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教育事业乐此不彼
为教育事业乐此不疲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申报事迹材料
中山市古镇镇曹三小学 余明丽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语,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执教七年来,以自己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诚信朴实的人格形象,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着一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暗暗告诉自己,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爱的倾注,一种青春和热血的奉献。
一、学校就是我的“家”。
作为一名外地教师,我认为学校不仅是我成长的舞台,更是我在异地另一个温暖的“家”,是我挥洒爱的阵地。我深深地爱着这美丽的“家”。我愿意为这个家努力地添上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学校图书室里有我为全校师生们精挑细选的书籍,学校资料室里存放着我精心装订的一叠叠资料,班级里张贴着我和孩子们共同做的一张张心愿卡……旭日东升,校园里便有我和孩子们共同清洁的身影;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我,离开前总不会忘记走到班里检查每一扇门窗是否关好。
2009年,我校计划创建“省一级学校”,当时担任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我成了个大忙人,为了收集资料,数不清多少个晚上,在学校加班到深夜;记不起多少个假期,没能陪伴家人,从早到晚在学校里渡过。为了省下回家吃饭的时间,那几个月来,几乎每顿都是熬快餐,结果熬出胃病来了,但我没有放弃,坚持把学校的资料整理好。有人开玩笑说:“你把学校当是家啦”!是的,在我认为,学校就是我的“家”。
二、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热爱学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我是一位母亲,工作中我也像妈妈一样爱着我的学生,用情感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茁壮成长。我经常会轻轻地扶起孩子们写字时低下来的头,温柔地整理孩子们反过来的衣领,小心地涂擦着孩子们摔倒时的伤口……七年来,我就像一位母亲,对这些孩子们倾注着母亲般的关爱。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学习成绩的优劣,家庭的贫富。对于班级中的“特殊学生”,我对他们更是特别关注。2009学年,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是孤儿,这位学生靠着村府每月一点低保费维持生活,没有亲戚愿意收留他,他一个人住在一个破旧的平房里,每天放学回家还要去捡废纸点火做饭,每当看到他穿着破旧,脏兮兮的面容,但又渴望上学的样子,我的心就是一阵阵的痛,我不能让我的任 何一个学生掉队!我号召同学们一起帮助他,帮他辅导功课,为他捐助衣物,在班级中设废纸、饮料瓶子回收箱。每天放学,我都到这位学生家走走,亲手教他做饭、洗衣服、缝补衣服……,家里买了好吃的,我总不忘给他捎一点。节假日里,我组织学生到他家里和他玩,两年过去了,这位学生在我们的关爱下快乐成长着。
三、教书育人是我永远的追求。
我七年如一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着。这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七年来,我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专心致志地关注着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休息时间都是常常在为学生补习、谈心、家访中度过的。事业是自己选择的,就要为之付出牺牲。
节假日里,不少家长往我家里送礼物都被我拒绝了,不少家长多次邀请我为他们的孩子补习,给我丰厚的报酬也让我一一拒绝了,我知道,我对他们孩子的付出是一位老师应有的责任,是不需要物质来回报的;我也知道,我的精力是有限的,回到家我还需要认真备课,为孩子们上好每一天的课,我无暇顾及家教。我常想,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是一生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们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尺,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镜,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使命坚持着我,无数个早晨迎着朝霞曙光走进班级,和学生交谈;无数个傍晚带着欣慰和倦意回家。“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为师的准则。
四、辛勤的耕耘、欣喜的收获。
天道酬勤,我兢兢业业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可喜的成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肯定,七年来我获得了以下一些奖励:
2010年12月,所带的五(2)班“啄木鸟”班被评为“古镇镇特色班集体”。2010年7月,被评为古镇“名班主任”培训对象。2010年7月,被评为古镇镇200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6月,被评为2009学年镇教育线优秀女工。2009年9月,被评为古镇镇2008学年度优秀教师。
2009年6月,撰写的《从感性引申到理性的教育》论文获市一等奖。
2008年12月,撰写的《品德课上对学生情绪的正确引导》论文获镇一等奖。2008年8月,被评为中山市2008年度优秀教师。2008年6月,撰写的《面对学生学生不应该的“笑”》教育叙事获镇一等奖。2006年10月,撰写的《治治课堂的“肥胖”之症》论文获镇一等奖。2010年11月,合作研发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精品课程获镇一等奖。2010年9月,合作研发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精品课程获市入选奖。2010年7月,在2009学年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比赛中,获镇一等奖。2010年6月,期末试卷征集获镇二等奖。2009年3月,被评为2008年度学习型家庭。
2008年6月,在2008年镇阅读教学大赛获镇三等奖。
