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笔记(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14:5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笔记》。

第一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笔记

广西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07数本2班

107253010208

哲学思想开辟军事新航线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笔记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由革命战争演绎的历史,要进步就要革命,要革命就会有战争的催化,每一次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中国历史也是一部部革命史组成的,正是中国近代革命战争开创了盛世新中国。

而中国革命战争最著名的莫过于近代中国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他是中国近代革命的组织者和创造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军队的组织者和创造者。毛泽东把哲学运用于军事路线中,即把人类最高思想武器——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践革命相结合,与中国人民的武装斗争相结合。他亲自创造与领导了中国的第一支工农红军——这是中国空前未有的一支真正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服务的英勇无敌的胜利的军队;而且不止于此,他还为这支人民的军队创造了有马列主义出发的正确的哲学军事路线和一整套的革命战争战略战术。

1936年毛泽东同志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该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大争论的产物。这部著作系统地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精辟地论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规律以及战略战术原则,深刻地揭示了王明军事路线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根源。这既是一部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著作,也是一部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均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虽然是研究军事,讲战争问题,重点还是中国革命战争问题,但其通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处处闪耀着哲学的光辉,可以说,哲学思想是内核是灵魂,军事思想是外壳是血肉。其第一章专门论述演绎了一些哲学范畴,专门论述了军事辩证法的基本问题,第一次系统地表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从哲学的层面去解剖战争解剖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实践统一的中国革命战争,这已经初步展示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轮廓。

以下是我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读出的几点哲学战略思想:(一)认识与实践

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即认识,使用即实践,实践也是认识,而且是更重要的认识。认识的过程,不但存在于计划建立之前即调查、研究、决策的阶段,而且存在于计划建立之后即实行的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得出的认识,要在第二个阶段里检验,根据实践的情况修正,得出新的更符合实际的认识即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战争从而指挥战争。因此,毛泽东说:“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学习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全体民众的事情,战争不是说先讲好了然后再打,谁也不愿意有战争,因此战争战略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战,而是战起来再学习,在战争中摸索,在战争中学习。这里讲的是实践第一性的观点。(二)主观与客观

毛泽东说:“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又说:“事情要求比较地会办,军事上就要求比较地多打胜仗,反面地说,要求比较地少打败仗。这里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比较地会办事,比较地多打胜仗,就是在长时期内认识了矛盾双方的情况,找出了行动的规律,解决了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的结果。如何才能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使主观符合于客观呢?那就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周到的调查,熟识矛盾双方的各方面情况,通过缜密的思考,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找出其规律,并且将这些规律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来。那么,这究竟是什么规律呢?毛泽东说:“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积极反映论。(三)一般与特殊

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战争——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质。因此,在这一般战争和一般革命战争的规律之外,又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不能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打胜仗。”一般,即矛盾的共性;特殊,即矛盾的个性。共性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一切同类事物,都有其同类的矛盾即一般的矛盾。但同类的事物,又因其环境,条件性质等等的不同,又在这一般的矛盾之上,各自显出其矛盾的特殊性来。因此,毛泽东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其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情形,特殊的性质出发,抓住矛盾的特殊性,掌握其规律的特殊性,“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毛泽东这里所讲述的关于一般和特殊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之后他在《矛盾论》中所论述的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思想。

(四)全局和局部

毛泽东说:“凡属于带有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又说:“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而我们尤其“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们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也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

这就告诉我们,什么是全局、什么是局部,如何把握两者的关系,要注意什么环节。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矛盾)。

全局,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全过程。局部,指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全局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局部就没有全局,没有全局也就没有局部。但全局不是局部的简单总和而是局部的有机统一,它高于局部、统率局部、对于局部的发展变化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局部尽管必须服从于全局,但它对全局也有一定影响。而当某个局部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环节时,它对全局的发展就会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毛泽东关于全局与局部的论述,实质上讲的就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与一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要求我们:第一,分清什么是全局,什么是局部,把握两者间的关系。第二,注意对全局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关节,即抓住“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五)方法论

