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沙市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长沙市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李丽纯 李松龄
本研究报告拟依据生态农业建设的一般原理与方法,通过对长沙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进一步推动长沙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关概念与模式 1.生态农业的概念
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版了题为《寂静的春天》的专著,对当时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所带来的生态灾难进行了描述,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反思。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波维奇(W•Albreche)率先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即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
(1)国外的生态农业建设。国外的生态农业建设是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基本内涵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
(2)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3.生态农业的特点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可针对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4.国内外生态农业建设的典型模式
(1)国外生态农业建设的典型模式。据统计,目前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实行生态农业建设的农业用地约为1055万公顷,其中比较典型的建设模式包括:①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完整循环的菲律宾生态农业;②组织机构健全的美国生态农业;③以有机园艺为主的匈牙利生态农业;④执行标准严格的德国生态农业;⑤以有机产品生产为主的阿根廷生态农业;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水资源的以色列生态农业;⑦以生态农场和生态牧场为主要载体的泰国生态农业。
(2)国内生态农业建设的典型模式。目前,我国有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分布在全国的30个省(市、区)及4个单列市,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2个,省级300多个,地市级10多个,还有几个省正逐步发展成为生态农业省。生态农业试点推广面积超过666.67万公顷,引导20多万农户走上生态致富的道路,而且正以更快的速度在全国发展和推广。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包括:①“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②胶-茶-鸡生态农业模式;③基塘类型生态农业模式;④种养加产业化生态农业模式;⑤山水田园路综合治理生态农业模式;⑥林地立体复合生态农业模式;⑦小流域治理生态农业模式。
二、长沙市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长沙市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
长沙市的生态农业建设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萌芽,但在总体上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全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以及长沙主城区周边的一些郊区农村。目前全市生态农业建设的载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家庭沼气系统。薪材、秸秆和煤炭是过去长沙农村的主要生活用能,不仅能效低,而且使用过程中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从2001年起,全市主要通过“猪-沼-菜(果、鱼、稻、烟)”模式建立起新型农村家庭生活用能采集系统,目前已累计建成沼气池超过30万个,沼气池入户率超过30%,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村沼气池将实现年产沼气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75%的宜建池农户能够用上清洁、卫生的沼气能源,实现每年节约4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政府为鼓励更多农户建立家庭沼气系统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如长沙县从2006年开始,县政府每年列入财政预算800万元,以奖代投,对农户的沼气池每个给予补贴800元,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实现农村用能的沼气化。此外,该县还推广省柴节煤炉灶26万台,节约标煤10.6万吨,更新改造节煤灶5万台,拥有液化气户4万户,以薪材为生活能源的农户已经大量减少。
(2)生态农家乐。近年来,以钓鱼休闲、吃农家饭菜、住农家房屋、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为主题的“农家乐”成为了长沙市生态农业建设的新亮点,而由“农家乐”带动的乡村旅游也已经逐步上升到一个产业化阶段。目前,长沙市已经有各类“农家乐”约1415家,按照长沙县旅游局率先在国内同行业中推出的《农家乐星级标准》,长沙目前共有星级农家乐有102家(五星级17家、四星级24家、三星级24家、二星级26家,一星级11家),年接待总人数达835.2万,总收入超过10.5亿元。长沙县、开福区、望城县、浏阳市等已经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乡村旅游产业群。
(3)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目前,长沙市已分别在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和宁乡县建成了四个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一是长沙县的茶叶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长沙县属的金井、双江等的九个乡镇,目前已经建成17万亩高产优质茶园,其中有机茶园1万亩,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自成一体,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二是望城县的水产基地,目前总养殖面积达12万亩,总产值超过2亿元。这里不仅常年可见虾跳鱼欢珍珠亮,而且成为了很多长沙市民非常愿意前往的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三是浏阳市的花卉苗木基地,目前总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苗木和精致盆景畅销省内外,年总产值达12亿元,预计到2010年可达到50亿元。四是宁乡县的水稻基地,范围包括黄材水库灌区、沩水河两侧的宁乡县、望城县境内36个乡镇、933个村,目前该产业带种植高中档优质稻面积达200万亩,年总产量达58万多吨。目前,四大生产基地的总建成面积达250万亩,年产值达63.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4)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是以一类或几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相关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为支撑,集生态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一种涵盖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种产业类型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长沙市范围内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有:一是生态种植类园区。如望城县百果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1100亩,每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以上,是长沙第一座以赏花、尝果、品茶、垂钓为主题的农业观光休闲园区。二是生态养殖类园区。如长沙天歌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生态种养示范园区成立于2004年 8月,总面积1320亩,经营农作物种植、牲畜养殖、销售、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研制开发、农副产品的销售、农业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及投资咨询。公司现有员工22人,在园区内种植优质菜藕180亩,优质广糯1号白玉米40亩、东北大颗粒黄豆10亩,商品鱼养殖1000亩,孵化各类鱼苗170万尾,总投资达100万元。同时进行洞庭草鹅绿色食品产业化开发,生产鹅肥肝,以“发展公司、带动周边村民致富”为原则,采取“公司+园区+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三是生态加工类园区。如长沙沃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依托浙江大学、湖南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而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经营纯生态绿色农产品:沃园精品香薯系列、沃园香薯粉丝系列、沃园水果香薯汁饮料系列和香薯粳米粥速食系列等,其精品香薯种植基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种植面积近千亩,是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种植基地全部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采用gap(农业良好操作规范)作为生态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有机农产品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从而保证了沃园精品香薯从农田到餐桌的天然、安全、营养、健康。
