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心理社会行为探析中西方差异范文
摘要:从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出发重新审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本研究表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设使得中国人的心理社会行为出现了一种原发性的焦虑,并造成了中国人注重道德评价、关注环境影响以及较多防御反应的特点;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本恶假设则使得西方人有~ 种原发性的随意和放松,并造就了西方人关注行为和事物本身特点、关注目标特点及较少防御反应的特点。前者被称为“性善文化”,而后者则被称作“性恶文化”。通过对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概念的重新审视,不仅支持了对中西方“性善一性恶文化”的界定,而且也深化了对上述概念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对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及全面梳理西方心理学概念的需要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人性论;性善一性恶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 中西方行为与思维模式的差异在心理学研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证证据,而且这些差异往往被看作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例如,Nisbett认为,亚洲文化下的人和欧洲文化下的人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看待它们周围世界的方式都有很大差异 ]。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建筑、生产方式、器物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包括语言文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非物质层面的内容,而x,i-人性的看法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入手,深入探索中西方行为与思维倾向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
“人性”,即“人之性”,而“性”是指事物的状态、情况,或说质性、特点等。例如,“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苟子)、“天命之谓性”(子思)、“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董仲舒)_4]、“性,生而然者也”(王充),“性”字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事物的状态、情况,或说质性、特点等。“人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状态和资质。按照英国生物学家达肯斯(R.Dawkins)的观点r6],作为生命最基本单元的基因的惟一天性是自我复制,而基因要达到自我复制的目的,惟一可行的就是利用天地间的生物为它生存与繁衍的载体用来自我复制。基因自我复制和自私的天性,成为宇宙间生物繁衍的原动力口]。人性的生物学属性是分析中西方人性假设的基础。中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的看法都是多元化的,包括性善论、性恶论、不善不恶论、又善又恶论等,本文仅就在中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性假设进行分析。中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性假设有着巨大的差别,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性善论,而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性恶论。孟子最早对人性本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把人的本性概括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且“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l8]孟子对性善论的阐释包含了三层意思:(1)人之初就具备了“善”的本质特点,即“四端”,类似于人之四体;(2)不具备这种善的本质特点,就不能称之为人;(3)只要顺从人的本性,就可以直达人性修养的最高点,即“仁、义、礼、智”。孟子的人性设计把“人”的标准定得很高:不仅需要自己达到、更重要的是需要别人接受,或看到你的“四端”。
西方文化中有关性恶论的来源也很多。根据《圣经》的记载,基督教的原罪说就是一种典型的性恶论。欧洲思想家奥古斯丁、马基雅弗利、霍布士、叔本华等,皆持人性为恶的观点。除宗教理念外,西方文化强调的并非人性的价值判断以及道德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用,而是强调人的各种要求,肯定人的自利性,并在这种人性“自利”的逻辑基础上,展开对法律、政治等制度的探讨与论述,从而探求社会运行的合理与和谐。而中国文化有关人性本善的假设强调人应该超越自我以达到一个内圣外王的程度_9』。换言之,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关人性的假设存在差别,但x,i-人性发展的目标或人性修养的终点却是一致的,都是向善的。图1 中西方人性假设示意图
图1是中西方文化中有关人性假设的示意图。的假设,实际上使人性远离了人的生物属性而比较其中有关人的生物学属性和人性修养的终点在中 接近人性修养的终点,而西方文化人性本恶的假设西方文化中是相同或相似的,差别在于有关人性的则使人性紧靠人的生物属性,但离人性修养的终点假设,或人性修养的起点。中国文化有关人性本善却很遥远。
二、人性假设与“人”的标准(一)“做人”与“是人”
中西方有关人性的假设直接导致了中国人需要努力才能“做人”,而西方人则生来就“是人”(bea person)。“做人”的压力主要来自将人性的起点放在了几乎与人性修养的终点相同的水平上,因而对个人所有的言行都要进行道德评价,只有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才具有了“做人”的资格。有了“做人”的苛求,因而会使中国人把终点放在了基础性的道德评价上,这种“评价”的压力使得中国人难以平静地分析自己的言行,而把重点放在对言行的评价上,而且对“至善”或人性修养终点的关注则相对较弱。“性善假设”远离了人的生物学属性,因而对个人言行的内省必然会发现自己与人性本善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而且外界对“人”的标准的明确界定(如孟子的“四端”)必然会让个体产生“自己不是人”的结论。这种焦虑在最严重的时候会在无形中给中国人套上沉重的枷锁,让人们无法直面自己任何的个人需求和欲望,再加上封建礼教的制度化延伸,使得人性受到戕害和压抑,被鲁迅称之为“吃人的文化”_1。也有人把中国文化称之为“扬善文化”,无论是社会的制度设计,还是x,t人们日常生活言行的要求,都集中体现为鼓励、支持和奖励善行。中国人“做人”的原发性焦虑使得他们无论面对自己还是他人的言行时,都会首先考虑其“道德性”,对言行的直接描述远远不如对它们的评价更自然、更重视。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描写人格特点的形容词共6 156个,其中描述性和评价性的词分别为1 542个和2 478个,评价性的词显著多于描述性的词(1.60:1)。而且,当让中国大学生描述他们所熟悉的人时,他们所用的词中竞有75.6 是评价性的,描述性的词只有24.4 _1。而且,在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时,初期编制的1 600多个项目中描述性和评价性的项目各占50,但经过被试评定和统计分析后,最终保留下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 的项目中描述性的共55 个,仅占31,而判断和评价性的125个,占69 _]。“性恶假设”将人性起点与人的生物学属性平行,让人“生来是人”。因而人的言行的自然表达,无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甚至法律制度)都会被认为是人的天性,因此也就不会有“不是人”的顾虑。几乎无所不包的“是人”起点使得两方人不会关注个人言行是否符合眼前的是非标准,因而既可以心平气和地分析自己的言行,又可以对人性修养的终点给予更多的关注。这种“虽上不着天,但却下可着地”的“做人”处境使得西方人逐渐养成了开放豁达、外向冒险的民族性格,并一直生活在“期望达天(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不得,但尚可着地(人性的弱点)”的相对从容的心态。与中国人的原发性焦虑不同的是,西方人有一种原发性的轻松和随意。由于人性本恶,只靠鼓励和激励人们的善行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严格的法律,才可以维持社会生活的稳定。因此,西方人在观察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行为本身的含义上,不需要在行为之外再去寻找是否符合某种社会标准的证据。在英语的《威氏新国际词典(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中,用于描写人格特点的描述性和评价性的词共9 767个,描述性和评价性的形容词分别占46.5 和53.5(1:1.15)[ ],描述性和评价性形容词的数量大致相当。而测量西.g-人人格特点的NE0 PI—R 的240个项目中,描述性和评价性的项目分别为156个和84个,所占比例分别为65 和35 [“]。500年前,孔夫子在《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似乎道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西方文化强调的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即用政法来引导,用刑罚来整顿,其后果就是民众能够免于罪过,但无廉耻之心(每个人生来就“是人”,但不一定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顿,其后果就是民众知道廉耻而且人心归附(经过改造才能“做人”)。
