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7济南的冬天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河大版(精)[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14:1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语文上册17济南的冬天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河大版(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语文上册17济南的冬天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河大版(精)》。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17济南的冬天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河大版(精)

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济南(jì)

安适(shì)

髻儿(jì)

镶嵌(xiāng)....B.着落(zhuó)

幻想(huàn)

狭窄(xiá)

皮肤(fù)....C.贮蓄(zhù)

敞(chǎng)

澄清(chéng)

藻(zǎo)....D.伦敦(dūn)

慈善(cí)

刮风(guǎ)

矮小(ǎi)....解析:A项中的“济”应读“jǐ”;B项中的“肤”应读“fū”;D项中的“刮”应读“guā”。

答案:C 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水藻

伦敦

呼唤

贮蓄 B.宽蔽

镶嵌

珍馐

涣散 C.湿润

响晴

兰汪汪

绿色[ D.忙碌

橙清

水墨画

温晴

解析:B项,蔽—敞;C项,兰—蓝;D项,橙—澄。答案:A 3.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解析:D项是比喻,比喻的标志词是“好像”。A、B、C三项均是拟人,标志是“拿”“不忍得”“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

答案:D 4.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1)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2)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解析:(1)此句和上文在伦敦看不见日光形成对比。(2)此句的上文是:“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吧?”“这点幻想”指今天夜里山草就绿。

参考答案:(1)天空晴朗无云。(2)不切实际的想法,文中指希望今天夜里山草就绿。5.仿写词语。例:蓝汪汪

解析:按ABB式写词语。

参考答案:亮晶晶、绿油油、红彤彤。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完成6~9题。6.根据注音在四个括号内填上汉字。

ǎi()松

一jì()儿

xiāng()上

害了xiū()

用心

爱心

专心 1 7.选出最恰当的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树尖上____(挂 顶 冒)着一髻儿白花。给蓝天____(描 圈 镶)上一道银边。那些小山太____(秀丽 娇气 秀气)。

8.文中“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一句所描写的景色,使作者联想到_____________。

9.雪本来是白色的,文中却说它“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是因为_________。答案:

6.解析:识记汉字字形。辨析字形:矮——倭,镶——馕、攘,羞——着。答案:矮 髻 镶 羞

7.解析:根据课文填近义词。“顶”更形象,表明雪在树尖顶部的形态。“挂”可以用作吊在边上。“冒”是描写动态的事物的。“镶”具有立体感、动作感,指像嵌上去的。“描”“圈”就一般化。“秀气”比“秀丽”更能表现小山的线条柔和美丽。“娇气”在此不合感情色彩。

答案:顶 镶 秀气

8.解析:这是比喻,雪薄厚不一的山和“带水纹的花衣”的相似点是两种颜色相间。参考答案: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9.解析:联系上文找原因:夕阳照在山腰现出的独有的颜色。参考答案: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看见它了。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还要迟一点,也曾看见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的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簌簌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奇异,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无味。“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们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上海的地面上卷起来的。然而它又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在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默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叫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沉浓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实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10.这是一篇赞美雪花的______,抒情线索是______。

11.全文着重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个角度细致地描写雪花。

12.第一段与课文中的第一段很相似,这里作者贬抑了“福建的雪”,说它_____

用心

爱心

专心 ___。贬福建的雪是为了_____这儿的雪,这是采用了_____的写作手法。

13.“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这个句子运用____(实写、虚写)的方法,表现了雪花飞舞的多姿多彩。

14.“然而它又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这句运用____的修辞方法,作用是_______。

15.本文的雪和济南的雪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 10.解析:本题考查体裁和线索常识。从全文来看,作者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雪花进行描绘,这是以景物描写为主的散文样式。通观全文,作者以一种喜悦的心情描绘雪花,因而线索是对雪花的赞美。

参考答案:散文 对雪花的赞美

11.解析:分两步思考:信息在第二段“它们好像比空气还轻”“它又是活的生物”“它默默无声”“它的飞舞的姿态”“它没有气息……”,按顺序可找到;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轻盈 活力 声音 姿态 气息