2.长沙市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一是工业“三废”污染时有超标。当前,全市工业发展总体上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三高一低”状况,工业经济粗放式发展在全市仍占主导地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低,城市生活垃圾绝大部分采取简单填埋。“三废”污染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引起耕地质量退化。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难以控制。虽然近几年全市大量增加了对农田有机物质、复合肥的投入,但化学肥料、农药总量仍然居高不下。另外,仍有部分农民还习惯于传统的经验和方式,比如焚烧麦秆、粪肥露天堆放过度用水等,这些状况加剧了土壤的面源污染。
(2)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目前,全市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为45%,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关键技术尚需解决,主要包括土壤生态培肥与地力维持技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环境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科研与技术服务等产业支撑体系不完善,加上一部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3)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撑。目前,全市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发达的省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资金缺口较大。资金的短缺导致生态农业的财力投入不足。首先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其次是企业和农户尚未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主体,第三是缺乏信贷等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贷款支持,尤其是农户投入普遍偏低。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市农业投入的水平仍然偏低,大多数农户投入生产性资金低于3000元;从投入的生产领域来看仍侧重于农田投资和粮食生产,从事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第三产业的投入不足,农业再生产类型简单化,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支撑力有限。
(4)生态农业建设的配套机制不完善。全市生态农业建设的配套机制还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缺乏认识基础和主观能动性,往往被忽视,或是被动应付。过于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观意识和行为时有发生,土地乱占滥用、“三废”乱排滥放的违法违规现象还相当严重。二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完善,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生态农业建设难以摆脱过分依赖财政投入的被动局面。三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生态农业建设配套政策不全,保障措施还未到位,政策法规均不够完善,宣传教育不够广泛,部门、地区之间有待进一步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还不够健全。
(5)生态农业建设体系不健全。生态农业建设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不健全,生态农产品的商品集散仍然以小商小贩的小范围集镇自然交换为主,缺乏有组织的专业市场和远距离的商品集散渠道。二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体系不够健全,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尚不完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滞后。
三、推进长沙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1.全面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
(1)全面加强农业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围绕建立市场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目标,积极引进、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低耗新技术,继续实施品种、技术和知识更新。到2012年,力争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良种畜禽普及率达90%以上。大力实施品种更新工程,引进、培育和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优质高产、经济效益好的优良品种。突出抓好沼气及其发酵残余物的综合利用技术、食用菌生产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培肥与作物平衡施肥技术、蔬菜保护地生产与育种技术、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生产综合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六项技术。长沙要在生态农业发展中抢得先机,占据主动,就必须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通过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工程是展示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窗口和基地,是推进农业生态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因此,应积极推动建设一批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生产大户、科技能人为主体的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工程。努力发挥现代生态农业开发示范园区的示范作用,加强生态农业的示范和推广,从而真正带动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的双高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和模式。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广泛合作,多渠道吸引人才和技术,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技术合作模式与生产经营模式,搞好典型示范。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由基层政府相关部门或农技人员牵头,在长沙市选择生态本底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各异的几种典型类型区进行生态农业发展试验示范,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易操作、辐射效应强的示范样板工程。强调示范的可模仿移植,可操作,适度规模和新颖高效,通过示范将科研成果、生物技术带向农村,得到转化与应用,造富于民。示范样板工程包括退耕地的林牧高效复合经营示范、立体农业示范、生态渔业示范等。通过示范,树立典型,加强宣传报道,并免费向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相关知识咨询,不仅要将其“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2.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要创造条件,开拓多种融资方式,广辟资金渠道,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扶持为导向、国内外资金为补充的生态农业建设多元化投入体系。除加大政府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外,还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和环保项目的社会化运作。
