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老区建设工作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县老区建设工作调查与思考
向 羽
根据办公室关于对扶贫开发专题调研的统一安排,各块工作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主要针对各自担负的工作,采取调研评估与谋划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全面系统地进行专题调研。老区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系统地整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工作能力,切实提高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努力推动老区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对2005~2009年全县3个重点老区乡镇中15个重点老区村建设的主要成绩、经验做法,以及当前老区建设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回顾与理性思考。
一、基本情况
竹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工作。成立机构,老区建设进入统筹规划,2005年以溪机编字[2005]10号关于成立竹溪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后,对老区乡镇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对老区人民急需解决而又没有资金的项目进行了归类,向国务院、省、市申报了老区建设专项资金。县老区办对老区急需建设的项目及时进行立项,建设中突重点出,引导群众参与,动员社会多方配合,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了巨大的效益,迅速掀起了老区建设热潮,老区群众再次发扬了“勇于奉献,不怕困难”的老区精神,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建设中实现了突破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得到了加快。
2008年为进一步壮大社会扶贫力量,把老区建设作为一项“思源回报工程”,更快更好地为老区人民服务,按照省市要求于2008年8月25日,组建了竹溪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由政协副主席袁昌顺担任、副会长由县长助理郑自勇担任、秘书长由扶贫办副主任黄朝宏担任,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老促会工作。市政府老领导、市老促会副会长何儒方同志专程赶到竹溪参加了这次会议。5月13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天生,市扶贫办副主任、老区建设促进会秘书长王建军,市扶贫办科长白彬一行4人,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玉国,县政协副主席、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袁昌顺,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黄朝宏,县老区办副主任向羽陪同下,深入老区重点村调研老区建设工作。9月15日,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会议在竹溪县宾馆召开。市老促会会长张天生,副会长何儒芳,市扶贫办主任温沁忠,市老促会秘书长王建军,全市各县(市)老促会会长及扶贫办主任,县直有关部门同志共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省老促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省扶贫基金会三届四次理事会、宜昌经验交流会和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交流各地经验,共同研究当前工作,把全市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的促进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次会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天会、市长张嗣义对进一步发挥老促会作用,搞好老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这次会议的召开和今后全市老促会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竹溪老促会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同时,建立了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坚持定期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扶贫开发暨老区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坚持在新春伊始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县扶贫开发暨老区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和安排部署年度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每年年初,县委书记直接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年度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提出把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以县委文件形式,全面落实了“每个老区重点贫困村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有一个党政主要领导主抓、有一至二个县直部门帮扶、有一个乡镇干部常驻村、有一套严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五个一”老区建设工作责任制。县“四大家”领导每人坚持联系一个乡镇,包抓一个重点老区贫困村,坚持亲自督办、亲自抓。
老区是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为了充分肯定竹溪的历史地位,通过广泛深入地进行实地调查,征集相关的革命历史文物,勘查革命斗争旧址,查阅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对照国务院批准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有党的组织,有革命武装,发动了群众,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分粮食、分牲畜等运动”的革命老区划定标准,省政府将竹溪县9个乡镇划为革命老区乡镇,其中将天宝乡、向坝乡、新洲乡划为重点老区乡镇,将县河镇、兵营乡、桃源乡、汇湾乡、龙坝乡、鄂坪乡等6个乡镇划为非重点老区乡镇。近五年来,我县每年实施3个重点老区村,共实施重点老区村15个,争取省级老区建设专项资金529万元。其中直接用于这15个重点老区村294.8万元,已建成项目218个,拉动各类建设资金1573万元,村平达到100万元以上,老区村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发展明显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支柱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使竹溪老区建设工作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二、建设成效
2005年以来,竹溪县委、县政府以《湖北省老区建设条例》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老区建设工作的决定》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老区贫困地区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落实扶贫责任制,加大老区建设工作力度,使竹溪老区乡镇贫困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目标。主要体现在:
1、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全县15个老区村贫困人口由2004年底的2028户、7807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1042户、3890人,共解决了986户、3917人的温饱和脱贫问题。
2、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底1958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2631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底874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1222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2004年底463公斤增加到2008年底的622公斤。
3、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着力实施了“五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广播电视),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4、社会事业发展明显进步。扶持新建教育、卫生用房2295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面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缓解;实施“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广播电视讯号村村覆盖;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为0.29万农户每户培训了1名科技致富明白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0.12万人,带动0.39万贫困农民脱贫;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群众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
5、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来,共新修维修乡村公路275.3公里,其中通村公路硬化120公里;新修饮水工程33处,打水井160口,建水泵2处,建水塔31处,架设饮水主管道1.2万千米,解决了0.39万户1.6万人饮水困难;通过“农网”改造,解决了农村98.5%的农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累计建沼气225户。对180户721人进行了扶贫搬迁,其中,对30户住草房、窝棚、岩屋的“三房户”住房进行了改造重建。
6、支柱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累计投放扶贫贷款达102万元扶持15个村支柱产业,茶叶面积4106亩,兴建茶园1568亩,有机茶茶园面积达到1500亩,农民人平茶叶收入500元。同时,支持发展魔芋、黄姜、中药材、核桃、板栗等特色经济基地达1.8万亩,约2000户农民从产业中受益。
三、经验措施
重点老区村是我县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相对其它贫困村,重点老区村环境更恶劣,基础条件更差,建设任务更重,脱贫困难更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实施以来,老区人民抢抓机遇,谋求发展,使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切实改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县乡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着力解决“行路难、就学难、看病难、饮水难、通讯难、看电视难、用能难和灌溉难”问题。通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使老区群众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单一粮食生产向种植业、养殖业、打工经济等多种收入结构转变,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针对老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的实
