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课题工作简报
课题编号:2008BAK42B10 《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课题
工 作 简 报
(2009年3月-2009年5月)
第三期
“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
课题组
2009年6月5日
一、研究动态
1.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与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联合举办“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培训班”
2009年3月7日,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举办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培训班”。来自海立电气、大河针织、氯碱化工、仁和物业等企业的30多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课程主要详细讲解标准的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由海立电器和大河针织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负责人,分别介绍本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经验和感受。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领导为参加培训的学员颁发了证书。
2.上海质量科学研究院课题组走访典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及相关研究单位
课题组分别于3月17日、18日、26日,走访了上海海欣玩具有限公司、上海大河针织有限公司。上海海欣玩具有限公司和上海大河针织有限公司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都接受NIKE、迪斯尼等采购方的社会责任审核,其中海欣玩具还接受了奥组委特供产品责任审核。
走访过程中,课题组就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中碰到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社会责任审核,以及对国家社会责任标准的期望等问题,与企业领导和专业人士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3月26日,课题组走访了上海东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东昌发展
研究院,了解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上海地方标准)的编制、评估、推广等情况,为课题组制定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提供参考。
接下来,课题组计划邀请两家企业和东昌研究院参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编制、研讨和试点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支持。
3.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完成1篇学术论文“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LSCR):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面临采购商不断增加的检验要求、国际贸易壁垒、员工权益纠纷等内外压力,对导入社会责任标准提出了迫切需求。为此,课题组在对上海市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认可等的理论思考,撰写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LSCR):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论文。
文章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内涵和我国现况出发,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管理的动机和对社会责任标准的期望,讨论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ISO9001等“三体系”之间的关系,及其认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促进企业加强社会责任管理的几点建议。
4.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编制完成《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标准(草案)
2009年3月-5月,课题组在上阶段提炼出的7个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相关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大
量的企业调研和问卷调查,提取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核心要素。课题组以这些核心要素为主要框架进行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标准的编制,完成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
5.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召开《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研讨会
2009年4月3日,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邀请12家质量协会会员企业开展座谈,就《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标准草案,征集各家企业的意见。首先,课题组为参会企业介绍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外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制定的背景、课题组撰写标准的过程、原则及标准的构成;随后,各参会企业就《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参会代表均各抒己见,介绍了企业在接受外方验厂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问题,以及对标准的相关意见。并针对标准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课题组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6.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课题组编制《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编制方案
2009年5月,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课题组根据《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标准(草案),初步拟定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编制方案。
如何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评价?课题组针对评价准则中确定的评估指标: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9项考查
内容(包括5个否决性指标),建立了评价实施的方法。
《实施指南》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1)评价数据的收集途径;(2)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3)评价实施路径与步骤。
《实施指南》的主要特点是:(1)操作性强:确定了明确的数据收集、评价路径与方法;(2)量化评价:采用定量打分得出客观的评价结论;(3)体现国情:评价指标与基准设定充分考虑我国法律法规与企业实情;(4)软件支持:开发专业软件便于评价的实施和推广。
7.“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召开课题阶段性工作研讨会
