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初的诗
宋初的诗
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李昉、徐弦,王禹偁。李徐二人主要模仿白居易的唱和诗。内容多为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王禹偁与他们不同,更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早年也作有闲适诗。总之,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已初步表现出平淡美的追求。同时他的长篇叙事诗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花化风气。
晚唐体诗人指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九僧(九个僧人),潘郎,魏野,林逋,寇准。九僧最恪守贾姚门径。重视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秒回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视五律。题材内容狭小。潘魏林三人于九僧有所不同,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姚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内容也更丰富。寇准官至宰相,功业彪炳又遭人谗佞,以风节著称,但他写诗却绝少涉及上述内容,而喜欢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西昆体诗人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真宗景德二年,杨亿,钱惟演,刘筠等诗人奉诏作书,诗人们互相唱和,收集编撰成集。集子一处立刻风行一时。A西昆体题材范围比较狭隘。一是怀古咏史,二是咏物,三是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b内容上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思想比较贫乏,也很少抒发诗人的真实感受,缺乏生活气息。极少数批判时政的现实意义。C艺术特征杨亿等人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学习李商隐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他们的诗,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徒具其型而不具其神。只有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没有李商隐诗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总体上西昆体诗人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欧阳修的诗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重视生活内容。他的诗更重要的内容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以散文手法和议论手法入诗,而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他的诗在语言上清新流畅,这与他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形成了流丽婉转的风格。
诗穷而后工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并且说“愈穷则愈工”,“穷者而后工”,“诗穷而后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至于为什么如此,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思想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梅尧臣的诗虽然沉沦下僚,但关心时政和民生。常常以寓言,直接书写等方式在诗中讽刺时政。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梅尧臣诗的题材走向是日常生活的琐事。把日常生活的小事写的饶有兴味,为宋诗开辟了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走向。与题材内容趋向平凡化相适应的是,梅尧臣诗在风格上追求以平淡为终极目标。他的平淡不是陶渊明的那种平淡,而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一种超越了雕润密丽的老成风格。他的诗风与唐诗丰神情韵的风格相反,有时会感觉词句枯涩、缺乏韵味,但是最终导致了新的诗风的形成。他的诗的这种题材走向和平淡老成的风格倾向都对宋诗风气有开创性意义。
苏舜钦的诗他的诗风豪放雄肆,早年慷慨有大志,喜欢用是个痛快淋漓的反应时政,抒发强烈的政治感慨《庆州败》。常常对时政直言痛斥,毫无顾忌。他的另一类诗是写景诗,写雄奇阔大之景,赞美自然界对的壮伟力量《大风》。他的诗直率自然,意境开阔,以雄豪奔放见长。有推敲、剪裁不足,不够含蓄精炼的缺点。王安石的诗他的诗和他的文一样也是重视实际功用的。把诗歌看作是抒情述志的工具,偏重于书写个人情怀,反应的生活内容也更为丰富。他的诗在五十六岁退居江宁以后有了很大变化。前期他的诗注重反应社会现实,《兼并》也有一些思亲怀友的抒情诗《思王逢原》。但更出色的是咏史诗,借咏史以传志,对历史表达新颖的看法,并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情《贾生》。他的咏史诗充分体现了宋诗思虑深刻,长于议论的特点。后期,随着退出政治舞台,诗风趋于含蓄深沉。最具代表性的是写景抒情绝句《南浦》。
王令的诗王令不幸英年早逝,他的诗以抨击时弊,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为主要内容,风格雄伟奔放,语言奇崛有力《梦蝗》。即使是抒情诗也具有开阔宏大的意境
苏轼的诗他的诗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他对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对现实的批判的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没有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荔枝叹》。他擅长在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现深刻的哲理,人生的感受也转化为理性的反思。这种深刻的反思使苏轼面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虽然也有愤懑、消沉的一面《寒食雨二首》。但更多的则体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这种乐观旷达源自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他在逆境中的诗依然笔势腾飞,词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病。他的诗比喻生动出奇,层出不穷《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而用典时则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对仗则既精工又活动流动,构思打破常规“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对诗歌风格主张兼收并蓄。尤其重视两种不同风格的融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相互渗透,相互调节。许多作品都刚柔相济《游金山寺》。
黄庭坚的诗黄庭坚体或山谷体或是黄鲁直体
就题材而言,他的诗没有显著的特点。他的诗主要特点是文人气和书卷气特别浓厚,诗中的人文意象特别密集。以文化活动为内容的黄庭坚诗微妙而深刻的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律动,书卷气和生活气息并存,这正是宋诗别开生面的表现之一。酷爱吟咏书画作品,亭台楼阁,笔墨纸砚,香扇等。即使写其他题材也努力发现其中的人文意象。《演雅》吟咏了许多动物,但不是在自然中认识,而是在古代典籍里认识,全是充满了典故。黄庭坚诗更引人注目的是鲜明艺术个性,他在生新方面有强烈的自觉,他的整个诗歌创作都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格。
