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教育学试题(10套含答案)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A.孔子
B.柏拉图
C.杜威
D.卢梭
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A.阶段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治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A.前提
B.基础
C.方法
D.中心
6.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政治课
D.班主任工作
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A.直接感知事物
B.间接经验
C.学生的实践活动
D.交往
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A.
10、11~11、12岁 B.
11、12~14、15岁
C.
13、14~15、16岁
D.
7、8~9、10岁
1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______。
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______。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相结合。体育是以______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
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和______。
7.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______总结和______总结。10.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______和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
2、因材施教:
3、美育 :
4、“三个面向”: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2.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3.谈谈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五、论述题(16分)
试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因素及其作用。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A
2.B 3.B 4.A
5.C 6.D 7.C 8.B 9.B 10.C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概论
凯洛夫
2.带好班级
学校教育
3.生产劳动
身体
4.学习
发展
5.国民教育
学校教育
6.教法
学生
7.教育者
受教育者 8.灵活性
自主性
9.工作
专题
10.课程标准
教科书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
2、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3、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三个面向”: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广义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不仅掌握和内化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态度、信念,也掌握一定的学术性知识和技能,以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狭义的社会化,仅是指使个体获得一定社会的价值、规则、态度和信念。(3分)具体表现在以下5方面:使学生获得和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使学生学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个性化是个性形成和发展、其固有特征不断彰显的过程;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每个要点1分)
2、(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和连贯性原则。(每个要点1分,共8分)
3、答: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其立论基础;
(二)教育的服务方向是教育方针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概括了实施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根本途径;
(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了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育人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根本性问题 ;
(五)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全面素质为根本。(前4点各1.5分,第5点2分)
五、论述题(16分)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5分)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2分)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2分)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2分)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2分)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2分)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1分)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是一种()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2.教育学的源泉是()
A.教育理论
B.教育规律
C.教育实践
D.教育需要
3.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罗杰斯
D.赞可夫
4.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意识形态
5.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49年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
D.成绩评定 8.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规律 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1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是一种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的活动。
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和教育。
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_____。
5.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学生身心特征的______性;个别差异表现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_____性。
6.教师劳动手段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7.“发现法”的倡导者是__________;“掌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________。
8.学校、______、_____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9.教学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10.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
2、全面发展教育:
3、教学:
4、陶冶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3、中小学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五、论述题(16分)
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论一个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D 2.C 3.A
4.A
5.D 6.B 7.B 8.D 9.A
10.C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社会 培养人
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3.遗传 环境
4.出发点 归宿
5.共 个
6.主体 示范
7.布鲁纳 布卢姆
8.家庭 社会
9.教师教 学生学
10.考试
考查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
2、全面发展教育:即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4、陶冶法:是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3)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前2点各3分,后1点2分)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
(1)教育目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
的需要
(2)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要求
(3)教育目的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前2点各3分,后1点2分)
3、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
(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
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个要点2分,共8分)
五、论述题(16分)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
(一)教师的专业信念:包括关于教育的信念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念;
(二)教师的专业人格:包括专业伦理和专业人格品质;
(三)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四方面,即学科专业知识、通识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
(四)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师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方面。(每个要点1分,论述3分,共16分)
五、材料分析:
此题为开放性答案。能够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形势分析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一些操作性要求即可。(上述三个方面各4分,综合4分,共16分)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德育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按一般教育顺序,开端于()
A.知
B.情
C.意
D.行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教育的()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意识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上层建筑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生产力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A.考核法
B.谈话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5.义务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全民性
B.基础性
C.强迫性
D.普及性 6.“分组教学”的分组主要是按学生的()
A.年龄
B.学习成绩
C.智力发展水平
D.学习兴趣 7.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A.更新教学观念
B.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C.改革教学内容 D.实施个别教学
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经常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这所体现的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A.独立性
B.多样性
C.实践性
D.自愿性
10.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是()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生产方式
D.生产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是与人类______出现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______。
2.教育的社会属性一般包括______、历史性和______。
3.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是______教育和教育______。
4.品德是一种______现象;道德是一种______现象。
5.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______性和空间的______性。
6.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______性、______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
7.教材是知识接受活动中的主要______,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______。
8.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9.在教育目的确立依据问题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10.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1.教育目的:
2.个体发展:
3.课外教育活动:
4.学制: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2.简述现代教育的共同特点。
3.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16分)
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A
2.B 3.C 4.B 5.D 6.C 7.A
8.D 9.C 10.A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同时 培养人 2.永恒性 相对独立性 3.雅典 斯巴达 4.个体 社会
5.连续性 广延性 6.自觉 独立性 7.信息媒介 展开和具体化 8.综合课 单一课 9.卢梭 涂尔干
10.古代社会
现代社会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2、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生理、心理及其身心整体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3、课外活动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教育性活动的总称。
4、学校的教育制度一般习惯的被简称为学制,它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答案要点:(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2)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格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4)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手段及其组织形式。(每个要点2分,共8分)
2、答案要点:现代教育的共同特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每个要点1分,第1个要点2分,共8分)
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3)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发展的潜能;(4)发展人的个性.(每个要点2分,共8分)
五、论述题(16分)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学生处于客体地位。(8分)
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决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8分)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9、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0、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发展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2.教学的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______和______三种。
3.培养目标一般是指____________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____________。
4.教学大纲主要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5.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______知识经验;关于______的知识经验。
6.教师备课首先要做好钻研教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方面的工作。7.课外校外教育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___活动。8.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素养、知识素养和______素养三个方面。
9.德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问题;智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_____问题。
10.中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____________,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
2、遗传素质:
3、智育:
4、课堂教学: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关系?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什么会起主导作用?
3.为什么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五、论述题(16分)
试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4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C 2.B 3.A
4.A
5.D 6.A
7.A
8.D 9.B 10.D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生理 心理
2.语言 模像
3.教育目的 具体化
4.说明 正文
5.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
6.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7.小组 个人
8.职业道德 能力
9.方向 本领
10.壬寅
癸卯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2、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生物性前提,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智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智育是各育的认识基础。
4、课堂教学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能力程度编成相对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2分)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2分)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2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2分)。
2、(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这种目的性,可以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克服或排除不利因素,选择对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给学生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他们按一定思想政治方向发展,健康成长。(3分)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严格的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无法与学校教育相比。(3分)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形成教育工作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知识结构。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懂得教育的方法,“闻道在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2分)3.教学生学会学习之所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因为:
(1)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发挥创造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2分)
(2)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18世纪时,知识量失效一半的周期为十代人,平均每代人失效10%;到20世纪末,获得的知识六年失效一“半,应用科学和尖端科学甚至缩短为三年。学生必须会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3分)
(3)现代社会是知识密集的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经济。社会越向前发展越需要知识,文化水平也要求越高。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和善于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分)
五、论述题(16分)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3分)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3分)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2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上。(2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机智上。(2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要求教师具备教育智慧。(2分)综合论述(2分)。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A.孔子
B.柏拉图
C.杜威
D.卢梭
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A.阶段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治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A.前提
B.基础
C.方法
D.中心
6.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政治课
D.班主任工作
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A.直接感知事物
B.间接经验
C.学生的实践活动
D.交往 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A.
10、11~11、12岁 B.
11、12~14、15岁
C.
13、14~15、16岁
D.
7、8~9、10岁
1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是一种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的活动。
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和教育。
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_____。
5.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学生身心特征的______性;个别差异表现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_____性。
6.教师劳动手段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7.“发现法”的倡导者是__________;“掌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________。
8.学校、______、_____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9.教学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10.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1.教育目的:
2.个体发展:
3.课外教育活动:
4.学制: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关系?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什么会起主导作用?
