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感悟与回忆

时间:2019-05-13 15:0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书感悟与回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书感悟与回忆》。

第一篇:学书感悟与回忆

学书感悟与回忆

一、学书感悟

(一)学书的认识

书法是一种精深的艺术,倘不是学问赅博、有志于学书法的人,是难以达到神妙境界的。

就其我常以练书法锻炼身体,但还有人问,能不能把你学习书法的“决妙”讲给我们,要论确实给我是以惶恐。说没有什么决巧,问者肯定不相信的,还落个“保守”的名儿,若自己故弄玄虚搬一些道听途说陈词滥调的书法述语是自欺,但总是给讲些学习过程和体会才能顺心见信。

如何学习书法,我想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书法。书法是美化文字的艺术,如果不是为了“美化”,那书法只能是造字之法了。只有把文字人为的美化,才是书法的根本,这个根本与文字的使用是无关的,文字的使用和书法的欣赏价值是两码之事。

就自己学书法,从小父亲让描、临写毛笔字,说王羲之的写字手熟为妙,其实是让我常写多练。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后来随着学习工作之余,几乎所有的闲时都用来习练书法,说实话时间没有少费,三十多年的午休取消,晚上折腾到深夜,别人酗酒、玩棋牌、看电视享天伦,而我是一遍又一遍的玩弄那些胖瘦曲直长短线条游戏,有时翻书核对与自己所书的每个字的笔势其形,有时实在腻味,便观赏花草、勾画梅竹鸟虫换味或扯拉胡

第 1 页/ 共14页

琴换换脑筋,多方面的兴趣与赏试竟更加培养了自己不少书法外功,比如从盆花枝杆的自然交叉中得到了运笔力量的变化虚实等启示,总之风风雨雨几十年的苦自知,自感功夫是没有白费,还是有一定的书法艺术收获。

言归正转,就说如何学书法,我认为应俱有以下几方面: 一要热爱书法。爱恩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你爱它,握起笔来就感到有“润笔着凤舞,和墨代龙飞”愉快感觉,要在爱书法的思想下开始。

二要有恒心。“有志者、事竞成”,因为无论做任何事,有志是最关紧要的。

首先要把握住以上这两点,再通过一定技巧方法去学习,随着时间的增长,就一定能写出漂亮的字来。需要进一步明确说明的,热爱书法的兴趣是还可以培养的,经常翻阅古今名人书画作品及书籍,多观书法者展示,多听取有艺技经验人谈书法,在耳濡目染下,慢慢会产生兴趣并从中知道怎样去学习书法的技巧好处。环境育人,一个村庄,一个家庭,在那方面的能人多,便带动出那方面的人才,古人的字普遍写得好,正因为那个时代毛笔运用经常,每天离不开应用(练)。

三是贵在坚持。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日曝十日寒。每天练要有计划,如果有富余时间,想多练一会也好。注意的是,也不要一天练太多,这样不利于消化,按天练随时巩固,日久天长,会有效果。

第 2 页/ 共14页

(二)笔法练习

1、从楷书入手。楷书又叫“真书”或“正书”,是从隶书、章草演变而成。古时称“楷隶”或“今隶”,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运用亦较灵活。与其它书体相比较而言,显得平笔平稳,点画清淅,搭配匀称,结构方正,通篇整齐,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前人有“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的说法,楷书的笔画工整、结构严谨,是初学者必习之书,也是学习好书法的基础。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说,“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草书不唯工夫。”因此学习行草之前,一般总以楷书打基础。

2、选好字贴。学习书法,必须自己心中清楚,手下明白,用各家之长滋养自己。究其有谁的之贴为益。自魏晋时钟繇创楷书至今,各体各异,而颜、欧、柳、赵四体端正雄伟,气势开张,长期雄距书坛,有欧劲、颜筋、柳骨、赵肉之说,较有代表性。楷书端庄,方正,是典型的“方块”汉字,点画结体最为瑾严。楷书点,横,撇,挑,捺,竖,钩,折八种笔画的写法也称“八法”。在选字帖时,一要选字形较大,点画清淅且度法严谨的碑帖临摹,二要选有代表性的。当然除上外还有其自己所爱好的字体,这里再次给初学者忠心劝告,学习不能华而不实,急于求成,必须在有一定的楷书基础功底后,再作行草书法等。怕就怕,不知所以然的信笔而书,不知孰优孰劣地随波逐流,凭着笔下乱涂乱抹自称一体,随便点染凑成字形,心里根本不明白自临、描的方法,更不懂挥写的道理。这样学习书法是终生学书至老还是涂鸦、第 3 页/ 共14页

墨猪而不能自拨,要尽力做到研究,苦求其精,要像王羲之说的,“凡书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又说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也就是说学写书法要心里清楚,手下要非常熟练。要像桑弘羊理财一样老谋深算、疱丁解牛那般知全局而精局部,总之,练习楷书要遵循平正,飞动,匀称,参差这四项基本原则要求。只要这样学习,一定能达到各自的效果。

3、学习书法理论,掌握规矩要领。开始临摹,要尽力描得和贴上相同,通过描把字的形态、结构牢记于心,摹书而得古人位臵,临而得古人笔意,临摹结合,先求形似,后求神似。

4、选古今大家优秀书法作品本临习。掌握写字规律,孙过庭说:“察之者尚清,拟之者贵似,没有察之的情,就谈不上拟之似了。”特别古人在论画方面曾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无定法而有理,在书法上同样可以适用。法和理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法可以因人的习惯秉质或身体为转移,而理是通过实践和总结所摸索出来的共有规律。如行书的点面都以楷书为基础形成的,所以要着重掌握楷书中的横、坚、点、撇、挑、捺、折等与行草的基本点画用笔之势及相互映带关系,比如“言”边与“三滴水”在行草法上的区别。

