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卢旺达饭店个人观后感
今天按好评推荐看了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看的时候非常震撼人心,这个电影让我认识到现在的世界并不和平,也许是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对外面的世界感受不是很深刻,虽然看新闻,每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发生恐怖分子袭击事件,人肉炸弹自杀事件,暴徒威胁劫杀事件等等,但是只是看过后心里知道,顶多对不幸的人滋生一丝丝同情心,心里没有多大的震撼,因为没有身临其境,所以没有感同身受,《卢旺达饭店》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我们生在中国,虽然童年的我们也许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我们活得快乐,我们不用担心哪天会无家可归,哪天会面临生离死别,因为现世安稳,我们唯一担心的是完不成作业会被老师骂,考不好分数会被家长训斥,但这些东西都是瞬间的,再说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了,这些事情真的不算事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的吹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娱乐方式增多了,上大学也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了,我们享受着自己不知道叫幸福的幸福。看看电影中的孩子们吧,他们小小年纪跟着大人到处逃亡,生命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那么的沉重,更像是一片羽毛,随时都会飘散,他们天天过着心有余悸的生活,面对着叛徒们的凶残,暴虐,年幼的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吓得灵魂出窍,心理阴影与日俱增,当然这都是幸存下来的人能够经历的。至于那些不幸的孩子们,也许早就闯开了天堂的大门。
尸体遍布山野,血流成河,这一惨不忍睹的景象,竟使电影中的主人公保罗看到后,伤痛难耐,回家后,抱头痛哭,没有很大的能力,但是作为一个饭店经理,他又发挥了出乎常人想象的能耐,他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周旋于军阀,政治家之间,他使出浑身解数,联络各种关系,保护着米勒·科林斯饭店的顾客和难民们,使得米勒·科林斯饭店成为嗜血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怎么样的一个人叫善良的人呢?也许我们每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善良是看别人陷于经济困难中,我们施与援手,别人心情不好时,我们去安慰,关心她,但是这样善良的人,具有民族大义,高度人道精神主义精神,置家人,饭店顾客的生命于最高价位置的善良的人,我是第一次见,也许也是我生命中遇见的最善良的人。
感恩生活,感恩世界,心存善良,力所能及帮助每一个我们能帮助的人吧!
第二篇: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是根据1994年4月6日到6月中旬所发生的血腥种族屠杀事件而拍摄的电影,影片集中反映了因民族矛盾激化、其他国家怂恿和放纵而发生20世纪非常令人痛心的种族屠杀的事实。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又称卢旺达内战,是发生在卢旺达于1994年4月6日至1994年6月中旬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大屠杀共造成80万至100万人死亡。占当时全国总人口20%以上。大屠杀得到了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大量当地媒体的支持。除了军队,对大屠杀负主要责任的还有两个胡图族民兵组织:Interahamwe和Impuzamugambi,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到了大屠杀中来。联合国被迫说服其他国家伸援,法国在基伏湖附近建立了野战医院,尝试收容难民,加拿大、以色列、荷兰和爱尔兰也陆续提供援助。红十字会、无国界医生等救援组织亦无惧炮火,到达当地拯救平民百姓。
卢旺达地处非洲中部,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胡图族和图西族两个民族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99%,其中胡图族人口占85%,图西族人口占14%。1959年,卢旺达南部的胡图族农民开始反抗图西族贵族的统治并掌握政权,把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的人,许多图西族贵族逃到了邻近国。1962年,卢旺达宣卢旺达内战交期间,非洲法语国家和法国支持胡图族,乌干达支持图西族。这加剧了卢旺达国内种族之间的紧张气氛。在卢旺达政府控制的媒体鼓吹下,许多胡图族人开始着迷于胡图族权利意识形态。
胡图族权利意识形态中宣称图西族应当被奴役,胡图族人应当不惜任何代价来平定图西族的骚乱。持续的种族冲突导致反对派占领了北方,从而取代了北方的大量胡图族人,而在南方,胡图族则定期屠杀图西族人。由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领导的卢旺达政府迫于国际压力,在1993年签订了停火协议,这个协议也叫作阿鲁沙协议(Arusha Accords)。