毛泽东说:“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和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正确决心——正确判断——周到侦察——联贯思索——研究关系——正确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正确部署,这是认识及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科学思维的过程和方法。这就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在此后的《实践论》中有了更深刻更完整的论述:“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根据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认识,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军事时代即哲学军事时代,他把军事思想上升到精华,把军事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峰,正是这样一部巨著,这样一种军事思想军事理论,一直指引着中国人民军队新的建设,指引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

第二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笔记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笔记

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主席的这部著作,写于一九三六年,是为着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这本书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读过这本著作后,感觉受益匪浅,对当时中国革命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写作背景:一开始这部著作只完成五章,尚有战略进攻、政治工作及其他问题,因为西安事变发生,没有工夫再写,就搁笔了。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一场大争论的结果,是表示一个路线反对另一个路线的意见。对于这个路线上的争论,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作出了结论,肯定了毛泽东的意见,而否定了错误路线的意见。在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共中央移到陕北以后,毛泽东主席随即在十二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解决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第二年,即一九三六年,毛泽东主席又写了这部著作。

第一章是“如何研究战争”介绍了战争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从事战争,战争是革命战争,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

不能做好那件事。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不懂得它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战争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自一九二四年开始的中国革命战争到一九三六年,已经过去了两个阶段,即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阶段和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的阶段;一举三六年后则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这三个阶段的革命战争,都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是英勇坚决地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战争,在十五年的漫长岁月中在全国人民面前,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亿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的历史成就,使得当时处在民族敌人侵入的紧急关头的中国有了救亡图存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有了一个为大多数人民所信任的、被人民在长时间内考验过因此选中了的政治领导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十五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光荣的胜利的革命战争,不但是解放了中国,而且是具有国际的革命意义的。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同一意义。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人民赞助、良好阵地、好打之敌、出其不意等条件,都是达到歼灭目的所不可缺少的。击溃有意义,乃至让敌逃去有意义,只是对于全战斗或全战役中我军主力对确定之敌举行歼灭性的作战而说的,否则便没有什么意义。毛泽东主席字字珠玑,深刻解释阐述了革命战争的目的方法以及意义。

这部著作不仅反驳纠正了党内对革命战争的革命前途的错误认识,更优先于很多人开始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况,是在党内盛行的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维埃精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领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并成熟的突出表现。深刻阐述革命战争的定义,意

义,方法,以及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战略方法手段,集中兵力的问题,歼灭战,运动战,战略退却与反攻等各种重大问题。

透过这部著作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席以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与魄力,在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上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取得革命战争的辉煌胜利,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迎来胜利曙光,用勤劳与奋斗建设美好的明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都不会忘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会忘记他对世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参考文献: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三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后感

姓名: 学号:10389xxx 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后感

这部著作,写作于1936年,是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一场大争论的结果,表示一个路线反对另一个路线的意见,它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我在阅读完毛泽东的这篇著作后,感觉到这篇文章的很多内容都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内容符合毛泽东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以及独立自主的基本方面。毛泽东在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时提出的战略观、全局观,对积极防御的肯定和对消极防御的否定,防御作战的准备问题,针对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提出的一系列具体方法,还有第一章中提出的研究战争的重要性和方法等等都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指导意义,很多具体方案和作战模式都运用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日后的战争中,其中包含的思想对现今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在这部著作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毛泽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篇第一节,毛泽东列出了三种战争:“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革命战争--革命的阶级战争和革命的民族战争,在一般战争的情形和性质之外,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性质;中国革命战争--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质。”2中国的革命战争是特殊的,虽然适用于某些一般的战争规律,但针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是特殊的,是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战争和任何其他理由的战争,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情况,套用外国一般战争规律军事操典、俄国革命战争规律都是会“打败仗”的。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固然应该尊重过去流血的经验,但是还应该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3应当用自己实际 12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三章第一节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一节节选 3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一节/ 3 姓名: 学号:10389xxx 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得到的经验来指导以后的战争,用自己得到的经验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战争这种具体的情况。