际,我县始终坚持把提高老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加快老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科技培训,促进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工作。成立机构,老区建设进入统筹规划,2005年以溪机编字[2005]10号关于成立竹溪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后,对老区乡镇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对老区人民急需解决而又没有资金的项目进行了归类,向国务院、省、市申报了老区建设专项资金。县老区办对老区急需建设的项目及时进行立项,建设中突重点出,引导群众参与,动员社会多方配合,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了巨大的效益,迅速掀起了老区建设热潮,老区群众再次发扬了“勇于奉献,不怕困难”的老区精神,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建设中实现了突破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得到了加快。2008年为进一步壮大社会扶贫力量,把老区建设作为一项“思源回报工程”,更快更好地为老区人民服务,按照省市要求组建了老促会,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建立了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坚持定期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扶贫开发暨老区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坚持在新春伊始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县扶贫开发暨老区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和安排部署年度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每年年初,县委书记直接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年度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提出把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以县委文件形式,全面落实了“每个老区重点贫困村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有一个党政主要领导主抓、有一至二个县直部门帮扶、有一个乡镇干部常驻村、有一套严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五个一”老区建设工作责任制。县“四大家”领导每人坚持联系一个乡镇,包抓一个重点老区贫困村,坚持亲自督办、亲自抓。
二是整合政策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为全面加快老区脱贫步伐,我县根据国家、省、市扶贫政策,紧密结合全县实际,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老区建设工作的决定》、《竹溪县老区建设规划(2005—2009)》等一系列加快老区建设的政策性法规文件,为加快老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在老区重点村建设资金扶持上,坚持用规划捆绑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突出重点,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坚持把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移民、国土、民政等专项资金捆绑集中用于老区重点贫困村建设,确保老区重点贫困村建设投入不落空。实现由救济型向开发型转变,变生活救济为扶持发展生产,变依靠外力为启动内力,变封闭守旧为开放开发。增强市场意识,实现由小农生产型向商品经营型转变,遵循市场规律,引导农民从传统、单一的粮油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立足现实抓基础,围绕市场抓开发,优化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配置,谋求最大结合效益。在基地建设上,坚持“建好一片林(园)、选好一班人、办好一个场”的思路;在规模经营上,实行种养加结合,产供销配套,农科教一体,按照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以求最大的规模聚合效益。
三是增强发展后劲,狠抓项目管理。在加大投入、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加大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培养科技能人和明白人;注重科技示范,创办示范场、示范村,发挥辐射作用。搞好基础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通过走出去学习培训,引进来消化推广,解决技术落后问题。在工作策略上改变过去政府一条线的单一扶贫,实现全社会共同扶贫济困。在政策措施上由强调物质文明建设转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在工作方法上改变只注重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发展。在工作方式上,改变大包大揽强迫命令做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比较效益算帐,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狠抓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改进资金管理方式,对各类扶贫资金实行捆绑使用;严格工作制度,坚持做到计划跟着项目走,拨款跟着进度走,加强工程施工、质量、资金使用的检查监督,把好三关,即申报、审批、验收关;搞好三建,即建帐、建档、建卡。每年开展一次审计检查,增强了扶贫政策的严肃性,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现实困难
尽管竹溪老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1、贫困人口规模大,返贫比例高。到去年年底,全县老区村由于自然灾害严重,返贫人口增加。近三分之一的老区村自然条件恶劣,一遇灾害群众极易返贫。特别是多灾的气候和脆弱的基础,导致干旱、低温、风暴、洪涝、病虫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持续时间长。正常年景下,返贫率高达8%左右。
2、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配套差。几年来,我县老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一定变化。因对老区贫困村的资金投入不够,致使已实施老区贫困村建设的村变化不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不快。同时,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已建的基础设施(除农村通电外)标准低、配套差。一是耕地质量差。受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其它因素影响,我乡耕地沙化面积逐增加。农村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5%;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多数老区村级公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差,晴通雨不通;农村饮水困难人口仍有近万人;相当一部分农户房屋破旧,修建难;农村改厕、改厨、改栏任务重、难度大。
3、结构调整困难多,骨干增收项目少,农民收入低而不稳。近几年,我县运用市场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山区经济等特色产业,现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因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通、观念等多种因素制约,产业基地管理滞后,产品加工单一,龙头企业尚未形成,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特色产业在短期内对老区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还不具备较大的拉动作用,致使农民收入低而不稳,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
4、科技文化落后,普及提高差距大。目前主体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推广和应用在农村普及率低,老区群众对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普及接受能力差,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全县来讲,从根本上减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五、理性思考
为使老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山区老区实际,对今后的老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加大宣传力度。请求各级宣传部门高度重视老区宣传工作,把贫困老区县、乡、镇、村、组老区建设问题,作为宣传部门的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要以当地新闻媒体为主要平台,以国家、省、市新闻媒体为主攻方向,面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老区光荣革命历史,介绍老区现状,反映老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社会广泛了解老区、认识老区,增强各级干部、广大群众的老区意识,从而理解老区、支持老区和建设老区。
2、尽快出台政策。新阶段老区扶贫开发即将完成,应尽快出台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作为支持革命老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目标任务。在提出老区建设发展的方针、政策时,应当借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成功经验和继续开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等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要切实加大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中央财政对重点老区村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老区建设发展资金,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并逐年有所增加,把扶持重点老区村的基础、产业、人居、生态、社会事业及人才、劳务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要免除县(市)地方资金配套。一是狠抓制度建设,要把老区项目资金的管理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让一些挪用、挤占、截留扶贫资金的现象没有市场。很有必要对过去的项目单位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项目公示制、项目报帐制、项目请款制、以及审计监察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后续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狠抓落实,将老区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纳入法制化管理,建立依法扶贫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狠抓项目监督,首先要改变资金的分配方法,老区资金下拨时要减少中间环节,按项目建设进度,由财政所按照扶贫
监管部门开据的通知单直接将项目资金兑付到重点村(户)。老区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对项目的进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布,要接受群众监督,财政、扶贫等部门要不定期进行抽检,审计部门要在项目实施前进行预算审计,项目完工后要进行决算审计,使有限的资金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狠抓扶贫到户,要进一步创新扶贫到户项目的管理方法。要深入探索扶贫搬迁、栏圈改造等扶贫到户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要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坚持扶贫项目公示制度,坚持扶贫到户资金“一折通”制度,确保扶贫政策直接到达贫困农户;四是狠抓示范办点,必须突出示范办点工作。根据目前的形势和现状,我们必须下决心,选准扶持的重点乡镇和重点村,集中投入,突出搞好示范办点工作,否则,工作将会十分平淡,难找亮点也无看点,这样工作将会十分被动。