3.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对长沙市具有资源优势与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并采用和吸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逐步做到与国际接轨。加强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标准化体系,在主要农产品产区建立农产品质检中心,不断完善检验制度和技术手段,逐步缩小高毒、高残留农药、有害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销售与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生物农药、生物化肥使用面积,达到初步控制农产品生产环境污染,实现对蔬菜、瓜果、粮食、肉、蛋、奶、鱼等主要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4.重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1)严格确定控制目标。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严格控制农、牧、渔业生产活动,控制使用农用化学品,禁止排放养殖污水和生活污水,防止渔业养殖因密度过大造成水质恶化。在一般控制区优化农业生产和投入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降低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量,力争到2012年,化肥使用总量减少20-25%,农药使用量减少25-30%,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35%,规模养殖场畜禽粪尿处理利用率逐步达到90%以上。
(2)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把沼气建设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相结合,由单一的建设以粪便为发酵原料的沼气池发展到在没有养殖习惯的乡村,建设以农作物秸、茎为发酵原料的沼气池;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改院相结合,由单一的建设沼气池发展到“一池五改”(改栏、改厕、改厨、改水、改浴)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并开展对农户环境综合治理,推广建设户用污水处理池,处理农户无机物废水(洗衣水、油水等),建设垃圾收集箱,栽花种树美化环境等,引导农户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推广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推广生态农业模式。(3)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减轻农业自身污染。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力求做到“三个平衡”:即有机肥与无机肥平衡施用,氮、磷、钾素平衡施用,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平衡施用。针对长沙施肥状况,一是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培肥土壤地力;二是要控制和减少氮肥总量,增加施用硅肥、硼肥、锌肥等;三是淘汰易挥发流失的化肥品种,推广高浓度的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BB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开发力度,加大力推广可降解薄膜,加大农用薄膜回收力度,规划建立废弃地膜综合利用基地,对回收的地膜进行加工、再利用。
5.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包括资金、技术、信息、贮藏、保鲜、加工、运销等在内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及时、有效的服务。加强对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扶持,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联结市场与农户的多种中介服务组织,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利益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市场中的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等功能,帮助农户及企业进入市场,保障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正常流通和贸易。
6.全面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根据生态农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广泛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取“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十农户”、“加工企业十基地十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农场十农户”、“能人(企业家)+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农户的生产经营与加工企业、运销企业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在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选择紧密型的加工“公司+农户”、“农工商公司+农户”、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等形式,农户既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的所有者,农民除获得农业生产利益外,还可获得部分农产品加工、销售的利润。在生产力水平一般的地方,可以选择以商品基地启动型(“商品基地十农户”)、主导产业推动型为主,积极发展一般的“中介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农工商公司+农户”、“加工公司十农户”等组织形式。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方,可以选择农民之间自主联合,以互助合作方式进行小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依靠政府出面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解决资金、信息、市场等问题,也可发展松散型的“采购公司+公司”、“中介组织等组织形式。
文章来源:两型农村研讨会论文集
+农户”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
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部署。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职责,是调处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农村平安建设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基层人民法院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现实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分析新农村平安建设中涉农案件的特点、形势以及司法需求,提出基层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议,供大家商榷。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涉农案件的特点和形势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土地补偿纠纷等案件大量增加,纠纷呈现出涉及面广,数量居高不下,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化的特点。在农业税费免征之前,大量农民外出,将承包地弃耕,或由他人代耕,对土地没有什么利益之争。农业税费免征之后,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耕地也有了补贴,农民纷纷争田要地,因此产生多种土地纠纷。加之,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招商引资、征用土地、拆迁房屋时没有及时处理好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使群众不满,使大量矛盾纠纷集中到基层人民法院,产生较多不稳定因素。
(二)农村债务纠纷增加。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许多农民借钱给集体使用,村集体长年无钱还债,使农民不得不走到法院,寻求公平和正义,然而基层法院判决后,因村集体无收入,造成无法执行,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三)婚姻家庭、相邻关系、损害赔偿等民事纠纷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农民夫妻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务工,已是常事,夫妻双方逐渐缺少沟通,加之外界富裕生活的诱惑,双方不能同甘共苦,而是追求个人物质享受,导致大量离婚案件涌向法院,而且婚姻家庭案件更多的涉及财产分配。因双方矛盾尖锐,常有损坏财产,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相邻关系纠纷多是积怨较深,双方敌意较大,有些甚至发展成多人乃至家族之间的矛盾和斗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多数农民都购买了农用车、耕田机等,一方面给他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由于缺乏专业培训,交通规则意识淡薄,产生大量交通事故案件。