5、规范的握笔和姿势。一是握笔要规范,楷书以正五指执笔法握笔为要,万毫齐力,尽力注意不要侧锋取媚。书写中应注意变化应接,切忌触、眼多等。二是姿势要得当,如姿势不当,不但影响写字的效果,而且会影响眼睛的斜视和脊椎弯曲。

第 4 页/ 共14页

6、对各体结构规则的具体的几点部分写法: 一是点的练习

(1)斜点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由轻到重顿笔而成。(2)斜长点略加长些。(3)右竖下笔后向左轻按。

(4)左点向右上方轻挑,右点向左下方轻撇,组成相应点。二是横的练习

(1)长横下笔轻斜,欲横先竖,顺势向右轻快执笔,收笔向右下稍顿。

(2)短横行笔略短,余余相同。(3)两横字上短下长。

(4)三横字上略长,中略短,下最长。(5)横画呈左向右上倾斜,非水平状。三是竖的练习

(1)悬针竖。下笔轻斜,顺势转笔朝下,由重到轻缓缓运笔,轻微提起,上粗下尖,如针悬立。

(2)垂露竖。起笔如悬针,收笔未端稍顿呈圆点。(3)尽力保持垂直,勿倾斜。四是撇的练习

(1)短撇。下笔轻斜,向左下方轻快撇出,未端的形如针锥。(2)竖撇。下笔如竖画,然后转笔向左下方,由重到轻,略带孤度,形成兰草状。

第 5 页/ 共14页

五是捺的练习

(1)斜捺。空中落笔,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由轻到重运笔,至下端稍顿,向右由重到轻捺出,未端如刀刃取平。

(2)平捺。倾斜度比斜捺小,底刃可以取平,也可以略向右上方捺出。

六是挑的练习

斜挑。下笔向右下方轻斜一点,然后向右上方轻快挑出,挑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左右。

七是折的练习

(1)横折。在完成横画以后,顺势转变折笔向右下方作一短竖,横竖一笔完成。

(2)竖折。在完成竖以后,顺势折笔向右作一横画,坚横一笔完成。

(3)横折的竖不垂直,略向左下方倾斜。

八是钩的练习,比如横钩,完成横画紧向左下轻撇。

7、加强外功的练习。古人说“书画有功外,学问集天长”,一要平时常和书法技艺名家得到交流,二要多读名家的书法,边读边思书法规矩燥湿。我自感苦练是基础,读与交流是向导,思想是练就成功的动力和保证。要懂得,有学习而达不成的艺术,没有不学就成功的道理。

学古不易、变古更难,学古仅是掌握书法技巧的必要途径,但要在深入学习、继承传统书法的前提下,要有大胆创新思想,第 6 页/ 共14页

努力创造出少壮的境界、风格和个性的书法艺术。

二、学书的回忆。

(一)书法的种类。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篆书。

(二)书法的由来。

1、楷书也称“真书”或“正书”。按字形分为大,中,小楷书。他是隶书的变体。相传为魏晋时钟繇所创,之所以叫楷书,是由于道尚法式的缘故,而楷书就是法的意思。楷书笔画工整,结构严谨。楷书中的“八法”是初入门者所必习书体。自楷书创始至今,其体各异,不尽相同,而颜、欧、柳,赵四体可较有共性代表。

2、行书是楷书的变体。唐代张怀瓘《书断》云:行书即正书的小讹,务从简易相向流行,故谓之行书,由于楷书苦于拘束,草书又难以认识,于是介于真草之间的行书就大行于世了,孙过庭《书谱》说“趋变适时、行书为要”就是这个道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临沂(今山东)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初学王夫人(东晋女书法家)(今山西夏县人),后学张芝,正书学钟繇。所书字体笔势清圆,笔画遒美,变化丰富,被后世誉为王体。正书有《乐毅论》、《黄庭经》,行书有《兰亭序》等。《兰亭序》著名行书法贴,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朋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褉”时所作的诗序,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闲惰逸致和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真迹无存,存世为后人摹本。,第 7 页/ 共14页

《兰亭序》后被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练字入迷,有时从早到晚,从晚到深夜,连饭顾不上吃,一次他一手拿着馒头蘸“豆浆”咀嚼着,一手练字,夫人进来看见他就格格笑了,原来他错把墨汁当豆浆,把馒头伸进了砚池里,当他面对镜子照了照,只见满嘴乌黑的墨汁不由得也笑了,这便是吃墨水一说的由来,他的字也有入木三分的说法。

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字子敬,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著名草书家。由于他的字写得很不错,有点“飘然”。他妈妈为了更加增强笔力,让他写18缸水,献之只写完了一缸约2000字,就拿给他妈妈看,他妈妈看了好久,指着一个字的下部说,只有一点象羲之的,献之惊呆了,原来妈妈指的一点正是爸爸指教他写字时加在大字下部的那么一点。

