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最新湖南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
形色协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教学重点: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教学难点:
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教具学具准备:
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材、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四)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五)主观表达
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六)欣赏提升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主观设计
(七)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八)拓展评价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第二课 俯仰之间
(一)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教学难点:
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俯视的照片 学具准备:图画本、铅笔、彩笔、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泰山吗?谁来说一说泰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2.老师也爬过泰山,这是前几年老师在泰山上拍的风景照片,课件展示泰山图片
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课件展示各自定义。
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这种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出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
(一)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1.老师课前收集了很多俯视角度拍摄的风景图片,我们国家山川辽阔壮美,南北差异很大。比较一下江南与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江南地势平缓,山峦不大也不够连贯,因此属于丘陵地带;而塞北山峦壮阔,连绵不断,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
课件:比较西北两处自然地貌与人文地貌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自然地貌给人以自然、、荒凉之感,线条随意、夸张,完全随心所欲;而人文地貌——农用网络,则给人以清新、整齐之感,让人觉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但人类也要警惕再造过头造成的危害!
2、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a.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b.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
(二)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
1.那么俯视角度与平视角度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它们是同一个荷花。但是,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
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平视角度展现的以侧面为主,而俯视角度展现的以物体的顶部为主。)
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平视角度会呈现前后遮挡的关系,而俯视角度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呈现的是景物的整体布局。)
(三)示范引导
1.今天我们用俯视的角度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转换的画纸上呢?首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教师示范创作。边创作边讲解。2.谁能把老师刚才绘画的步骤总结一下? 教师板书。a.构图
b.景物的摆放。c.细节的刻画。3.欣赏线描风景作品。
三、自由创作
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
出示作业要求: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二课 俯仰之间
(二)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教学难点:
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俯视的照片 学具准备:图画本、铅笔、彩笔、照片等 教学过程:
欣赏感受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
2.师生看课件,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
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
师生交谈区分视角的方法,需要抬头拍的是仰视视角.需要低头拍的是俯视视角。
交流尝试
1.信息交流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
(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
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从课件的图片资料库中调出合适的图片借以激发艺术表现欲望。)
3.限时尝试绘画。
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
1.找别扭
(1)欣赏几幅学生试画的作业,请其他同学为其找别扭。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
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
(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 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
(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
创作评析
1.学生继续作业。
2.作业观赏交流,展开自评、互评。
拓展运用
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问:在生活中,你从俯视的角度看到过哪些有意思的场景呢?
2.几米漫画作品欣赏。问:作者为什么要用俯视的角度来画?如果用平视的角度呢?
3.影视作品(《后天》、《阿波罗十三号》、《星球大战》等影片片段)欣赏。利用俯视角度制作拍摄的这些影视作品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有仕么新发现呢?
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析简单的透视现象,在室外风景画中能用线条表现空间的纵深感。
2、使学生了解与透视相关的基本概念,中室内景物画中能用线条 表现出物像的立体感。
3、使学生学会推理的观察方法,能忠实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理解的透视知识分析画面。以及探讨表现方法时介绍物体透视缩形,逐步变化的原理。教学难点:
作业的绘画步骤体现透视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图片、作品欣赏、凡高作品。多媒体、实践展示台。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
1、图片导入,板书课题。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图片,你们发现这些物体在画面中产生了什么变化吗:
生:近处的物体大,远处的物体小。
2、教师总结:
在一张画面中,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会发现近处的大,远处的小。近大远小这种现象出现以后,画面就给我们一种空间感。
3、板书:近大远小;近高远矮;近宽远窄;近清楚远模糊。(图片)
二、游戏训练
1、出示游戏规则。
游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上台按顺序添画;重复排列老师已经给出的一个图形;运用遮挡关系及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发法,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2、学生添画游戏、互评
3、教师归纳画面表现透视的几种形式
4、教师纠正学生在绘画中出现的错误。
a.离眼睛距离最近的第一个杯子应该比第二个杯子大,而这张画把两个杯子画得差不多大。
b.前面杯子的落脚点应该比后面杯子的落脚点要低。
c.小树之间的距离也产生透视现象,近的间距长,远的间距短。(游戏添画内容:a、图添小树b、图添茶杯c、图添蘑菇)
三、分析知识
1、作品欣赏。
师:刚刚每个同学都参与了我们的游戏,老师也总结了大家共同的结果,现在我们来看看别人的作品。
2、出示一幅小路的空白图,让学生谈添画内容。师:你会选取什么物体来添画表现呢?添画要注意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直接示范添画,标出地平线和消失点。(作品欣赏:小路的空白图)
四、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绘制一幅风景草图,选择一颗树的形象,在画面小 路上重复进行排列组织。
2、注意:表现出地平线和消失点。运用遮挡关系和近大远小的透 视原理来表现物体之间的前后空间感。(凡.高的作品展示)
五、评价延伸
1、作业讲评。
2、教师总结:看到同学们的作品,老师很高兴,因为从你们的作 品里我能够感受到大家对今天所学的知识都掌握了。如果同学们感情趣的话,可以在课后欣赏作品时也用老师讲的这些知识点去解读艺术作品,相信大家会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四课 壶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提高其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
2、教师使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重点:学习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壶。
教学重点:
学习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壶 教学难点:
壶的造型和连接地方的粘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壶向学生展示。
二、分析结构 掌握壶形
1、课件展示多张壶的实物图片。
2、学生讨论:茶壶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
3、教师归纳总结:一般壶简单分为嘴、把、盖、身筒、底,每部分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曲可直、可以是规则几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物造型,但嘴、把、盖一般是高度位置持平的,都具备“雅”、“朴”、“简”的特点。
三、尝试体验 探讨研究
1、参观了解制壶的各种方法和各道工序。(课件展示)
2、师生合作总结制作方法和步骤:(1)压泥板,做壶底,要求平整;
(2)搓泥条,盘壶身,内收内盘,外开外盘;(3)围泥板,做壶嘴,身筒穿个口子;(4)制泥条,做壶把,连接需牢固;(5)捏泥块,做壶盖,大小要合适;
(6)装饰整理,可粘贴泥块,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四、设计构思 创作表现
1、指导学生设计壶形草图,要求美观大方,比例协调,装饰简洁美观。
2、两人为一组,分工有合作制作一把茶壶。教师巡回指导。
五、观摩交流 互相评析
1、学生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作业布置
1、倾听专家分析紫砂壶的历史、工艺、造型、材质、功能。
2、将作品上釉烧制,教师统一收藏、展览。
第五课 瓶花与水果
教学目标:
1、能够探究发现美就在你的身边,体验了解美的文具用品。
2、逐步养成美好习惯,用审美眼光观察身边的物品。
3、培养在美的探究中自主、分析、理解,表达美的物品。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工具(笔)表达文具用品之艺术效果。教学难点:
1、用画笔表达美的文具用品。
2、逐步养成美好习惯,用审美眼光观察身边的物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圈桌而坐。视频展示仪显示学生的各种笔袋,文具用品,再看老师的范图。引出课题:身边的物品——文具用品(线造型、写生)。
2、揭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绘画内容,注意学习策略,让学生探究文具用品,去感悟文具用品的生命存在,体现自己情感(老师提问)。
3、让学生观察文具盒,看造型、结构、色彩、材质及利用情况。学生相互比较、对照,探究其美观性、实用性。再看书包、书本、笔记本、字典、计数器等文具用品。
4、让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提高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然后每小组由一至二位学生发言,分析文具用品之特点。
5、摆放文具用品成一组静物,注意摆放时的构图,前后关系等。
6、教师与学生相互表达交流文具用品特点,注意奖励评价修正学生观点。
7、在讨论探究基础上。老师展示范图,明确学生绘画可从文具用品中易掌握的开始着手,用工具也可以你喜欢的笔。以简洁明了的线条表达文具用品。
8、教师巡回各小组指导,在绘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视频展示仪上显示文字:表达、交流。写生要素:a.构图b.形状c.空间d.色彩。
10、与学生交流绘画形式,表达形式。热情点评学生作业。
11、视频仪上显示文字:文具用品——美的造型——美的表达——美的创造。展示学生作品。
第六课
唱大戏
教学目标
1、情意 热爱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
2、能力
能感受戏剧脸谱的魅力;能画一幅具有戏剧韵味的脸谱。
3、知识
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重点:
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纹样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脸谱。
教学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教学准备:
学具:线描笔,彩笔,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生共看一段视频。
今天我们来学《唱大戏》一课的脸谱。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脸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脸谱就是京剧演员脸上所化的一种妆面。它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2、脸谱的特别之处在哪? 板书:纹样、着色。
3、要画好脸谱,先要了解人的脸形和五官。
老师教学生用对称的方法画五管。把纸对折,画一半,另一半就描过去。4、请你从这几个部分观察脸谱形状的适用。(脑门 眉形 眼窝 鼻窝 嘴形)
A`脸谱上的纹样一般画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学生观察脸谱,并思考问题。
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B`脸谱上最常用的纹样是什么形?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请学生上台画)小结:祥云纹样。
5、脸谱着色有什么规律呢?
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脸谱图案找出规律。A、为什么要把眼窝部位涂黑呢? 黑色突出了演员的眼睛。B、脸谱上最常用的色彩有哪些?
在黑、白的基色上,再添(1-2)种色,脸谱的着色种类不要太多。一般有一种为主的色调。以红色为主叫红脸,以白色为主叫白脸。6、比较两张作业。
三、作业要求
绘一幅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
四、学生作画,老师巡视
五、欣赏评价
第七课 标签与品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包装的概念、功能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包装盒设计的构造特点和用途。教学难点:
包装盒形式多样的表现。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外优秀包装作品。收集各种不同形状的包装盒。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教师用图片展示商场、超市整齐美观的货架和具体产品美观的包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包装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并提示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有特点的包装?
二、深入教学:
(1)教师演示教科书中形式多样的包装盒,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商品的包装有什么作用?
(2)教师再展示一组中外优秀包装盒设计的作品,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包装盒的形式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演示边讲解包装盒的形式与特点。
(3)重点演示包装盒的设计制作过程。教师出示已制作好的包装盒,并把包装盒展开,使学生了解包装盒的设计结构,并进一步讲解包装盒的制作过程。
(4)教师演示色彩鲜艳、装饰美观的包装盒设计作品。
请学生讨论:包装盒装饰有哪些特点?(包括装饰的文字、图形、色彩、商标等。)
三、布置作业:
请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设计示意图,要求体现作品形式的创新,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课堂延伸:
请学生到超市做一个调查报告,介绍某一类专题包装,如绿色食品、陶瓷产品等。
标签与品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包装的概念、功能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包装盒设计的构造特点和用途。教学难点:
包装盒形式多样的表现。教具学具准备:
包装设计新颖的几种实物,两个瓶罐(一个有包装、一个无包装),示范用的彩色笔和纸。色彩画具、胶水、剪刀、小包装盒或瓶罐、白纸。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比较、了解包装的重要性:
展示两个易拉罐:一个白皮纸面,一个画有对比色块和任意图形。提问:哪一个更吸引入?为什么?
二、设计的方法:
①、教师示范用对比色块和任意图形构成装饰画。
②、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图,强化理解。
三、制作:
(1)、按小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
(2)、运刚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
四、学生作业,教师个别辅导:
按照教材提示的作业步骤,给准备的包装盒或瓶罐设计、制作一个包装。通过形的组合和色彩的搭配,突出包装的特点,同时尽可能做到美观、精致、有新意。
五、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第八课 发现美丽
教学目标:
1、了解抽象画,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3、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学难点:
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画家作品、学生优秀作品、各种颜料、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走进抽象的绘画世界:
游戏抽象,在纸盒中放一张A4大小的纸,请学生们随意将颜色泼、滴、洒、甩在纸面上。
理解抽象,小组观察讨论:滴流的红色有爆炸和恐怖的感觉;黑色的点有紧张的感觉,流动的蓝色线条看上去很优美。
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着盒子晃动或者转动?
小结:颜色在瓶子里时,他只是颜色而没有意味,颜色离开了瓶子,变换个样子出现在画面上,就有了意味,这就是抽象带给我们的感受。当你们试图晃动盒子的时候,是为了好看,这是,你就已经产生了创造抽象美的意识。
二、品读抽象:
1、从质疑走近抽象画,课件出示作品。
提问:这样的巨作在你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他这样创作容易么?
