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沪教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5:1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沪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沪教版)》。

第一篇: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沪教版)

《种树郭橐驼传》

一、重点实词

1、瘘

(脊背弯曲)

2、伏

(弯腰)

3、固

(确实)

4、故

(旧)

5、虑

(担忧)

二、通假字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你们)

三、古今异义

1、故乡人号之“驼”

(故,所以;乡,乡里)

2、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

3、其实害之

(其,那;实,实际上)

4、得养人术

(养,治理;人,百姓)四、一词多义

1、虽

(1)虽窥伺效慕

(即使)(2)虽曰爱之

(虽然)

2、故

(1)其土欲故

(旧)(2)故不我若也

(所以)

3、实

(1)早实以蕃

(结果实,名作动)

(2)不抑耗其实而已

(结果实,名作动)(3)其实害之

(实际)

4、若

(1)其置也若弃

(像)

(2)若不过焉则不及

(如果)

(3)故不我若也

(如,及,比得上)

5、而

(1)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2)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3)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4)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6、业

(1)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2)理,非吾业也

(职业)

7、然

(1)隆然伏行

(„„的样子)(2)既然已

(这样)(3)然吾居乡

(然而)

8、病

(1)病瘘。

(患,生„„病,名作动)

④鸣鼓而聚之

(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荣,子孙兴旺;安,使„„安乐)

6、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

六、重点虚词

(句末语气词)

七、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理,非吾业也。

(以“„„也”式表示判断)

2、宾语前置:

①不知始何名。

(名何——叫什么)②故不我若也。

(若我——如我)

③吾又何能为哉!

(能为何——能够做什么)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以何——用什么)

3、省略句:

①然吾居(于,在)乡。

②而卒以(之,指代“好烦其令”。“以之”,因此。)祸。③传其事以(之,它,指代“本传”)为官戒。

④移之(于,到)官理可乎?

《病梅馆记》

一、重点实词

1、或(有人)

2、欹(倾斜)

3、诏(宣告)

4、号(疾呼)

5、斫(砍削)

二、古今异义

遏其生气:古——生长之势;今——不开心 三、一词多义

1、明

①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公开)

②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明白地)

2、病

①病梅馆记

(病态的)

②以夭梅病梅为业

(使……呈现病态)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

(呈现病态)

3、以

①梅以曲为美

(介词

把)②以绳天下之梅

(连词

来)

4、被动句:予„„甘受诟厉

《促织》

一、重点实词

1、尚

(崇尚,爱好。)

2、居

(积,储存。)

3、啻

(止)

4、造

(到)

5、固、强

(坚持,一定;迫使)

6、庠

(学校)

7、过

(超过)

8、贴

(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而高其直(直,通“值”,价值、价格)..

2、而翁归(而,通“尔”,你的).

3、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4、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5、翼日进宰(翼,通“翌”,次于“今”的).

6、牛羊蹄躈各千计(躈,通“噭”,口).

三、古今异义

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2、两股间脓血流离 .(古义:大腿。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3、儿涕而去 ..(涕:古义:哭泣,流眼泪。(作名词用则意为眼泪)今义:鼻涕。去: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

4、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5、民日贴妇卖儿 .(古义:抵押、典当。

今义:粘贴、贴补。)四、一词多义

1.责

(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2)每责一头(索要,索取)(3)以塞官责(责任,差使)(4)受扑责时(责罚)2.靡

(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2)中绘殿阁(当中)16.然

(1)成然之(意动用法,认为„是对的)(2)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3)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17.逼

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18.进

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19.为

①为人迂讷(对待)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20.自

①自昏达曙(从,介词)

②不如自行搜觅(自己,代词)③自与汝复算耳(自然,副词)21.尚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动词)②虫宛然尚在(还,副词)22.复