在1994年4月份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总统被暗杀,这在卢旺达国内掀起了激烈的暴力反应。胡图族人开始大规模屠杀图西族人(其中也包括那些帮助和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这次种族大屠杀由胡图族组织阿卡祖(Akazu)策划,这个组织中的许多人就职于国家政府高层职位。
1994年的卢旺达内战和种族大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灾难,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大批劳动力丧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大屠杀还使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负面影响。这也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恐怖事件,个别极端恐怖分子分裂民族感情,激化民族矛盾,造成了如此大的牺牲。卢旺达发展历史退步并更加贫穷,血腥的战争给胡图族及图西族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长久的伤痛。
通过卢旺达事件,我明白了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心态,正确对待民族关系,与各民族同学和睦相处。我们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矛盾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一直承担着保家卫国的重担,在新疆、西藏地区不法分子猖獗时立刻打击,及时保护了广大地区人民的安全。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在是一个被核弹国家包围最多的国家,并且与多个核弹国家有领土争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方设法扭曲我国政府的对内对外的政策,试图在我们年轻人这一代灌输叛逆思想、崇洋思想。如今信息传播太快,网络思想良莠不齐,我们年轻的这一代太容易受影响了。在这时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我们有一颗爱国心,有一颗民族和睦相处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拥护祖国,爱护祖国,珍视民族友谊,与各民族共同发展;冷静对待某些极端分子的宣传洗脑,认清西方国家的伪面目。极端分子宣传“中国共产党独裁”,应“实行多党制,要人权、民主”。中国大陆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属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普通国民真实需求的究竟是“民主、革命”还是“社会安定,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呢?
? ? 东欧诸国从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成所谓的民主国家了,结果呢?国家经济比当年社会主义阶段更加糟糕,国民生活质量持续倒退,政治局势进一步动荡,这些就是美国,日本,欧盟希望在中国看到的结局,因为西方列强从来就没有真正关心过中国大陆的民主和人权,西方列强真正关心的永远都是如何能削弱和遏制中华民族的崛起!民主、人权,这些都只是西方列强干预中国内政的幌子和工具!
? ? 印度和越南没有人权、民主问题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西方的媒体上,却从来都见不到关于印度或越南的负面新闻,反而有关中国大陆的所谓人权问题却是连篇累牍的大量报道,可见,西方列强对我中华民族的“关心厚爱”是“假民主、真反华”。欧美和日本很多战略分析家曾经表示过:“若中国分裂成8到10个比较小的国家,最符合西方和日本的利益!”言下之意: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是西方世界所不愿意看到的。如此大规模的国家,13亿多的人口,国民素质又不具备条件,必然须要强大的中央集权和稳定的政策延续,象台湾这样四年换一届政府,上届政府的很多政策和规划,每过四年就调整一次,对台湾这种小规模的地区或许可行,而对于中国大陆如此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却是毁灭性的。
我们生活在中国,在中国境内至少没有战争,人民幸福安康,学生每天有课可上,工作者有工可做。我们的政府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为人民作出了很多贡献。现阶段,以习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正在为广大人民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人民更好的生活。我们在中国,生活在中国,真正知道中国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真正知道极端分子所宣传背后的邪恶目的。极端分子及西方国家挑拨民族关系,丑化我们的政府就是为了不让中国继续发展下去!
