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奋斗的现代诗歌
只有青春和奋斗
曾几何时,我忽然变得失措、迷茫,我什么都没有了,我一无所有。
看到初升的太阳,心中便激起一片希望,是习惯,还是自然的号召?
梦想的光芒刺痛心房,我在想,我只有青春和奋斗。
看到翱翔的飞鸟、思绪也跟着飘扬,是回首,还是感伤?
风儿啃噬心脏、记忆的辫子也拉得很长很长,我,什么都没有,除了青春和奋斗。
看到雨后的彩虹、心中的创伤无处隐藏,是怀念,还是追忆?
心变的疼痛、人儿也开始沉默,哦,我一无所有,除了青春和奋斗。
温室的娇儿、怎晓人情冷暖?
撞进媚惑争嚷、物欲横流的陌地,叫青春,难以坚守。
落下与日俱增的空虚与落寞。
嘲讽、势利、伤害、丑恶……触目惊心,昨日的狂妄,换来今夕的娇柔。
唯有躲在无人的角落暗暗发抖。
黑暗中、那抹紧缩的身影、那个默默感伤的人儿,很想、很想呐喊。
为什么?
喉咙却紧张压迫,总喊不出心底最强烈的诉求。
原来,我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了,只有青春和奋斗,人生不能虚度,时光怎可白流?
我喜欢出发
我喜欢出发。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
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
欢。
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真庆幸,我还没有老。即便真老了
又怎么样,不是有句话叫老当益壮吗?
于是,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还想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
着,我还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
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
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
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第二篇:现代诗歌
胡适: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现代“梁祝”预示了胡、韦莲司二人恋爱的结局。
一颗星儿
我喜欢你这颗顶大的星儿。可惜我叫不出你的名字。
平日月明时,月光遮尽了满天星,总不能遮住你。
今日风雨后,闷沉沉的天气,遍天边,寻不见一点半点光明,回转头来,只有你在那杨柳高头依旧亮晶晶地。
沈尹默: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此诗写的是一个冬夜,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冷气袭人。环境是萧森的,人物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社会相。面对这样的人世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与高树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里先进青年的奋斗目标。文笔清新质朴,含而不露;重意境,重气质,于细微中见精神。
刘半农:叫(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诗中的“她”是首次使用,一个“她”字,使一首诗永垂不朽。
汪静之:伊底眼
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昵?
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伊底眼是快乐的钥匙,不然,何以伊一瞅着我,我就住在乐园里了呢?
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
冰心:繁星 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天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七 醒着的 只有孤愤的人罢!听声声算命的锣儿 敲破世人的命运
十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七五 父亲呵!出来坐在月明里 我要听你说你的海
一三一 大海呵!那一颗星没有光 那一朵花没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春水 五 一道小河平平荡荡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平沙万里——
自由的 沉寂的 它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 曲曲折折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高山深谷——
险阻的 挫折的 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感谢你解答了 我久闷的问题,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 青年的快乐 在其中荡漾着了!一〇五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宗白华:夜
一时间 觉得我的微躯 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 随着星流。一会儿 又觉着我的心 是一张明镜,宇宙的万星 在里面灿着。
李金发:弃妇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越此短墙之角,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然后随红叶而俱去。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长染在游鸦之羽,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静听舟子之歌。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徜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闻一多:忆菊
──重阳前一日作 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攒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
守着酒壶的菊花,陪着螯盏的菊花;
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
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 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懒慵慵的江西腊哟; 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长瓣抱心,密瓣平顶的菊花;
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 如同美人底蜷着的手爪,拳心里攫着一撮儿金栗。檐前,阶下,篱畔,圃心底菊花:
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剪秋萝似的小红菊花儿; 从鹅绒到古铜色的黄菊; 带紫茎的微绿色的、真菊,是些小小的玉管儿缀成的,为的是好让小花神儿 夜里偷去当了笙儿吹着。大似牡丹的菊王到底奢豪些,他的枣红色的瓣儿,铠甲似的 张张都装上银白的里子了; 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儿 还拥着褐色的萼被睡着觉呢。啊!自然美底总收成啊!我们祖国之秋底杰作啊!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啊!