①成反复自念(重复,动词)②亦不复以儿为念(再,副词)③成子精神复旧(恢复,动词)23.举

①举家庆贺/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 ②手裁举(抬起、举起,动词)24.意

①即道人意中事(心里,名词)②意似良(神态、神情,名词)③惴惴恐不当意(心意,名词)

④岂意其至此哉?(料想、估计,动词)25.信

①成述其异,宰不信(相信,动词)

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的确、确实,副词)26.即

①即道人意中事(立即、就,副词)

②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即使,连词)27.顿

①顿非前物(立刻,副词)②顿足失色(跺,动词)

⑨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⑾仙.及鸡犬(成仙)3.使动用法 ①昂.其直(使„昂,抬高)②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③而高.其直(使„高,抬高)④不如拼.博一笑(使„„拼)4.意动用法 ①成然.之(认为„对)②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③益奇.之(认为„奇特)5.其他活用现象 ①薄产累尽.(形作动,赔完)②近.抚之(形作动,靠近)③而心目耳力俱穷.(用尽)④蟹白.栗黄.(形作名,白肉、黄粉)⑤成述其异.(形作名,奇特的本领)⑥审.视(仔细地)⑦啼.告母(哭着)6.同义复词(同义连用)①里胥猾黠..

(狡猾)②死何裨益..(益处)③填塞.. 门户..(充满,门口)④唇吻..翕辟(嘴唇)⑤急逐趁..之(追赶)⑥虫跃掷..径出(跳跃)⑦不复聊赖..(依赖、寄托)⑧自增惭怍..(惭愧)⑨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停止)⑩僵卧..长愁(向后倒下,躺)⑾百计营谋..不得脱(谋求)

六、重点虚词

之:代词

七、特殊句式

1、判断句(1)此物故非.西产(2)非.字而画

2、被动句

第二篇: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战国策》《史记》;

2、掌握三篇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及其用法、虚词、特殊句式,举一反三;

3、熟悉作品,借鉴其人物塑造手法。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左传》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相斫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战国策》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司马迁及《史记》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对后世影响巨大。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字词汇总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阙秦以利晋“阙”同“缺”,损害

5、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6、秦伯说,与郑人盟/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通“悦”,高兴

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欺侮

8、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返回

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恐惧

10、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堂

11、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12、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环绕

13、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14、成五采 “采” 通“彩”,色彩

15、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使……进入

16、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1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

1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

19、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

2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否则 一词多义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

2、故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所以 鲰生说我……故听之 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特意

3、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作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替、给 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君王为人不忍 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中

4、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

5、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5、军

沛公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 名词,军营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谢罪。乃令张良留谢 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7、意

然不自意 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 心意、意图

8、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 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9、举

杀人如不能举 副词,尽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动词,举起

10、胜

沛公不胜杯杓 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 副词,尽。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夜:在晚上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向东 进兵北略地 北:向北 函封之 函:用盒子

秦兵旦暮渡易水 旦暮:在早上、在晚上 箕踞以骂曰 箕:像簸箕一样 头发上指 上:向上 持剑盾步走 步:靠脚步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的翅膀一样(2)名词动用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沛公军霸上 军:驻军 与郑人盟 盟:订立盟约

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朝服:穿朝服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 范增数目项王 目:用眼睛看 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2、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动用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变厚,变薄 刑人如恐不胜 胜:用尽酷刑 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2)形容词名用

越国以鄙远 远:远方的国家 供其乏困 乏困:缺乏的东西 其人居远未来 远:远方、远处 此其志不在小 小:小的方面 沛公今事有急 急:危急时刻

3、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 续:延续(2)动词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驰:骑马

4、数词动用

且贰于楚也贰:两属

5、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退却

阙秦以利晋 阙:使……受损失;利:使……获利 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破碎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命,救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随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止,阻止;内:使……进入

6、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 鄙:以……为鄙,把……当作边邑 既东封郑 封:以……边界 太子迟之 迟:以……迟 群臣怪之 怪:以……怪 古今异义词