黄诗不论长短,往往包含多层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上下局意思有时想去深远,读来有奇崛之感,“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具少年”。黄诗运用修辞手段,则善于出奇制胜,“煎成车声绕羊肠”形容煎茶的声音。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一是句中音节打破常规,二是律诗中多用拗句,以避免平仄和谐而流于圆熟的声调。老年体现出返璞归真,平淡质朴,精光内敛的老成风格。
陈师道与黄庭坚黄庭坚与陈师道都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但陈师道与苏轼挥洒自如的创作方式不同,他是闭门觅句的苦吟派,所以她写诗不学苏轼,而是以同样重视推敲锻炼的黄庭坚为师,因为这一层渊源关系,在他的诗自成一体后,与黄庭坚并称黄陈。
陈师道的诗歌题材比较狭小,主要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慨,写的真挚诚恳,是寒士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主张写诗应当宁拙毋巧,宁朴勿华,创造出以朴拙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风格。简洁精练,质朴无华,外表浑朴而意味深长,正是宋诗以平淡为美,思理见长特色的表现。有过于追求言简意赅,导致语义破碎的缺点。江西诗派的形成 黄庭坚的诗论
黄庭坚喜欢论诗,主张诗歌要有所寄托,要批判现实。他谈论诗歌艺术,主张写诗要循序渐进:一是多读前任作品,汲取营养,掌握炼字、造句、谋篇的技巧;然后才是着力打破技巧的束缚,并争取自成一家。他倡导学习杜甫诗的重点是借鉴杜甫诗在炼字造句谋篇上的艺术经验,达到超越雕饰而实现精光内敛的老成境界。他的诗论使初学者有法可循。点铁成金说黄庭坚诗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面对唐诗这座恢弘的大山时对的一种创新策略:对前代诗歌的语言艺术做积极地借鉴,在此基础上实现推陈出新。这种说法被后人视为剽窃,但在北宋特定的时代里,面对唐诗的压力造成的无所创作的窘境,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因此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黄庭坚卓越的诗歌成就,字斟句酌,法度井然的创作方式,循序渐进的诗论体系,大张旗鼓的宗杜主张,以及点铁成金的摆脱唐诗窘境的策略,使他受到很多年轻诗人的追捧,加上脱颖而出的陈师道吸引了不少追随者,一个以黄陈为核心的诗歌流派逐渐形成。宋微宗四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派称为江西宗派。宋末,方回提出了杜甫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的说法。
江西诗派的演变黄陈去世后,试探空气凝固不签。经过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努力,宋诗已经基本定型,黄陈的法度森严更是给年轻人创作提供了法则和规范,再加上严苛的政局使得诗人心态内敛,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成为江西诗派叶氏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靖康之耻打破了这种沉闷空气。描写战争以及带来的灾难的诗出现,即使是一些咏物咏史题材的诗里也可见忧国伤时之思。但随着宋金合议的签订,这种新的风气又渐渐地恢复了。
南宋初期的吕本中后期江西诗派的重要诗论家,他早年的诗,专以黄诗为典范,生新刻峭,旨趣深幽,进入南宋以后,吕本中的诗逐渐形成一种轻快圆美的新风格。他的诗论最重要的是“活法”: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着,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不背与规矩也。主张既有法则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没有特定的风格论内容。
陈与义的诗早年学习杜诗的炼字造句手法,山河破碎之后,改为学习杜诗艺术的沉郁、壮阔的风格,创造了雄浑深沉的诗风。他的描写山水和闲适生活的诗风格颇有陶渊明,韦应物的风格。他的主导诗风是雄浑。
曾几的诗他在陈与义流动圆美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清新活泼的新风格。语言明快畅达,声调委婉和谐,呈轻快流动之态,且神韵宛然。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陆游的诗陆游子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即使在后来复国无望,诗坛风气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题材和琐屑卑弱的风格倾向日益明显时,时仍然没有渐趋消极,仍然坚持夙志,大声疾呼抗敌复国,高扬爱国主题,承担起振作诗风的历史使命,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影响。
陆游所说的诗家三昧是指他在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宕的军营生活的激发,领悟到应改变早年专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和日常生活情景的吟咏。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之处统治者谋私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种深有剧痛集中体现在《关山月》中,他的诗更多的是自抒报国壮志和忧国深思的作品。《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此外陆游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歌体裁。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生活还是书斋逸趣,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他常常凭借环境、梦境来抒发胸中的壮怀英气,丰富多彩的纪梦诗,构成了陆游诗飘逸奔放的特点,神似李白;但也有很多表现诗人真是心态的诗句,神似杜甫。兼容李白的飘逸奔放和杜甫的沉郁顿挫,但又不像李白、杜甫那样雄奇莫测,陆游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严谨。他的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著称,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同样显得平易近人。七绝则笔致流转,情韵深永。杨万里的诗和陆游不同,杨万里的诗兴主要是在自然风物和日常生活的情趣上,杨万里是一位理学家。但理学思想没有窒息他活泼的思绪和透脱的情怀,却增进了他对平凡事五中蕴含对的哲理的思考,这使他的诗既有生活气息,又富于理趣。他关心国事,忧国之思时常流露在诗歌中。杨万里的诗风发生过多次变化,经历了学江西诗派,学王安石和晚唐诗人,最终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面目的诚斋体。风格是活泼自然,饶有趣味。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的投射在客观事物上,使之充满生机和灵性。第二是杨万里作诗想象奇特,但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或者奇崛的结构,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晚年作诗则无拘无束,信手拈来,这是一种进入了自由王国的成熟境界。范成大的诗继承了杜甫新题乐府的传统,以写法新颖生动而别具一格,语气冷峻,但批判现实的力度并不亚于白居易诗的大声疾呼。他的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纪行诗主要是描写沦陷区山河破碎的的景象,中原人民嘈杂哦蹂躏,希望光复的情形,凭吊古代爱国志士遗迹以表示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范成大的田园诗创造性的把田园诗描写士大夫音译情趣的和表现农民劳作生活及其种种疾苦的两种传统合为一体,全面、真切的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他的诗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但是诗风个性不够鲜明。
