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杰散文选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14:3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傅杰散文选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傅杰散文选读后感》。

第一篇:傅杰散文选读后感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

不久前一下子收到傅杰先生的四部着作:《傅杰散文选》《傅杰保险论文选》《傅杰楹联选》《傅杰诗选》,不禁感到很惊讶——我只知道傅杰是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副总裁、中国保险学会理事、中国寿险营销领军人、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忙得不亦乐乎,没想到还忙里偷闲写下了这么多着作,加上已经出版的《余明善文稿》《魏始平公造像记集联》《新兴寿险公司的成功探索》《中国保险理论与实务研究》,以及待刊的《傅杰艺术评论选》《傅杰访谈录》《傅杰书法作品选》《诗经集说》《始平公研究》《书镜

评碑》,就更使我惊讶他的勤奋和硕果累累了。

对傅杰精通的书法、楹联、古诗、保险,我都是门外汉,不敢置喙,这里只谈谈《傅杰散文选》的读后感。开篇的《马一浮先生与“山上有好水”》就很棒,起承转合,层次分明,先写了一首无名氏的诗《山上有好水》,然后写马一浮及其弟子对这首诗的修改,使原诗更合辙押韵,然后是傅杰对这首诗的进一步推敲,给这首诗赋予了新的意义,使之更加有禅味,后来居上。《顾随先生的》《余明善先生的师生之道与师生之情》也都写得曲折巧妙,出人意料,写出了真情实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余明善先生收作者为学生,却不收分文学费,金针度人,把自己的道德文章书法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作者。这种传统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如今已是凤毛麟角,令人难忘。

《在抗战中创办女学的张淑纯先生》也让人嗟叹久之。张淑纯先生1940

年“伯父又捐款五千元,……我将先人给我的遗资,捐给学校一万五千元。”1945年春,为定购新校舍,“乃把自己所有的首饰卖掉,捐给学校抵作房价的一半”。就是这样一位在国难当头时节,尽斥家财立志兴学的知识女性,在1950年1月底,却被公安局的同志“叮嘱”:“回家后不要接见任何人,以免干扰你的思想。”有两位第二天就要搬家到外地的学生来看望老校长,张淑纯先生却怕连累她们,坚决闭门不见,以致三十多年后回想起来还觉得“不胜追悔和怀念!”我曾把此篇与《傅杰诗文选录》中的《乡光人瑞记鸿泥》中的相关文字比较,因为前者引用了张淑纯先生的遗文,则文章别有洞天,境界全出。

傅杰先生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古体诗词造诣颇深,为人处世颇得古君子风。事业有成后,为恩师整理、出版了《余明善文稿》,使余先生的道德文章书法造诣更加广为人知。这部《傅杰散文选》从内容到形式,都让我想起上世纪上半

叶知识分子的风度和时尚:薄薄的篇幅,短短的文章,内敛的感情,点到而止的文风。典雅、精致,充满了古代知识分子的趣味,而又有现代人的专业知识。丝毫不受当代所谓“大散文”的诱惑和影响。相比较来说,写名人轶事的篇章,比写他保险、企业的本行的文字要轻灵明快,更加逸兴遄飞。

一位到南方发展的新闻界朋友曾说,南人和北人的文章,一看便知。我琢磨了很久,可能南人的文章技巧更纯熟,北人的文章感情更丰沛。北人淳朴,南人精明。傅杰北人南相,文章小巧玲珑,无技巧显示出大技巧。“文章憎命达”,在傅杰这里失灵了。

套用一段名言:在阶层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层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层的烙印。每一个人的文章都只反映他生存的那个圈子的生活,不可能有反映所有阶层生活的文章,要求文章承载那么多的内容,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傅杰很欣赏白居易的“文章合

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说法。文章要反映现实生活,能够反映作者的现实生活已经很难得,要求作者反映别人的生活,往往是一种苛求。傅杰的散文是写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们看的,也只有亲朋好友们最能理解他和他的散文。他并没有以公共知识分子自居,读者也不能用公共知识分子的标准要求他。傅杰的成功靠的是天赋加勤奋,是不可复制的。同样,不要期望读了他的文章就也能像他那样成功。从他的散文中读出上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流风余韵,足矣。您还想期待得到其他什么吗?

传统读书人上得了台面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私下里的目标也有四个:起它一个号,刻它一部稿,捐它一个官,讨它一房小。状元张謇说:三十岁以前读书,三十岁到七十岁做事,七十岁以后做不动事了再读书。傅杰号也有了,稿也刻了。官不靠捐,有能力自然就会担当更重的责任。傅杰既有在大学里长期教学、起草讲话稿的

经验,又有在保险业界摸爬滚打开拓创新的成就。年届知天命,自言不再搞散文类的小玩意,要做大事情。颇有辞赋“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气概。我们期待他在更高的领域里有更大的作为。

从未做过序言,也不敢称作序言,这只是篇读后感。

《朱自清散文选》读后感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拜读朱先生的作品了,但每一次读总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中我不断探寻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却无法触及作者的真实心迹。

品读着《荷塘月色》中“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些优美的句子。读着读着我也似乎也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这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从中我感悟到了作者内心的彷徨与迷惘,而我的心情也随着波动起来。还有《背影》这篇文章,给了我无尽的感动。小时候躺在地板上仰着头看它,觉

得那篇幅里笼长,语言直白无韵,便丢在一边;初一时在课本上遇到它,竟也能品味得父子亲情一二,却也只是拼命记录老师所讲,怎么可能真正感受到作者的全部真情?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感觉其文笔朴实无华,颇得读者之心,篇幅短小精悍,却在流露真情的同时,抨击大革命落败后使其家庭变故的黑暗社会,令人感动,令人愤怒!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读了《匆匆》这篇文章后,这句话被我牢牢记在心中。《匆匆》主要讲的是: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侯,杨柳枯了,有再生的时候,但是,时间去了,为什么不复返呢?是啊!时间一但去了,就无法复返。无论你在干哪件事情,时间都会慢慢地流过。想想自己,平时在学校里嬉戏的时候,在和同学玩闹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终于我明白了,要做时间的小主人,利用好每一分钟,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散文选中还有许多感人的文章,如

《春》、《威尼斯》……从一件件小事中,能够悟出一个个大道理,这些都是靠平时积累的呀!