3、开发老区资源。实施开发政策,要立足老区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一是实施产业开发。老区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抓住主导产业,按照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集中资金、物力进行重点培育和开发。二是注重旅游开发,老区不仅生态环境优良,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人文资源优势,在老区建设中,要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制定优惠的激励政策,国家在扶持重点老区村的基础上,另外安排一部分老区建设专款,加大专项建设资金对老区的支持额度,将我县现留下的锣鼓洞、老阴山、郭家坝、烂泥湾、熊罴山、广龙滩、张家堰革命宿营地,樟树垭哨所、蔡家坝主战场、孔雀垭突围点、樟树垭制高点等36个革命遗迹遗迹进行修复完善,对关垭楚长城等5处,陈焕先、刘光明等烈士等12个墓地遗迹遗址建设成为生态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实行特殊扶持。一是增强对老区人民的感情,各级各部门要重视老区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老区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又作出了新的贡献,而现在老区发展滞后,老区人民希望各级各部门增强对老区人民的情感,用老区精神发展老区经济;二是集中扶贫资金,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老区人民贫困最根本的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老区人民希望各级政府集中扶贫资金,着力搞好路网建设,同时建立乡村、村组公路的长效维护机制,在用电紧张的村组搞好供电增容,加大水利设施的扶持力度,解决用水困难户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逐步解决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三是免除革命老区乡(镇)、村组在扶贫项目建设中的债务,凡是老区乡、镇、村、组过去在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所有债务,经审计部门认真核准后,一律免除。
5、广争帮扶资金。要加大向上争取老区建设项目的力度。一是主动出击。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扩大渠道争取扶持资金;二是积极申报。编制适合老区的项目计划,积极向上申报;三是寻求外援。俗话说:“好叫的麻雀多长肉”。要多向上级和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和政策性资金投入。
6、制定科学规划。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要请有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指导编制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要使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富一方。狠抓项目规划,在制定项目规划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通过召开村委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全体村民大会,采取投玉米籽的办法选定老区扶贫项目的办法,真正把项目的选择权、资金的使用权交给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在老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老区扶贫项目即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又符合当地实际,更符合群众利益。
7、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扶持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建设,做到项目上优先安排、资金上重点倾斜。一方面,积极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合理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外出务工。把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扶持骨干专业合作化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问题,特别是加大对龙头企业、产业基础建设在无偿资金上的扶持。
8、提升造血功能。配齐配强老区村级班子,让有能力的有识人士担任村主职干部,选准选好脱贫致富带头人;其次,制定完善老区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使之由救济型向自身造血型转变;再次按照市 “一统三分”和县“南烟北茶、适度兼抓”的产业发展战略,切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充分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广辟增收渠道。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参加多种培训,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增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技能培训活动,增加打工收入。要借助“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对外出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全面培训,力争做到培训1个输出1个。同时还要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农民。
9、增强帮扶举措。一是加强乡镇一级的组织领导,成立乡镇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单独核定配备1名专职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编制老区发展规划,有组织、有领导、分阶段、分步骤、分项目实施;二是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有志之士重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主动向他们反映老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取得他们对老区建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三是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捆绑其他项目资金,争取一年办1-2个大点的项目,让实施的项目办一件像一件,办一件成一件,真正把好事办好,让实事办实;四是继续发扬革命老区精神,老区工作光荣而神圣,老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党和国家扶持老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最终要靠各级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去落实,老区各级干部要提高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和老区人民群众一道继续发扬老区传统和老区精神,再加力度、再上措施,努力促进老区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总之,搞好老区扶贫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既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又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业务管理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严格按照上级老区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把老区工作的重点始终放在改善和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和生产条件上,不断完善和提高老区扶贫资金项目监督的各项有效措施,确保建一个项目成一个项目,真正把党和政府对老区贫困地区的惠民政策执行好、落实好。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
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部署。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职责,是调处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农村平安建设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基层人民法院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现实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分析新农村平安建设中涉农案件的特点、形势以及司法需求,提出基层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议,供大家商榷。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涉农案件的特点和形势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土地补偿纠纷等案件大量增加,纠纷呈现出涉及面广,数量居高不下,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化的特点。在农业税费免征之前,大量农民外出,将承包地弃耕,或由他人代耕,对土地没有什么利益之争。农业税费免征之后,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耕地也有了补贴,农民纷纷争田要地,因此产生多种土地纠纷。加之,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招商引资、征用土地、拆迁房屋时没有及时处理好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使群众不满,使大量矛盾纠纷集中到基层人民法院,产生较多不稳定因素。
(二)农村债务纠纷增加。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许多农民借钱给集体使用,村集体长年无钱还债,使农民不得不走到法院,寻求公平和正义,然而基层法院判决后,因村集体无收入,造成无法执行,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三)婚姻家庭、相邻关系、损害赔偿等民事纠纷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农民夫妻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务工,已是常事,夫妻双方逐渐缺少沟通,加之外界富裕生活的诱惑,双方不能同甘共苦,而是追求个人物质享受,导致大量离婚案件涌向法院,而且婚姻家庭案件更多的涉及财产分配。因双方矛盾尖锐,常有损坏财产,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相邻关系纠纷多是积怨较深,双方敌意较大,有些甚至发展成多人乃至家族之间的矛盾和斗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多数农民都购买了农用车、耕田机等,一方面给他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由于缺乏专业培训,交通规则意识淡薄,产生大量交通事故案件。
(四)农村刑事案件增多,农民违法犯罪案件上升。从类型上看,多涉及盗窃、赌博、抢劫、故意伤害、放火、及破坏生产经营等。从行为主体上看,因父母在外务工,青少年缺乏教育,认知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加,另外是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比例居高不下。以致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二、新农村建设司法需求分析
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过去的新农村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其建设目标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把农村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近年司法实践和调研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司法的需求是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特别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密切相关。