2009年6月4日至5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推进工程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课题组在北京中认大厦召开阶段性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由课题承担单位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中国计量学院等子课题单位参与,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省质监局、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等课题合作单位,及上海、山东两家企业代表,共计30余人出席会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刘卓慧、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赵静处长、国家认监委认可监管部主任生飞、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秘书长赵宗勃、国家认监委科标部葛红梅处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上,大家对课题研究阶段性进展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听
取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陈元桥研究员介绍的国内外社会责任标准制修订情况,讨论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草案),收集和整理了与会专家的修改意见,最后5家课题参与单位和3家课题合作单位共同商讨确定课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编制了《课题参与单位任务分工情况一览表(2009.6—2010.3月)》,明确了至今到2010年3月的总体分工情况和各参与单位在各时间段的具体任务。
下阶段,课题组计划走访本次参会的有丰富验厂经验的企业,搜集其验厂经验,将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作为标准推行的参考依据;召开外资采购方的座谈会议,征询其对标准的要求和意见,争取就标准与其达成共识。
二、问题与建议
1.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标准的意见征集、修改和试点运行工作,希望各子课题承担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为本标准的修改和试点运行提供支持。
2.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建议:课题剩下的时间不多,距离课题任务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建议各参与单位和合作单位加大课题研究的投入,以重点难点为突破口,加强子课题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加快课题的研究进程。
(此页无正文)
“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分析与基准研究”项目工作简报(第3期)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分析与基准研究”课题管理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武夷路258号
邮政编码:200050 电话:(021)52386500
传
真:(021)52386500
电子信箱:liuhengjiang@saqm.org.cn 2009年06月05日编制
第二篇: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课题工作简报
课题编号:2008BAK42B10 《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课题
工 作 简 报
(2008年8月-10月)
第一期
“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
课题组
2008年11月20日
一、研究动态
1.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对社会责任标准/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自2008年8月课题立项以来,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已经收集了国际组织、欧美发达国家、知名跨国企业以及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或要求共计41份,其中,与劳动密集型企业及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有31份(国际组织3份,欧美发达国家11份,中国3份,知名跨国企业14份)。
通过对31份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CSR)要求和标准进行总结归纳,课题组提炼出7个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相关方,包括:员工、消费者、股东、商业伙伴、社区与社会、政府和环境。
下阶段,课题组将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适合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特点的社会责任主要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专家和监管部门的走访、座谈、专题调研和问卷调查,为最终确定劳动密集型企业CSR核心要素的构成提供依据。
2.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在国内外开展社会责任问卷调查
2008年6月、8月和10月,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成员借在奥地利召开第52届欧洲质量年会、在伊朗德黑兰召开第14届亚太组织国际会议和2008年澳大利亚质量年会之机,进行了三次社会责任问卷国外调查。发放问卷15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67份,有
13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层人士参与填写问卷,针对企业开展社会责任的收益、社会责任核心要素、社会责任认证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认真作答。同时,课题组在国内进行了企业社会责任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份。下一步,课题组将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和提炼出国内外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与主要观点,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3.中国认证认可行业协会进行北方课题组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工作 自2008年9月8日《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课题开题启动会在上海召开后,承担《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比较研究与认可试点》子课题研究任务的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根据开题会上的任务分工,负责北方课题组的联络工作。为此中国认证认可行业协会在课题研究初期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并对开展了前期的相关研究工作:
(1)首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确定。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任务确定了在社会责任研究上具有经验的人员,以及将被选为试点单位的人员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
(2)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中外企业社会责任要求现状与对比分析报告》的框架内容进行了梳理,策划下一步需要充实、完善的内容,并结合中国的实践以及在社会责任方面所体现的实际情况,为总课题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下一阶段工作:根据总课题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拟召开子课题
研究及任务分工相关会议、组织试评单位策划调研计划,做到研究内容责任到人、任务明确,保证提交的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有效。
在开展调研工作的同时对试评单位进行相关试评工作的初期准备,保证试评单位不仅对课题研究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对将来开展认证认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在企业社会责任认证领域建立一套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较为完备的认证认可制度和体系。