具体分析具体的情况还体现在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性的探究上。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有对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具体的叙述,这些特点的分析给当时预计的接下来可能将会发生的革命战争指明了道路(虽然很快就发生了西安事变促成抗日的国共合作)。“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第二个特点是敌人的强大。”“第三个特点是红军的弱小。”“第四个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4革命。”这些特点,表明红军不能拷贝一般战争和俄国革命以及北伐战争的模式,中国革命战争不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是独特的,需要红军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接下来的作战。

这种具体对待具体问题的方法,正是我认为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的精髓的重要部分,这部著作告诉未来的指挥官们,对待战争、对待战役、对待战斗,都需要具体的分析各种情况,“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 “摸熟了自己的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又摸熟了敌人的部队(同样,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摸熟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其他的条件如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等,这样的军人指导战争或作战,就比较地有把握,比较地能打胜仗。”5这些道理,当然也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特别突出的“战略”两字,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全局和局部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全局无法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由它的所有局部构成,因此,我们在对全局进行谋划时,必须要考虑局部的影响力,尤其是具有决定性的局部,而不应只对脱离局部的部分存在的所谓全局、战略泛泛而谈。“说重要,说有决定意义,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况去规定,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去规定。”“一个原则,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6节。”这些,正是我们处理全局问题,决定对待局部的态度时的重要准则和方法。

毛泽东的这篇著作,除了我上面所述的具体分析具体的问题以及对战略性的 45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三章第二节节选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四节 6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三节/ 3 姓名: 学号:10389xxx 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体系概论

考量给我们带来启发和借鉴以外,我认为它的写作方法也有很多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篇著作是是毛泽东1936年12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在著作中,毛泽东针对很多他提出的理论和方法都列举了许多具体而现实的情况,比如“很明显的,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反对红军的游击主义,却又承认红军的游击性;„„最后,反对把红军停顿于旧阶段,争取红军发展到新阶段--所有这些原则问题,都要求正确的解决。”7等等,还有毛泽东对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曾经履行的错误路线的评论和分析。这些具体的方法和问题给予讲演的听众和文章的读者以直观的了解,用实际的例子将毛泽东的理论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给了他们。这种通过现实实例和实践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我想在现在的写作和交流中都是一项传达自我的利器。

在当今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背景下,这篇著作中很多具体的军事思想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就像著作第一节所说的“战争是发展的”一样,科技带动了军事和战争的变革。虽然著作中的某些部分有强烈的时效性,但是毛泽东的这部著作以及它所奠定的毛泽东思想中的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的很多内容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的。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三章第三节/ 3

第四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客观的,而且是有规律的,但这个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到,战争也是有规律的,并指出战争规律是发展的。事实上,世界上很多的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这样的。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首先从战争的性质涵义来论述了战争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再从革命战争出发阐明了规律性的重要性,最后引出在中国战争中要打胜仗那就一定要研究中国的革命战争,也就是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用它来更好地指导中国的革命。

毛泽东分析了当时三种人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观点,从战争的规律研出发研究,他认为是不正确的,第一种是:只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就得了,具体地说,只要照着反动的中国政府或反动的中国军事学校出版的那些军事条令去做就得了。第二种是:只要研究俄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就得了,具体地说,只要照着苏联内战的指导规律和苏联军事机关颁布的军事条令去做就得了。第三种是: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北伐战争的经验是最好的,我们应该学习它,具体地说,学北伐战争的长驱直进和夺取大城市。毛泽东严密地分析得出:从时间的条件说,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移用于不同的阶段。从战争的性质看,革命战争和反革命战争,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战而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互相移用。从地域的条件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特别是大国家大民族均有其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同样不能呆板地移用。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还强调了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它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事物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它要求我们办事要按客观规律来做,更进一步,事物的规律也是会发展的,它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和利用规律。

