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
题目: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关系 院、系: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 姓名:王磊
学号:
***2
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关系 王磊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与环境辨证统一关系确立的现实根源;而现代生态自然观的实践行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哲学依据,为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当前, 面临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理论的层面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可实施的良策。本文以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根基, 试图用唯物辨证观的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危机的有效路径。关键词:人与自然;全球化;生态危机
A Reflection on Contemporary Global Ecocrisis Based Upon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WANG LEI(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 Ecologic vies of nature is specifically materialized in the human ecology domain as one of systematic view of nature and a modern form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nature.The contemporary global exorcist is A realistic root of the establishment for systematic and dialectical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andthat the fulfillment of modern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provides the important philosophy basis for alleviating ecocrisis., Presently,faced with the serious threat of ecocrisis, we must renewed and carefully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nature,and seek a good and realizable way to solve ecocris is from the angle of theory.This article takes ecologic view of nature as the theory foundation, attempts with the system thinking mode to inquire into the effective way to go out the puzzled.引言
自人类从自然界诞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便随之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地演化发展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走过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步入了工业社会,正在迎来信息社会;与此同时,源于自然的人凭着自身不断增强的力量企图一步步超越自然的界限,在对自然的漠视与疯狂掠夺中企图驾驭、控制、主宰整个自然。然而,正如罗马俱乐部倡设者佩西所说:“我们继续不屈地攀登,不知道究竟是在开创有决定意义的新的历史里程碑呢,还是在挖掘自己的墓穴。”事实证明,对于人类“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危机已日益明显地演化为人类自身严重的生存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前所未有地激化和尖锐化,人类再也不能沿着传统的路径前进了!人类要缓解生态危机、摆脱生存危机,最根本的出路就是重新调整并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发展关系。鉴于此,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不可回避与忽视的重要历史性话题,而这种“重构”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中,都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哲学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重大现实问题。
生态危机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20世纪后期以来, 生态危机便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 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反而愈演愈烈。为此, 国内学术界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反思, 我们认为从系统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 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 仍然十分必要, 这对于当代中国构筑和谐社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进化具有重要意义[1]。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在各个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特征与表现。1.1原始发展阶段
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这一阶段主要指公元前一万年前,即农业、畜牧业产生以前的漫长岁月。当时,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实践能力都相当有限,生存受到自然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因而对自然产生出一种无上的神秘感与崇拜感,只有盲目地、动物式地顺应自然,屈服于自然的主宰。那时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是使用简单工具的人,人与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2.1农业文明时期
即公元前一万年至18世纪初,人类利用并改造着自然。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类经济活动的强度、范围都大大增强、扩大,甚至开始了掠夺式的经营。人类已经由靠大自然恩赐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那时的自然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有学者从生态角度把农业文明形象地比喻为“黄色文明”,形容由于人类过分利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现象。当然总的来讲,这个时期的自然,一方面仍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对人类行为有着强大的包容力。所以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有破坏的和谐状态,二者的矛盾并未激化。3.1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控制、支配自然。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与自然对立。今天,在现代社会巨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之余,人类不得不面对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人口剧增、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这一切无不表明: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摆脱自然对人限制和压迫的同时,造成了人对自然的巨大威胁,同时又倍增了自然对人的报复。全球生态危机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最大矛盾,人类已被置于危险的生存困境中。面对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以及导致的生存危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2 全球性生态危机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系统性特征、对于生态困境的反思以及危机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寻, 均透悟出它与生态自然观基本思想的悖逆。在当代科技背景下, 要理清两者的关系, 不能不涉及到生态危机的内涵澄清和特征概览, 也不能不从理论上肃清生态危机的实质及形成原因。
2.1生态危机主要表现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 从而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灾难性危害的现象。它是与生态失衡相联系的。1949年, 美国学者福格特首次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他把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而引起生态条件的恶化所导致的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象, 概括为生态失衡, 并由此强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他说: “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到生态平衡面临严重的情况, 即我们的环境阻力正在因为过度砍伐、森林火灾、过度放牧、不良耕作法、种植过度、土地结构崩溃、地下水降低、野生动物灭绝等原因而迅速增加。”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现象屡禁不止、能源危机咄咄逼人、地球大气圈中的臭氧层损耗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迅速消失以及人类生活质量普遍下降等等。目前,人类从地球过度索取了23%的资源,达到了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以至于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核辐射病、SARS、AIDS等等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破坏所带来的必然恶果。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无法调和的地步,人类真正进入了生态野蛮的极点状态。