2008年6月,被评为“五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辅导老师奖。2007年6月,撰写的《为了21世纪的学生》论文,获镇三等奖。2006年3月,撰写的《个性作文教学》论文,获镇三等奖。
此外,七年多来,辅导学生参加各项征文比赛,获镇、市各种奖励。
回顾七年的从教经历,我和我的学生们拥有许多快乐的回忆,许多感动的故事。家中电脑里,有我给孩子们拍摄的几百张照片,有他们运动会中的英姿,有他们课间休憩时的笑脸,有他们劳动时的身影,这些都已成为我难抹去的记忆。
七年间,我诚诚恳恳、孜孜不倦,默默地履行一个“爱”字,虽没有满眼绚丽灿烂却也拥有了一路春意盎然。“一枝一叶谱人生,三尺讲台总关情。”这就是我,一个平凡的小学教师,用自己勤奋工作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挚爱。
我叫陈惠怡,来自六(3)班。我爱好广泛,特别爱看书。我经常看书,直到深夜才入睡,还不时把其中的好词好句记进脑子里,在平时的作文中加以运用,为作文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使它更加生动和具体。我非常喜欢在书海里遨游。一有空,我就会踏上书籍这片神奇的土地。我捧着书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在书中,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游戏,和七个小矮人一起玩耍,和孙悟空一起降妖除魔,和八路军一起作战……有时,为了能看完一个故事情节,我连吃饭也顾不上。书给了我生活的乐趣,书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人生启示,让我开阔了眼界,让我得到了无穷无尽的知识。它就像一位名师,给予我谆谆教诲;它好像一盏指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女孩,从小,在爸爸的熏陶下,我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晚上,我总枕着书入梦,床边、书架、书桌处处堆满了书。周末,我常常会呆在图书馆、书店里面,一呆就是一整天。我爱书,因为它陶冶了我的情操,增长了我的见识,丰富了我的人生,给了我无数的启迪。11岁的我早已熟读四大名著,另外《昆虫记》、《童年》、《草房子》、《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我也曾逐一博览。当然,我认为知识并不是局限于一方面的,除名著以外,我还喜欢看儿童小说,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方面的书籍。《童年》、《爱的故事》、《秘密花园》等世界名著陶冶了我的心灵,《哆拉A梦》、《西游记》提高了我的想象力,《小故事大道理》、《青少年情商培养》等教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十万个为什么》、《令孩子惊奇的科学异想》丰富了我的知识。我爱书,没有为什么。对于学习,我曾认为是永无止境的,现在也是如此。不仅仅是以前、现在,甚至将来,我都要去学习、去读书、去汲取知识。我的阅读经历也许并不漫长,但我快乐着,在书的陪伴下,我真的快乐着。以后,我还将持续这种学习状态,甚至升华学习状态。最后,感谢老师与同学对我的厚爱,让我有了这次学习的机会。
第二篇: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普陀幼儿园 茅汶霏
中国,在世界,作为一个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的艺术大师,周小燕闪光的名字和同样闪光的艺术生涯为我们铸造了整整半个多世纪的灿烂辉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生命不息、创造不止的艺术开拓者形象。她的歌品、艺品、师品、如山一般挺拔,海一样宽广。“周小燕”这三个极平凡的汉字,谱写成了全中国最富于歌唱意义的名字之一。
她现已八十八岁高龄,还在努力实践着自己“为祖国、为艺术、一天要作几天用”的豪迈诺言,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遗余力,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风貌,深深感染了我。
在敬佩、激动之余,我们要向周小燕同志学习,要学习她始终坚持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爱党,矢志不渝地为当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幼儿教师,我要认真学习,身体力行。
我们要学习她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永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本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以周小燕为榜样,时刻为学生着想,奉献学生,使自己的工作能让学校风心,家长满意。
我们要学习她积极献身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对党的无限忠诚落实到数十年如一日的教书育人中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像她那样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在当前德望二期课改精神的引领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周小燕同志是全市教师优秀代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楷模,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我一定要在优秀教师师德精神的鼓舞下,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办好人民的满意的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在孩提时代就已时常在我耳边响起,令人情不自禁地乘着歌声思绪飞扬。每当这澎湃的歌声响起,我的眼前就会映出一面鲜艳夺目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镰刀、斧头交相辉映,正是这面旗帜,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90年历史沧桑,90年英雄辈出,您是灯塔,照耀我们前进。您是旗帜,指引我们向前。
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清楚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此,我愿做花圃里一个勤劳的园丁,默默无闻地耕耘,用丰富的知识、辛勤的汗水哺育着下一代的成长;以“为人师表”、“润物无声”的教师道德要求让每一位学生终生受益;把对学生的爱心化做阳光,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因为党在我心中!