大自然的发展也按着一定的规律循环着,日月星辰、山草树木、风云雨雪、水土山石,各种事物都在有规律地运行着,也在发展着。我们在研究大自然的时候不但要懂得掌握自然的发展规律,还要学会掌握变化了的规律。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总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们无穷尽地向大自然索取,片面地强调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当我们沉浸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然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却在悄悄地发生的变化。首先是生态问题,人们大量开荒砍伐,肆意掠夺资源,已经造成了大量土地荒漠化,资源枯竭。大自然具有自动恢复能力,人们以为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肆意妄为,殊不知,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当沙尘暴疯狂袭击的时候,当台风横扫中华的时候,当暴风雨冲击大地的时候,当暴风雪奇袭南方的时候,人们这才醒了过来,人们所要面对的自然不再是以前那个安分守己的自然了,于是要作出各种的应对措施了。人类只有认识自然的规律才能利用自然规律,只有随着自然的规律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其次是环境问题,缺少了青山绿水的点缀,少了清澈见底的小河,连城市的天空都变成了淡黄色,垃圾的堆积焚烧让人感受不到真正的味觉。环境的自净能力也是有限的,你超出了这一条规律,那么这条规律也就变化了,人们如果再是这样子下去的话,那么环境就会变得更加恶劣,于是人们开始认真对待环境的保护问题,再不能走那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了,《京都协议书》的签订标志着人类共同地认识到了这个世界发展的变化。是自然的规律发展改变让人们改变了许多的观念。

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规律也是发展的。马克思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时候说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会经过这样的一个阶段: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发展到最高级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那是一个最理想的社会。整个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是中国的发展就跳出了这个规律,它是直接从封建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西藏更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有人会问,中国这样发展会是违背社会的发展规律吗。不是的,中国的发展恰恰说明了规律也是会有发展变化的的,中国的社会发展是由她自己所独特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封建社会末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无论是从国家内部来说还是从国际环境来说。中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也是顺应历史的潮流,从建国之后的发展来看,特别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更加的证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正确的选择。它的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我们不必去追究它的发展是否符合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规律观,别国的社会发展规律,是好的,我们可以加以利用但不是照搬别国的经验,还可以加以发展,我们还可以避开那些不良的发展模式。

自然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发展也是有规律的,经济发展也是有规律的,那么党的执政是不是也是有规律的呢。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个政党执政都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个规律也是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方面很注重规律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从执政那天起就竖起了以为人名服务核心的执政理念,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发展,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也发展得很快。实事求是是马克思论述政党执政之要,毛泽东一直强调的思想路线灵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建国的那几年起,中国首先注重重工业的建设,在八大会议上,强调了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向前看的执政理念;到了江泽民总书记,他提出了与时俱进“三个代表”的执政理念;而今天,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也顺着党的执政规律,发展地增加了“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不时地发展自己的执政理念呢,这是应对复杂多变局势,战胜种种风险和困难的迫切需要。当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我们都面临复杂的形势、艰巨的任务。

第五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后感

姓名: 学号:10389xxx 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后感

这部著作,写作于1936年,是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一场大争论的结果,表示一个路线反对另一个路线的意见,它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我在阅读完毛泽东的这篇著作后,感觉到这篇文章的很多内容都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内容符合毛泽东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以及独立自主的基本方面。毛泽东在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时提出的战略观、全局观,对积极防御的肯定和对消极防御的否定,防御作战的准备问题,针对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提出的一系列具体方法,还有第一章中提出的研究战争的重要性和方法等等都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指导意义,很多具体方案和作战模式都运用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日后的战争中,其中包含的思想对现今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在这部著作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毛泽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篇第一节,毛泽东列出了三种战争:“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革命战争--革命的阶级战争和革命的民族战争,在一般战争的情形和性质之外,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性质;中国革命战争--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质。”2中国的革命战争是特殊的,虽然适用于某些一般的战争规律,但针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是特殊的,是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战争和任何其他理由的战争,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情况,套用外国一般战争规律军事操典、俄国革命战争规律都是会“打败仗”的。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固然应该尊重过去流血的经验,但是还应该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3应当用自己实际1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三章第一节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一节节选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一节/

