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悠悠送别情
一、导入
老师知道,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咱们同学积累了很多的古诗词。咱们中国的诗歌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幻)人们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把诗歌分为咏物诗,边塞诗,山水诗,思乡诗等等,今天我们来了解另外的一种诗歌类型——(幻)送别诗。提起送别诗,我们总能想起这么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桃花潭水深千尺——或者是海内存知己——读到这些诗句,我们总能感受到离别的味道。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送别诗,一起感受这份悠悠的送别情。(幻)
二、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走进一首王维的送别诗。(幻)
诗的题目是?王维送别的朋友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人们叫他元二,那么“使”的意思是?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诗的题目。
元二出使安西,王维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他送行,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读得很有味道。你再来。
你再来。多么有感情哪!我们一起和着音乐来一遍。(幻)
如果你关注这首诗的作者王维的话,你会知道王维不但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宋代的大文豪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他(幻)(生读)
那在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读了这两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生)你呢?你看见了什么?(生解读)一个轻轻地,一个雨中。我们想象一下,在这渭城,刚刚下了一场小雨,尘埃落地,空气清新,客舍洁净,柳色鲜亮,多么美的画面。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这幅画面美得让人心动。谁还想读?
人们都说,一切言语皆情语,在这言语之中,在这醉人的青青柳色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幻)来读一读老师带来的资料。(一生读)
现在你对柳树有没有全新的认识?
正所谓,柳者,留也。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用最简单的事物,表达内心最深刻的情感。(板:柳)请同学们拿起笔,把柳字圈画下来。
诗人王维在渭城咏柳送别,但当他想到阳关的时候,他又用什么方式为元二送别呢?(幻)诗中是怎么说的?(劝君更进…)就用这诗中的——酒。
那在这送别的酒中,又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为友送行,离不开地点的记录,请同学们拿起笔,圈画一下诗中表现地点的词语。(渭城,阳关,安西)(幻)
我们来看一下地图。(幻)(幻)(配乐)这里常年遭受战争的洗礼,荒无人烟,黄沙漫天,唐代诗人岑参有诗为证——(生轻读)想到这里,王维举起了酒杯——劝君更尽一杯酒…(生读劝)此时此刻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他对好友说?(生读劝)这一路,从渭城到阳关到安西,3000多公里,人马要走上大半年的时间,再见,不知何年何月,他忍不住又一次举起了酒杯。(生读劝)
五年后,王维便去世了,那次送别竟成了永别,可他们的情谊却永远定格在了这杯酒中。(生读劝)
看来,这送别的诗中不仅有青青的柳色,还藏着浓浓的酒香。(板书:酒)请同学们拿起笔,把“酒”字圈画下来。
有句话说,人生难得是相聚,唯有离别多。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不在,还有一起饮酒的人吗?有的是什么?(生)有的是那份情啊!(板书:情)正是因为这份情的存在,千百年来这首诗才在代代传诵,成为送别诗的代表作。后来这首诗也被谱成了曲子《阳关三迭》,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幻)
刚刚我们跟随着诗人王维,一起走过了渭城、阳关、安西这三个地方,认识了诗人传递送别之情的两种事物,柳和酒,也体会到了人们的送别之情。
三、根据自学提示完成。
其实像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去完成我们的课堂预习单。(幻)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第一个问题,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来传达离别之情的?(黄云、白日、北风、雁、雪。)(幻)
嗯,找得很全面。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北方冬天所特有的景象,作者是在这样一个阴雨蔽日、狂风呼啸的日子里送别自己的好友,可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开始安慰自己的朋友。(生读后两句)
读完以后你感觉,这首诗和王维的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幻)(3生:都是送别诗,都表达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感情,都是先写景物后写送朋友)
对,先写景物,然后表达送别之情。那么他们送别的感情又有什么不同呢?(生)你谈得很棒!所以我们要带着不同的情感去读。女同学送元二,起(齐读)男同学让我们感受送别的豪情吧。别董大,起(齐读)。
四、学习《山中送别》
我们再来看王维的另外一首送别诗《山中送别》。(幻)谁来读一读这首诗?你再读。
在这首诗,王维又把离别之情寄托在哪些事物当中啊?(日暮、柴扉、春草)(幻)是啊,除了日暮柴扉,当然少不了诗人常常注目的春草,(幻)它凝聚了诗人的盼望和思念。一起来读山中送别。
(幻)刚刚我们跟随诗人一起送别,我们感受到了王维的牵挂与不舍。(齐读)我们也感受到了高适寄托在诗中的豪情。(齐读)我们更是一起见证了诗人对朋友的盼望与思念。(齐读)。
五、结尾
刚才你们读到的这几首诗,其实只是送别诗中的代表作,像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幻)
你会背哪首送别诗啊?能不能展示给大家听一听?