12.解析:这是课内外衔接对比的题。注意审题干,读懂了课文第一段,此题就好做了。参考答案:颜色是灰的,不会飞舞;未尝发出簌簌的声音 映衬 对比 13.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实写”指具体地描绘景物。“虚写”指通过想象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物来写眼前的景物。

答案:虚写

14.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作用。“像”是比喻的标志。回答作用时注意内容方面的表述。

参考答案: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动态

15.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回答一样,也可以回答不一样。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略)

二、语言运用 1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处是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了解和运用知识并揣摩语言的题目,大家要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结合全文的风格,联系紧挨着的上下文考虑。

参考答案:拟人。两个“卧”字,与前面的“暖和安适的睡着”相照应,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小雪的模样、情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

三、拓展延伸

17.作者带着我们领略了20世纪30年代初济南冬天的独有景色,天气的温暖慈善、山水的明丽淡雅……遗憾的是这种美丽的景色我们今天难以看到了,是什么原因所致,你知道吗?你能设计一个方案恢复到那天气温暖慈善、山水明丽淡雅的境界么?

答案:(略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24诗词五首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语文版

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采薇(wēi)雨雪(yú)冢累累(zhǒng)...B.霏霏(fēi)狗窦(dù)著地垂(zhuó)...C.舂谷(chōng)作羹(gēng)相媚好(mèi)...D.翁媪(ǎo)野雉(zhì)贻阿谁(dài)...解析:A项中“雨雪”的“雨”应读“yù”;B项中“狗窦”的“窦”应读“dòu”;D项中“贻阿谁”的“贻”应读“yí”。答案:C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今来我思,雨雪霏霏()..(2)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3)杨柳青青著地垂().(4)最喜小儿无赖()..(5)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解析:课下注释要掌握牢固。注意结合语境,注意多音多义词现象。答案:(1)句末语气助词,不表实在意义下(雨或雪)(2)远远地高坟(3)接触、贴近(4)顽皮(5)什么和

3.选出下列诗词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C.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D.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解析:A项按意义分,B、C两项按音节分,而D项按意义分应为“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答案:D 4.联系语境,仔细体会加点词语表现的思想感情。(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3)醉里吴音相媚好。.(4)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解析:联系作者的生活背景去思考。参考答案:(1)“依依”一词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2)“十五”“八十”可理解为实数,也可理解为虚数,是一种夸张写法,目的极言从军之久,有力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3)“醉”既有诗人对农家田园生活的陶醉,又强调农家老夫妇的悠闲、散淡之情。(4)“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5.填空。(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家的经典之一,共有__________篇,用心

爱心

专心 1 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2)《朝天子》是_____________,《咏喇叭》是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散曲家。(3)《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展现童真童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熟读背诵、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不能写错字、别字。(1)、(2)是考查文学常识。(3)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答案:(1)儒 305 风 雅 颂(2)曲牌名 散曲题名 王磐 明(3)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9题。

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6.在横线处补填原词的句子。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及含义。(1)媚好:(2)无赖:

8.文中刻画了几个人物?他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最后两句看为什么小儿最让人“喜”?若将句中的“卧”改成“看”好不好,为什么? 6.解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答案:溪上青青草

7.解析:结合具体的语境、诗句内容分析回答。答案:(1)媚好:悦耳动听。表现一对农村老年夫妻和谐、温暖、惬意的生活乐趣。

(2)无赖:贬词褒用,是顽皮、淘气之意。表现了小儿活泼可爱的情状,充满爱怜之情。8.解析: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认真读诗文便能解答此题。答案:五个:翁、媪、大儿、中儿、小儿。

9.解析: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结合诗歌内容,联系上下句分析。

参考答案:最可爱的是天真无邪的小儿,怡然自得,趴在青草地上,一声不响地在剥莲蓬吃的神情与动作。还有因为小儿是最小的,故也最宝贝,最可爱。“看”不如“卧”。“看”的是别人剥莲蓬,小儿只是呆看,并无动态。而“卧”字表现了小儿剥莲蓬的状态,一个小儿子天真无邪无所事事,对于别人的忙,毫不在意,但不碍大人们干活,自己卧在草地上剥莲蓬吃,多么惬意啊!故诗人感到他是“最喜”的。

(二)(2010荆门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2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此诗又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入乐后便成为别席离宴的绝唱。11.诗中写饯别饮酒为什么用“更尽”而不用“更进”?