需求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和谐的农村。
要求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多做调解工作,化解农村矛盾。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
需求之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社会安定的农村。
人民法院应当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建设平安乡村,为创建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作出积极努力。通过运用审判职能打击农村社会治安犯罪、丑恶现象;通过积极处理好农村的涉诉来信来访有效解决矛盾;通过就地公开开庭、送法进村等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普及农村生产生活常用的法律知识;通过指导乡村民调组织提高其解决民间纠纷的能力水平。
需求之三: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有序发展的农村。
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需要井然有条的经济秩序为基础和保障。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就要高度重视涉农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通过公正审判,并以实际办案效果,为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方面要对破坏农业生产、破坏经济发展犯罪进行重点打击。另一方面还要对迅速增多的与农村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权属、涉农经济往来合同等纠纷案件重点研究与审理、执行。
需求之四: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有力司法保护的农村。
要求人民法院,在坚持公正司法的同时,还应牢固树立便民利民理念,在工作细节上千方百计为当事人着想。切实加强司法救助,尽力简化诉讼程序,做到坐堂立案与电话立案、巡回立案等形式相结合,书面起诉与口头起诉相结合,坐堂问案与巡回办案、办案进病房、办案到田间地头等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方便农民,减少诉累,降低诉讼成本。
需要之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农村。
法院应把审判活动作为倡导优良道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通过正确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积极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农村公序良俗的采纳支持农村良好风尚。通过公正审理各种违约案件,树立诚信意识。通过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提倡农村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通过追究各种犯罪的刑事责任,弘扬正气,营造守法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氛围。在就地开庭、案件调解、做当事人思想工作、解答当事人疑问、送法进村、法制宣传等活动中,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点广泛宣讲,使社会主义道德深入人心。
三、基层人民法院如何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基层人民法院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农村平安建设。除以上分析外,在当前,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意识
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之中,找准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的结合点、着力点,使法院工作始终与大局工作合拍、同步。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民能安居乐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人民法院必须充分认识所肩负的重大职责,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为新农村平安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努力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努力做到不因案件的审判影响、妨碍农业生产,及时发现并平息可能激化的矛盾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积极为新农村平安建设服务。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农村“严打”整治斗争
打击制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人民法院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一是 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农村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多发性犯罪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严惩侵害农民利益、损害农村集体财产的刑事犯罪;坚持打击与预防并重,积极参与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有效预防农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严打”斗争中,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刑罚原则,依法正确地定罪量刑,确保罚当其罪;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又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对具有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积极挽回损失、受害人谅解等情节的犯罪人员,尽可能地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是积极参与“严打”集中整治行动。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根据辖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态势,采取集中打击、专项斗争、专项治理、重点整治等多种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打击突出犯罪活动,增强打击效果。
(三)不断创新司法为民措施,依法审理好各类民事案件,及时调处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平安建设
一是不断创新审判工作方式。积极推行巡回审判制度。在立案、排期开庭、审理和执行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农民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合理安排开庭时间、地点,以保证生产不受影响。与时俱进地发挥和丰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便民精神,对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和当事人因特殊原因不便到庭的案件,承办法官要主动携卷下乡,到当事人所在地开庭审理。
二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为民、利民、便民措施。对各类涉农纠纷案件,要依法及时立案,为相关争议的解决提供司法救济。要认真落实司法救助措施,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农民,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给予减、缓、免交诉讼费,让有理的农民打得赢官司,让无钱的农民打得起官司,彰显人民司法为人民的优良传统,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三是在方便诉讼上下功夫。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量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缩短办案周期,及时化解纠纷,避免讼累。与此同时,还要针对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做好裁判文书的改进和规范工作,力克文书篇幅冗长、表述繁琐、说理深奥的弊病,提倡文书制作简洁,说理明了,让农民当事人一目了然。通过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举措,真正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司法为民的实惠。
(四)强化调解意识,及时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安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调解出和谐,提前一步化解矛盾,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在基层化解矛盾,成为农村平安建设的着力点。
积极探索建立以调解为核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调解集法、理、情于一体,能较好地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有效节省司法资源,是解决民商事矛盾纠纷的最佳方式。基层人民法院要按照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遵循“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不断加大诉讼调解力度,既当定纷止争的裁判员,又当辨法析理的宣传员,引导群众采用正确的态度理解法律、对待纠纷、解决矛盾。及时妥善地处理人民群众申诉信访中反映的问题,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司法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在调解程序上,把调解原则贯穿于庭前、答辩、开庭、宣判前的全过程;在调解时间上,建立双休日、夜间法庭,只要当事人愿意,随时随地进行调解,在调解方式上,不拘形式进行电话调解、面对面调解、背对背调解等。实现调解工作在调解理念、程序、时间和方法上的突破,做到案结诉息。
在调解过程中,一是坚持热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方法,感化当事人。二是充分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邀请当事人所信服的人、说请人参与调解,细心把握稍纵即逝的和解机会,及时促成和解。三是坚持巡回就地办案,引导当事人的邻居去疏通其思想,借助当事人周围邻居的舆论促成和解。
(五)改革执行方法,加大执行力度,维护法律尊严
以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努力破解“执行难”。不断加大对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案件、事关经济发展的案件和金融纠纷案件的执行力度。改进执行方法,穷尽执行措施,探索建立执行威慑机制,积极开展执行和解的协调引导工作,促进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逐步规范执行财产评估、鉴定、拍卖、执行款物管理等执行行为;依法适用执行强制措施,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案件的兑现率,最大限度地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落到实处。