(二)纹饰与栽培
耐人寻味的是,中西方“文化”一词的词源也有明显的差异,与“性善”、“性恶”假设有着惊人的内在联系。图2是甲骨文的“文”和“化”的字型,其中“文”字是人形的胸部画有花纹,意为纹饰、美化;而“化”字则是颠倒站立的两个人形,意为“颠倒、变化”。“文化”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在表面的纹饰导致美化的变化”。而英语的“文化”(culture)一词的拉丁文词根源自耕作、栽培、培养、教养。从植物的栽培到人的教养,这后一层也隐隐含有为人性披上“有教养”外衣的意思 1 61 5。这种词源和字型的解说虽不能代表中西方文化的全部差异,但至少为我们审视中西方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视角。图2 甲骨文中“文”(左)和“化”(右)的字型中西方文化都有对行为的模铸和美化作用,都是引人向善的,是为了让个体的行为在现有水平(道德水平、适应水平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差别。但由于对人性的看法迥异,也使得文化的作用在对具体行为的模铸上出现了差异。在信奉“人性本善”的中国文化(性善文化)中,“善”是做人的起点,但除极少数的圣人以外,人们的行为均离“做人”的标准(善)相去甚远,因此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和建功立业的程序,核心在于“先做人,再做事”。然而,如果严格按照儒家的经典,那么普天之下能做事的人也就没几个了。于是,中国人只能采取“边做事,边做人”的策略,即在做事中磨练自己做人的根本,这反而使得做事成了“陪衬”,在做事中体现的做人的特点倒成了“核心”。因此,中国人的行为或做事的目的性在此出现了转换:不管事情做得如何,关键在于所做的事情及做事的过程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即强调的不是行为的直接后果,而是行为的引申效果或社会效果。例如,无论面对成功或失败的情境,中国人都倾向于为自己辩解,只是辩解的目的有所不同;失败时辩解的目标是使自己的行为“看上去没那么糟”,而成功时辩解的形式是自己的行为“没那么好”,但目标是为了使自己“不表现”骄傲,以及一旦表现不好,也可以更方便进行辩解_1。而在信奉“人性本恶”的西方文化(性恶文化)中,“善”是做人的追求目标,眼前行为的“善”或“恶”只是反映做人的境界不同,在作为“人”这一点上并没有差别,而且做人的“善”的境界主要是通过做事的效果,而不是做事的过程是否合乎道德规范进行判断的。因此,西方文化中人们较少“做人”的压力(无论善恶都是人),因而可以相x.-i“比较自由地去做事、去建功立业。而且建功立业的过程只要不违背法律就可以,不像中国文化中对人的行为是弥漫性的和全方位的限制和制约。于是,西方人的策略就是“做事即做人”,即做事是核心,:在做事的过程中遵守有限的法律约束就是做人。因此,与中国人不同的是,西方人的行为或做事的目的性是直接的:只为事情做得如何,强调的是行为本身或行为的直接后果,而不是行为的引申效果或社会效果。西方人只有在面对失败情境时才会为自己辩解,面对成功的情境时则无需辩解,反而会更加强化自己的成功(以远离人性中的“恶”)[”]。从文化与culture的语义分析可以看出,对个人言行的纹饰或栽培的差别也是起源于x.-i”言行的评价性不同造成的。中国人凡事都要参照外在的“做人”标准,而且由于这个标准离人性修养的终点很近,所以每每会感受到自己的言行从客观上来看还达不到“人”的标准。相比之下,西方人的做人标准与人的生物学属性几乎是等同的,因此人性修养的主要任务是远离人的本性。这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是,西方人对言行的“栽培”实际上是在“接受现实中的人性之恶”的基础上对人性的“逐步改善”的过程。
(三)体验与反思
中国人注重个人言行与社会规范之间的一致性,而这又反过来促成了中国人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相x,-i“忽视,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文化属于一种“体验型”文化,即注重对自我的认识和反省,并把它作为认识外部世界的手段,认识自我的同时也就可以把握外部世界_1。即中国人认识外部世界所采用的策略和方式与认识自我的策略和方式是一致的,注重判断和评价,x,-i”客观事件或现象的YS“析难以“客观”。如中国和日本的创世神话中把自然界描述为“亲切的、日常的,它本身并不神秘,是可以按人的意志来改造的。因此,中国人是以认识自我的方式认识外部世界,主观性明显,注重的是判断和评价,x,-j-现象或行为本身的把握会因人而异。西方人则相对更加重视对自己言行的客观认识和分析,较少对自己言行的道德评价,而这种倾向又反过来促成了西方人对外部客观世界的重视。西方文化被看作是一种“反思型”文化,即西方人认识外部世界时使用的策略和方式与认识自我的策略和方式是一致的,注重的是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认识和分析[1。如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关于自我的界定和x,-i-自我的认识都遵循基本的“知觉规律”c 21_。x,-i”东西方四种神话的创世说比较也发现,希腊神话和犹太圣经中关于创世的假设都把自然界描述为“充满了令人恐惧的奇迹和灾异,⋯ ⋯ 人在自然面前是小心翼翼的、陌生的”口。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和x.-i-变化的敏感可能使西方人更关注现象或行为本身的变化,注重描述和客观分析。美国心理学家W itkin和他的同事Asch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在垂直知觉中表现出的“场依存一场独立”倾向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稳定的一致性,反映个体在心理活动中依靠外在参照或内在参照的认知方式差异_2。从西方人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关系来看,西方人的“场独立性”应该明显高于中国人。这方面的实证比较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中西方文化中x,-j-~ 验与反思倾向的不同重视程度在人格结构中也.fi-明显的体现。西方大五人格结构中的第五个维度(0 因素,即开放性)_23 的核心成分是x,-i-内心体验和感受以及外部世界都很好奇,随时都乐于接受新的伦理、社会和政治观念,并保持独立的判断,不迷信或顺从权威。这个维度在西方文化中是比较稳定的和一致的,反映了西方人对待外界新异事物和观念以及自己内心想法的开放和惯于客观分析的倾向。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西方“大五”人格结构的。因素在东方文化中很难得到重复,不但0 因素的内部一致性很低,且存在被分解的现象[2。对中国人在0 因素上的结果分析发现,0 因素没有以单独的维度出现,但却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消极特点(如不够坚韧、不够严谨、不合群)有很高的相关_3。总结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关于人性的假设塑造m 了不同的行为和社会反应倾向。受人性本善假设的影响,中国人更关注自己言行的社会评价,注重个人言行与伦理道德规范的相容性,因而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注重的是其深层次的含义(通过评价获得);对自己言行中的不足和局限也多采取防御的方式而不是直接面对的方式;对待外界的态度也与对待自己的态度相似,注重事物或观念间的联系而不是事物或观念本身。相反,受人性本恶假设的影响,西7s人不太关注个人言行的伦理道德性质,因而可以比较客观地看待和分析自己的言行,对自己或他人的言行的本身特点更加关注(通过客观描述获得);对自己言行中的不足与局限也会采取直接面对的方式;对待外界的态度也是比较客观和一致的。如果根据人性假设把文化分为“性善性恶”文化,那么中西方文化或“性善 性恶文化”下的个体在① 对自己或他人的言行约束、② 对自己或他人的不足和局限的态度以及③ 对待外界事物和观念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三、对“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概念的重新审视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而且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别界定为集体主义(以看重社会及人际和谐为标志)和个人主义(以看重个人利益为标志)文化的观点已经被大多数跨文化心理学家所接受。集体主义文化的定义性特征是“对关系的特别关注”,对自己人(家庭、种族、国家)有较高的依赖,优先考虑所属团体的目标,根据所属团体的常模塑造自己的行为 ]。个人主义文化则注重竞争和个人的成功与成就,或关注自我依靠、与他人的独立以及个人的独特性。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在心理社会行为的众多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在面对冲突时,集体主义者主要关心的是关系的保持,而个人主义者主要关心的是公正E3s];集体主义者偏好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是不破坏关系,而个人主