清茶是淡香的,咖啡是苦涩的,美酒是辛辣的,它们虽然味道不同,但都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淳淳的美酒。我品味着它们给我带来的美好感受,那滋味在心底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

兰生复旦中学九班

周弘毅

《爱默生散文选》 读书心得

奇境

尽管一些好心人说的天花乱坠,我还是信奉自己的哲学思想,要轻松愉快的去写作,而不是为了发表而去写作,那太累人了。一想起谁的说教,我连写的勇气都没有了,那个还说要和有钱的人打交道,才嫩有所作为什么的,我浑然开来,一种像睡大觉什么都不想去做的感觉了,我感觉着一下子像个废人一

样的沮丧。我又在网上或者什么教诲的在实际中去寻找什么,结果我感觉很累,那个的话我也感觉是太过绝对的。没有必要那样做,我没有钱,也无需做那事情。我还是我,一个有血有肉的我,无需要那样去做。晚上我又继续读爱默生散文选,他使我眼前一亮,于是又坐下来写字了。我感谢这些伟人的教导,使他们给我写作的勇气、希望和快乐。爱默生说:“‘为什么不去实现你的世界?’但我绝没有那种微不足道的经验主义来预先判断规律的绝望情绪——因为没有成功就谈不上努力的正确。坚持,再坚持,我们最终会获得成功。我们一定要对时间因素的欺骗性保持怀疑的态度。吃饭、睡觉、赚钱占据了把部分时间,只留下很小的一部分供我们心存希望与洞悉,而这才是我们的生命之光。”说得多好呀!他把一些琐碎的事物与最宽慰的语言用朴素而有哲理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我们可以再他的光辉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面人生

价值,至少我们不要怨天尤人或者感觉一切事物的成功是高不可攀的恐惧。

只要我们心存快乐与勇气,做我们该做的那一点事情,我想一切都是可取的。“一个人只能正视前方,不应当左顾右盼。全神贯注就是对别人缠绕不休的轻浮举动作出的惟一回答,不容上诉,不容烦神曲想对策。”所谓的好书,他能给你指明一条你在当前有些模糊不清,左顾右盼的时刻的方向与目标,让你在迷失路途中寻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那也许就是一条金光大道,是属于自己的路。

爱默生说:“我们整花园,进餐饭,同妻子商量家务,这些事情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在下一周就被忘得一干二净;然而在那每一个人都将回归的孤独寂寞之中,他心清智明,豁然开朗,这就是他进入新世界时会具备的情况。”我们都有同感,但是我们没有伟人的语言那么丰富,那么有洞察力和文字能力,我们没有想到会把这些看似清楚却无法表达

出来,这就是每一个世纪的伟人形象。至少我把他们看成是真正的伟人!试问,你能牢牢记住你和你的亲人们商量了什么事儿了吗?昨天的都已经忘记了,还别说是上个礼拜的事情呢,但是,你做的一种像神灵一样的选择却你却永远记住的,这就是一个人在清静时的明快感。

“不要在乎嘲笑,不用担心失败,振作起来,苍老的心!——它似乎在说——一切的正义总会胜利;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实现一种真正的梦想,而这种梦想将会把天赋转换为实际能力。”多么好的、鼓舞人心的文字呀!他既朴实,又高尚,我们怎么不去赞美他的能力呢?我被感动着,有时候看到这样地语言,即使我还没有去行动,我也已经得到了超脱了,得到了启发了,得到了指引了,得到了流下感激涕零的热泪了。我还是我,随遇而安的好!

读《孙犁散文》有感

一个月前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孙犁散文选》一书,当时是抱着对孙犁本人 的诚挚敬爱去借阅的。从此便手不释卷,伏案苦读,惟恐错漏了一言一语,蹉跎了岁月而以一无所获。我对孙犁认识不深,对他的作品就无端熟悉了。然而就本书而言,的确有许多值得可鉴之处,那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有着作家情感的确切流露。能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作家一生的坎坷历程,最主要的,还是他那一颗心系国土,爱恤人民的心。

孙犁本人为人谦逊,每言每语都平和亲切,跟他说话,内心不自禁地笼罩上了一层轻松和谐的空气,以致言者能做到酣畅淋漓,毫无顾忌。而孙犁的作品自然是与他的性格和举止谈吐连为一体的。我们每每阅读他的文章,浑身异样地有了一种松弛的感觉,那揪在心底的紧绷感没了,那积压在肚子里的怨气没了,那心底的阴霾也给驱走了。身子畅快了,脑子当然也不会落后,那就是大脑神经的每一根弦都集中在他的文字里,脉动在作家思想的凝聚上。

孙犁是爱国的,这体现在他对祖国

大好河山的诚挚眷恋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上。这样的一份情感,他的散文就承载了很大一部分影子。在解放战争初期,孙犁同志就怀着满腔热血加入了平原游击队,并做好了为国捐躯的一切准备。它主要从事的是报社编辑工作,积极奔走在第一线,把冀中平原和白洋淀边区人民开展的武装斗争作了详细的报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领导当地农

民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经济建设,学习文化,从事生产。而他对自己的人民、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工作伙伴又是怎样的态度呢?用孙犁自己的话说,那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一种骨肉同依的信赖,一种唇亡齿寒的互存,白天相膝而坐,夜晚相枕而卧,大家休戚与共,以致亲密得分不出你我他来。

纵观孙犁的一生我们可以得出,孙犁所走的路是坎坷而平坦的。因为他出身在炮火缤纷的年代,生活环境恶劣,有时麦田里、芦浪间竟会响出炮弹的轰鸣声来,所以它坎坷。而孙犁对前行的

路所把持的信念是坚定有力的,方向是清晰明确的,步伐是雄浑有劲的,所以它平坦。

孙犁的爱国情结是有确凿证据可依的,这一点从他的文章里可以映射和佐证。而生活在21世纪的人我们,在一个物流横欲相对纷繁的年代,我们的爱国情意能否做到像孙犁那般真挚和惬意呢?我们曾有过一段曲折的历史:我们沿袭了几百年的东方神话被帝国主义的强权入侵而破碎瓦解,那圆明园的毁灭,那莫高窟上的断壁残垣,那血腥的南京大屠杀,带走的是中国几千年遗留的物质文化和那些武装战士、抗属同胞、平民百姓的炽热血液,留下的是那千疮百孔的中国大地和中国儿女永远抹之不去的心理阴影。然而中国人没有倒下,没有屈服,因为他们有着中国人特有的笔直脊梁和浩然正气,他们用自己的血液化为了一柄利刃,最终刺穿了敌人的心脏,赢得了中华儿女的永生。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记住这段悲

