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时间:2019-05-13 13:2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第一篇:写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写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清闲与旷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王昭君出塞后怀乡: 月华如练,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水绿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光辉下,娟影萧疏,纤纤素手弹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离愁,空灵而又落寞。茫茫苍穹,凝眸仰望,那广寒宫里的嫦娥独自守着孤寂的岁月,一年又一年,一守就是一千年。王维的《渭城曲》: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苏轼的《定**》: 乌台诗案了结了。你的政敌为你在黄州画定了一方的窄窄的水土,判你一个“监视居住”,然后窃笑。看你不羁的灵魂如何沉默,看你傲岸的头颅如何低垂。

中国诗人的心弦的确如风中的芦苇,脆弱、敏感,更何况是你这位被贬谪的流放诗人呢!

不是吗?三月的一天,你与朋友走在通往黄州郊外三十里沙湖的半路上。一场不期而遇的雨突然袭来,没有挡风的蓑,没有遮雨的笠,更没有避雨的茅店,满耳只有风吹山林、雨打竹叶的声音。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同行的朋友一个个叫苦不迭,你却依然且行且歌,一双草鞋一竿竹杖跋涉在泥泞中。为什么你能如此从容,因为你刚刚遭遇过一场政治上的不测的风雨,你也不正是在气定神闲中一路走过来了吗?

不过,毕竟那些日子还是如梦魇般在你的心头挥之不去。春天来了,但温暖不是属于你的,料峭的风还是把你从酒神赐与你的微醺中唤醒了,于是你的触觉神经告诉了你两个字——“微冷”。

戏剧性的一幕怎么发生得这么快,风雨悄然消逝,一轮斜阳正在我前行路上的山头向我含笑。回首刚刚跋涉的风雨路,你仿佛顿悟了一个道理:政治上永远没有无风无雨的日子,政坛就像一张赌台,要想摆脱无常的大悲大喜,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离开。既然如此,何不高歌一曲陶渊明的《归去来》,江海湖山中寄托自己的一生呢? 李白: 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苏轼: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的感觉才是快乐。于是从此我便有了凌云的志向,于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种充满了自信的豪爽。当一句“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眼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着用怨恨织成的衣衫,用愁苦覆盖脸面的你.你的脚步里缸懦林兀 愕木僦怪斜ズ 挂郑 愕拿恳桓霰砬槎汲渎 硕允赖赖奈弈斡氩宦?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百姓生活的艰难;令你担忧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个国家的危难.于是,在我心目中,“无私”与“伟大”两词已悄悄的跟定了你。我为你的才高八斗却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壮志得不到施展而感叹;既然上帝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你,又为什么让你在悲哀无奈中死去?既然你带着不凡的气质来到世间,却又为什么只因贫困就匆匆离开人世?皆大悲哀!屈原:

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项羽: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孔子: 尽善尽美 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固穷 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陈国大夫)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徙被围困,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 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待价而沽 孔子游说诸侯,想得到重用,却四处碰壁,十分感伤,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贡得一美玉,来问孔子,是要收藏,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大声叹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为: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出来效劳出力。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第二篇:浅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与其田园诗的融合及影响

浅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与其田园诗的融合及影响

中文摘要:陶渊明不仅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还是隐逸诗人的最高成就者。陶渊明把田园诗作为自己人生的理想和归宿,把自己融入田园中,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的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陶渊明的后半生离开了黑暗腐朽的官场,诗人获得了宁静、自由、酣畅、舒怡的心境,在淳朴的田园中找到了自己人生归属。陶渊明田园诗歌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田园风光,并且这种形式使其在诗歌写作艺术上展现出独特的视角,从而成为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关键词:田园诗人隐逸情怀生存环境安贫乐道自然和谐