义者则偏好通过法庭解决争端。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划分的依据是价值观的差别,即关注个人的成功、自主、独特性,还是关注团体的和谐、被团体成员接受等。然而,从“性善~ 性恶”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文化,这种划分却存在明显的问题。首先,从“做人一是人”层面来看,确实存在追求个人成功和独特性,或追求他人积极评价(团体和谐、被人接受)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是“全或无”的,而是有着更细致的差别。中国文化中强调的是“先做人,再做事”或“边做人,边做事”的策略,做事所追求的主要是被接受和认可,而较少考虑个人的成功或独特性。如果把“做人”看作是对关系的关注,“做事”看作是对个人成功或独特性的关注,那么确实可以认为中国人比l匮方人更注重对关系的关注。然而,无论是“先做人,再做事”,还是“边做人,边做事”,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做事”或对个人成功和独特价值的追求。这可以在中国人一7s面追求“与人同”以达到团体和谐和被人接受的目的,但同时又追求“出人头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性及个人成就,如“衣锦还乡”)。例如,王磊和郑雪[剜对中国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成分的研究表明,人际接纳、道德原则和个人目标是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主要来源,其中“人际接纳”和“道德原则”可以看作是集体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2/3),而“个人目标”则属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1/3)。王登峰等 的研究也表明,中同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由个人吸引力、感情生活特点、国家荣誉、个人素质(目标)、家庭经济状况和工作(学业)成绩等六个维度构成。其中个人吸引力、感情生活特点、个人素质(目标)和工作(学业)成绩等四个维度属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2/3或66.7),而国家荣誉和家庭经济状况则属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1/3或33.3)。西方文化中“人性本恶”的假设使得个体无一例外都“是人”,因而消除了“做人”的羁绊,可以更自由地体现个人的独特性及追求个人的成功和成就。然而,这并不等于西方人就不需要关注关系或他人的认可,因为无论是个人的独特性,还是个人成就或成功都需要相比较而存在、被承认而显著。从文化意义上来看,西7S人的言行尽管较少受到泛化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但至少也要受到法律和契约的影响,因而必然需要对他人或团体的关注。因此,西7s的性恶文化应该是既强调个人主义,也强调集体主义,属于个人 集体主义。例如,Crocker[4 等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总结出西方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七个来源,包括能力、竞争、他人赞扬、家庭支持、外表、上帝之爱和个人美德。其中能力、竞争、外表、上帝之爱和个人美德属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5/7或71.4),而他人赞扬和家庭支持则属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2/7或28.6)。其次,从“目的 手段”层面来看,西方人追求个人独特性或成功成就主要体现的是行为的目的性特点,较少考虑采取什么策略或手段;而中国人对关系和被他人接受的强调尽管也有目的性的成份,但至少部分(或大部分)是出于手段或策略的考虑。换言之,中国人对关系或被他人接受的重视可能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既可以作为目标,也可以作为手段,即通过“做人”赢得做事的舞台和基础。因此,中国人的言行追求的是双重臼标(做人与出人头地),而且这双重目标之间又有密切地联系(做人是建功立业的基础,而且建功立业也可能是为他人)。因此,中国人重视团体关系的和谐及被他人接受,这只是“性善文化”对做人的严格要求的产物,中国人在强调“做人”的同时并非对自己的成功和成就无所企求。在中国文化中,“做人”是外在的表现,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和目标,而追求个人的独特性和成功与成就则是潜在的和终极性的。同样的,西方人对个人独特性和成功成就的追求是外在的和明显的,这与西方“性恶文化”中对个人言行较少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有关。但这也不能否认西方人对“被他人接受”的重视,因为至少对法律和契约以及宗教教义的遵从也可以看作是对个人言行的约束,或对团体关系的关注。把中西方文化界定为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实际上是只看到了表面的或主要的方面,而忽视了内在的或次要的方面,也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过分简单化了。
四、总结与展望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在心理学中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本土心理学(indigenous psychologies,IPs)l4 的兴起,文化与心理社会行为的跨文化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心理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人性论出发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试图找到一种有效的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的角度。通过对“性善一性恶论”的分析,提出了中西方“性善一性恶文化”的假设,并分析了相应的特点与含义。另外,通过对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结构差异等概念的重新审视,不仅支持了对中西方“性善一性恶文化”的假设,而且也深化了对上述概念的认识。对心理学中更多的西方概念的深入分析应该会有更多的收获,这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或本土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r4。而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充分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以及与此相应的对西方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发现的审慎态度。本文所讨论的问题至少从方法学的角度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
