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俗广告语
广告语搜罗
1、诺基亚 科技以人为本
2、雀巢咖啡 味道好极了
3、耐克 just do it
4、柒牌男装 生活,就像一场战斗。
谁都可能暂时失去勇气。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自己。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XXXX,让女人心动的男人
5、戴比尔斯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留传(或答钻石戒指)
6、白沙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7、蓝天六必治 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8、高露洁 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9、水晶之恋果冻 明天的明天,你还会送我‚XXXX‛吗?
10、娃哈哈纯净水 我的眼里只有你
11、飘柔 用XX,就是这么自信(主持人可以配合做甩头的动作)
12、北极绒 地球人都知道
13、美的空调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14、楼盘广告 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答什么类型广告)
15、三源美乳霜 做女人挺好
16、人头马XO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17、红金龙香烟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18、某眼镜店广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答出关于什么的广告即可)
19、某化妆品广告 趁早下‘斑’,请勿‘痘’留(答出关于什么的广告即可)
广告笑话一则
有个人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了,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门走?‛他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他:‚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的啊?‛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他指了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 第2天他从正门进学校,校长问他:‚怎么不翻墙了?‛他说:‚安踏——我选择,我喜欢!‛
第3天他穿混混装,校长说他:‚不能穿混混装!‛他说:‚穿什么就什么——森玛服饰!‛
第4天他穿背心上学,校长说:‚不能穿背心上学!‛他说:‚男人简单就好——爱蹬堡服饰!‛校长说:‚我要记你大过!‛他说:‚为什么?‛校长说:‚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二篇:通俗资本论读书笔记
通俗资本论读书笔记
在脱离马克思学说的地方到处充斥着作者絮絮叨叨而又令人讨厌的梦呓,为了抽离这些无意义的话语,特意做笔记如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以一般商品生产为对象,以劳动价值论为中心,分析了商品到货币的转化。马克思认为商品是资本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商品被认为是由使用价值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构成的,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被定义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物的有用性,任何一个商品首先需要具有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从物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定义了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中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
同时,马克思还分析了劳动的三种形态:流动状态的劳动;凝结的劳动;潜在劳动。并认为价值必须是凝结在物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由物化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即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之后,马克思引入了劳动生产力的概念,某种合目的的具体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也可称为劳动生产率。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只会引起使用价值量的变化,而不会引来价值总量的变化,但会引起单位产品价值量的变化。
马克思的学说认为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二者缺一就不能够成为商品。而商品具有二因素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劳动是具体的有用劳动又是共同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即在一定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下所进行的劳动。商品生产存在的两个条件分别是社会分工和私人劳动,而具体劳动便是社会分工的基础,使用价值是自然物质和具体劳动两个要素相结合的产物。抽象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商品的价值。
之后,马克思开始阐述商品中的价值是如何表现的这一问题,马克思认为价值形式的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任何别的一种商品来表现,简单价值形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由一种商品的一系列简单的价值形式的总和构成 三、一般价值形式
四、货币形式,用货币表现商品的相对价值就是价格形式
商品拜物教??→价值是商品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在第一卷第二章开始分析商品的交换过程。马克思说交换过程的矛盾就是“同一过程不可能同时对于一切商品所有者只是个人的过程,同时又只是一般社会的过程”,他认为货币是交换过程矛盾的必然产物。货币不仅是商品而且又是特殊的商品,货币最本质的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是货币的三种派生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用货币尺度其他商品的价值,作为价格标准是计量货币自身的计量单位。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马克思提及了商品的四个内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矛盾。在流通手段这一节中,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马克思提出了两种货币危机的理论:一是作为经济危机一个阶段或表现的货币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在货币信用领域的反映;二是独立于经济危机以外而发生的货币危机,是由于灾荒、战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原因引起的货币信用危机。在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存在下,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 + 到期的支付总额m/x)> Ⅰ(v + m/x)。即扩大再生产要求既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又有追加的消费资料。
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平衡条件: Ⅰ(v + m)= Ⅱc + Ⅰ△c + Ⅱ△c,△c 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它的物质形态是追加的生产资料;Ⅱ(c + m-m/x)= Ⅰ(v + m/x)+ Ⅰ△v + Ⅱ△v,△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它的实物形态是追加的消费资料。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也可以用此公式表示:Ⅰ(v + △v + m/x)= Ⅱ(c + △c)。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在生产技术条件不变,从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假定下进行的。
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规律: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第三篇:音乐教案(通俗音乐)
大众音乐——通俗音乐
课题:大众音乐——通俗音乐 课型:欣赏课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具:多媒体、课件、音乐影视资料等。年级:高一年级