3、草书。什么叫草书,草,即起草,草稿。草书,原指草稿书,追求简捷,书写率意。在书法中草书与正方书是相对应的。广义的草书分为;章草、今草两大部分。今草又根据草书程度可分为小草,大草和狂草三类。而我们现在提说的草书通常指今草。我们见到较早的成形草书是隶书快写体。一方面是章草去掉了泼磔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行书字体进一步草化的结果。章草由隶书发展而成,始于东汉时期。当时人们书写隶书已经不那么工整了,尤其官员写告急文书更加潦草,怎样才能使汉字写起来简便有力,当时有个叫杜操的书法家,发现人们紧急情况下写字时将尾巴翘了上去,他又想到了蝎子翘尾巴的形象,在受启发中,杜

第 8 页/ 共14页

操摸索着创造了介于隶书和草书之间银钩蝎尾的章草体,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它的特点是结构简约,笔画之间以莺带相接,可惜已失传了。

今草始于东汉书法家张芝,字伯英(今甘肃敦煌酒泉人)。善章草,后来他省减了章草的有些点画,创今草。他的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韦延称他为“草圣”。被称荣为第一“草圣”书法家,张芝从不满足自己,觉得章草有许多还应改进的地方。在一次从黄河之滨到长江沿岸领略大江大河,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气势触发了灵感,回去后饱蘸墨笔,在长绢上激情挥洒,一气呵成,一种崭新的书体诞生了,这就是“今草”。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将章草之中的一些隶书笔意去掉而形成的。

狂草则始于汉代张芝和唐代张旭,怀素等书法者。狂草要求气势磅礴,精神一贯,如天马行空一般。张旭是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今江苏苏州人),官金吾长史,精通楷书,草书最为知名。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颜真卿向他请教笔法,怀素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笔法而以狂草得名,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墨。据说,草圣张旭年轻时进京赶考,途经河南遇到了一支迎亲队伍,有个叫孙大娘的健美女子,挥剑跳舞,起势开天辟地,动势翻江倒海,快时象银蛇飞舞,慢时似拨云望月,他从中受到了启发。激情澎湃,在客店里写下了一行行波飞浪卷地“狂草”。他仔细地观察,惊奇地发现,使自己的草书跃上了新

第 9 页/ 共14页

高度。有一天,他的好友李白到汝阳府做宴,他大口喝了几杯酒,连呼拿笔来,侍者抱来一捆笔,他都嫌小,掷到窗外,忽然他放声大笑,将墨倒入酒斗,抓住自己的长发,蘸上墨,运用全身之力,在白白墙壁上写出了几个云烟腾腾的大字,“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间伴明月。”博得满堂喝彩。

4、隶书。秦代书法家程邈,虽为县小官,因写呈文书体不正规,遭人陷害入狱,狱中墙壁上刻满了奴隶们记录苦难的新体,程邈感奋不已,将自己任官使用的文体和这种文体加以整理,写出隶书三千字,上书朝迁。由篆书演变而来,秦始皇招贤纳士时,将程邈平反,意见被采纳,从此天下正式有了比小篆更地一步的隶书。

隶书起源秦代,在东汉时最为兴,因为它比籀书字体简便适用,故逐渐代替了篆书而流行起来,因其为作人为罪人(奴隶人),所以故名隶书,古代称秦时的隶书为“秦隶”,汉隶为“今隶”。

隶书的发展从秦到汉经过了很多次改进,到东汉时蔡邕书法家,他以隶书著称。有一天,他散步在维修鸿门处,突然有个工匠行动引起了他的注意,工匠在墙上用刷的粉帚在墙上写字,得受启发故而创作了“飞白书”。这种字用枯笔,丝丝吐白。

5、篆书分为大、小篆两体。甲骨文是我国清代光绪廿五年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迄今最早的一种文字,因为这里是殷商时代的故都,也称之殷墟书契(象形字)。

小篆是秦始皇时的“八体”(大、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第 10 页/ 共14页

署书、隶书、殳书)之一,相传,李斯在文字统一中创造了秦篆。因为其字多取自周时《史留籀》,省政也简遂称小篆。今天来说,大小篆是相对而言的,由于把籀书称为大篆,于是就把秦篆称为小篆。

钟鼎文(也称金文)的发现,始于汉武帝时,到宋代,才有人把鼎上的文字当作一门学问正式研究,它是脱胎于甲骨文,是篆书的初期文字。石鼓文也称“猎碣”或“猎猎草”。

大篆也称籀书籀篆。它和小篆全称篆书,石鼓文为大篆的代表,但它和钟鼎文字体有同有异,秦统一后,李斯(秦上蔡人)为丞相,把籀文改为小篆,作《仓颉篇》。李斯宰相还在整理文字时,将难写的大篆改写成简便的小篆,秦始皇令以此做天下统一文字,可是他亲笔写的诏书中出现了与之不符合毛病,李斯当时冒着杀头危险,沉着冷静,语气婉转,说明了统一文字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秦王朝的统治,终使秦始皇把不规范的文字改了过来。

(三)书法分类

书法可分为雅、俗类。从古书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从书中也可以看出,书法艺术的雅俗区别由来已久,韦续书中所记的那些蛇、龙、云、鹤等之类的图画文字,他是早期的“花体字”、“美术字”,如今街上偶尔也看见有人以五彩特制笔画字(如属相、鸟兽花朵之类形的字),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是属于“俗”的方面。只所以说它俗,从技法上讲就是因为是做出