(四)农村刑事案件增多,农民违法犯罪案件上升。从类型上看,多涉及盗窃、赌博、抢劫、故意伤害、放火、及破坏生产经营等。从行为主体上看,因父母在外务工,青少年缺乏教育,认知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加,另外是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比例居高不下。以致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二、新农村建设司法需求分析
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过去的新农村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其建设目标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把农村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近年司法实践和调研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司法的需求是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特别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密切相关。
需求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和谐的农村。
要求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多做调解工作,化解农村矛盾。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
需求之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社会安定的农村。
人民法院应当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建设平安乡村,为创建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作出积极努力。通过运用审判职能打击农村社会治安犯罪、丑恶现象;通过积极处理好农村的涉诉来信来访有效解决矛盾;通过就地公开开庭、送法进村等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普及农村生产生活常用的法律知识;通过指导乡村民调组织提高其解决民间纠纷的能力水平。
需求之三: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有序发展的农村。
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需要井然有条的经济秩序为基础和保障。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就要高度重视涉农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通过公正审判,并以实际办案效果,为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方面要对破坏农业生产、破坏经济发展犯罪进行重点打击。另一方面还要对迅速增多的与农村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权属、涉农经济往来合同等纠纷案件重点研究与审理、执行。
需求之四: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有力司法保护的农村。
要求人民法院,在坚持公正司法的同时,还应牢固树立便民利民理念,在工作细节上千方百计为当事人着想。切实加强司法救助,尽力简化诉讼程序,做到坐堂立案与电话立案、巡回立案等形式相结合,书面起诉与口头起诉相结合,坐堂问案与巡回办案、办案进病房、办案到田间地头等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方便农民,减少诉累,降低诉讼成本。
需要之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农村。
法院应把审判活动作为倡导优良道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通过正确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积极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农村公序良俗的采纳支持农村良好风尚。通过公正审理各种违约案件,树立诚信意识。通过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提倡农村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通过追究各种犯罪的刑事责任,弘扬正气,营造守法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氛围。在就地开庭、案件调解、做当事人思想工作、解答当事人疑问、送法进村、法制宣传等活动中,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点广泛宣讲,使社会主义道德深入人心。
三、基层人民法院如何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基层人民法院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农村平安建设。除以上分析外,在当前,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意识
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之中,找准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的结合点、着力点,使法院工作始终与大局工作合拍、同步。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民能安居乐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人民法院必须充分认识所肩负的重大职责,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为新农村平安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努力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努力做到不因案件的审判影响、妨碍农业生产,及时发现并平息可能激化的矛盾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积极为新农村平安建设服务。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农村“严打”整治斗争
打击制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人民法院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一是 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农村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多发性犯罪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严惩侵害农民利益、损害农村集体财产的刑事犯罪;坚持打击与预防并重,积极参与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有效预防农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严打”斗争中,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刑罚原则,依法正确地定罪量刑,确保罚当其罪;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又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对具有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积极挽回损失、受害人谅解等情节的犯罪人员,尽可能地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是积极参与“严打”集中整治行动。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根据辖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态势,采取集中打击、专项斗争、专项治理、重点整治等多种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打击突出犯罪活动,增强打击效果。
(三)不断创新司法为民措施,依法审理好各类民事案件,及时调处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平安建设
一是不断创新审判工作方式。积极推行巡回审判制度。在立案、排期开庭、审理和执行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农民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合理安排开庭时间、地点,以保证生产不受影响。与时俱进地发挥和丰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便民精神,对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和当事人因特殊原因不便到庭的案件,承办法官要主动携卷下乡,到当事人所在地开庭审理。
二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为民、利民、便民措施。对各类涉农纠纷案件,要依法及时立案,为相关争议的解决提供司法救济。要认真落实司法救助措施,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农民,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给予减、缓、免交诉讼费,让有理的农民打得赢官司,让无钱的农民打得起官司,彰显人民司法为人民的优良传统,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三是在方便诉讼上下功夫。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量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缩短办案周期,及时化解纠纷,避免讼累。与此同时,还要针对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做好裁判文书的改进和规范工作,力克文书篇幅冗长、表述繁琐、说理深奥的弊病,提倡文书制作简洁,说理明了,让农民当事人一目了然。通过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举措,真正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司法为民的实惠。