时间:2014年10月24星期五 【课标要求】
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客观地评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的能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适时适度地纠正学生偏颇的音乐信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的目的。【教学理念】
本课重点推介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作品让学生学习体验;隐性渗透相关的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和特点,为欣赏通俗歌曲打下理论基础。力图通过聆听、对比、分析、探讨、创作、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引导学生多选择讴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和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作品的歌曲进行学习与模仿。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通俗音乐及通俗音乐的分类。2.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基本概况。3.能正确看待当今通俗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过对各个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作出恰当的评析,从而提高他们对作品的分析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难点:学生能积极参与课程的探讨,体验创造性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3分钟)
师:美国的乔治。克拉姆说过:“我相信音乐反映人类灵魂最深处的能力甚至抄出了语言。”的确,同学们,音乐是友谊的桥梁,歌声是情感的纽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我们的快乐离不开歌声。我知道现在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和唱歌,那大家平时都喜欢唱什么样的歌曲呢?(流行歌曲)
生:举个例子,一起唱几句。
师: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我们大家每天都在听着唱着通俗歌曲,那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通俗音乐吗?今天就让我来带着大家学习(音乐与社会的第二节大众音乐之通俗音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通俗音乐?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独特的发展轨迹去感受一下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通俗音乐,并走进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中。
二 新课教学
(一)通俗音乐(1分钟)
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能使普通大众都感兴趣,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又称“流行音乐”。
(二)国际上的通俗音乐范畴(5分钟)
1、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源于美国南部的农业地区。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歌词多以家乡、失恋、流浪、宗教为题材,常以家里、教堂或乡村集市作为主要的演出场所。
2、摇滚乐
摇滚乐:是流行音乐的主流。它的最大特点是节奏中突出厚重的衬拍,有很强的摇晃感。起源于1940年代末期的美国,19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迅速风靡全球。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喜爱,并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形成一股热潮。
3、新时代音乐
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是一种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音乐形式,由于其丰富多彩、富于变换,不同于以前任何一种音乐:它并非单指一
个类别,而是一个范畴,一切不同以往,象征时代更替、诠释精神内涵的改良音乐都可归于此内,所以被命名为New Age,即新世纪音乐。
4、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简称电音、电子乐。任何以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鼓机等“乐器”所产生的电子声响,都可合理地称为电子音乐。
(三)通俗音乐在中国
1、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4分钟)◆起步曲折期
(20年代末---40年代初)诞生、低潮 ◆停止发展期
(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轻音乐、销声匿迹 ◆再生模仿期
(70年代末---80年代初)港台音乐、抒情歌曲 ◆探索发展期
(80年代末---90年代初)通俗音乐民族化 ◆深化发展期
(1996年---至今)通俗音乐国际化
2、通俗音乐的特点:(3分钟)
①题材:通俗音乐由于是“大众的音乐”,故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尤以爱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写理想、伦理、思乡、友谊、等人之常情的种种内容。它富于娱乐性,手法和风格均较自由。
②结构:通俗音乐的结构,大多比较短小精练,许多作品富于即兴性,在旋律上力求易记易唱,音域不宽。
③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
④ 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2、《绿叶对根的情意》(6)
①师:说到中国的通俗音乐的发展,不得不说到一首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曲是由我国的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王建作词的。这首歌曲曾获得1987年贝尔格莱德国际音乐节通俗歌曲大赛的第三名。也是中国通俗音乐作品第一次获得的国际奖项,为中国的通俗音乐走向世界奠定了里程碑。
②曲作者简介
谷建芬(1935---)祖籍山东,作曲家。1935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55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现为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代表作有:《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以及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和插曲等。
③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提问:你听后有什么样的感想?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抽学生回答)
3、欣赏歌曲《天堂》(8分钟)
腾格尔演唱的《天堂》这首具有浓郁的蒙古民歌风格和流行音乐元素的作品,她的演唱方法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聆听。
提问:⑴.同学们在听着这首歌曲时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原、洁白的羊群和奔腾的骏马。)
⑵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情感?(腾格尔用自己独特的嗓音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把家乡比作天堂,是对家乡的真切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炽热无比的爱。)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首歌歌词朴实,旋律优美、流畅,把家乡比作天堂对家乡最高的赞美,同时也说明爱之深情之切。【(腾格尔在演唱这首歌时运用了蒙古什么演唱风格?)运用蒙古长调的演唱风格。这首歌曲在演唱上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在唱高潮的部分像是在用
心的用力呐喊出来的感觉。同学们说的很好,腾格尔独具特色的嗓音近似呼唤、呐喊式的演唱,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对家乡的那份炽热的爱。】(咱们班有没有同学会唱这首歌的,来模唱一下这首歌曲。)
⑶拓展部分(8分钟)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一个活动,你可以用诗歌、舞蹈、绘画等形式来诠释这首《天堂》,我们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好吗?