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 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 造成对人类的危害, 对其他生物生存威胁, 并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 最具全球规模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第二,自然资源消耗、短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但自20世纪后期以来,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越来越稀少, 从而增长了威胁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因素。第三, 人口激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时, 人口的增长便加剧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2.2生态危机的实质及成因分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他们的经济系统, 而他们的经济系统的维持和扩张又依赖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系统的算计、盘剥和掠夺。当人类对大自然的虏掠达到后者难以承受的程度时, 后者就, 出现了灾变, 整个生态系统便遭到破坏, 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就陷入危险之中。正因为如此, 生态危机从实质上来讲是“人类存在方式的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危机[2]”。它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3]。生态危机的爆发给原本“光辉灿烂”的人类社会文明笼罩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它的形成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原因。首先, 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 是同传统的人工自然观分不开的。它把人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 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调节能力和人对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的自适应能力的训练和发展, 一味陶醉于对自然系统的胜利和统治, 却忽视了人类对自然的每一胜利, 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格里芬认为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4]。其次, 社会异化的产物。以当今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例, 它既包括发达国家, 也涉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置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国际公法于不顾, 肆意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化学废料, 把公害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和债务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抢夺。此外, 生态危机也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和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总之, 人类从作为一个猎人和农夫开始就“从事着推翻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利自己[5]”的活动。生态危机的爆发与传统的孤立的人工自然观是密不可分的, 它是系统辩证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
由此可见,当我们以更为宽广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类的文明史,其实这就是一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历史。所谓文明,也就是人类社会改变了自然生态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可是,以往人们在评价人类文明时,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孤立系统,片面地依据与人类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来划分人类社会形态。今天,如果我们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系统环境——自然界联系起来,再以科学文明观的视角来反思人类的文明史,我们就会发现:“天地人和,物我为一。”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是个子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母子系统问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所组成的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人类未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与自然界的母子关系,在从自然母体汲取养料而创造文明的同时,一味地想要征服自然、主宰世界,从而导致自然的报复致使经常性地发生破坏或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现象。3 生态自然观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重要的哲学依据
生态自然观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是系统的辩证的自然观。总体上, 它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自然界的成员、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 而人与共同体中的其它成员一样, 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彼此相互尊重;人与自然之间应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任何一种行为, 当它不利于甚至是破坏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 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具体来讲,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 生态系统是具有显著整体性的生命系统。它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构成的自然整体, 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在生态系统里, 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地组成一张生命网, 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各生物物种之间构成的食物链等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 就会影响到整个生命系统的延续。其二,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在光合作用下开始循环和转化, 经过一系列传递最终分解为化合物和元素, 再回到环境中去。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如此循环往返便构成和决定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其三,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干作用, 由外界能量的输入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 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 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其四, 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 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 而是遵循生态规律, 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 可以建立新的平衡, 达到新的有序状态。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对自然过度“奴役”的结果。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行为,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紊乱, 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和谐和稳定, 从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完全悖逆了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为找到缓解生态危机的可行性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用系统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危机的路径