这两首诗同学们可能不熟,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来,读一读。(幻)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时候,山遥路远,交通非常不方便,人们常常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人们将离别之情寄托在这一个又一个的事物当中,含蓄、深沉地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中国特有的诗词文化——送别文化。(板书:送别文化)
送别的诗我们读了千百回,今天我们还在读,送别的歌我们唱了千百回,今天还在唱,孩子们,你们听。(幻)(配乐出诗句)你想说点什么?(4生)
当我们听到这首歌,回到了离别的时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十里长亭,我们的脑海中又浮现了这些饱含着悠悠送别情的句子。(幻)(齐读)
朋友之间总会遇到离别的时候,你会有离别的心痛,到那个时候你会想起这些离别的诗,想起这一份悠悠的送别情。
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幻)
第二篇:毕业离别情(精选)
毕业依依离别情
九年级二班高尚
六月天,云淡风轻。盛夏的暖风拂过,带来一段清甜而难忘的记忆。一切,在这初三毕业典礼之上将要拉上帷幕。学校礼堂门口的大红地毯一直伸入到堂内,显得那么庄重而又严肃。门外,刚刚结束了急促而又有节奏的中考的同学们有说有笑,正为拍照忙的不亦乐乎。步入了礼堂,一曲《送别》翩然响起,似乎节奏有些伤感,但此时同学们的心情无比兴奋!面对桌子上的“美食”,同学们已经不住“诱惑”,享受着“鲜肥滋味之美”了。环顾四周,个个满面春风,酣畅淋漓,举杯共饮哩!“啪啪啪”闪光灯一次次地被点亮,一张张美丽的面孔被定格在瞬间。在主持人一声“2011届初三学生毕业典礼正式开始”下,在五彩缤纷的彩条的萦绕下,把同学们的注意力收回,我们的时光进入了“倒计时”。第一项,由敬爱的王校长致词,接着由校长亲手颁发毕业证书。手持一本沉甸甸的毕业证,承载了多少对往事的回忆!三年前,我们在这里相知相遇,开始用心灵和生命演绎自己的精彩,我们带着对母校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求,对梦想的追逐,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这里。三年的光阴,太匆匆``````而如今,一张毕业证意味着什么?离开?告别?结束?新的征程?望望台下,有的老师已是“满目愁情,眼里哽咽着,但又有说不出的感觉。因为彼此之间都知道这场毕业典礼意味着什么。第二项,分别由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讲话,居然,一向庄重的张老师和严肃的班主任眼里噙满着泪水。难怪,三年的师生情,三年的风风雨雨!这一颗泪珠,触动了无数师生的情思,眼里哽咽着,哽咽着`````第三项,由全体教师诗朗诵,听着我们敬爱的老师绵绵细语,满心的祝福与崇敬。第四项,学生诗朗诵《母校师恩永难忘》。是啊,我们这些正处于吐芽期的小树,怎能离开老师这些辛勤园丁的浇灌?他们日日夜夜关怀着我们:为我们修剪枯萎的枝叶,为我们浇灌知识的甘露,为我们披上抵御风寒的暖衣,为我们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如果说有时我们的生活是灰暗天空,他用智慧开创了熠熠生辉。宿舍里,是您的绵绵叮咛;教室里,是您的谆谆教导;餐厅里,是您的碌碌身影。母校师恩永难忘!台下的同学早已泪水浸润了双眸。更值得诧异的是,化学,生物,地理三科老师来到现场,全体同学都站起来为之鼓掌,遗憾的是,老师们要调离学校了。此时,内心的激动按捺不住,化作满眼的热泪。平凡的,却是最不平凡的;日常的,却是最感动的;细小的,却是最伟大的!千言万语化作了一个拥抱!《同一首歌》唱响了我们心中的渴望,结束了这场毕业典礼。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确,如果不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我们不会相识相知。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在一起,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换来的只是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来之不易的师生情,来之不易的友情,细微的感动,瞬间的成长在毕业典礼之上瞬间呈现。
仲夏的暖风又一次拂过,带着淡淡的芙蓉花香,吹来了这一段记忆,那是甜蜜,是美好。依依不舍,不是对母校这一躯壳,而是这躯壳里永远柔软而昂扬的灵魂!