(六)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窗口,它同老百姓距离最近,接触最多,不仅审理着基层法院一半以上的民商事案件,而且还承担着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导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广大农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等繁重任务。因此,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不仅是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法庭建设要抢抓机遇、狠抓落实,“软、硬”件建设一起上,基础建设和审判管理一齐抓。重点是按照方便当事人诉讼、方便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体现人民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人民法庭的设置,努力实现布局规范化的要求。要加强法庭规范化管理,针对人民法庭工作的特点和人民群众诉讼的实际需要,完善人民法庭的立案和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巡回审判制度等,确保实现公正和效率。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司法调解,完善解决农村争端的机制。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拖欠农民工工资、邻里纠纷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理顺农民群众情绪,努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越级上访事件、群体性事件和 “民转刑”案件。
(七)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工作
开展“服务新农村、送法进万家”活动,既向人民群众宣传了诉讼法律知识,又锻炼了队伍,增强了人民法院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充分利用法院熟悉法律和政策的优势,积极开展公开审理、公开宣判、以案讲法等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让农民了解怎样打官司,增强其依法办事能力。同时,与各行政村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指导帮助他们开展调解工作,将大量民事案件和矛盾解决在村内。结合司法实践,认真研究农村平安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及农村基层组织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的司法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八)加强和改进信仿工作
一是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各种治安隐患。为来访者排忧解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处理来访中,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注重对信访人做疏导、说服工作,采取以案释法、循循善诱的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二是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依法纠错的原则,努力解决涉诉信访案件。建立健全“三化”管理:信访网络化,以信访接待室为主体,案件承办庭为依托,纪检组监察室为协助,院长预约接访为保证的信访网络;运作机制化,实行接访流程管理,信访接待室负责来访登记,初访处理,分流督办,案件承办庭限期处理,对涉及工作人员违纪的案件,由监察室调查处理,对上访老户和易引起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由信访接待室办理院长预约接访;责任明确化,从案件承办人、庭室负责人、信访接待室到院长,所承担的责任都进行了明确划分,形成了信访工作人人有责,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对可能发生上访的重大案件,严格实行定案件、定人员、定措施,院领导包案的“三定一包”责任制,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三是依法处理好上访问题。把信访工作当成体现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认真对待群众上访,对信访中发现的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决纠正。改变信访方式,将信访窗口前移,变上访为下访,结合巡回办案、法制宣传等进社区入农户,开展信访工作,及时了解情况,化解矛盾。
(九)强化支持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力度,深入开展“和谐农村”、“平安农村”建设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机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符合当前多元化、多途径解决民事纠纷的世界潮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类民事案件的不断上升,人民调解不但不应弱化,反而应该加强,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完善程序。针对全院调解工作状况,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实施,组成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组,指导全县各级调解组织逐步规范调解程序,确保调解协议受到法律保护。
二是建章立制。指导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相继建立五项制度:一是纠纷管辖责任制度。基层发生纠纷,村调委会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主动工作,争取纠纷不出村、不上移。二是疑难纠纷转办报告制度。调解未果的案件,及时移交乡(镇)调委会做好调解工作。三是定期排查报告制度。村调委会建立健全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及时向上级上报各类报表及信息。四是集中排查调处制度。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定期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五是回访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对已调处完毕的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疑难纠纷进行回访。
三是加强培训。充分利用乡(镇)召开的各种会议,见缝插针,向人民调解员讲授民法通则、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常用的法律知识,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水平和调解纠纷的能力。聘请部分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轮流组织参加旁听庭审,使每一个调解员都有机会亲临法庭,潜移默化地传授调解经验。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和广大农民的社会和谐。基层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体现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不断开拓法院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领导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领导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1年,XX县顺利完成了县乡党委换届,换届后的县乡领导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班子建设得到新的加强。为全面掌握全县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近期,我们组成专门调研组,采用个别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此进行了调研,对换届后我县领导班子建设状况进行了初步估价,客观地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长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一、换届后我县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和做法
从领导班子配备情况来看,换届后,我县共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766人,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190人,副科级领导干部576人。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22人,31至35岁91人,36至45岁423人,46至54岁220人;在学历结构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477人,大学专科274人,中专及以下15人。总体来看,换届后,我县领导班子职数得到有效控减,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加强换届后的领导班子建设,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科学考核,掌握领导班子运行状况。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和日常干部考察等工作,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换届后的领导班子运行状况进行跟踪了解,全面掌握了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开展、作用发挥、整体功能强弱等情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先后对102个科级领导班子进行综合分析,对个别存在问题的班子进行适当微调,为县委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二)加强培训,提升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完善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科学制定学习计划,明确目标要求,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围绕市、县党代会提出的发展任务和重点,组织新一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理论学习。开展换届中新进班子成员专题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适应领导岗位的要求,提升新一届领导班子准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发展的能力。
(三)制度跟进,完善领导班子运行机制。指导各级领导班子建立健全班子议事规则、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督查落实等工作制度,落实民主集中制要求,全面推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度,加强对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规范工作运行机制。改进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调整优化重点考核指标,科学考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健全完善班子协调机制,重点抓好对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和监督,强化班子成员的大局意识和执行意识。
(四)作风改进,树立领导班子新形象。结合创先争优、“千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完善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包抓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等制度,坚持深入一线抓落实,采取驻村蹲点、结对帮扶等方式,组织全县各级领导班子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引导和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新进班子成员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群众观,切实树立起新一届领导班子勤政廉政、亲民富民的良好形象。