3.为什么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五、论述题(16分)
试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因素及其作用。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B 3.B 4.A
5.C 6.D 7.C 8.B 9.B 1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社会 培养人
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3.遗传 环境
4.出发点 归宿
5.共 个
6.主体 示范
7.布鲁纳 布卢姆
8.家庭 社会
9.教师教 学生学
10.考试
考查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2、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生理、心理及其身心整体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3、课外活动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教育性活动的总称。
4、学校的教育制度一般习惯的被简称为学制,它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2分)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2分)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2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2分)。
2、(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这种目的性,可以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克服或排除不利因素,选择对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给学生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他们按一定思想政治方向发展,健康成长。(3分)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严格的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无法与学校教育相比。(3分)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形成教育工作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知识结构。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懂得教育的方法,“闻道在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2分)
3.教学生学会学习之所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因为:
(1)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发挥创造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2分)
(2)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18世纪时,知识量失效一半的周期为十代人,平均每代人失效10%;到20世纪末,获得的知识六年失效一“半,应用科学和尖端科学甚至缩短为三年。学生必须会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3分)
(3)现代社会是知识密集的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经济。社会越向前发展越需要知识,文化水平也要求越高。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和善于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分)
五、论述题(16分)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5分)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2分)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2分)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2分)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2分)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2分)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1分)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是一种()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2.教育学的源泉是()
A.教育理论
B.教育规律
C.教育实践
D.教育需要
3.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罗杰斯
D.赞可夫
4.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意识形态
5.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49年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
D.成绩评定
8.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规律
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1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是与人类______出现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______。
2.教育的社会属性一般包括______、历史性和______。
3.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是______教育和教育______。
4.品德是一种______现象;道德是一种______现象。
5.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______性和空间的______性。
6.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______性、______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
7.教材是知识接受活动中的主要______,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______。
8.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9.在教育目的确立依据问题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10.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
2、遗传素质:
3、智育:
4、课堂教学: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2.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3.谈谈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五、论述题(16分)
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论一个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6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D 2.C 3.A
4.A
5.D 6.B 7.B 8.D 9.A
10.C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同时 培养人
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3.遗传 环境
4.出发点 归宿
5.共 个
6.主体 示范
7.布鲁纳 布卢姆
8.家庭 社会
9.教师教 学生学
10.考试
考查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2、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生物性前提,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智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智育是各育的认识基础。
4、课堂教学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能力程度编成相对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广义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不仅掌握和内化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态度、信念,也掌握一定的学术性知识和技能,以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狭义的社会化,仅是指使个体获得一定社会的价值、规则、态度和信念。(3分)具体表现在以下5方面:使学生获得和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使学生学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个性化是个性形成和发展、其固有特征不断彰显的过程;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每个要点1分)
2、(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和连贯性原则。(每个要点1分,共8分)
3、答: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其立论基础;
(二)教育的服务方向是教育方针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概括了实施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根本途径;
(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了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育人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根本性问题 ;
(五)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全面素质为根本。(前4点各1.5分,第5点2分)
五、论述题(16分)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
(一)教师的专业信念:包括关于教育的信念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念;
(二)教师的专业人格:包括专业伦理和专业人格品质;
(三)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四方面,即学科专业知识、通识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
(四)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师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方面。(每个要点1分,论述3分,共16分)
五、材料分析:
此题为开放性答案。能够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形势分析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一些操作性要求即可。(上述三个方面各4分,综合4分,共16分)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德育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按一般教育顺序,开端于()
A.知
B.情
C.意
D.行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教育的()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意识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上层建筑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生产力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A.考核法
B.谈话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5.义务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全民性
B.基础性
C.强迫性
D.普及性
6.“分组教学”的分组主要是按学生的()
A.年龄
B.学习成绩
C.智力发展水平
D.学习兴趣
7.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A.更新教学观念
B.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C.改革教学内容 D.实施个别教学
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经常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这所体现的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A.独立性
B.多样性
C.实践性
D.自愿性
10.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是()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生产方式
D.生产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发展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2.教学的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______和______三种。
3.培养目标一般是指____________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____________。
4.教学大纲主要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5.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______知识经验;关于______的知识经验。
6.教师备课首先要做好钻研教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方面的工作。
7.课外校外教育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___活动。
8.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素养、知识素养和______素养三个方面。
9.德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问题;智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_____问题。
10.中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____________,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
2、因材施教:
3、美育 :
4、“三个面向”: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3、中小学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五、论述题(16分)
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7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A
2.B 3.C 4.B 5.D 6.C 7.A
8.D 9.C 10.A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生理 心理
2.语言 模像
3.教育目的 具体化
4.说明 正文
5.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
6.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7.小组 个人
8.职业道德 能力
9.方向 本领
10.壬寅
癸卯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
2、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3、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三个面向”: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3)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前2点各3分,后1点2分)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
(1)教育目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
的需要
(2)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要求
(3)教育目的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前2点各3分,后1点2分)
3、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
(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
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个要点2分,共8分)
五、论述题(16分)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学生处于客体地位。(8分)
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决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8分)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8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9、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______。
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______。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相结合。体育是以______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
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和______。
7.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______总结和______总结。10.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______和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
2、全面发展教育:
3、教学:
4、陶冶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2.简述现代教育的共同特点。
3.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0、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论述题(16分)
试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因素及其作用。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8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A
2.B 3.B 4.A
5.C 6.D 7.C 8.B 9.B 10.C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概论
凯洛夫
2.带好班级
学校教育
3.生产劳动
身体
4.学习
发展
5.国民教育
学校教育
6.教法
学生
7.教育者
受教育者 8.灵活性
自主性
9.工作
专题
10.课程标准
教科书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
2、全面发展教育:即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4、陶冶法:是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答案要点:(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2)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格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4)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手段及其组织形式。(每个要点2分,共8分)
2、答案要点:现代教育的共同特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每个要点1分,第1个要点2分,共8分)
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3)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发展的潜能;(4)发展人的个性.(每个要点2分,共8分)
五、论述题(16分)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5分)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2分)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2分)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2分)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2分)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2分)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1分)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是一种()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2.教育学的源泉是()
A.教育理论
B.教育规律
C.教育实践
D.教育需要
3.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罗杰斯
D.赞可夫
4.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意识形态
5.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49年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
D.成绩评定
8.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规律 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1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______。
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______。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相结合。体育是以______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
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和______。
7.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______总结和______总结。
10.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______和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1.教育目的:
2.个体发展:
3.课外教育活动:
4.学制: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关系?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什么会起主导作用?