1、且贰于楚也

贰 古义:从属二主 今义:二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

夫人 古义: 那个人 今义:对已婚妇女的尊称

5、今老矣,无能为也

无能 古义:不能 今义:没有能力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省名

7、约为婚姻

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情,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十分,极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鱼肉 古义:鱼和肉 今义:鱼身上的肉

10、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结果

11、而听细说

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1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1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14、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5、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矛盾双方中的一方

16、诸郎中执兵

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

17、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 古义:击 今义:垂手拿着

1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今人 古义:现在别人 今义:与“古人”相对,现在人

19、左右既前,斩荆轲

左右 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偏义复词 出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重点虚词

1、之

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以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3、夫

夫晋,何厌之有(fú 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ú 代词,那)

4、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5、其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6、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重点语句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句

3、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4、吾每念此,常痛于骨髓 状语后置句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6、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动句

8、欲呼张良与俱去 省略句,“与(之)俱去”

9、大王来何操 宾语前置句,“何操”即“操何”

10、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在安”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12、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 课文精要 理清结构

《烛之武退秦师》 第一段:秦、晋围郑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交代人事关系。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荆轲刺秦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部分(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部分(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第三部分又分五个层次:

第一层(自“既至秦”至“见燕使者咸阳宫”)计见秦王 第二层(“荆轲奉樊於期头函”段)顾笑武阳

第三层(自“轲既取图奉之”至“被八创”)秦廷搏击 第四层(倒数第二段)倚柱笑骂 第五层(最后一段)遇难去世 《鸿门宴》

本文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

宴前(幕后活动):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夜访张良 刘邦定策 项伯说情 宴中(明争暗斗):沛公谢罪 范增示意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 宴后(脱身除患):沛公逃席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诛杀无伤 把握重点

《烛之武退秦师》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荆轲刺秦王》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鸿门宴》

本文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彩的一篇,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告密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从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所出场的人物无不形象鲜明、生动、传神,尤其以项羽的形象最为典型。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情节的曲折发展,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的技巧,品味精炼生动,绘声绘色的语言。同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对项羽的形象作正确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

第三篇:第一册教材知识梳理答案

第一册教材知识梳理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

2、主旨;通过对湘江壮丽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多角度渲染:视角多变——远眺万山、平视漫江碧透、仰看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景物色彩对比强烈——红与碧/动静结合——万山层林为静,百舸争流鹰击鱼翔为动)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常识填空:《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作者是 梁衡。

二、《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秀散文,作者以抒情的笔墨展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除了她形象的美丽之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文本摘句或概括)

不畏艰难 淡泊名利 忘我执着 战胜自我 献身科学

三、本文多处运用了类比手法,试从文中举出一例并谈谈其作用。..答:作者用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这一事件,类比同样是小妇人,居里夫人发现镭,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突出其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或用卧薪尝胆、悬梁刺骨的励志故事,用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他不动心,用范仲淹食粥苦读等事例,类比居里夫人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动心执着于科学研究的进取精神。

或用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借美丽春花由人间芳菲尽转到山寺盛开,类比居里夫人其身虽逝,但其美丽早已转到科学教科书和人类文化史册里了。

四、“男学生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铠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作者运用了

侧面烘托

手法,刻画了居里夫人 的 美丽和心志坚定 特点。

五、本文多出引用名言颂扬其德,请说说下面这些引用的作用:

1、莫泊桑在《项链》中对女人的分析:“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

作用:作者引用莫泊桑在《项链》中对女人的分析,反衬出居里夫人不为容貌所累。

2、苏轼《赤壁赋》中对瞬间和永恒的认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 1

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作用:作者引用苏轼《赤壁赋》中对瞬间和永恒的辨正分析,强调了居里夫人虽然容颜会改变,但她科学发现的价值和人生得到了永恒的美丽。

合欢树

一、《合欢树》的作者是 史铁生

二、合欢树寄托了作者的愧疚、安慰、对母亲的感恩和无尽的思念以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沉痛。