12.诗的前两句除交代送别时间、地点与环境外,还有其他作用吗?请写出两点来。10.解析:考查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答案:《阳关曲》 《阳关三叠》

11.解析:体会古诗语言的简练和一字传神的表现手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参考答案:“更尽”给人以一饮而尽的畅快淋漓之感,更能表达老朋友之间痛快豪爽之情,传递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12.解析: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的理解感悟诗歌内容。

参考答案:①以此地美景暗示关内外环境的巨大反差;②作者留客之心,不舍之情寓于美景之中。

二、语言运用

13.(2010邯郸中考)学校文学社团“新星文学社”决定举办一场“读名著、谈感受”研讨会。作为“新星文学社”的主人,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设计一条体现研讨会主题的宣传标语(口号)。

(2)请你为研讨会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3)在平时阅读中,哪个人物形象是你最喜欢的?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宣传标语的设计要力求新颖,语言简洁,既要使大家一看就明白此次活动的意义,又要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第(2)题开场白的设计要直接、流畅,能体现新颖性。第(3)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1)走进名著,启迪人生。

(2)同学们,在三年的社团活动中,我们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这其中一定有许多想法和感受。今天,就请大家畅所欲言,展示你的才华吧!(3)孙悟空——不畏艰险,有叛逆精神,法力无边。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化身。哈利·波特——天真活泼,智慧神奇。保尔——体现生命的价值,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会济南的冬之美。过程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 要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自然之美。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和作者的 情感 所在。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 景物描写中感知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1)响晴:(天空)晴朗无云。(2)温晴: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3)安适:安静而舒适。(4)肌肤:肌肉皮肤。(5)出奇:特别、不寻常。(6)秀气:清秀、小巧玲珑。(7)绿萍:植物名,又叫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作水田的肥料,并可供药用。(8)水藻(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9)贮蓄(zhù):存放、积存。(10)澄清(chéng):本课指清亮,透明。(11)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12)髻(jì):在头顶或脑后 挽束起来的头发。(13)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14)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色的国画。(15)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2.朗读课文,思 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样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絮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2.导语。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当我们探究课文时,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

三、正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按描写的不同景物,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第一层: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第二层:写雪后的山景。第三层:写城外远山。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3.探究质疑:第一段作者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来写。(1)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北平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2)伦敦的暗——济南的明 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3)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热带地方的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4.探究质疑: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5.探究质疑:“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没有风声并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很小而已。如果改为“没有风”则不符合情况。可见作者用词十分准确。

四、小结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天气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二课时

一、预习1.朗读课文。2.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写的,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要有感情地朗读。2.探究质疑:文章第1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第2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3.探究质疑: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4.探究质疑: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讨论并归纳:(1)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3)从人们的感受写:“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人们的笑容,更 突出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5.探究质疑:第3自然段,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6.探究质疑:“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7.探究质疑:这段文字用哪些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2)比喻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写出动人的雪态。8.探究质疑:第4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9.探究质疑:第5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1)水的绿;作者通过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10.探究质疑: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11.探究质疑: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1)直抒胸臆。如开头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深情。(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户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描绘了眼前的景物,还通过想像写景,饱含作者的喜爱之情。12. 探究质疑: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四、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一句简明 有力而又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文章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从语言上看,作者不愧为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修 改 栏 作业 布置

1、阅读《济南的秋天》

2、搜集有关“冬”的古诗。

3、写。

4、完成作业本。板 书 设 计

12、济南的冬天(爱)绿色、澄清、空灵 ? ? ? ?

