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迎中秋诗歌朗诵会方案
“迎中秋、话团圆”诗歌朗诵会方案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欢庆粮食丰收的伟大节日,也是合家团圆的喜庆时刻。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将经典诵读等读书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形式,与我校的教学、科研、育人有机融为一体,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从而激发我校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学校决定在中秋节到来之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迎中秋 话团圆”诗歌朗诵活动。
二、活动时间
第四周周四、周五
三、活动内容
1.围绕“中秋 团圆”为主题开展朗诵。
2.以班级为单位自下而上开展活动。以学生小组为基础,先在组内选出优秀的朗诵作品,每组限一个,再由本班语文老师组织,利用语文辅导时间将每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展演。
3.班级展演开始前,在电子屏上做好背景墙渲染气氛。
四、活动要求
1.朗诵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紧扣“中秋 团圆”主题。2.脱稿朗诵。
3.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4.每个选手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
5.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语调、轻重、停连恰当,能很好把握节奏。
2018年9月
第二篇:迎国庆诗歌朗诵会活动方案
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方案
为庆祝祖国64岁华诞,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诗歌朗诵水平及语文素养,展示青春活力,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内容和形式及参赛单位
1、内容要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家乡、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诗歌或散文诗,倡导结合实际的创作。
2、形式可多样,可以是独诵、双人朗诵或小组朗诵、配乐朗诵、集体朗诵、唱歌(爱国正能量歌曲),形式尽量多样化,但要突出朗诵,倡导脱稿朗诵,每个节目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3、参赛单位以班为单位,一个班至少两个节目(全班集体朗诵和单独表演或者小集体表演)。教师以组为单位,可以一组联合出一节目,也可单独表演。
二、活动的有关事项
1、参加对象:全体学生和教师
2、比赛时间:2013年9 月 30日 上午
3、比赛地点:运动场;
4、会场秩序:吕剑 周毅 湛贵龙和各班班主任
5、场地布置:马帅 谭燕 廖长伟
6、教师评委: 李涛 何小华 向宗权 隆竹秀 代春燕 王懿
罗小磊 冉淑琴
学生评委: 各班音乐委员
7、计分:涂小红刘刚张孝红
8、评分办法:本次演讲比赛中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判,要求正确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表达形式相统一,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评委当场进行分析评分,统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
8、奖项设置:全校评出一等奖名。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朗诵比赛评分表
序号:选手姓名:班级:总分:
朗诵比赛评分表
序号:选手姓名:班级:总分:
第三篇:迎“五四”诗歌朗诵会活动方案
“诵读中华经典,奏响青春华章”
手抄报、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庆祝“五四”青年节,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朗诵水平,展示青春活力,营造朝气蓬勃、书香萦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将在“五四”到来之际开展以“爱国、爱校、爱家”为主题的手抄报、诗文朗诵比赛活动,为使活动有序高质地进行,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奏响青春华章
三、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4年4月8日——2014年5月12日
1.手抄报上交时间:4月30日
2.朗诵会时间:5月12日(第十一周一班会课)
3.朗诵会地点:学校升旗台
4.评委:梁国华、霍金生、马欣怡、杜树清、龚少仪
5.摄像,照相:陈永湛
6.奖状书写:梁敏团
7.评分办法:采用10分制,统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五、参赛要求:
手抄报(1)、作品必须是手抄报内容自定,版面自主设计,但必须围绕着活动主题进行创作。内容积极向上,突出展现时代精神和青春使
命。
(2)、作品版面设计合理美观,色彩搭配和谐,字迹工整、清晰。
(3)、规格:8开纸的规格(一张试卷纸),右下角注明作者和班别。诗文朗诵(1)个人演讲,每班选一位演讲选手。语文老师先指导该学生围绕歌颂祖国、歌颂家乡、热爱校园、热爱生活写好600字左右的文章,倡导结合实际的创作;后定好上报题目,后脱稿演讲。
(2)集体朗诵,抽签决定朗诵诗文,后脱稿朗诵。
六、奖项设置:本次评比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两名。
七、其他注意事项
1.演讲者与朗诵集体必须按时、按要求参加排练、表演。
2.每个节目比赛时间限定在5—8分钟内。
八、评分标准
(1)所选演讲文稿必须符合要求(歌颂祖国、歌颂家乡、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文章),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2分)