二、我县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换届后,我县各部门机关及乡镇的领导班子结构总体上得到了加强,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及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需进一步完善。虽然通过换届,我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98%,但其知识专业结构比较单一,多为人文管理学科,技术型人才,工农专业型人才及商务法律人才比重偏低。据调查显示,技术专业型人才在领导班子成员中所占比例不足10%,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领导班子结构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在大专以上学历者中,受全日制本科教育者比重偏低,多为在职教育学历及非全日制教育学历,真正专业型、知识型人才偏少。
(二)领导班子的协调运作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新老班子交替,人员流动较大,某些领导班子的协调运作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新班子成员业务不够熟悉,还没完全适应新岗位,新工作,进入角色较慢。二是部分领导班子成员角色定位还不明确。面对新的职务角色,部分乡镇领导干部感到“无所适从”,班子成员间的关系处理上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存在交叉任职,职务虚设及党政一把手“一手办,一肩挑”的情况。三是部分老班子成员及落选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任职时间较长的副职感到“向上”渠道堵塞,认为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前途,工作积极性不高;个别落选干部情绪低落,对工作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
(三)领导班子的人员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受我县前期行政区划调整影响,乡镇由调整前的60个合并成现在的23个,领导班子职数相应大幅减少,部分干部由以前的领导职务退居二线,年轻干部的成长晋升也相应减缓,由此导致现有的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数量相对较少,从而对领导班子的创新能力和活力产生一定影响。撤区并乡后,现有的23个乡镇编制相对以前大幅减少,造成现有乡镇大部分编制已满,较难补充进新鲜血液,因此,造成了可供调配的干部减少,增加了干部配备的难度,特别是一些结构性要求的干部配备的难度更大。
(四)领导班子的管理考核需进一步规范。管理考核是对领导班子建设情况重要的评价方式,但当前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核内容较为笼统,定性多定量少,共性多个性少,经济指标多社会指标少,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不能全面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具体情况。二是考核方法较为简单且不够灵活,缺乏经常性、多样性和针对性,导致考核效率不高。三是考核结果不够科学并与运用存在脱节现象,考核等次界定有待进一步优化和量化,从而更加真实的反映领导班子建设情况,更有力的运用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和升降的依据。
三、解决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换届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实际和体会,调研组认为,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整合现有资源,配精配强领导班子。根据实际需求,加大改革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力度,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的人才资源,真正把能力强、素质高的大批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选人标准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那些“能力强、素质高、品德好”的人选拔上来,同时大力选拔懂经济、善管理的专业型人才进领导班子;二要在选任范围上,实现从“在少数人、‘小圈子’中选人”向“多层次、多渠道选人”的转变,大胆探索领导干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选拔机制;三要在选人方式上,实现从“委派、等额选举”向“公推直选、公平竞争”转变,以增强领导干部的群众认可度。可采取“三推两考一选”(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推荐,进行考试和考核,按党章和有关法规进行选举)的办法产生领导干部,特别是要加大对那些政绩显着的基层一线干部的提拔力度;四要在班子结构上,实现从“只注重个体素质与能力向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业务专长合理搭配”转变,做到优势互补,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
(二)加强素质建设,提升领导班子能力。班子成员的个体综合素质高,有利于团队配合,有利于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保持班子协调运行的“内驱力”。一方面要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要坚持不懈地采取多种形式抓好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工作,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抓好领导干部的业务学习,提高综合能力。根据岗位职能特点和实际工作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领导干部的专业培训。可以采取与大专院校联姻的方式,定期组织干部培训或是聘请专家学者来上课。同时,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为基础,以举办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培训班的形式开展集中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科学文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
(三)科学定位职责,理顺班子成员关系。班子成员的关系处理不但是人际关系的问题,还是管理学的命题。要想建立团结奋进,关系融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调动那些长期任职特别是长期担任副职的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必须要在科学定位职务职责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要做好两件事。第一要实行分工负责制。根据班子职数精简的实际,按照分工不重叠、职责不交叉的原则,将各项工作分块确定到每-个班子成员,使其明确责任,各负其责。要求每一个班子成员直接对党委集体负责,直接对上联系和对下指导,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各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避免工作中班子成员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等现象的发生。第二要贯彻民主集中制。每个班子成员工作相对独立,但在某些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上可能会涉及诸多部门和单位,这时就要充分发挥党委总缆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对一些任务牵涉面大、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的重点工作及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班子民主讨论,投票表决决定,避免一言堂。
(四)强化运行机制,保障班子协调运行。领导班子内部运行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关系领导班子能否规范、协调运行。因此,必须加强班子内部运行的相关机制建设,用科学的制度来保证班子协调运行。一是要建立科学的议事决策制度。建立科学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就是要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制度。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要抓重大事项的设定。哪些重大事项需要集体议定,应事先设定,这是建立科学的议事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重大事项必须具体明确,力求细化、量化,而不能抽象、笼统,切实有效地克服主观随意性。第二要抓议事和决策程序的设定。从会前准备到会后形成决议,都要严格按程序进行,不允许有任何简化程序的行为。第三要抓集体议事设定。凡设定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集体议事不得以传阅或个别征求意见以及碰头会等形式代替集体议事。第四要抓会议决策。重大问题决策,必须实行会议表决,尽可能地使用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二是要完善党委目标管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党委决策进行责任分解,进一步细化、量化班子成员工作目标,明确自身所处工作范围内的职责,要做到分工明晰,尽量避免一项工作多头管理。同时还要建立党委协调落实机制,使党委工作既做到职责明确,又分工不分家,形成合力。三是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标。在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标准上,既要看数字,又要看数字无法反映的东西;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在考核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特别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提高群众在政绩考核中的参与程度。同时,要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客观条件、不同的岗位要求,有所侧重,实行分类考核,努力使考核结果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实绩。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灵璧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
社 会 调 查 报 告
题目:搞活小城镇建设提升大发展水平
——关于高楼镇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姓名:杜新祥
学号:0934004466282
指导教师:马玉芳
2011年11月10日
搞活小城镇建设提升大发展水平
——关于高楼镇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摘要: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加快小城镇建设我镇在编制规划上,对市场、商业街和小区布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小城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本着政府少花钱、办实事的原则,严格管理,加快利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把重点中心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的文化经济中心。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运作管理利用
概述:
一、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通过本次调查,我镇小城镇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不断改进完善才能进一步发展提升。
二、调查对象:高楼镇委、镇规划办、引进客商、集镇村委会及村民
调查内容:小城镇建设现状、益处及问题
调查时间:2011年9月――10月
调查地点:高楼镇集镇及各村