永嘉四灵的诗指的是宋光宗绍熙年间出现在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这四人都出于理学家叶适之门,每个人名字都带有一个灵字,叶适把他们合称四灵。曾编选《四灵诗选》。四灵都是命运落拓的寒士。诗歌内容比较单薄,只是偶尔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多数是题咏景物,酬唱赠搭。四灵写诗以贾岛,姚合为宗,精雕细琢,玲珑雅洁。四灵只是不满体现着典型宋调的江西诗风,从而又回到宋初崇尚晚唐体的老路上。以五律为主要诗体。
江湖诗派书商陈起为那些流转江湖的游士,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的诗人出版诗集,总称《江湖集》,这类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诗人就被成为江湖诗派。这是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他们只是具有大致相似的长做倾向而已。总体上,江湖诗派的风格倾向是不满江西诗风而效仿四灵,学习晚唐,但是他们比四灵更宽阔一些,这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江湖诗祸宋宁宗嘉定十七年,权相史弥远擅行废立,次年又逼死了已经被罢黜的济王赵肱。为了钳制舆论,史弥远从新刊的《江湖集》中找出“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的诗句,诬为讥刺朝政,对作者进行迫害,《江湖集》被劈版禁毁,且昭禁士大夫作诗。江湖诗祸一方面限制了江湖诗人作诗,使他们畏惧祸患而较少题咏时事,另一方面使得江湖诗派名噪一时,提高了他们在诗坛的地位。
江湖诗人人员众多,人品复杂。大多数人对政治不关心,但也不甘于寂寞清贫的隐逸生活。他们热衷于郊游,结社,互相标榜。有不少人以诗歌作为干谒权贵、谋取钱财的工具。他们的诗大多是歌功颂德的应酬之作,艺术很粗糙。当然,江湖诗派十分复杂,补课一概而论。他们的题材来源很广,农村即城市贫民的悲惨处境不时会出现在江湖湖人笔下。江湖诗人刘克庄的诗他关心国事,对南宋现状忧心忡忡,写了《国殇行》《筑城行》《苦寒行》等乐府诗来抨击时弊。在艺术上刘克庄诗风呈现出多重渊源,虽然有学贾岛姚合到四灵,但并没有受其束缚。呈现出思新语工,文字且不甚雕琢,风格评议明快。缺点是贪多务得,往往一题多首,摇笔即来,未免粗缆。
江湖诗人戴复古受陆游雄浑诗风影响最深,作诗成杜甫、陆游的传统,指斥朝政,反应民意,绝少顾忌。他的最好的诗是写对时事的感触。沉郁之中有一股豪放之气,语言浅切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子啊江湖诗派中独树一帜。
宋末爱国诗人在宋亡前后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抵抗方式,一是奋起抗敌,以死殉国,这类人事民族英雄,以文天祥代表。二是隐居守节,不仕异族。这类人后来被称为遗民,以谢翱、林景熙为代表。
文天祥的诗宋末民族英雄的代表,早年的诗歌比较平庸,诗风近于江湖派。艰苦的战斗和苦难的命运使他的创作得到了生华,他用诗歌记录自己出使元军大营被捕逃脱知道兵败被俘,从容就义的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最著名的是《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忠义情怀和英雄气概,忠臣义士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集杜诗是晚期诗作的重要形式。集杜诗就是把杜甫诗句重新组合成诗。集句诗向来被当做是文字游戏,但文天祥的集杜诗却具有独立的文学价值。
谢翱的诗宋末遗民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家。他的诗沉痛悲凉,意旨深密,深刻地反映出在异族统治下人们的哀痛心情。《西台哭所思》。他最成功的诗是《效孟郊体首》,成功运用隐喻手法写亡国哀思。往往深有感触却又闪烁其词,已经如梦如幻,词意精警瑰丽,风格奇崛高古。
汪元量的诗此人身份独特,是南宋宫廷的琴师,目睹了宋亡的过程,把随宋帝被俘北上的见闻一一纪之于诗,代表作是《醉歌》10首,他往往直书其事,并无议论,但痛愤之情却溢于言表。可谓是宋亡之诗史。
辽代第一个比较有名的契丹诗人是耶律倍。辽代诗歌最能见出特色,也最能动人心弦的是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的作品。萧观音的诗作风格比较多样,既有雄豪俊爽,也有委婉深曲之作。萧瑟瑟是辽代亡国之君的文妃,他的诗作以国事为念,犀利的政治卓识与至诚至清,磅礴之势融为一体。在契丹人的诗作中,篇幅最大且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醉义歌》,传为寺公大师作,后由元初的耶律楚材翻译成汉文。全是运用了很多汉文化的典故。
金诗发展的三个阶段一:金初到海陵朝。作家主要是从辽、宋入金的文士,后人成这种情形为借才异代。王枢、于仲文、宇文虚中等,他们的创作大多表现出故国之思,还有一些所见所闻,风格呈现南北融合。二: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蔡珪、王庭竣、党怀英、周昂等,诗风形成了粗狂雄豪的北风文学特质,初步形成了金文学自身的特点。这些作家被金末的元好问成为国朝文派。三:金在蒙古的进逼下被迫南渡到金亡。不事雕琢,重在达意的文学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产生了一批关心国计民生的好作品。赵秉文和李纯甫主盟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诗学流派。赵秉文主张师法古人,强调多样化风格,但对个人的独创性有所忽略。李纯甫则另立一派,论诗力主自成一家,诗风奇险雄肆,意象奇崛,光怪陆离,近于韩愈诗风。忧时伤乱的题材走向渐趋加强。不少诗人写出了反映现实**的诗篇,最能代表这种新气象是元好问。
元好问的诗字裕之,号遗山。他的诗歌生动地展示了金、元两代之际的历史画卷。在艺术上,元好问全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熟练掌握了各种诗体的艺术形式。无论从思维价值还是从艺术成就来说,元好问的是都已那些写于金亡前后的纪乱诗成就最高。在国破家亡的巨大刺激下他写出了一系列雄浑悲壮的传世名篇。他的纪乱诗对的特点之一是他对国家爱灭亡、人民遭难的现实不是一味的哀叹悲泣,而是把慷慨悲壮的感情表现于苍茫雄阔的意境之中。形成了情感悲凉而骨力苍劲的诗风。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理性省思。往往把对现实的悲怆情怀与对历史的批判意识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诗的思想深度。他的诗也具有诗史性质。他的诗以七律成就最突出,情感深挚悲凉,自成声调。七古也气势磅礴,意象齐伟壮丽;五言诗浑融含蓄,物我相融,意象平淡而韵味隽永。他的诗论表现出重视自然天成的意境和雄放壮伟风格的艺术主张。并且明确的传达出以诚为本的诗学理念。
元代前期诗人集咏为一时盛事。月泉吟社是由元初宋遗民创立的规模最大、影响最远的诗社。其作品《月泉吟社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社总集。主要成员有吴溪、延致方风、吴思齐、谢翱等。在月泉吟诗社的影响下,整个元代,诗人结社吟咏都是诗坛风景。方回是宋代江西诗派的殿军,他的诗往往表达低回沉重的心情。艺术上发挥江西诗派的创作特点,在诗眼、句法上下功夫,以意象生新、境界老成为折腰特征。戴表元重要诗人和诗论家。不回避社会矛盾,而是犀利的诗笔,涂写当时社会底层的悲惨现象。
元代中期的诗这个时期诗坛上占据主导地位的诗学观念是崇尚雅正。所谓雅正有两层含义,一是诗风以温柔敦厚为皈依,二是题材以歌咏升平为主导。后代人把它视为元代诗歌兴盛的标志,但这种观念对诗歌发展的影响是负面的,雅正观念消解了诗歌对社会、政治的批判功能,也削弱了抒发真情实感的抒情功能。
赵孟頫的诗他的创作昭示了元诗特殊风貌的形成,被认为是始倡元音。赵孟頫虽然是由宋入元的诗人,却一反时风,直接上承南北诗人的清理高估,又融合唐诗圆融流畅,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开启了延祐诗风。