2、在观察中发现。
播放抽象画的创作视频
除了滴、甩、洒,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答:没有接触画布
问:如果没有接触画布,它是如何改变画面图案的?
小结:一些画家可以靠自己的肢体的动作和速度影响画面,因此,有人称他为“行为画家”。
研究抽象画。
三、学画抽象画:
1、对比与改变。
提问: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相比少了什么?画家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对比视频画家的作品与自己尝试创作的作品。小组思考、讨论。提问:怎样才能让色彩有层次?
总结:视频画家的抽象绘画作品色彩层次丰富,相互呼应,线条繁杂。他在创作时也是边滴洒边思考边改进,不断完善作品,知道满意为止。
2、给色彩加点料。
请同学们观察抽象画布局,看看这些颜色有什么。
答:颜色里看上去有沙子。
小结:动作的轻、重、缓、急会影响线条的视觉效果。
第九课
巧用肌理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拓印出肌理,细心观察和品位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
2、通过作品欣赏,了解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肌理。通过触摸和视觉感受,发现不同物体表面质地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拓印获得肌理。教学准备:
学生:用于拓印的有较粗糙表面和规律的纹理的物品;油画棒;颜料;排笔;调色盘;水洗„„
教师:范画若干;用于拓印的实物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同学们将桌上的工具材料摆放整齐。
二、感受肌理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摸一摸,什么感觉(平滑)
2、将这张纸揉成团,再展开、摸一摸,什么感觉(凸凸不平),看一看上面有了一些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张纸被揉成团后形成了很多褶皱,这些褶皱、纹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知识——肌理(板书)
3、什么是肌理
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后被引申为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纹理。
4、思考: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凸凸起伏,形成了规则和不规则的纹理。(树叶、钥匙、指纹、石头、篓子等)
学生回答后小结: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得都非常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屏幕,在大自然中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触觉来感受的。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视觉来感受的。
三、制作肌理
1、欣赏两组作品:①课件中作品②范作
2、探究拓印方法,这些肌理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呢? ①学生猜测,教师是按学生所说方法示范
②课件提供揉纸拓印的方法,实物拓印的方法还有手绘的方法
3、学生练习,并且每人选出一张最得意的作品贴到展示纸上,并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工具材料。
四、展示作业
1、说说你是怎样来拓印的,碰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拓品的质感、感受、联想到了什么?
五、课后延伸
1、出示作品①范作
②课件(巧用肌理的作品)运用肌理拓片制作的作品
2、小结:今天我们运用实物拓印,揉纸拓印的方法获得了一些有趣的肌理,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去寻找其他获得肌理的方法。(如选取印刷品局部纹理,复印机复印实物,用计算机制作等等)。并试着将这些肌理用到艺术作品中去。
第十课
吉祥宝贝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吉祥物的设计特点。
2.激发好奇心,培养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彩纸、彩笔、硬纸、收集吉祥物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一、引入课题它,俏皮漂亮,惹人喜爱,它是我们吉祥的使者,传递着浓浓的祝福;它来自生活,来自艺术家独具匠心的创造;他就是——吉祥宝贝。
二、吉祥物的制作特点。1.观察福娃。北——贝贝蓝色代表白鳍豚京——京京黑色代表大熊猫欢——欢欢红色代表火炬迎——迎迎黄色代表藏羚羊你——妮妮绿色代表沙雁吉祥物的设计通常选择动物,植物或童话人物为素材,运用添加、简化或夸张的方法创造出可爱的具有吉祥意义的卡通形象。2.设计师在设计吉
祥物时,是怎样思考的?如:1999年全国城运会吉祥物“庆庆”仙鹤改为奔跑状肌肉更发达,奔跑更有力高举火炬,拟人化更突出。
三、欣赏吉祥物图1.足球举重射箭赛艇2.学生作业校园运动会爱心天使梅花鹿体育中心吉祥物
四、作业为班级或学校设计一个运动会吉祥物,画出草图,设计时应考虑吉祥物所使用的场所及需表达的意义。
吉祥宝贝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吉祥物的设计特点。
2.激发好奇心,培养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彩纸、彩笔、硬纸、收集吉祥物的图片
一、导入阶段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制作玩具的方法,那些会走的玩具,会滚的玩具,会爬的玩具着实让小朋友们觉得特别有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以“超级变变变”的百变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1.展示“百变娃”玩具。2.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百变娃是怎样变的呢?它的设计思想来源是什么?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3.发展阶段讲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示范制作步骤:设计制作:找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百变娃。装饰美化: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装饰美化。
三、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1.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百变娃,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2.不同的百变娃有不同的装饰方法,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百变娃和制作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百变娃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呢?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百变娃。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百变娃最可爱,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五、游戏活动1.我们现在分四人小组开展一个百变接力游戏,比比哪个小组能制作出更多形状的百变娃。2.请1、2个学生上台来演示你制作百变娃的过程。
六、评价交流请同学们自评、互评相邻小组的作品,评价方案:1.你在百变娃接力游戏中的变化造型,可得几颗星?每变一款可得一颗,多变多得。2.你对自己创意的百变娃的评价:一般满意非常棒3.你准备将最受欢迎的百变娃送给谁?理由是什么?
第十一课 走向明天
教学目标
1、感受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韵美。
2、认识了解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并运用设计出自己的名字。
3、了解美术字的艺术特性和造型特点。教学重点:
学习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字体。教具:课件,字体范作
学具:卡纸、折纸、剪刀、双面胶、勾边笔、彩笔等 教学方法:探究法,观察法,讲授法,比较法等 教学过程
(一)签名广告视频导入
采用视觉独特的手机短信签名广告导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广告中提到名字有多种写法,有艺术签,有练笔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我们的名字,让我们的名字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陪伴着我们走向明天。引出课题。
(二)练——练练眼
通过让学生辨认明星的直观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课件展出明星的姓名。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独特,美观的姓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你认识这些人物吗?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他们的名字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讨论思考)
2、这些名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你们想知道吗?
只要学会老师的四个方法你们也可以写出这么好看的名字。激发学习欲望。
(三)探——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通过魔法游戏连连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
(四)学——字体的表现技法(四个魔法)
结:今天主要学习字体设计的夸张变形、笔画连接、装饰描绘、剪贴制作四个表现方法。
(五)巩——巩固学习。
通过爱心魔法直通车游戏,让学生巩固字体设计的四个技法,加深记忆。
(六)范——师生合作。
1、师生共同设计两个名字,学生说自己的创意,老师示范。引导学生同一个名字有不同的设计方法。
2、师边示范边讲授字体设计的制作流程。
(七)赏——取长补短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创作欲望。
(八)做——大显身手,激情创作。
学生根据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法,灵活运用创作自己的名字。教师巡回辅导,适时引导,点拨。
(九)评——亮出姓名,展我风采。
学生自评,小组评,师评。
(十)、课后拓展
拓——知识充电
请同学们课下,上网搜集一下字体设计的其他表现方式。看看你们的名字还有别的设计方式吗?
(十一)、课后小结
结——学会感恩
请同学们课后,把自己的姓名卡片给家长看一下,感谢父母给与你生命,给与你一个或有内涵,或有寄托,或好听响亮的名字。感谢父母,给你生命和养育之恩,感谢母校给予你成才,培育之恩。愿同学们怀有一颗知恩,感恩的心走向美好灿烂的明天。
第二篇:2017最新湖南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形色协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教学重点: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教学难点:
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教具学具准备:
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材、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四)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五)主观表达
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六)欣赏提升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主观设计
(七)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八)拓展评价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俯仰之间
(一)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教学难点:
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俯视的照片 学具准备:图画本、铅笔、彩笔、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泰山吗?谁来说一说泰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2.老师也爬过泰山,这是前几年老师在泰山上拍的风景照片,课件展示泰山图片
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课件展示各自定义。
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这种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出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
(一)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1.老师课前收集了很多俯视角度拍摄的风景图片,我们国家山川辽阔壮美,南北差异很大。比较一下江南与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江南地势平缓,山峦不大也不够连贯,因此属于丘陵地带;而塞北山峦壮阔,连绵不断,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
课件:比较西北两处自然地貌与人文地貌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自然地貌给人以自然、、荒凉之感,线条随意、夸张,完全随心所欲;而人文地貌——农用网络,则给人以清新、整齐之感,让人觉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但人类也要警惕再造过头造成的危害!
2、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a.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b.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
(二)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
1.那么俯视角度与平视角度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它们是同一个荷花。但是,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
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平视角度展现的以侧面为主,而俯视角度展现的以物体的顶部为主。)
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平视角度会呈现前后遮挡的关系,而俯视角度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呈现的是景物的整体布局。)
(三)示范引导
1.今天我们用俯视的角度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转换的画纸上呢?首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教师示范创作。边创作边讲解。
2.谁能把老师刚才绘画的步骤总结一下? 教师板书。a.构图
b.景物的摆放。c.细节的刻画。3.欣赏线描风景作品。
三、自由创作
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
出示作业要求: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俯仰之间
(二)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教学难点:
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俯视的照片 学具准备:图画本、铅笔、彩笔、照片等 教学过程:
欣赏感受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
2.师生看课件,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
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
师生交谈区分视角的方法,需要抬头拍的是仰视视角.需要低头拍的是俯视视角。
交流尝试
1.信息交流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
(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
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从课件的图片资料库中调出合适的图片借以激发艺术表现欲望。)
3.限时尝试绘画。
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
1.找别扭
(1)欣赏几幅学生试画的作业,请其他同学为其找别扭。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
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
(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 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
(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
创作评析
1.学生继续作业。
2.作业观赏交流,展开自评、互评。
拓展运用
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问:在生活中,你从俯视的角度看到过哪些有意思的场景呢?
2.几米漫画作品欣赏。问:作者为什么要用俯视的角度来画?如果用平视的角度呢?
3.影视作品(《后天》、《阿波罗十三号》、《星球大战》等影片片段)欣赏。利用俯视角度制作拍摄的这些影视作品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有仕么新发现呢?