第 11 页/ 共14页

来的,是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至于谈书法的神韵,然更去千里了。但是,在文字完成了供使用目的后,很容易被推向艺术化。雅也罢、俗也罢,它都是人为的装饰、美化,与实际的使用无关,就是在俗的美化中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结合起来,这里所谓的龙蛇俗则俗易,但一旦“雅”化,那些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没有脱离自然界现象的抽象化。不过孙过庭书谱中所说“观夫悬针垂露之矣,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陔之姿,鸾舞蛇警之态,绝岸颓峯之势”。如果说和龙书、蛇书、云书、英书等相比较,不过一个庸俗化了,只求形似美术字,一个是高雅化,追求了神似的“翰墨”罢了,三、各字体的特征

1、篆书,笔法单纯,大致只具有直,弧两种笔画没有撇捺,粗细一致,笔笔中锋,中国书法强调中锋用笔的传统源自篆书。篆书笔画以圆画为主,多圆转而无方折,字体略长,圆劲细挺,是篆书笔画的基本审美特征。

2、隶书的基本特征

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字体,与篆书,楷书相比,隶书在点画结体方面有自己的特征,隶书用笔有圆有方,逆入平出,方折笔画较多,一般横画略粗,竖画略细,大致横平竖直,规整而有变化,篆书的圆转笔画到了隶书中已演变为方折笔画,长横,撇和捺是隶书中的特色笔画的体现方面,篆书的字形多为纵向的长方形结构,而隶书的字形则多取横势,字形规整

第 12 页/ 共14页

多为扁平的长方形结构,且每字中多突出一横势的主笔笔画。

3、楷书的基本特征

楷书端庄,方正,是典型的“方块汉字”其特征:点画精到。楷书的点画有点,横,撇,捺,竖,勾,挑,折八种,称为“八法”,与篆书相比,楷书点画最为齐备,每种点画都有规范要求,有这一点一画组成汉字,起笔收笔,笔笔精到,才是按使转,有法可循,楷书一般横画较细竖画较粗,撇按或渐细或渐粗,楷书字体方正,字形大小一般差别不大,又整齐统一和匀称之美感。

4、行书的基本特征

(1)点画或减或连,行书简化了楷书点画,减少了起,收笔,用笔如草,灵活自如,书写快捷,(2)结字规整中求变化,单个字之间的结构与楷书相似,但讲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呼应,平衡,避让,疏密,在追求整体协调中显示单个字大小的欹侧变化。

5、草书的基本特征

草书的基本特征突出地表现为书写草率,简约,自由其形态相比任何字体,更活泼灵动,具体有;一是点画简。首先体现在笔画省减上,如重复的笔画往往一笔带过,相邻字之间笔画可以借用,以及对不已处理的点画进行合理化变形等。草书点画简还表现为草书标点符号的广泛应用上,草书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一种代替草书偏旁部首或整个字的简单符号,是草书特有的与该字整体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简单写法,草书符号的应用,使草书书写大大简化,如书写时常常省去藏锋回锋等修饰性因素。二是结构,第 13 页/ 共14页

欧阳询总结楷书结构有“三十六法”,但对草书结体灵活多变,未发现具体法则。很难用统一的标进准行规定,当然,草书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遵循“穿插避就,向北揖让”等规则。但要灵活得多,丰富得多,特别大草常常多字连绵一起,单个字的结构被部分或完全打破,形成一组字结构最不拘一格,完全摆脱了“四平八稳”’的楷书结字原则,形成了生动活泼,奇险多变的书体面貌。如大草,狂草忽而密不透风,忽而疏可走马,气势连贯,血脉不断,变化中求统一,给人摇曳生姿,气势磅礴的运动之美感。

书法,从古代到今,张芝、张旭世人称为草圣,东晋王羲之称为书圣、唐代孙过庭称为书法理论家,再如三国魏大臣钟繇、北宋米蒂、苏轼、南宋张即之、明代唐寅、清代郑板桥等称为书法(画)家,楷书起源三国、草书起源汉代,行书起于东汉末。

总的,是否可以这样说,没有汉简,就不可能有《曹全》、《礼器》、《张迁》。这些汉隶中的佼佼者,没有晋人写经,也不可能有《九成宫》、《神策军》出类拨萃的楷书。汉隶和唐楷都只是他们各自相应时代书法的提练和升华,在各个历史阶段,书法只是作为一种纯实用的非艺术作品。目前,人们对书法的爱好,将会形成一种新的潮流,将表现得对文字符号的造型更加绚丽多姿。

以上仅是学习书的记忆,由于时长定有误,如有意者读后提出事实性的批评和指正,以便相互了解。

批评电话*** 学书者:王志智

第 14 页/ 共14页

第二篇:回忆与感悟

回 忆 与 感 悟

临邑县翟家镇中学九年级 四班金新杰

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

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走进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吧。韶山冲是毛泽东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吧。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走进福建上杭古田纪念馆吧。古田会议使党和军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在党的建军史上树起了光辉的里程碑。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过了28年的顽强奋斗之后,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第一声礼炮,使天安门迎来了新生,使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正中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红色之旅到这里全部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