调查方法: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我们高楼镇地处苏、皖两省,睢宁、灵璧、泗县三县交界处,全镇辖1个居委会和26个行政村,5.36万人,其中集镇人口8500人。96年以前,集镇大多数是低矮的平房,土坯房也随处可见,并且仅有一条街可以用于集市贸易,街道狭窄、拥挤,挤占道路经营、堵塞交通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小城镇地处农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的社会成本要低的多。促进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既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又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所以,近几年来,我镇积极响应市、县的号召,把抓好小城镇建设作为改变本镇经济落后面貌的战略措施之一,对集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开发。到目前,政府和居民总计投入800多万元,已建成楼房132幢,建筑面积达14800平方米;铺设水泥街道8条,形成“三纵、四横”的新格局;建成一条商业街和一个农贸综合市场,建成商住小区和住宅小区。集镇门面房利用率达99.4%,集镇区人口达1.48万人;镇区绿化面积达689.6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1348.8平方米。集镇初步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
一、主要做法
(一)立足长远,高起点编制规划
我镇本着“立足长远、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先后聘请江阴市建筑设计院、淮安市规划设计院、淮安市园林规划处等单位专家到高楼实地勘察、论证,集思广益,构筑了高楼集镇“三纵四横”的建设框架,后又经过多次修订,完善了《高楼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集镇区面积由原来的230公顷规划为256公顷。在编制规划上,对市场、商业街和小区布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规划不仅符合实际情况,易于操作,又凸现长远性,为小城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快建设进度
加快小城镇建设,关键是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我镇本着政府少花钱、办实事的原则,举社会之力,集民间资本。镇政府把资金主要用于街道水泥路建设上,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他们融资建房,并吸引本镇及外地大户到集镇建房,政府在小城镇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占整个投资的26%;对于下水道、彩砖、花坛等配套设施,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律由集镇单位和居民承担,灯箱广告由机关单位出资置办。同时,我镇实行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吸引外地客商搞开发,强化政府引导,吸纳群众参与投资建设,解决了政府统一建设所面临资金困难的问题,加快了建设进度。农贸市场、商业一条街和住宅小区都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吸引开发商竞标兴建。原高楼供销社有一块场地长期闲置荒废,镇里通过引进无锡客商投资3684万元,进行开发建设,建成了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综合市场,建成商品房56间,铺设水泥路面357米,供电、供水等设施配套,全镇肉类、水产、熟食、干杂货、蔬菜、水果等摊点全部集中经营,交易十分红火,周边县乡的群众也纷纷来这里交易,日交易额达120多万元。今年3月份,我镇又引进浙江客商对供销社长期荒废的另一块场地进行开发,兴建饮食服务一条街道,目前正在兴建。这样,不仅缓解了资金困难,还推动了城镇建设,提高了建设品位。
(三)严格管理,维护小城镇形象
我镇始终强化小城镇管理工作。首先是成立组织,设立了高楼集镇管理监察中队和环卫所,集镇每条街道上都配备了垃圾桶,总量达146只,配置了垃圾车等保洁工具,集镇居民户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和“文明卫生保证书”。对于影响集镇卫生、破坏集镇公共设施者予以严管重罚。成立了由人大牵头的环境卫生督查小组,除每星期一作为定期检查外,还不定期对各单位及居民的卫生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并对检查的情况进通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曝光和处罚,实现集镇卫生管理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四)加快利用,活跃小城镇市场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镇始终把加快小城镇的利用、盘活存量资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细、抓实。提出了“五句话”口号: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进镇,用优美的环境吸引人进镇,用优惠的政策鼓励人进镇,用优质的服务感动人进镇,用强有力的手段推动人进镇。这样,不仅吸引了一大批人进镇经营,也使建起了房屋的集镇居民很快利用临街、临路的优势搞起了经营,小商品、建材、家禽交易等一些专业市场也日益活跃。
二、存在问题
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小城镇规划还显滞后,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有的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有的开发建设方式也较为落后,综合开发率低,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还单调,品位不高。
人员一直没有进入事业编制,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切身利益长期难以解决,直接影响村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小城镇环保问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严重滞后,没有环保设施,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城镇环境管理相对滞后,导致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生产生活废(污)水任意排放,垃圾废物随意倾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和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基础设施仍然是薄弱环节
小城镇供水、排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绿化覆盖率低,道路高低不平,等级低、路况差,停电停水是常有的事。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财力匮乏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事业。而现行的财政体制使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财政收入仅够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无力再搞建设。城镇供水、排水、供热、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
5、城镇功能不完善。小城镇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市场规模偏小、档次不高,金融、劳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
三、对策与建议
1、要高标准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
规划小城镇时要有前瞻性,要聘请专家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产业特色和现有的建筑格局以及城镇今后的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因素,留足发展空间,在编制规划时不能只考虑目前财政承受能力,应当把目光放远,对一时财政压力确实比较大的,一方面采取灵活多变、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战略。切忌为了追求短期政绩和眼前经济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2、要千方百计聚集镇区生产要素。
农村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城镇要发展,就要有人气。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应举措确保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一是出台小城镇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于在镇区规划范围内购地建房的,在各项规费收取上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手段,更加优惠的价格,在办理证照、手续方面,要缩短批办流程,减化手续,热情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以增强城镇的吸引力。二是对农村大户房屋改建要加以控制,引导其进城镇建房购房,形成“人往街上聚、家往镇上搬”的热潮。三是加快城镇各类功能小区的规划建设。按照规划要求,尽快完善城镇配套功能,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功能区建设,提升城镇的发展水平。
3、要加强环保工作。
搞好小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规划,并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工业发展等情况的不断变化,调整和完善有关规划,并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针对乡镇小城镇环保问题,设立环保机构,加强执法,开展环境整治。增加投入,添置必要的环保设施。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4.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坚持走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经营城镇的道路。一是抓住国家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二是把国有土地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有偿推向市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三是争取银行贷款。四是引导新上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聚,扩大城镇规模。
5、要发展特色产业。
产业是支撑城镇发展的基础,是繁荣城镇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首先要壮大自身的产业基础。在壮大产业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在多业并举的同时,发展龙头产业,特别是要开发本地二、三产业中具有特色的项目,不断做大做强,不仅提高镇域经济的支撑力,还可以提高地方知名度。
6.配套相应扶植政策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并配套相应扶植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镇街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走企业带动战略
企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繁荣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当地财政税收,通过税收可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收入等,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在发展企业,特别是发展当地企业上下工夫,壮大我们的经济实体,带动当地小城镇的发展。
总之,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把重点中心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参考资料:
1、《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向春玲:《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央党校讲课课件。
3、仇保兴著:《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4、中国建设报《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2006-2-25
第五篇: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我市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张志恒