遥远的地平线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析简单的透视现象,在室外风景画中能用线条表现空间的纵深感。
2、使学生了解与透视相关的基本概念,中室内景物画中能用线条 表现出物像的立体感。
3、使学生学会推理的观察方法,能忠实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理解的透视知识分析画面。以及探讨表现方法时介绍物体透视缩形,逐步变化的原理。教学难点:
作业的绘画步骤体现透视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图片、作品欣赏、凡高作品。多媒体、实践展示台。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
1、图片导入,板书课题。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图片,你们发现这些物体在画面中产生了什么变化吗:
生:近处的物体大,远处的物体小。
2、教师总结:
在一张画面中,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会发现近处的大,远处的小。近大远小这种现象出现以后,画面就给我们一种空间感。
3、板书:近大远小;近高远矮;近宽远窄;近清楚远模糊。(图片)
二、游戏训练
1、出示游戏规则。
游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上台按顺序添画;重复排列老师已经给出的一个图形;运用遮挡关系及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发法,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2、学生添画游戏、互评
3、教师归纳画面表现透视的几种形式
4、教师纠正学生在绘画中出现的错误。
a.离眼睛距离最近的第一个杯子应该比第二个杯子大,而这张画把两个杯子画得差不多大。
b.前面杯子的落脚点应该比后面杯子的落脚点要低。
c.小树之间的距离也产生透视现象,近的间距长,远的间距短。(游戏添画内容:a、图添小树b、图添茶杯c、图添蘑菇)
三、分析知识
1、作品欣赏。
师:刚刚每个同学都参与了我们的游戏,老师也总结了大家共同的结果,现在我们来看看别人的作品。
2、出示一幅小路的空白图,让学生谈添画内容。师:你会选取什么物体来添画表现呢?添画要注意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直接示范添画,标出地平线和消失点。(作品欣赏:小路的空白图)
四、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绘制一幅风景草图,选择一颗树的形象,在画面小 路上重复进行排列组织。
2、注意:表现出地平线和消失点。运用遮挡关系和近大远小的透 视原理来表现物体之间的前后空间感。(凡.高的作品展示)
五、评价延伸
1、作业讲评。
2、教师总结:看到同学们的作品,老师很高兴,因为从你们的作 品里我能够感受到大家对今天所学的知识都掌握了。如果同学们感情趣的话,可以在课后欣赏作品时也用老师讲的这些知识点去解读艺术作品,相信大家会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壶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提高其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
2、教师使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重点:学习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壶。
教学重点:
学习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壶 教学难点:
壶的造型和连接地方的粘合。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壶向学生展示。
二、分析结构 掌握壶形
1、课件展示多张壶的实物图片。
2、学生讨论:茶壶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
3、教师归纳总结:一般壶简单分为嘴、把、盖、身筒、底,每部分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曲可直、可以是规则几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物造型,但嘴、把、盖一般是高度位置持平的,都具备“雅”、“朴”、“简”的特点。
三、尝试体验 探讨研究
1、参观了解制壶的各种方法和各道工序。(课件展示)
2、师生合作总结制作方法和步骤:(1)压泥板,做壶底,要求平整;
(2)搓泥条,盘壶身,内收内盘,外开外盘;(3)围泥板,做壶嘴,身筒穿个口子;(4)制泥条,做壶把,连接需牢固;(5)捏泥块,做壶盖,大小要合适;
(6)装饰整理,可粘贴泥块,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四、设计构思 创作表现
1、指导学生设计壶形草图,要求美观大方,比例协调,装饰简洁美观。
2、两人为一组,分工有合作制作一把茶壶。教师巡回指导。
五、观摩交流 互相评析
1、学生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作业布置
1、倾听专家分析紫砂壶的历史、工艺、造型、材质、功能。
2、将作品上釉烧制,教师统一收藏、展览。
瓶花与水果
教学目标:
1、能够探究发现美就在你的身边,体验了解美的文具用品。
2、逐步养成美好习惯,用审美眼光观察身边的物品。
3、培养在美的探究中自主、分析、理解,表达美的物品。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工具(笔)表达文具用品之艺术效果。教学难点:
1、用画笔表达美的文具用品。
2、逐步养成美好习惯,用审美眼光观察身边的物品。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圈桌而坐。视频展示仪显示学生的各种笔袋,文具用品,再看老师的范图。引出课题:身边的物品——文具用品(线造型、写生)。
2、揭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绘画内容,注意学习策略,让学生探究文具用品,去感悟文具用品的生命存在,体现自己情感(老师提问)。
3、让学生观察文具盒,看造型、结构、色彩、材质及利用情况。学生相互比较、对照,探究其美观性、实用性。再看书包、书本、笔记本、字典、计数器等文具用品。
4、让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提高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然后每小组由一至二位学生发言,分析文具用品之特点。
5、摆放文具用品成一组静物,注意摆放时的构图,前后关系等。
6、教师与学生相互表达交流文具用品特点,注意奖励评价修正学生观点。
7、在讨论探究基础上。老师展示范图,明确学生绘画可从文具用品中易掌握的开始着手,用工具也可以你喜欢的笔。以简洁明了的线条表达文具用品。
8、教师巡回各小组指导,在绘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视频展示仪上显示文字:表达、交流。写生要素:a.构图b.形状c.空间d.色彩。
10、与学生交流绘画形式,表达形式。热情点评学生作业。
11、视频仪上显示文字:文具用品——美的造型——美的表达——美的创造。展示学生作品。
唱大戏
教学目标
1、情意 热爱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能力
能感受戏剧脸谱的魅力;能画一幅具有戏剧韵味的脸谱。
3、知识
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重点:
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纹样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脸谱。
教学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教学准备:
学具:线描笔,彩笔,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生共看一段视频。
今天我们来学《唱大戏》一课的脸谱。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脸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脸谱就是京剧演员脸上所化的一种妆面。它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2、脸谱的特别之处在哪? 板书:纹样、着色。
3、要画好脸谱,先要了解人的脸形和五官。
老师教学生用对称的方法画五管。把纸对折,画一半,另一半就描过去。4、请你从这几个部分观察脸谱形状的适用。(脑门 眉形 眼窝 鼻窝 嘴形)
A`脸谱上的纹样一般画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学生观察脸谱,并思考问题。
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B`脸谱上最常用的纹样是什么形?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请学生上台画)
小结:祥云纹样。
5、脸谱着色有什么规律呢?
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脸谱图案找出规律。A、为什么要把眼窝部位涂黑呢? 黑色突出了演员的眼睛。B、脸谱上最常用的色彩有哪些?
在黑、白的基色上,再添(1-2)种色,脸谱的着色种类不要太多。一般有一种为主的色调。以红色为主叫红脸,以白色为主叫白脸。6、比较两张作业。
三、作业要求
绘一幅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
四、学生作画,老师巡视
五、欣赏评价
标签与品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包装的概念、功能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包装盒设计的构造特点和用途。教学难点:
包装盒形式多样的表现。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外优秀包装作品。收集各种不同形状的包装盒。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教师用图片展示商场、超市整齐美观的货架和具体产品美观的包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讲解包装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并提示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有特点的包装?
二、深入教学:
(1)教师演示教科书中形式多样的包装盒,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商品的包装有什么作用?
(2)教师再展示一组中外优秀包装盒设计的作品,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包装盒的形式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演示边讲解包装盒的形式与特点。
(3)重点演示包装盒的设计制作过程。教师出示已制作好的包装盒,并把包装盒展开,使学生了解包装盒的设计结构,并进一步讲解包装盒的制作过程。
(4)教师演示色彩鲜艳、装饰美观的包装盒设计作品。
请学生讨论:包装盒装饰有哪些特点?(包括装饰的文字、图形、色彩、商标等。)
三、布置作业:
请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设计示意图,要求体现作品形式的创新,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课堂延伸:
请学生到超市做一个调查报告,介绍某一类专题包装,如绿色食品、陶瓷产品等。
标签与品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包装的概念、功能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包装盒设计的构造特点和用途。教学难点:
包装盒形式多样的表现。教具学具准备:
包装设计新颖的几种实物,两个瓶罐(一个有包装、一个无包装),示范用的彩色笔和纸。色彩画具、胶水、剪刀、小包装盒或瓶罐、白纸。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比较、了解包装的重要性:
展示两个易拉罐:一个白皮纸面,一个画有对比色块和任意图形。提问:哪一个更吸引入?为什么?
二、设计的方法:
①、教师示范用对比色块和任意图形构成装饰画。
②、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图,强化理解。
三、制作:
(1)、按小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
(2)、运刚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
四、学生作业,教师个别辅导:
按照教材提示的作业步骤,给准备的包装盒或瓶罐设计、制作一个包装。通过形的组合和色彩的搭配,突出包装的特点,同时尽可能做到美观、精致、有新意。
五、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发现美丽
教学目标:
1、了解抽象画,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3、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学难点:
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画家作品、学生优秀作品、各种颜料、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走进抽象的绘画世界:
游戏抽象,在纸盒中放一张A4大小的纸,请学生们随意将颜色泼、滴、洒、甩在纸面上。
理解抽象,小组观察讨论:滴流的红色有爆炸和恐怖的感觉;黑色的点有紧张的感觉,流动的蓝色线条看上去很优美。
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着盒子晃动或者转动?
小结:颜色在瓶子里时,他只是颜色而没有意味,颜色离开了瓶子,变换个样子出现在画面上,就有了意味,这就是抽象带给我们的感受。当你们试图晃动盒子的时候,是为了好看,这是,你就已经产生了创造抽象美的意识。
二、品读抽象:
1、从质疑走近抽象画,课件出示作品。
提问:这样的巨作在你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他这样创作容易么?
2、在观察中发现。
播放抽象画的创作视频
除了滴、甩、洒,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答:没有接触画布
问:如果没有接触画布,它是如何改变画面图案的?
小结:一些画家可以靠自己的肢体的动作和速度影响画面,因此,有人称他为“行为画家”。
研究抽象画。
三、学画抽象画:
1、对比与改变。
提问: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相比少了什么?画家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对比视频画家的作品与自己尝试创作的作品。小组思考、讨论。提问:怎样才能让色彩有层次?
总结:视频画家的抽象绘画作品色彩层次丰富,相互呼应,线条繁杂。他在创作时也是边滴洒边思考边改进,不断完善作品,知道满意为止。
2、给色彩加点料。
请同学们观察抽象画布局,看看这些颜色有什么。
答:颜色里看上去有沙子。
小结:动作的轻、重、缓、急会影响线条的视觉效果。
巧用肌理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拓印出肌理,细心观察和品位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
2、通过作品欣赏,了解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肌理。通过触摸和视觉感受,发现不同物体表面质地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拓印获得肌理。教学准备:
学生:用于拓印的有较粗糙表面和规律的纹理的物品;油画棒;颜料;排笔;调色盘;水洗„„
教师:范画若干;用于拓印的实物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同学们将桌上的工具材料摆放整齐。
二、感受肌理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摸一摸,什么感觉(平滑)
2、将这张纸揉成团,再展开、摸一摸,什么感觉(凸凸不平),看一看上面有了一些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张纸被揉成团后形成了很多褶皱,这些褶皱、纹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知识——肌理(板书)
3、什么是肌理
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后被引申为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纹理。
4、思考: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凸凸起伏,形成了规则和不规则的纹理。(树叶、钥匙、指纹、石头、篓子等)
学生回答后小结: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得都非常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屏幕,在大自然中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触觉来感受的。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视觉来感受的。
三、制作肌理
1、欣赏两组作品:①课件中作品②范作
2、探究拓印方法,这些肌理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呢? ①学生猜测,教师是按学生所说方法示范
②课件提供揉纸拓印的方法,实物拓印的方法还有手绘的方法
3、学生练习,并且每人选出一张最得意的作品贴到展示纸上,并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工具材料。
四、展示作业
1、说说你是怎样来拓印的,碰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拓品的质感、感受、联想到了什么?
五、课后延伸
1、出示作品①范作
②课件(巧用肌理的作品)运用肌理拓片制作的作品
2、小结:今天我们运用实物拓印,揉纸拓印的方法获得了一些有趣的肌理,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去寻找其他获得肌理的方法。(如选取印刷品局部纹理,复印机复印实物,用计算机制作等等)。并试着将这些肌理用到艺术作品中去。
吉祥宝贝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吉祥物的设计特点。
2.激发好奇心,培养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彩纸、彩笔、硬纸、收集吉祥物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一、引入课题它,俏皮漂亮,惹人喜爱,它是我们吉祥的使者,传递着浓浓的祝福;它来自生活,来自艺术家独具匠心的创造;他就是——吉祥宝贝。
二、吉祥物的制作特点。1.观察福娃。北——贝贝蓝色代表白鳍豚京——京京黑色代表大熊猫欢——欢欢红色代表火炬迎——迎迎黄色代表藏羚羊你——妮妮绿色代表沙雁吉祥物的设计通常选择动物,植物或童话人物为素材,运用添加、简化或夸张的方法创造出可爱的具有吉祥意义的卡通形象。2.设计师在设计吉祥物时,是怎样思考的?如:1999年全国城运会吉祥物“庆庆”仙鹤改为奔跑状肌肉更发达,奔跑更有力高举火炬,拟人化更突出。
三、欣赏吉祥物图1.足球举重射箭赛艇2.学生作业校园运动会爱心天使梅花鹿体育中心吉祥物
四、作业为班级或学校设计一个运动会吉祥物,画出草图,设计时应考虑吉祥物所使用的场所及需表达的意义。
吉祥宝贝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吉祥物的设计特点。
2.激发好奇心,培养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彩纸、彩笔、硬纸、收集吉祥物的图片
一、导入阶段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制作玩具的方法,那些会走的玩具,会滚的玩具,会爬的玩具着实让小朋友们觉得特别有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以“超级变变变”的百变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1.展示“百变娃”玩具。2.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百变娃是怎样变的呢?它的设计思想来源是什么?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3.发展阶段讲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示范制作步骤:设计制作:找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百变娃。装饰美化: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装饰美化。
1.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百变娃,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2.不同的百变娃有不同的装饰方法,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百变娃和制作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百变娃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呢?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百变娃。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百变娃最可爱,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五、游戏活动1.我们现在分四人小组开展一个百变接力游戏,比比哪个小组能制作出更多形状的百变娃。2.请1、2个学生上台来演示你制作百变娃的过程。
六、评价交流请同学们自评、互评相邻小组的作品,评价方案:1.你在百变娃接力游戏中的变化造型,可得几颗星?每变一款可得一颗,多变多得。2.你对自己创意的百变娃的评价:一般满意非常棒3.你准备将最受欢迎的百变娃送给谁?理由是什么?