元诗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中期时期的盛况。他们是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以擅长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闻名。四人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接近。雄浑流丽、步骤中程。格调音响,人人相同。多模往局,少创新规。四人中最优秀当属虞集。擅长律诗,格律严谨,隶事恰切深微,已经浑融,风格深沉。杨载诗风劲健雄放,主要体现在七言歌行诗中,虞集称他的诗为百战健儿。他还是重要的诗论家。范椁也以歌行体见长,诗风豪迈又流畅自如,他的五律是专学杜甫,颇有杜甫诗沉郁凝练之风。揭傒斯以清婉流丽著称。当然还有一些作品质朴无华《秋雁》。元代后期诗歌随着政治的进一步腐败,社会矛盾变得尖锐,雅正观念一统诗坛的格局被打破了,诗人的题材选择和风格追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写实性大大增强了。而杨维桢的铁崖体是这种诗风丕变的标志。后期诗坛有写实倾向的作家当推王冕。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包括天灾、赋税等在他的诗中都有尖锐的揭露和真切的描写。元代后期最具个性的诗人是杨维桢。杨维桢个性猖狂,认为诗是个人性情的表现,强烈地主张艺术创造个性化。他力图打破元代那种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崛不凡,从而创造了元代诗坛的独一无二的铁崖体。铁崖体在形式上以古乐府为主,造语藻绘而有力度,在诗的整体审美小营上具有陌生化的特征。融汇李白、杜甫、李贺诗的长处,以气势雄健的奇思幻想突破了元代中期诗歌甜熟平稳的畦径,给人以石破天惊的感觉。就整个文学史的角度而言,他没与突破李白。李贺一路,独创性并不鲜明。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高启成就最高。元明交替之际,时代特征鲜明,战乱生活的反应,忧郁。彷徨、孤独的情绪。很多无端的忧愁连诗人自己也不知为何,恰恰显露了一场苦闷对的内心。还有反应明朝的使唤生活使他感到束缚;也有登高怀古的主题。杨基对自己的坎坷生活遭际有所反应,保留着“元人习气”,艳丽纤巧的痕迹。
台阁体诗文在永乐至成化年间占据文坛主导地位。台阁之当时的翰林院、詹事府、内阁,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指为当时的馆阁文臣所提倡而形成的一种诗文创作风格。所谓其时“诸大佬倡之,众人靡然和之,相习成风。”内容多赐教贫乏(应制,题赠,酬应之作),颂圣德,歌太平。平正典丽。馆阁文臣心怀感激,又以供奉文字为职责,重在维护正统,教化。亲和官方意识形态。政权相对稳定。社会呈现繁荣,歌颂上之德而鸣国家之盛的创作氛围。文字狱等恐怖政策震慑了文人表现社会现实的创作倾向。
茶陵诗派成化弘治年间。李东阳为主,还有谢铎,张泰,邵宝,鲁铎等人。针对台阁体的卑冗委锁气息,李东阳主张诗学汉唐,强调是语文不同,强调两者在规制上的差别,突出诗歌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这种复古论调影响到了前七子的复古运动。因为他的祖籍在茶陵,故将以他为主的这个诗人群体成为茶陵诗派。
第二篇:初中古 诗 词 鉴 赏
古诗词鉴赏太平初级中学刘云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考试大纲>诗词鉴赏考点要求
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
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
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我省命题方向预测:难度不大,大多是选用绝句、词中小令为材料,新诗基本不设题。陕西省中考诗词鉴赏题考点探究(2010)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2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2.在《农家望晴》和《观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2009)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20.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2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2008)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孙觌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20、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2分)2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练一练(2009陕西中考)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20.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2008陕西中考)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宋孙觌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20、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2分)(诗人通过烟雨打湿黄昏的情景,生动可感地写出了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韵味。)
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作品中的一个”闹“字自古被人称道,说说它的妙用。(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
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题目形式答题技巧――“情感”【题目形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心情)。【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1.月――思乡,怀人。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4.松――孤直傲岸。5.莲――爱的象征。6.梧桐――凄凉悲伤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8.秋蝉――高洁,悲凉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10.柳――离情依依11.芳草――离恨1 2.芭蕉――孤独与忧愁13.羌笛――凄切之声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15.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练一练(2009陕西中考)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2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答案】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2008陕西中考)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孙觌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2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诗歌通过对自然清新的乡村美景的点染以及对烟雨黄昏中悠然独立的渡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生活的向往。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说说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的乡村生活热爱之情。)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说说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题目形式答题技巧――表达技巧【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诗词常用修辞及表现手法【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用典、借代等。【常用表现手法】抒情方面: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描写方面: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多种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工笔白描等;其它方面:对比映衬、渲染烘托、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乐景写哀、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抑扬等。(2010年陕西中考)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问题: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姿态,形象的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问题:分析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案: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课堂作业:(任选一题做做)