壮的历史、这段沉痛的记忆。

我们今天所走的康庄大道,所住的房舍物宇,所吮的空气,或许就是那些烈士用鲜血渐染过的地方。我们而今的新生一代们,他们正在努力忘记过去,忘记历史,孰不知这是对历史最大的不敬和亵渎啊!我们淡忘历史,我们终将被历史淡忘。

爱国不是纸上谈兵,徒耍嘴皮子功夫,他要我们亲身实践去追随,去弘扬,去提升。而那段屈辱的历史,血腥的记忆尤可垂教后来,颂传万世。我们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身子里留着中国人的血液,骨子里透着中国人的刚强,追忆历史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以上这些所记,全拜《孙犁散文选》所示,当然它带给我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铸造真正执行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读《国美企业文化大纲》有感

十几年的发展使国美电器公司经历了从成长到腾飞的历程,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敢为人先,贡献社会;重诺守信,诚信为本;以德为本,立德立人;任人唯贤,人员本土化;树立品牌,注重形象。”这些都是国美电器十几年来优秀企业文化的积淀。国美企业文化讲义的ppt演示文稿制作的非常精当、美观,很具体地阐释了国美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具有很大的学习、研究价值。学习企业文化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深究的大问题,牵涉到整个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我认为,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点。

当许多公司的经营者,将公司兴衰成败归咎于其经营战略时,2014年初,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所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风靡全世界。书中的两位作者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要点——企业缺乏执行力是

企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企业的成功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战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而战略需要靠高效的执行体系来实施。因而执行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再好的战略也只能成为梦想。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凡是发展快且发展好的世界级企业,都是执行力好的企业。就连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坦言:“微软在未来10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下面结合国美电器在提高员工执行力方面的一些做法,谈谈对执行力的一些认识。

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企业,则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执行力首先来自对行为的规范。这是执行力的第一个层面——表层,在执行力的行为层面,执行力关键在于执行人员行为的一致

性。第一层的粗放效果,是可通过制度,法规和权术力量来约束与引导员工行为而实现。国美电器拥有一整套针对所有员工的行为规范准则,拿最简单的一点来说,要求所有员工着工装,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整齐划一,穿上了工装自然就怀有“国美精神”。每天下班脱下工装的时候,也扪心自问——“今天做了什么,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很好地执行,明天我要怎么做。”

在中间层,执行力基于对战略战术策略的理解的一致性和清晰性,它聚焦于对策略本身理解的深度,能理解得越透彻,执行动作越清晰细致,换言之,执行力在于对细节的把握程度,做得越细,效果越好,可见沟通很重要。中间层的效果需要形成合理的运营机理,以确保沟通的顺畅与及时。国美的沟通机制可以说是十分健全的,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建立零距离沟通机制,我们要求工作按程序进行,不越级指挥,不越级请示,不越权行事,但沟通任何人之间沟

通无障碍,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向高层管理者提供信息、反映问题、交流思想。

在核心层面上,其涵义在于执行人员能将每个孤立的策略方案与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等相联系起来,纵向平衡短期与长期发展,横向统筹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不仅要将每个细节动作执行到位,还要使各个动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协同效应。执行力的核心层面,需要整个组织上下形成一致的文化氛围,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藉以形成执行的文化力,以引导、约束、和激励员工的行为。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奉行“品德为先、业绩导向、选贤用能、公平竞争”的用人理念,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原则,并将员工送往南开国美管理学院进行定期培训,又为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掌握与提高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公司在主观上是极为重视对员工执行力的培养的,但是这些人才战略在具体执

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造成执行不力。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者没有持续地跟进、跟进、再跟进。大的方面是: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常常虎头蛇尾;小的方面是:有布置没检查,或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跟进不力。二是制度出台时不够严谨。有些方案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就出台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结果导致政策变换比较频繁,连续性不够。

三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业务流程过于繁琐,形式的东西增多。当企业成功与发展时,常常更加注重形式、更加官僚化、离客户更远。

四是在执行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方法。表现之一是沟通协调不好;二是员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对一些作业模版的点滴积累不够,经常性的从头开始;四是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够。

那么,作为管理者,如何改进工作,提高下属员工的执行力,我也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要设立清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进度表:这个目标一定要可衡量、可检查,不能模棱两可。再者,目标一旦确定,一定要层层分解落实。国美的愿景是“在2014年前成为备受尊重的世界家电零售行业第一”,在这个宏伟目标的指引下,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权责明晰,所有的员工都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更好,我们的目标才可能如期实现。其次,找到合适的人,并发挥其潜能:执行的首要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问题,因为最终是人在执行企业的策略,并反馈企业的文化。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特别提到要找“训练有素”的人,要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国美员工“蓄水池”工程已经进行了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选人、育人、留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到“贤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其三,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搭建好组织结构:企业做大之后,只能通过规则来约束,规则是一个组织执行力的保障。“pdca循环”说的就是制度制订与执行、检查和绩效四者间的互动关系。

其四,倡导“真诚·沟通”的工作方式,发挥合力:一项调查表明,企业内存在的问题有70%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问题也可以由沟通得到解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看到别人的优点,接纳或善意提醒别人的不足,相互尊重、相互激励。随着现代办公系统技术的日益完善,国美使用公文收发、腾讯通作为内部交流的工具,这大大缩短了交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员工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减少了,事实上,很多问题还是需要面对面地交流才能很好地解决的。

其五,关注细节,跟进、再跟进:制定战略时,我们更多是发挥“最长的指

头”的优势,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就要切实解决好“木桶效应”的问题。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认真、再认真;跟进、再跟进。

其六,小事业部制管理,划小核算单位,建立起有效的绩效激励体系:我很欣赏摩托罗拉的管理理念:企业管理=人事管理,而人事管理=绩效管理。为避免规模不经济,更好地提高执行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小事业部制改革。

最后,要营造执行文化:国美电器的晨会口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讲求效率,当天事当天了;服从命令,守纪律/严执行;志在第一,求业绩重结果;精诚团结、严于律己、群策群力、相融共生、同做自豪国美人、创百年国美大业;”营造爱心文化:相互尊重、相互鼓励、乐于分享、共同成长。