(2)精神饱满,服装统一,姿态得体大方。(2分)
(3)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等有效手段反映诗歌的内涵。(2分)
(4)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正确把握诗歌节奏,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2分)
(5)朗诵形式富有创意形式朗诵。(2分)
第四篇:迎国庆诗歌朗诵会活动方案
西滩小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迎国庆诗歌
朗诵会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诗歌朗诵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让他们通过诗歌的朗诵来赞扬祖国伟大、壮丽、富强的面貌,喜迎国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继承发扬诗歌文化加深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精神,学做国家的新主人。
2、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美化校园语言环境
活动要求:
1、以诗歌朗诵的形式表达少先队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二至六年级以班级的形式参加朗诵会。
3.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参赛,中队辅导员负责组织,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
4.朗诵要求:(1)所选诗歌,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2)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3)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4)表达感情准确、自然;(5)时间根据所选内容在5-10分钟以内。
5.内容以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家乡的诗歌、散文及古今诗词均可;形式以朗诵为主,可配表演,尽量多样化。
6、所需音乐自备,诗歌内容于9月27日前交少先大队部。活动地点:学校少先队活动室
四、奖项设置:以个人为单位参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活动时间:2010年9月28日
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全体起立,奏国歌
三、学校领导讲话
四、学生代表致国庆祝辞
五、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开始
1、诗歌朗诵《》(朗诵者
2、诗歌朗诵《》(朗诵者
3、学前大班 《》(朗诵者
4、诗歌朗诵《》(朗诵者
5、诗歌朗诵《》(朗诵者
6、诗歌朗诵《》(朗诵者
8、诗歌朗诵《》(朗诵者
六、主持人宣布活动比赛结果
七、颁奖
八、比赛结束
2010)))))))西滩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年9月20日
第五篇:迎国庆诗歌朗诵会活动方案
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通知
为庆祝祖国64岁华诞,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诗歌朗诵水平及语文素养,展示青春活力,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开展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内容和形式参考
1、内容要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家乡、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诗歌或散文诗,倡导结合实际的创作。
2、形式可多样,可以配乐朗诵、集体朗诵,形式尽量多样化,但要突出朗诵,倡导脱稿朗诵,每个节目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活动的有关事项
1、参加对象:一至九年级学生;
2、比赛时间:2013年9 月 26日下午一二节课
3、比赛地点:国旗台前;
4、会场秩序:各班班主任
5、评委:崔军
张玉珍
樊冰雪
车金丽
石丽娜
王玉萍
6、计分:吕红丽
王金慧
7、奖项设置:每个年级段评出一等奖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2名。
“迎国庆”朗诵比赛通知及评分标准
祖国六十四华诞将至,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诵和表达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国庆前夕,以“迎国庆”为基础,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举办诗歌朗诵比赛。
现将活动细则及评分标准公布如下:
一、朗诵内容:(20分)
1、内容健康向上,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5分)
2、语言流畅自然,文彩华丽(5分)
3、主题深刻富有感召力或警世作用,贴近我校活动。
二、普通话(35分)
1、发音基本标准(15分)
2、普通话流利(10分)
3、节奏优美,发音标准动听,富有感情(10分)
三、表达分(25分)
1、表达生动,动作恰当(5分)
2、感情处理得当(10分)
3、感召力强,富有创意(5分)
4、能脱稿朗诵另加5分。
四、台风(10分)
1、上下场致意、答谢(5分)
2、服装得体,自然大方(5分)
10分)(五、创新(10分)
1、表演者使用的诠释方式与众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朗诵形式富有创意(5分)
2、配以适当肢体动作、伴舞或配乐,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5分)
六、补充说明
1、比赛共设评委7人,采取平均计分。
2、评委打分采用十分制,原则从70分起。学校将分阶段进行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