“生态危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现代文明与人的最大困境。用系统思维方式探究走出生态困境的有效途径, 就是要把人与自然界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 根据生态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 把自然整体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 来思量化解危机的办法。简言之, 就是要以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为理论根基, 探寻解决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与现实的路径, 并从总体上协调综合治理。笔者认为,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途径。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 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但是, 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也就成了摆脱生态困境的必由之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 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 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生态建设要根据和谐发展原理, 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按照物质循环规律, 对受到人为破坏的自然界物质系统进行恢复, 并不断优化产业链, 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扰动, 因此, 生态建设是针对目前全球性生态危机提出的, 是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其任务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生态环境工程, 包括生态恢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遭到破坏的地域进行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由于人类直接或间接干扰破坏, 造成了生态系统发展中的不连续性、不可逆性、不平衡性的损害, 导致整个系统陷入无序状态。在自然条件下, 单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很难甚至不可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生态恢复工程就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对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予以恢复, 使其回复到原来状态或近似恢复到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状态。如废弃矿山、荒漠、湿地、荒山荒地、海洋等生态恢复工程。而环境治理工程则是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 进行环境污染治理, 防止自然生境退化, 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可行性:自人类产生以后,人以自身的创造力,把一个独立存在的地球,变成了人化自然,人类比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对自然的影响都要明显和强硬。自近代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 人类的自信心更加坚定。同时,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支配力、强制力也与日俱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人类控制了一个又一个自然力, 不断地使自然人化、对象化, 人的活动、人的本质力量逐渐凝聚在环境身上。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在被改造了的新环境中,这也是环境不断人化、不断被赋予人的特性的过程。由此,人更加认为自然是软弱的,人类的力量是无限的,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体现, 是任何力量也不可阻挡的。然而,正当人类为所取得的物质文明感到欣喜的时候,却出现了世界性资源枯竭、世界性能源危机和世界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最为严重的破坏。全球性的生存危机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往的发展道路太片面、太狭窄,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寻求新的更合理、更全面的发展道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可持续发展观问世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预示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自然科学的事实表明, 有生命的和一切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事物都是处在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之中, 呈现出一幅和谐的图景。人类本身就生活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之间的生物圈中,人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生命就在于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其中,任何一种循环和平衡遭到破坏,都会直接危害人类生存。
必然性:在认识方面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演进的观念,这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前提。基于此, 人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分析造成人和自然不协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制定纠正措施和方案且付诸实施。目前, 人类的科学活动和物质交换方式已经具有全球规模的性质, 决定着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中的重要变化和连锁反应,并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贪求眼前利益而毁坏地球生态的平衡,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情形客观上已经成为现实中不可忽视的紧迫问题。人对自然的支配利用已经超出了人对科学与生产的实践领域,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以道德和科学、伦理和文化相统一的观点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运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调节和控制人对自然的行为。
李约瑟认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西方破坏性思维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观念,这一破坏性思维深化了人对自然的错误态度。当今时代,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员,与之和谐相处。必须把自然不再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的和利用的对象,而是看作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使人们建立起尊重自然、减少浪费、保持生态的自然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价值观的改变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6 人与自然关系重构的现实途径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是一个高度综合的问题,必须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入手,实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1.经济领域
工业社会以来的经济理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方式、国际经济关系等经济因素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环境破坏的直接导火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持续发展,缓和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必须改变这些不合理的理论、制度、方式、关系等因素。
首先,必须改造那种忽视自然成本,把发展片面理解为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一种将资源环境列为其理论基本要素的新的经济学,确立一套新的国民核算系统,从而避免因对经济增长的狂热崇拜与追求导致的大量短期行为。其次,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步调整和完善一系列经济管理制度,如市场制度、价格制度等。其次,从根本上改变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开放性的集成化的发展新路。最后,尽力打破现行不合理的国际经贸体系,坚决反对和杜绝“垃圾买卖”,反对富国对穷国转移“肮脏工业”,转嫁环境危机。2.社会领域
人口和人类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主要社会因素。按照目前的“人口爆炸”势头,预计到本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达100亿,这无疑会给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更加剧了这种压力和对自然的破坏程度。据统计,人口为世界1/5的的富裕国家,消费量占世界的4/5,而这种过度消费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灾害为前提的。鉴于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科学制定和切实执行与其自身的自然和经济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各国都必须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文明消费和环境意识,从而把庞大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不是对自然的强大威胁和破坏力。3.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当代环境问题涉及到个人、企业、地区、国家等不同层次,涉及到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涉及到公共资源的享用权、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赖规范的法治途径,法规和标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自1967年日本制定了现代社会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公害对策基本法》以来,世界各国已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环保法律体系。目前要做的,一方