成事应敬业,专注本职、恪尽职守、并以此为荣、以此为乐;做人当感恩,知恩图报、积极钻研、踏实谦和。只要

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自己的做事效力和效率,我们有理由坚信,“在2014年前成为备受尊重的世界家电零售行业第一”的愿景一定指日可待。

第二篇:傅杰散文选读后感

傅杰散文选读后感

不久前一下子收到傅杰先生的四部着作:《傅杰散文选》《傅杰保险论文选》《傅杰楹联选》《傅杰诗选》,不禁感到很惊讶——我只知道傅杰是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副总裁、中国保险学会理事、中国寿险营销领军人、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忙得不亦乐乎,没想到还忙里偷闲写下了这么多着作,加上已经出版的《余明善文稿》《魏始平公造像记集联》《新兴寿险公司的成功探索》《中国保险理论与实务研究》,以及待刊的《傅杰艺术评论选》《傅杰访谈录》《傅杰书法作品选》《诗经集说》《始平公研究》《书镜评碑》,就更使我惊讶他的勤奋和硕果累累了。

对傅杰精通的书法、楹联、古诗、保险,我都是门外汉,不敢置喙,这里只谈谈《傅杰散文选》的读后感。开篇的《马一浮先生与“山上有好水”》就很棒,起承转合,层次分明,先写了一首无名氏的诗《山上有好水》,然后写马一浮及其弟子对这首诗的修改,使原诗更合辙押韵,然后是傅杰对这首诗的进一步推敲,给这首诗赋予了新的意义,使之更加有禅味,后来居上。《顾随先生的<临帖四种>》《余明善先生的师生之道与师生之情》也都写得曲折巧妙,出人意料,写出了真情实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余明善先生收作者为学生,却不收分文学费,金针度人,把自己的道德文章书法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作者。这种传统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如今已是凤毛麟角,令人难忘。

《在抗战中创办女学的张淑纯先生》也让人嗟叹久之。张淑纯先生1940年“伯父又捐款五千元,……我将先人给我的遗资,捐给学校一万五千元。”1945年春,为定购新校舍(房价为三十条黄金),“乃把自己所有的首饰卖掉,捐给学校抵作房价的一半”。就是这样一位在国难当头时节,尽斥家财立志兴学的知识女性,在1950年1月底,却被公安局的同志“叮嘱”:“回家后不要接见任何人,以免干扰你的思想。”有两位第二天就要搬家到外地的学生来看望老校长,张淑纯先生却怕连累她们,坚决闭门不见,以致三十多年后回想起来还觉得“不胜追悔和怀念!”我曾把此篇与《傅杰诗文选录》中的《乡光人瑞记鸿泥》中的相关文字比较,因为前者引用了张淑纯先生的遗文,则文章别有洞天,境界全出。

傅杰先生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古体诗词造诣颇深,为人处世颇得古君子风。事业有成后,为恩师整理、出版了《余明善文稿》,使余先生的道德文章书法造诣更加广为人知。这部《傅杰散文选》从内容到形式,都让我想起上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风度和时尚:薄薄的篇幅,短短的文章,内敛的感情,点到而止的文风。典雅、精致,充满了古代知识分子的趣味,而又有现代人的专业知识。丝毫不受当代所谓“大散文”的诱惑和影响。相比较来说,写名人轶事的篇章,比写他保险、企业的本行的文字要轻灵明快,更加逸兴遄飞。

一位到南方发展的新闻界朋友曾说,南人和北人的文章,一看便知。我琢磨了很久,可能南人的文章技巧更纯熟,北人的文章感情更丰沛。北人淳朴,南人精明。傅杰北人南相,文章小巧玲珑,无技巧显示出大技巧。“文章憎命达”,在傅杰这里失灵了。

套用一段名言:在阶层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层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层的烙印。每一个人的文章都只反映他生存的那个圈子的生活,不可能有反映所有阶层生活的文章,要求文章承载那么多的内容,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傅杰很欣赏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说法。文章要反映现实生活,能够反映作者的现实生活已经很难得,要求作者反映别人的生活,往往是一种苛求。傅杰的散文是写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们看的,也只有亲朋好友们最能理解他和他的散文。他并没有以公共知识分子自居,读者也不能用公共知识分子的标准要求他。傅杰的成功靠的是天赋加勤奋,是不可复制的。同样,不要期望读了他的文章就也能像他那样成功。从他的散文中读出上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流风余韵,足矣。您还想期待得到其他什么吗?

传统读书人上得了台面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私下里的目标也有四个:起它一个号,刻它一部稿,捐它一个官,讨它一房小。状元张謇说:三十岁以前读书,三十岁到七十岁做事,七十岁以后做不动事了再读书。傅杰号也有了,稿也刻了(不止一部)。官不靠捐,有能力自然就会担当更重的责任。傅杰既有在大学里长期教学、起草讲话稿的经验,又有在保险业界摸爬滚打开拓创新的成就。年届知天命,自言不再搞散文类的小玩意,要做大事情。颇有辞赋“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气概。我们期待他在更高的领域里有更大的作为。

从未做过序言,也不敢称作序言,这只是篇读后感。

第三篇:最新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

最新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大家都品读过吗?读完后都写了一篇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最新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

  作者对对于金大力这样一个泥瓦匠有着非常细致的描述,哪怕几句简洁的任务对白,也能够看得出金大力这人的品性和为人。而这个人物的别出心裁,在于他长年累月地生活在一个单调的生活环境中,每一天重复同样的劳动,所以构成了他淳朴的性格和易于满意的心态。而这样的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不行缺少的,又是让我们感叹而无可厚非的。

  文中写到这样一段话:这些他统统不会,他连砌墙都砌不直!当了一辈子瓦匠,砌墙会砌出一个鼓肚子,真也是少有。他是一个瓦匠头,只能干一些小工活,和灰送料,传砖递瓦。可见此人真的没有多大本事,甚至堪称笨拙。此刻的话叫做笨得可爱。但是紧跟着下面一句描述却说:金大力听明白了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就告辞出来。他算不来所需工料、完工日期,就去找有阅历的同行协商。其次天,带了一个木匠头儿,一个瓦匠老师傅,拿着工料单子,向主子家据实复告。看看,这就是这个人良好品性的体现,绝不浮夸,做事情负职责,难怪这一带人家,凡有较大的泥工瓦活,都情愿找他。我们都明白,一个人的潜力大小和先天以及后天因素都有关系,我们看不起的并不是那种潜力不大的,相反潜力大却恃才放旷的人我们都长都很厌恶。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有品德的人,随不足担当重任,但是一般事情交给他,你能够肯定放心。