(四)强化调解意识,及时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安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调解出和谐,提前一步化解矛盾,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在基层化解矛盾,成为农村平安建设的着力点。
积极探索建立以调解为核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调解集法、理、情于一体,能较好地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有效节省司法资源,是解决民商事矛盾纠纷的最佳方式。基层人民法院要按照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遵循“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不断加大诉讼调解力度,既当定纷止争的裁判员,又当辨法析理的宣传员,引导群众采用正确的态度理解法律、对待纠纷、解决矛盾。及时妥善地处理人民群众申诉信访中反映的问题,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司法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在调解程序上,把调解原则贯穿于庭前、答辩、开庭、宣判前的全过程;在调解时间上,建立双休日、夜间法庭,只要当事人愿意,随时随地进行调解,在调解方式上,不拘形式进行电话调解、面对面调解、背对背调解等。实现调解工作在调解理念、程序、时间和方法上的突破,做到案结诉息。
在调解过程中,一是坚持热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方法,感化当事人。二是充分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邀请当事人所信服的人、说请人参与调解,细心把握稍纵即逝的和解机会,及时促成和解。三是坚持巡回就地办案,引导当事人的邻居去疏通其思想,借助当事人周围邻居的舆论促成和解。
(五)改革执行方法,加大执行力度,维护法律尊严
以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努力破解“执行难”。不断加大对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案件、事关经济发展的案件和金融纠纷案件的执行力度。改进执行方法,穷尽执行措施,探索建立执行威慑机制,积极开展执行和解的协调引导工作,促进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逐步规范执行财产评估、鉴定、拍卖、执行款物管理等执行行为;依法适用执行强制措施,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案件的兑现率,最大限度地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落到实处。
(六)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窗口,它同老百姓距离最近,接触最多,不仅审理着基层法院一半以上的民商事案件,而且还承担着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导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广大农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等繁重任务。因此,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不仅是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法庭建设要抢抓机遇、狠抓落实,“软、硬”件建设一起上,基础建设和审判管理一齐抓。重点是按照方便当事人诉讼、方便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体现人民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人民法庭的设置,努力实现布局规范化的要求。要加强法庭规范化管理,针对人民法庭工作的特点和人民群众诉讼的实际需要,完善人民法庭的立案和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巡回审判制度等,确保实现公正和效率。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司法调解,完善解决农村争端的机制。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拖欠农民工工资、邻里纠纷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理顺农民群众情绪,努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越级上访事件、群体性事件和 “民转刑”案件。
(七)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工作
开展“服务新农村、送法进万家”活动,既向人民群众宣传了诉讼法律知识,又锻炼了队伍,增强了人民法院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充分利用法院熟悉法律和政策的优势,积极开展公开审理、公开宣判、以案讲法等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让农民了解怎样打官司,增强其依法办事能力。同时,与各行政村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指导帮助他们开展调解工作,将大量民事案件和矛盾解决在村内。结合司法实践,认真研究农村平安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及农村基层组织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的司法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八)加强和改进信仿工作
一是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各种治安隐患。为来访者排忧解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处理来访中,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注重对信访人做疏导、说服工作,采取以案释法、循循善诱的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二是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依法纠错的原则,努力解决涉诉信访案件。建立健全“三化”管理:信访网络化,以信访接待室为主体,案件承办庭为依托,纪检组监察室为协助,院长预约接访为保证的信访网络;运作机制化,实行接访流程管理,信访接待室负责来访登记,初访处理,分流督办,案件承办庭限期处理,对涉及工作人员违纪的案件,由监察室调查处理,对上访老户和易引起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由信访接待室办理院长预约接访;责任明确化,从案件承办人、庭室负责人、信访接待室到院长,所承担的责任都进行了明确划分,形成了信访工作人人有责,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对可能发生上访的重大案件,严格实行定案件、定人员、定措施,院领导包案的“三定一包”责任制,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三是依法处理好上访问题。把信访工作当成体现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认真对待群众上访,对信访中发现的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决纠正。改变信访方式,将信访窗口前移,变上访为下访,结合巡回办案、法制宣传等进社区入农户,开展信访工作,及时了解情况,化解矛盾。
(九)强化支持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力度,深入开展“和谐农村”、“平安农村”建设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机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符合当前多元化、多途径解决民事纠纷的世界潮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类民事案件的不断上升,人民调解不但不应弱化,反而应该加强,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完善程序。针对全院调解工作状况,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实施,组成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组,指导全县各级调解组织逐步规范调解程序,确保调解协议受到法律保护。
二是建章立制。指导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相继建立五项制度:一是纠纷管辖责任制度。基层发生纠纷,村调委会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主动工作,争取纠纷不出村、不上移。二是疑难纠纷转办报告制度。调解未果的案件,及时移交乡(镇)调委会做好调解工作。三是定期排查报告制度。村调委会建立健全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及时向上级上报各类报表及信息。四是集中排查调处制度。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定期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五是回访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对已调处完毕的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疑难纠纷进行回访。