3.为什么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五、论述题(16分)
试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因素及其作用。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9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D 2.C 3.A
4.A
5.D 6.B 7.B 8.D 9.A
10.C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概论
凯洛夫
2.带好班级
学校教育
3.生产劳动
身体
4.学习
发展
5.国民教育
学校教育
6.教法
学生
7.教育者
受教育者 8.灵活性
自主性
9.工作
专题
10.课程标准
教科书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2、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生理、心理及其身心整体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3、课外活动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教育性活动的总称。
4、学校的教育制度一般习惯的被简称为学制,它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2分)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2分)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2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2分)。
2、(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这种目的性,可以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克服或排除不利因素,选择对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给学生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他们按一定思想政治方向发展,健康成长。(3分)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严格的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无法与学校教育相比。(3分)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形成教育工作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知识结构。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懂得教育的方法,“闻道在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2分)
3.教学生学会学习之所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因为:
(1)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发挥创造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2分)
(2)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18世纪时,知识量失效一半的周期为十代人,平均每代人失效10%;到20世纪末,获得的知识六年失效一“半,应用科学和尖端科学甚至缩短为三年。学生必须会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3分)
(3)现代社会是知识密集的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经济。社会越向前发展越需要知识,文化水平也要求越高。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和善于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分)
五、论述题(16分)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5分)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2分)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2分)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2分)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2分)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2分)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1分)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1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9、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0、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是与人类______出现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______。
2.教育的社会属性一般包括______、历史性和______。
3.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是______教育和教育______。
4.品德是一种______现象;道德是一种______现象。
5.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______性和空间的______性。
6.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______性、______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
7.教材是知识接受活动中的主要______,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______。
8.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9.在教育目的确立依据问题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10.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
2、全面发展教育:
3、教学:
4、陶冶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2.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3.谈谈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五、论述题(16分)
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10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C 2.B 3.A
4.A
5.D 6.A
7.A
8.D 9.B 10.D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同时 培养人
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3.遗传 环境
4.出发点 归宿
5.共 个
6.主体 示范
7.布鲁纳 布卢姆
8.家庭 社会
9.教师教 学生学
10.考试
考查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
2、全面发展教育:即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4、陶冶法:是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广义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不仅掌握和内化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态度、信念,也掌握一定的学术性知识和技能,以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狭义的社会化,仅是指使个体获得一定社会的价值、规则、态度和信念。(3分)具体表现在以下5方面:使学生获得和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使学生学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个性化是个性形成和发展、其固有特征不断彰显的过程;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每个要点1分)
2、(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和连贯性原则。(每个要点1分,共8分)
3、答: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其立论基础;
(二)教育的服务方向是教育方针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概括了实施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根本途径;
(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了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育人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根本性问题 ;
(五)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全面素质为根本。(前4点各1.5分,第5点2分)
五、论述题(16分)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学生处于客体地位。(8分)
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决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8分)
第二篇:公共教育学试题10套 答案
公共教育学试题
(十四)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1×40=40分)。
1.(A)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早300余年。A.《学记》 B.《论语》
C.《童蒙须知》
D.《小学》
2.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B)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3.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是(B)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5.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A)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6.“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7.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A)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8.(A)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A)。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
10.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性质是(B)。
A.义务教育
B.基础教育
C.初等教育
D.普及教育
11.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B)。A.教学大纲
B.教育目的C.教育预测
D.教学目标 12.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B)。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
D.综合课程 1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14.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C)。A.显性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可接受原则 16.启发性教学原则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里。这一著名的教育要求是由大教育家(B)提出来的。
A.苏格拉底
B.孔子
C.王夫之
D.孟子
1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C)。A.教学文件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学指南
18.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A)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19.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A)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A. 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2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21.作为教学手段,参观属于:(B)。
A.模拟直观
B.实物直观
C.语言直观
D.场景再现 22.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B)。A.凯洛夫
B.夸美纽斯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23.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A.课堂教学
B.班
C.课
D.时 24.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C)。
A.科学性
B.系统性
C.育人性
D.量力性 25.教学过程始终具有(A)。
A.教育性
B.生产性
C.间接性
D.引导性
26.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C)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段。A.实物直观
B.模拟直观
C.语言直观
D.课件 27.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A)。A.首要工作
B.核心工作
C.重要工作
D.基本工作
28.教师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想和实际效果的过程,是教师通过(B)活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
A.评课
B.说课
C.听课
D.讲课 29.备课是教学工作的(B)。
A.基本环节
B.第一环节
C.中心环节
D.最后环节
30.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D)提出的。
A.马卡连柯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巴班斯基
31.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A)。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32.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C)两个部分组成。
A.考查与测验
B.测验与考试
C.考查与考试
D.口试与笔试 33.“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C)。
A.榜样
B.修养
C.陶冶
D.锻炼
34.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D)。
A.基础作用
B.决定作用
C.制约作用
D.主导作用 35.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C)。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36.德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C)。
A.影响作用
B.制约作用
C.导向作用
D.积极作用
37.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D)。
A.集体主义品质
B.爱国主义品质
C.共产主义品质
D.道德品质
38.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C),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A.道德意志
B.道德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39.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A)。
A.自我教育能力
B.自我评价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自我认识能力
4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C)。
A.为了一切学生
B.为了学生的一切
C.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D.为了每个学生
二、判断(每小题1分,1×15=15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1.1939年,凯洛夫《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现代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
(√)
3.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要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4.学科设置
是
教
学
计
划的中
心
问
题。
(√)
5.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必须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6.教育学范畴的德育和伦理学范畴的德育是有区别的。
(√)7.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
8.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
(√)9.所有的教育
都
能
发
挥
正
向的促
进
作
用。
(×)
10.“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1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一个国家办学的结构。
(√)
12.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
13.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看他们对是非、善恶、荣辱等的判断能力。
(×)14.学科设置
是
教
学
计
划的中
心
问
题。
(√)
15.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育教学不应追求个性化。
(×)
三、简答:(第1小题6分、第2、3、4小题各5分,共21分)
1、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①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发展。(2分)②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2分)③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做到因材施教。
2、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分)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1分)③教育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手段
3.简述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①目标明确,完成任务。(1分)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1分)③结构合理,充满机智。(1分)④媒体有效,方法适当。(1分)⑤语言科学而艺术,板书有序,科学合理。
4、简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①在联系各方面教育力量中具有桥梁与纽带作用。(2分)②班主任在班集体形成中具有组织和领导作用。(1分)③在教师完满人格形成的积淀作用。(1分)④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四、论述:(每题12分,2×12=24分)
1、试析新时期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①高尚的师德(3分):A教师的师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上;(1分)B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1分)C教师的师德还突出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1分)②现代人的素质(2分)③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4分):④具有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2、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①简述本命题的含义:教学过程是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学的过程,是教和学的双边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要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实现着共同的教学目标。(3分)②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它能够引导学生沿着教育者(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速度和学习质量起关键性的作用。(3分)③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指的是学生是教学过程学习任务的承担者,从教学认识来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进行和落实。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要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变化的结果上。(3分)④贯彻这一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 二是亦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的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1×40=40分)
1.A 2.B 3.B 4.B 5.A 6.D 7.A 8.A 9.A 10.B 11.A 12.B 13.C 14.C 15.A 16.B 17.C 18.A 19.A 20.A 21.B 22.B 23.A 24.C 25.A 26.C 27.A 28.B 29.B 30.D 31.A 32.C 33.C 34.D 35.C 36.C 37.D 38.C 39.A 40.C
二、判断(每小题1分,1×15=15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2.√3.√4.√5.×6.√7.√8.√9.×10.√11.√12.×13.×14.√15.×
三、简答:(第1小题6分、第2、3、4小题各5分,共21分)
四、论述:(每题12分,2×12=24分)
[评分说明](1)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
1、答案要点: 3分):
2、答案要点为: ①简述本命题的含义:教学过程是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学的过程,是教和学的双边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要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实现着共同的教学目标。(3分)②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它能够引导学生沿着教育者(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速度和学习质量起关键性的作用。(3分)③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指的是学生是教学过程学习任务的承担者,从教学认识来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进行和落实。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要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变化的结果上。(3分)④贯彻这一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 二是亦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的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3分)