[1] Nisbett R E Cognition and perception of East and West[G]//InIn Q C.Jing,^,L R Rosenzweig,G.d’Ydewalle,H.C.Zhang,H. C. Chen,and K. Zhang(Eds.,),Progress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Around the W orld. London: Psychology Press,2006. [2] 王先谦.苟子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4]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M].长沙:岳麓书社,1997. [5] 黄晖.论衡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 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London,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7] 孔宪铎,王登峰.基因与人格:试述基因为人格特征的原动力[J].文史哲,2006(3):5—13. [8] 孟子•公孙丑上[G]//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 俞吾金.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 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复旦学报(哲社版),1999(1):49—52.
[10] 鲁迅.狂人日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11] 王登峰,方林,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1995,27(4):420—427. [12]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J].心理学报,2003,35(1):127—136.
[13]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学报,2004,36(3):347—358.
第二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商务礼仪(小论文)
课题名称:
完成期限: 2013年10月01日至 2013年10月31日
学院名称 外经贸学院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21102 学生姓名 江 津 学 号 1014221075 指导教师 陈晓燕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学院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绪论„„„„„„„„„„„„„„„„„„„„„„„„„„„„„„„„„1
一、商务礼仪的内涵„„„„„„„„„„„„„„„„„„„„„„„„„„2
(一)礼貌„„„„„„„„„„„„„„„„„„„„„„„„„„„„2
(二)礼节„„„„„„„„„„„„„„„„„„„„„„„„„„„„2
二、中西语言文化差异„„„„„„„„„„„„„„„„„„„„„„„„„3
(一)中西方礼尚交往的区别„„„„„„„„„„„„„„„„„„„„3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3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3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4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4
(三)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4 结论„„„„„„„„„„„„„„„„„„„„„„„„„„„„„„„„„5 参考文献„„„„„„„„„„„„„„„„„„„„„„„„„„„„„„„6
绪论
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礼仪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会见亲朋好友或者是在人与人的打交道上,都离不开礼仪。礼仪被认 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一个人若毫无礼仪可言,那么他在学习或工作时都将不会很顺利,因为没有人愿意和这样一个人相处。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间的联系加强,商务往来增多,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企业形象,此时,商务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约束了商务活动中的某些方面。而在商务往来中,任何一个表现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许是一块手表,也许是一顿晚餐。学习商务礼仪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曾讲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可见一个人的素养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啊!其次是为了交际应酬,因为商务活动中毕竟是离不开这个的,在不同的交往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而面对不同的人怎样进行交往也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却又没有拍马屁的嫌疑是非常关键的。最后便是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便代表了整体,个人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
东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商务礼仪的涵义
商务礼仪是指在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和准则。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在内容上比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更为丰富。同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相比,商务礼仪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与商务组织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商务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方面。
(一)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得体的风度和风范。礼貌是礼的行为规范,是指人在仪容、仪表、仪态、语言和动作上待人接物的表现。礼貌主要通过言语和动作表现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它是一个人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的体现。良好的教养和道德品质是礼貌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自觉的培养和必要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习惯的微笑、主动打招呼、善意的问候、得体的举止等都是礼貌的反映。商务交往中有礼貌的人往往热情大方、待人谦恭、行为举止得体,显得很有教养。在商务会面时,他会自觉地向对方问好,行致意礼或握手礼,说话彬彬有礼,一切礼仪的运用看上去自然和谐。
(二)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礼节是礼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比如现代商务交往中,初次见面要行握手礼、交换名片等礼节。礼节从形式上看,具有严格规定的仪式;从内容上看,它反映着某种道德原则,反映着对人的尊重和友善。在行握手礼时,长辈、上级、女士先伸手,晚辈、下级、男士才能伸手相握;交换名片时一般是地位低的先向地位高的递名片,对方人员较多时,先 将名片给职务高或年龄大的,分不清职务时,按照座次递送名片,这都是礼节。在国际交往中,由于各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的不同,礼节的具体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握手、点头、拥抱、鞠躬、合十、碰鼻子、折肚皮等,都是礼节的表现形式,而且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表达形式不同。礼节是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的“法”,是必须遵守的表示礼仪的一种惯用形式。因此,我们平时应十分注重不同礼节的具体运用,以避免出现“失礼”行为而影响商务活动的进行。
二、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礼尚交往的区别