指导教师:王关成

第三篇:关于书与读书的感悟随笔

这类题目一般是鸿学大儒来讲,我这蝼蚁之辈实在不配。可是今晚看见孩子对着满书架的书籍却疯狂想念电视剧,我不由得又想起自己,心里有话,不吐不快。

我是一个偏僻农村的穷孩子,全村除了学生课本,难找到几本别的书。没有书看,课本也是很不错的读物,我绕有兴趣的读遍所有能找到的课本,当然新学期自己发的新书三天就翻了好几遍。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学生字典,家里墙上的日历表,因为家里再没有别的带字的东西,香烟盒子上有字,我也常常翻来覆去的看。每年的日历表我都宝贝似的留着,厚厚几大本,每页除了应有的黄历内容,往往会有历史地理知识,或者生活小常识,我常常当作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向别人炫耀。上学路上,看见地上一张脏兮兮的破报纸,我也蹲下身用树棍扒拉开读一遍。有一次破报纸上有一个大标题雷锋-----朱伯儒,我欣喜若狂,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处发布我的重大发现,原来雷锋的真名字叫朱伯儒啊。我一直以为雷锋是一个称号,就像我们村的医生叫本海,谁一生病就说去找本海看看,不说找医生看看,我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本海就是医生的意思,全国会看病的都叫本海。所幸没有人嘲笑我的愚昧,因为周围的小伙伴不比我知道的多多少。小学里能记起来的课外书就两本,四年级时同学拿来一本《中国民间爱情故事》,我千方百计央求着借回家,一晚上不睡觉囫囵半篇给看完了。还有一本是村里大人看的《玉娇龙》。

进入初中,同学拿的书就多起来,但是大多是不入流的书籍,杂志。最喜欢的是琼瑶的小说,那时候正风靡,别的就记不起什么内容了。高中在县城读书,每月一百元生活费,可以省下些钱给自己买书了,贾平凹,余秋雨三毛鲁迅等等买了很多,这些宝贝我真爱的不得了。可是,每到放假,我们的行李书籍都无处安放,有门路的同学把自己杂七杂八的家当寄存在老师或者县城同学家里,县城有亲戚就更好。可怜木纳的我只好把自己的被子衣服脸盆饭碗书籍等等一一运回家。学校在县城最北边,汽车站在县城最南边,两者相聚五公里左右,每到放假,我们抱着被子,挎着脸盆饭碗,肩膀背着大背包迎着大太阳一步步走到车站。汽车到了镇上,天已经黑透了,镇子离我们村还有几里地土路,有家人来接还好,有时没有人来接,自己就再抱着家当迎着月光或者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走回家。后来有辆老式自行车,我就用自行车驮满叮叮咣咣的家当骑回30公里外的家。

有一年暑假,一个辍学的女同学在县城做打字员,我请她把我的行李放在她租住的房子里。终于不用往家里运了,心里好开心。可是秋季开学去找她,她去广州打工了,给我留下一封信,告诉我她租的那房子的位置。费尽周折的找过去,那家人家去外地了,一周后回来。这一周我没了家,麻烦可想而知。

转眼寒假到了,让我头疼的搬运工作又来了,不过班主任说我们的教室很安全,可以把书放教室里。我欣喜若狂,反正假期不长,我就把我买的二十几本课外书和我的学习用书整整齐齐摆放在桌斗里。短暂的寒假,我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时时惦记着我的书。正月初八开学,我一头冲进教室,教室里一片狼藉,桌子乱七八糟,满地的纸片。我一个个的翻桌斗,我的书一本也不见踪迹。我心里那个痛,好想大哭一场啊!

后来又买了很多书。借书不还的人常有,我在每本书里都写了自己名字,可是借出去的书还是有回不来的,可恨我还记性不好,记不起把书借给了谁。那些借我书的朋友,你好狠心,看着有我名字的书在你那里,你怎么可以心安理得?我最讨厌借书不还的人!也因为我居无定所,我的书,一路买,一路丢,让我心里好难受。

后来工作了,却忘记读书的事情。这么多年,忙着工作,结婚,成家,养育孩子。忙着挣钱,忙着生气。结果呢,钱没挣着,气生了不少,书,很久没好好读了。生活,觉得好没意思,半辈子忙忙碌碌,到头来,还不是两手空空。一个人,一碗饭,一张床,简简单单多好,何必追求那些虚头瓜脑的东西?慌里慌张的埋头赶路,回头想一想,什么也没有。干什么呢?不如多读点书,多看点风景。

我觉得读书最好的时光是上学的时候,心无旁骛,可以一心读书。可是因为年轻,经历尚浅,诱惑又那么多,大多数时候无法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比起网络,电视,玩乐,读书实在是很无聊的事情。家长们一边看着电视,或者忙着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看书写字,孩子被骂急了,很不情愿的丢开手机,嘟囔着走到书桌旁,百无聊赖的拿出书,哪里能看的进去?为了让孩子读书,也有家长不交电视费,不装宽带,孩子无计可施,慢慢也就看书了,时间久了,有的孩子真的就远离网络和电视,喜欢书籍了。还有些孩子,看不到电视,摸不到网络,可终究还是不喜欢看书,反而生出别的一些事来。

大人们沉迷网络,电视,麻将,酒桌,就是手机上看点文字,也大多是些心灵鸡汤,真正好的书籍,不是太长就是太深奥,读着好累人,奔忙一天了,身体心灵都想好好放松一下,还看什么书,累不累?管吃还是管喝啊?真看就看点心灵鸡汤吧,手机搞笑视频也比书好看!孩子们当然得看书,得考大学啊。如果不用考大学,毕业就有好的工作,那孩子们还看不看书呢?