面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新标准、新形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不断修订完善现行的环境、资源管理法律体系,研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有关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精心立法、严格执法、忠实守法就是坚持人 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4.文化教育 有学者认为,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实质是人类的文化危机。一方面由于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超过了正确运用这些知识的知识,结果导致了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如果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则终将导致人类及其文化难以延续。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适当改变人类文化发展方向上的侧重点,及时加强文化教育,具体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研究天然自然的科学转向侧重研究人化自然的科学,不仅要认识自然本身的规律,更要注重发现“人———自然”系统的复合规律,按此规律进行实践,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与发展。第二,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一系列学科在与环境科学交叉结合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体系进行改造、重组和创新,以迎接生态危机及生存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第三,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生态教育,加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与可持续发展相容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能力。5.技术领域
“科技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的价值目标的中介性手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双重属性决定了它既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和人的目的的规范。”[6]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导下必然要求“可持续技术”的产生,要求技术的选择运用与生态环境相容。
可持续技术就是在最大限度减少直至消除传统技术负面效应的同时能满足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文明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首先,它在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和创造人类发展的需要,如生态农业技术、海洋技术等;其次,减少污染,如水循环利用技术、废物回收技术等;再次,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有持久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如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当然,已经选择的技术,随着发展也可能带来新的生态问题,我们自然可以选择更新的技术替代它,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总之,我们必须在现代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中随时注入生态理念,进行有效地选择和调控,真正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全人类都是相
互联系的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恶化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世界各国应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相互协调、交流和支持,尤其是发达工业化国家不仅不能把发展中国家当成转嫁环境危机的场所,而应该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经济、技术支持,共同讨论、制定并遵守建立在公平与公正基础上的真正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国际性公约,为摆脱人类的生存危机而不懈努力。总之,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决不只是某一领域内某一阶段内的事,也不是某一领域能单独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参考文献
[ 1] 威廉格特, 生存之路[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252~253.[ 2] 刘湘容, 生态文明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25~ 34.[ 3] 巨乃岐, 论论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7.14(6): 20.[ 4] [美] 大卫#格里芬, 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5.[ 5] [英] J.D#贝尔纳, 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1.535.[ 6] 刘大椿, 岩佐茂.环境思想研究: 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2
第二篇:中国传统园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园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 胡碧琳 赵军 来源:互联网中国园林景观建设不仅是哲学思想对它的反射,溯其源泉,中国人造景的自然
观也源自中国人生存的自然观,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士大夫们一方面表现着积极的入世情结可另一方面从内心深入又崇尚隐于山林的乐趣,他们愿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寄情山水,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的不顺心,每当此时,文人们都借以歌咏山水寄托情感,这样的一种心理情结深深的影响了园林设计者的灵感。他们按照本于自然、建筑融于自然的原则,追
求一种意境,在真实的山水画中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处处体现了“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情感指向,如孟子的“上下与天坁同流”;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代表。古代很多思想家都把自然(包括人化的自然)、万物和人联系起来,中国历代的文人雅士也都探求自然,亲近自然,从而启发人们去寄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景,既可明心见性,抒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淡泊桃源情怀,又可直抒胸怀写意“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想画卷,还可借“留得残荷听雨声”来排谴“欲黄昏,雨打芭蕉深闭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人生无奈憾想。甚至连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也在长安城上林苑中昆明湖内,离池堆山三座,象征着传说中海上蓬莱、方丈、瀛台三座仙山,藉此体现征服四海的气度。可见,中国人造景的自然观是从哲学思辩的理发演绎,落实为饱含人格魅力的文化意蕴
和审美趣旨的阐释。
中国人的自然观对中国人造园理念和审美观产生了直接影响,无论是小巧精制的江南文人园林,还是气势恢宏的北方皇家园林,无论是传统的深宅大院或是神圣的洞天禅林,凡成功的作品在创作中注重的都是意境、是趣味、是别具一格、是物质世界中的精神世界,在园林审美中注重的也是情绪,是寄托,是人与自然的交融,是在有限物质世界中无限心灵体验,也是对自然世界的心灵依偎,故常以意境格调为上,景物优美仅居其次。在表现形式上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着眼于几何美和人工美不同,强调自然美,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高度结合,以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同时强调人的“可参与”
性,构建“可探索”的互动空间特征。
早在1685年,英国人坦柏尔伯爵便在《论造园艺术》一文中称赞中国的园林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它布局的均衡性是隐而不显,同时谋求“人与自然的完整”。而大多数西方园林,构图宏阔严谨,富于图案式的规则、整齐、华丽,事实上造成了的将人排斥在环境场所之外。人们只可在旁欣赏,一旦步入其中,人的存在与活动则会破坏景观构图的完美。中国园林虚实相生,小中见大,有起有伏,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移步易景,回环曲折,在组景手法上,有分景、隔景、对景、借景、框景、障景、引景、漏景等,据说组景手法有18种之多,如不置身其中,便难解其中之妙。游览过程形成了流动的空间,观者也成了其中一景。
有了心灵的参与,有了主观的互动,景观才构成了完整体系。
第三篇:河道治理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
河道治理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
现有的水工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水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等工程力学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产生了生态水工学。生态水工学的知道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在目前的理论上,人们期望在开发利用水的功能价值的同时,兼顾自然。也就是先满足人的需求,再照顾到自然的需求。但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为保持可持续发展,应该先满足自然的需求,再满足人的需求。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超脱自然而存在,人有责任、有义务保护自然。如果为满足人的一时需要而向自然索取的太多,则人类最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中国西北荒漠化就是典型的一例。草原牧区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在农牧交错区,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大面积土地退化甚至沙化;在有些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的退化;这些都是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太多造成的恶果。如果反过来,先满足自然,再满足人类,还会是这样吗?