一、(2010年山东济宁)绝句两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2010年四川成都)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谢谢大家再见* * 炼字情感表达技巧情感情感炼字【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练一练诗词中的意象诗词中的情感写景诗: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和愉悦快乐的心情。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练一练练一练课后作业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从“炼字”、“情感”和“表达技巧”中任选两个方面写一小段鉴赏文字别忘了课外积累诗词鉴赏的相关知识哦!*
第三篇:宋家初中值周老师工作职责
值周教师职责
1、按时到岗,保持常规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床时间:上午6:30,休息时间:22:00)
2、负责按《宋家初中班级量化管理细则》标准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各班本周常规工作,具体任务如下:
(1)与政教处一起检查本周升旗仪式及其他所有集会活动(包括师生考勤、纪律)
(2)与政教处一起检查本周班会开展情况
(3)与政教处一起每周五放学在校门口维持学生放学离校秩序、乘车安全、保障道路畅通。(4)结合政教处检查各班卫生(5)每天检查各班课间操
(6)配合后勤人员维持学生三餐的打饭秩序。(7)每周一晨会要安排本周的主要工作和工作要点。
(8)坚持课间巡查,对各种不文明、不安全的言行进行教育和登记;及时处理偶发事件,维持正常秩序,发现重大事件及时向学校汇报
(9)及时公布或反馈各班奖分、扣分信息,及时提醒相应班级整改。(10)每晚与政教处一起在下晚自习后督促学生及时洗漱、上厕所、回宿舍,不得在校园内乱串、疯狂打闹等。
3、根据检查情况填写好校务日志;
4、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好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违规登记;
5、与政教处一起评议,评选出本周文明班级体,颁发流动红旗。
6、按时参加下周周末例会、并总结上周工作,提出还存在的问题和上周存在问题解决情况。
7、写好本周工作的全面总结,并在下周一晨会上作总结。
8、本周工作结束后,将校务日志等交给政教处集中保存。
第四篇:小学升初中常考古诗名句复习
古诗名句(上)
一、春景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二、夏景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三、秋景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四、冬景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五、爱国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六、山水田园诗
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123456789101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山水:
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田园: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七、送别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八、友情诗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九、思乡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345678910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十、动物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根本林间自在啼。宋欧阳修《画眉鸟》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十一、描写鸟的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十二、托物言志诗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十三、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
十四、描写月亮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下)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234567891011&&&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234567891011&&&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五)战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辛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234567891011&&&
第五篇:初读聂绀弩的劳动诗
乱说聂绀弩的劳动诗及其他
2007年11月,在卓越网上买到文汇出版社“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中的一本,书名是《冷眼阅世——聂绀弩卷》。书寄到后,曾在扉页上写下了如下的几句话:
“对老先生更多的了解,是读了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之后。记得最早知道先生的名字是在(1980年代中期)书店里和报纸上看到先生的《散宜生诗》及评论的文字。但当时并不知其价值,而现在想得到那样的书已是十分不易了。在网上找了多次先生的作品,但总是说缺货。而在手的只是先生的一个选本,并且应该是一个‘洁本’,但聊胜于无吧”。
转眼已是一年的时间了,卓越发来电子邮件,说我登记的《聂绀弩旧体诗全编》到货,于是寄款买来,算是了了一个小小的心愿吧。
到手之后,捧读之余,倒是有点感想。
我是一个健忘的人,因此想把自已的一些感想记录下来,“留此存照”。
先生的诗最早是在1981年在香港野草出版社出版,名曰《三草》,诗集由“北荒草”、“赠答草”、“南山草”三部分组成,故名。1985年,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改名为《散宜生诗》,前有胡乔木的序,序里说:
我认为他的诗集特别可宝贵的有以下三点:
一、用诗记录了他本人以及与他相关的一些同志二十多年来的真实的历史,这段历史是痛苦的,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纪念的。
二、作者虽然生活在难以想象的苦境中,却从未表现颓唐悲观,对生活始终保有乐趣甚至诙谐感,对革命前途始终抱有信心。这确实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三、作者所写的诗虽然大都是格律完整的七言律诗,诗中杂用的“典故”也很不少,但从头到尾却又是用新的感情写成的。他还用了不少新颖的句法,那是从来旧体诗人所不会用或不敢用的。这就形成了这部诗集在艺术上很难达到的新的风格和新的水平。
此段话中的三点,第一是说内容方面有史料价值,第二是说诗的思想和情感,第三是说诗的艺术水平的。写到这里,忽然又想到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里的记载,里面说《散宜生诗》出版后,有一位知名度颇高的作家去和聂绀弩谈论诗集,期间问道:“你是怎么找到乔木,请他作序的?”聂的回答却是:“妈的个B,我的诗本来是好的,就叫那篇序搞坏了!”