走向明天
教学目标
1、感受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韵美。
2、认识了解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并运用设计出自己的名字。
3、了解美术字的艺术特性和造型特点。教学重点:
学习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字体。教具:课件,字体范作
学具:卡纸、折纸、剪刀、双面胶、勾边笔、彩笔等 教学方法:探究法,观察法,讲授法,比较法等 教学过程
(一)签名广告视频导入
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广告中提到名字有多种写法,有艺术签,有练笔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我们的名字,让我们的名字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陪伴着我们走向明天。引出课题。
(二)练——练练眼
通过让学生辨认明星的直观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课件展出明星的姓名。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独特,美观的姓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你认识这些人物吗?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他们的名字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讨论思考)
2、这些名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你们想知道吗?
只要学会老师的四个方法你们也可以写出这么好看的名字。激发学习欲望。
(三)探——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通过魔法游戏连连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
(四)学——字体的表现技法(四个魔法)
结:今天主要学习字体设计的夸张变形、笔画连接、装饰描绘、剪贴制作四个表现方法。
(五)巩——巩固学习。
通过爱心魔法直通车游戏,让学生巩固字体设计的四个技法,加深记忆。
(六)范——师生合作。
1、师生共同设计两个名字,学生说自己的创意,老师示范。引导学生同一个名字有不同的设计方法。
2、师边示范边讲授字体设计的制作流程。
(七)赏——取长补短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创作欲望。
(八)做——大显身手,激情创作。
学生根据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法,灵活运用创作自己的名字。教师巡回辅导,适时引导,点拨。
(九)评——亮出姓名,展我风采。
学生自评,小组评,师评。
(十)、课后拓展
拓——知识充电
请同学们课下,上网搜集一下字体设计的其他表现方式。看看你们的名字还有别的设计方式吗?
(十一)、课后小结
结——学会感恩
请同学们课后,把自己的姓名卡片给家长看一下,感谢父母给与你生命,给与你一个或有内涵,或有寄托,或好听响亮的名字。感谢父母,给你生命和养育之恩,感谢母校给予你成才,培育之恩。愿同学们怀有一颗知恩,感恩的心走向美好灿烂的明天。
俯仰之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俯仰之间
俯仰之间
俯仰之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俯仰之间
俯仰之间
俯仰之间
教学过程:
第三篇: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1课
我们去旅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手绘旅游地图,学习景点图形标识的表现方法。
2.让学生能利用收集的资料识别、把握旅游景点的标志性特征,并基于特征对景点进行简要生动的图形表现,完成旅行线路,形成初步的图标设计意识。
3.让学生关注家乡美景,并在观赏描绘中表达出来,抒发对家乡景观的热爱,以家乡美景为荣。教学重点
即手绘景点图形标识,小组合作拼成一张长沙旅行线路图。教学难点
绘制与表现出简洁生动的景点图形标识。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水彩笔、卡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当导游,带我去探访一下长沙各大景点。
1、提问: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长沙哪个景点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2、总结: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景点很吸引人,现在我们要用一种方式向省内外,国内外游客推荐,那就是“能说话”的地图。我们分小组把同学们各自搜集到的长沙各个景点信息汇集成一张有特色的“长沙旅游线路图”,让更多的人走进长沙,了解长沙,喜欢长沙。
二、对比分析 了解地图
1.出示三种特别的地图(行政图、地形图,手绘图),了解地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2.说说最喜欢那种地图,为什么?图文结合的地图给人印象深刻,很吸引人,可读性强。
三、探究方法
尝试用图标式地图来表现长沙旅游景点。
1.查看长沙旅游景点,普通地图显示,找出景点有代表性的照片。2.师生探讨图标的设计要点,小训练画图标。3.总结景点图标要点:抓住景点特征、概括简化。
4.课件欣赏了解同一个景点图标不同的设计效果。设计一条你认为最经典的景点路线推荐长沙景点,并试着用简单的地图画下来。5.老师示范:把简单地图转化成图标地图,增加地图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诱惑力。
四、拓展思路 自主表现
1.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设计与构思。
2.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给予参考意见。
五、作业展示
评析交流
第2课《光影变幻》
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光影产生的基本原理
2.难点:掌握明暗画法表现物体的空间、体积 教学准备
PPT课件
素描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白色的小鹿身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暗,有的地方亮呢?
小结:光的照射,使物体产生明暗的变化
(板书)--------光影变幻 1.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同一个球体,他们的明暗为什么不同?(光照的方向不一样)
顺光、侧光、顶光、逆光
(2)课件:侧光球体
讲解-----亮部、暗部、投影、明暗交界线、反光
(3)素描中用铅笔画画如何在纸上呈现出 亮部、灰部、暗部。练一练:排线密集,用力与排线稀疏,用笔轻有什么样的表现(分组探讨)
排线密集,用力与排线稀疏颜色重,显得暗:用笔轻显得亮。
直观演示:怎样画圆锥体?实物观察
二、绘画步骤
勾画轮廓
画出暗部和投影------视频,尝试画一画
描绘细节明暗变化------视频,对比观察
三、作品赏析
四、学生作业:用明暗表现事物(画侧光)
五、拓展延伸:
我们既可以在浅色的纸上画出物体的暗部和投影,也可以在深色的纸上画出物体的亮部,可见,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第3课 美丽家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身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趣。2.能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描绘小区的景物,合理组织画面。
3.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爱护环境,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教学重难点
1.掌握线描风景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最主要是怎样取景和概括表现景物。
2.指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家园的美和各种特点,抓住家园的特色进行描绘。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家园?你想要的家园是什么样的?
二、夸夸家园
1.展示老师的家所在的社区的环境图片。(休闲、饮食、购物、文化、交通、娱乐、医疗等场所)这些场所可以给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丰富人们生活。
2.请同学介绍,夸夸自己的居住环境。
3.同学间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分享各自居住区域的特色。
三、新授课
1.如果要给远方的亲戚朋友介绍自己生活的小区,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摄影、绘画......)
2.这么大的小区,我们怎么画?
3.介绍用取景,做简易取景框,找最适合的视觉焦点。4.师演示作画步骤:
(1)选景和取景,根据前后景物确定主体物。
(2)画出主要景物后,围绕中心景物添画。(注意近大远小应急景物之间遮挡关系的处理。)
(3)整理。(画面组织要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并注意景物层次安排的合理性。)
5.作品辨析:哪张画更好?为什么?
作品①画面无主体物,景物杂乱堆砌;作品②对景物进行了深入刻画,空间感强;作品③构图很小,不饱满。
四、尝试练习
作业要求:根据你居住环境的印象,选取你喜爱的一角,结合收集的资料,画一幅线描小景图。要求用线流畅,细节描绘生动,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可以适当地添上一些色彩。
五、作业展示,评述
在学生绘画基本完成时,采用简评为主的方法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你觉得你居住的社区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完善?
2.总结:社区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这儿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在我们成长中孕育出了浓厚的感情。社区美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珍惜和维护!
第4课
编花篮
教学目标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教学准备 小花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歌曲《编花篮》,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分小礼物。出示一个自编的装饰精美 的花篮。伴着音乐,手拎小花篮从各个方位展示给学生们看,这是老师自己动手编的。
3.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的小花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自己编制花篮,享受劳动的乐趣。
二、观察,讨论,探索新知
1.师把自制的花篮每组分发一个,请学生首先从外观上观察花篮,然后动手拆花篮。各小组讨论花篮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方法。学生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2.老师在学生汇报的在基础上小结,用课件播放编花篮的过程:花篮是由篮提手、篮沿、篮身、篮底、装饰物几部分组成,及量、剪、粘、编、卷、贴的制作过程。
三、合作享受制作快乐(放轻音乐)
(一)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全班分五个小组进行评比(分设五个展示台)①制作时比一比哪个组分工合理,进展顺利。②制作后比一比哪个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教师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有创意)注意使用刀具安全性,保证室内卫生
(二)制作:
1.小组同学分工制作花篮的各部分
2.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花篮。
3.师巡视,帮助困难生,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去,评价学生的制作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给同学们提供装饰物,让花篮更完美。
四、成果展示
1.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小花篮的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2.学生评价:说说你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3.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编织能手谈体会,说说劳动后的感受以及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4.师生评价(1)评价最佳作品。(2)对其它作品抓住优点给予肯定。(3)评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觉得编织有趣吗?母亲节快到了,你想为你的妈妈做点什么吗?动手编织一个小礼物送给她吧!大胆选择编制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编制物件,你亲手的杰作,她一定会喜欢!
第5课 纸魔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初步感受纸立体作品的形式美感。
2.能运用折、贴、剪的方法制作纸方框,并进行纸方框的拼摆、组合练习。3.通过制作纸魔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精心设计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了解纸方框的制作方法。
2.灵活运用剪切纸方框的原理,将单个的纸方框拼摆出千变万化的图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大师,看看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课件出示刘谦图片。
2.刘谦是大魔术师,老师也会表演魔术,你们信吗? 表演纸条变立体纸框。板书:《纸魔方》
二、探索新知
1.视频播放纸方框的制作过程
2.课件出示纸方框单体示意图。(学生尝试制作。)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请一名同学上台制作、讲解方法。
三、课程深入、体验乐趣
1.感受刘谦的神奇魔法(课前已将做好的纸魔方偷偷放进每组一位学生的课桌)。课件出示几个纸魔方图片。咦?它们跑哪儿去了?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们找一找自己的课桌,是不是跑你们那儿去了。
2.欣赏纸魔方,你们发现了什么?
四、实践制作,教师指导 小组共同制作一个纸魔方。要求:
1.纸方框单体制作精美。2.组合造型漂亮。
课件伴随着轻音乐循环播放纸魔方图片。
五、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1.小组代表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点。2.小组互评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夸夸它。你能给一个作品提出一点小建议吗? 教师总结性评价
第6课秦陵兵马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学重难点: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
二、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3.观察陶俑
(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
(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图片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学重难点: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教学过程
一、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
3.教师示范。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作品反馈
二、总结拓展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
第7课小园艺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2.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教学重点、难点:
1.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2.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
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2.教师小结: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欣赏引导
1.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
2.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
线面结合。
示范提示
1.设计一幅园林全貌的平面图,须采用俯视图画法。2.先总体布局,后局部细画,注意近大远小,3.先画近景,后画远景,注意画出一定立体感。
三、自主创作
1.自主选择为学校或为社区绿化地设计规划图。2.注意要新颖独特,有创意。3.可以为自己设计的园林命名。
四、评价活动
学生互评,说说同学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或最有创意的地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2.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教学重点、难点
1.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2.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随堂欣赏、导入激趣
:
1.小结上一课,我们了解了园林建造的一般知识,并且尝试了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
2.与学生一起欣赏苏州园林,一起感受中国造园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积累素材,给予启示。
二、感知材料
1.看看师生共同准备的各种材料,说说分别适合制作园林模型中的什么内容。
2.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演示。
三、合作学习尝试体验
1.分组: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
2.分工:分别设“艺术总监”、“建筑师”、“架桥师”、“花木造型师”等职务。3.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补充给各组,带动大家,共享材料。4.教师到各组与同学们共同解决造型、粘贴、拼合中的难题。
四、欣赏评价
1.共同欣赏合作学习的成果。
2.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集体创意进行介绍演讲。3.教师请各组同学在本组作品前拍照纪念,照片将贴在本班队角上,让这次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成果在队旗下,得到升华。
五、课堂总结
1.教师根据各组学习情况和作品进行总结评奖,分别授予“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制作奖”。
2.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恢复教室整洁。
第8课
田间精灵(活动一)
教学目标 :
1、走进乡村开阔视野,了解民间艺术文化,保留纯真的学习情怀和勇于创作的热情。
2、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
3、能养成静心制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珍惜并利用自然资源。教学重点: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教学难点:能运用捆扎、编织等简单的方法进行立体塑造。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综合材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本课学习材料(稻草、树叶、麦秸、果实等)。并将这些材料分组放置在操场。
2.教师讲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故事,勾起学生的想象或回忆。3.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稻草人形象。
二、分组尝试
发现问题
1.教师提出学习主题。
师: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尝试捆扎一个稻草人,(时间定为5分钟以内)看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学生分组制作)
2.发现尝试作业中的问题。预估问题:形态不美;松散不稳 ;没有做完;预备一个制作有问题的“稻草人”。
三、互相学习
解决难点
1.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形态不美怎么办?应大致确定人物的身高比例:找准脖子、腰部、肩部的捆扎位置。稻草的分量要做到心中有数:代表手部稻草的分量明显少于身体部分(包括腿部)。稻草量少的情况下,有时可将稻草从中整束弯曲后再捆扎,头部显得精致一些,有时可将代表手部的稻草挽回进行捆扎。
2.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松散不稳怎么办?