4.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组织编制《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要求》 2008年课题立项以来,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组织对所收集社会责任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涉及的法律法规有:《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工会法》等;标准有: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制订的SA8000标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积极推动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深圳证券交易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上海市浦东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的地方标准《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导则》。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制定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要求》的编制工作计划、编制原则、确定主要内容的依据,明确团队成员的分工并开始编制标准。
在编制标准过程中,为了确保标准中具体要求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采用了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等现有管理体系标准或规范遵循的PDCA模式,与现行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1/
GB/T 24001/GB/T 28001)相协调。标准中的原则、术语和定义以及内容均体现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和ISO正在制定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 26000)的要求。该标准要求与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兼容性强,便于操作和整合,标准中的社会责任原则也要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内容相吻合。
5.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依照SA8000标准完成了对一家服装纺织企业的评价
2008年8月,CQC正式成立“‘十一五’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及其基准研究课题小组”,由CQC体系认证部经理李国振担任组长,六名成员包括4名SA8000注册审核员,另外还聘请了一名资深的人力资源顾问。8-9月,经国家认监委批准,课题组人员对山东兰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SA8000审核(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通过此次审核,了解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由老国企转制后的企业,在目前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其根本原因,为以后本课题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山东兰雁的SA8000审核,课题组发现:
SA8000与我国现有劳动法规相比,并不苛刻,但目前劳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为前提制定的,对企业的限制很严格;如何界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要在课题的后续工作中慎重对待。
课题组计划在今年的第四季度再进行一次对企业的SA8000审
核,以验证上述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6.中国计量学院对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现状展开小规模调研 自课题立项以来,中国计量学院先后走访了华立集团等7家企业,对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现状开展小规模调研。通过调研发现:
(1)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意识正逐步加强。课题组人员在华立集团调研中了解到,作为国内电表行业的龙头企业,集团率先在国内企业中制订并实施了《HM3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关注的前三个利益相关方依次为员工、顾客和环境。
下一阶段,中国计量学院将按课题进程要求,开展大规模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调研工作。
二、问题与建议
1.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建议,在劳动密集型社会责任标准及相关标准制定的过程中,要及时与国家认监委领导、业内专家联系沟通,以便准确把握课题研究方向。
2.中国计量学院建议,建议各方共享前期所收集的资料,为下一阶段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另外,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大规模调查需要经过各方讨论后再予以实施。
(此页无正文)
“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分析与基准研究”项目工作简报(第1期)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要素分析与基准研究”课题管理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武夷路258号
邮政编码:200050 电话:(021)52386500
传
真:(021)52386500
电子信箱:liuhengjiang@saqm.org.cn 2008年11月12日编制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首先,企业文化必须是制度的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萌芽于“不准随地大小便”的警语和公告栏;格兰仕的企业文化建立在“先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顾客和市场”上。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企业形成良好的向心力、亲和力和凝聚力,需要员工自觉扩大和维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体现在制度上,就应该是对各项规章制度绝对忠诚遵守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其次,企业文化必须是具有销售力的文化。任何企业家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体现在他对满足社会财富累积的贡献和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张扬上。企业的任何传播、广告、营销、公益慈善活动,最终都必须扎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变现的物质追求上。因此,我们的报纸、杂志、网站都必须以市场为中心,为市场服务,为消费者服务。它们的宣传和主张重点亦即它们的功能角色应该是:
1、喉舌——传达员工心声,增强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
2、桥梁——加强内部沟通、协调,构筑和谐,将员工个人发展愿景和企业发展远景有力结合;
3、课堂——提升职工技能和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窗口——对外展示企业实力和形象,激发公众注意力,引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内刊编辑人员要努力做到“深入员工,深入产品,深入市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其三,企业文化必须是善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9.11事件中,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员工处理突发事件侧重点的细微不同最终导致了迥然不同的社会舆论指向。可口可乐员工主动上街将饮料和饮用水无偿派发给需要救助的逃亡者,百事可乐员工则先将大门紧闭防止混乱的市民冲击,向总部请示处理意见。虽然后来百事员工也走上大街参与救援,但已经丧失了快速提升品牌美誉度的最佳时机。被媒体攻讦为“缺乏公民道德行为和人道主义的企业”,差点引发全面信任危机,承受着空前巨大的压力。非典时期,格兰仕主动联系小汤山医院,捐赠了200台光波炉,结果“光波杀菌最安全、健康”的美名不胫而走,达到了“四两拨千斤”最佳的广告效果。
其四,企业文化必须是学习型和开放型的文化。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营销手段不断更新,消费潮流和消费观念转变加速,都要求企业和产品紧贴市场、紧贴消费者,不断谋求领导者地位。顶级品牌的行业绝对话语权从何而来?它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制度、传播、历史、文化等多个层面不断积累和升华的过程。微软公司的大门墙上标语为“我们离破产只有一个星期”,格兰仕倡导“我们每天都在创新”,著名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合生创展一直在追求“优质生活,完美体现”,这些都充分说明:科学的,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必须具备学习和开放的特质。