3实践得到的经验来指导以后的战争,用自己得到的经验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战争这种具体的情况。

具体分析具体的情况还体现在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性的探究上。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有对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具体的叙述,这些特点的分析给当时预计的接下来可能将会发生的革命战争指明了道路(虽然很快就发生了西安事变促成抗日的国共合作)。“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第二个特点是敌人的强大。”“第三个特点是红军的弱小。”“第四个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

4革命。”这些特点,表明红军不能拷贝一般战争和俄国革命以及北伐战争的模式,中国革命战争不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是独特的,需要红军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接下来的作战。

这种具体对待具体问题的方法,正是我认为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的精髓的重要部分,这部著作告诉未来的指挥官们,对待战争、对待战役、对待战斗,都需要具体的分析各种情况,“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 “摸熟了自己的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又摸熟了敌人的部队(同样,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摸熟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其他的条件如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等,这样的军人指导战争或作战,就比较地有把握,比较地能打胜仗。”5这些道理,当然也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特别突出的“战略”两字,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全局和局部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全局无法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由它的所有局部构成,因此,我们在对全局进行谋划时,必须要考虑局部的影响力,尤其是具有决定性的局部,而不应只对脱离局部的部分存在的所谓全局、战略泛泛而谈。“说重要,说有决定意义,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况去规定,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去规定。”“一个原则,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

6节。”这些,正是我们处理全局问题,决定对待局部的态度时的重要准则和方法。毛泽东的这篇著作,除了我上面所述的具体分析具体的问题以及对战略性的4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三章第二节节选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第四节

考量给我们带来启发和借鉴以外,我认为它的写作方法也有很多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篇著作是是毛泽东1936年12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在著作中,毛泽东针对很多他提出的理论和方法都列举了许多具体而现实的情况,比如“很明显的,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反对红军的游击主义,却又承认红军的游击性;„„最后,反对把红军停顿于旧阶段,争取红军发展到新阶段--所有这些原则问题,都要求正确的解决。”7等等,还有毛泽东对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曾经履行的错误路线的评论和分析。这些具体的方法和问题给予讲演的听众和文章的读者以直观的了解,用实际的例子将毛泽东的理论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给了他们。这种通过现实实例和实践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我想在现在的写作和交流中都是一项传达自我的利器。

在当今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背景下,这篇著作中很多具体的军事思想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就像著作第一节所说的“战争是发展的”一样,科技带动了军事和战争的变革。虽然著作中的某些部分有强烈的时效性,但是毛泽东的这部著作以及它所奠定的毛泽东思想中的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的很多内容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的。

下载《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笔记(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书笔记(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 1 页 共 2 页 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今天下午,我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四万多字的文章不长,却令我深有感触。《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感

    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感毛泽东同志的这部著作,是为了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他从“如何研究战争讲到了中国革命战争,具体而详尽地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

    中国革命战争胜利邮票

    中国革命战争胜利邮票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国内革命战争,为推翻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民的土地问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民的土地问题 摘要: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农民运动,也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所在,但是,对农民问题......

    平台战略——读书笔记

    《平台战略》读书笔记 —— 李晓东 一:该书的研究方向: 《平台战略》是一本经济管理方面的书。是由著名的经济学教授陈威如和余卓轩所著的,书中由浅入深的探讨了“平台”这个......

    战略管理读书笔记

    第二次读书笔记 上次的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波特的竞争力战略进行。笔记提出了此理论的不足之一是其没有考虑到企业内部的因素,他完全把企业当成可任意再塑型的橡皮泥。事实上,......

    什么是战略读书笔记

    《什么是战略》读书笔记 《什么是战略》一书是杰克·特劳特先生对战略及其意义的阐述,为企业的成功指出正确的方向,科学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特劳特先生对战略提出的......

    什么是战略读书笔记

    《什么是战略》读书笔记 ——徐艳峰0946035 【图书信息】 书名:《什么是战略》 作者:杰克·特劳特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图书结构】 中文版序 专文推荐 前言 第一讲 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