①稻草的分量合理,重心稳定。也可适当添加工具使稻草人稳定且动态有趣。②注意捆扎的松紧要合理,扎松则稻草显得体量大,扎紧一般在关节转折处。3.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没有做完怎么办?用最短的时间做出精品就4.请优秀组的代表介绍经验,或教师示范介绍制作步骤。①试扎:用手比画人物的关节位置 ②分扎:捆扎做出人物的大形形 ③
作品①鸟:草团包扎鸟身,翅膀采用编织的方法。
作品②蛇:头部采用编织的方法,插两粒玉米代表眼睛,身体用捆扎方式。2.综合材料作品欣赏。装饰
:
最
后
修
剪、装
饰、整
理
有效率。
四、作品欣赏 拓展方法
五、拓展思路 自主表现
1.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设计与构思。2.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七、作业展示 评析交流
2.评析交流
第8课
田间精灵(活动二)教学目标:
1、走进乡村,开阔视野,了解民间艺术文化,保留纯真的学习情怀和勇于创作的热情。
2、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
3、能养成静心制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珍惜并利用自然资源。教学重点: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教学难点:能运用捆扎、编织等简单的方法进行立体塑造。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综合材料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课前收集稻杆、麦杆等材料。.也可以找到类似材料代替稻杆草叶材料(废旧毛线、纸绳、包装绳、甚至用旧报纸搓成或卷成的绳子)。
二、欣赏导入
1.欣赏湘西少数民族孩子用布制作的捆扎玩具,用树叶绘成故事书,用花瓣穿的项链,用树叶编的小虫子,用草梗编的筐用稻草编制的稻草人。
2.认识材料的原始美、淳朴美、自然美。板书:随意自在 ;造型简洁、夸张、概括。
三、发现问题
1.提出尝试作业要求:运用带来的材料在5分钟内编织任意形。(学生分组尝试制作)
2.师生共同发现尝试作业中的问题
①材料的选择(材料选择不合理,看上去比较粗糙,材料浪费大)。②结绳(打结处较多,草头没藏好)。③编织方法(较单一,基本上是平面的)。④形体结构(松散,不牢固)
将存在问题的学生作业拿到实物投影仪上讲评
四、方法指导
1.作业展示活动:各组合理组放本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命名。1.理料——将所备草料略加理顺分类。
2.设计图——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任意画一个简笔小动物或小人物。3.简化造型——教师将设计图进行简化,防止学生的思路向“栩栩如生”上诱导。
4.用料分析 5.画出预想效果图
6.教师示范,分编或分捆各部分,再进行组合。
7.修剪整体外形,添加材料,整理完成。(强调整体美观,制作细节精致而生动)
五、作品欣赏
师生共同分析作品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哪种制作方法完成。
1.分析作品《狮子》:一大堆草做身体、一小撮草做尾、粗树枝做腿起支撑作用,狮子的头部、脚掌、尾巴、鼻子采用了编织的方法,其余五官用果实点缀
2.分析作品《狗》:狗的嘴采用编织方法,身体和四肢用捆扎方法。
六、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探索多种材料,综合运用编织、捆扎等方法制作一件有创意的作品。
七、作业评价
1.评价要点:①构思大胆,巧用材料。②特征突出。③形体稳固。④方法多样。
2.推荐学生课余关注乡村文化与艺术:如农民画、剪纸、布贴画、泥塑、糖人等。
第9课 生命的甘露 教学目标
1、能使用水彩画的工具,利用特殊材料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描绘雨、雪情景。
2、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
1、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教学难点:
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2)引入新课。
二、艺术作品的欣赏。
1、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2、欣赏冰、雪、雨、雾、云的图画,3、猜猜画家们怎样表现出这些独特的风景的。
三、学习技法、练习创作。
1、自学教材中的三种肌理的技法,探究原理。蜡笔法、撒盐法、滴水法
2、根据自己准备的选题,尝试绘画。
四、深入探究
1、欣赏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节水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2、由水资源缺少的图片引入招贴画的欣赏。什么是招贴画?要素有什么? 广告语: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图形: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3、制作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与广告语。绘制样稿:铅笔勾勒 装饰完成:上色、修饰。
4、设计一幅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
5、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
五、小结,拓展。
与同学一起展开调查,收集资料,了解有哪些人为原因造成水资源的短缺,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改变现状?
第10课
艰苦岁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分析。教学难点:学会分析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人文内涵。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用时:40分钟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三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中国》。
问:“你能说出这几幅雕塑各自表现什么历史事件?”教师简要讲述,带动学生对历史革命的红色情绪,引入新课《红色记忆》。
二、深入理解 1)放映《开国大典》视频,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再放映历史照片中的《开国大典》,影视剧中的《开国大典》,最后引入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教师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分析作品。构图上:(1)左实右虚(2)主体人物突出
色彩上: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结合(2)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绘画
(3)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从色彩,构图等方面去欣赏《启航》、《占领总统府》(4)将三幅作品结合,提问这三幅画的视觉中心在哪里?画家为何这么处理?引导学生思考整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基本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并强调作品中要突出重点,强化视觉中心。
三、分析讨论,层层深入 1)放映《太行山铁壁》《狼牙山五壮士》问:画家采用了什么样构图?画面2)放映《支柱》《艰苦岁月》问艺术家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你产生什么气氛?对人塑造又产生哪些影响? 可体会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的创作么?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情感、题材去分析作品。)
四、欣赏评述
第11课
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教学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流程:
一、音乐导入,回忆交流
1、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
(1)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2)学生回忆并交流。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造出举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劳动是最为光荣。出示课题《劳动最光荣》。
二、欣赏感受,研究体验
1、欣赏作品《夯歌》。师生讨论:(1)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画中人物的具有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3)整张画给你怎样的感受?
2、教师小结:在劳动时常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美。
3、研究体验。通过《母亲》和《血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述的方法。(1)动作模拟。请部分同学模拟《夯歌》作品中人物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头部仰府如何变化?身体摆动如何变化?手臂起伏如何变化?
教师结合图片以及学生表演,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2)尝试练习。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比如一个小组的活动:一个学生来模仿平时拖地板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拖地板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头怎样变化?(看地下了。)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手怎样变化?(一个上一个下。)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3)交流作品: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画哪些动作?身体各个部分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人在活动时都有身体的活动趋向,从而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
三、尝试练习
(1)作业要求:用记号笔尝试描绘单个人物劳动的动态。
(2)提出建议: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可以参考书中的动态线范例。
四、作品交流。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进一步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学习画人物动态组合的方法。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组合的画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表扬作品,点明题意 师生共同点评上节课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第11课
劳动最光荣(活动二)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我们爱劳动》(欣赏名作,感受场景中的劳动)1.用录音机播放大师作品《拾穗者》
劳动源自于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就有一个叫米勒的画家非常喜欢画劳动题材的作品,出示作品《拾穗者》。
(1)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什么时候的场景?(2)画中人物在干嘛?你从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3)周围的环境告诉我们什么? 2.用课件播放大师作品《夯歌》
你从作品中感受到怎样的氛围?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帮助解读作品,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挖完路夯平的画面,表现出了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非常高兴的场景。
教师小结:通过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我们发现可以通过表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周围的场景渲染,可以表现劳动中人物的情感以及画家的思想。
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小朋友的画,他们是怎么来表现劳动场景的呢?(1)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2)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3)你认为这些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
教师小结:看了这么多其他同学的作品,他们把人物画有趣了,画生动了,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的典型动作,并充分利用环境烘托人物。
三、学生作业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给自己画的人物添加一个动人的背景,还可以多添加几个人物。
2.也可以重新创作,通过色彩、场景、人物 动态表现一个劳动场面。
第12课
废物利用
展现优秀的作业,说说我画得最棒的地方。
四、作业展示
二、同龄作品欣赏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美术发展的趋势及美感的多样性。
2、对比欣赏多种不同材质制作的凤凰,感受不同的质感与美感。
3、增强环保意识及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美术发展的趋势及美感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对比欣赏多种不同材质制作的凤凰,感受不同的质感与美感。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用时:40分钟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欣赏感受
谈话引入,欣赏徐冰的《凤凰》作品。
1、同学们了解凤凰吗?你们心目中的凤凰是什么样的?教师简要介绍凤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是汉族的民族图腾,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鸟,常用来象征祥瑞。在神话传说中,凤凰每次死后,周身会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称之为“凤凰涅槃”,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
2、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件很特别的《凤凰》作品,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件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疑问呢?
3、学生欣赏、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将学生的疑问归纳成几个问题,如艺术家为什么要用建筑废弃物做材料?这些材料是怎样拼合在一起的?艺术家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二、分析讨论,感悟认知
1、在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凤凰》作品背后的故事。教师讲述作品的制作背景及制作过程。
2、接下来我们欣赏作品的几个局部,(教师出示凤凰的头颈、翅膀及尾巴三个部分的放大图片)请同学们欣赏边思考:凤凰的这些部位分别用了哪些工地废弃物作为材料?这些废弃物的材质、形状、颜色与制作的这只凤凰身体部位有什么联系?能够让我们产生哪些联想?
3、师生交流后小结:《凤凰》制作的材料全部是施工现场的建筑废弃物及工人的生产、生活用具废弃物。其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废弃物材料的巧妙联想与组合:铁锹拼接而成的“羽毛”、红色安全帽构成的“凤冠”、建筑钢条及围栏布拼接的“凤尾”等。
三、欣赏交流,深化认识
1、教师出示教材中彩绘木雕、铜鎏金材料制作的《凤凰》,组织学生欣赏、思考:两件《凤凰》作品分别有什么用途?材质有何不同?给人怎样的感受?师生交流后小结。
2、出示一组综合材料造型的作品,学生欣赏,体会不同材质在作品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学习延伸
1、课堂小结。
2、提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提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第四篇: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1课 我们去旅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手绘旅游地图,学习景点图形标识的表现方法。
2、让学生能利用收集的资料识别、把握旅游景点的标志性特征,并基于特征对景点进行简要生动的图形表现,完成旅行线路,形成初步的图标设计意识。
3、让学生关注家乡美景,并在观赏描绘中表达出来,抒发对家乡景观的热爱,以家乡美景为荣。教学重点:
即手绘景点图形标识,小组合作拼成一张长沙旅行线路图。教学难点:
绘制与表现出简洁生动的景点图形标识。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水彩笔、卡纸 教学用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当导游,带我去探访一下长沙各大景点。
1、提问: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长沙哪个景点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2、总结: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景点很吸引人,现在我们要用一种方式向省内外,国内外游客推荐,那就是“能说话”的地图。我们分小组把同学们各自搜集到的长沙各个景点信息汇集成一张有特色的“长沙旅游线路图”,让更多的人走进长沙,了解长沙,喜欢长沙。
二、对比分析 了解地图
1、出示三种特别的地图(行政图、地形图,手绘图),了解地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2、说说最喜欢那种地图,为什么?
图文结合的地图给人印象深刻,很吸引人,可读性强。
三、探究方法
尝试用图标式地图来表现长沙旅游景点。
1、查看长沙旅游景点,普通地图显示,找出景点有代表性的照片。
2、师生探讨图标的设计要点,小训练画图标。
总结景点图标要点:抓住景点特征、概括简化。
3、课件欣赏了解同一个景点图标不同的设计效果。
4、设计一条你认为最经典的景点路线推荐长沙景点,并试着用简单的地图画下来。
5、老师示范:
把简单地图转化成图标地图,增加地图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诱惑力。
四、拓展思路 自主表现
1.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设计与构思。
2.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给予参考意见。
五、作业展示 评析交流 第2课《光影变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光影产生的基本原理
难点:掌握明暗画法表现物体的空间、体积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
素描工具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白色的小鹿身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暗,有的地方亮呢?