  再看看这段:金大力是个瓦匠头儿,但是拿的工钱很低,比一个小工多不了多少。同行师傅们过意不去,几次提出要给金头儿涨涨工钱。金大力说:不。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再说,我家里还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我不比你们指身为业。这我就知足。多么难得!这就是健康的心态和为人。

  这样的形象恰恰代表了我们社会底层多数朴实简洁的劳动者,他们虽然潜力单薄,却是社会不行缺少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他们并不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有多大潜力就做多大的事情,有多少付出就要求多少回报。

  我之所以认为这样的人是社会不行缺少的,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不给我们的社会制造冲突或者麻烦。而且他们还在一点一滴地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靠着自己的劳动和汗水吃饭的人,虽然平凡,却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为并不是人人都有良好而健康的心态和精神面貌。

  最新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

  能够留下宏大作品的人是幸运的,即便风云改变、沧海桑田,有那一份作品为自己正身,验证一段充溢丰盈的岁月,抑或是一场别样凝重的征途。

  断断续续读完了《汪曾祺散文》,感觉真实纯粹、简洁自然。书中有对家乡美食美景的无限眷恋,有对母校西南联大的光辉追忆,有对父亲家人的温情感念,更有对风俗文化的悉心寻探。

  我最喜爱的篇章还是作者对高校生活的一段描述,可能每个人骨子里都对逝去的青春年华深深怀念,难怪这几年盛行“致青春”。青春里的自己都是欢乐而无羁的,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满腔热血、壮志凌云,假如能掺杂一点爱情的甜蜜那就更完备了。《新校舍》《泡茶馆》《跑警报》让我对西南联大有了更多的了解。“西南联大”可真是一个不朽的历史名词。

  百度百科中这样说明:国立西南联合高校是中国抗日斗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高校,由国立北京高校、国立清华高校和南开高校三所闻名学府联合而成。详细背景应当为:1937年抗日斗争发生,北京高校、清华高校、南开高校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高校,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高校。5月4日起先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闻名的高等学府,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闻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溢。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抗战成功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西南联大与祖国的命运相关,在特别的时期孕育了一群卓越的师生。当时的闻名老师有:陈寅恪,吴有训,梁思成,金岳霖,朱自清,冯友兰,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吴大猷,  华罗庚,朱光潜,林徽因,吴晗,吴宓,卞之琳,张伯苓。莫非有一个探讨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答案是:自由、时事。

  兵荒马乱,前方抗战,云南联大的学子们却是清净活跃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泡茶馆》中的茶馆林林总总、规模各异、名目繁多,为学生们供应了休闲读书的好去处。有同学从早到晚泡在茶馆,甚至牙刷都寄存在茶馆,深夜才回宿舍。绍兴的老板惜才爱士,会资助学生奢侈的去南屏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跑警报》中,虽然警报声声刺耳,而学子们更多地在警报声中寻出了乐趣。一位姓马的同学在每次跑警报时,不忘带上一壶水,一点吃的,还要夹上温飞卿或李商隐的诗,才慢悠悠地向后山走去。哲学系的探讨生在跑警报时推理出了自己的哲学。“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掉金子,有人掉金子,必有人会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故此,每次解除警报时,他都会细心查看路面,还真有两次捡到了金子,由此实践了自己哲学的合理性。更有一位罗同学,在别人都去后山躲警报时,自己一人逍遥自由地在宿舍楼里洗头洗衣,因为此时,没有人和她争抢。形形色色的学子,诙谐幽默的生活。

  《湘行二记》令我了神思,我也想去一趟湖南桃花县,去看一眼现实版的桃花源,虽然世人都说不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但安慰一下多年的畅想也是可以的。还有岳阳楼,“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那么多岳阳楼的诗句,那么多洞庭湖的篇章,影响最深远的还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范仲淹恰恰从没有去过岳阳楼,从没有望见洞庭水,却写的如此千回百转、荡气回肠,难得,难得啊!

  《林肯的鼻子》一文中写到,林肯的墓前有林肯铜人雕塑,游客们为了借染好运,都要摸一摸林肯的大鼻子,日复一日,林肯的鼻子部位铜漆凋落,特别惹眼。作者好像不太认同这样旅游习俗,而回顾我们四周,不是也存在许多类似的状况吗?我倒觉得摸摸也无妨,游客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总得亲自碰触一下历史,这样才不留缺憾吧。

  我是喜爱吃葡萄的,正应了一句广告“酸酸甜甜真好吃”。而看完《葡萄月令》,才让我对葡萄艰难奇妙的生命有了切实了解。从来不知道葡萄的根在冬天是要下埋的,积雪覆盖。来年开春再挖出来,搭架、上棚。从不知道,葡萄的枝叶是一脉水管,将根部的水分尽情吸饮,这是多了多么奇妙的植物啊。

  《汪曾祺散文》值得翻阅,倘如喜爱,细致咀嚼,不合君意,那就大致阅读。开卷有益,更何况是大家名作呢?

  最新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

  在读《汪曾祺散文》之前,汪曾祺这个名字,我是知道的,但仅知道他是个作家。估计是在《读者》《小说选刊》等杂志上读到过他的文章,至于写了些什么,不是很有印象了。

  2022年寒假,我读完了《汪曾祺》散文,通过他的文字,对汪老有了一个较全面、较细致的了解。

  汪老诞生于江苏高邮城镇一个旧式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化和艺术的熏陶。在艺术上赐予汪老启蒙和熏陶的,是他的“绝顶聪慧”的父亲:是画家,会摆布、改良各种乐器,会养蟋蟀、金铃子,养花,会给孩子们制作各种精致美观的玩具;在学业和为人处事上赐予汪老深远影响的,也是他的兄弟般的父亲:关切学业但不强求,培育爱好但不强迫,汪老小时候的绘画、书法、作文,均受到父亲的影响和启发。

  作家汪曾祺

  汪老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他帮助人们发觉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品读汪老的散文,似乎倾听一位性情亲善、淡泊名利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好玩味,就是对于自己当年被划为“右派”的经验,他也是如谈别人的事一般,娓娓道来。读着读着,你会一厢情愿地认为:汪老是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我喜爱他的作品,当然也喜爱他的人了。读着读着,你会看到一个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的老人,正把他的人生经验一一细数。喜爱他的一组写人的文章,举荐大家走近汪老笔下的金岳霖、老舍、赵树理,《地质系同学》《吴大和尚和七拳板半》等也很值得一读。喜爱听他讲在云南求学时的经验:《泡茶馆》《跑警报》。喜爱他回忆家乡人事的文章:《花园》《多年父子成兄弟》《自报家门》。喜爱读他的北京生活、工作:《国子监》《胡同文化》《午门回忆》。