其五,企业文化必须是讲求细节至上、速度第一的执行力文化。客人进入大堂,首先关注的是前台接待人员的精神面貌、衣着举止。你一微笑,客人觉得宾至如归;你一皱眉,客人可能立马不自在;同样的,促销员、导购员是否熟悉自己的产品、能否详尽、专业地解答顾客提问,都是决定销售行为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此外,市场信息能否及时掌握,消费潮流能否及时引导、跟进,能否及时找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等规律性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市场业绩、行业地位,影响到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硬骨头”精神是富绅集团一贯的优良传统,要不断加以发扬光大。
最后,企业文化必须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展型文化。国际企业追求海外投资、经营的“本土化”,中国企业追求实现“与国际接轨”。怎样实现本土化、实现“国际接轨”?企业经营者和领导决策层除了要努力为企业和团队打造学习和开放型特质外,还必须时刻注意将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服务主张与当地、当时公众的主流价值观念、生活目标取向紧密结合,共融共进。
第四篇:浅谈企业社会责任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作者:徐姝
摘要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分析了在社会责任“压力”下中国企业的现状及建立社会责任时所遇到的障碍。最后提出我们未来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现状 障碍 应对措施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I simply explain the meanings of the social accountability and analysis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our enterprises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social accountability and the obstacles they faced.At last I point out some ways to solve our existing obstacles.Key word: social accountability, present conditions, obstacles, some ways
曾几何时,“社会责任感”只是一个道德概念。但今天,它已经成为西方对企业的现实衡量标准。特别是对常年单纯靠“低成本制胜”的中国企业而言,“社会责任”以其量化标准,成为我们得以继续进入西方市场的新门槛。它涉及的,将不只是“境界”,而是“生存”。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 SAI)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美国“经济优先领域鉴定代理委员会(the 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 Accreditation Agency, CEPAA)”等国际组织,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及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并建立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制度。该标准通过对公司劳工保护等达标认证来推进公司劳工人权保证,并要求公司拒绝进口那些没有达标的供应商产品。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SA8000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尽管SA8000是美国的标准,但是得到广泛认同,其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这个标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它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制定了最低要求,例如禁止雇佣童工和必须消除性别或种族歧视等。显然,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许多原则不仅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符,而且与当代需要的道德伦理内涵非常接近,其中不乏可供中国企业借鉴的东西。例如,它对物资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批判,对生活内在质量特别是精神文明的强调等。
社会责任“压力”下的中国企业
今天,我国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国有企业也逐渐走上了独立经营的道路,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企业办社会现象逐渐消失。然而不能不看到,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是作为基本手段被普遍采用的,特别是中国目前正处在产业
结构大调整时期,许多传统工业在进行大规模的减员。例如:中国煤炭工人从最高峰时期的900多万人减少到目前的500多万,上海纺织工人从当年的57万人压缩到今天的17万,北京首钢的员工从当年的22万人减少到今天的6万人。在这一巨大的裁员浪潮中,企业实行了减员增效,却把更多的责任和负担推向了社会。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缺口高达几百亿元,社会保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再看民营企业的状况。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2002年,内资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接近一半,全年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中,据估算有一半是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而在全社会13亿人的就业中,民营经济的贡献更是占到九成以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评价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经济。”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例如:上海慈善基金会创立十年来,募集善款超过8亿元,其中最大单笔捐款就来自于崇明的民营企业滴通集团。再如:2003年非典时期,超过3000家民营企业向各地各级抗击非典的组织捐赠款物达5.6亿元,其中联想、蒙牛、方正等民营企业由于贡献突出而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也都比较重视承担社会责任和树立社会形象。然而不能不看到,中国民营企业的素质普遍不高。不少民营企业考虑的只是赚更多的钱,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为了盈利,他们不顾员工身心安全,又置环境污染于不顾,甚至有少数企业做着种种“为富不仁”的事情。广东省内的打工仔,80年代每月挣三四百块工资,90年代以至现在,仍然没有挣五六百块工资,物价涨了好几倍,工资却没有涨。这种代价能养老吗?只能糊口而已。这样的劳工有几千万。打工挣一点钱,从农民角度来说可能是不错的,但对劳工身体损害是很厉害的。这是以劳工健康为成本换来的微薄收益。这种现象,在很多民营企业中真是举不胜举。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在这些民营企业家们的心目中到底有多少分量?SA8000标准的提出,将会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特别是劳动标准的研究与推广,使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特别是劳动标准与国际标准进一步接轨。
建立社会责任感的障碍
总体来看,虽然中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不乏典型的事例,然而与发达国家企业,特别是与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有:(1)中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人口多、底子薄。这一基本国情使中国面临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确立更高的需求层次,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是有相当难度的。(2)中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的巨大社会变革时期,社会观念、文化、制度、组织模式、发展模式等都较为混乱,人们对未来感到难以预料,从而会出现各种短期行为、投机行为。(3)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且面临诸多制约发展的环境障碍,自然会以维持生