三 课堂总结(2分钟)
回顾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已走过了坎坎坷坷,80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有一段时间受当时社会的客观影响,曾经一度迷茫,停止不前,甚至是空白,在寻觅自己创作方向的过程中,终于走向中国特色民族化发展的正确道路。今天这节课我们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要认识到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
第四篇:通俗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音乐
诸城一中 田金福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音乐是友谊的桥梁,歌声是情感的纽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我们的快乐离不开歌声。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向同学们了解几个问题“同学们最熟悉什么样的音乐?” 生:流行歌曲。
师:一般的流行歌曲属于通俗音乐,我们知道现今社会通俗音乐的影响已远超过严肃音乐,它拥有更广阔的听众和市场,是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音乐不可漠视的一部分。请看大屏幕“在你们的心目中什么样的音乐属于通俗音乐?” 生:流行音乐、节奏快的、轻快的抒情的„。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通俗音乐呢?我们今天来一起了解(板书)“中国通俗音乐”。
二、新课教学 师;我们先来欣赏2首音乐片段,在欣赏的过程中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屏幕)
1、这些音乐是不是通俗音乐?你熟悉吗?
2、你听后有怎样的感受?
1、听《绿岛小夜曲》、《九九艳阳天》片段。(课件音频)
2、生答题
师:这是不是通俗音乐? 生:是
师:你们熟悉这些音乐吗? 生:不太熟悉 师:为什么不太熟悉? 生:听得少。
师:这些音乐是你们爸爸妈妈辈很喜欢的歌曲,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很流行,为什么你们都没听过呢? 生:时代不同了。
师:对,通俗音乐有鲜明的时代性,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
1、节奏太慢了。
2、唱法和现在不太一样。
3、歌词一听就不是现代社会的。师:很显然这些歌曲是中国早些时候的通俗音乐,在上个世纪中国就出现了通俗音乐,直到现在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20——30年代
师:通俗音乐在这时随着歌舞表演和有声电影的放映在一些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群众当中广泛流传,《春天里》就是这一时期的,它是电影《十字街头》的一首插曲,歌曲情绪轻松活泼、在这里歌词用了一个很口语化的语言“朗里格朗”充满了生活气息。同学们知道当时的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事吗? 生:文化大革命
师:这可不能搞错,当时中国发生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内战,很快这些通俗音乐被抗战的群众歌曲所取代,通俗音乐在中国走向低潮。
2、、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前。
师:我们刚刚听的《九九艳阳天》也是这个时期的,它是电影《柳堡的故事》当中的插曲,是女主人公送男主人公参军时唱的一首歌,唱出了革命战士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对待爱情的坚贞、纯洁的态度。就是这么优美的一首歌曲在哪个阶级斗争的年代被戴上了“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接下来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这二十多年里通俗音乐在中国就销声匿迹了。《青年友谊圆舞曲》也是这个时期的,这是一首轻音乐,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一个时期在中国轻音乐就成了通俗音乐的代名词。何为“轻音乐”?
“轻音乐”是音乐范畴里的一个品种。形象地说,它是音乐中的轻武器,和文学里的小品文、笑话、抒情诗等大致相同。它具有轻便、通俗、小巧玲珑、易懂和易被人接受的特点。
3、改革开放到现在
下面我们来欣赏刚刚改革开放时的一首通俗音乐《乡恋》。
(1)教师弹琴学生跟唱《乡恋》的主旋律
(2)师:同学们已唱了主旋律看看歌谱有什么规律。
生:都是一样的旋律。
师:对,后面的旋律只是在我们刚唱的旋律上稍微作了一点改变,你们看这歌又简单又易唱、易记吧。这首歌曲是20世纪80年的作品,是电视片《三峡的传说》中的一首插曲,是谁唱的?