河道治理不同与大坝建设,大坝把水流截断,要蓄水。河道治理的目的对人类来说主要是防洪、排涝,主要方法是疏导水,让两岸不受淹。目前的建设使河水水流畅通,但忽略了河流形态的多样化,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于是,专家们提出在河道治理的同时,要兼顾自然。但是,怎样兼顾?仅仅是在河道设计中避免白化、渠化吗?在两岸绿化、水面保洁、工程与周边环境协调等等方面做的更好?要兼顾的太多,但不如先满足自然,再满足人类。自然中没有哪段河道是钢筋砼,没有河道是笔直的,没有河道两侧全是进口草皮,
第四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加快建设生态城市
——学院资源学院专业 资源勘查学号 411111010205姓名黄紫硕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分秒也离不开它。他们相互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又相互矛盾的整体,相互影响、依存和发展。由此构成我们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萧灼基在《人民日报》中指出,自然界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不管我们人类的明天多么的发达,我们的科学技术有多么先进,我们人类永远也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即使现在我们人类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在加速发展,但是我们现在依然不能忽视我们和大自然的关系,如果大自然被彻底摧毁了,那么我们今天所追求和强调的都是空的,所以今天我要论述的是:在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协调好与大自然的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
一、一起从实际出发。一起玩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说道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正如邓小平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 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就当今世界发展形势来看,很不乐观,摩天大楼,城市开发,道路建设,城市化建设,各种工业化建设等都不符合大自然发展需求,造成生态不平衡,环境恶化给我们自己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威胁。如果我们不能协调好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人类就会和几亿年前的恐龙一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美丽的乡村在一点一点消失,一片片森林都倒在人类的斧头下,现在不少农村人一窝蜂的加入到城市的舞台中来,使城市不断的膨胀,所以城市在不切实际的扩大。占领着原来美丽富饶的大自然。邓小平说过:“实事求是。”可是,我感觉现在不能从实际出发,才导致大自然在一点点被破坏。另一方面,现在人们盲目的 开采资源,比如地面塌陷,这都是盲目区开采资源带来的恶果。更值得注意的是:总有一天这次经过上万年的资源会被我们剥夺完的。不要说到时候人们会找到东西取代它们,万一技术还不够成熟,实现不了取代,我们的社会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跨世纪重大关系,而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基本关系。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 “要在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若干重大领域,特别是对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扎实的成果.”感悟:即使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不断的发展、完善。我们也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不能以牺牲自然为前提而去谋求人类自身的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一个就是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应该加强环境的建设,不要让原始的环境被一点一点破坏,如果城市化的环境跟不上去,工业污染日益加重,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且会导致自然从根本上被毁灭。试想,如果地球上不再有绿地、森林。我们人类何以生存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和大自然具有一体性,我们应该去认识、改造和合理运用大自然,让它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把握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因为那只是短暂的,它必会报复我们人类,只有我们和睦相处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的环境,自然给了我们很多,人类就应该回馈给它,尽力去保护它,而不是孼待它,对于这位人类的慈母——地球。我们应该孝敬她,可是我们还是和孩子一样叛逆,肆无忌惮的破坏她,自然用各种的自然灾害为我们敲响警钟。而我们却不加理会,甚至有的人还愚蠢的认为我们有宰割地球的权利。
愿我们的地球越来越年轻!明天越来越美好!