年纪越大越明白,书籍是抚慰心灵的良药,是孤独的自己最忠实的良师益友。当然这话老早就有人说过,可是不经人世沧桑哪能轻易真正理解?心情苦闷,没有人可以真正帮助到你,总是说要自我调节,怎么调节?去喝酒聊天,跳舞唱歌,旅游购物,可是完事之后内心空落落的,身心的苦痛一点没有减少。唯有读书,才可以让自己内心安宁。很多人不理解,因为试过了,没有用。这就好如练瑜伽,瑜伽修身养性,真正投入进去,纷繁的俗事随着身体的舒展慢慢被挡在心灵之门以外,心里一片安宁。练习久了,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大有改变。可是我向朋友说起,他们完全不信,觉得我像傻瓜一样。

看书是给自己找一个可以信赖的长久的伴侣。闲暇孤独的时候,无所事事,看看书。年老的时候,看看书,不至于傻乎乎的呆坐。还好现在有电视陪伴孤单的人,从前没有电视的时候,老了,走不动了,浑身的老年臭味,除了孤独的坐在老藤椅上,一天又一天茫然的看着空荡荡的天空,哪里欢迎你?只有等死罢了,真的是在等死,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邻居家那个歪躺在藤椅上的老太太,一天都难得睁几次眼,5岁的小娃娃天天跑到老人家面前,抓抓她的手,拍拍她的身子,动也不动,小孩子蹦跳着跑开,大喊着,老奶死了,老奶死了。其实她没有死,只是在静静等待死神的召唤。就是手脚还很灵活的老年人,也是很寂寞的,老伴到千里之外给人看大门,挣点养老钱,儿女出嫁的出嫁,打工的打工,孙子们也上学去了。长年累月,黑天白日的,家里出出进进,就她一个人,只有一台电视机陪她解闷,真是寂寞极了。如果能够看书,有书陪伴这漫长的寂寥的岁月,这等死的日子怕也是有些色彩的。无论作家们怎么推崇读书的好,人们茶余饭后,好友聚会还是喜欢聊聊挣钱,聊聊旅游,聊聊衣食住行,也会聊聊热播电视剧,独独不想聊书籍,那是鸿儒大咖们关注的内容,我们一个市井小民,装什么清高?才读几本书,就敢聊聊?

本来是因为孩子不想看书,非要看电视,自己才郁郁写下这些文字,唠唠叨叨不得主题。总之,不得不承认,电视,网络的诱惑真的比书籍来得猛烈,看什么劳什子破书,我也看电视去。

第四篇:我与书的故事•一种回忆

1.没有人一开始就喜欢读书的,我与书的故事•一种回忆。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上幼儿园也是一肚子的不情愿,每每去上幼儿园,都是妈妈拉着,一边噘着嘴巴,一路踢着小石子去的。当然,上学与读课外书是两个概念。

第一次自己想到去买课外书看,是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时的情形我依然记得,我开口向奶奶要五块钱,说是要去镇上买书看。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五块钱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的50块,当时5块钱能买两本书,如今50块钱最多也只能买两本书。上小学后,父母外出,我就跟爷爷奶奶住一起,奶奶把五块钱交给我,又不放心,怕我弄丢了,于是叫上表哥,让他用自行车载着我去镇上的新华书店买书。

当时买了2本书,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教科书以外的书。其中一本我记得很清楚,是小学生作文范文集,那是第一本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书,以至于躺着看、边吃饭边看。另一本是什么书,我却记不真切了。

2.后来为了不再向奶奶要钱买书,就自己攒零花钱,一分一分地积攒。等差不多攒够了5块钱,我又想到镇上买书了。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自己去书店买书,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下过雨的下午,我和几个堂弟一起踩着泥泞的道路,步行20多分钟,才到达心目中的圣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现如今可称为“绘本书”的彩色图画书,是本童话故事合集,我当时就被那精美的图画深深地吸引住了。那本书后来在我的几个小伙伴之间轮流传阅,小孩子又不懂爱惜书籍,当它再回到我手中的时候,已然破旧不堪了。

3.小学毕业即将上初中那年的暑假,我偶然在奶奶的一个古旧箱子中发现了一本非常厚的书,书页发黄,没有封皮,前面几页也脱落不知去处,但细看之后就发现,原来每页的左上方都印着书名——《三国演义》,右上方都印着回目。这本书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每个地名、人名的下方,必然都画有一根横线。奶奶后来告诉我,这是我二叔上高中时买的,想来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的出版物了。

当时苦于长假没有课外书可看的我,如获至宝,立即捧着这本厚厚的书读了起来,马上就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深深吸引住了。小时候的我非常爱看武打剧,更曾摆“石头阵”、“啤酒盖阵”(这是我儿时独爱的一种游戏,常撒阵成兵,领兵开战,自言自语,玩得不可开交),看了《三国演义》后,顿时不可自拔,甚至还自己动笔写起了类似的古代战争小说。我当时记得很清楚,自己的小说是写在方格子的作业本上,人物名字都是自己起的(那时我就非常喜欢给自己想象的“石头兵”起名字),而且还写了至少两三回,后来当然没能继续写下去,而我的这个未完之作如今也不知所终了。

那是我第一次萌生了写小说的欲望(全拜《三国演义》给我的刺激),但也是唯一的一次。

4.上初中时,发现镇上有一个书摊,书籍可租阅,一次一角钱,可带回家看上两三天。当时没什么零花钱,一顿的伙食就要两三角,为了能租书看,伙食就只好省点了。我发现租书比买书划算多了,后来我就成为这家小书摊的常客,常租回家看的就是《故事大王》《故事会》还有就是一些连环画之类的,那个小书摊也就只有这类书。可我那时最喜欢看的还就是《故事大王》。记得当时为了赶在还书之限前把书看完,我还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上初中后我的视力就急剧下降,恐怕与此大有干系。