整理赏析文中的拟人句。仿 水:

山:温暖、秀气、淡雅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词语,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和欣赏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诵读法,让学生为自己喜爱的段落配上相应的音乐,然后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美的意境。比较法,通过对两篇课文的语言、作者生平的比较,了解同时代的作家的不同风格及他们相同的情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难点】

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美的语感。【教法、学法】

诵读法、比较法、课堂讨论·评述·借鉴·辩论。【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

那么,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习边领略。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订正误读或朗读中表情达意欠准确之处,必要时教师做示范朗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使学生进一步体味课文的感情美、景物美、语言美。朗读后还可征询有关字词语句方面的问题予以解答。

三、指导学生感知课文

1.课文写出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表述这个特点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是什么?(中心句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关键词是“温晴”。)2.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跟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有什么关系?(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展现了泉城济南的景物特色,描绘出“宝地”济南冬天“温晴”的时令特征。)

四、指导学生研讨课文

1.细读课文,体味课文勾画出济南冬天的三个画面,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给三幅画各拟一个恰切的标题。

(2)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三幅画所展现的济南冬景的特点;(3)找出最能体现三幅画特点的拟人句或比喻句。明确:

三幅画的标题依次为《阳光朗照》、《雪后山色》、《绿水晶莹》(标题可多样,能点明景物特征即可,不必求其一律。)三个词语依次为“暖和”、“秀气”、“清亮”。

三个拟人(或比喻)句依次为“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雪后的山色简直“是张小水墨画”;水天相映,“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进一步研讨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提问:作者记叙济南的冬天,着重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势、小雪笼盖下的山色和水藻碧绿的清凉河水,画出了三幅冬天的秀丽图画。试问: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这些景物?

小结:山和水是济南的主要景观,而它们在冬天别有一番风貌,最能显示济南冬天的三个特点:它温暖如春,它秀丽多姿,它晶莹清亮。而这一切正是由“温晴”的时令特征决定的。先总写阳光下的山势,展示济南所处的地理环境,揭示冬天能有温晴天气、成为“宝地”的原因;再写雪后的秀丽山色,展现即使雪后依然不见萧杀景象,而是异常秀美,透露出春的气息,进一步突出“温晴”时令特征;最后写又绿又暖的澄清的河水,与天光相映,使整个济南成了块“空灵的蓝水晶”,多么可爱,又多么神奇!“温晴”的时令特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课文记叙景物的成功首先在于紧紧抓住地方季节的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景物,突出了景物的特点。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这跟作者全面、细致的观察分不开。习作《济南的夏天》的主要不足恰恰在于没有抓住地方景物的特点。而这又与缺乏全面、细致的观察直接有关。

五、课堂练习

景物本身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可是作者往往拿它当“人”来写。看看下边的两段话,加线的部分该怎样理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通过这个练习,领会拟人修辞方法在课文中的具体运用和表达效果,达到如下要求:

(知道什么叫“拟人”;领会拟人的表达效果(使描写更加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懂得拟人方法与细致观察体验的关系;体味课文语言的朴素、新鲜、口语化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1.用自己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北京、伦敦),与济南对比,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使人们确实感到它是“宝地”。

2.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告诉读者,以此来感染读者,使读者有如临其境的感受。

3.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冬天的济南写得脉脉含情,把作者感情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积累优美文句。

2.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朱自清与老舍的生平,以备上课交流之用。

附: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阳光朗照

暖和 雪后山色

秀气 绿水晶莹

清亮

温晴

第二课时(《春》与《济南的冬天》比较阅读)

一、导语设计

有一句很著名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冬和春虽然是两个气候差异较大的季节,可他们同样可以为我们带来希望,带来许多诗情画意和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两位同时代的作家是如何描述他们所喜爱的那个季节的。

二、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朱自清和老舍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教师补充介绍。

三、语言分析

比较两位作家在语言风格方面的不同。学生找出两篇文章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话,从字词或修辞角度入手,分析自己喜欢的原因,从而总结出两位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

四、配乐朗诵

为你喜欢的句子配上相应的音乐,个人自由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两位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