三是加强培训。充分利用乡(镇)召开的各种会议,见缝插针,向人民调解员讲授民法通则、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常用的法律知识,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水平和调解纠纷的能力。聘请部分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轮流组织参加旁听庭审,使每一个调解员都有机会亲临法庭,潜移默化地传授调解经验。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和广大农民的社会和谐。基层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体现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不断开拓法院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生态农业调查问卷
关于甘露镇生态农业调研问卷
亲爱的甘露镇居民们:
你们好!我们是华东交大的在校生,我们现在在做的是一份关于甘露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报告,需要了解一下大家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些看法,此次调查问卷采取匿名填写方式,希望大家如实回答以下问题,如果给您带来任何不便,我们在此表示真诚的歉意。在此,我真诚的感谢大家对于本次调研的支持,谢谢!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的年龄段:
A 18岁以下B 18–30 C 31–45D 46–60E 6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A 小学及以下 B 初中C高中D大专E大学及以上
4、您所从事的农业活动:
A 果业B 苗木生产C 养殖业D其它
5、您对生态农业了解吗
A 了解B不是很了解 C 没听说过
6、您觉得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宣传力度
A 很到位B有宣传,但还不够C基本没有
7、当地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措施
A 有很多激励措施 B有,但还不够C 基本没有
8、您所从事的农业活动在本地有没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A 有,很完善 B有,但不是很完备 C 基本没有
9、您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本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A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B 农民理解、配合不够C 村干能力不足
D 资金技术等资源不足 E 缺少带头能人F其它
10、您认为本地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A 农业发展为主,加大工业发展力度
B 工业发展取代农业主导地位
C 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更加生态化,技术化
D 其它
11、您认为当地的工业发展对发展生态农业有何影响
A 有积极作用,更好的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B 有消极影响,工业上产生的垃圾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C 两者都有,但积极作用多
D 两者都有,但消极影响多
E 两者之间没什么联系
12、本地工业垃圾如何处理
A 随意排放
13、生活污水如何排放
14、生活垃圾去向如何
A 随意堆放
15、农户的人畜粪便及污水如何处理
A 随意堆排放
16、您采取农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A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B 使用生物农药C 使用高效低毒新农药D利用耕作、栽培、育种等
17、您如何施农肥
A大量施撒化肥
D施有机肥
18、养殖场禽畜粪便及污水如何处理
A随意堆排放B 入沼气池资源化C制作有机肥D其它无害化处理
19、本地的企业大多数集中于哪些行业
A 果业、林业、养殖业B 纺织服装产业C电子电器D新能源E物流服务F其它补充()
此次调查问卷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您的参与,谢谢!!B农家肥和化肥混合使用 C施微生物肥料F施长效缓释肥 E测土配方施肥E 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 B入沼气池资源化C 制作有机肥D 其它C有机垃圾入沼气池 B 集中无害化处理 A随意排放B排放到附近的水沟或河里C通过管道集中净化处理 粪尿污水处理后用于农肥 D排放到沼气池E有何建议()B 集中无害化处理 F应用光、电、微波、超声波、辐射等物理措施
第四篇:建设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已经有6~7年时间,但与此有关的理论问题,诸如,人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农业建设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的关系等问题,还时常困扰着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弄清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人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环境和生物是密不可分的,通常讲的人类环境是与人有关的外界条件的总和,生物环境是与生物有关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农业环境是指与农业生物有关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农业生物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统称,既包括陆生生物,也包括水生生物。农业生物的外界条件既包括自然生活条件,水、土、气,又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比如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农用化学品的数量和质量及机械化程度、人均收入等,还包括最重要的条件人。人们概念中的农业环境就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水、土、气,这应该称之为狭义的农业环境,广义的农业环境不仅包括水、土、气,还包括农业投入品、社会经济状况、人的素质等多种因素。
生态是指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农业生态学研究农业生物和农业环境之间关系。人作为农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狭义的农业环境起到建设和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建设作用表现在人类的各种行为促进农业生物和农业环境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其破坏作用表现在通过过量农用投入品的使用污染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水、土、气环境,受污染的农业环境通过生物的吸收与富集进一步污染农业生物,污染农副产品。人食用被污染了的农副产品、呼吸被污染了大气、饮用被污染了的水,影响身心健康,最终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人对农业环境的破坏作用还表现在对森林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的加剧,对草原植被的破坏造成的土地沙化等等。
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作用
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理,其考虑问题的立足点是整体,不是局部,这个整体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一个乡村。这个整体的经济结构是有机协调的统一体,不是无秩序的堆砌。比如一个部门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这个单位的三产之间,每个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只有合理的经济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理想化的情况是,第一产业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恰好满足社会需求,第二、三产业能够为第一产业提供恰当的支撑和服务。由于资源有限,这个整体内的资源还要被循环利用,比如水资源短缺困扰全世界,如果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就可以大大缓解水资源的不足。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惟有如此,才能避免化石能耗尽所带来的危机。
人类社会出现的生态灾害与环境公害是人们缺乏“整体、循环、协调、再生”观造成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毁灭于森林的滥砍滥伐。上文提到日本出现的“骨痛病”、美国的黑色风暴、中国的沙尘暴等等。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灾难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缺乏认识的结果,尽管有的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类不应该重复自身造成的历史悲剧。