近代历史上有两则故事,相信大家会比较熟悉。故事一是: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成: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这两个故事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闹出的礼仪上的笑话。通过以上两则小故事可体现出: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往大处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
跨国商务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沟通是极其重要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很容易出现误解。虽然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基本上可以直接而准确传达信息,但是实践中也出现过因语言差异而造成国际商务活动失败的案例。例如,百事可乐公司的“七-UP”(七喜)牌汽水在上海一直销路不畅,经过调查才发现,这个品牌用上海方言来说即为“去死”,上海人当然是不会去买这“去死”牌汽水了。再比如,法国雪佛莱汽车公司对“诺瓦”牌轿车在拉美地区的销售状况很是沮丧,随后才发现该品牌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不
走”。最终,雪佛莱公司只好改变销往拉美国家的汽车品牌。
所以从种种生活中的小例子可体现出:所以说,对商务活动中难以理解事情的分析,从文化背景角度上考虑往往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与其他领域相比,许多国家的商界对跨文化活动 较为敏感。来自《1995国家竞争报告》的研究显示,对跨国文化的理解程度最高的是瑞士,其下依次是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和瑞典,中国排在墨西哥之后列第十六位。在跨越文化鸿沟时,要有一双倾听的耳朵,敞开理解的胸怀,这样双方的沟通才不是一件难事。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三)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
结 论
商务礼仪乃商务人员交往之艺术,只有在商务交往中做到“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商务活动在更轻松更愉快地氛围中顺利进行。可以说,正确运用商务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企业展示形象,塑造企业文化的一种艺术。因此,只有正确掌握商务礼仪才能有助于提高我们自身素质修养。从而,更好改善人际关系,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展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汪洪梅.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3)[2] 吕维霞.现代商务礼仪及其发展的新特点[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 2004(03)[3] 郭 华.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6)
第三篇: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
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地大物博,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汉代时儒学成为官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教文化。总的说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兼以礼教化的国家,内敛封闭。西方文明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宗教影响渗透到生活各方面,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思想运动和工业文明也都最先发生于此,海洋文明、工业文明还有近现代科学所造就的多元化文明,使得西方人显得外向开放。
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起源,受人们的观念影响不同,它们自然有很大差异。下面简要从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俗语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西方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
(一)中国的感性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西方的理性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最关心的是食物是否能够提供营养,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物的颜色、味道、造型等方面对于他们来说不太重要。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即使味道不怎么好,他们也照吃不误,而对于他们看来没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等,他们通常弃之不用。虽然中国菜是世界公认地好吃,但是得益于西方这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普遍比中国人的个子高,体格健壮。
二、烹饪方式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经历,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情迥然不同。中国人饮食的特点是美味,注重烹饪方式;西方人注重营养,烹饪方式简单。
(一)中国复杂多变的烹饪方式
在中国人的眼里,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认为烹饪是一种艺术,方式有六十种之多,如,爆炒、清蒸、香酥、麻辣、红烧、鱼香、糖醋、干蝙、油炸、砂锅、拔丝等。此外,还有烩、扒、炖、垠、卤、溜、闷、余、熏、煮。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较为费时,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方法烹饪,添加不同的佐料和配菜就会做出不同的菜肴,就连最普通的食材—鱼,也能做成许多不同风味的菜肴,如水煮鱼、麻辣鱼、糖醋鱼、红烧鱼、清蒸鱼、炸鱼、烤鱼、鱼火锅、糟鱼、煎扒鱼、剁椒鱼头等。
(二)西方简单机械的烹饪方式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西餐主要烹饪方法仅有煎、炸、烤、煮、拌等几种。其中铁扒、烤、煽最有特色。因为注重营养,西餐烹调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菜肴制作工序严谨。虽然不及中餐的复杂,但看重餐食的装盘,选用立体感、可食性较强的元素,比如蔬果做的雕花、甜品等点缀食物,而这些点缀物作为配菜,都能食用。西餐侧重新鲜、环保、天然,所以选择的原料基本以这个为标准,为了保证食物的营养不被破坏掉,西餐烹饪的工序比较简单。
三、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上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餐桌礼仪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餐共食制
由于饮食多为蔬菜和熟食,因此中国人可以灵活地使用筷子来取食。无论是日常的一日三餐还是过年过节招待宾客的正式宴会,人们都是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互相礼让,共享美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大团圆”心态的普遍反映。为了表达热情好客,在客人进食过程中,主人会不断的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甚至还会主动为客人夹菜添食倒酒。同时,宾客之间会高声聊天,餐桌上气氛活跃,人人都乐在其中。在招待客人时,如果准备的饭菜太少,客人会觉得主人小气,主人也会觉得没面子。因此,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一般都会超出客人的需要,经常出现食物的浪费。
(二)西餐分食制
西方人的饮食方式和他们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一脉相承。为了方便切割肉食,西方人的餐具多是刀叉。在餐桌上,每个人的食物都是定量配置的,进食的过程中客人按照各自的需要取食,不经客人同意,主人是不会主动为客人夹菜或者劝客人喝酒的,热情的主人最多也只是会说“try this one, it is very delicious”,吃不吃全靠客人的主观意愿,主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勉强客人吃菜或喝酒。人们轻声交谈、举止优雅端庄,整体环境和气氛安静浪漫,中国人餐桌上的大声吵闹在他们看来是不礼貌的。通常,西方人都会把自己那份饭菜吃完来表示对食物的喜欢以及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如今,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随着信息的交流,中西饮食文化也在互相渗透,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健康、更绿色环保的食品,这是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更是我们所密切关注的。