三、文中写母亲误把“树”当“草”种下,从全文看这段文字所运用的叙 述方式是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最后的常春藤叶

一、文学常识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作者是 美国 国的 欧·亨利。

二、文章主旨:这篇小说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满怀深情地描写了几个穷 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刻画了一个 舍己为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创作出真正杰作 的画家形象,歌颂了 以贝尔曼为代表的普通人的高尚。

三、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 呼应。好处是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本文多处使用了伏笔,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如:老贝尔曼尽管脾气暴噪、缺乏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

如:苏艾说琼珊病前曾希望有一天去那不勒斯海湾,而后文琼珊对生的信心的恢复的征兆之一就是“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如:苏艾和由于患上肺炎而生命垂危的琼珊。医生来诊治时,将琼珊病愈的关键点了出来:不在药效而在于对生的信念。这为下文情节的推进和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尾埋下了伏笔。

四、请结合课文谈谈“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点。

欧·亨利式的结尾,一般先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作些铺垫,埋下伏笔,但对最重要的事实却一直保守秘密;结尾时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始料不及的结局,向读者揭示整个故事的真实过程,人物性格、行为和品质以及作品的全部意义,使读者在惊愕之余,拍案叫绝,不能不承认故事的合情合理,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

例:贝尔曼是作者所要竭力赞美、讴歌的人物,但是作者在前文写他时,始终把他作为普通人物来刻画的,说他穿着邋遢,喝酒过量,脾气急躁,又写他喜欢嚷嚷,唠叨了几十年要画杰作,但还是白纸一张,丝毫看不出老画

家画叶救人的任何端倪,直到结尾才由旁人介绍出不凡的举动,真正揭示他的品德。使人恍然大悟,于平静中掀起波澜。

例: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竟是贝尔曼画上去的这一事实到小说的结尾才作了交代,使读者在发出意料之外的惊叹之余,细细寻思,又不能不承认故事发展得合情合理。作者在前文已作了铺垫,设下伏笔,如贝尔曼尽管脾气暴躁,缺乏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门狗”;当得知琼珊的想法后,跟苏艾一起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当结尾真相被揭示时,人们惊愕,但又觉得合情合理。

《边城》

2、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的主题,美 和 爱 应该是比较切合的字眼。

3、该小说在写作风格上与孙犁的《荷花淀》有相似之处,我们把这样风格的小说称之为“诗体小说”,请概括《边城》的这种诗意体现在哪些方面,并结合文本内容作简析。(【提示】①对地方风物的描绘充满诗意:环境自然天成,青山绿水游鱼草莺,远离尘嚣的淳朴 【提示】②刻画的人物性格是诗意的,尤其其中的翠翠是最完美的诗意的结晶:纯真、淳朴、纯净 ③边城中的人物生存形式也是诗意的:民风纯朴,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4、作者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环境描写?举例说说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等多处。概括它们作用不尽相同:①烘托夜幕降落时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惆怅;③烘托人物内心的骚动难安;④构织浓厚的乡土气息。)

一碗阳春面

写实是指这“一碗阳春面”构成了全文的线索,是小说常用的“物线法”中的“物”,如《药》中的药,《项链》中是项链一般,将人物、情节、环境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写虚是指这“一碗阳春面”在全文中还具有象征意义: 阳春面与“春”密切相关,在大年夜吃面,更寄托了吃面人对新春、对未来的憧憬。这母子三人承受着重大的精神打击,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本可以在家吃些更省钱的晚餐,本不应向老板夫妇显露出自己窘迫的家境,但他们一年又一年地来到了北海亭面馆,虽然“怯生生”,但是有勇气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这样的典型情节使这“一碗阳春面”具有了团结、向上、不屈、奋争等多种美好的

含义。

三、《一碗阳春面》除了用“阳春面”串联全文外,结构上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悬念。请结合文中实例说明。