? ?? ?? ? 现阶段,所谓的民主和人权,都只是西方列强用于干涉中国内政,达到其削弱和遏制中华民族崛起目的的幌子和工具!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关怀备至”均是出于对其本国的利益和战略考量。
? ? 在我国,多民族格局长期存在,差异性长期存在,民族问题涉及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心理情感、宗教信仰,涉及各民族自身发展进步的方方面面,涉及民族与民族、民族与阶级、国家关系问题,其长期、复杂和敏感性显而易见。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的特点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问题的这些特点更加突出。一方面各民族间差异、特点和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各民族间共性因素不断增多、认同感增强。新疆有13个世居民我国有众多的民族成分,这是长期历史演化的结果,历史的复杂性赋予各自不同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文化心理、情感。对此,我们要互相充分尊重和理解。但同时还应看到,各民族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条件下共性、认同性的增强。中国各民族历史文化乃至血缘关系的交融性特点本来就突出,相互认同感就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民族关系的一大特色。虽然今天它也面临国内社会经济、文化多元性的挑战,面临国际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挑战,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各民族间共性因素及认同感必然会增强。历史发展赋予了我们新的任务,我们必须在发展中不断研究把握民族问题的特点,坚持唯物史观、辩证、发展地认识民族问题。同时,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在国际形势下,还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时客观对待民族问题,妥当解决问题,各民族共同团结繁荣,共创美好明天。
第三篇: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电影《卢旺达饭店》讲诉的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与良知的胡图族在其与图西族两国总统意外罹难之后在胡图族种族主义者控制的广播的煽动下对图西族发起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善良的主人公凭借着自己的良知和能力在紧张的局势中为了挽救身边的人,挽救一个民族而不断斗争的英勇事迹。
胡图族与图西族的矛盾由来已久,矛盾上升到种族的高度便产生了憎恨,憎恨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与心灵。一场大屠杀像黑压压铺天盖地的蝗虫一样挡住了光线,昏暗了一双双渴望和平与自由的眼。在灾难来临之时,有人恬不知耻地落井下石,有人不顾自身安危帮助那些需要支援的弱者,有人则凭借着良知尽自己所能保护着身边的人,守卫着所谓的“敌对”一方的民族。
灾难来得那么突然,面对着大屠杀,影片的主人公——卢旺达饭店的经理本只是自私地想挽救身边的亲人,但“有良知的人内心永远难得安宁”,灾民们那一双双对死亡充满恐惧渴望而又绝望的眼神灼烧着他的良心,迫使他不得不投入到挽救一个个无辜的生命当中。面对如此可怕的灾难,他有过无奈,有过纠结,有过恐惧,有过哭泣,但他的善良,勇敢与智慧让他义无反顾地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仇杀与屠杀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人类丑陋不堪的一面,而保罗的大义凌然则将人性的善良无线放大。
人类的全部历史只是一部由兽性到人性,由野蛮到文明的发展史。每个人都需要一份良知去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关系。图西族在执政期间如果不那么残忍地对待胡图族,而是以一种平等的观念善待每一个生命,那仇恨的种子就不会胡图族的内心生根发芽。如果胡图族能以一份宽容的良知去对待仇恨,历史的屠杀便不会出现。
和平不应该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理念。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生命面前,种族这个模糊的界限显得那么渺小,凡是有点良知的人都不该打着种族的幌子去剥夺别人的生命。
第四篇:《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今天通过老师的推荐,我观看了一部影片奥斯卡获奖影片,名叫《卢旺达饭店》,带给了我巨大的震撼!战争带来的一幕幕凄惨的景象仍然历历在目,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该片以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为背景,通过一个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视角向大家讲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卢旺达沉痛的历史原因造成本国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深刻的民族矛盾和仇恨,而总统飞机的失事加剧了两个族落之间的猜疑,悲剧的大幕就此拉开,占人口多数的胡图族开始对图西族进行民族屠杀,在短短的100余天内有近100万人遭到屠杀。而在屠杀开后,人们对于事件本身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影片中在屠杀开始后,保罗最初只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当他逐渐认识到**的严重性时,人性中的向善面开始闪光,他收留了众多的难民,不论种族,因此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甚至威胁到生命的安全。影片中在外国人撤离之后,维和部队的人员只留下4人守护饭店,经历了一次次生死磨难之后终于迎来了希望,饭店中有一部分人成为了政治难民,也就是说他们有机会离开,保罗就在其中,但在联合国的车队离开之时,保罗选择留下,因为整个饭店的食物与药品需要通过他的关系才能搞到,饭店里的人离不开他,人性光辉的一面在此刻得以体现。