人类社会也有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理的典型。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中国能够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长期保持繁荣?中国的太湖地区为什么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其原因众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生态农业原理是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和日本等世界上发达国家在出现一系列生态灾害和环境公害之后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通过研究一致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起源于中国太湖地区。中国太湖地区能够在长期维持地力不下降,生态没有受到破坏,环境没有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维持粮食高产数世纪。太湖地区传统农业堪称世界可持续农业典范。太湖地区传统农业是循环农业。农业为人提供粮食,人排泄的粪尿作为肥料重新施入农田,通过水土流失进入河塘的淤泥被重新挖出来重新回归农田,剩饭剩菜不是作为垃圾而是作为牲畜的饲料,这些在中国曾经极为寻常的农家行为令世界感到震惊,中国的传统农业为世界生态学家提供了不竭的灵感。
和传统可持续农业相比,太湖地区现代农业不再遵循:“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理。人粪尿、剩饭剩菜、畜禽粪尿、河塘淤泥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源,由此引起了日益严重的太湖富营养化问题。国内外大量经验教训表明,呈富营养化的湖泊很难恢复,经过5年多的治理,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没有根本好转就是一个例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科学化,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日益提高,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显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必须通过多种创新途径加以解决。在目前形势下,采取强制性措施迫使农民们家家户户用剩菜剩饭养猎,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将人畜粪尿以及河塘泥还田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有的,据报道上海市有专门公司对宾馆饭店的剩菜剩饭进行分类收集用专门机械加工成优质饲料,对解决由此造成的污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是解决畜禽场污染、降低农药、化肥污染十分重要的途径。将养殖场冲洗水通过沼气处理后将仍含有大量的氮磷物质直接排放还会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但是作为农田灌溉水可为农作物提供肥料,可以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大量实践证明,沼渣沼液完全可以替代化学肥料的施用,能够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工业和农业的有机结合也是减轻工业污染的重要途径,比如,河南省一家工业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严重污染了淮河水环境,后投资1亿多元引进芬兰设备将污水中提取物加工成有机肥料,不到5年的时间就收回了全部成本。成立专业化河塘清淤组织,研制并采用清淤机械是解决塘泥污染的重要措施。城乡人粪尿污染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可以在工农业清洁生产、生活污染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以对生态保护与恢复作出较大贡献。目前开展的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就属于重要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切断引起湖泊富营养化的污染源是困难的,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措施修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一样,也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动植物中也有高等低等之分。植物中还可分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对水体有很强的自净能力,生产力也很高。目前太湖水生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已经变成了藻型湖泊,想恢复成草型湖泊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这不仅要控制污染源,还要做好生态修复工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关系
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农业建设为无公害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江苏的六合、涟水等地户用沼气池普及率很高的重要原因是以沼气池作为种植养殖业的纽带,将人畜粪便作为资源加以利用的同时,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技术变成了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优质有机肥,降低了化肥、农药用量,减轻了农药化肥污染,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这种极为平常的中国农家农事行为令日本专家感到震惊,因为在劳动力机会成本高、耕地资源紧张的日本建造并维护沼气池十分困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农药化肥用量的下降,实现了生态农业降低农业环境污染的目的,能够有力推动生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际上存在的“绿色壁垒”对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挑战
WTO成员国设置形形色色的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保护本国农业,抵制国外农产品,例如:美国对进口的农产品检验项目繁多,进口产品被扣押现象严重。2001年1至5月我国进口美国的农产品被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扣押的批次达2358次之多,扣押的原因包括农产品中包含有毒或腐败物质、农药残留、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污浊物、亚硫酸盐超标等近200种。近200种原因中只要有一种不符合要求,进口到美国的农产品就被扣押,从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网站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向美国进口农产品的国家都有扣押的记录。从扣押蔬菜产品的原因可以看出有毒或腐败物质居主导地位,其次是厂家未获得对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手续有误和产品在不卫生条件下生产,因农药残留被扣押农产品数量很少[3]。
欧盟、日本等农药检测项目逐渐扩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大幅度变严。欧盟1986年对粮食中农药的检测种类为26种,1996年1月1日扩大到62种;1982年要求对水果、蔬菜中农药的检测种类为18种,1998年为30种,1994年规定根和块茎类蔬菜中农药检测种类达78项。1988年规定茶叶中检测的农药仅6种,1996年增加到62种,2000年7月增加到64种。日本1987年1月1日对粮食农药检测种类为21种,1993年5月新规定为96种。检测项目扩大已经构成了十分严重的环境壁垒,标准变严使农产品出口难上加难。近年来欧盟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一般下降了10倍以上。有的项目下降幅度高达100~200倍,欧盟是纯茶叶进口国,在当前茶叶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对茶叶的限制特别严格。日本对蔬菜的消费需求量较大,主要依赖中国市场,日本1993年5月通过的新规定中不但明显扩大了农药检测种类,而且农药残留量标准也不同程度下降。
从上述可知,世界各国农产品标准差异很大,比如从美国扣押中国农产品原因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蔬菜产品中农药问题并不突出,突出的是有毒或腐物质、污浊物等等,而许多事实表明,出口到欧盟和日本的农产品尤其是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就不容忽视,因此针对这种现状,弄清各进口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能国内的动植物检验检疫部门知道这些标准,仅仅他们知道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也必须知道这些标准,惟有如此,企业才能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为全程质量控制奠定坚实基础,才能真正实现和国内外市场接轨。
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5.1高度重视部门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小组的作用