例如:开头第一层次中,母子三人在特定时间吃面的略带怪异行为,老板娘和老板应声回答等,作者并没有点明原因,为下文设置了悬念。

第二次不动声色地描绘母子吃面的场景,三人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相同的谈话,为下文积累悬念和气势。

小说情节简单、人物描写朴素,但是通过悬念的设置,使读者的阅读增添了趣味,在简单中蕴含了变化,由悬念推动了故事,展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

种树郭橐驼传

一、文学常识填空:柳宗元针对中唐时期吏治“好烦其令”、民不聊生的弊端,借种树喻治民,写了一篇寓言体的政论性散文 《种树郭橐驼传》。

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张政令的实施必须 适合人民需要或答“蕃吾生而安吾性”(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政治的愿望。

三、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写作特点之一。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映衬写法的作用。

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前后映衬,这样写将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在语意上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论“养人”一段的首尾也是这样呼应的。

四、对比手法的运用本文也很突出。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 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甚至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请在文中找出两组对比。(1)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对比

(2)其他种树者中过于疏懒者和过勤勉者之间的对比

病梅馆记

填空:

(一)清末作家 龚自珍 在他的作品《病梅馆记》中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 的罪行。表达了作者 珍惜人才、培育人才,解放人性,改变社会弊端 的愿望。

(二)本文采用了“ 托物言志 ”的写作手法。以“梅”比喻 人才,以“文人画士”影射 统治者,以经营梅花的商人影射 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斫正”“删密”“锄直”,使梅变曲、变疏、变斜,象征着 压抑人才、摧残人才。

《促织》

2、概括本文主旨。(【提示】小说通过成名一家由促织引发的离奇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吏治腐败的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表现了作者对清代黑暗统治的不满。)

3、本文第7段写作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评析。(【提示】一是先抑后扬,一开始作者故意把小虫写成是面对强敌“蠢若木鸡”样,而后却斗败骁勇善战的“蟹壳青”甚至是超级天敌——鸡,突出了小虫的神奇,营造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二是用了对比。而对比,有成名与村中好事者的对比,有成名自己前后神情、动作的对比,有二虫的对比,有虫子和鸡的 对比。这些对比,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

4、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当然其展开还是合理的,这可以归功于作者安排下的巧妙伏笔,试举出一例简析。(【提示】驼背巫“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为下文成名按驼背巫给的画寻觅到了一只好蟋蟀作伏笔/成名在儿子昏迷后发现了一头小蟋蟀,“意似良,喜而收之”后文印证这小蟋蟀果然神勇无比/文章开头交代成名“为人迂讷”作为下文被证蟋蟀一事弄得走投无路作伏笔。这些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达到结构严谨的效果)

5、像《窦娥冤》一样,《促织》是对当时社会丑恶面的写实与批判,小说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却在结尾加了个浪漫主义的故事结局,是否会削弱小说的批判性,作者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提示】寄托作者美好的愿望,也并没有减弱作品的思想意义而是更凸现现实的悲剧意味,因为这个喜剧性的结局丝毫不能掩盖故事深刻的悲剧性,如果以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角度来审视这个结局,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结局,其实是作者“赏赐”给善良的读者的一个“谎言”,是借喜剧衬托悲剧。以喜写悲,这样的喜剧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陷入更加深沉的悲哀与思考。)

6、《促织》结尾处有一段“异史氏曰”,这段有何作用?你还能举出类似的结尾的著作吗?(【提示】这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结尾形式,通过评语作者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突出写作意图。这里既对统治者寄以讽谏,又表达了对官僚升迁建立在百姓痛苦上的愤懑不平。司马迁在史记中就用“太史公曰”发表自己的看法。)

香菱学诗

一、选自《红楼梦》的课文是《 香菱学诗 》。作者曹雪芹,清 代小说家。此书与《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和《 水浒传 》并