然作者又在写于1983年端午节的一篇《后记》(可能是朱正做注的诗选后记,手边无此书,未知确否)中说:“就此感谢乔木同志的序和加注的提议”,我们又应该如何看聂先生对胡序的评价呢?
好在现在“聂诗”和“胡序”都印在书里,是不是“搞坏了”,吾辈才学浅陋,不敢妄下断语,慧眼的方家自有高见。
先生的诗,前辈说的很多,本人不想做什么评论,更无资格强迫人接受,因此当然可以自说自话,不管其余。
集中的内容多多,我想只说说先生的“劳动诗”。
总的说来,读后的感觉是先生的“劳动诗”(北荒草)里,不单是“保有乐趣甚至诙谐”那么简单。
我们不妨先来看先生的“夫子自道”: 聂先生自己在写于1983年端午节写的一篇《后记》(可能是朱正做注的诗选后记,书中无注,手边亦无此书,未知确否)中说:“我的诗如果真有什么特色,我以为首先在写了劳动,同时代写劳动的诗人当不会少,但我多未见,且不管它。古人也有写劳动的,就知道的若干篇章说,他们是在劳动旁边看劳动,在较高的地位同情他们的辛苦。我却是自己劳动,和别人一齐劳动,也看别人劳动,但都不是同情,而是歌颂,勉强歌颂,以阿Q精神歌颂。不但歌颂别人,而且歌颂自己。”又说:“阿Q气是奴性的变种,当然是不好的东西,但人能以它为精神依靠,从某种情况下活过来,它又是好东西。哲学上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看完了这段话,我们再来看先生的劳动诗中是否“保有乐趣”。
先生的劳动诗,大多写于1958年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送北大荒劳动改造之时。时年应是55岁。55岁的老人可能不适宜强体力劳动了吧,先生所做何事,从诗中可见一斑。“北荒草”的第一首诗名曰《搓草绳》:
冷水浸盆捣杵歌,掌心膝上正翻搓。一双两好缠绵久,万转千回缱绻多。缚得苍龙归北面,绾教红日莫西矬。能将此草绳搓紧,泥里机车定可拖。
如果说“一双两好缠绵久,万转千回缱绻多”尚是作者由搓草绳而起的联想而有些乐趣的话,那么,作者真的相信草绳能够“缚得苍龙”吗?
再看下一首《刨冻菜》:
白菜隆冬冻出奇,明珰翠羽碧琉璃。故宫盆景嵌珠宝,元夜花灯下垄畦。千朵锄刨飞玉屑,一兜手捧吻冰姿。方思寄与旁人赏,堕地惊成破碗姿。
读后我就有几个疑问:这样的菜还能吃吗?既不能吃,又是谁让这样被劳教的人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去刨它呢?在北大荒这样零下几十度的夜晚,刨这样的无用之菜,是为了改造人吗?还是为折腾人?刨菜的人这时又做何感想?虽然作者把冻硬的白菜比喻成“明珰翠羽”,并联想到“故宫盆景嵌珠宝”,有点苦中找乐的冷幽默,但这其中有乐趣吗?