第三篇:书香悠悠(本站推荐)
书香悠悠
渭城一初中 七年级一班 师冉婷 指导老师:赵亚群
书,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知识的载体,一种智慧的载体,一种情感的载体。书,也是我最知心,最珍贵的朋友。
我有许多书,古今名著、中外小说、童话寓言、诗歌散文,应有尽有。这些书包罗万象,内容可称得上五彩缤纷,它们教会了我很多很多,有极有深意的人生哲理、也有幽默诙谐的人物形象、还有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他们伴随着我,从小到大,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慢慢的成长起来,懂事起来。
最近我正在读一本好书,名字是《心灵鸡汤》(《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相信有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这是一本隐藏着幸福的心灵密码的书,它荡涤着我们的心灵,清洗着我们的灵魂。像“高贵的心灵之所以高贵,正是因为它虽被庸俗所包围或缠绕,却不会被庸俗所污染。”和“用财富装扮身躯,不如用道德美化心灵!”以及“荡涤心灵的尘埃,让快乐时刻相随。消融心中的冰点,感受幸福的温度。”等都是我十分喜爱的句子。曾经的曾经,我也会被一些问题所困扰,而遗忘了自己最基本的目的,就像在茫茫大雾中看不清了世界一般,而那个故事,却成为大雾中的阳光,驱散了那阻挡了我们的视野的迷雾。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很有名很有名的演讲家(请原谅我忘记了他的名字)去英国演讲,事先有人通知他说这场演讲很重要,会有很多极其著名的大人物来到现场,问他需不需要提前准备一下,演讲家笑了笑,摇了摇头。演讲开始后,只见很多人拿出了本子,准备记笔记。然而,演讲家并没有像其它人那样立刻进入演讲,而是默默地从兜里拿出了一张崭新的50美元,向听众们问道:“请问有谁想要这张钱?”听众们纷纷觉得诧异,但还是有很多人笑着举起了手。演讲家看后又把这张钱揉了揉,又问道“现在,还有谁想要这张钱?”依旧有很多人举起了手。接着,演讲家把50美元扔到地上,用脚狠狠地踩了踩,问“现在,还有谁想要?”举手的人少了一些,但还是有人举手,演讲家点点头,说到:“不管这张钱是新的,旧的,甚至是破的,它还是50美元,它的价值没有变!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2秒后,全场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场的没有人做笔记,但是,也没有人会忘记。
这是一个充满了哲理性的故事,它让我明白了,无论如何,你始终是你,你的价值永远不会变。这就是书教给我的,这就是书为我的人生带来的光芒,就像那茉莉香,不浓,但它却散入我的心中,久久不散。
教师评语: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表和形式,而在于不断的追求和创新,作者引用正在读书中的一个小故事,向读者阐释了这一观点,让悠悠书香浸润和感染读者的心灵。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语言优美生动,富有哲理。
第四篇:悠悠中华魂
悠悠中华魂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三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幽幽中华魂!