那东方底诗魂陶元亮 不是你的灵魂底化身罢? 那祖国底高登高饮酒的重九 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 你不像这里的热欲的蔷薇,那微贱的紫萝兰更比不上你。你是有历史,有风俗的花。啊!四千年的华胄底名花呀!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
啊!诗人底花呀!我想起你,我的心也开成顷刻之花,灿烂的如同你的一样; 我想起同我的家乡,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然后又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秋风啊!习习的秋风啊!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朱湘:采莲曲
小船啊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微波,金线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拍轻,浆声应答着歌声。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风生,风飔荡漾着歌声。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
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⑴,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第三篇:浅谈现代诗歌
浅谈现代诗
现代诗歌的划分方式有许多,比如有按题材划分,按表达方式划分,按表达色调划分等。这儿不可能说这么多,所以我此时想稍稍解读的是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所划分的几个方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的区别,以及一些感触。在以上四个方块里,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我也曾有几次粗略的搜索过资料,似乎除了古代中国诗宗门,以及西方的一些近代诗家使用外,在中国现代,能见到的比较少。就算有,偶尔的几次也大多是使用在一些大型活动的开幕式上,用来体现诗歌的地位,只不过是作为一种可要可不要的朗诵进行的。通俗点讲,就是地位比较尴尬,文学修养层次达不到的人不想听,即使听了也体察不出来他的美,鸡肋一般,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文学修养高一点的人倒是能欣赏的,不过这样的人太少了,特别是在诗歌这个领域,别的我不敢说,最起码在现代中国这种人才有点断层。而且在国外,能拿的出手的也不多,恐怕也只有“十四行诗”比较有代表性了。我下面选取了梁宗岱翻译的莎士比亚的一首比较经典的诗歌,可以供大家简单欣赏一下;
【对天生的尤物我们要求蕃盛,以便美的玫瑰永远不会枯死,但开透的花朵既要及时凋零,就应把记忆交给娇嫩的后嗣; 但你,只和你自己的明眸定情,把自己当燃料喂养眼中的火焰,和自己作对,待自己未免太狠,把一片丰沃的土地变成荒田。你现在是大地的清新的点缀,又是锦绣阳春的唯一的前锋,为什么把富源葬送在嫩蕊里,温柔的鄙夫,要吝啬,反而浪用? 可怜这个世界吧,要不然,贪夫,就吞噬世界的份,由你和坟墓。】
对比于一向比较冷门的格律诗,韵脚诗就显然比较受欢迎了,这种诗歌简直太多了,甚至只要是个思想完整的正常人都能吟出那么几首,心想不就是押韵吗?这个谁不会啊?随便涂画几句,然后换掉最后的词语,一篇“煌煌巨作”也就出来了,然后在稍微包装一下就可以到处卖弄。可以卖弄倒不是假话,想必很多人有过这样,甚至不少成名的诗人也有这样过来的。对此,我不敢发表什么太过武断的话,因为不是太爱韵脚,对这个懂得不多。不过我在这儿还是想多说一点。这一点就是韵脚诗并不好写,甚至很难写。以至于在上面划分的四个方块里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我的建议是,一般的人最好不要轻易把玩,你应该知道,这种带有节奏的韵脚有时候修饰的很严重,并且限制了太多情感的表达。就比如本来你是可以有病呻吟的,到最后却成了无病呻吟了。那时候能再厚着一张老脸,恬不知耻的拿出来给别人欣赏,除了让别人喷你就是让别人笑话。当然韵脚诗里面写的好诗人也有,比如我就曾有幸研读过汪国真老师的作品,老前辈阅历高,在诗歌上又浸淫了很多年,作品自然和那些卖弄之作自然不是一个层次,但不能否认的是,前辈同样也有诟病的地方,个人看法,全凭各位先生们女士们批评,在这里说出来这些,也我斗胆了。至于要举例的名篇,想必年轻人应该都听过歌手许嵩的一首歌《素颜》,这个词押的就是ANG韵,我觉得这个比较通俗,并且可以代表了。
散文诗和自由诗,对于老前辈们比较好分辨,可对于初学诗歌的人来说,分辨两者其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初学诗歌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毛病,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意见,以至于我身边就有不少学诗的文友在探讨两者区别时,有时候会激辩,争个脸红脖子粗。说起来有点搞笑,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无论是新人还是老人,进了诗歌这一行,都把自己对诗歌的认知看的很神圣。
其实,对于两者的区别倒是有比较中规中矩的判断,比如散文诗就可以从“散文”这两个字着手。通俗来讲就是从诗歌中可以看到散文的影子,或者可以把诗歌添些东西变成散文。不要求太过鲜明的节奏,用修辞较多,有诗韵味,语句偏向于叙述,语言比较细腻。这几个因素一列基本上就可以把散文诗从两者之间找出来了。至于其中的精品,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影响比较大,而我个人喜欢的则是高尔基先生的那首《海燕》。