注;本提答案学生可以主观发挥,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酌情得分。
公共教育学试题
(十五)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1×40=40分)
1.(D)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B)。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D)活动之中。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5.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D)环境。A宏观的 B间接的C一般的D特殊的
6.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B)A.教学大纲B.教育目的 C.教育预测 D.教学目标
7.(A)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B)。
A理论加实践
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C读书加劳动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9.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B)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10.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C)。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1.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C)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段。A.实物直观 B.模拟直观 C.语言直观 D.课件
12.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C)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教育的本质规定了教育的属性有 ____D_____ A.育人性 社会性 目的性 交流性
B.目的性 传呈性 实践性 社会性 C.社会性 实践性 学习性 育人性
D.育人性 社会性 目的性 实践性 14.我国第一个付诸实施的近代学制是(C)A.壬戌学制
B.壬寅学制.C.癸卯学制
D.壬子学制
15.世界上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规是德国1619年颁布的(D)A.《义务教育章程》
B.《义务教育法规》
C.《德国义务教育法》
D.《威码学校章程》 16.教学过程的特点不包括(B)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发展性
D.复杂性 17.下列哪一原则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D)
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8.现代学校教学应用最经常最广泛的教学方法是(D)A.谈话法
B.讨论法
C.个案分析法
D.讲授法
19.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由下列那一位教育家提出的(C)A.布鲁纳
B.赞可夫
C.巴班斯基
D.布卢姆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D)
A.主体性和示范性
B.个体性和集体
C.复杂性和繁重性
D.长期性和长效性 21.教学艺术的特点包括(A)
A.形象性 情感性 创造性
B.间接性.形象性 创造性 C.形象性 直接性 创造性
D.直接性 情感性 创造性
22.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D)A.集体主义品质
B.爱国主义品质
C.共产主义品质
D.道德品质 23.学校正式出现在(C)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
24.启发性教学中“启发”一词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里。这一教学要求是由大教育家(B)提出来的。A.孟子 B.孔子 C.王夫之 D.苏格拉底
25.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单独一门学科提出来的是(A)A.培根 B.康德 C.卢梭 D.洛克
26.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A)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27.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A)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28.“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C)。
A.榜样
B.修养
C.陶冶
D.锻炼
29.评选班级“三好学生”属于班主任工作方法中的(D)。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奖惩激励法 30.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B)。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关系
D.同事关系 31.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A)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A. 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32.(C)世纪以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A.15
B.16
C.17
D.18 3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A)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 34.在备课的所有资源中,(B)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源。A.学生
B.教材
C.课程计划
D.课程标准 35.初中学生的年级特点要求教师要区别施教。其中初二是初中生活的(D)。A.“适应期”
B.“选择期”
C.“发展期”
D.“关键期” 36.测量学生所得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指标是:(A)。
A.试题的信度
B.试题的效度
C.试题的难度
D.试题的区分度 37.人本管理理论认为(A)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因素。A.人
B.财
C.物
D.时间 38.最先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是(B)。A.高尔基
B.加里宁
C.第斯多德
D.乌申斯基
39.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队伍的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1993年10月31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B)。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C)。
A.为了一切学生
B.为了学生的一切
C.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D.为了每个学生
二、判断(每小题1分,1×15=15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1.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2.现代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
(√)
3.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要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4.学科设置
是
教
学
计
划的中
心
问
题。
(√)
5.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必须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6.教师劳动具有鲜明的师范性
(√)7.课程标准
是
单
科
课
程的总
体
设
计。
(√)
8.“课程”与“课”是同一概念,“课”是“课程”的简称。
(×)9.学校的建
筑
属
于
显
性
课
程。
(×)
10.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
11.“传授—接受”模式是现代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
(√)12.教育投
资
是
一
种
生
产
性
投
资。
(√)
13.教导学生学好功课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
(√)14.班风属
于
班
级的成文
制
度。
(×)
15.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会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
三、简答:(第1小题6分、第2、3、4小题各5分,共21分)
1.制约教育目的的因素有哪些?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2分)②对受教育者的特点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2分)③教育理论的发展水平(2分)
2.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①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分)②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分)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分)②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1分)③ 发展学生的体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分)④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1分)⑤应注意的不良倾向: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创造才能的发展,忽视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的培养(1分)。
4.简述中小学的主要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
四、论述:(每题12分,2×12=24分)1.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2.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讲授法?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①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幸福为目的,呵护与开发个体向善本性的社会活动。(2分)②它具有以下的涵义: 第一,“教育”具有“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即陶行知所言是“教学做”的统一,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第二,“教育” 是一个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第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第四,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第五,教育的本质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幸福为目的,呵护与开发学生向善本性的社会活动。(以上个要点各2分;本提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得分)
2、答案要点为: ①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其方式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2分);②运用讲授法要注意的要求:要组织好讲授内容;讲授要有启发性;讲授要有情感;讲授要讲究语言技巧;要以适当的板书配合讲授
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1×40=40分)
1.D 2.B 3.B 4.D 5.D 6.B 7.A 8.B 9.B 10.C 11.C 12.C 13.D 14.C 15.D 16.B 17.D 18.D 19.C 20.D 21.A 22.D 23.C 24.B 25.A 26.A 27.A 28.C 29.D 30.B 31.A 32.C 33.A 34.B 35.D 36.A 37.A 38.B 39.B 40.C
二、判断(每小题1分,1×15=15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2.√3.√4.√5.× 6.√ 7.√ 8.× 9.× 10.√ 11.√ 12.√13.√14.× 15.× 公共教育学试题
(三)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每题1分,共20分)1.教育学就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2.封建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3.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师范为本。(√)5.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6.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学科设置。(√)8.传统教学强调的“三个中心”,即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9.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的。(√)10.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规律。(×)11.教师教的方法就是教学方法。(×)12.不同类型的课,其结构却相同。(×)13.班级上课是我国学校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14.德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15.学生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四因素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6.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17.班群体就是班集体。(×)
18.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要管住学生。(×)19.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20.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当好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0.5分,共15分)21.师范院校所开设的教育学是专门研究
和的一门学科。22.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受教育者和
。23.教育投资包括
和
两部分。
24.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认识观点,一种是
;另一种是。
25.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这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其二是
。26.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学计划、和
等三种形式。
27.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般包括: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以及
等阶段。
2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谈话法和
等方法。
29.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中小学教师经常采用作业、、、辅导等多种辅助教学组织形式。30.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
和
两个部分组成。
31.一般来说,学校德育内容的编排可以采用
和
两种方式。
32.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与学生
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33.陶冶是一种古老的德育方法,它主要通过人格感化、陶冶和
陶冶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
34.班主任了解学生主要是通过
和
两个方面进行的。
35.个别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它既包括做的工作,也包括做一般学生和的工作。
三、选择题(下列每一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36.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①赫尔巴特
②昆体良
③凯洛夫
④夸美纽斯 37.教育产生于()
①动物界
②生产劳动
③人的需要
④统治阶级的需要
38.张勤学同学利用“双休日”在教室里学习外语,准备迎接四、六级英语考试。这是一种()①广义教育
②狭义教育
③个人教育
④业余教育 3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①教育的性质
②教育的规模
③教育的效益
④教育的方法 40.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④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41.教学过程始终具有()
①教育性
②生产性
③间接性
④引导性
42.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就善于用问答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苏格拉底的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
①启发术
②谈话术
③产婆术
④发现术 43.我国采用班级上课开始于(①)
①清代同治元年
②清代咸丰元年
③清代顺治元年
④清代光绪元年 44.上课是教学工作的()
①首要环节
②关键环节
③主要环节
④中心环节 45.德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①影响作用
②制约作用
③导向作用
④积极作用
46.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①集体主义品质
②爱国主义品质
③共产主义品质
④道德品质 47.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①道德意志
②道德信念
③道德认识
④道德情感 48.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
①自我教育能力
②自我评价能力
③自我调控能力
④自我认识能力 49.一个真正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经历组建、核心初步形成和()等阶段。①健全组织系统
②个人自发活动
③集体自主活动
④目标确定 50.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②)
①主动作用
②主导作用
③领导作用
④能动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51.教育是怎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①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分);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2分);③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52.教师怎样备好课?①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3分);②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三方面的工作(3 53.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是什么?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分);②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分);③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54.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①强烈的示范性(2分);②独特的创造性(2分);③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五、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55.试论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56.试述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答案要点①从整体上阐述四因素的联系,特别要强调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4分); ②在整体联系中分述每一因素的作用(5分);③简单说明正确认识这几个因素关系的意义(4分)56.答案要点①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5分);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4分);③防止两个片面性,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公共教育学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三)一、判断题:
[评分说明] 1)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2)判断正确记1分,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不判断不记分。
[标准答案] 1.×;2.×;3.√;4.√;5.√;6.×;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二、填空题:
[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写正确记0.5分;不填写或填写错误不记分。[标准答案] 21.教育的一般原理;中、小学教育规律。22.教育者;教育措施(或教学内容与方法)。23.教育经常费(或教育经费),教育基本建设投资。24.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25.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26.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科书(或教材、课本)。
27.理解教材,检查知识,技能,技巧。
28.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29.参观;讲座。
30.考查;考试。31.阶段性编排;系统编排。
32.道德要求;已有品德水平。
33.环境;艺术。
34.学生个人;学生集体。
35.优秀生;差生。
三、选择题:
[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记1分,选择相近、相似或错误答案不记分。
[标准答案] 36.④;37.②;38.②;39.①;40.③;41.①;42.③;43.①;44.④;45.③;46.④;47.③;48.①;49.③;50.②。
四、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每小题按参考答案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则不记分。[参考答案] 公共教育学试题