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圆明园的熊熊烈火,日俄强盗的烧杀掳掠何曾吓倒过这坚强的民族?它就像一把利剑刺进这民族的胸膛,鲜血与疼痛惊醒沉睡与麻木;它就像一条鞭子抽在这民族的脊梁,耻辱的怒火燃烧在每个人心上。但苦难的中国向何处去,黑沉沉的大地见不到一丝曙光。
看!在湘江之畔,在黄浦江边,在紫禁城下,在黄鹤楼旁,星星点点,点点星星,是谁在擦亮一丝火星,这希望的火星,这振奋的火星!终于,在绿草如茵的七月,在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在一只普普通通的小船上,那些星星之火聚成了一只火炬。从此,这火炬燃起了一个民族的希望;从此,这火炬开始指引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聚集在这火炬下,越来越多的劳苦大众跟随在这火炬后,这火炬从广东来到武汉,从南昌来到井岗山,从瑞金来到陕北,从瓦窑堡又来到北京。留下您坚韧的身影,它带领中华民族扫荡了土豪军阀,赶走了日寇列强,覆灭了蒋家王朝,焚毁了一切专制与腐朽。这只熊熊燃烧的火炬就是我们的党——伟大的中国。
您如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在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指引着万千热血战士,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如不灭的灯塔,在漫漫长夜,照亮战士前行方向;您是力量的象征,激励着无数战士披荆斩棘,与反动势力作英勇斗争;您是希望的源泉,鼓舞着中华儿女在急风骤雨中顽强搏斗。84年的历程,见证着您奋斗的足迹,82年的沧桑,回顾漫漫归程,我们不应忘记,新中国成立后,在您的领导下,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中华民族赢得了地位与尊严。改革开放以来,在您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们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防力量不断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香港、澳门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回归指日可待。神州流香溢彩的广袤大地上,春天的故事正在灿烂的阳光下继续,东方强盛巨龙正在逾跳腾飞,太阳如炽,光华亮丽,明媚的春光下,神州纺织着一幅幅日新月异的蓝图:那南海的碧波,掀动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那珠江的潮头,涌起了春天的信息,那扬子江畔的东方之珠,闪烁着神州迷人的色彩,那九曲黄海的浪涛,勾勒出西部大开发的蓝图。神州天空的每一片云彩都显得那样的光辉灿烂,昨天的故事依然精彩,明天的梦想更加斑斓。您将一切无私地献给了人民,带领人民奔向灿烂的未来,作为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请允许我为您高唱一曲您的赞歌,相信在您的领导下,定会实现台湾回归,从胜利走上新的胜利,从辉煌走上新的辉煌。
每位学生心中都有一颗爱国之心,那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诚然,作为新时期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应该用勤劳的双手让祖国繁荣昌盛,我们应该用坚强的臂膀给祖国安定祥和的环境,要知道,整整八十年,五四青年安家定国的愿望还没能完全实现,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无可推卸的责任。其实怎样去爱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这也是永远无法用语言能够概括出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会相同,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填写自己的一页。
今天我要说,如果祖国需要,我愿到雪域高原,做千里冰川上的一朵雪莲;我愿到万里戈壁,做茫茫黄沙中的株绿杉;我愿到帕米尔高原上的红旗甫,让绿色在生命禁区里闪耀光芒。我也相信,只要祖国需要,在座的每一位都会义无反顾的献出自己最可宝贵的一切一切,这难道不正是伟大民族之魂的闪现吗?
我要歌颂祖国,歌颂她的美丽。因为她珍存有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因为她是苏杭、桂林的母亲;因为她拥有西双版纳、西沙群岛……
我要歌颂祖国,歌颂她的实力。因为我们圆了航天梦;因为我们申办奥运成功了;因为我们加入了wto……
我要歌颂祖国,歌颂她的精魂。因为她哺乳了雷锋、赖宁;因为她培育了周恩来、邓小平;因为她造就了司马迁、徐悲鸿……
千万条河川是您飘散的头发,绵延的山脉是您绿色的血脉,洞庭湖的水是您那明亮的眼睛,青藏高原是您硬朗的脊梁,北京是您跳动的心脏,桂林山水是您头上的翡翠,梅树、牡丹点缀的大地是您身上的衣裳。
我愿化作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永远地歌颂着您:我的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幽幽中华魂,华魂遍千年!谢谢大家
中华美德颂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工人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歌颂祖国演讲稿-腾飞吧,祖 国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九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亲!