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

二、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结合节选情节中的香菱形象对此作分析。

要点:节选部分通过叙述香菱苦心学诗终有所成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天真、执着、聪敏、勤奋好学的香菱形象,人物身上有女性的很多优点,寄予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因此可以说是“女性的赞歌”。另一方面,从人物的命运上来说,灵心慧性的香菱却命运多舛,最终被虐待致死,这样美好的人物最终毁灭了,因此也是一曲女性的悲歌。

三、《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高妙,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香菱学诗》中的人物描写。

要点:采用正面描写如: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细节等体现了香菱学诗过程中的执着和苦心。

侧面烘托如:宝钗、宝玉等对她的评价。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罗贯中,从体裁上说属于 长篇章回体 小说,从题材上说属于 历史 小说。教材节选的篇目为《 群英会将干中计 》

二、本文通过对 周瑜、蒋干、曹操 三个主要人物的分析,明确: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东吴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了周瑜的卓越的军事才干。

三、《群英会蒋干中计》善用对比手法刻划人物。请结合小说刻划人物的具体内容,说说这种手法的好处。

要点:对比手法运用的实例;具体分析何处对比;各突出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水浒传》的体裁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 元末明初 朝代的 施耐庵,节选的课文题目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二、有人认为《水浒传》的笔法好,首先表现在它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美丽和丑陋全部清晰地显示出来)的高明的写人艺术上,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林冲形象的多面性。要点:(1)本文通过语言、行动、细节、心理描写表现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林冲既有扶危济困、正义凛然的一面,也有忠于职守、精细谨慎的一面,还有犹豫不决、听天由命软弱的一面。(2)举例,结合具体描写内容分析上述内容。

三、本文“风雪”描写贯穿始终,成为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请分别说说文中几处“雪境”描写的作用。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此处雪景的直接描写,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既衬托了草料场的破败,古庙的孤寂,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冷落,同时将人物处于风雪交加的自然环境中,为情节的发展渲染了气氛。(2)那雪下得正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属于对雪景的直接描写,用“紧”传神地写出了雪花之大、雪片落得急,风雪弥漫的典型环境。为人物的活动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雪紧,林冲才会想喝酒驱寒,在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雪紧,草屋被雪压塌,才到山神庙安身。为了避风雪,陆虞侯等人才直奔庙里而来,等等,风雪不仅是环境,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必然因素。

三、依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试推断《水浒传》在明代遭禁的原因。答案:(4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生动反映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忍辱妥协”到奋起反抗的的转变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2分)这也是《水浒传》所表现的主题,林冲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1分)这在封建统治者看来自然会有鼓动造反、教唆反抗的嫌疑,(1分)自然逃脱不了被禁乃至被毁的命运。

第四篇:高中历史第一册_知识梳理_全

高一历史

每周半小时,包你拿满分!高一历史

每周半小时,包你拿满分!高一历史

每周半小时,包你拿满分!高一历史

每周半小时,包你拿满分!高一历史

每周半小时,包你拿满分!高一历史

每周半小时,包你拿满分!高一历史

每周半小时,包你拿满分!高一历史

每周半小时,包你拿满分!高一历史

每周半小时,包你拿满分!

第五篇: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四册课内文学常识梳理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课内文学常识梳理(高一上)

1.《沁园春-长沙》

词 兴于隋唐 盛于宋 抒情诗体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因为配合歌唱,所以最初称 曲 曲子词

又因长短不一,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又因为曲音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称“诗余”

按照字数分类: 小令 字数<59

中调 [ 59,90]

长调 >90(不等于慢调)按照艺术风格分类:婉约 豪放

2.《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当代作家 哲学家

主要散文集 《守望的距离》、《安静》

3.《边城》

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

特点: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代表作:《边城》(中篇)《长河(长篇)》《湘行散记》《湘西》

4.《合欢树》

史铁生 当代作家

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7.《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

莫泊桑(法)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代表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羊脂球》 《项链》(原名《首饰》)、《我的叔叔于勒》