(四)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每题1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研究人的一门科学。(×)2.人是教育的产物。(×)3.《学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4.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阶级性。(√)5.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人。(×)
6.为了发展经济和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国家允许一部分儿童和少年就业。(×)7.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8.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9.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说明他(她)能力的高低。(√)10.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11.循序渐进就是说教学要“慢进”。(×)12.德育有法,但无定法。(√)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14.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15.教师的全部任务是传授知识。(×)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0.5分,共15分)
16.师范院校开设的普通教育学,主要是研究教育的 和
的一门学科。
1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代表作
,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
,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教育产生于
;教育是一种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
19.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先天的,即内在的生物因素;一是后天的,即外在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0.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
规律和
规律的要求去从事教育工作,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1.教育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的经费,它通常包括
和
两部分。
22.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的,属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
;但人提出教育目的是有其
根源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
23.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提出了预备、、联系、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理论曾于清末兴学校后流传到我国。
2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巩固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等。
25.孔子提出的“
、”的著名的教学要求,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后来《学记》又发展了这一思想。
26.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是由
、两部分组成的。
27.说服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主要是通过
、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8.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
;二是
;三是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工作。
29.一个班集体的形成至少要经历、核心初步形成阶段、这样一个发展过程。30.教师劳动在空间上具有
,在时间上具有
,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繁重性。
三、选择题(下列每一题后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两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3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
①“教育即生长”
②“学中做”
③“做中学”
④“教育即社会” 32.教育始终具有()
①阶级性
②育人性
③平等性
④历史性 3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
①领导权
②规模
③速度
④受教育权
34.奴隶阶级子弟没能接受正规教育(学校教育)的原因是()
①学校收费太高
②社会生产力水平太低
③没有教育权
④没有受教育权 35.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排方式有()
①曲线式
②直线式
③滚动式
④圆周式 36.“双基”教学通常是指()
①基础理论
②基础知识
③基本技能
④基本原理
37.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①教的活动
②教的方法
③学的方法
④学的活动 38.通常,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数量把课划分为()①单一课
②新授课
③综合课
④巩固课 39.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
①学生成绩
②学生品德
③学生个人
④学生集体 40.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劳动的()
①社会价值
②个人价值
③创造价值
④主体价值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4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2.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等方面来回答。
43.为什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①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施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分)②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2分)③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提出正确的、简明的、严格的和有计划的要求。(2分)
44.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从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忠诚(2分)、热爱学生(2分)、团结支持(1分)、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五、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45.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关系?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5分);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5分)③防止两种偏向,正确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46.为什么说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①班主任的职责、任务所决定的(5分);②班集体的教育功能所决定(5分);③班集体的特点所决定的(3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
(四)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2)判断正确计1分,不判断不记分,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
[标准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填空题: [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0.5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16.一般原理;中小学教育规律。17.《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度。18.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或生产劳动);培养人的活动。19.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20.社会发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
21.教育经常费(或教育经费);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22.主观的;现实的社会。23.提示;应用。24.理解教材;运用知识。
2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6.考查;考试。27.摆事实;讲道理。28.培养优秀生典型;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29.组建阶段;集体自主活动。
30.广延性;连续性。
三、选择题:
[评分说明] 1)其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1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31.③①;32.②④;33.①④;34.②④;35.②④;36.②③;37.②③;38.①③;39.③④;40.①②。
四、简答题:。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
(五)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论语》
⑵《孟子》
⑶《学记》
⑷《劝学篇》
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⑴《大教学论》
⑵《论演说家的教育》
⑶《普通教育学》
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⑴赞科夫
⑵巴班斯基
⑶苏霍姆林斯基
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⑴和谐教育思想
⑵教学过程最优化
⑶教学发展观
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⑴痒
⑵序
⑶校
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⑴教育的性质
⑵教育的方法
⑶教育的效益
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⑴做人教育
⑵职业教育
⑶基础教育
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⑴积极作用
⑵影响作用
⑶制约作用
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⑴主导作用
⑵主动作用
⑶领导作用 ⑷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⑵主体价值
⑶创造价值
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6分)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6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8分)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6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6分)
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11分)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14分)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11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
(五)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1、大教学论
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五经、四书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班级授课制
京师同文馆
6、癸卯学制
7、理论性和应用性
8、强制教育
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0、教学活动
11、辅助形式
12、课外辅导
13、通过各科教学
14、课程计划
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
[评分说明](1)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2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6.③
17.①
18.②
19.①
20.①
21.①
22.①
23.③
24.①
25④
26.①
27③
28①
三、简答题:
[评分说明](1)共5小题,共24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参考答案] 29.答: 2分)
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论述题:
[评分说明](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参考答案] 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答案要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六)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我国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
所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要早三百多年。2.前苏联教育家
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3.在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
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因此,它们是一个
,人们不能
来分析每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
,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
作用。
6.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
打好基础。7.教学是学校实现
的基本途径。
8.教学原则是人们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它既指导
,同时也指导
,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9.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许多国家在学校教学中运用了一些其它教学组织形式,诸如
、,以弥补和克服班级上课的不足。
10.学生在接受社会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的活动过程中,不仅是被影响和教育的,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
11.班集体是
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具有
功能。1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二、判断题(在下列错题后划“×”,对题后划“√”;不判断不得分,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每题1分,共15分)
13.大鸟带小鸟飞行,是动物界的教育现象。()14.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15.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16.同样的环境在不同学生身上必然产生相同的反应。()
17.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将自身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18.一定社会的教育水平往往反映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19.高考升学率高的中学就是好学校。()20.课程标准是对教科书的浓缩。()21.教学就是教师上课。()
22.因材施教就是为了发现苗子重点培养。()23.教是为了不教。()2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25.复式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26.德育在学生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27.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母机”。()
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5分,共15分)28.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①决定作用
②生理前提
③制约作用
④可塑作用 2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起()
①促进作用
②影响作用
③决定作用
④加速或延缓作用 30.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①赫尔巴特
②凯洛夫
③夸美纽斯
④巴班斯基 31.“双基”教学是指()
①基础知识,基础理论
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③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32.启发性教学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里。这一教学要求是由大教育家()提出来的。
①孟子
②孔子
③王夫之
④苏格拉底
33.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①考查与测验
②测验与考试
③考查与考试
④口试与笔试 34.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
①领导作用
②教导作用
③主导作用
④引导作用 35.班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是()
①班委会的领导
②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③优良的班风
④严格的规章制度 36.最先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是()
①高尔基
②加里宁
③第斯多德
④乌申斯基
37.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队伍的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1993年10月31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38.教育的概念如何表述?从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个方面回答
39.教育是怎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①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分);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2分);③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40.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分);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2分);
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有讲授、谈话、读书指导、练习、演示、实验参观、实习作业等。
五、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4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5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4分);
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4分)。
43.为什么说班级上课制目前仍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4分);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2分);③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种知识(3分);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分);⑤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2分)。
要求:①论述要有理有据,观点正确,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 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公共教育学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六)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 1)12道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答对给分,不答或答错不计分。[标准答案]1.《学记》;昆体良。2.凯洛夫。3.斯巴达。4.整体系统;孤立的、片面的。5.自身的规律;能动。6.基础教育;民族素质。7.教育目的。8教师的教;学生的学。9.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或道尔顿制等)。10.对象;主体。11.班群体;教育。12.学生个人;学生集体。
二、判断题:
[评分说明] 1)共15道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2)判断正确计1分,不判断不记分,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
[标准答案]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三、选择题:
[评分说明]1)共10道题,每题1.5分,共15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答对记1.5分,选择相近答案、或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28.②;29.④;30.①;31.④;32.②;33.③;34.③;35.②;36.②;37.②。
四、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4道题,每道题6分,共24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参考答案] 38.从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个方面回答,各记3分和3分。
39.答:①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分);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2分);③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2分)。40.答: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分);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2分);
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2分)。
41.答:回答八种以上给6分,每少回答一种或错回答一种不给分,有讲授、谈话、读书指导、练习、演示、实验参观、实习作业等。
五、论述题:
[评分说明] 1)共2 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或论据不充分,或未联系实际,或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