Abstract:TaoYuanming is not only the founder of Chinese pastoral poetry, or is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the reclusive poet.Tao Yuanming put the pastoral poetry as his life ideal and goal, put themselves into the countryside, use simple word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of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so as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 realm of.After the life of Tao Yuanming from the darkness and decay of the officialdom, the poet was quiet, freedom, hearty, Shu Yi's state of mind, to find their own home in the simple life in the garden.He put the pastoral scenery as the main object of poetry, an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art, thus becoming the founder of Chinese pastoral poetry.Key Words:Pastoral poetThe hermit feelings The living environmentBe contented in poverty and devoted to things spiritualNatural harmony

在东晋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填充了他的理想,虽然社会黑暗,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人同流合污,更没有随波逐流;他归隐田园后过着和农人般的田间生活,在自己的隐居生活里写下了不少优秀的田园诗章,一首首动人的诗篇都融入了隐逸的情怀。在当时的社会里做个文人不难,但要做一个真正的隐士却不容易,然而陶渊明做到了,并且开创了一代田园诗风,从而把隐逸的情怀与其田园诗融为一体。陶渊明一生困顿不堪,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打击了他一次次对官场生活的向往的热情,最后不得不接受天宇生活的那份平淡。在他心目中没有什么比自己维护自然的本质更重要了,所以他选择化悲痛为力量,从而对大自然进行讴歌。陶渊明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他的精神实质的作用,能够大胆的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一个为官之人选择了归隐,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他步入了田园一切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有了荣华富贵,从此便过着清贫乐道的日子,就在这种环境下他把自己同田园融为一体,写下了不朽的田园诗歌。

一、陶渊明隐逸情怀形成的时代环境与社会土壤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累世官宦人家,从小就接受儒学教育,从而就有一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由于自己出生的那个年代国家动荡,政治黑暗,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他在世的那个年代曾三易朝政,多次废立皇帝,皇室继承人更迭频繁。每一次政治斗争都伴随中一场屠杀,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在当时的社会里,士族门阀制度盛行,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战争带来的危害和危机转嫁给农民,从而进行了大量的土地兼并,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然而给陶渊明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今的自己却改变不了这一切。陶渊明在29岁时怀着壮志步入仕途,一心想通过出仕实现理想,成就自己的宏图伟志,但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碰了壁。41岁那年,在他任彭泽令80余天后决然辞官。做官12年中,他抱着希望出仕,到头来失望、绝望,归隐,再次怀着梦想出仕,又一次撞墙、再度失望、又一归隐。陶渊明就这样反复的进行着自己的理想,仕途之路也就如此,最大的官也只做到参军县令之类的,因此陶渊明叹息到“求之靡途”(《归去来兮辞序》),很难有所建树。他对当时的社会和官场产生了厌倦之情,无法融入其中,更看不惯士族子弟的荒淫无道的生活。“代耕本非望,所以在田桑”(《杂诗十二首(代耕本非忘)》),他情愿的选择了归隐种田安然于南山之下。在这种人生困顿的环境中挣扎,解脱了世俗的约束,陶醉于山林过着和普通农人没有差别的田园生活,间接地和最普通农民有了“共话桑麻”的天然可能性。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的确“躬耕自资”,“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因为他经历了和农民无异的生活体验,所以能懂农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拉进了自己同农民之间的天然关系,这也是陶渊明创作不可缺少的来源。陶渊明归隐之后的生活境况,“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陶渊明集序》),再也没有了做官的念想。从此之后便辞官从农,走上了艰辛的生活之旅。在他的晚年,贫穷加之疾病困扰,但他对自己归隐的选择毫无后悔之意。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归隐是出自于心灵深处的。,并非是“诱我松桂,欺我云壑”(《北山移文》)中表里不一的举动。从此之后,他静守田园,老死田舍。

