记得上学期,我的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三篇登在了校报上。有一次,我写作文《读书的快乐》时,我想: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我平时非常喜欢读书,集腋成裘,自然积累也就多了。在书中我能感受到无限的乐趣。写作时我先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了出来,又添加了从书上积累的好词佳句,然后再反复修改后觉得满意了才交了上去。
作文评改课上,我紧张得心仿佛跳到嗓子眼儿了。老师会不会夸我呢?会不会„„我正在胡思乱想。“这次作文最好的是孙洋同学!”老师宣布道。我像中了大奖似的,心里顿时涌起一阵狂喜。觉得自己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同学们羡慕地看着我。我的作文居然得了一个大大的对号,对号上面还有一个我梦寐以求的“优”字,这个评价老师很少写的。这对于我来说仿佛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
老师让我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著名的文学家伏尔泰说过„„”我一边读老师还不时让我停下,为我做“贵宾级讲评”。听着老师的夸奖的那一瞬间,仿佛天空变得更蓝,小草变得更绿,花儿变得更美,白云在向我微笑,空气中也仿佛弥漫着快乐的气息,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我的心也在唱着欢乐的歌!
整整一天,我都沉浸在已快乐之中。
那节作文课上,老师的称赞让我增强了自信,那一天成为了我最快乐的日子。从此我爱上了作文,写作成为了我最快乐的事!
指导教师:孙伟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