3)每小题字数少于200字,多于150字,扣1分;150字以下扣2分(从每小题总分中扣除)[参考答案] 42.答案要点为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5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4分);
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4分)。43.答案要点为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4分);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2分);③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种知识(3分);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分);⑤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2分)。公共教育学试题
(八)一、选择题(下列每一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5分,共15分)
1.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单独一门学科提出来的是()
①培根
②康德
③卢梭
④洛克 2.教育产生于()
①物质生产劳动
②人的心理需要
③生物的本能
④人的模仿 3.初中学生的年级特点要求教师要区别施教。其中初二是中学生生活的()①“适应期”
②“选择期”
③“发展期”
④“关键期” 4.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①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②社会本位学说
③儿童本位学说
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构成教学的内部基本结构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进行时的()①教学中介
②调控措施
③教学方法
④教学手段
6.制约教学过程的五条基本规律,实际上可归结为三种关系,即教学和社会、()以及教学和调控要求。①教学与学生
②教学与教师
③教学和参加者
④教学和方法 7.备课是教学工作的()
①基本环节
②第一环节
③重要环节
④终了环节 8.德育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中起着()
①主动作用
②能动作用
③导向作用
④制约作用
9.说服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相对()的方法而言的。①以理服人
②压服、强制
③以力服人
④事实、道理 10.培养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
①任务
②环节
③基础
④结果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5分,每题1.5分,共15分)11.《学记》是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12.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13.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14.教学原则本身是由人提出来的,因此它是主观的东西。()15.实验法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16.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思想品德过程。()17.德育工作的原则是德育规律的具体化。()18.德育途径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
19.为了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一个班的班主任应由教师轮流担任。()20.班集体是班组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道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20分)
2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讲,主要有、环境、教育、和活动等。22.关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外国教育史上主要有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称之为,另一派称之为。
23.教师劳动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则起着
的作用。
24.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和
相结合。25.所谓“双基”教学是指
和的教学。
26.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师生的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 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27.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教学任务的数量,把课划分为
和
两大类。
28.自我教育法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自我评价和自我或改正,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种德育方法。
29.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了解
和了解
两个方面。
30.在培养和建立班集体的过程中,正确的舆论、优良的班风和班级传统的形成,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也是班集体的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3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它可以把遗传上的优势、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整合,纳入到教育轨道,对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3分);③学校有专门的教育工作者。(2分)
32.我国中小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①课程设置模式比较单
一、缺乏灵活性(2分);②课程结构不够合理(3分);③各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要求偏高等(2 33.怎样上好一节课?①综合贯彻教学原则,努力实现教学目的(1分);②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2分);③合理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1分);④注意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
34.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情、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劳动、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等。
五、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35.人们既讲“教学有法”又讲“教无定法”,这显然是一种矛盾的说法。首先判断这个观点的正误(1分),然后再阐述“教学有法”(5分)和“教无定法”(5分)。这种观点不对。由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教师特点、学校条件、教育对象等方面的不同,使教师上课所用的方法千变万化即“教无定法”;同时又由于组成教学方法的基本元素(基本教学活动方式)并不很多,而且有一些共同要求可以遵循即“教学有法”。
36.试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联系实际。
③每题不得少于200字。①教育是我国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分);②发展教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5分);③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公共教育学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八)一、选择题:
[评分说明] 1)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记1.5分,选择相近、相似或错误答案不记分。[标准答案] 1.①;2.①;3.④;4.①;5.②;6.③;7.②;8.③;9.②;10.③。
二、判断题:
[评分说明]1)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2)判断正确记1.5分,不判断不记分,判断不正确则要倒扣1.5分。
[标准答案]11.√;12.√;13.√;14.×;15.×;16.×;17.×;18.√;19.×;20.√。
三、填空题:
[评分说明] 1)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写正确每空记1分,不填写或填写错误不记分。
[标准答案] 21.遗传;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
22.教师中心论;儿童(或学生)中心论。
23.直接;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24.教育;生产劳动。
25.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6.双向;主体。
27.单一课;综合课(或混合课)。
28.监督;调节
29.学生个人;学生集体(或班级整体)
30.教育过程;逐步形成。
四、简答题:(5分)。
公共教育学试题
(九)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5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专门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2.古代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的教育。()3.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首先见于《学记》。()
4.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他的智力水平的高低。()5.课程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总称。()6.讲授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方法。()
7.由于个别教学便于因材施教,因此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8.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9.德育有法,但无定法。()
10.班组是学校德育整体构成的基层单位。所以,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班主任工作进行的。()
二、选择题(下列每一题干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5分,共15分)
11.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人是()
①夸美纽斯
②赫尔巴特
③裴斯泰洛齐
④福禄培尔 12.教育永远具有()
①阶级性
②等级性
③育人性
④福利性
13.初中学生的年级特点要求教师要区别施教。其中初中一年级是中学生活的()①选择期
②适应期
③关键期
④过渡期 14.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是()
①培养目标
②教学目的 ③教育目的 ④教学目标 15.我国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③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整体效果出发,对制约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实行综合控制,以尽可能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此条教学原则称之为()
①整体性原则
②最佳化原则
③整体优化原则
④效果原则 17.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教学任务的数量,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①新授课
②混合课
③复习课
④练习课
18.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①感化法
②情境法
③迁移法
④陶冶法 19.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是指()
①全班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②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工作 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工作
④优秀生的工作 20.班集体既是班主任的教育对象,同时又是()
①学生群体
②班组群体
③正式群体
④教育主体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20分)
2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和
的建立四个阶段。
22.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的最主要标志是
;
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的另一重要指标。23.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历来有两派截然不同的主张:一派被称之为
;另一派被称之为
。2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具体表述为:“教育必须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25.构成教学的内容基本结构因素包括
、和教学活动进行时的调控措施。26.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师生的 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27.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
的方法,又包括学生
的方法。
28.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一般模式的环节主要包括
、组织、和反馈四个环节。29.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而
则是班主任的根本任务。
30.班风是一个班级具有
的集体作风,它是整个集体
的反映。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1.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①高尚的职业道德(2分);②合理的知识结构(2分);一定的能力结构
32.中学教育工作为什么要以教学工作为主?①从社会需要看,教学是促进社会和人发展的必要手段(3分);
②从学校教育工作来看,教学乃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途径 33.教师怎样备好课?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3分);②制订好三种教学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4分,若课时计划未答出则扣2分)。
3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几条?①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整体性原则;③正面教育原则
④主体自觉性原则。⑤知行统一原则;⑥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⑦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5.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从四方面论述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3分);②它可以把遗传上的优势、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整合,纳入到教育轨道,对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5分);③学校有专门的教育工作者(2分);④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36.试述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觉悟的关系。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联系实际;
③每小题不得少于200字。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1分);②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不仅是教学目的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的有利因素(4分);③思想觉悟的提高又依赖于学生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4分);④学生掌握知识,要想转化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观点,形成调节行为的力量,也是有条件的,在教学中二者不是自然统一的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
(九)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评分说明]1)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2)判断正确每题记1.5分,不判断不记分,判断不正确则要倒扣1.5分。[标准答案]1.×;2.×;3.√;4.√;5.√;6.×;7.×;8.×;9.√;10.√。
二、选择题:
[评分说明] 1)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记1.5分,选择相近、相似或错误答案不记分。[标准答案]11.②;12.③;13.②;14.③;15.④;16.③;17.②;18.④;19.①;20.④
三、填空题:
[评分说明] 1)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写正确每空记1分,不填写或填写错误则不记分。[标准答案] 21.雏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2.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23.教师中心论(或教师中心主义);儿童中心论(或儿童中心主义)。
2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者和接班人(若只答一方面只能得0.5分)。
25.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
26.双向;主体。
27.教;学。
28.计划;评价。
29.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全班学生全面发展。
30.自身特色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
四、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每小题按参考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参考答案] 31.答:①高尚的职业道德(2分);②合理的知识结构(2分);一定的能力结构(3分)。[在回答时,要将要点具体化]。
32.答:①从社会需要看,教学是促进社会和人发展的必要手段(3分);
②从学校教育工作来看,教学乃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途径(4分)。33.答: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3分);②制订好三种教学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4分,若课时计划未答出则扣2分)。
34.答:至少要答出7条,少一条扣一分,四个以下不给分。①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整体性原则;③正面教育原则
④主体自觉性原则。⑤知行统一原则;⑥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⑦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五、论述题:
[评分说明]1)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要点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但未展开论述,或论据不充分,或未联系实际,或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
3)符合规定字数要求不扣分;在150—200字内扣小题总分1分;在150字以下,扣小题总分2分。[参考答案] 35.答案提示:从四方面论述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3分);②它可以把遗传上的优势、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整合,纳入到教育轨道,对人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5分);③学校有专门的教育工作者(2分);④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1分)。
36.答案提示: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1分);②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不仅是教学目的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的有利因素(4分);③思想觉悟的提高又依赖于学生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4分);④学生掌握知识,要想转化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观点,形成调节行为的力量,也是有条件的,在教学中二者不是自然统一的(2分)。公共教育学试题
(十)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______。
1939年苏联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对________的功能,二是教育对_______的功能。影响人发展的生物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_________。
5.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但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组合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6.讲授法是历史最悠久、现代学校教学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其类型主要有讲述、________、讲读、________。7.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中小学教师经常采用作业、参观、、辅导等多种辅助教学组织形式。8.陶冶是一种古老的德育方法,它主要通过人格感化、陶冶和
陶冶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
9.班主任了解学生主要是通过
和
两个方面进行的。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在错误的命题后划“×”,每题1分,共10分)
10.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想,通过控制和变革对象而进行研究某一教育问题的方法。
()
11.育人性是教育的最基本属性。
()12.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13.从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是正确的。
()14.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确定教育的目的,只能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
()15.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
()16.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7.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唯一组织形式。
()18.教学原则本身是由人提出来的,因此它是主观的东西。
()19.德育工作的原则是德育规律的具体化。
()
三、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20.“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出自于