陶渊明的人生转变不是没有社会原因的,因为当时的社会特别黑暗,世风日下,司马氏集团的残暴统治,让他早年的志向受挫,打破了他的仕途之梦。因此,陶渊明的归隐可以说是他的觉醒,也是他同黑暗的社会现实作斗争的见证。他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于是走上了归隐的康庄大道。从此以后他离开了官场,再也不用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一身轻,这种生活是他向往的也是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一种积极的回避。虽然在陶渊明的诗歌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消极的地成分,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他心甘情愿的,虽然心有不甘,那又能如何,晚年的陶渊明感觉自己将会默默无闻的了却余生,不仅悲从中来,也是一种无奈,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痛斥。年少的的旧梦已经成为泡影,那是的梦却一直搅扰着他神界的灵魂。陶渊明的隐居不是他人生的结束,而是他人生的光明道路的开始,一切都源于他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成就了他伟岸的田园诗。品读陶渊明的作品是我们要全面的认识他,以及田园和田园诗的关系,从而你感受田园诗和隐逸情怀的融合。

二、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精神支柱和核心理念

热爱自然和崇尚田园是陶渊明隐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撑力,也是他步入田园的行为动机。走进那梦幻般的田园后,陶渊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全部寄托在自己的隐逸生活和诗歌创作上,开创了举世瞩目的田园诗歌流派,集中把自己的隐逸情感融入到田园诗中,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将自己的人生思考和对田园的认知全都融入到自已的田园诗章之中。平淡无奇的诗篇中看不出诗人孤独的背影,他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人生理念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他的大多数田园诗都是以其深切的自我认识体验为背景,田园与自我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物我同一。田园诗是陶渊明的心血之创举,田园不仅是他的归宿,也是他诗歌创作的背景。他把自己融合在整个环境中,一切如此的静美。我们看他的代表作之一《归园田居》和《饮酒》诗中写道:“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犬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在这个宁静的世外桃源中一切显得如此完美,没有外界的干扰,也没有世人的勾心斗角,更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和趋炎附势。在这个田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是人人都羡慕的生活,陶渊明便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陶渊明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再加上长期的仕途不爽,促使诗人把田园作为自己的理想归宿,在他笔下的田园已经不是纯客观的物质载体了,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的思想和主观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自我的意志。从这意义讲田园不仅是陶渊明的生活寄托更是他的精神依靠。当我们品读到他的《庚戌岁九月中获早稻》这首诗的时候,我么还可以清晰地感受陶渊明田园生活的情趣,也可以感受到陶渊明的心情坦然充实又略带喜悦: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我们在作者的那些文字的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对立的事物的存在,田园中的那份安静和温馨与外界的冷酷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生存环境里,大部分都是朴实的农民,虽然农村的大环境也很凋敝,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对田园和农村的赞美。陶渊明虽然在回避田园以外的环境,但他一再描写如画的田园风光,尽情的打造完美的自我,完美的田园。可是这一切,仅仅寓含于一种平淡的叙述中,其中深意还须读者仔细思考品味。

陶渊明把自己归隐情感融入于偌大的田园之中,在那东晋动荡的时代里,能有心灵的净土,实属不易。他的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与田园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他笔下的田园不仅是他生存的场所,也是他的信仰的圣地。他所描绘的的田园已经不是出客观的外在事物,而是经过作者的过滤和筛选具有主观情感的理想环境。前人曾经谈及陶诗的无我之境,这种无我之境实质在有我之境的存在下的一种升华,这种有我之境太大了因而是我们忘了他们的存在。1陶渊明的田园诗都是诗人自己的情感圈定,把美丽的心情和无我的境界投入在描写之中,从而略带了自我的主观情感,而这彼此融通,从而体现了陶诗的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我们带着问题看看具体的例子: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欲。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薄》其一)

上文中的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是实现了所有情感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哲学意义上