有个伙伴去县城读的初中,他有次回来跟我说,县城里的中学有图书馆,里面有非常多的书,而且只要办张证,就可以免费借书看。我听后眼红得不得了,觉得我那伙伴仿佛身在天国。

5.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从一个同学处借来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红楼梦》,似懂非懂地读完《红楼梦》,暑假也过去了,要去县城上高中了。《红楼梦》仿佛没啥情节,倒是其中的古诗词令我印象深刻,此外,我觉得自己喜欢薛宝钗更甚林黛玉。那时我看林黛玉,仿佛只见矫情,而薛宝钗则是落落大方、清新自然的。对了,还有史湘云,亦是我喜欢的。

终于到县城读高中了,而且读的正是我那伙伴之前读初中时所在的那所中学。到了学校图书馆之后才发现,里面的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可以说少得可怜,比一个小书店还要少,而且书籍老旧,图书馆开放日期还有限制,一周只几个下午开放。与街上大大小小的书店相比,学校图书馆在我心中的魅力大打折扣,我宁愿选择到书店站着看书。

高中时读的课外书,仿佛都是老师开列的书目,最负盛名的当然是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我与书的故事•一种回忆》。如今这本书的许多情节都已忘记,但我还记得保尔与冬妮娅那曾经多么纯真的恋爱,他们后来因为革命分开了,多年之后,他们好像在火车站相遇,彼此相望,却没有说一句话……《钢铁》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革命,不是勇气,而是爱情。此时的我,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

那时我曾暗恋的人,如今她又在哪里呢?

6.到了大学,我才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第一次进入图书馆,我才确切感受到何为“置身书海”。而每次进入书库,在浩淼书海之间,我都犯头晕,内心惶惑多于惊喜:这么多书如何读得完?我又该从何读起?

中学时,教室墙上挂有“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字幅,中学时信以为真,只会勤学苦读,但到了大学,发现自己在获取知识时遇到了危机:太多的书想看,却又不知路在何方。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我就是找不到那根可以“一以贯之”的线,等我发现自己的兴趣,终于找到这根线时,大

一、大二就那么匆匆流逝了。

刚进大学时,每次到图书馆借书,都有种“书海压迫症”,每次都是胡乱借几本书回去读。因此,书太多,你又不知作何选择,此时书多就是一种灾难了,文人所谓“书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置身于一座藏书无数的图书馆,你未必感到幸福,更多的恐怕是焦虑。

大学时,虽有图书馆,但手头稍显宽裕,也开始大批买书了。大学校园常有书市,一有书市,我必去光顾,一去光顾,必买回几本。“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买书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读书的速度,这一“恶习”,也是在大学时就养成的。

大学时读书太杂了,其实很多书是浪费时间去读,大浪淘沙,我觉得这些人的著作给我印象最深,他们是:叔本华、李泽厚(尤难忘他的《美学三书》)、周国平、林语堂、顾城、余华、苏童。

7.工作后,有了可以自己支配的钱,买起数来更是不计成本。因为我觉得,买书是最值得的消费。前几年四处买书,未作统计,近两年开始在网上买书,稍作统计,已花了两千多元。

由于买书日多,而阅读时间日少,因此家中书架之上未曾读完的书也愈来愈多,因此每次见有快递送书上门,家人免不了唠叨几句:买这么多书,又不看,放在那里都成垃圾了。其实他们说的有点道理,书买而不看确实对不起书,但是,买书真是一种难以戒掉的瘾。

见有好书而不买,就犹如看见一个心仪的女子你不去追,错过就错过了,但心中的遗憾却与日倍增。所以,每每看见自己想买的书,必先买而后快,至于阅读,现在不读,并不等于以后不读——我不读,并不等于我儿子不读,哈哈,书籍亦是传家宝嘛。

8.买书的过程就像追求一个女子,有时想想这种愉悦真的有如恋爱,充满了追寻或者邂逅而终于获得的那种快乐;而买到书后,读书的过程犹如和一个女子过日子,读书可以慢慢读,你可以选择今天读这本书,明天读那本书,你可以选择把书带到床上,也可以选择把它带到沙发上……爱书之人检视书架上的书籍,亦有一种巡视后宫万千佳丽的满足感,我看此言非虚。龚自珍说:拥书百城南面王,你看,家藏万书的他,飘飘然已有帝王君临天下之感了。

读书之后,如能写点读后感,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那就犹如做爱而有高潮,大事完美矣!

9.读书最重要的是能够读通,所谓融会贯通,这样才不致于成为只会埋头啃书的书虫。所谓读通的一个表现就是,你知道自己哪些书该读,哪些书根本不值一阅。所以,书是越读越少的,就是说,你会发现,形成自己精神谱系,融入自己血液中的书籍,其实就那么几本。

诗人海子在毅然赴死之时,随身携带四本书:《圣经》《瓦尔登湖》《康拉德小说选》以及《孤筏重洋》。这是他诀别之际的内心选择。书海浩淼,但只有少数的几本书,是你的精神源头,是你百读不厌的经典。在需要作出最后抉择的时候,你才清醒地认识到,哪些书才是你的最后之书。

10.如果有朝一日出国,只能带走几本书,会是哪几本呢?我也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结果,发现自己的选择也只有四本书,它们是《老子》、《唐诗三百首》、《世说新语》和《顾城的诗》。

中国有真正形而上的哲学吗?如果说有,那是因为有《老子》。连海德格尔也深深服膺于《老子》,其晚年思想受《老子》影响尤甚。如果是老子,而非孔子成为中国文化的图腾,我想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必然大有改观,必不至于陷入千年专制轮回的历史困境。很简单的道理,具备怀疑论和形而上学品质的《老子》,不会成为统治阶级用来巩固统治、钳制人民思想的工具,而孔子的学说,恰恰沦为统治工具。要带的话,我会带三国王弼注本。

《唐诗三百首》,其实我真正想留的是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那本《唐诗一百首 宋诗一百首》,是历代草书集字丛帖的第一辑,每首诗都是集历代书法家草书而成,在读诗的同时欣赏书法,一举两得。

《世说新语》,我恐不会带余嘉锡的三卷注疏版,而是带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绘画世说新语》,此书精选百则,配以陈力农颇具魏晋风骨的绘画,可谓传神矣!