在四类诗体中,自由诗兴起的时间有点晚。和散文诗想比,相同的是它同样不受格律限制,也无固定格式;不同的是它比较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喜欢用夸张的修辞,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它的着手点既可以是一个雅致的事物,比如竹子、花瓶;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平凡以至于粗俗的东西,比如一坨狗屎、一个妓女。这类诗体向来是广大文友们所喜欢的,也比较容易上手,一般对生活有一定把握的诗人,有了一定的契机,就可以成品了。虽然喜欢这种诗体,但在自由诗里,一些别的诗人的作品我倒是鲜少有喜欢的,或者可以说自由诗过时很快,以前的好作品拿到现在算不了什么了,不过今天倒是在诗刊上遇到了关于“母亲”的一个好篇,在这儿分享一下: 【我想把自己蜷缩成、胎儿的形状 再轮回一次 羊水干了 血水也干了 为何笑的总是我 痛的,却是她】
我真正学习诗歌的时候是在七年前,最先接触的是韵脚诗,不过由于我不喜欢那种韵脚的修饰,所以我最先喜欢上的却是散文诗,后来便开始模仿,模仿期间又接触到了自由诗,再后来,一两年之后才接触格律诗,说实话我学习诗歌的资历尚浅,又没有名师指导,格律诗写的并不好,甚至很差,所以到最后在我的世界中,只有散文诗和自由诗结为了夫妻,同时模仿着这两种诗体,也造就了我现在的诗歌中既有自由诗的直白,又有散文诗的影子。我之所以喜欢诗歌,是因为诗歌中一些真正打动灵魂的东西,我想要构建一个现实和虚幻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本质上有相连的地方,不过艺术必须要和现实保持应有的距离,就好像把心当做一面镜子,把现实中的东西招进来,吸收够,然后再反射到现实中去,完成一次有意义的修行。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说出你的思考。
别人总喜欢把诗人当做疯子的代名词,我觉得这点是很不公平的。甚至我有时候都想说,你们错了!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仅不是疯子,而且比你们要优越,要高等,因为每一个优秀的诗人都有一个敏感的心,他善于发现美、发现痛,他是善良的,他不伤害人,他有一颗赤子之心,纯洁,被大自然所赋予。
从一朵花中可以看出一个世界,从一片落叶中可以解读生命。
我喜欢诗,喜欢读诗,喜欢写诗,喜欢阳光下静静的味道,也喜欢拿着手术刀去解剖。每一篇作品出来,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内心的疼痛和愉悦,于是每一个文字便带有了我的脉搏和体温,诗歌或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问题,对于我来说更像一种修行。
第四篇:如何写现代诗歌
如何写现代诗歌
诗论-----
1诗太实则笨,太虚则假,或者是空洞
2诗就写作对象而言一定要抓住情、理、事,就艺术而言不仅要有节奏感、形象感、质感、动感,而且尤其要有力度、硬度、广度、深度。四感四度取决于创作者的精神思想与艺术素养,然而,最终还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根据我的经验:多用实词,少用虚词,尤其要少用或者谨慎地使用关联词;多用实物名词,少用抽象名词;句子的结构要紧凑有力,句子与句子要互相咬合互相支持;一个诗篇不可能每个词每个句子都是诗意的,或者说它的诗意是沉寂的,但不能视其为无用,许多情形里,只要你找到一个关键句子将其击活,这大体上就是古人说的“振起全篇”吧,如是,诗篇才能在表面看起来的笨拙中实现坚实、坚硬,获得质感。
3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诗如其人”,“诗是其人”,我们倡导诗人与诗在内涵、外延上要合为一体,即诗人在诗中用语码肯定的、弘扬的、赞颂的、批判的、鞭笞的、否定的,诗人也要在俗世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从而使诗成为诗人的行动准则,使诗人的俗世德行成为诗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生存理念能转化为诗性现实,从而使人的诗性本质在特定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完成,让诗中、纸上、网上的诗人成为名付其实的生活中的诗人。
5什么是反讽?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到浪漫主义文学,再到新批评、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理论,都对它有不同的解说;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美学和哲学观念。具体到诗歌,反讽的基本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一种修辞手法,即“所言非所指”。它造成了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之间的差异。
(2)诗歌文体的一般性原则,也就是说,诗歌语言从来就不是或不应该是单一的、透明的符号系统;任何一首诗的语言,不论写作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都会由于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转义。
第五篇:现代诗歌
拭去夜的寂寞与忧烦,推开那篇被关了一冬的故事,只要一扇明亮的宣言,让心情飞出去舒展。减一片蓝白相间的思绪,托一方彩虹用过的调色板,简单到透明的心灵,包容了辽阔天空的高远。白纸上画满风霜雨雪,还有梦的河流山川。放走一身的疲惫,拂去俗务的纠缠,眼眸里,镶嵌一片山水的悠然。透明的梦在风中游走,林尽水源有仙境
俨然。屏住呼吸,我不敢眨眼,站成一棵树的静默无言,任枝叶起起落落,飘过久远。心灵便逗留在你的风景里,一眼望尽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