五、作品风格

出示朱自清的《冬天》和老舍的《五月的青岛》,对作家的创作风格做较为深入的探讨。了解风格是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体中浸透作家的创作个性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认为,作家的个性气质、思想境界、人格力量、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对其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明确提出“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就是说,作家的精神气质充分浸透他的思想感情审美情志,思想感情审美情志决定语言的格调,文章所流露的风采才华,都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作为南方人的朱自清和北京人老舍在这个方面就有较大的差异。(可补充介绍丰子恺的《春》,作为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的丰子恺,他的作品有较明显的风格特点。)

六、小小辩论赛

春、夏、秋、冬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喜欢相同季节的同学组成小组,用你自己写的文字或你找到的资料来证明这个季节的美丽,并阐释你喜欢的理由。四个小组可展开辩论赛。

相关链接:丰子恺《春》;艾青《春姑娘》;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张敏《走进春天》;梁遇春《春雨》。

第五篇:初中语文说课稿: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优秀说课稿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编者安排这篇作文,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2、课文解读: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个性的写景散文,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平中见奇,常处见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观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应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另外,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写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接着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点。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如这样一句话,“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作者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

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能力目标:

a、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通过读品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赏析第3段和第5段,让学生在反复的读的过程中,领会要旨。

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我准备用读写说的综合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出美的句子中,说出独特的感受,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情感。最后,用写来升华。

二、说教法

1、尊重学生个性,实行个性化教学。

在研究新课标时,我体会到“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于是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去发现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读、写、说相结合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结合课改精神,我在教授本课时,注重了构筑读的平台,创设说的动机,让学生通过摹写,做到学以致用,加强了与文本的对话。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读说写都到位,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这就坚定了我课改的决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应坚定的引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最终领会文章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三、说学法

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进行拓展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

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2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感情。本说课教案只说明第一课

时。

五、说教程

(一)、课前准备:主要分为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

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还可阅读老舍先生的另一篇佳作《济南的秋天》,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意识的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所带来的困难。

在课前,我精心准备了电教平台、录音等辅助手段来丰富教学,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二)、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反馈练习”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先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一提起北国的冬天,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这样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气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到济南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

2、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采用默读法,限定时间,要求学生不回读,全神贯注的读,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

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设题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整体感知文本,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找出能够支撑作者说法的地方,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2)精读关键段落(3-5段)老师可适时发问:你最喜欢那一句,为什么?

设题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品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难点的很重要的环节。解题思路:让学生先读再说,甚至用多种形式去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句的妙处。

(3)使用探究法,老师展示四幅图片,让学生再读课文,并评价老师所展示的图片,哪些地方与课文

内容相对应,哪些不相符。

设题目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去探究知识。

这种方式将一改以往的老师把学生的思维给固定了的模式。而是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讨论中来,以获取更

多的情感体验。

(4)以写促情

要求:请仿照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结合前几天本地的一场大雪,写一写我们孝感的冬天。

设题目的: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抒发自己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感情。

写完后让学生交流,老师予以鼓励,达到本课高潮。

3、归纳小结

让学生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见解都予以肯定)

4、反馈练习

让学生讨论: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设题目的:让学生领悟散文的特点、结构及抒发感情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课时。

六、说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总特点:无风、响晴、温晴

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小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景中有情 热爱、赞美

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水:温暖、清亮、透明

下载七年级语文上册17济南的冬天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河大版(精)[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上册17济南的冬天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河大版(精)[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 舞阳县姜店一中 刘伟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老舍的生平、著作,识记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济南的冬天》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九课风雨中我在成长夯基达标训练 鲁教版

    风雨中我在成长 我夯基我达标 1.在生活中,那些不屈从于挫折的人能够( ①把挫折当作对自己的考验和磨砺②认真总结经验而少犯错误③面对烦恼和痛苦不再进取 A.①②③ B.①②④......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说课稿1 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等方面对本课......

    语文语文版必修4夯基达标练习6 离骚(节选)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好修姱(hǎo kuà) 鸷鸟(zhì) ...兰皋(gāo) .B.相道不察(xiàng) .谣诼(zhuó) .C.芰荷(qì) 圜(yuán) .侘傺(chà chì......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共五篇]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老舍的名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七年级上册语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济南的冬天》(推荐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济南的冬天》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新人教版

    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新人教版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济南的冬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地位与作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