搞好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对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一、我市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以党政内网为核心,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我市于2001年开始启动舟山市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网,作为政务内网,该网由联通省、市、县(区)、乡镇四级党政计算机网络和应用系统构成。目前,市级电子政务网依托电信主干光缆,在行政中心大楼内部建成了以百兆接入、十兆到桌面的星形裸光纤骨干网。连接省政府的网络经改造扩容,目前已达155M速率。定海区、普陀区、市委市政府直属部门以及市直机关、部省属在舟单位、市属企业、各乡镇党委政府等均已通过百兆带宽(岱山县、嵊泗县通过2M SDH网)以单机或局域网方式接入网络交换中心实现与政务内网联网。市本级电子政务内网联网用户数超过150个,四县(区)联网用户数超过200个。
2、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抓手,互联网站建设进展迅速。2003年,我市在原政府网站的基础上开始筹建“中国舟山”政府门户网站(),该网站以大型数据库(Oralce)为底层,采用J2EE技术进行开发,于2004年6月正式开通,网站设有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工商博览、参政议政、认识舟山、领导之窗等120多个栏目,600多个模版,30多个功能模块,信息容量达100多兆。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和完善,市属各单位的子网站建设也日趋成熟,网站应用不断深入,如市审批办证中心的“三级联动”网上办事管理系统、国税的网上申报系统、市地税的“一户通”电子缴税系统、市工商局的企业查询系统、网上投诉等一系列系统在网站上的应用使网站从以前的以发布信息为主,逐渐提升到网上办事、网上业务操作等具有实质意义的高层次阶段。
3、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载体,办公业务应用不断深入。党政网正式建成并开通后,市委、市政府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也同时启用,办公室内部的信息刊物、会议通知、政办通报、调研报告等,全部通过党政网传送,停发了纸介质文本。同时,各县区和市属各单位上报的请示、报告等,一律在报送纸质文本的同时通过计算机信息网传递电子文档。2005年,市委办、市府办以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对原来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整个平台采用最先进的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运用多层体系结构和可信Web Server技术,使整个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了更好的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界面更加友好,功能更加强大。目前,该办公自动化OA系统实现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信息采编、督查管理、领导办公、个人邮件收发等近30个应用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办公业务的无纸化进程,方便了查询,提高了办公效率。
4、以党建网站为标志,组织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2001年6月,市委组织部根据组工业务发展需要,组建开通了“舟山党建网站”(),这在全
市党政机关中也是比较早的。近年来,舟山党建网和各县区的党建网站紧紧围绕组织部门的中心工作,不断完善网站功能,在宣传党建理论知识、发布公推竞选信息、公示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党务工作咨询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我市组织部门党建宣传主阵地和 “窗口”的作用,塑造了组织部门“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2005年10月,根据“党管人才”工作要求,市人才办又组建开通了“舟山党管人才网”(),为我市人才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搭建了又一网络平台。这些都为组织部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我市组织部门信息化的方法和途径
虽然我市组织部门在网站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从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我们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是比较落后,至今全市组织系统内部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协同办公系统,网站应用也停留在初级的信息发布阶段,办公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水平较低,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和组织部门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组织系统办公平台,进一步提高组织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市委组织部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领导,整合资源,扎实推进组织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建设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需求主导、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从组织部门实际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优化管理模式,打造全市统一的组织系统协同办公平台,建成一个集工作研究、干部管理、信息综合分析利用等功能为一体的组织工作应用平台,努力实现全市组织部门信息网络联通、资源共享,推进主要办公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计划在2007年以前,建设完成市-县区-乡镇三级统一的协同办公系统,经过几年的努力,力争在组织系统内部建成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管理为主要手段的办公服务系统和组织工作应用平台。
基本功能:组织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应用平台的功能设计将充分考虑到组织系统的业务特点,按照“总体设计、先易后难、以用促建、逐步完善”的原则,严格按照中组部制订的人员管理信息、办公信息、统计信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和软件研发规范,围绕组织工作的需求,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和可信Web Service技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和文档型数据库,使用统一的Web浏览器界面,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可集成性。系统以工作流引擎、安全认证等公共组件为基础,包括公文管理、组织干部人事信息、领导干部查询、党务信息管理、人才管理、信息采编等组织工作业务应用系统。
建设模式:依托目前全市已建设完成的市—县(区)—乡镇三级党政内网,考虑到系统建设的范围和以后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系统设计将采取分步式的网络结构。
由附图可以看出,本次分布式网络结构主要涉及到市—县(区)—乡镇三级系统。其中,市委组织部是整个协同办公系统的应用中心和数据中心,各县(区)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将是协同办公系统的数据分中心,同时也是系统的应用客户端。采取这样的分布式的网络结构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市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内网资源,集中的应用中心可以统一全市组织系统的办公业务,规范办事流程;采取市—县(区)—乡镇三级数据中心可以减少市委组织
部的数据维护压力,同时做好异地备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三、做好我市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1、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信息技术应用,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工作方式转变的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市委组织部在推进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的作用。为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要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各县(区)组织部门也要相应组建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根据实际建立组织部门内部信息化工作协调机制,科学分工,明确责任,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做好信息化工作。
2、要实现组工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2005年10月,市委组织部出台了《舟山市组织部门2005-2007年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近期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后我市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按照厉行统一和适度集中的原则,由市委组织部统一负责全市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和技术支持。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协同平台建设为基础,对不同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进行集成与整合,形成基于共享的新的应用体系,提高组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能力及水平。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信息化建设的原有投入,缩短信息化建设周期,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互相扯皮、互相制约的问题。
3、要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要找准信息化工作与组织工作的结合点,不断开拓组织系统信息化工作的新途径、新领域。积极利用内部应用平台发布信息、交流情况。在我市组织部门专网建成后,逐步将信息报送、人才、党员和干部统计等业务工作转移到专网上来开展,推动业务工作手段的改进和工作流程的创新。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内部专网的作用,利用内部应用平台开展办公业务,实行机关内部一般文件网上传递和发布,减少纸质文件的印发。要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快捷的优势,积极拓展党建网站的作为组织部门宣传“窗口”和主阵地作用,围绕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及时开展信息采集、加工和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拓展信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信息安全是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密要求、安全规定和工程实施规范,做到信息安全建设与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在内部应用平台建成后,各部门、各处室要落实专人,负责相关信息数据的录入和维护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明确专机接入内部应用平台,严格限制已经联上内网的电脑再接入互联网。要建设内外网全面的病毒防护体系,从网关、服务器和客户端三个层面进行病毒防护,保证工作网络系统不受病毒侵害和黑客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