契柯夫(俄)代表作:《变色龙》 《套中人》

8.《邂逅霍金》 霍金《时间简史》

10.《再别康桥》

徐志摩 现代诗人 新月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 《翡冷翠的一夜》 《志摩的诗》 《猛虎集》

1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 原名蒋海澄 现代诗人

代表作:《大堰河》 《向太阳》 《旷野》 《归来的歌》

12.《双桅船》

舒婷 原名龚佩瑜 朦胧派代表人物 还有北岛、顾城

代表作:《会唱歌的鸢尾花》 《始祖鸟》

13.《地球,我的母亲》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 现代作家 历史学家

代表作:《女神》 《屈原》

14.《诗经-蒹葭》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其305篇,别名《诗三百》

第一部诗歌总集 现实主义文学源头 《楚辞》是浪漫主义文学源头《诗经》

诗经六义 按内容:风、雅、颂 按表现手法:赋、比、兴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16.《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与韩愈)

代表作:《永州八记》 《捕蛇者说》 《黔之驴》

17.《病梅馆记》

龚自珍 字璱人 号定庵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主张:人才解放 代表作《己亥杂诗》

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8.诗三首

《咏史》左诗,字太冲 西晋诗人

《吟酒》陶渊明,字元亮 一名潜 字渊明,东晋诗人 后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代表作:《桃花源记》 《读<三海经>》 《归园田居》 《咏荆轲》

19.《促织》

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 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

号称聊斋先生 清代文学家 《聊斋志异》为志异小说

20.《香菱学诗》

选自《红楼梦》 曹雪芹 名霑 字梦阮 号雪芹 清代小说家

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王维 字摩诘 又称王右丞(王右军 王羲之)

杜甫 字子美 号少陵野老 又称杜少陵 杜工部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21.《群英会蒋干中计》

选自《三国演义》 罗贯中 名本 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

2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选自《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小说家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内文学常识梳理(高一下)

高一下 1《老王》 作者:杨绛 剧作家、翻译家、散文家

钱钟书代表作《围城》

《项链》 作者:莫泊桑(法国)主要作品:《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 莫泊桑,俄 契诃夫,美 欧亨利 《回忆鲁迅先生》 作者:萧红 现代小说家 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

《小溪巴赫》 作者:肖复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作者:恩格斯 《为了忘却的记念》 作者:鲁迅 选自《南腔北调集》

《哦,香雪》 作者:铁凝 当代小说家 《变形记》 作者:卡夫卡(奥地利)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变形记》、《城堡》、《审判》

《阿房宫赋》 作者:杜牧 选自《樊川文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小李杜” 诗歌代表作:《过华清宫》《赤壁》

《黄州快哉亭记》 作者:苏辙 选自《栾城集》

苏辙字子由,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 《项脊轩志》 作者:归有光 选自《震川先生集》

归有光 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唐宋派”作家,明文第一 《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八声甘州》作者:柳永 字耆卿 北宋词人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辛弃疾 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稼轩长短句》

《登快阁》作者:黄庭坚宋代文学家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李白 《终南山》作者:王维 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派,字摩诘,世称王右丞

《登楼》作者:杜甫 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诗圣”

《书愤》作者: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塞下曲》 作者:卢纶 唐代诗人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唐代诗人,“七绝圣手”

《过华清宫》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内文学常识梳理(高二上)

高二上 1.《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贾平凹 代表作《秦腔》、《高兴》

2.《获得教养的途径》

赫尔曼•黑塞 德国文学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住

4.《白莽作<孩儿塔>序》

鲁迅 原名周树人 高中课本中的另外课文《为了忘却的记念》、《未有天才之前》

书序 赠序

7.《爱因斯坦与艺术》

康德 德国哲学家

歌德 德国诗人剧作家 德国“狂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叙事诗《浮士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海涅 德国诗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罪与罚》