我们以《诗经》关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五十九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七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第五篇:悠悠中华
悠悠中华
从最初的原始农耕到今天的现代科技,从最初的远古社会到今天的高楼林立,华夏文明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增添了不少钢筋水泥。但我相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悠悠中华情就如同一朵朵美丽的鸢尾绽放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在那遥远的神秘的东方,有一个大国静静地喘息了几千年。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经历过兴盛与屈辱、平静与跌宕。长江与黄河孕育着每一代中国人,涓涓不息的流水为我们带来了农业的兴盛。早在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了原始农耕。中国更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南稻北粟的农业特点更为今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从建立到瓦解,我们都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求最佳的发展方式。无论是后来三国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后来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胡文化的取长补短,抑或是丝绸之路的开通到鼎盛,中国的经济一直都是在前人的摸索中建立起来的,每一个时代的失败都离不开经济的原因,正是有了一次次的探寻才会有了如今的成就。其实今天也不乏这样的品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才能培育出杂交水稻,造福于现代农业经济。说到失败和探寻,就更会想到中国选拔官员体制的变更。从秦汉时的推举制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后来的科举制,甚至牵扯到一点现在提前进入高校的自主招生制,一次次对于时代而言都是进步。门弟的观念越来越被淡化,这正是发展探寻带来的结果。我国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也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中国的之最,就不得不提人口的数量了。中国以13亿人口大国位居世界第一,当然我觉得人口的众多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少利与弊。比如最重要的粮食问题,中国有许多人民吃不饱等着我们去关怀,由于地域的巨大,灾难也频频多发。然而一次次的灾难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经验,无论是汶川的大地震,还是玉树的大地震,抑或是最近的甬温铁路事故,我们都能也必须从容地解决。多难兴邦,人口的众多并不是我们的问题,但13亿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却是由我们创造。在灾难之后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幸好还有13亿亲人陪伴着我们,我们将同风共雨地走过。然而让更多的华人或侨胞感动的是每逢佳节,能有一个同乡的知音一起思念亲人,这更是一种亲切的幸福。国人与国人之间的那份情谊并不会随着时间、灾难或地理位置的阻隔,那份爱国的情怀无时无刻都在我们心中。
从小就接触唐诗三百首,领略到了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坦然豁达,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两位我很喜欢的诗人代表了童年对唐诗的记忆,当然还有更多:春天在记忆里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暖风熏得游人醉”,夏天被描绘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意盎然,秋天是被歌颂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烂耀眼,冬天自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凛冽。时常折服于唐人的文笔,竟将春夏秋冬世间万象扫入文卷中!长大以后,更是了解到中国人的文采并不单单体现在唐朝,拘泥于唐诗。宋有成熟的词,我时常会看着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发怔,多么细腻的笔触才能将闺中女子的思念描写的如此淋漓尽致!还有元朝时鼎盛的曲,严格的散曲体制和讲究的音乐韵律都是古人最平常的爱好,但其中也流露出了那时人们心中的情感和遮掩不住的笔墨才华。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至于清朝,那对清朝小说的喜爱也是没有几天几夜讲不尽的。《红楼梦》和《水浒传》是最早接触也有最深印象的章回体小说,曾经为宝黛二人最终的分离感到黯然神伤,但最终才了解正是如此的一个不完整的梦才给了读者更深的感触;曾经为梁山一百零八将多数死亡的结局感到义愤填膺,但孰不知那才更能凸显小说人物的有血有肉。《西游记》的经典更是不用多说,《三国演义》虽然还未有幸拜读,但已然能领略到小说人物的英雄气概。到了现代,中国人笔下的光辉也并没有止住,最令人发省的恐怕就是大文豪鲁迅的文笔,一部现代小说《狂人日记》就一针见血地鞭挞了中国的封建礼数,一部《呐喊》就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华民族,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在那段黑暗的误入歧途的岁月里,中国更是涌现了大批的爱国诗人:低吟着“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新月派”闻一多,浅唱着“我所经历的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时代。”的艾青等等,还有许许多多渴望尖叫穿破苍穹,唤醒那个时代的现代诗人。身为90后的我们更是从小深受秦文君、杨红樱童话的耳濡目染,再大点就开始欣赏余秋雨、张爱玲等人的文笔。纵横古今,中国不缺乏文化的滋润,只是有时使人激动人心的笔墨在那个时代的需求量更大,从而催生了更多妙笔生花才华横溢的文字。我一直认为文化的强大才是一个国家国人精神素质最高的体现,在文字中流露出的爱恨情仇才是最引人深思的力量。
无论是经济、人口还是文化都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力量,有人说当代人只关注于时髦的新科技,将传统抛之脑后。我想说的是,当代人必然重视科技,因为那是一个国家的硬件。但每当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们依然不会忘记历史,依然虔诚地满心欢喜地和家人团聚,因为那是一个中国人务必将传统传承给下一代的义务。祖国在繁荣昌盛,悠悠的中华历史正如你所见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