生:李谷一
师:李谷一唱这首歌时第一次采用了今天我们所谓的通俗唱法,而没有用传统的唱法,引起了当时音乐界的争议,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但无论怎样老百姓喜欢,李谷一唱着这首歌红遍了大江南北,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首歌曲。接下来中国的通俗音乐是怎样发展的呢?我们来看一下。
《乡恋》解禁故事:
1979年12月21日,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插曲的录制现场。
导演马靖华感觉片子的插曲《思乡曲》不理想,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作曲家张丕基此时已是五易其稿,“几乎没招了”。刚刚录完音的李谷一站在一旁心情复杂。
时任中央电视台制作部主任的宋培福和当时的总录音师曾文济建议,词曲都推翻重写
。于是,李谷一返回中央乐团住处,马靖华留在办公室连夜赶写歌词。张丕基先回家休息,等词写好后重新谱曲。所有人都没料到,这一次重写,竟导致了始料未及的轩然大波。
几个小时之后,第二天早晨7点多,张丕基还没起床,有人来敲家门,把马靖华连夜赶写好的歌词送来了。张丕基匆匆浏览了一遍,感觉很顺。这一稿,把歌名改成了《乡恋》。歌词的内容,是写王昭君离开家乡秭归,踏上漫漫的和亲路。歌词把秭归的山水幻化成为昭君心目中的亲人:“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映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重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灵感来了,张丕基飞身下床,来到办公室。半个多小时之后,曲子一挥而就。
12月23日晚,大雪纷飞。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室里,李谷一的演唱,真挚、委婉,平白如话,在场的工作人员听得如痴如醉。
1979年12月31日晚上8点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片《三峡传说》,《乡恋》这首歌随片一起播出。
第二天,1980年1月1日,《文汇报》发文章说,昨天中央电视台风光片播放的歌曲十分优美,得到大家的喜爱。
1980年2月,《乡恋》入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当时的惯例是,每天中午12点到12点半,傍晚6点到6点半,播放一首歌曲,边播边教,整整一周。《乡恋》因此一下子流行开来。
谁知,《乡恋》流行,却变成了罪孽。1980年初的一天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礼堂里,一位主管意识形态的高级官员最先点了《乡恋》的名,说大陆现在有个“李丽君”。
从此,报刊上开始大量发表对《乡恋》的批评文章。有的说,《乡恋》“嗲声嗲气,矫揉造作”,有的说,《乡恋》“同咖啡馆、酒吧间、歌舞厅、夜总会等资本主义社会的娱乐生活是一个味道”。
李谷一从受人欢迎的“歌坛新秀”一下子变成了“黄色歌女”,变成了“大陆上的邓丽君”。有文章甚至说她是“资产阶级音乐潮流和靡靡之音的典型代表”,是“腐蚀青年人的罪人”。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设置了4部观众点播电话。晚会刚开始不久,记录电话的小女孩就端着一个盘子走到导演黄一鹤面前,上面放着的点播条都是点《乡恋》的。
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的吴冷西坐镇晚会现场。黄一鹤朝小女孩使了个眼色,意思是“找那老头去”。小女孩走到吴冷西面前,递给他点播单。吴冷西看了之后摇摇头。几分钟后,小女孩又端来一盘,还是《乡恋》,吴冷西还是摇摇头。
连续递了五六盘后,吴冷西坐不住了,在黄一鹤面前走来走去。最后,吴冷西一跺脚,操着南方口音说:“黄一鹤,播!”这时,李谷一已经唱了8首歌,并不知道幕后发生的这些事。她突然听到主持人姜昆、刘晓庆拉长了音报:“乡——恋——”惊讶之余,李谷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里只涌现出三个字:“解禁了。”
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中国通俗音乐形成了第一个繁盛时期,繁盛的原因可以分三点:
(1)改革开放,港台音乐随之涌入
如《童年》《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等我们听一首《乡间的小路》会唱的同学来一起跟着唱。互动;师生一起唱《乡间小路》的前两句。师:我们看这首歌唱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乡间小路、老牛、晚霞夕阳„
师:一幅多么宁静的田园风光啊,是不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啊,歌词看起来是那么的通俗易懂。(2)中国内地歌坛流行“西北风”如《我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信天游》等,我们来听一首《黄土高坡》。互动:师生同唱《黄土高坡》前两句。师:够劲吗? 生:够劲!