存作为第一要务。(4)社会缺乏有效的道德、舆论、法律和制度监控,缺乏有效的激励与平衡机制。其结果必然是:违反社会道德和损害公共利益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奖励。(5)不少企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只会加大企业负担。这些企业没有看到企业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看到当企业很好地履行了其社会责任时会赢得社会的巨大回报。(6)地方政府评价企业总以利润指标、税收指标论英雄,GDP成了唯一衡量标准,加之一些地方干部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了解甚少,从而对企业不法行为,包括: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侵害员工利益、污染社区环境等不闻不问,甚至加以袒护。
如何建立企业社会责任
目前中国正处于不断扩张开放,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之中,我们应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战略意义。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从世界整个法律框架范围内来理解,但目前更多的是各国企业自发组织行为。据悉,德国进口商协会已制定了《社会行为准则》,规定德国进口商经SA8000协会授权,对其供应商(外国出口商)的社会行为进行审查。而且该准则可能被法国和荷兰的进口商协会所采用。由于三国均是欧盟的主要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进口份额约占整个欧盟的50%以上,这项要求将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有关贸易组织也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中国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等生产企业参与SA8000认证,作为他们选择供应商的依据。据统计,从1995年以来,中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8000多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的企业因为管理良好而获得了更多的订单,但不少企业因达不到标准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因此,社会责任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甚至成为发达国家阻止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技术标准壁垒。由于它具有合理和不合理的双重性,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加以认真对待。同时社会责任标准涉及技术、法律以及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国内企业和政府部门必须及早应对,以提高企业竞争与应对能力。有些人以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伦理标准与企业利益标准是对立的,甚至将现阶段中国的发展比作资本原始积累,道德伦理下滑不可避免。事实并非如此,从企业经营角度看,企业伦理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企业伦理是一种精神生产力,它可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提高企业家和员工素质,形成企业伦理人格和共同价值观及共同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现实力量;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影响力。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看,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标志的中国社会已经越过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提高生活质量
为主要目标的新发展阶段,那种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已显得落伍。按世界银行的分类,中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行列。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已深入人心。一个企业要做成长寿企业就必须注意可持续发展,做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世界银行在总结世界各国企业发展经验时指出,凡是长寿企业(即活过百年的企业)都遵循三条基本价值准则: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或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共同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等软管理要素的价值高于其他因素的价值。信念的重要性大大超过技术、经济资源、组织结构。企业是经济组织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利润最大化不是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对立的。美国强生公司一直强调“药是为患者生产的,不是为利润生产的”的经营理念,给其经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信誉基础。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企业家肩负着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双重历史重任。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并不冲突。企业要和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发生利害关系,必须接受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约束。
参考文献
[1] 陈勇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上海企业.2004.4
[2] 张涌.企业营销的伦理之道.企业活力.2003年第10期
[3] 陈荣耀.企业伦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第五篇:浅析企业社会责任
学生姓名: 赵方芳 用户名: 1203zb129 所属教学服务中心: 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 陈新辉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
—论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及对策
摘要:当前,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居于支柱型行业产业的地位;但是房地产行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责任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在经济生活中,企业不仅要承担社会发展的经济责任,也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基于这样的行业企业现状,本文以民众的角度为出发点,针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并强调进行房企社会责任强化的必要性。对目前社会的积极对应情况及不足部分进行分析、整理,针对漏洞部分提出强化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性建议。在国家行业企业政策方针的前提下,探索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担当,以构建新型和谐的房地产建设发展氛围为本论文的最终归结点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责任缺失;对策 目录:
第1章 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及其重要性 1.1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1.2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1.2.1对购房者的社会责任 1.2.2对企业人的社会责任 1.2.3对环境的社会责任 1.2.4对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