第四篇: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方道德
观的差异
姓名
韩
琨
系别
2012级数学(2)班
学号
124050102021
序号
18号
【摘要】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中西方化在个自的传承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谚语,两种不同文化简的异同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谚语所反映的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谚语;差异
道德与法律一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道德通过家喻户晓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舆论约束人的社会行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并在各自的文化中的体现。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此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这一点从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也有所体现。下面从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上的反映进行比较。
1、中西方交友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中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友情重于个人利益已成为公认的道德观君子必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因此有这样的谚语:士为知己者死;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而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比起自己来,朋友是自己的,甚至会带来不利。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
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好自己)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时间的贼)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交友讲究互利互惠,对一些人来说有着极重的功利色彩。不仅在饥饿时顾不到朋友,朋友落难时,也最好不要伸出援手,以免殃及自身。这些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
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
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alling friend.(千万不要接正在落下的刀或正在落难的朋友)
2、中西方对待债务态度的差异在谚语上是反映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视仁义。仁就是要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义就是仗义疏财,助人为乐。当别人与大困难时,伸出援手,主任一臂之力就是仁者所为。在中国的仁义教育中,“黄金不为贵,仁义值千金”直白表达出借出者的担忧显得不仁,劝人不要将钱财借出更显得不义。但是借出者的担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种矛盾下,这类谚语多强调借入者的信,借贷者要如约还债。
互助互助,穷能变富。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借人一只鹅,还人一峰驼。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在西方重视自我,以自我利益为重的传统下这些常情和常理在谚语中得到直白的表白:
Lend your moner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去你的朋友)He who has but one coat,cannot lend it.(仅有一家外套的人是不能将他借出的)
Lend and lose,so play full.(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Neith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不要当债务人,也不要当债权人)
3、中西方在“面子”和“人言”态度的不同在谚语上反映
3.1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平时,受到别人尊敬是有面子的重要一环。任何让自己失去尊重的行为都是令自己失去面子的行为。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即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有关谚语有:
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
由于在乎面子,中国人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不少谚语表现了中国人害怕流言蜚语的心态:
人言可畏。
水浮不起石子,人担不起闲话。害人的舌头比魔抓还厉害。
西方的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他人和社会,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是非重要。所以,英语谚语涉及流言蜚语时并不感到可怕,而是觉得无所谓: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but words will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
3.2 中国传统文化里,规矩的、有道德人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且,中国文化认为,如果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那是无法隐瞒的,当然也无需隐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肚里没邪事,不怕冷风吹。
西方人的传统文化很重视隐私,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不说三道四,不干涉别人的隐私。所以有谚语: A tattler is a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可恶)Who chatters to you,will chatter of 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4、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在谚语上的体现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汉语中留下了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印迹。子女对父母孝顺需服从父母对自身事业婚姻的安排。不可抗拒。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西方资本主义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独立的个人的人格,更没有要求子女三从四德,以及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
Children when they are little make parents fools,when they are great they make them mad.(还小时候使父母变傻,长大后把父母逼疯)
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备)
5、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在谚语中的体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严重束缚男女的自由恋爱。婚姻凭父母做主,听媒妁之言。做到明媒正娶,有的多则是买卖婚姻。反映这方面情况的谚语有: 爹娘做主,一世受苦。