一直倡导保护人权的美国以索马里事件为由,不想介入卢旺达内战,选择了不作为。比利时政府因10名比利时维和军人遭到杀害为由,撤出了全部在卢旺达的部队,并带走了所有的武器。联合国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事件中表现消极。影片中一个高潮出现在外国人撤离的时候,满怀希望的主人公本以为联合国是来接走难民们的,却没想到只是来接走外国人,接走白人,等待难民们的恐怕是凶多吉少,在滂沱的大雨中,主人公看着联合国的车队离开,想着上校酒后的真话:你们是黑人,非洲人,连黑鬼都不是。
这两种反应的巨大反差使我很受触动。我认为这两种反应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所基于的理念的不同,即前者主张“族权之上”,后者主张“人权至上”。
族权主义者倡导本民族利益至上,缺乏博爱精神,过分的倡导族权将会走向种族主义的极端,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其他的团体。在影片中有一个细节,一位记者问身边的两位女性民族后说“两个民族根本看不出来又什么差别”,但对那些反叛者来说,身份证就能说明一切,只要你身上流着跟我不同民族的血,你就应当被杀掉。而一些欧美国家在有能力遏制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前提下,仅将重心放在本国侨民的营救工作上,对大屠杀采取放任的态度,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或多或少地带有种族至上的价值取向。
人权主义者倡导人权高于族权,主张政治平等,人道、博爱。它直接以个人幸福为目的,最终实现的是整个社会人的幸福。“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这是当今世界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个人人权最基础的就是生命权,其他权利依赖于此而存在,没有任何人能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存的权利。《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 “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在影片中,保罗等人做到了这一点,让人们对这一理念的实现燃起了一丝的希望。
卢旺达大屠杀悲剧的发生说明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你不把别人当人看,别人也不会把你当人看;一个种族不尊重另一个种族的生命,最终会导致种族间无休止的杀戮。唯有倡导基于博爱基础之上的的人权,才能营造族群间的和谐,才能实现世界的和谐。
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我们生在中国,虽然童年的我们也许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我们活得快乐,我们不用担心哪天会无家可归,哪天会面临生离死别,因为现世安稳,我们唯一担心的是完不成作业会被老师骂,考不好分数会被家长训斥,但这些东西都是瞬间的,再说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了,这些事情真的不算事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的吹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娱乐方式增多了,上大学也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了,我们享受着自己不知道叫幸福的幸福。看看电影中的孩子们吧,他们小小年纪跟着大人到处逃亡,生命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那么的沉重,更像是一片羽毛,随时都会飘散,他们天天过着心有余悸的生活,面对着叛徒们的凶残,暴虐,年幼的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吓得灵魂出窍,心理阴影与日俱增,当然这都是幸存下来的人能够经历的。至于那些不幸的孩子们,也许早就闯开了天堂的大门。
我感激这很电影,因为它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有多幸福,我会好好珍惜现在平静而温暖的日子,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爱的包围下不断前行!
第五篇: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前几天的民族概论课上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个卢旺达的高档酒店经理,保罗,胡图族人,在1994年种族冲突中救了1000多位难民的生命。当年比利时殖民者硬生生地把当地的土著人按照皮肤的深浅和鼻梁的高低分为胡图族和图西族,并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把政权交给了图西族,从此也就造成了两族世世代代的恩怨。终于掌握了政权的胡图族人要向图西族人报复,纵容着民兵组织的仇视情绪,终于在一个总统被刺身亡的节点爆发了,“砍倒高高的树”,“胡图力量”,种族大屠杀开始了。
1994年,在卢旺达发生的这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中,近一百万人惨遭杀害。这一发生在通讯高度发达和标榜民主自由时代的种族清洗,在事件之时几乎没有引起世界其他地区的任何反响。当Terry George2004的作品《Hotel Rwanda》出现的时候,这场屠杀已经过去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卢旺达作为一个不发达的非洲国家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要不是《Hotel Rwanda》的旧事重提,这一人类历史上灭族惨剧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被大多数人遗忘。
和《Schindler's List》一样,《Hotel Rwanda》也是改编自真人真事。影片主人公保罗·鲁塞萨巴吉纳在首都基加利经营着一家由比利时老板控股的四星级宾馆。当胡图族的武装叛乱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随即开始了对图西族的种族屠杀。由于保罗的妻子是图西族人,他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卷到屠杀当中。但随着事态的发展,联合国维和部队对卢旺达的局势失去控制,保罗的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图西族人。慈悲而伟大的保罗开始像当年的辛德勒一样,用自己的金钱换取这些人的安全,把这些逃难的人统统隐藏在自己的饭店中,并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他们的生命。最后,共有1268名图西族由于得到他的庇护,免遭被屠杀的噩运。