又《挑水》诗:
这头高便那头低,片木能平桶面漪。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汲前古镜人留影,行后征鸿爪印泥。任重途修坡又陡,鹧鸪偏向井边啼。
作者自注:鹧鸪鸣声,人谓为“行不得也哥哥”,此借其意,非真闻其声,北大荒似无此鸟。
如果作者是生活在农村的一位老者,每天要自家担水自家吃,或者浇自家的菜畦,说其中保有乐趣,那当然可通,并能凸现出自得其乐之趣,可惜作者是以55岁以上之高龄,并自认无罪而非接受劳动改造不可,在这样的情形下,除作者自道的以“阿Q精神歌颂”自己的劳动之外,乐趣在哪里,至少说,这里只有乐趣,没有抱怨吗?况且诗中已隐含着挑水者的力不胜任和艰辛,不知读者可品出否。一是诗中说出了担水之地的遥远和难走(途修坡又陡),二是说出了挑水者的因力不胜任而左右摇晃水从桶里溢出较多(片木能平桶面漪——这里应加说明,以防年轻读者不明白。过去人们到较远的地方挑水时,为了防止桶水溢出过多,在水面上放上一片圆形的木板),还有“行后征鸿爪印泥”一句,也是说桶里的水因摇晃而一路洒出,挑水之路逐渐泥泞,挑水者的脚印都印在了上边。这是有乐趣的劳动吗?作者打水之前曾向井里或湖里看过,“古镜(水)人留影”,那水中留下的会是眉开眼笑的影子吗?还有最后一 句“鹧鸪偏向井边啼”,是乐趣还是苦恼?读者想必自明。
不妨再往下读《削土豆伤手》:
豆上无坑不有芽,手忙刀快眼昏花。两三点血红谁见,六十岁人白自夸。欲把相思栽北国,难凭赤手建中华。狂言在口终羞说:以此微红献国家。
也许许多在1980年代的评论者还不敢说透其义,今天,我更愿意把最后一句读成一种反讽:靠一个老人这一点微红,于国有多大的裨益呢?为什么不让这双手做它应该做的事情呢?也许今天也有人会说:聂绀弩真是矫情,这样的事情在农民身上不是经常发生吗?这也值得写成诗吗?是的,这样的事发生在农民身上再常见不过,但是作者是在劳动改造或是在服刑,况且他这时已是60岁的老人,他要靠写诗让自己有所昄依,那么,任何一件小事都无不可以入诗。不过,我们从中能看到作者伤手的“乐趣”吗?又有谁能把伤手做为乐趣呢?
再看《推磨》:
百事输人我老牛,惟余转磨独风流。春雷隐隐全中国,玉雪霏霏一小楼。把坏心思磨粉碎,到新天地做环游。连朝齐步三千里,不在雷池更外头。
此诗中如果说还能表现了作者劳动的乐趣的话,也只有第二句,意思只是说:别的活计我做不了,推磨推得还不错。至于第二联的两句,我想仍应做反讽读:外边可能很是热闹(或指建设热潮,或指政治运动,因书中未注明写作年月,不好推断),而我只能在这里劳动改造。其中的“玉雪霏霏”当然比喻的是磨出的面粉。第三联的寓意更应仔细推敲之:连续几天的推磨能否就把人的“坏心思”改造好呢?即使推磨时走了有“三千里”之远,就能到新天地了吗?因此我更愿意把这两句读成作者的自我调侃而不是劳动的乐趣。最后一联,可能更有艺术上的妙处:推了几天磨,走了三千里路,但还是未能越雷池一步,也暗含自己仍在囹圄之中的意思吧。
还有为论者经常提到的是《清厕同枚子(二首)》:
一、君自舀来仆自挑,燕昭台畔雨潇潇。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稠稀一把瓢。白雪阳春同掩鼻,苍蝇盛夏共弯腰。澄清天下吾曹事,污秽成坑便肯饶?
二、何处肥源未共求,风来同冷汗同流。天涯二老连三月,茅厕千锹遣百愁。手散黄金成粪土,天将大任予曹刘。笑他遗臭桓司马,不解红旗是上游。
燕昭台又称黄金台,是战国燕昭王招贤纳士而建的。诗人与同队的友人在燕昭台畔,一起连清了三个月的厕所,是乐趣?是嘲讽?虽然诗中作者有阿Q式的自我安慰之句(天将大任予曹刘),但现在我更愿意读成至少是牢骚。
还有的劳动诗似乎写得气势宏大,但如果我们只读出气势宏大,可能也非作者的本意吧。如《脱坯同林义》:
天晴日暖水澌澌,要起高墙好脱坯。看我一合天下土,与君九合塞边泥。万方俯首归行列,广厦萦心定作为。倘晋文公来讨饭,赏他一块已丰施。
诗中的第二联、第三联真有气魄。如果这首诗是一个普通农民所写,我当然会认为他写出了劳动的乐趣和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后对自己的价值的肯定,那怕他的夸张有点过分。但作者恰恰不是一个普通农民,因此,这种夸张的气势我宁可读成用冷幽默式的夸张来表达某种苦痛和无奈。
此外,还有一首也多次被人讨论,并被称为是“感到意趣横生”的《伐木赠尊棋》: 千年古树啥人栽,万叠蓬山我辈开。斧锯何关天下计?乾坤须有出群材。山中鸟语学人语,路上新苔掩旧苔。四手一心同一锯,你拉我扯去还来。
如说诗中让人“感到意趣横生”的,可能只是最后两句吧。难道第二联的两句也能让人感到劳动的乐趣横生吗?
我想如果要读懂此诗,不妨和下面的两首诗合起来读,贯通起来领会。一首是《伐木赠李锦波》:
终日执柯以伐柯,红松黑桧黄波罗。高材见汝胆齐落,矮树逢人肩互摩。草木深山谁赏美,栋梁中国岂嫌多? 投柯四顾漫山雪,今夜家中烤火么?
另一首是《伐木赠董汉岑》(作者自注:董袱被上山伐木,及至,仅提琴在,道远力穷,余均弃矣。)弃被抛裘入老林,一冠一锯一提琴。满怀高山流水意,一片苍松翠柏心。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吟。明朝风卷人琴去,墓志滇南董汉岑。
上述两诗中,第一首的第二联的艺术性向来被人称赞,作者也颇自负。然最后一联透露的思家之情还是让人想到了山中伐木的艰辛。第二首中,作者虽然在第二联中表达了对董汉岑高雅情趣的推重,但第三联中也写出了他在深山冬夜里的窘迫。最后一联,也许是当时二人在山中劳动时开过的玩笑的真实记载,但今天读来,却让人心酸:如果有一天大风把你和提琴一同卷走,那么墓志上只能写“滇南董汉岑”了,还能再写别的吗?