《顾城的诗》,不必多说。我精神上的导师。中国现代诗坛人才辈出,但天才只是少数,而顾城正是少数天才之中的佼佼者。他的诗有着童话般的意境,有着大理石般光润的质地,有着拈花一笑的智慧,他的诗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说四本太少,还要再带几本的话,那么我自己倒可再罗列几本,不过以上四本是必带书,而如下几本则是可带可不带之书了。(考虑到是到异国他乡)它们是:

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朱良志的《曲院风荷》,热爱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读此两本书,足矣。

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客观了解民族品性,不褒不贬。

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一个人的冒险与勇气,一个人的世界与征途。

从所选之书中可看出,假如有朝一日出国打工,游子留恋的还是祖国的文化。最后我想说的是,党国要分清,党不能代表国家,更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

第五篇:书的感悟

书的感悟

人生有三本书,教会我们第一句话的是我们的父母,这是第一本书;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的是我们的老师,这是第二本书;教会我们学好知识的是我们要看的书,这是我们最能体会的到的一本书。

活到老,学到老。一本好书,能让我们享受其中的乐趣,一本好书,能让我们看到作者的背景;一本好书,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个人,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超越,只有好好读书,读好书,才能让我们为国,为家,为人民服务,为大家服务。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激励我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在文学的天地里奋发向上只有翱翔。只有我们努力读书才能使自己有智慧,有才能。有能力去肩负起未来建设祖国,保卫家园的重任,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那么只有我们去好书,去看书,去研书,才能让我们有更多的墨,才能出口成章,做事才能胸有成竹。书是我们的良师,也是益友,在书的海洋里,汲取无穷无尽的知识,它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给人以知识和力量;教会我们分辨是非;教会我们好与坏,好的书是我们生活的导游,当我们迷失方向时,它能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而坏的书是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带人到悬崖,使人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在我们的文学生活中是永远少不了好书这位良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这永远是我们读书的宗旨。在这茫茫的书海之中,寻找建设祖国的好书,抛弃那些对我们有害的书,培养自己的读书兴趣,养成好读书的习惯,把书上的知识化为我们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与书为伴,在坎坷的人生之路,勇敢坚定的走下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我们的力量,有了力量,我们做事如神一样随心应手,有了这些好书,我们就像多了一对会飞的翅膀,让我们有无穷的活力。朋友们,让我们大家一起去飞吧,去在书的海洋里飞吧,让我们看到五彩的世界,让我们活的更有魅力,更有青春的气息。

下载学书感悟与回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书感悟与回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亲情回忆感悟散文5篇

    小姨来电话,说要搭便车,从乡下赶到城里,看妈妈。妈妈欢喜地不得了,忙着去超市,买好吃的,准备款待小姨。小姨来了,搬来了100斤面粉,50斤花生油,30斤红薯干,12个大馒头,还有十多棵大白菜,......

    品书精华,感悟人生

    品书精华,感悟人生古人云:“书是人类思想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就像人生迷途中的一盏明灯,在你最彷徨的时候,为你照亮前行的方向;一本好书,也像一位良师,在你最困惑之时,为你答疑解......

    沟通技巧感悟书

    沟通——心与心的碰撞 班级:10行政管理姓名: 宜兰学号:101306141 沟通并不是简单的流于语言交流的表面,它更是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真正的沟通时双方的心在交流,只有用心......

    精华学校复读感悟:美丽的回忆

    精华学校复读感悟:美丽的回忆 时光荏苒,你我都是命运之轮上的一个断点,轮盘不停地旋转,你我无法左右,虽然对轮盘无能为力,但你我却能选择自己的落点,这一年我落到了这里,也幸亏来到......

    与回忆有关的句子

    与回忆有关的句子1、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中没有了我,请记住我对你的好;如果有一天,你的记忆中没有了我,不要忘记我们相遇的每分每秒。当一个人习惯了另一个人的存在的时候,即使没......

    人生生活感悟的书

    人生生活感悟的书 人生难免要受些委屈和伤害,与其耿耿于怀郁郁寡欢,倒不如坦坦荡荡泰然处之。只有经受住狂风暴雨的洗礼,才能练就波澜不惊的淡定。生活感悟的书有哪些?一起来了......

    五四青年节征文:回忆与期待

    五四青年节征文:回忆与期待 农历2013年的钟声已经敲响,2012年说再见。沐浴着13年的第一缕阳光,怀着对12年的记忆,感慨万千,记下往事,也许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的工作毕业后工作两年......

    大学生活回忆与反思(精选5篇)

    我的大学生活回忆与反思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是大三的学生了,开学报到以及军训的场面还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可是我们已然是大三的一员了,这是事实,既定的事实!还记得大学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