的一次升华,以及人生的历史辨证意义,把诗学提升个到了另一个高度,从而实现了诗歌创作上的辩证统一。2

三、陶渊明隐逸情怀与其田园诗水乳交融的深远影响

陶渊明与世无争的人生境界,与其田园创作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也与他的隐逸生活息息相关。陈寿《三国志·田畴传》记载的“田畴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敝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等真实事件,就与《桃花源记并诗》有相似的地方,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从未有过的。完全超出于人间尘世的,更是没有的。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3所以陶渊明的田园诗,既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和他多年以来的人生夙愿,抒发了他的宏图大志以及对这个社会的祈愿,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农耕生活中的生动的描述和田园风光的奇美画卷。苏轼曾作《和陶诗》一百多首,他评价陶渊明:“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植),刘(桢),鲍(照),谢(灵运),黎(白),杜(甫)诸人,皆莫及也。”4南宋真德秀将陶渊明的作品与《诗经》、楚辞》并举,认为“为诗之根本准则”。5清人沈德潜评价陶诗的影响:“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维)有其清誉,孟山人(浩然)有期闲远,储太祝(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6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成就无与伦比,其他文学是无法取代的,他开创了我国田园诗的先河,成就了文学的另一种题材样式,具有实质性的突破,从艺术表现力上说陶诗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他笔下的田园和劳动实现了 贵性格、直率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的作风、热爱劳动田园生活的情感。不断追求完美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成为历代文人和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那平淡自然、艺术境界高远深刻,为我国诗歌的里程碑增添了不一样的色调。历代但凡有建树的文人都会借鉴陶渊明田园诗的写作风格,以及处世的情怀。陶渊明不同与其他是人的地方是他亲自从事田家庵的劳作,这样才有了真实的劳动感受。金代元好问曾在《论诗绝句》中称赞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下,未害渊明是晋人。”7

总上所言,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和现实的状况成就了他的创作题材,从而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独特的艺术格调。经受挫折和苦难的他,把名利抛掷脑后,不求闻达于世,只想过好自己平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暮而归,闲暇时把酒黄昏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那种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生活。陶渊明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上,田园作为他的创作原地,把自我的情感寄托在田园诗里,在他的田园诗以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的隐逸情怀。他的作品贴近自然接地气,符合大众化的品读。因为他的生活圈子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基层农名,农村世风淳朴,所以他热爱这片热土并对这片土产生了厚重的感情。陶渊明真是“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的

参考文献

[1]逮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2]丁永忠.《陶诗佛音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3]郭兴良主编.《中国古代文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第三篇:陶渊明写挽歌

陶渊明写挽歌 2008-12-21 15:02

一、作家简介

陈翔鹤,四川重庆人。1920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同年专入北京大学。1922——1925年间参与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1927年起任 教于山东、吉林、河北等地,抗战爆发后到成都,曾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的领导,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不安定的灵 魂》、《在阪道上》、《鹰爪李三及其他》等。建国后,历任川西文化厅副厅长、川西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1954年到京 任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协理事、《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主编。后期主要致力于文学研究,创作较少。本打算将庄 子、屈原等十二为古代文化名人写成小说,但仅完成《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两篇,小说发表后,影响深广。

二、短篇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赏析:

《陶渊明写挽歌》共分四个层次:

1、在床上折腾一夜的陶渊明清晨起来后,回想起昨天因在庐山东林寺看了做法事内心感到特别不 快而提前回家的情景;

2、秋天瑟缩的寒气,使躺在过道间胡床上的陶渊明想起阮籍的《咏怀诗》,他告诉孙子小牛说,他再也不会 去庐山了,听说亲家把他的诗稿拿去重抄,留作传家之宝,心中有些快慰;但对刺史王弘、檀道济等大官前来攀亲论友又感到由衷厌 烦。

3、描写了傍晚陶渊明与阿通儿、媳喝酒时,谈论朋友颜延之及与慧远和尚虽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见解,还讲了一个和尚论道的 笑话。

4、三更醒来的陶渊明,为他的《挽歌》三首定稿后,又在继续推敲《自祭文》。

三、陶渊明的性格特征分析: A、崇尚自然,通脱达观。

陶渊明原本对戒律很严、不爱钱财的慧远和尚看得很重,因为

1、他写过五篇《沙门不敬王者论》,且博通六经,懂得老庄;