小结:光的照射,使物体产生明暗的变化
(板书)--------光影变幻
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同一个球体,他们的明暗为什么不同?(光照的方向不一样)
顺光、侧光、顶光、逆光 课件:侧光球体
讲解-----亮部、暗部、投影、明暗交界线、反光
素描中用铅笔画画如何在纸上呈现出 亮部、灰部、暗部。
练一练:排线密集,用力与排线稀疏,用笔轻有什么样的表现(分组探讨)
排线密集,用力与排线稀疏颜色重,显得暗:用笔轻显得亮。3.直观演示:怎样画圆锥体?实物观察
绘画步骤:勾画轮廓
画出暗部和投影------视频,尝试画一画
描绘细节明暗变化------视频,对比观察 4.作品赏析
5.学生作业:用明暗表现事物(画侧光)6.拓展延伸:
我们既可以在浅色的纸上画出物体的暗部和投影,也可以在深色的纸上画出物体的亮部,可见,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课 美丽家园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通过对身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趣。技能领域:能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描绘小区的景物,合理组织画面。
情感领域: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爱护环境,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线描风景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最主要是怎样取景和概括表现景物。
教学难点:指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家园的美和各种特点,抓住家园的特色进行描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家园?你想要的家园是什么样的?
二、夸夸家园
1、展示老师的家所在的社区的环境图片。(休闲、饮食、购物、文化、交通、娱乐、医疗等场所)这些场所可以给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丰富人们生活。
2、请同学介绍,夸夸自己的居住环境。
3、同学间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分享各自居住区域的特色。
三、新授课
1、如果要给远方的亲戚朋友介绍自己生活的小区,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摄影、绘画......)
2、这么大的小区,我们怎么画?
3、介绍用取景,做简易取景框,找最适合的视觉焦点。
4、师演示作画步骤:
①选景和取景,根据前后景物确定主体物。②画出主要景物后,围绕中心景物添画。(注意近大远小应急景物之间遮挡关系的处理。)
③整理。(画面组织要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并注意景物层次安排的合理性。)
5、作品辨析:哪张画更好?为什么?
作品①画面无主体物,景物杂乱堆砌;作品②对景物进行了深入刻画,空间感强;作品③构图很小,不饱满。
四、尝试练习
作业要求:根据你居住环境的印象,选取你喜爱的一角,结合收集的资料,画一幅线描小景图。要求用线流畅,细节描绘生动,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可以适当地添上一些色彩。
五、作业展示,评述
在学生绘画基本完成时,采用简评为主的方法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你觉得你居住的社区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完善?
2、总结:社区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这儿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在我们成长中孕育出了浓厚的感情。社区美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珍惜和维护!
第4课 编花篮
学习目标 :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难点: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学具准备:小花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歌曲《编花篮》,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分小礼物。出示一个自编的装饰精美 的花篮。伴着音乐,手拎小花篮从各个方位展示给学生们看,这是老师自己动手编的。
3、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的小花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到这些精美的花篮,你想说些什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编花篮?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自己编制花篮,享受劳动的乐趣。
二、观察,讨论,探索新知
1、师把自制的花篮每组分发一个,请学生首先从外观上观察花篮,然后动手拆花篮。要求学生自己认真观察:(1)花篮由几部分组成(2)各部分怎么做(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拆开)
2、各小组讨论花篮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方法。
3、学生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4、老师在学生汇报的在基础上小结,用课件播放编花篮的过程:花篮是由篮提手、篮沿、篮身、篮底、装饰物几部分组成,及量、剪、粘、编、卷、贴的制作过程。
三、合作享受制作快乐(放轻音乐)
(一)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班分五个小组进行评比(分设五个展示台)①制作时比一比哪个组分工合理,进展顺利。②制作后比一比哪个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教师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有创意)
〈2〉注意使用刀具安全性,保证室内卫生
(二)制作:
1、小组同学分工制作花篮的各部分
2、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花篮。
3、师巡视,帮助困难生,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去,评价学生的制作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给同学们提供装饰物,让花篮更完美。
四、成果展示
1、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小花篮的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2、学生评价:说说你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
3、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编织能手谈体会,说说劳动后的感受以及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4、师生评价
(1)评价最佳作品。
(2)对其它作品抓住优点给予肯定。(3)评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觉得编织有趣吗?母亲节快到了,你想为你的妈妈做点什么吗?动手编织一个小礼物送给她吧!大胆选择编制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编制物件,你亲手的杰作,她一定会喜欢!
第5课 纸魔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初步感受纸立体作品的形式美感。
2、能力目标:能运用折、贴、剪的方法制作纸方框,并进行纸方框的拼摆、组合练习。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纸魔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精心设计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了解纸方框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剪切纸方框的原理,将单个的纸方框拼摆出千变万化的图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大师,看看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课件出示刘谦图片。
2、刘谦是大魔术师,老师也会表演魔术,你们信吗? 表演纸条变立体纸框。板书:《纸魔方》
二、探索新知、动手实践
1、视频播放纸方框的制作过程
2、课件出示纸方框单体示意图。(学生尝试制作。)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请一名同学上台制作、讲解方法。
三、课程深入、体验乐趣
1、感受刘谦的神奇魔法(课前已将做好的纸魔方偷偷放进每组一位学生的课桌)。课件出示几个纸魔方图片。咦?它们跑哪儿去了? 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你们找一找自己的课桌,是不是跑你们那儿去了。
2、欣赏纸魔方,你们发现了什么?
四、实践制作,教师指导 小组共同制作一个纸魔方。要求:
1、纸方框单体制作精美。
2、组合造型漂亮。
课件伴随着轻音乐循环播放纸魔方图片。
五、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1、小组代表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点。
2、小组互评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夸夸它。你能给一个作品提出一点小建议吗?
2、教师总结性评价
第6课秦陵兵马俑
学习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3.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3.观察陶俑
(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图片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
第二课时
一、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 3.教师示范。(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作品反馈
二、总结拓展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
第l0 课小园艺师(活动一)教学目标:
1、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
2、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教学重点、难点:
1、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2、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图片、纸、笔。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
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2、教师小结: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欣赏引导
1、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
2、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一般内容:
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 水:水池、小溪、喷泉„„
树木花草: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路桥: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灯、坐椅„„
布局方式: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点线面结合。 示范提示
1.设计一幅园林全貌的平面图,须采用俯视图画法。2.先总体布局,后局部细画,注意近大远小,3.先画近景,后画远景,注意画出一定立体感。
三、自主创作
1.自主选择为学校或为社区绿化地设计规划图。2.注意要新颖独特,有创意。
3.可以为自己设计的园林命名。
四、评价活动
学生互评,说说同学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或最有创意的地方。第10课小园艺师(活动二)教学目标:
1、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
2、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教学重点、难点:
1、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2、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图片、纸、笔。教学过程:
一、随堂欣赏、导入激趣 揭示课题 :
1.小结上一课,我们了解了园林建造的一般知识,并且尝试了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
2.与学生一起欣赏苏州园林,一起感受中国造园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积累素材,给予启示。
二、感知材料
1.看看师生共同准备的各种材料,说说分别适合制作园林模型中的什么内容。
2.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演示。
三、合作学习尝试体验
1.分组: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2.分工:分别设“艺术总监”、“建筑师”、“架桥师”、“花木造型师”等职务。
3.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补充给各组,带动大家,共享材料。4.教师到各组与同学们共同解决造型、粘贴、拼合中的难题。
四、欣赏评价
1.共同欣赏合作学习的成果。
2.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集体创意进行介绍演讲。3.教师请各组同学在本组作品前拍照纪念,照片将贴在本班队角上,让这次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成果在队旗下,得到升华。
五、课堂总结 1.教师根据各组学习情况和作品进行总结评奖,分别授予“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制作奖”。
2.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恢复教室整洁。
第8课 田间精灵(活动一)
教学目标 :
1、走进乡村开阔视野,了解民间艺术文化,保留纯真的学习情怀和勇于创作的热情。
2、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
3、能养成静心制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珍惜并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教学难点:能运用捆扎、编织等简单的方法进行立体塑造。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综合材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本课学习材料(稻草、树叶、麦秸、果实等)。并将这些材料分组放置在操场。
2.教师讲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故事,勾起学生的想象或回忆。3.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稻草人形象。
二、分组尝试
发现问题
1.教师提出学习主题。
师: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尝试捆扎一个稻草人,(时间定为5分钟以内)看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学生分组制作)
2.发现尝试作业中的问题。预估问题:形态不美;松散不稳 ;没有做完;预备一个制作有问题的“稻草人”。
三、互相学习
解决难点
1.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形态不美怎么办?应大致确定人物的身高比例:找准脖子、腰部、肩部的捆扎位置。稻草的分量要做到心中有数:代表手部稻草的分量明显少于身体部分(包括腿部)。稻草量少的情况下,有时可将稻草从中整束弯曲后再捆扎,头部显得精致一些,有时可将代表手部的稻草挽回进行捆扎。
2.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松散不稳怎么办?
①稻草的分量合理,重心稳定。也可适当添加工具使稻草人稳定且动态有趣。②注意捆扎的松紧要合理,扎松则稻草显得体量大,扎紧一般在关节转折处。
3.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没有做完怎么办?用最短的时间做出精品就有效率。
4.请优秀组的代表介绍经验,或教师示范介绍制作步骤。①试扎:用手比画人物的关节位置 ②分扎:捆扎做出人物的大形形
③装饰:最后修剪、装饰、整理
四、作品欣赏 拓展方法
作品①鸟:草团包扎鸟身,翅膀采用编织的方法。
作品②蛇:头部采用编织的方法,插两粒玉米代表眼睛,身体用捆扎方式。2.综合材料作品欣赏。
五、拓展思路 自主表现
1.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设计与构思。
2.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七、作业展示 评析交流
1.作业展示活动:各组合理组放本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命名。2.评析交流 第8课 田间精灵(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走进乡村,开阔视野,了解民间艺术文化,保留纯真的学习情怀和勇于创作的热情。
2、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
3、能养成静心制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珍惜并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教学难点:能运用捆扎、编织等简单的方法进行立体塑造。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综合材料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课前收集稻杆、麦杆等材料。.也可以找到类似材料代替稻杆草叶材料(废旧毛线、纸绳、包装绳、甚至用旧报纸搓成或卷成的绳子)。
二、欣赏导入
1.欣赏湘西少数民族孩子用布制作的捆扎玩具,用树叶绘成故事书,用花瓣穿的项链,用树叶编的小虫子,用草梗编的筐用稻草编制的稻草人。
2.认识材料的原始美、淳朴美、自然美。板书:随意自在 ;造型简洁、夸张、概括。
三、发现问题
1.提出尝试作业要求:运用带来的材料在5分钟内编织任意形。(学生分组尝试制作)2.师生共同发现尝试作业中的问题
①材料的选择(材料选择不合理,看上去比较粗糙,材料浪费大)。②结绳(打结处较多,草头没藏好)。③编织方法(较单一,基本上是平面的)。④形体结构(松散,不牢固)
将存在问题的学生作业拿到实物投影仪上讲评
四、方法指导
1.理料——将所备草料略加理顺分类。
2.设计图——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任意画一个简笔小动物或小人物。
3.简化造型——教师将设计图进行简化,防止学生的思路向“栩栩如生”上诱导。4.用料分析
5.画出预想效果图
6.教师示范,分编或分捆各部分,再进行组合。7.修剪整体外形,添加材料,整理完成。(强调整体美观,制作细节精致而生动)
五、作品欣赏
师生共同分析作品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哪种制作方法完成。1.分析作品《狮子》:一大堆草做身体、一小撮草做尾、粗树枝做腿起支撑作用,狮子的头部、脚掌、尾巴、鼻子采用了编织的方法,其余五官用果实点缀
2.分析作品《狗》:狗的嘴采用编织方法,身体和四肢用捆扎方法。
六、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探索多种材料,综合运用编织、捆扎等方法制作一件有创意的作品。
七、作业评价
1.评价要点:①构思大胆,巧用材料。②特征突出。③形体稳固。④方法多样。2.推荐学生课余关注乡村文化与艺术:如农民画、剪纸、布贴画、泥塑、糖人等。
第9课 生命的甘露
教学目标
1、能使用水彩画的工具,利用特殊材料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描绘雨、雪情景。
2、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
1、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教学难点:
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2)引入新课。
二、艺术作品的欣赏。
1、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2、欣赏冰、雪、雨、雾、云的图画,3、猜猜画家们怎样表现出这些独特的风景的。
三、学习技法、练习创作。
1、自学教材中的三种肌理的技法,探究原理。蜡笔法、撒盐法、滴水法
2、根据自己准备的选题,尝试绘画。
四、深入探究
1、欣赏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节水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2、由水资源缺少的图片引入招贴画的欣赏。什么是招贴画?要素有什么? 广告语: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图形: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3、制作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与广告语。绘制样稿:铅笔勾勒 装饰完成:上色、修饰。
4、设计一幅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
5、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
五、小结,拓展。
与同学一起展开调查,收集资料,了解有哪些人为原因造成水资源的短缺,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改变现状? 第10课 艰苦岁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分析。教学难点:学会分析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人文内涵。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用时:40分钟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三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中国》。问:“你能说出这几幅雕塑各自表现什么历史事件?”教师简要讲述,带动学生对历史革命的红色情绪,引入新课《红色记忆》。
二、深入理解
1)放映《开国大典》视频,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再放映历史照片中的《开国大典》,影视剧中的《开国大典》,最后引入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教师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分析作品。构图上:
(1)左实右虚
(2)主体人物突出
色彩上: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结合(2)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绘画
(3)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从色彩,构图等方面去欣赏《启航》、《占领总统府》(4)将三幅作品结合,提问这三幅画的视觉中心在哪里?画家为何这么处理?引导学生思考整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基本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并强调作品中要突出重点,强化视觉中心。
三、分析讨论,层层深入
1)放映《太行山铁壁》《狼牙山五壮士》问:画家采用了什么样构图?画面产生什么气氛?对人塑造又产生哪些影响?