()
A《大学》
B《学记》
C《中庸》
D《论语》
21.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利托尔诺
C皮亚杰
D洛克
22.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智育
B教学
C自学
D德育 2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可接受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4.教育产生于
()A物质生产劳动
B人的心理需要
C生物的本能
D人的模仿
25.一般认为,思想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是
()A道德情感
B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赞美的是
()A魏书生
B蔡元培
C黄炎培
D陶行知
27.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从教学效果的质上看,不包括下列那种教学水平:
()A记忆水平
B理解水平
C探索水平
D运用水平2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育人功能
D政治功能
29.下列关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观点,正确的是:
()A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教育的内容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C政治、经济制度既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也决定受教育的权力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但不能决定受教育的权力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30.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有哪些?1)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的产生;(3分)
2)形成了特定的学校教育内容;(2分)3)文字和文化工具的出现。
3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分)
2)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分)3)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32.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有哪些?1)传授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3分)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2分)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
33.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1)共产主义方向性与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1分)2)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分)3)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原则;(1分)4)知、行统一原则;(1分)5)积极疏导原则;(1分)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分)7)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五、论述题(27分,其中34小题12分,35小题15分。)
3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解。1)说明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长效性;(3分)2)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3分)
3)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世界观的确定等,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3分)
4)教师劳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上。
35.如何理解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1)涵义:要求教学向学生传授真正反映客观事物真理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并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学具有教育性。(4分)
2)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而且也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要求,二者是相互统一的;(4分)3)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确保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求联系实际)(7分)
公共教育学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十)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 1)9道小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答对给分,不答或答错不计分。
[标准答案] 1《学记》 2《教育学》
3社会发展
个体发展
4遗传因素5传授—接受教学
问题—发现教学
程序教学
6讲解
讲演
7讲座
8环境
艺术
9个人
集体
二、判断题:
[评分说明] 1)共10道小题,每题1分,共10分。2)判断正确计1分,不判断或判断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0√11√12√13√14×15×16√17×18×19×
三、选择题:
[评分说明]1)共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2)以标准答案为准,答对记2分,答错或不答不记分。
[标准答案] 20 B 21 B 22 B C A B
D 27 D 28 D C
四、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4道题,每道题7分,共28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参考答案] 30 1)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的产生;(3分)
2)形成了特定的学校教育内容;(2分)3)文字和文化工具的出现。(2分)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分)
2)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分)3)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2分)
1)传授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3分)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2分)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2分)33.1)共产主义方向性与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1分)2)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分)3)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原则;(1分)4)知、行统一原则;(1分)5)积极疏导原则;(1分)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分)7)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1分)
五、论述题:
[评分说明] 1)共2 小题,34小题12分,35 小题15分共27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或论据不充分,或未联系实际,或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参考答案] 34.1)说明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长效性;(3分)2)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3分)
3)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世界观的确定等,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3分)
4)教师劳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上。(3分)
35.1)涵义:要求教学向学生传授真正反映客观事物真理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并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学具有教育性。(4分)
2)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而且也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要求,二者是相互统一的;(4分)3)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确保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求联系实际)(7分)
第三篇:教育学试题(含答案)
教育学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教育要素 【 C 】 A.教师 B.学习者 C.教育形式 D.教育影响 2.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 【 B 】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区教育 D. 网络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 C 】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4.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癸丑学制 【 A 】 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 】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 【 A 】 A.西欧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
7.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类型是 【 A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8.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
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参观法 C.实验法 D.实践活动法 【 A 】 9.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 【 B 】 A.个性化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选择功能 D.保护功能 10.在教学测评领域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的作品和参加活动 的材料进行系统收集,通过合理地分析,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方法是
【 A
】 A.成长记录袋
B.观察法
C. 测验法
D.问卷调查法 1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哪本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 C 】
A.《大教学论》 B.《教育学讲授纲要》 B.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
12.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重要主张的学派是
【 D 】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3.以下的哪个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的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 D 】
A.教育理论
B.教育媒介
C.教学内容
D.教育目的
14.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C 】
A 社会环境 B 遗传 C 学校教育 D 个体活动
1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1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 【 】 A.西欧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
17.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阶段,而是涵盖人的一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 】 A.终身教育 B.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普通教育 18.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户外教育、健康教育等,从课程的表现形式上属于
【 C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19.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 C
】
A.演示法
B.参观法
C.实验法
D.实践活动法
20.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 B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整体印象评价 21【 A 】的出现,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
A.学校 B.教师 C.文字 D.劳动
22.【 A 】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对教育任务的确立、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具有指导作用。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方针
23.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 B 】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A.舒尔茨 B.保罗.朗格朗 C.杜威 D.布鲁纳 24.《荀子·儒效》曰:“四海之内差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之谓人师。”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C 】。
A.长期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25.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是维护学生的【 C 】。
A.荣誉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身心健康权
26.强调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且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的是【 C 】课程理论。
A.社会改造主义 B.存在主义 C.学科结构 D.后现代主义
27.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等一系列口号和原则的是【 D 】。
A.布拉梅尔德 B.布鲁纳 C.卢梭 D.杜威 28.按照选择性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D 】。
A.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B.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C.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等 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9.教学艺术的【 B 】是教学艺术的核心。
A.情感性 B.审美性 C.创造性 D.科学性 30.【 C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A.批改作业 B.备课 C.上课 D.课外辅导 31.在中国,“教育”二字合用最早出现在【 A 】
A.《孟子·尽心上》 B.《学记》 C.《中庸》 D.《说文解字》 32.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 C 】。
A.人的全面发展 B.因材施教 C.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D.人发展的顺序 33衡量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是【 C 】。A.专业地位 B.政治地位 C.经济地位 D.职业声望
34.孔子定“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授学生,可以被看作是【 D 】的雏形。
A.综合课程 B.校本课程 C.德育课程 D.分科课程
35.【 C 】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
A.名誉权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身心健康权 36.按照选择性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C 】。
A.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B.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D.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等
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3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于一体的培养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加压、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5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教育制度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6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的基本主张:1)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2)教育目的在于把学习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人的本性,增进人的价值。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4)评价教育的价值应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7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自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这就是人的各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8班集体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9课程目标
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目的)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10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学工作具备(创造性,社会性,复杂性)
教学测量与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系统地搜集各种事实信息,利用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教学工作及其所达到的效果给予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11学制
学校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育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3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通过对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其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利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不知道哪一句是)
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它表现为两方面1.同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别性: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2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2)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二)(三)
(四)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五)经济体制制约教育体制的变革。3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一)班级组织管理:1.班级组织的结构;2.班集体的管理。
(二)班级制度管理:1.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2.舆论和班风管理。
(三)班级教学管理:1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班级活动管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活动管理的同时,应该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4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首先,学校是文化继承和传播的场所,一定社会的文化必然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诉求,由于学校教育的整体性、高效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因此学校通过有关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使统治阶级的思想得以迅速扩散,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2)学校教育可以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来巩固社会政治秩序,促进社会变革。
3)也可以通过宣扬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来制造社会的混乱,冲击一定的社会政治秩序。
5简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项目主题的形成。2)项目计划的制定。3)项目的执行。4)项目结束后的评价、反思和总结。
6.个体身心发展对于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有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安排不一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7.我国教师任职资格条件是什么?
答:我国教师的资格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1 必须是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2热爱教育事业。3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4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5 有教育教学能力。8.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何在?