生态农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迫切需要社会化大合作,不合作或者合作得不够都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农业污染防治就需要社会化大合作,实践证明不同的肥料品种、不同的药种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大不相同。尿素比碳氨肥效高,污染程度轻,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能够较好地减轻污染。农业部门只能大力推荐要使用对环境有利的化肥、农药,如果市场上不能满足,或者生产量不足,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扩大新的,压缩老的肥药品种,势必影响到就业格局,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农业污染问题涉及多部门,和政治经济密切相关。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靠某个部门的努力已经很难见效。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小组的作用,研究当地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需要多部门长期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用法规的形式分阶段有步骤地强制解决。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小组要配合各级人大对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执行不力的县要采取必要的甚至是取消试点资格的惩罚措施。对成绩特别突出的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推荐其申报全球环境500佳,对其中的优秀企业推荐其申报全球可持续企业奖,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知名度,增加无形资产,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2增加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在增加生态农业建设经费投入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成熟的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稻田节水灌溉技术、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技术、测土配方与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作物轮作技术、种草养畜技术、秸秆与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等等。
5.3尽快弄清进口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
从世界各国的不同的绿色壁垒可以看出现有的农产品和国际不接轨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尽快制定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显得重要而迫切。从美国扣押中国农产品的原因可以看出农残和重金属不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可是根据国内的有关标准,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率和检出率十分惊人,这种结果很容易造成误导,在国际上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不知详情的人,一看到超标率严重、检出率高就认为污染严重,如此严重的污染容易吓走外国商人,也容易挫伤国人走出国门的自信心。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是十分可怕的。国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应该有利于出口,而不应该成为出口的障碍。从美国扣押中国农产品的原因可以推断,国内现有的有关指标已经成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障碍。没有达到国内标准的农产品因为达到了进口国标准而可以出口,而符合国内标准的农产品,因为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而被拒之门外,这种现状必须尽快改变。必须尽快制定和国际接轨有利于出口的农产品标准。
第五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思考
1基本思路
贵州山地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农业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适于发展山区型立体生态农业。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已进行了几年,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整体效益还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紧缺,严重制约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等问题。贵州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公司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转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2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2.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
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土改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2.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加”、“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2.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池。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抓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2.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
保障措施
3.1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详规,办好试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3.2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一是山区农业县应立足优势,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县,争取专项资金、技术支持及政策保证。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投入合力。三是大力开展非耕地拍卖和招商引资,集中拍卖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联营、集资入股、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3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得贸易知识、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干部职工队伍。
3.4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网络
建立畅通的信息发布体系,通过抓营销、造舆论、做广告等方式,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5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其一,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管理森林、湿地、农田和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区,严格执法,依法治山治林、治水治田,形成有利于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经营约束、成果保护机制。其二,建立制度,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和草场、渔业生态,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其三,严格农副加工产品的清洁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
3.6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建立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为主要形式的合理的利益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董岚.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2] 冯伟,甄真.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推进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1).[3] 王冰,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