2、不许 拿富贵骄人的谢灵运入白莲社;

3、竟敢同杀人不眨眼的贼头卢循“欢然道旧”,一点也不怕得附逆之罪的名声。所以他上庐山想和 他谈禅论道,不料到了东林寺,看见大办法事的慧远和尚装腔作势的样子,以及毫不理会大家的“我慢”态度,感到非常不快。

B、与权利中心——不管是精神的还是政治的,保持一种疏离关系,以保持自己独立的精神立场不受时代污染。

在庐山,当所谓的儒学之友,知名之士劝他入白莲社,而且慧远法师许诺他可以喝酒时,他一边托言婉拒,一边起了回家之心。他对江州刺史王弘、刺史檀道济来同他攀亲论友感到不解,尤其讨厌檀道济所说的:“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因为他不屑那些 借归隐为名,一心取得高官厚禄的贤者。当他听说檀道济要送他粳米和猪羊的话时,两颊都发起烧来。

他觉得颜延之是个好人,讲义气,重朋友,但是名利心重,官瘾大,所以批评他俗务萦心,患得患失,整日迎来送往,没有诗情画意,根本就写不出好诗。C、不喜亦不惧的生死观背后隐藏的是对道德沦丧、乾坤混乱的社会的拒斥。

他觉得东林寺的和尚拿钟鼓来吓唬人,刘遗民却对他磕头礼拜,说明他们对生死道理还有所未达,佛家讲超脱,道家讲羽化,都是没 有彻底解脱。他认为慧远和尚的《形尽神不灭论》在道理上是说不大通的,他主张“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 独多虑。”凡事有头就有尾,这是很自然的事。

在《挽歌》中,表达了对生死大事的最终看法:“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活在这种尔虞我诈、你砍我杀的社会里,实在是无聊 之极。一旦人死了,与草木山阿同归于朽,便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D、处世达观的陶渊明表现了忧时伤生、愤世嫉俗的悲愤情怀。

陶渊明感物悲秋,想起阮籍《咏怀诗》中的诗句:“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 诉谁?”这种殷忧既是阮籍的,又是陶渊明的,更是作者陈翔鹤自己的。陶渊明身处乱世,找不到一个知心朋友能与自己推心置腹地 交流,生怕被世俗所觉、所害,对儿子也只是自责“没有本领,让你们兄弟书都读得很少。”表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肯与时 妥协,拒绝时代主潮,而又无法拒绝时代的无奈心理。他在《自祭文》中所写的:“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之如何?”,表现的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在颠倒错乱时代的最后选择,达观的处世态度后,隐藏的是满腔的苦闷、悲愤和伤感。

四、主题探索:

作品借描写陶渊明晚年上庐山对东林寺法会场景的感悟,及由此触发了一连串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以浓墨重彩描绘了陶渊明写挽歌的 创作冲动。小说特别标举了陶渊明 “人生实难,死之如何”的感慨,实际上是在誉美诗人任运委化的生死观,表现对世俗物欲的追 求和虚伪生活的蔑视。作者通过探索陶渊明的心理活动,表现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风亮节,正直狂傲、淡泊高远 的人生志向,目的是形象地展示陶渊明高尚的精神操守,同时也借此影射当时知识分子艰难的生存景况,从而曲折地抒写了知识分子 的心声,表现了积极的现实批判精神。

60年代初,适逢党的文艺政策调整,经过多次运动打击的知识分子,再不也像当年贯彻双百方针时那样出言无忌了,而是采用借古喻 今的方式来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声。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黄秋耘曾经这样说:“写历史小说”,“更重要的是,作者要能以今人的 目光,洞察古人的心灵,要能跟所描写的对象‘神交’,用句雅一点的话说,也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 会到古人的情怀,揣摩到古人的心事,从而展示古人的风貌,让古人有血有肉地再现在读者面前。”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作者 的现实寄托与历史故事融为一体,作者的心声与历史人物的心理契合无间。作者之所以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中,选择陶渊明此类与 时代权力秩序格格不入的人物做作品的主人公,表现他的独立的精神立场和高尚的品格,其目的就在于用曲笔真实地彰显当代知识分 子的生存样式和心态,为解读他们的生活处境提供一个成功的艺术样本。