举了上面的几首诗之后,并不是说聂绀弩的劳动诗就全无乐观和乐趣了,只是想说明,他的劳动诗中固然少有“颓唐悲观”,但也不是全然是“乐观乐趣”,其中也有悲愤和苦痛,只不过作者用了一种解嘲式的表达方式罢了。在我们逐步看清了一段历史的真实面目的今天,我们更可以如是理解。
当然,我这样胡乱说来,并不是说聂的劳动诗中就没有什么饱含乐观情趣的诗篇了,当然有,但不多,我觉得以下几首可以算是吧。如《拾穗同祖光(二首)》:
一、不用链锄铲镢锹,无需掘割捆抬挑。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要千折腰。俯仰雍容君逸少,屈深艰拙仆曹交。才因拾得抬身起,忽见身边又一条。(注:曹交九尺四寸长,见《孟子》,聂绀弩身瘦长,常自嘲形如堂吉诃德,此处又以曹交自比。)
二、乱风吹草草萧萧,卷起沟边穗几条。如笑一双天下士,都无十五女儿腰。鞠躬金殿三呼起,仰首名山百拜朝。寄语完山尹弥勒,尔来休当妇人描。
(注:完山尹弥勒:谓时在完达山一同劳动的画家尹瘦石。弥勒(米勒):法国画家,名作有《拾穗者》,描绘的是三个农妇弯腰拾穗的情景)此两首其一中的最后两联,写吴祖光比自己弯腰自如,而自己高而瘦,弯腰直腰较难,但是刚拾了一穗直起腰来,见身边又有一条,还得弯下腰去。第二首是写二人看到沟里还有麦穗,但两人的腰身都不再灵活得如同15岁左右的女孩子了。弯腰起身了多次,总算拾起来了。最后两人打趣说:我们是两个拾穗的老头,千万不要让尹画家把咱们画成米勒画中的拾穗的女人呵,真的是很有情趣。
还有一首虽然不是表现劳动的,但却是很有情趣的,那就是《拾野鸭蛋》: 野鸭冲天捉对飞,几人归去路歧迷。正穿稠密芦千管,奇遇浑圆玉一堆。明日壶觞端午酒,此时包裹小丁衣。数来三十多三个,一路欢呼满载归。
是不是有点农家小孩子一样的情趣?不过想来,这也是真的,在那个时候,一群劳动改造的人捡到野鸭蛋,能不高兴吗?
不单如此,就是老聂自己,也时常会有像小孩子一样的情趣天真。《球鞋》一诗写道: 不知吾足果何缘,一着球鞋便欲仙。山径羊肠平似砥,掌心鸡眼软如绵。老头能有年轻脚,天下当无不种田。得意还愁人未觉,频来故往众人前。怎么样,这个老头有点意思吧? 不过,也有惊险的时候。《遇狼》诗中描绘的就是: 送饭途中野犬黄,狞牙巨口向人张。哮天势似来杨戬,搏虎威疑嗾卞庄。我盒中丰无汝份,吾刀首肯畀君尝。见余挥杖仓皇遁,旋有人呼赶打狼。怎么样,老头也够勇敢的吧?
当然,除了这些诗外,他的诗中还有很有深意和警觉性的一种。在“北荒草”中就有一首《闻某诗人他调》,算是一首送别的诗吧。诗中写道:
地耕伊尹耕前地,天补女娲补后天。不荷犁锄到东北,谁知冰雪是山川。刀头猎色人寒胆,虎口谈兵鬼耸肩。此去哦诗休近水,宵深处处有龙眠。
然而,作者虽然这样嘱咐过他人,但他自己却也没有逃过劫难。1955年因“胡风事件”牵连受到留党察看和撤职处分,1958年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送北大荒劳动,1960年回北京,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同年摘掉右派分子帽子之后,到了1966年“文革”中,他不满林彪的行为,用最下流的话骂了他,1967年1月25日,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关押,1974年由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为无期徒刑。这位1934年入党的老党员,于1976年10月,因早年为黄埔二期学生的经历,经章伯钧之妻李健生和妻周颖等多人周旋,以特赦“国民党团级以上战犯”的政策获释。赋闲居家。那么他不知道“宵深处处有龙眠”吗?
可能还是章诒和的评论更能接近作者本人吧:“聂绀弩敢想、敢怒、敢笑、敢哭”。“他的旧体诗,形类打油,旨同庄骚,读来令人欲笑而哭,自成一格,人称‘聂体’,是‘异端’诗 的高峰。”章文中所说的这些特点,他的劳动诗中有所表现,但可能在他的赠答诗和出狱后的诗作中表现得更加充分。还有一个就是他以前写给他的夫人周颖许多诗,而出狱后,特别是在知道女儿自杀之后,又对周颖很有看法,也是很值得琢磨的事情。由于本人尚在阅读中,待有时间再记录感受吧。
写完此文,胡诌两首:
此生几坐自家牢,刺人打油诗意高。歌颂劳动微言小,诅咒专制大义高。敢骂阳间人面兽,何惧阴曹鬼头刀。浩劫何止十年数,民权民主梦尚遥。
帽压三重头应苦,年过八旬眼更毒。寂寞斯人谁曾记,诗惊阴曹鬼亦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