一、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热爱、去呵护的事业,只有将心置于教育事业之中,才能不断改进,精益求精。一个教师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必备的职业品质,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灵养料。为了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我主动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学生们的主要优缺点,研究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特质,对行为良好、学习优异的积极分子加强了解,对行为不端,懒于学习的学生,特别需要注意的边缘学生加强沟通,以道理服人,以诚心动人,通过沟通分析其原因所在,并进一步去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如家长们普遍的文化层次和教育理念等,进而找到解决问题根源之所在。在工作过程中,我更深一步的明白到,只有亲近学生,了解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的爱,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所以教书育人的同时不仅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还要展现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化敌为友”,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教师崇高的威望。
二、探索创新教书育人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曾建议教师要每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这无非是告知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要悉心教书育人,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知识底蕴。自古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和学习是人一生当中最应该养成的一种重要习惯。我清楚的了解到,作为教师,只有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
断更新,在教学上才会有创新,才会有灵感,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所以,为了不断提升自我,我在闲暇余时都会保持学习的习惯,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育人方法、学习教学技能等等,除了从书本中学、从网络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教学实践中学,还注意反思和改变自身的教学态度和方式:第一,由被动、机械地学习向主动、探究地学习转变,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由依赖教材向关注教学实践、经验和其它信息资源转变;第三,由盲从权威、迷信书本向发展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转变;第四,由过分关注单一应试知识向注重认知、兴趣、意志、毅力、信仰、科学精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转变。力求在学习中达到提升自我和提升教学水平相持相长的目标。
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如果一位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那么他表现出来的除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作为一名教师,责任和自律观念如何,不仅反映着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且直接影响着培养的下一代会是什么样的人。为了树立党员之范、教师之范,我在十分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法纪风貌,做到遵纪守法,而且把它作为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一项基本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贯彻始终,力求体现到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个小细节中,坚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称呼,作为教师不仅要表现出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所爱的工作和学生,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尽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有把培育祖国的下一代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忠于职守,埋头苦干,并心系国家心系党,才能真正吐尽最后一寸“金丝”,燃尽最后一丝“光明”。
广阔天地间,党旗在飘扬。蓝图已绘就,胜利向前进。我们满怀着希望,我们憧憬着未来。
莫道园丁业平凡,我为党旗添光彩!
第四篇:为教育事业而无私燃烧
为教育事业而无私燃烧
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1921年的七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革命先驱者编织了红色的党旗。正是这面鲜红的党旗,引领全国人民打退了帝国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是这面鲜红的党旗,才有抗日英烈共赴国难,才有解放英豪血祭中华,才有和平劳模汗洒热土!白山黑水,抹不掉他们带血的足迹,黄河长江,诉不尽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繁荣进步做出的功勋,永垂丹青。
党是我心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从儿时的少先队员到中学时代的共青团员,到现在的党员教师,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冼礼,思想一次又一次的升华。我不断告诫自己:我不仅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更是一名中共党员。虽然我没有“气吞万里如虎” 的气魄;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没有“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气量,但我有这样的誓言:一生爱党爱国爱教育,终身树人树德树师表!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清楚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此,我愿做花圃里一个勤劳的园丁,默默无闻地耕耘,用丰富的知识、辛勤的汗水哺育着他们的成长;以“为人师表”、“润物无声”等教师道德要求让每一位学生终生受益;把对学生的爱心化做阳光,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因为党在我心中!
在党的九十风岁生日前夕,我借用网上的一首诗,来表达我作为一名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我愿把自己当作蜡烛,为教育事业而无私燃烧!我愿把自己当作春蚕,为教育事业而吐丝结茧!岁月可以带走我的青春,时光可以更改我的容颜,可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我内心的一个信念,那就是—— 永远跟党走,党在我心中!
计算机系
第五篇: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观后感
立志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观《德耀中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有感
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支撑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9月21日,CCTV-1播出了“德耀中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板凳妈妈”许月华、“索道医生”邓前堆、“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孩”孟佩杰、“退而不休”邵春亮……一连串平凡而响亮的名字,在这个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经济大发展的社会,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也令电视机前的我热泪盈眶、感受良多。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道德始终为人心所向,代代相传,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力量。
邵春亮,一个平凡但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人逾古稀,退而不休,敬业奉献。自退休16年来,邵春亮在工作岗位上,用慈父般的爱心,甘于奉献的恒心,刻苦钻研业务的事业心,胸怀大局的责任心,以他出色的教学水平以及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600多名本科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6年里,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假期、休息日进行备课、编写教材、撰写论文及相关科研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业务水平。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冬,他总是准时出现在教室,坚持天天跟同学们一起
上晚自习,生活中给矛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得到了广大学生们最崇高的尊称——“老爹”。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16年的高尚情操,16年的闪光人生。他们对事业虔诚执着,付出辛苦,倾注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超乎常人的坚韧,铸就无私奉献的丰碑。这是操守,是品格,是人生境界。他们是民族复兴的脊梁。
我同样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聆听别人的事迹的同时,我也在深刻的反省我自己。冲劲有余,坚持不足;付出很多,奉献不足;关心较多,真爱不足……原本自己感觉工作上算是尽心尽力,爱岗敬业,但对照敬业奉献模范的闪光人生,发现自己距离优秀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大量的付出,超值的奉献。
邵春亮的一句话触动我心灵深处,使我不由陷入沉思——“我既没休息,也未踌躇,仍旧走在路上。”
坚定的走在路上,不休息,未踌躇,一条平凡但高尚的人生道路。同样的人生,同样的道路,同样的教育事业,我坚定我的选择,我坚定我的教育工作者之路,我将用我的努力,在教师的岗位上奉献我的力量,走出同样闪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