  (通过查阅资料发觉,汪老不仅仅是散文家、更是小说家、剧作家,闻名的京剧《沙家浜》的剧本,他就是主要编者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中赫然有《异禀》,隐隐记得这是我多年前读过的印象比较深的一篇小说。)

  戏剧家汪曾祺

  汪老年幼时对唱戏就很感爱好,在云南高校常常参与晚翠园曲会,和昆曲爱好者们做“同期”。这对他后来在北京京剧院的编辑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他对北京京剧院的“五大头牌”——马谭张裘赵的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各自的艺术特色,进行了中肯到位且独特的评价,不是一个酷爱京剧、视察入微的人,是写不出如此传神的文字的。读到这样的文字,对于年幼时曾经搬着小凳子赶村上的草台班,看锡剧、越剧的我来说,真是过瘾啊!于是我固执地认为,在唱戏方面,汪老肯定是有一把好嗓子的。

  旅行家汪曾祺

  汪老诞生于江南水乡,高校就读于云南,后又居于北京。由于工作须要,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新疆的南山塔松、天池雪水、天山、伊利河、果子沟、葡萄沟,湖南的桃花源、岳阳楼,山东泰山的云雾、石刻、担山人,云南的各种花木……一一入文,读来如神游祖国山河,领会各地风俗人情。尤其举荐阅读《草木春秋》、《昆明的雨》、《湘行二记》。

  美食家汪曾祺

  谁说汪老这样的文人雅士就应当粗茶淡饭,甚至不食人间烟火?民以食为天,汪老一路走,一路游,一路吃,一路写,出名的、无名的,酸甜苦辣咸,甚至臭,皆入口、入文。读来让我这个吃货垂涎欲滴。举荐阅读《肉食者不鄙》《鱼我所欲也》《昆明菜》《四方食事》。汪老不仅仅是爱吃、能吃、会吃,自己也会烹饪美食,闲来喜爱自己买菜做菜,和家人一起品尝,也喜爱亲自下厨做小菜一二,款待贵宾或老友。汪老对吃的探讨,不仅仅停留在品尝、写文,他是把吃当作文化来探讨的,有《宋朝人的吃喝》《吃食和文学》等为证。在《家乡的食物》《家乡的野菜》中,汪老介绍了家乡的食物:炒米、高邮咸蛋、咸菜茨菰汤、螺蛳、蚬子、昂嗤鱼、鹌鹑、枸杞头、蒌蒿、荠菜、马兰头……这些也都是我熟识的江南特有的食物。

  关于书画家汪曾祺,就不一一赘述了,网上有许多他的书画作品。只谈一点,他喜爱杨凝式的《韭花帖》,撰文畅谈这本名帖的来历,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喜爱汪老和他的文字,还有一个特别的缘由,因为汪老曾就读于江阴南菁中学。在他的散文中,写到了江阴的河豚鱼,写到了他记忆犹新的、终身难忘的江阴寿山(中山)公园正对面的一家水果店。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似乎是有这么一家。莫非历史如此悠久,在汪老的中学时代就存在了?此文不长,名《水果店》,特摘录下来:

  江阴有几家水果店,最大的是正街正对寿山公园的一家,水果多,个大,饱满,簇新。一进门,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蜜。这香味不是时有时无,时浓时淡,一阵一阵的,而是从早到晚都是这么香,一种长在的、永恒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欲醉。

  我后来到过许多地方,走进过许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深厚的果香。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经常想起,恒久不忘。

  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

  汪老真是率真又可爱!当年,他是不是进去这家水果店为心爱的姑娘买过水果?当年,他是不是和她一起嗅着阵阵果香,流连于寿山(中山)公园?

  汪老的文字真是朴实无华而回味无穷!这就是借物抒情?更准确地说,是借香抒情?让我细致回忆自己什么时候吃过的什么食物,什么时候看过的什么风景,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回味的,也来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小短文。

  读完了汪老的散文,接下来,我要读读他的小说了。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第四篇: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

(一)小的故事折射大的哲理,没有华丽的词语,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次次的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

第一次读林清玄的散文时我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笔,深厚的道理,以及对人生、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之旅才可以安静地睡去,一切道理都在梦中显现。他说:“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无数的低谷,使我们在挫败中流泪,不是说不允许哭泣,你可以蹲下来好好想想自己,但是,请不要放弃,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顶点,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心情重新攀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灿烂。

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面对误解,请选择沉默;面对挫折,请选择沉默;面对辱骂,请选择沉默。有时候,解释是多余的,那时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语言。他说:“生命是在水上写字,第二笔还未落下,第一笔已流到远方。”时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点点地在流逝,生命一点点地在逝去,再长也不过数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能让我们挥霍呢?珍惜吧……这本书里有一个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能悟出一个道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读一遍都会在人的心中烙一个印。渐渐,一本书的道理都钻入了人的心中。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而是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你、他。

这些文章,初读时如获良友,再品时如逢故知。他的文字每次读后都会让我的心中充满宁静。文如其人,假如他没有高雅的品味和如此纯净的心,怎么能写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挫折,是为了让你学习智慧;离散,是为了让你学习成长;忍苦耐艰,人生才能显现真正的价值。”这样的金玉良言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的,也许只有他――林清玄,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他的书里能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课外所找不到的欢乐。感谢林清玄,他的文字给了我太多启示。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

(二)在读了林清玄的散文过之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作者那易懂的语言,却又含着很深的寓意,哲理。读完后撼动了我的心

这本书的封皮呈黄色,醒目却不刺眼,与它的图案十分相配:一阵风吹来,纯白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飘渺、空灵,十分简洁唯美,我想也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代的孩子的梦想吧。中央用孩子的字体写着“林清玄”三个大字,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展开封皮,一行小而精练的小字映入眼帘:“期许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能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快乐。”正是这一行字,给了我很大的兴趣让我读下去。

正式打开书时,我便被那充天真,无邪的自序吸引。和标题一样,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向我们诉说了作者不老的心。这本书分四卷,分别是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每一卷的开头都有一首精练的小诗,读来十分有趣,我仿佛能从一首首小诗中看到作者儿时天真可爱的脸。