2)放映《支柱》《艰苦岁月》问艺术家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你可体会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的创作么?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情感、题材去分析作品。)
四、欣赏评述
通过《母亲》和《血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述的方法。
第11课 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教学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流程:
一、音乐导入,回忆交流
1、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1)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2)学生回忆并交流。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造出举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劳动是最为光荣。出示课题《劳动最光荣》。
二、欣赏感受,研究体验
1、欣赏作品《夯歌》。师生讨论:(1)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画中人物的具有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3)整张画给你怎样的感受?
2、教师小结:在劳动时常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美。
3、研究体验。
(1)动作模拟。请部分同学模拟《夯歌》作品中人物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头部仰府如何变化?身体摆动如何变化?手臂起伏如何变化? 教师结合图片以及学生表演,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2)尝试练习。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比如一个小组的活动:一个学生来模仿平时拖地板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拖地板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头怎样变化?(看地下了。)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手怎样变化?(一个上一个下。)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3)交流作品: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画哪些动作?身体各个部分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人在活动时都有身体的活动趋向,从而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
三、尝试练习
(1)作业要求:用记号笔尝试描绘单个人物劳动的动态。
(2)提出建议: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可以参考书中的动态线范例。
四、作品交流。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第11课 劳动最光荣(活动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进一步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学习画人物动态组合的方法。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组合的画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表扬作品,点明题意 师生共同点评上节课学生作品。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我们爱劳动》(欣赏名作,感受场景中的劳动)
1.用录音机播放大师作品《拾穗者》
劳动源自于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就有一个叫米勒的画家非常喜欢画劳动题材的作品,出示作品《拾穗者》。
(1)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什么时候的场景?(2)画中人物在干嘛?你从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3)周围的环境告诉我们什么? 2.用课件播放大师作品《夯歌》
你从作品中感受到怎样的氛围?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帮助解读作品,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挖完路夯平的画面,表现出了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非常高兴的场景。
教师小结:通过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我们发现可以通过表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周围的场景渲染,可以表现劳动中人物的情感以及画家的思想。
二、同龄作品欣赏
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小朋友的画,他们是怎么来表现劳动场景的呢?(1)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2)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3)你认为这些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
教师小结:看了这么多其他同学的作品,他们把人物画有趣了,画生动了,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的典型动作,并充分利用环境烘托人物。
三、学生作业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给自己画的人物添加一个动人的背景,还可以多添加几个人物。
2.也可以重新创作,通过色彩、场景、人物 动态表现一个劳动场面。
四、作业展示
展现优秀的作业,说说我画得最棒的地方。
第12课 废物利用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美术发展的趋势及美感的多样性。
2、对比欣赏多种不同材质制作的凤凰,感受不同的质感与美感。
3、增强环保意识及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美术发展的趋势及美感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对比欣赏多种不同材质制作的凤凰,感受不同的质感与美感。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用时:40分钟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欣赏感受
谈话引入,欣赏徐冰的《凤凰》作品。
1、同学们了解凤凰吗?你们心目中的凤凰是什么样的?教师简要介绍凤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是汉族的民族图腾,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鸟,常用来象征祥瑞。在神话传说中,凤凰每次死后,周身会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称之为“凤凰涅槃”,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
2、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件很特别的《凤凰》作品,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件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疑问呢?
3、学生欣赏、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将学生的疑问归纳成几个问题,如艺术家为什么要用建筑废弃物做材料?这些材料是怎样拼合在一起的?艺术家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二、分析讨论,感悟认知
1、在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凤凰》作品背后的故事。教师讲述作品的制作背景及制作过程。
2、接下来我们欣赏作品的几个局部,(教师出示凤凰的头颈、翅膀及尾巴三个部分的放大图片)请同学们欣赏边思考:凤凰的这些部位分别用了哪些工地废弃物作为材料?这些废弃物的材质、形状、颜色与制作的这只凤凰身体部位有什么联系?能够让我们产生哪些联想?
3、师生交流后小结:《凤凰》制作的材料全部是施工现场的建筑废弃物及工人的生产、生活用具废弃物。其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废弃物材料的巧妙联想与组合:铁锹拼接而成的“羽毛”、红色安全帽构成的“凤冠”、建筑钢条及围栏布拼接的“凤尾”等。
三、欣赏交流,深化认识
1、教师出示教材中彩绘木雕、铜鎏金材料制作的《凤凰》,组织学生欣赏、思考:两件《凤凰》作品分别有什么用途?材质有何不同?给人怎样的感受?师生交流后小结。
2、出示一组综合材料造型的作品,学生欣赏,体会不同材质在作品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学习延伸
1、课堂小结。
2、提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提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2015新版(湖南美术出版社)
方集小学五年级下册
美
术
教
案
(湘教版)
刘大英
2017.2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该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五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比以前成熟,线条也较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
二、全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册教材的教学理念在于: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总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2.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图案、泥塑和立体作品。学习习近平面构成渐变知识,抓住形或色有有规律变化,掌握渐变原理,画出形或色的作品。(二)难点: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绘画中。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图案或其它作品。掌握渐变原理,抓住形或色的有规律变化,画出渐变作品
五、单元(组)教材分析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六、教学措施
这次是学生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将平时教给学生的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七、教学进度
周 次
进 度
周 次
进 度 一
巨匠童心
十二
星光灿烂 二
同一幅画
十三
团扇 三
能干的帮手
十四
水墨诗心 四
书包
十五
水墨诗心 五
图画文章
十六
石壁上的九色鹿 六
图画文章
十七
石壁上的九色鹿 七
彩云衣
十八
童年的影子 八
彩云衣
九
飞天畅想
十 飞天畅想
十一
星光灿烂
十九
童年的影子
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
巨匠童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
教学难点;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教学过程。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 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
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 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 的??
四、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找出上面三幅图分别是哪幅作品构图空间布置。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五、试一试
1.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两幅半张人物侧面的脸,谁能够把他们分别完成,并形成一张有趣的作品?
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哦。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 法国画家卢梭是一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并被世人称为稚拙派。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六、学生作业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 像。
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3.教师巡辅。
第1课
巨匠童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我们还学到了哪些绘画方法呢?
二、发现并解决问题
1.在绘画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
2.在学生中发现做的比较好的来讲述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的?
三、突破趣味如何才能够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的有趣味呢? 生:略
1.脸部五官:正面和侧面组合,侧面和侧面组合,特殊的脸组合。2.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有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3.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辅
五、作业展示
1.各组推荐优秀的作品并粘贴于黑板。2.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六、结束语
像卢梭这样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却成长为知名画家的事例不少,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也可以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将来在你们当中也可以出现大画家。
第2课
《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教学重难点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排笔、,调色盘,小水杯、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认识画家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2.赏析作品
学生欣赏后畅所欲言自己的感受。
(作家所要表达的是欢快的、热烈的、积极向上的一种心态。)3.提出今天学习的内容,教师归纳后提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①学习调颜色; ②能利用颜色画一幅有层次的画。
二、探究思考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那些颜色?(学生观察与识色,教师提问与引导)
2、探索调色方法:
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要做到切实的交流探讨。)
三、尝试体验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演示小结:
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
四、课堂小结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
五、安排下节课要带的东西
下节课继续带这节课的工具及颜料来,我们继续探究怎样把今天所学方法运用于其他颜色,来画其它的景物。
第3课
《能干的帮手》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工程车,了解它们不同的造型特点及功能用途。
2、抓住工程车的外形结构和特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工程车。教学重难点: 抓住工程车的外形结构和特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工程车。教学准备:
图画本、彩色笔、课件、铅笔等。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这些能干的工程车。
二、出示图片,分析结构
认识特点认识各种工程车的用途与特点:请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车,说说车的外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及它的用途。
三、探究讨论 1.选择哪个角度
(正面、侧面、半侧面。)为什么?(充分体现工程车的特征)
2.说说绘画步骤是怎样的?(3.怎样处理工程车的结构、特点与细节?
四、大胆描绘,自主表现画一辆自己喜欢的工程车。
五、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评一评。互相欣赏学生作品,评价。
第4课
《书包》
教学目的:
学习用“整体——局部”绘画原则画书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把观察的感受表现出来。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
在教坛上摆放几个书包,让学生从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由几个学生分别讲述各自位置上所见到的书包的样子。”
二、讲解书包结构:
教师拿出一个立方体方盒向学生提问:“这个盒子的形状和书包 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 先勾出外形轮廓——按照结构特点,逐步深入刻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分四组布置书包让学生写生。在学生绘出书包的基本形后,指导学生进出口细致观察书包的某些主要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外表的细节特征,用流畅的线条作精细的描写,如有学生愿意填上色彩,可同意并鼓励学生着色。
四、讲评:根据
作业要求评价优劣。
第5课
图画文章
教学目标:
1.了解给文章配画的作画步骤和要领,能抓住主题给文章配画。2.大胆想像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大胆想像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纸、铅笔。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1.出示三篇文章《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
2.出示三幅画,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
4.揭示课题——《给文章配画》。
二、启发引导
1.提问:请大家看这三幅画,你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分别是哪篇文章的配画呢? 生:因为这些配画都画出了文章中的主要事物。
2.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中的形象化词语。
三、教师示范 方法指导
出示文章片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
3.构图布局。
4.逐个画景物。
5.涂色
四、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
2.欣赏画家作品。
3.欣赏较早的文学插图及现代的连环画。
五、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
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
(出示作业要求)
第6课
彩云衣(活动一)
教学目标:
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3.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4.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一、趣味导入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
(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
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
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 则、内容、方式、时间。
二、剪纸游戏,趣味伸入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
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
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
三、作业评析,渗透知识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
(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作业评析既巩固涂色方法,又渗透色彩知识。)
四、观赏教材,小组讨论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
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CAI呈现教材中的小训练(包括图片及讨论内容)。
五、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
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播放音乐
A段:活泼、跳跃
B段:轻柔、舒缓
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互评。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
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
学生作业
欣赏服装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
(1)引导学生欣赏款式各异的服装。
(2)引导学生欣赏面料不同的各类服装。引导学生去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CAI课件呈现各类服装的图片。
第6课
彩云衣(活动二)教学目标:
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3.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
(导入)
这些衣服都有什么特点?(小结:都是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
以课件激起学生兴趣,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并思考衣裳特点.课件:服装的图片。
想一想:
(分析)
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成?
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出示课件] 3.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4.小结。(1).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衣服的构成。
(2).学生观察图片,寻找几件衣服的区别。
(3).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与同桌的衣服区别。
课件:不同衣领的衣服式样图片。
试一试:
(探索)
1.这是一个花朵图案,如果它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什么?(花边)
2.请你把下面四条花边添画完整,并想一想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直立式;倾斜式;相对式;波浪式。)
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边。[出示课件] 3.选择花边图案装饰在衣服合适的部位。
4.小结。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学生添画与欣赏。
3.几名学生上台,选择花边粘贴在一名学生衣服及老师衣服上。其余学生评价。
1.课件:演示花边的形成。
2.课件:几种规律的花边图片。
3.绘制的花边范品。
说一说:(设想)
1.欣赏学生作品。2.说说你的想法(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与周围的同学讨论,派代表说。
学生说想法。
课件:欣赏图片。
圆一圆:(创造)
1.设计一件有花边或全身图案的单件上衣。
2.小结。
学生自主设计。
换一换:(合作)
1.演示剪贴、添画过程。
根据这些衣服的风格,还可以设计出配套的下装。
2.与同学交换,根据他人设计的服装再进行配套设计。
学生交换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欣赏学生作品等;音乐。
议一议:(评价)
1.你从同桌那儿学到了什么?