师:这首曲子是哪个地方风格的曲子。生:陕北。
师:对,它一首是陕北信天游的曲调和现代摇滚节奏相结合的音乐,唱出了黄土高坡的豪爽又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具有很浓郁的民族风格。
(3)电声乐队的出现使中国摇滚音乐迅速发展。我们来听一首中国的第一首摇滚歌曲《一无所有》。师;是谁唱的? 生:催健
师:是催大哥唱的,他第一次唱时穿着一身过去的黄军装,腰里扎着皮带,观众被他镇住了,当他一张嘴就有人说一个时代产生了!什么时代?中国有了自己的摇滚音乐,同学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摇滚音乐及电声乐队的概念。师:我们听了这么多通俗音乐来概括一下什么是通俗音乐。通俗音乐的概念及特征:通俗易懂、易唱易记,大多篇幅短小、充满着生活的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包括流行音乐和轻音乐。90年代末至今的通俗音乐,同学们都比较熟悉,请同学们唱给老师听听。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的通俗音乐 生:唱《宁夏》《挥者翅膀的女孩》《黄昏》
师:同学们都唱的不错,我们大家一起来整理一下中国通俗音乐的在这一时期的状况:
师:(1)欧美、周边国家、中国少数民族和港台音乐被我国人民喜爱和接受。如《朋友》《同桌的你》《神话》《天堂》 互动: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师:(2)说唱形式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代表人物周杰伦。互动:生跟唱周杰伦的《夜曲》
师:(3)组合形式不断出现如:羽·泉、花儿乐队、水木年华„ 互动:生跟唱水木年华的《完美世界》
(4)网络的普及,涌现出大批的网络歌手及歌曲。代表人物:香香,马天宇,杨臣刚 大家知道有哪些? 互动:跟唱《 》
师:中国通俗音乐现在是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它已经过风风雨雨的八十多年,刚刚我们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那么下面有个问题想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是如何看待当今通俗音乐作品的?”可以讨论四个人分一组。
生:现在我国的许多通俗音乐很有个性. 生:现在的音乐作品都是关于爱情的.
师:通俗音乐的素材都来自人民的日常生活,声乐作品大都是描写爱情的,也有关于人生伦理、理想和抒发思念之情的,只不过现在的歌词更显大胆赤裸,而早前因为人们的思想没有现在人开放自由,所以作品相对比较含蓄,但当时却是非常前卫的,这就是通俗音乐是有时代性的最好证明.
生:有的音乐作品内容不太健康.
师:改革开放以后,从外面涌进很多通俗音乐,这些作品良莠不齐,有些作品确实非常精,但有些作品无论从思想水平到艺术水平都非常粗糙,那些听了使人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作品我们要广泛的传唱,但那些听了让人意志消沉的作品我们要抵制它. 我希望 :同学们以后要有选择的听通俗音乐,多一份清醒,少一份狂热;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目.使自己健康的成长!好,下课.
第五篇:通俗音乐教案
音乐课教案——中国通俗音乐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本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评价、演唱等活动;
2、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能列举出几首不同年代的作品;
3、能对众多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且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关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教学难点:
信息量太大,恐难掌握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一首最新流行的优秀通俗音乐,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二)新课导入:
1、老师提问:同学们最喜欢的音乐种类是什么呢?在你们的心目
中哪些音乐是通俗音乐?(学生讨论,并列举自己心目中的通
俗音乐。老师对同学们的回答不进行评价,仅进行罗列。)
2、老师进一步提问:到底什么是通俗音乐呢?启发学生带着问题
进入下面的环节。
(三)新课教学:
1、改革开放之前的通俗音乐
起源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出现娱乐性的歌舞和影视歌曲,如《春天里》、《四季歌》、《秋水伊人》等; 20世纪50年代轻音乐也盛极一时,如《青年友谊圆舞曲》。
2、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征
总结通俗音乐的概念:通俗易懂、易学易唱、大众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包括流行歌曲和轻音乐。
3、20世纪80年代的通俗音乐
a.改革开放以后,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形成了中国通俗音乐的第一个繁盛时期。港台、内地都涌现了一大批实力派歌手,如:张明敏、罗大佑、邓丽君、李谷
一、毛阿敏、刘欢、成方圆等,以及许多的经典曲目,如:《乡恋》、《万里长城永不倒》、《我的中国心》、《明天会更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乡间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等。播放《乡恋》,提问:这首歌曲在哪个年代很流行?(老师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国通俗音乐繁盛的原因。)
b.内地创作歌曲盛行一股“西北风”,如《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播放歌曲欣赏或全班齐唱。)
c.伴随着电声乐队的出现,摇滚乐也迅速发展,崔健的《一无所有》、BEYONE《光辉岁月》广为青少年喜爱。(了解电声乐队,师生小结20世纪80年代通俗音乐的特征。)
4、20世纪90年代的至今的通俗音乐
a.音乐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欧美、日本、港台音乐风格被我国人民接受和喜爱,出现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如《同桌的你》、《朋友》、《弯弯的月亮》、《东方之珠》、《天堂》、《神奇的九寨》等
b.RAP(说唱)音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周杰伦的《龙拳》、《双节棍》等深受青少年青睐。
c.演唱形式也更加丰富,除了个人演唱,组合的形式也不断出现,如:中国力量、羽泉、SHE等。
5、讨论:我是如何看待当今的通俗音乐的。
(四)小结
正确看待通俗音乐,用自己音乐的耳朵有选择性地欣赏通俗音乐,使自己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