第一卷“天真的心”:讲述了一件件小事,都是些我们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只乌龟、一棵树、一些流浪狗、一个传说……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单纯天真的视角,把最单纯天真的事情,竟能写出如此多的细节和道理。在作者的笔下,可以从一只乌龟写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写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钱的悲哀……作者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直击我们的内心――那如白纸般内心的最深处的那片净土。

而第二章“纯善的心”描绘的不是一直再清澈的人或心。而是在尘世扎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作者用这“灰色”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的对比,引起了我们对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则是继续沿着之前的风格,用孩子般的笔法,给我一种亲近的感觉,让我借作者的文笔来看那充满未知的世界。

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书的最后也有一行小字。它告诉我们:“挫折,学习智慧;离散,学习成长。我们是不是除了课业,更重视这些优良品质的养成那?”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吧。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

(三)读林清玄,每一次都好像从城市瞬间落到了田园,满眼的自在,惬意。

可是这样的书就是要让你去翻开,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张摇椅,一点阳光和几朵白云,捧着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恒。它们不似柜台上的畅销书,声名大燥间,街头巷尾便都是议论。它们默默,默默地如白云,似流水,不会有成为焦点的时刻,却是长久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简单的几笔,却勾勒出一个人心底繁杂的世界。

亲情与乡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题。他写到浴着光辉的母亲,都是一句宝贝不怕,却流露出天下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和关心。就是那么一句话,而生活中所见到的也许比一句话更简短粗略,但却实实在在。我们的眼睛就是要像这样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被人遗忘的点点滴滴。而这些被我们忽略的,都在他的笔下重现,带给人们心灵最真实的悸动。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作者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对于父母亲的爱,我们也是“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趁还提得动,行李箱还有空间,就多塞一点爱进去吧!在这些尚在的时间里,也许我们应该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意,不带半点羞涩地毫无保留地道明,正像他们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爱。

对于故乡,我其实是没有太多的留恋和感慨的,毕竟没有出过远门,没有机会体会到思乡的离愁别绪。但作者在文中将家乡与亲人联系起来,我忽然就觉得,也许它比我想的远有意义的多。作者说,他出门旅行时总带着一杯故乡的水土,那会给他力量,因为那里面承载的不只是故乡之爱,还有母亲的祝福。这是很实在的话,乡情中,更多夹杂的是亲情吧,对亲人对故友的思念。

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

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

不知道听谁说过:生命最有趣的部分,胜过演戏与做梦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林清玄的散文里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也许是有流水的声音,也许是洒进了阳光的温暖,又许是有风吹过的清凉。

总之,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静,在冬日人烟稀少的书店,当你坐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已有弹奏琴弦飘出的琴音安抚了你浮躁的心。它让你不知不觉地静下心,不知不觉地专注于这字里行间的温柔。这便是一本书的魅力所在。像是一个禅师在向你说教,声音低低的,柔柔地,却丝毫不差地进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里。

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里种花。

第五篇: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三篇(xiexiebang推荐)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

(一)有些东西使你不得不静下心来。——题记

翻看林清玄的散文之前,对它的最初印象是想到了周国平,暑假里看过《周国平作品精选》,那本书让我觉得,它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的时候,它是平面的,使人想起时,脑中只有直直的平行线,那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枯燥的,干瘪的存在。但当你翻开的时候,才会知晓这里面到底是怎样一个复杂的多维世界。林清玄的散文虽不至于留给人硬板呆滞的印象,在翻开之前在脑海浮现的却也只是几笔粗线条而已。

可是这样的书就是要让你去翻开,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张摇椅,一点阳光和几朵白云,捧着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恒。它们不似柜台上的畅销书,声名浮躁间,街头巷尾皆是议论。它们默默,默默地如白云,似流水,不会有成为焦点的时刻,却是常在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简单的几笔,却勾勒出一个人心底繁杂的世界。

亲情与乡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题。他写到浴着光辉的母亲,虽不是他的母亲,但天下的母亲一般的爱子心。就是一句宝贝不怕,便透露出一个母亲对孩子无限的关怀。某些感动就是从这些细枝末节衍生出来的,不必轰轰烈烈,就是那么一句话,而生活中所见到的也许比一句话更简短粗略,但却实实在在。作者的眼睛就是如此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被人遗忘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重现,带给人真实的触动。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作者的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对于父母亲的爱,我们也是“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趁还提得动,行李箱还有空间,就多塞一点爱进去吧!在这些尚在的时间里,也许我们应该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意,不带半点羞涩地毫无保留地道明,正像他们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爱。

对于故乡,我其实是没有太多的感慨与在意的,毕竟没有出过远门,没有机会体会到思乡的离愁别绪。但作者在文中将家乡与亲人联系起来,我忽然就觉得,也许它比我想的远有意义的多。作者说,他出门旅行时总带着一杯故乡的水土,那会给他力量,因为那里面承载的不只是故乡之爱,还有母亲的祝福。这是很实在的话,中国有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不就是如此么?乡情中,更多夹杂的是亲情吧,对亲人对故友的思念。

书中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的阳光,也总让人心安,舒适。那些是字里行间的温柔,那些阳光是作者想要给予读者的最神圣的礼物。散文中多有关于阳光的字句,总带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享受,即便是周围没有阳光,但是心中却升起了一轮骄阳。那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人世多少凄凉,即使你到了边疆,阳光也会洒在边疆”总是让人莫名地感动。阳光何处不在,如心里的念想一般,去往何处都不会消逝。在另一篇文章里,作者借阳光给了我们一个忠告,阳光常在,岁月无改,但是属于我们的年代却不会停留,作者劝我们珍惜“阳光照在我们身上的岁月”,阳光不会为我们停留,再伟大的艺术家也留不住它。时光是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事物,但愿我们不会让身边的一切成为记忆中匆匆而模糊的流年。

对于人生的见解也是不可或缺的。作者的人生观念是不去追求虚茫的物质条件,只要每天都有一点甜美,有一点幸福的感情,就很好了。我喜欢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只有心静的时候,想想每天发生的幸福的事情,哪怕你只有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了,那就是幸福。这也让我想起了《瓦尔登湖》里的意境,每天与自然为伴,每天都过得开心快乐。最原始的快乐,往往是最真实的。生活不过是那句“瓠仔也好,菜瓜也好”。而在社会上生命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是不重亦不轻的。在对别人负责之前,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做我们自己。梦想,于人生是极为重要的一程,我们有努力就有收获,哪怕那是戏剧性的终局。

