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学教育中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高校的第二课堂所具有的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第一课堂是主阵地, 但第二课堂也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 是和第一课堂相互补充的育人平台, 它所包含的学术文化活动、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内容, 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所在。第二课堂具有开放、灵活和广泛的特点, 它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在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宽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个性等方面有优势。因此, 在第二课堂中要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学生为本,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着眼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生学会做事和做人, 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及时关注社会的变化发展与需求, 通过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来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渴望与动力。
一、针对我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素质教育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拓宽业务素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锻炼
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是学生认知社会的桥梁,融入社会的纽带,奉献社会的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知与认同。
2.学术文化活动。学术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这类活动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学术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以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使学生从中领略到最前沿的科学、人文发展成果,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和检验自我的大舞台,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活跃了学术气氛。3.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是学生用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载体,是检验、锻炼、提高和展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很好平台。以各类科技竞赛为动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4.科研训练。科研训练和科研训练机会是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训练活动,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学生自己的科研小课题,把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个性发展”的管理模式;使学生深入科研与创新的过程,去了解科研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与方法,大大激发了年轻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5.社会工作。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兴趣和爱好为纽带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组织,已成为贯彻学校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基地;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大熔炉;它成为大学生开发潜能、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成为繁荣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的有效载体。
二、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大一学生——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1、通过新生教育大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学院以及本系的学生管理制度和大学生行为规范,使学生能够形成规范意识,尽早适应大学生活。
2、通过军训和素质拓展训练,训练学生的纪律意识,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团结合作的精神,为大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一课。
3、通过合唱比赛、话剧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歌手大赛,等文体活动,使学生能够加深了解,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组织“新年畅想”、“永远跟党走”、“诚信”等主题团课。以及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建国、建党等纪念活动,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观念。
(二)大二学生——注重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
以物流实训中心为实训场所,综合运用仓储、配送、社会调研、运输组织管理等专业知识,进行仓储、配送岗位职业能力实训。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作业的融合,锻炼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耐性,坚强的毅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我院的示范专业将举办全市、全省的乃至全国的物流专业技能大赛,让学生广泛参与,让大学生充分的“走出去、请进来”不但对学院的文化学术氛围有很大提高,对于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有待提高。开展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的硬环境还有待提高,例如活动经费,教师的参研奖励,活动场地,软环境,整个校园的文化学术氛围不够,对第二课堂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足。
1、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导大学生如何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基本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促进学风建设。
2、以专业为基础,依托专业老师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物流技能大赛”“海关报关单证员技能比赛”等专业技能大赛,并推荐学生参加全国,全省的比赛。在与企业的零接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3、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企业做社会调查,到农村去扶贫献爱心,到基层去义务工作,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参加“奥运会志愿者”“秦皇岛暑期社会志愿服务小分队”“上海世博宣讲团”“科学发展观”宣讲团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正确定位,重塑自我;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大三学生——注重就业能力,职业指导和感恩教育
1、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和模拟招聘、岗位模拟小品大赛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求职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调整就业难的心理压力,为学生成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2、通过毕业生师生互动晚会和毕业生爱心捐助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母校的感恩之情,离开母校,走向社会,也不忘为母校填光增彩。
第二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方案
管院心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当代大学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为了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交流,从而适应社会各方面发展需要,管院心协在校心协的带领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的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方案。
二、方案内容
该方案分为两个模块:
1.理论活动:心理知识讲座 2.实践活动:
1)心理沙龙 活动原理:
叙事疗法是由麦克—怀特与大卫—埃普斯顿于19世纪的80年代总结发展出来的,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开始为心理咨询工作者了解和接受,很快成为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之一。如今已成为了当今国际心理咨询领域中的关键词。
沙盘游戏疗法,其过程是在咨询者的陪伴下,通过非言语的手段,让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再现其多维的现实生活,使来访者的无意识整合到意识中,即“无意识意识化”,是一种从人的心理深层面来促进人格变容的心理治疗方法。活动开展:
通过给参与者提高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叙事冥想教学以及沙盘游戏等方式,创造一个相对放松自由的环境,让参与者体验叙事疗法的八大假设理论,五大基本功(贴近,温暖,感动,放空,好奇)和外化技术,在与自我,与陌生人的互动中,更好地感知内外部世界,放开自我,同时更了解自我。2)情绪墙 活动原理:
人本主义治疗者相信个体有“自愈”的能力,通过激发和引导求助者发挥自助的自我调节潜能,结合教育与理性的引导,强化求助者心理状况的自我认知。
活动开展:
通过引导参与者对自我情绪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引导其发掘产生消极情绪的深层原因,从而达到自我调节和自我救助的目的。3)心理电影展播 活动原理:
电影疗法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心理咨询模式,它是一个系统的干预或援助过程,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之上以影视或影视片段作为治疗媒介,结合其他有效的治疗技术,对观影者在观看影片过程中或之后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以及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动力关系进行分析、解读,促进观影者自我领悟或习得问题处理技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召唤其痛苦回忆,抚慰心灵伤楚,进而促其身心稳定,甚至治愈病情。电影治疗是医学与电影学的交叉与融合,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前沿,前景无限。活动开展:
通过特选电影展播,让观影者在电影情境中受到强烈的满灌,召唤出其心理烦恼和障碍的本源,达到抚慰与激励的目的。4)户外素质拓展 活动原理:
心理素质活动不是训练某种技巧或某种知识,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让受训者直接参与整个过程,在参与的同时,去完成一种体验,进行反思,获得感悟。通过本次训练活动,使其充分认识到团结、协作、默契在现实生活和工作当中的重要性。活动开展:
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包括定向越野、信任背摔、穿越生死电网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团体项目,使参与者对团队精神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增进其内部团结;激发参与者的自身潜能、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正面的冲击和影响,达到完善和提高自己。5)心理情景剧 活动原理:
心理剧是由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首创,它是一种集体心理疗法,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戏剧、小品等形式展示出来,在心理治疗者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帮助下,使心理问题明显化,在表演中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大学生心理情景剧是在心理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它是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戏剧创作和艺术表演的形式,对预设的心理问题进行直观化的描述、解释和引导,能让观众和参与者在自发的、和谐的、轻松的状态下受到启迪,对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或在今后的行为中有所改变。活动开展:
我们遵循集体心理疗法中心理剧理论的指导,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情景剧比赛——“剧说心语”,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通过表演解读自己、解读生活、促进心理健康的平台。
管院心协策划部
2015/12/24
第三篇:引进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引进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毕秀娟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07期
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与十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订单人才培养。笔者在此就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行分析。
一、SMC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表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对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SMC中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力图为员工营造积极向上、活泼和谐的企业氛围。具体表现为:工作严谨、强调团队协作,诚实、正直、勤奋、向上是企业的一贯作风;一直倡导礼貌运动、5S管理、联络、报告等精神;人性化的用人机制,为每个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明确的考核体系,从工作业绩、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协调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核员工。
SMC公司的企业文化已渗透到员工的血液里,每个员工都为自己是SMC公司的一员而深感自豪。公司拥有如此凝聚力的员工队伍,无疑能形成一股巨大的竞争力量,加速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学校教育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企业人才
1.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激发其学习动机
让学生了解SMC公司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产品畅销世界各国,很有市场竞争力,以此激起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向往。这样,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教学融入企业文化,明确岗位要求,培养职业习惯
公司对新员工都要进行1~2周的入职教育,对他们进行企业文化、文明礼仪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如果将这一环节提前到学校教育,在实训过程中,能够按企业要求去做,逐渐养成职业行为习惯,就可以尽早适应岗位要求,干好本职工作。
三、实施项目教学,寓企业文化于学校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项目教学是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企业文化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实行项目教学,并通过小组合作来组织教学,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环节。每一项目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教师准备→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学生进行项目计划实施→教师及时反馈,综合评价项目成果。
1.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专职专责,培养学生责任感
分小组时,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进行合理搭配,尽量发挥学生特长。在整个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模仿企业组织管理,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工作完成后要认真检查,包括自检、互检,确认无误后签字。出现问题要找出问题责任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进行改正。
2.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小组成员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使全体成员的努力功亏一篑。这让学生明白,每个人既要将自己负责的任务做好,又要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整个工作任务。
3.注重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个项目从设计、组装到调试完成各环节都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求他们积极动脑,自己分析、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实施改正。一个项目的完成,凝聚着学生们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按“5S”要求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职业习惯
公司倡导“5S”精神:整理、整顿、清理、清洁和教养,使学生理解“5S”的含义和做好“5S”的重要意义,并在学习生活中按“5S”要求学生。离开教室自动将椅子推进书桌下面,自己的学习用品要有序摆放,项目实施中,按操作规范组装、调整回路,工具用后及时放回原位,并有序摆放,教室、宿舍卫生保持整洁,平时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等等……大家共同遵守,并互相督促、互相检查,教师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记录,作为平时考评成绩。
5.借鉴企业考核办法,从多方面综合考核评价学生
对学生评价考核内容包括:项目设计方案、组装调试运行情况、学习态度、个人付出劳动多少、与其他同学协调沟通配合情况、有无创新点等。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评价,课程学期末总评成绩依据平时项目的成绩来评定,对于不断取得进步的小组或同学采用激励机制。公正、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使学生明确完成一项工作,不仅要看工作业绩、态度,工作过程也很重要,促使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任务。
第四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炉桥一小学生综合素质 评 价 方 案
炉桥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
1、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有: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家乡、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行为习惯。
(2)学习愿望和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交流与合作: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4)个性与情感:能够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积极乐观地对待困难,逐步养成勤奋、自律、宽容、自强的个性品质。
(5)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和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学会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6)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7)审美与表现:拥有健康的审美世界,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能用适当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或有一项艺术特长。
2、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二)评价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指基础性发展评价标准。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方面的评定,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定等级,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