2.你们共同设计的服装有什么风格?适合什么人穿?适合什么场合穿?
3.总结下课。
学生自评、互评。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第7课 飞天畅想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展示充满无穷无尽奥秘的太空
2、教师小结: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充满无穷无尽奥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太空看看。(揭示课题)
二、交流
1、游太空前的准备——资料交流,参观了解。
(1)资料收集: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2)讨论怎样游太空。e突出“游”的方法)
a.坐上各种飞行器。
b.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会飘来飘去)
(3)去航天发射中心。(分组交流资料——教师总结)
a.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课件展示图片)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b.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图片)
c.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出示图片)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d.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发射遨游太空的精彩片段。
2.乘坐飞船游太空——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1)一乘坐“神舟”六号飞船游太空(播放音乐和游太空录像)
(2)说说在太空见到什么?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3)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大气,会失重,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
3.画太空——欣赏作品,评价学习。(1)课件展示多幅学生作品。
(2)说说这些小朋友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
三、创作
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五、拓展
了解卫星是怎样传送电视节目的——外国的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
板书设计
第7课 飞天畅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一、激趣导入
1.在神秘的夜空中,除了点点繁星,有时还可以看到在慢慢移动的小星星,那就是人类在太空中的好助手——人造地球卫星。(课件展示)
2.揭示课题:飞天畅想
二、欣赏认识
1.自主学习、认识各种不同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卫星。(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卫星资料分组进行展示介绍和交流)
2.展示欣赏:地球的守护神——神奇的卫星。
3.总结卫星的基本结构——主体部分与展开部分,(动画展示)它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探究制作
1初步感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颗真正的“人造卫星”—模型。(实物展示欣赏易拉罐制作的卫星模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2.认识材料:分组探讨易拉罐的不同处理制作方法。
(1)认识易拉罐的结构:罐身、罐口、罐底,怎样运用不同的部分
(2)用易拉罐可以做成怎样的立体形?
(3)易拉罐的处理方法。(剪切、弯折、卷曲、粘贴、穿插等)
(4)思考:怎样巧妙地利用易拉罐罐身上的图案?
(5)注意:工作时戴上手套,以免易拉罐划伤手。
(6)想一想:怎样连接各个部分?
(7)教师总结说明。(课件展示)
3.分组合作。
(1)讨论设计:讨论设计本组将制作的卫星其功能与外形,画出简单的草图,明确主要结构与形状。
(2)合作制作:各组分工制作卫星不同的部件。(分总设计、主体制作、天线制作、能源板制作、技术支持等,总设计师对个人的制作进行整体安排与协调,技术支持对个人制作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3)组装完善:将各部件进行组装,添加细节与装饰完善。
4.教师指导帮助。
四、赏评展示
1.各组介绍自己制作的卫星的名称与功能。2.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五、拓展升华
1.欣赏:卫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通讯„„
2.学生畅谈对将来的构想,设计制作更多先进的卫星帮助人们的生产生活。
板书设计
飞天畅想 卫星的结果与形态
制作卫星
第8课
星光灿烂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
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识图并能独立完成1~2个浮雕星星的制作。
教学难点:
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示范作品7件、示意图6幅、彩色卡纸若干!剪刀一把!黑板一块!红蓝黑色笔各一只(粉笔记号笔均可)
学生:彩色卡纸若干、剪刀一把、尺子一把、红蓝黑色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新课。
魔术变变变!出示两个星星造型,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学生对比欣赏思考:你们知道这两个星星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明确:这个星星非常有立体感,好象从这个底板上浮起来一样,我们把这种效果叫做浮雕,这个星星是用纸做的,所以叫纸浮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星光灿烂》,制作纸浮雕星星。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发现
学生欣赏浮雕四角星星思考交流:这颗星星是用了什么方法,使平整的纸张,产生立体感的呢?
明确:折叠是制作纸浮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2.看简单的折叠示意图 思考:红蓝虚线黑实线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明确:红色的虚线代表凸折线,蓝色的虚线代表凹折线,黑色的实线代表裁切线。
3.根据示意图(两种)动手尝试折叠并交流凸凹折线折叠方法,明确:凸凹折线的折法。折叠完后展平作品直接在上面用相对应的折叠线绘制出示意图!
4.展示绘制快又好的示意图!
5.试一试:出示示意图完成四角星基本型的制作并交流!目的:锻炼学生识图能力,独立完成星星基本形的制作!为后面的创新奠定基础!
6.能让你手中的星星更加与众不同吗?学生交流!
7.对号入座:出示书中四个示意图和四个变式星星浮雕作品 学生在书中对号入座填空!然后说一说四件作品的异同点!明确:图一是基本形!1——4号星星都是根据基本形变话7而来!4号星的特别之处:光芒的表现!四个角中间可以有一个或更多光芒!
三、制作创新:
看了这几种不同造型的星星后,是不是又想试一试呢? 赶快动手吧,看看哪一组动起手来,把这夜空点缀的更加美丽。鼓励制作快的多做几种四角星!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
五、课堂小结及延伸
1.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规则星等。
2.课件欣赏其它浮雕作品!
六、课堂小结.刚才同学们精心制作让我们的天空有了繁星的点缀,希望大家在今后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美丽星空!让那星光更加灿烂!
第9课
团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教师出示图片。
2.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教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继续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三、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提出活动要求:
(1)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制作团扇,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
1.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 ? 为什么 ?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自评、互评。
3.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教学反思:
第10课
水墨诗心
教学目的
1.情意领域: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的感受;
2.认识领域: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形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巩固水墨画技法;
3.操作领域: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教学重点:
巩固水墨画的基础技法,欣赏并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
根据个人对原做的感受,大胆地利用色彩、内容、技法的变化创造变体画。教学准备:
师:范图、示范工具,生: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夏加尔和我
出示图片,让孩子们想一想,这位外国人是什么职业。(生:可能是一个画家吗……)
师:对了,他是一位画家,他是俄国的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天才诗人——夏加尔,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是要用我们手中的笔墨来改画这位大师的画,你敢挑战吗?(敢!!)
【此环节的设计一开始就将挑战的对象:夏加尔和我,挑战的形式:西方的油画和东方的水墨画交待清楚,这是两种不同画种不同美学思想的挑战。】
二、让形象对话 让思维碰撞
那夏加尔这位画家都画了那些画?请看大屏幕。看了这些精彩的画面你们喜欢这位画家吗?这些作品最具有表现力的和想象的地方你能说出来吗?(学生回答)
夏加尔喜欢睁大眼睛去仔细的观察身边的新鲜事物,经常通过梦幻式的回忆、想象,用怪诞稚趣造型,浓艳色彩表现作品。
同学们,能不能也像夏加尔一样展开你奇特的想像,用怪异稚趣的造型?表现一幅画呢。(学生回答)我想同学们一定是能与大师一比高低的。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诗: 月光把小山村蒙上一缕薄薄的轻烟,小木屋睁着睡意朦胧的双眼,嗅着挤奶姑娘手中的芳香,静静地 静静地
依偎着着软软的草地。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你有奇特的想象吗?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幅画面呢?(学生回答)同学们的想象还真够大胆,那夏加尔大画家是如何来表现这个画面的呢?(出示故乡的梦图画)
夏加尔用色彩艳丽,梦幻式的造型,大胆而怪异,你看房子上的眼晴超现实的表现,你从这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上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
这就是画家夏加尔的惊人之笔,这也是画家超现实的梦幻构思,其实在他所创作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画家这种超凡的想象力。【抓住夏加尔画在房子上的大眼晴这种梦幻式的奇特想象和用怪异稚拙的造型,浓艳明朗的色彩强烈地感染学生。让孩子们也学着尝试面对一首小诗的奇特想象训练然后与大师夏加尔的绘画语言碰撞,从而慢慢读懂和走进夏加尔的艺术世界。】
三、品味东方与西方绘画的意韵
演示、讨论:
他们用中国水墨画的方式把名画改编了一下,既向大师学习了构图、内容与绘画技巧,同时又加进了自己的想法,使得画面很有意思,在我们东方却有一种神奇的画种,它使用的材料都是这些笔墨宣纸,用这种工具画出来的画都是水墨画(国画,水墨画)水墨画讲究的是意境,笔墨传神的功夫。执笔方法:中锋、侧锋
师生同步小练习:用毛笔先蘸水,再蘸一点墨,用中锋在纸上试着感受笔墨方法。
你发现墨色的变化了吗?(焦、重、浓、淡、清)
三、改画练习:
师:你认为这张画要怎样改才会比较符合原画的意境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重新改画作品并总结改画要点。
1.内容:核心内容、画面主题不能改变,其他的东西可以根据构图、意境的需要添加或删除。
2.色彩:改画成水墨画时,我们不必使用很浓重的颜料也一样可以表现出相同的意境。要注意色彩的干湿浓淡的变化,勾好线后可加水淡染色,可以根据名画的配色来选用相应的颜色。
四、水墨有情人有意
师:有了这样的认识,你觉得如果让你去改画应该怎样做呢?哪些部分会是你表现的重点?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不过在画的时候老师可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两点:
1、大处的地方可以挥洒自如,墨中多加点水,看(老师示范)注意不能反复来回涂抹,否则水墨淋漓的效果就没有了。记住!
2、细小的地方可以用小笔浓墨钩画,小心!神韵就在里面。
3、润色时要将颜料加水,象这样颜料干、厚不好画,(示范)大胆!【水墨味在于水墨交融后产生的效果,掌握水分,小心用墨,体悟用笔之妙趣,这需要孩子们细心去揣摩,精彩之处有时出于无意,所以让孩子们随心流淌是一种最高的作画境界。】
五、稚拙相撞 幻想牵手 变体造型 水墨童心(学生作业)
六、水墨画我想说有意思
夏加尔画我也画,我与夏加乐一起画,我想如果夏加尔真的看到我们的孩子用水墨改画了他的作品,他一定会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小朋友中间,瞧!说到曹操,曹操就来了。你看孩童时期的夏加尔就坐在我们身旁,看到大家的画,你想说点什么?(中国的水墨画太神奇了,下一次我也想尝试一下水墨画,并用这种神奇的画法,画更多的美景和你们一起交流。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夏加尔,从中他的审美符号中我们认识了一点:美是有个性的,表现美的方式不同,其作品带给人们的审美视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水墨画真有意思寥寥几笔就把心中要想表现的东西全都给钩画了出来。中国画太神了!
第11课
石壁上的九色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领略敦煌壁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敦煌壁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图片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敦煌壁画吗?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二、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
壁画就是画在墙壁上的画。敦煌壁画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是民间画师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表现方法,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它不仅是民间壁画艺术的奇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1、了解敦煌壁画
如果按1米的高度连接起来,壁画长度可达30公里。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它是佛教艺术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2、欣赏图片
(1)中国画 《窟的艺术创造者》
这幅画画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2)敦煌莫高窟外景。它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
(3)羽人藻井
提问:什么是藻井?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羽人藻井给你什么感觉?
(4)飞天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
书上展示了5幅飞天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5)九色鹿的故事
著名的敦煌壁画里讲述了很多故事,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书中的“你知道吗”有这个故事,请你们读一读。
看三幅关于九色鹿的壁画,说一说每一幅图都画了什么?
3. 画一画
根据九色鹿的故事画一幅想象画。
你想画什么,说一说。
三、小结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想说什么?
第12课
童年的影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摄影的一般知识,感受摄影的基本技巧。掌握摄影的一般构图规律,能够拍摄较为生动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习摄影的过程,是一个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构建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体验到了摄影的乐趣。通过欣赏分析作品,感受动态摄影虽然是静止无声的画面,但它呈现给人们的却是紧张激烈的竞赛气氛和惊险优美的瞬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普及摄影知识,把动体摄影技巧引进课堂,激发学习摄影的热情。教学重点:
通过大量资料欣赏与分析,并配合学生实践,使学生了解人像摄影与体育摄影的不同。初步掌握摄影的技巧。教学难点: 摄影的技巧与构图。教学过程: 一 欣赏摄影作品。二 课外作业
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作品,可到班上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