萧伯纳 爱尔兰作家,代表作《圣女贞德》

梵高 荷兰画家 代表作《向日葵》、《星夜》

肖邦 波兰音乐家

陈子昂 唐代文学家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10.《想北平》

老舍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11.《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 哲学家

蔡孑民 思想主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15.《秋水》

庄子 战国时期 道家代表人 代表作《庄子》 与老子并称“老庄”

老子 字聃,名李耳 代表作《老子》

16.《前赤壁赋》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豪放派代表人

苏洵 字明允 号老泉

苏辙 字子由 号颍滨遗老

赋 一种讲究词采,体物铺陈的文章

17.《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世称王荆公 谥号“文”

记 一种以记叙为主辅以议论的文体

18.宋词四首

《雨霖铃》

柳永 原名三变 字耆卿 人称柳七 柳屯田 北宋词人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字太虚 一字少游 号淮海居士 北宋词人

《苏幕遮》

周邦彦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婉约派 北宋词人

《声声慢》

选自《漱玉词》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北宋婉约派词人 与辛弃疾(字幼安)合称“二安”

19.《窦娥冤》

关汉卿 号已斋叟 元代戏曲家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20.元曲二首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马致远 号东篱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白朴 郑光祖 马致远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字希孟 号云庄

21.《长亭送别》

王实甫 选自《西厢记》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课内文学常识梳理(高二下)

高二下 1 《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沉沦》

课下注释:秋士

2《晨昏诺日朗》 作者:赵丽宏 当代作家

3《守财奴》(选自《欧也妮 葛朗台》)作者:巴尔扎克(法国)

代表作:《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

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

4《关汉卿》 作者:田汉 现代戏剧家

元曲四大家之一

5《拿来主义》 作者:鲁迅 选自《且介亭杂文》

6《胡同文化》 作者:汪曾祺 现当代作家 代表作:《受戒》

7《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者: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四史”之一,“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种体例,用

以记叙天子、诸侯以外的人的事迹,其他还有本纪、世家、书、表。

8《谏太宗十思疏》 作者:魏征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疏”是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9《新序》作者:刘向 西汉

10《训俭示康》 作者:司马光 字君实,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

11《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 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人称贾长沙,代表

作《吊屈原赋》

12《师说》 作者:韩愈 字退之,谥文,世称韩文公,又称韩昌黎、韩吏部,“唐

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动领袖。

13《石钟山记》 作者:苏轼自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4《劝学》 选自《荀子》荀子名况,战果末期思想家,儒家学派

下载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沪教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沪教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一词多义 1将 异日图将好景(jiāng,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动词,扶助,扶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jiàng,名词,将领) 吾将上下而求索(ji......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5 沪教版第一册

    种树郭橐驼传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掌握“类、固、致、易”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二)能力训练点 1、......

    最新2018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教学目标: 1.回顾熟悉课文内容 2.梳理文言知识点并积累记忆 教学内容: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优秀范文五篇]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教学目标: 1.回顾熟悉课文内容 2.梳理文言知识点并积累记忆教学内容: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

    《蜀道难》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所守或匪亲。“匪”,同“非”,不是。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地崩山摧壮士......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合集)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一:注音 赝品脚踝撇下呆滞箭镞鸟窠梗条芜菁鬈发撞城槌挣断痉挛颠踬飓风歼灭麦秸倾圮膻味发绺伛偻娇妍骟马阒无一人 狗吠狺狺宅邸浑身解数疵点......

    沪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总目录

    沪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目录 1我是小学生21四季歌2我高高兴兴上学校22我的鞋3学校里同学多23小溪 4王老师教我们语文24天上一群小白羊5我们在操场上玩25吹泡泡 6我们读书,我......

    沪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目录

    沪教版---小学语文1-10册总目录 第一册 1我是小学生 21四季歌 2我高高兴兴上学校 22我的鞋 3学校里同学多 23小溪 4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24天上一群小白羊 5我们在操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