但是,从1965年起,该小说就开始遭到批判和清算,有人指责“它的内容充满了阴暗消极的思想情绪,宣扬了灰色得人生观”,此后,又有人将它的背景和“庐山会议”挂钩,声称小说“既是作者为一切被打倒的反动阶级鸣冤叫屈,鼓动他们起来抗争的‘战歌’,也是射向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毒箭”。作者在文革中因此受到迫害,于1969年去世。参考书:许道明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思考题:作者陈翔鹤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塑造陶渊明的形象的?

一、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是在60年代初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关于“题材问题”的清规戒律有所松动的状况下率先问世的历史题材小 说。作品描写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东林寺访友、田间漫步、席间闲谈、榻上凝思等几个晚年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陶渊明“对生死 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事清醒超越的态度”,刻画了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旷达宁远、清贫自首的性格。

作品大胆突破了当时文学写作方面的不少禁区,直面并塑造出一个坦然面对生死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将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日 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与心理活动的描写结合起来,语言质朴平易,但又具有浓郁的知识分子特色。

1.简析《陶渊明写挽歌》的主题意蕴

表现和肯定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事清醒超越的认识态度,刻画和赞赏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旷达宁 远、清贫自守的性格。

2.简析《陶渊明写挽歌》中陶渊明的性格心理

作品描写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东林寺访友、田间漫步、席间闲谈、榻上凝思等几个晚年日常生活场景,东林寺内的法事场景重 勾起了他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他想将烂熟于心的三首《挽歌》和一篇《自祭文》写出,由于心绪怅惘而终于未能如愿。小说表现了陶 渊明对生死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事清醒超越的态度。

3.简析《陶渊明写挽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善于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来再现历史人物的生活场景细腻真切地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语言上,作者能将古典诗 词、佛教用语自然地引用到现代汉语的叙述之中,叙述语言质朴平易,人物语言也能生动地现其性格特征。

第四篇:隐逸的诗人

科目:中国新诗欣赏与研究

班级:1112061

学号:111206110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韩晓鹏

隐逸的诗人学者——林庚

摘 要:他一生知行合一,兢兢业业,拥一身布衣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然而社会的进步与尘世的喧闹却让我们遗忘了这位伟大的诗人学者,直到他升入天堂的那一刻,文学的光辉又一次照耀了我们,才使我们记起了他——林庚。与他同时代的巨匠们一个接一个离去,这一次,离去的是他„„如果不是因为他逝去,我想我们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林庚是谁。他曾以现代派诗歌闻名,又以古代文学研究立身,他是诗人与学者的完美结合,但他却被淹没在这个纷繁的时代里。

关 键 词:诗人

学者

隐逸

一、诗人——林庚

林庚先生一生教人无数,成就巨大。为新世纪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也为现当代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及其成就。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福州,1910年2月生于北京,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清华大学助教,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燕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连任历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文联理事,兼任楚辞学会、唐诗学会顾问等。

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后,林庚成了清华园“四剑客”之一。他与另外的“剑客”——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三位先生常在一起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闻一多设计封面,俞平伯写序。1933年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任朱自清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86年退休,仍任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北大诗歌中心主任。

作为一名伟大的现当代诗人,林庚也创作了不少佳作。1933年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陆续出版《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选》(《新秋之歌》)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林庚在楚辞、唐诗、明清小说等方面的研究也有较高造诣,先后出版《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历代诗歌选》等著作。