答:区别:1 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2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3 教师由知识 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9.教育测量与评价实施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步骤:1 分析教学目标 2 指定和研究教学测评的指标体系。3 确定测评方法 4 组织施测 5 测量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6 得出评价结论 7 进行评价信息反馈。
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分析题:请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共20分。(书 P271)
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
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二.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知识?(第161页)2、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能力?第(161)页
三、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书 P259-262)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风流才子唐伯虎”、“大话西游周星驰”、“地痞无赖韦小宝”是男生的偶像;穿乞丐服、戴“骷髅头”饰品、哼“我不是黄蓉”歌曲。
如果你做班主任遇到这样的学生,该如何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
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知识,谈谈你会怎么办?
第四篇:《教育学》试题三(含答案)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学》试题3
一、选择题(15分)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
2.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
A.等同的 B.同步的 C.辨证统一的 D.互相矛盾的
3.教育是受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但它一旦形成独立的社会部门,就具有()。
A.继承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4.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A.具体细则 B.基本要求 C.发展政策 D.主要技能
5.智育中的“智”是指()。
A.智力 B.知识 C.知识技能和智力 D.技能
6.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的发展起()。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阻碍作用 D.主导作用
7.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A.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B.师资水平C.教学条件 D.教学质量
8.下列方法中属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实验法
9.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课外辅导
10.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11.《学记》中“长善救失”这句话体现了()。A.循序渐进原则 B.教学相长原则
C.及时而教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2.学校产生于()。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3.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连续性
14.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
A.基本途径 B.唯一途径 C.唯一手段 D.唯一方法 15.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
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C.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 D.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2.学生既是教育的,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又是教育工作的。5.马克思主义关于 的学说,是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6.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 服务,必须同_ 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7.关于教育起源论中,“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心理起源论” 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8.人的发展包括 和 两个方面。
9.在品德形成发展中,知、情、意、行是辩正统一的,其中知是________,行是。
10.现代社会教育包括 社会教育和 社会教育。1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12..我国近代学制开始的标志是 的实施。
三、名词解释(16分)
1、教育(狭义)2.学制 3.德育
4.教学
四、问答(每小题6分,共36分)
1.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3.教育的发展要受人身心发展的哪些规律的制约?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6.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五、案件分析(14分)
请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分析如下案例:
—位教师在讲授《植物的果实》一课时,课前曾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籽、胡萝卜等,上课—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他相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向?答案就很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个梨,问道:“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为什么它们是果实呢?” “都能吃。”一个学生问答。
“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的果实都能吃。”教师说。“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
“苹果和梨都足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的果实部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有一个同学说。教师立即加以肯定。“都有核儿。”一个学午猛然想起,脱口而出。
“是吗 ?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教师说:“好,切开来研究研究。” 切开后,教师问:“那核儿是什么?知道吗?”“是种子。”同学们回答。教师说:“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
“叫果实。”一个同学答。
这时,教师总结: “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又问:“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 “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试阐述以上这个案例运用了中小学常用的哪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对于教师有哪些基本的要求?
《教育学》试题3参考答案
一、选择
BBDBC DDABB BAAAA
二、填空
1、传授知识和技能
2、主体、主体
3、《学记》
4、核心 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5、人的全面发展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生产劳动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美国教育家孟禄
8、身体 心理
9、基础 关键
10、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11、因材施教
12、癸卯学制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狭义):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4、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以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四、问答题。答案要点:
1、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2、现代教育的特征有:(1)生产性(2)民主性(3)科学性(4)创新性
3、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1)顺序性(2)不平衡性(3)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
(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4、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有:(1)爱岗敬业;(2)热爱学生;(3)严谨治学;(4)团结协作;(5)为人师表。
5、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3)实际锻炼(4)表扬和批评(5)奖励和惩罚
6、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养:(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
(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五、案例分析。
答题要点:这个案例主要运用了中小学常用的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活动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运用谈话法时,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要把谈话主题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要灵活掌握谈话技巧,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具有思考余地,对问题的提出要简明扼要,忌模棱两可及暗示性,要启发学生思考,并做好谈话总结等。
第五篇: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含答案)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答案:A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现象
答案:B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答案:C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答案:A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
A.《教育论》
B.《雄辩术原理》
C.《理想国》
D.《巨人传》
答案:C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答案:A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答案:C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答案:B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答案:C 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答案:D 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杨贤江
D.陶行知
答案:D
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答案:C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答案:B 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答案:D 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斯金纳
答案:A 16.1901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
B.《教育学》
C.《大教育学》
D.《教育原理》
答案:B 17.1919年,著名教育家()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答案:C 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答案:A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答案:A 2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答案:C 2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答案:B 2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答案:D 2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答案:B 24.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斯宾塞的《教育论》
答案:B
25.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答案:C
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答案:D 27.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答案:B 8.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答案:B
29.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答案:D
30.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A.斯金纳
B.杜威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C 31.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A.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科夫
答案:A
3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答案:B
33.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
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学》
B.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
C.叶希波夫·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
D.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答案:D 3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依曼
D.洛克
答案:C 35.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
A.梅依曼
B.拉伊
C.凯洛夫
D.勒温
答案:D 36.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
D.文献法
答案:B 3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答案:A
38.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
A.最优化理论
B.认知结构的理论
C.发展性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答案:C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答案:BD 2.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学论
C.教育科研方法
D.学校管理学
E.外国教育史
答案:ABCDE 3.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
A.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斯宾塞的《教育论》
E.卢梭的《爱弥儿》
答案:ACDE 4.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
A.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B.凯洛夫《教育学》
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E.马卡连柯《教育诗》
答案:ABCE 5.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
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答案:ADE 6.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A.有变革
B.可重复操作
C.有理论假说
D.有控制
E.全面科学
答案:ABCD 7.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
A.观察
B.测验
C.问卷
D.查阅资料
E.谈话
答案:ABCDE 8.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
A.计划性
B.实用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E.广泛性
答案:BE 9.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下列属于文献的是()。
A.会议记录
B.期刊
C.录音
D.评述
E.文摘
答案:ABCDE 10.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答案:ABCDE 11.调查法的具体方式有()。
A.查阅文献资料
B.测验
C.观察
D.问卷
E.谈话
答案:ABCDE 12.《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长善救失
答案:BCD 13.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
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自然主义教育
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答案:AC 14.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儿童为中心
D.课堂为中心
E.从做中学
答案:ABCE 1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杨贤江
E.朱熹
答案:ABCD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答案:ABD 17.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
A.交往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思维领域
答案:BCD 18.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A.有变革
B.有被试
C.有理论假说
D.可重复操作
E.有控制
答案:ACDE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3.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______和______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答案:家庭 学校
4.现代社会教育包括______教育机构和______教育机构两大类。
答案:校外儿童 校外成人文化 5.贯彻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答案:社会 人的身心
6.教育科学是以______和______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答案: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7.教育是______和社会生产延续的手段,它通过______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答案:个人发展 培养人
8.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____》。
答案:论语 9.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晚期____所著的《____》。
答案:乐正克 学记 10.____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答案:亚里斯多德
11.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____》。
答案:雄辩术原理 13.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捷克教育家____,他所著的《___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答案: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____。
答案:康德
15.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______所著的《____》在西方被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的教育思想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答案: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1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论,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
答案:伦理学 心理学
17.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______,其主要代表著作是《____》。
答案: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18.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______和______基础。
答案:世界观 方法论 19.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____》,被认为使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答案: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20.“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近代民主教育家______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倡导的教育思想。
答案:蔡元培
21.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现代教育理论家______的《____》。
答案: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22.美国当代教育家______倡导发现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其代表作是《教育过程》。
答案:布鲁纳
23.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______”。
答案:发展教学论 24.德国教育家根舍因倡导______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答案:范例教学
25.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出了____的教育理论。
答案:全面发展
26.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____领域、二是____领域、三是____领域。
答案: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27.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______,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理论的______。
答案:科学总结 源泉 28.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和说明集中体现在它应该能够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是什么、______ 和 ______。
答案:为什么 怎么样
29.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主要表现在:解释______,指导______,推动______。
答案: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 教育改革
30.在教育原理的有关课题或问题的研究中,可供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统计法、个案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
答案: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31.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和______。
答案:抽样观察法 应用观察法 32.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一名称的是德国教育家______。
答案:梅伊曼
33.实验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答案:单组法 等组法 循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