对于这样一部史实性的影片,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一下影片发生的背景,这更有助于我们对整部影片的理解。卢旺达是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两侧的内陆国家。其人口由胡图、图西和特瓦三个部族组成。其中,特瓦族只占全国人口的1%左右。也就是说,占卢旺达人口绝大多数的部族是胡图和图西。早在16世纪,图西族人就在卢旺达建立了封建王国。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德国、比利时等西方殖民势力相继侵入。1890年年卢旺达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又比利时占领。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根据1922的《凡尔赛和约》,国联将起“委托”比利时统治,成为比属卢安达-乌隆迪的一部分。二站后,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但仍由比利时统治。1960年,比利时同意卢旺达“自治”的要求。1962年7月1日,卢旺达共和国成立。1994年发生的种族屠杀并不是该国历史上第一次。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卢旺达统治期间运用了很多卑鄙的手段,实行“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先用占人口14%的图西人统治占人口85%的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这种手段直接导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先后发生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一批又一批图西人被迫逃往邻国。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同乘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4月7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立即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猜疑,相互职责对方杀死总统,破坏和平。自此,卢旺达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百日之内约有100万人死于非命,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影片通过主人公保罗·鲁塞萨巴吉纳的个人行为向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发生在10年的人间惨剧。它是艺术的,又是纪实的。Terry George毕竟是一个来自西方国家的导演,他在真实录述事件的同时,还给了自己西方同胞大量的关注。比如影片中出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长官、新闻记者、红十字会的女工作者。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地是,除了主人公和他的家庭成员,许多在饭店避难的图西族人被设定成了一种固有模式下的脸谱化形象——无助、弱小、悲伤。导演是同情他们的,但是在影片中给予他们的关注是有限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是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导演的镜头中,这是影片对人物刻画明显不足的地方。当然,瑕不掩瑜。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性题材,又涉及到很多人的私人感情,要想把它拍得十全十美也是不可能的。导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通过自己的镜头,重现10年发生的悲剧,让更多不明真相的人了解到事件的真实情况。它是警醒式的,这样的影片自然要充当一种宣传员的角色,它必定要使更多人通过看影片之后思考、汲取教训。20世纪的90年代和40年代不能同日而语,更多的国家知道了自由和民主的含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到。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同的屠杀还是发生了。这不禁会使看过电影的人思考——屠杀为什么会发生。事实上,早在惨案发生之前,就有人向联合国提出关于卢旺达可能发生部族屠杀的报告,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发后,联合国曾与10多个国家协商出兵卢旺达事宜,也未能成功,从而丧失了防患于未然的机会,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受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在卢旺达屠杀的过程中的角色是尴尬的。一贯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佬,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引发着战火,却对不该发生的屠杀袖手旁观。而联合国在处理此事的不得力,也不禁让人引发“联合国的存在到底有何用”这样的联想。当然,影片本身缺少这些问题的回答,导演也没打算把《Hotel Rwanda》拍成一部批判影片。
保罗·鲁塞萨巴吉纳是当年事件的主角,是导演着力刻画的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黑人演员Keir Voices的歌名,这是一百万人血泪的声音。Pearson的精彩演出无疑为这个角色增色不少,他那带着非洲腔调的英语和他细腻的演出,是本片大获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也伴随着他自己的转变,由刚开始保卫家庭发展到后来拯救数千人于水火。这种转变是一个普通人成长为英雄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临巨大危机时的过人勇气。
历史是沉重的,尤其是带血的历史。《Hotel Rwanda》再现了历史,它也当然有理由和它表现的那段历史一样,被更多的人铭记。正如由Wyclef·Jean演唱的片尾曲《Million Voices》的歌名,这是一百万人血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