第五篇: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院 - 系: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 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年 级: 2011 级 学生姓名: 朱 丹 学 号: 2011204082 任课教师: 樊勇
2011年11月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却严重失衡。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但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在我们经历了禽流感、非典、海啸、地震等天灾之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时期会发生性质上的巨大变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展开和不断解决的循环过程。马克思曾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才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人类历史,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远古时期:在远古时期,人们尚未形成对自然界的深刻认识,认为大自然都是神创的。面对变幻多端的外部世界: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充满畏惧和恐慌。对于自然界,只是单纯的屈服与膜拜,为自然界的力量所左右。人类也只是主动地去适应它而不是改造。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使用木器、石器、骨器等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人口较少。对自然界的破坏也不大,而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也微乎其微,人与自然还处于原始的统一体中。
2.农业文明时期:到了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自然界改造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人们开始使用铜器、铁器开垦农田,砍伐森林。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在这一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初步开发,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很多冲突。如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使许多森林消失。总的来说,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改变还未超出自然的负荷,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可以自行恢复,人类大部分的活动仍受自然因素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尚处于平衡时期。3.工业文明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18世纪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人类利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改造自然的能力,试图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这个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向自然界过度索取,积累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不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激化。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臭氧层严重耗损,温室效应加剧,土壤退化严重,能源资源危机等等。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给予了严厉的惩罚,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威胁。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矛盾冲突时期。
4.生态文明时期:工业文明的到来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生态的破坏,随之,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呼之即出。它要求人们通过对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也要求人们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制定相应的环保法则,保障人与自然关系的良性发展。在生态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缓和,人类致力于自然环境的净化与美容,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生态链条的完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和谐共处关系。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所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进行涵养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共生、共赢、共荣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
1.树立正确的观念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自然观,建立生态的自然观。人类一直以为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征服并改变自然,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得向大自然不断的索取,索取的越多,发展的程度越高,物质财富越丰富。这种建立在人与自然对立基础上的传统的自然观,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资源日益枯竭,造成生态危机,进而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完全违背了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内涵。其次,要改变传统价值观,树立生态价值观。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受一定的意识和观念指导,要改变人与自然的对立局面,必须转变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然而,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我们追求人与自然、人的身与心、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明。这无疑使人类社会文明发生根本转变,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再次,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传统的社会生产只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日标。仅仅通过经济的增长来衡量和评价一切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全球性生态危机和人类的毁灭。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能满足人类的长远利益及子孙后代利益需求的发展,是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十分明确的选择。
最后,要改变传统的生产观。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生产就被当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用来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资料。然而,就是这种以工具性为基础的生产的发展及人们对工具理性的宣扬与膜拜,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大自然的破坏。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发展生产应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物尽其用,避免对自然的破坏和浪费。
2.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人类财富的同时,却也对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为此,我们就要进一步的发展科技,利用新技术消除旧技术对环境的破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的那样:“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采用新的方式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新的使用价值„„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 而要使物尽其用及把浪费降到最小,就要利用科技发展应用低耗、高效、无污染、可再生和替代技术。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实现社会经济向低能耗、低碳排和高能效转变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3.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绿色科技
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社会制度来约束人类活动,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领导人作出的一项英明正确的抉择。因此,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矛盾,就要有效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环境资源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绿色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可以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
4.改造和引导人性 我们每个人,不论高低贵贱,对物质需要的满足实际上是有限的。人吃饱了,即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难以下咽;房子装修得豪华无比,人也只能睡在床上。因此,我们的文化要引导人类选择健康适度的物质消费,追求健康高雅的精神生活。要把人的思想从过分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财富的占有的贪婪中拉出来,引向更多地追求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健康、理性、高雅的精神需要。这既是人性改造的出发点,也是人性改造的归宿。只有守望好精神生态,才能保护好自然生态,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之,在我们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综合体,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需要全人类联合起来共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未来社会里,人类应该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蔡晶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原因及出路[D].西安社会科学,2011(2).[2] 李慧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与当代价值[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3] 冯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06.
[4] 郭玲玲.自然主义环境伦理学的伦理基础与环境问题的解决[J].辽宁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