少年媳妇年年有,只怕铜钱不凑手。取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
在这种情况下,婚姻是社会义务,谈不上爱情的结晶。妇女要恪守妇道,顺从丈夫,根本没有谈爱情的权利,感情完全遭到忽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君。
在西方国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追求自由、追求人性解放的要求就受到肯定。资本主义社会更提倡自由恋爱,甚至达到爱情至上的地步。英语中有很多歌颂爱情,评论爱情的谚语: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真正的爱情是不会过时的)
All stratagems are fair in love.(在爱情中,一切策略都是正当的)
6、结语
在中国社会,道德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的训律也很多,有时与政治行为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概念也有变化;对不同的人,道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势力较强,以前的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已趋淡薄,又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几乎不受共产主义道德影响。总体而言,中国与西方在道德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依然存在诸多不同,尤其是现代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海外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郭建民《英语谚语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周盤林《中西谚语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2006年版.【4】杨树国.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体现.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s1期.【5】张彦鸽.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第五篇:中西方建筑差异
一建筑材料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 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
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 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 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 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 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 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 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 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 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 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 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 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 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 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 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 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 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 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 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 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 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
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 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 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 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 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 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 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 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 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 “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 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 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 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 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 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 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二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 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 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 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 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 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 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 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 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 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 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
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 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 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 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 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 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 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 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 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 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 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 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 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 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