作为一名诗人,他有其自己独特的诗歌特点和诗歌理论。首先,林庚的诗作中体现出的无疑是现代意识,他所表达出的是现代的情绪、现代人的心理感受。诗人不但一直关注着时代风云变迁,对于自我存在与人类生存的进行哲理性思考,而且热爱自然、生命,歌颂童心。即使身处当时那种压抑的环境中,诗人也始终没有放弃追求理想、怀抱希望,并始终葆有青春活力地进行着新诗创作,因此他的诗作往往与一种奋发向上的追求结合在一起,而与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精神颓废无缘。出于他个性中对爱与美的执着,他在诗歌中用心挖掘,歌颂世间的自然之美、青春的活力之美以及童年的纯真之美。总的来说可以将林庚诗中的现代意识概括为身居边城的忧患之心、热爱生命的赤子之心以及他深沉厚重的哲思之心; 其次,在诗歌艺术的表现上,林庚受到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晚唐诗风的影响,在创作中他始终坚持将古典的意象与现代的精神相结合,注重古典意象与现代美学的融合:将“夜”、“雨”、“蝴蝶”、“梦”等古代诗人常用意象进行了现代的诠释,使其具备了现代的含义;最后,在诗歌形式上,林庚既写过旧体诗,也创作过不讲究格律的白话诗,更试验过讲求格律的新格律诗。他主张九言诗的用意,是为了增强诗的音乐性,使诗容易记得住,能更好地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

在诗歌理论方面,林庚先生倡导新诗格律。新诗格律理论的核心是半律,半逗律对汉语诗歌的普遍性,决定了其独特的“节奏音组”和“节奏点”,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林先生进一步提出了新诗的典型诗行问题。林庚先生把典型诗行、节奏音组、节奏点,称为三位一体,它们构成了汉语诗歌形式的内在规律。所谓半逗律,就是“将诗行划分为相对均衡的上下两个半段,从而在半行上形成一个类似‘逗’的节奏点”,“这个节奏点保持在稳定的位置上”。“半逗律”与不同的“节奏音组”的配合,构成长度不同的典型诗行,而且“节奏音组”总是落在行尾位置上,它决定了诗行的特殊性。如古典诗歌中,四言就是“二二”组合,五七言分别是“二二”“四三”组合,正是由于“节奏音组”的决定作用,使二字音组的四言独成一个时代,而五、七言共同的三字音组使它们得以长期共存。以上是林庚先生对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内在规律的揭示,在古典诗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林庚先生进一步将这一规律推之于新诗,并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增加诗行的长度,提出新诗的建行设想,如以四字音组构成的九言(五·四),以五字音组构成的十言(五·五)、十一言(六·五)。林庚先生认为,典型诗行的建立,将使新诗形成固定的阵地,从而使诗人摆脱新诗无形式的困境,有助于内容的涌现,“让亿万诗章因它歌唱”。

二、学者——林庚 林庚曾说过:“到清华后,我常在图书馆乱翻乱看,看到了《子恺漫画》,像‘无言独上高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几人相忆在江楼’等等。看了他的画,我就找诗词看去了,结果一看就入了迷。”

加上读了郑振铎为《子恺漫画》写的序,他感觉到了文学的巨大力量,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林庚觉得艺术“能于一瞬见终古,于微小显大千”,从而“希望通过诗歌实现人生的解放”。就这样,他走上了漫长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提出了“盛唐气象”与“少年精神”等学术追求。对《西游记》、楚辞、盛唐诗歌都有很深的研究。

林庚先生热爱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和李白,他认为《楚辞》代表了一种打破思想束缚的“浪漫的创造精神”,是追求“一种解放的象征”,屈原的悲哀是划时代的觉醒,中国文学自觉诗的时代自屈原始。“盛唐气象就是‘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大地回春的歌声。”“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它玲珑剔透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根植于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与时代的发展中人民力量的解放而成长的,它带来的如太阳一般的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认为中国是“诗的国度”,“楚辞的少年精神直贯唐诗”。“少年精神”则主要表现为一种乐观豪放,富于新鲜感的青春气息。“生活中本来并不都是欢乐,青春难道就没有悲哀吗?但这毕竟是少年人的悲哀,因此才能获得这么新鲜的感受。