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参加公益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县(区)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2、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级分A、B、C、D四级。
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评定为A;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定为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评定为D。
凡评定为A等级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评定为A: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评定为A:在校内外大型体育、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身体素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秀等级;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相关部门组织被认可的体育比赛的前十名获奖者,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含集体项目);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六名获奖者和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含集体项目)。
四、评价方式与方法
(一)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1、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和单元测试评价
(1)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2)单元测试评价: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采用书面、口试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每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情况。
2、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学科测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三者相加,最后形成终结性评价并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评价方法
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五、评价结果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
评价等级分为A、B、C、D、E五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中等、一般、不合格,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价为“不合格”时,应极其慎重。
(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素质评价一般以上,准予毕业。
小学生升入初中时,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手册应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带到初中。
六、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委员会,负责制定本校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查处违规行为。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一般为7-9人,在本校公示后报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每班都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个小组成员3-5人,由班主任担任组长。
(二)建立公示制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应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
(三)建立申诉和举报制度。对评价的结论,如果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分歧,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经过广泛和深入调查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四)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评价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可向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举报和投诉,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调查和处理。对评价工作委员会答复或处理不满意的,可向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应详细记录各项举报、申诉、查处过程及结果。
(五)建立诚信制度。对参加评价工作的人员建立信用记录,如果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取消其参与评价工作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建立监控制度。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应组织人员对班级评价工作不定期进行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估,全面了解评价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评价工作结束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在各班级按照一定的比例抽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核实,尤其是对获得“优秀”等级学生的状况进行复核。
第五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
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七)语言能力。能讲流利的普通话,有一定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书写规范。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应注意对学生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制度。
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程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总评,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六、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评定。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等级是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综合素质的
六项指标,均采用“优秀”(A)、“良好”(B)、“及格”(C)、“待及格”(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6项评价考核指标中,凡达到4项合格(C),即达到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标准。
南麻学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为积极推动我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南麻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具体指标应包含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非统一考试科目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实践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实践能力的评价要与综合实践课内容相结合进行。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三、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管理制度。我校根据区科教局指示精神制定评价方案,组织实施。我校均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工作机构。
我校成立了综合素质评价领导组,其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由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评价领导组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价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六、工作程序。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
2、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
3、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
4、协调社会各界参与考评;校长进行综合评价;
5、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
6、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在操作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探索科学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
七、等级评定。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
综合素质的六项指标,均采用“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中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6项评价考核指标中,凡达到4项合格(C),即达到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标准。
八、成绩公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应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解释并公示。
评价结果应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领导组进行调研与处理,并组织复评。
九、保障机制。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大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纪检监察,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规范,坚决反对和抵制不正之风,构建诚信的运作机制,严防发生舞弊事件,严肃处理各类违纪违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