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

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

作者说,生命最有趣的部分,胜过演戏与做梦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这话分量极重。不在于人理解或不理解,只在于人是否想过要去理解。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想望比他实际是否做过更重要,因为想望是未来的,而判断一个人是否做过一件事,是看其过去。只要你想过要过好每一天,只要你的愿望足够强烈,它便会驱使你去行动,直至成功。

林清玄的散文里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许是有流水的声音,许是洒进了阳光的温暖,又许是有风吹过的清凉。总之,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静,在冬日人烟稀少的书店,当你坐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已有弹奏琴弦飘出的琴音安抚了你浮躁的心。它让你不知不觉地静下心,不知不觉地专注于这字里行间的温柔。这便是一本书的魅力所在。像是一个禅师在向你说教,声音低低的,柔柔地,却丝毫不差地进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里。

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里种花。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

(二)林清玄说:“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竹林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

读了林清玄的随风吹笛,仿佛也身临其境,看到了满眼翠绿的狂风不止的竹林波涛,阴云密布的风雨交加,再加上竹子生机勃勃的摩擦生籁,这一切,真是竹林大自然的宏大交响乐。风雨中的笛声遥远、高扬、广阔、悠长。

真正聆听了一堂林清玄老师上的音乐大课。

自己不懂音乐,更不会任何一种乐曲,十足的音乐门外汉。正因为这样的无知才无畏,不自量力的一直想选择一种乐器来学习。想学会了一种乐器,就可以寄托心灵的希望。

因为竹笛携带的便宜。无论是在高高的山岗上,无论是随风荡漾的湖泊上,竹笛都可以迎风而立,尽兴优雅的演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竹子的品格,而毫不犹疑的选择了竹笛的学习。

竹子是高洁、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竹子清幽,默默无闻,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更是我的喜爱。

虽然一直立志学习吹竹笛,但由于太忙,也由于不善安排日常计划,吹笛学习计划,多少年来一直被耽搁着。遗憾中的遗憾。人生不如意事常有七八九,逃避现实时就这样安慰着自己。有时,真是痛恨自己的妥协主义。

还是说点阳光的话题吧。

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是时刻变化的,大自然中的竹林宏大交响乐,更是震撼人心的。通过读随风竹笛,更要抛弃上面阿Q想法。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好好去感悟自然,融入自然,过好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具有竹子高洁、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的高雅品格。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

(三)夜深人静,我却有些浮躁不安。

在台灯的指引下,我不耐烦地拿起枕边那本淡黄色的书一一《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这封面就把我的“心”牵了过去一一潇洒的“林清玄”三个大字显赫地印在纷纷扬扬飘落的蒲公英上,颇有一种芳芬之感。“林清玄大概是个温柔的女子吧!”我想着,便翻开了书。“天啊!‘她’竟是一个修行过的男人!”我惊叹着看了他的简介。

有一种无名的冲动使我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他的文章。我随意地一翻,就翻到了一篇名叫《清欢》的文章。“这有什么好写的?!”我嘀咕着,开始看了。它是由苏轼的一阕词,引出了主题一一清欢。凊欢是什么?是吃的?(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穿的?用的?在文中,我找到了答案。噢,原来清欢指的是“清淡的欢愉”。可现在,想在世间找到“清欢”,可就万分难了一一散个步,汽车声不断呼吼而过;吃个清淡的小菜,杳不可得,油、盐、酱、味精已成为菜的特色;喝一杯茶,但那些地方总是嘈杂无比;去赏赏湖,正漂流的汽水瓶已成为所有人看的“展览物”;去庙里走走,门口满满的摊贩„„这个年代的“凊欢”太难寻了!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和谐宁静;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我皱着眉,摇了摇头。

我重翻回目录,一篇名叫《咬舌自尽的狗》的文章映入我眼帘,我翻到了相应面数,如狼似虎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早已是视线模糊。那主人第一次把狗抛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深山里,狗,回来了。第二次想把狗抛到几百公里外的深山中时,狗却在车中咬舌自尽了„„啊!一只有情有义的狗呀,为了寻找主人,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百里,不管经历多大痛苦,多大风险,好不容易回到家了,主人不但不开门,还冷眼相待,立刻又送去抛弃,又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有情有义之人受无情之人背弃,在人世间还少吗?三国时期,老将黄忠为他主公的霸业苦战关羽,回去之后,主公韩玄却叫刀斧手斩他首级,此不为无情之人背弃有情之人?

每每读到林清玄的散文,总觉得他恬淡自然的散文中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并且透着几丝禅味,小故事大道理也是他散文中必备的风格。

读着林清玄的散文,就好似在听一位禅师的谆谆教导,在安抚我那颗浮躁不安的心灵„„

下载傅杰散文选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傅杰散文选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傅杰-书法家(精选5篇)

    傅杰-书法家 傅 杰 书法家1962年生,天津人。字承默,又字明飞。天津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武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EMBA)。长期致力于书法研究与创作,主攻魏碑,有专著出版。1990年荣获天津......

    读后感选

    六年风雨路,一路走来满书香 我特别喜欢看书,因为书中有许多丰富的知识,精彩的故事。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这些人说的话,我......

    初中生散文作文训练选

    初中生散文作文训练范文选 给自己一个拥抱 我一回头,身后沉睡的一大片花儿全绽放了。不知谁说了一个笑话,把草儿惹笑了。 我疯狂地拥抱它们,拥抱大自然的一切。坐着,躺着,打两个......

    史记选读后感

    胜败兵家事不期 ――读《史记选》“史记是伟大的名著,它反映了我国汉以前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汉以前各种史书的优点,建立了全新的......

    《史记选》读后感

    《史记选》读后感 本书是《史记》的精华选编,由王伯祥在研究《史记》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史记选》。该书从校勘入手,以张文虎本为底本,参校宋蜀大字本、百衲宋本、南宋黄善夫......

    读后感集选(合集)

    《昆虫记》读后感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

    唐诗选读后感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唐诗选读后感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散文读后感

    关于人生的些许思考 读西奥多 罗斯福的《艰辛的人生》有感 41015001 韩旭阳 10级财务管理 不得不说自己是爱读散文的,虽然不精,闲散而读,却感觉足以养志明心。在中国这么悠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