三、隐逸的布衣——林庚

在北大中文系老一辈的学者中,林先生是享寿最高的一位。在为先生九十华诞祝寿的时候,有人曾向先生请教过他的长寿之道,先生回答说:“有两条,一条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再一条就是多吃胡萝卜。”“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这当然首先是指的淡泊名利,其间还包含了在《西游记》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和乐观精神。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

先生绝意俗事,专情研究。他以“远离功利,抗拒诱惑”自守,亦以此要求门人弟子。国内外的一切邀请,他都拒绝;一切媒体,他都回避;一切荣誉,他都不要。照理,名利权位于他不过唾手可得,然而先生早已无意在此。他只是固守着自己的大宁静,清清静静、自自在在做着自己的事,全然疏远了外界各种热闹场、名利场。人说:“先生从不涉足权力名利,这不是自命清高,不是不屑于谈名逐利,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些概念。诗歌和学术,才是他一生的修行。”信然!年深月久,因着先生的彻底低调,外界竟也将先生淡忘了,真是“山中有高人,世上无人知”了。

“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他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林老先生讲究衣着,爱戴围巾,素来整洁。即使披一件夹克,不扣扣子,能让人觉得“高洁”。

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

一身布衣,一间最朴素的房间,参透人间名利。参透人间生死,这是最睿智的生命,就像人们说的,当林庚先生睡去的那刻,他去了天堂。

捧一眸黄土,品尽人世沧桑。作一缕文学,尝尽起落浮沉。当有了大师的胸怀,一系布衣,一箪素食,一浅心思,一声笑语,生命的宁静与幸福一定能拥入怀中。在现代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多品尝文学,文学就是一种释放,一种调节,一种宣泄,因为文学,现实中的人才获得神的灵光,有了创作的灵感,才得以改造世界,探索世界的奥秘。因为文学,现实中的人才获得了另一片天地,可以自由倾诉,让思想自由飞翔,让文学为我们这个喧闹的社会带来一片宁静吧,让文学给我们心灵带来一丝慰藉吧!

参考文献:

【1】 林庚《中国文化简史》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5-01)【2】 林庚《林庚诗文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3】 马嘶《林庚评传》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1)

第五篇:陶渊明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下载写陶渊明的隐逸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陶渊明的隐逸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陶渊明

    五柳先生与陶渊明 一道菜与厨师息息相关, 厨师的味觉嗅觉决定一道菜的品质,诗文也同样,他的好坏被创作他的诗人,深深的影响着。五柳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在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下,对生......

    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写作意图

    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写作意图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

    沧浪之水与隐逸意识

    “沧浪之水”与中国文人的隐逸意识 杜高琴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摘要:沧浪之水因孔子听到“孺子歌”而留名,因屈原流放的事迹和他的《渔父》而获得象征意义,“沧浪......

    陶渊明作文

    陶渊明的飘淡,即使到了今天,也仍能从几页文字中读出,一种隐逸之美。他就是隐士,在残破简陋的草庐里也能饮酒赋诗自得其乐的人。 很难想象,在一个无米无炊的境地怎么才能活得如此......

    论文陶渊明(★)

    内容摘要:本文系统的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陶渊明的田园诗自然恬淡,不加雕饰,却又匠心独运,意境悠远,他开创了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境界,同时还做到了情景理的......

    陶渊明文集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陶渊明演讲稿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解释: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归去来兮辞》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

    陶渊明讲课稿

    让我们一起体会,陶渊明安然自如、悠然自得地斟饮、品赏,在斟饮、品赏中让宇宙万物、自然人生汇入自己的那浩阔如海、明净如月的心灵中。 引入词 据统计,陶渊明现存诗文142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