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志Writer Magazine 2010 No.4艺术空间 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 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 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
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 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 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 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 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 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 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 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 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 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 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 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 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 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 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 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 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 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 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 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 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 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 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 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 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 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 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 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 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 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 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 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 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 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 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 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 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 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 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 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 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 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 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 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 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 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四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 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 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 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 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 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 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 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 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中国建筑文化中提及人与神的关系,当然要从最原始 的天地宇宙观开始说起。上古时代的中国建筑实际上就是 人们心中的宇宙,世人从天地宇宙中划出一个人为的时空 领域,房屋建筑效法人们想象中的天地宇宙的外形。可以说 在古代中国,人与建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天地宇宙起源于建筑文化的起源,原是合二为一的。“人类之初,仅能取天然之物自养而已。稍进,乃能从事于农 牧。农牧之事,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田。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 焉”。早在殷商之际,地上的王权观念放映到“天”上,便形成 了人们心中关于“天帝”的观念。而后“,天帝”,“天”,在殷末 周初被奉为神灵,人们在行事之前,常常问卜于“天帝”。而 古代的皇帝就是“天帝”的替代,帝号统摄天下,进而使得人 们对天地宇宙的崇拜,演变成对建筑营造活动的崇拜。相比较而言,在体现人与神的冲突调和关系时,西方建 筑有着比中国建筑更为明显的特征。例如其宗教建筑,都在 空间的建构中留下了“神”的痕迹。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由 地腾空直上,使得它的目的虽然存在等于消失掉,给人一种 独立自足的印象”。“它具有而且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目的,但 是在它的雄伟与崇高的静穆之中,它把自己提高到超出单 纯的目的而显示它本身的无限”。西方教堂人与神的冲突,基本上是以神的灵光压倒人性为特征,却不等于人性的彻 底毁灭。在神面前,人一方面变得渺小,一方面又把自己的 理想寄寓到神那里。而在中国,由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强大和 顽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淡泊宗教的民族,使得中国宗教建 筑,尽可能收敛神的灵光,舒展人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