1.3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第2章 房地产企业责任缺失表现形式及造成社会问题 2.1.1高房价
2.1.2高房价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分析 2.2房地产企业对购房者缺乏诚信 2.3住房质量问题
2.3.1房屋质量事故频发
2.3.2房屋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分析 2.4房企内部劳动关系不协调 2.5环境污染
2.6纳税与财富不成比例、对公益事业不积极 第3章 房地产企业责任缺失产生的原因分析 3.1房地产企业追求暴利的资本本性 3.1.1导致房价的快速上涨 3.1.2导致住房质量问题 3.2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3.3 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懈怠 3.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第4章 社会的积极对应情况及不足分析 4.1国家相关积极政策及不足 4.1.1遏制高房价 4.1.2保障住房质量 4.2成立消费者协会
4.3购房者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4.4部分房地产骨干企业的积极应对
4.5新闻媒体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积极引导及不足 第5章 强化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性建议 5.1政府推进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5.1.1发挥政府正确的引导作用
5.1.2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规,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监督 5.2加速行业的集中,提高房地产行业的进入门槛 5.3改变监理单位的委托人 5.4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5.5改良预售房制度 5.6行业规制
5.7发挥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1章 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及其重要性 1.1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其在社会活动中不仅要承担企业的经济义务和法律义务,还要关注其在企业员工、产品销售对象、社区环境等活动中的社会责任体现。社会责任的体现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要超越自身狭隘的利益价值观念,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得到有效价值性程度的发挥。在保障企业阶段性经济活动利益的同时,最大化实现房地产企业与社会价值活动的同向发展,树立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共性价值。
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企业的伦理责任、公益责任和慈善责任既是社会对企业的社会性价值展现要求,也是企业软实力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1.2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方向、三个层面的需求,并且都有阶段性需求发展的特征。两个方向是指社会责任的宏观方向和微观方向,三个层面是指国家需求层面、企业内部员工需求层面、社区和买房者层面。不同时期,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不相同的,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1.2.1对购房者的社会责任
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最根本需求的组成部分是其对购房者的社会责任。只有房地产企业提供的住房达到正常的建设标准,并不会对社区内居民的长期生活产生负面效应,才会形成有效的客户群。简单来说,房地产企业对购房者的社会责任就是必须承担的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明礼诚信责任。1.2.2对企业人的社会责任
企业人是一个广义的契约联合体当事人范畴,包括投资者、企业家、经营管理者和一般性的企业员工。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企业人的社会责任覆盖面比较大,其承担的责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本身必须承担的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明礼诚信责任;
二、在社会价值活动中,房地产企业必须承担科学发展的责任;
三、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保护环境,促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责任;
五、对目标区域内,通过物力、财力捐献对文化医疗卫生事业的策应和支持;
六、房地产企业要承担扶危济困,发展慈善事业;
七、对企业内部,房地产企业要有效地为其员工提供人身健康保护;
八、现代经济活动中,企业的科技创新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1.2.3对环境的社会责任
在党和国家的社会性发展战略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共性的社会价值塑造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其中,一个先决条件是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在房地产建设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很难避免,但却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保护环境,促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就是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社会责任。1.2.4对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
房地产企业是我国建设类行业中的主体,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同时,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关联行业的发展。如水泥、建材、冶金等行业。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科学化发展的道路;
二、对地方性社或者社区慈善、伦理、公益等贡献,正能量的发挥;
三、行业整体科学技术、管理方式等方向的转变。1.3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标志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和社会性价值财富的转换程度,也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程度。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泡沫经济的发展趋势,成为虚拟经济发展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一方面,这是国家政策管理空白所致;另一方面,则是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所产生的。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最暴利的行业之一;但是近年来,其承担的社会性责任却没有与其暴利的增长相一致。房地产企业通过土地的重复性开发利用而产生的经济价值,并没有形成和谐的社会需求氛围,也没有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的创新。所以说,这是一种不健全的行业企业经营现状,亟待房地产企业履行其社会性责任 第2章 房地产企业责任缺失表现形式及造成社会问题 2.1.1高房价
当前,房地产发展呈现出畸形化发展的态势,高房价是其中一项非常严峻的问题。高房价的形成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产生的,而是房地产开商通过利用国家政府的管理政策漏洞和高银行信贷的价值机制进行的反逆向操作。在房地产企业的构成中,相当一部分企业“五证不全”,但是却钻了政策的空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力,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利润的非正常因素影响。
当一个行业出现长期整体暴利情况的时候,房地产企业不蜂拥而起倒成为一种非正常现象。当前,住房价格并不是由房地产的收益和效用决定的,而是脱离市场基础的“见利忘义”。2.1.2高房价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分析
高房价,既是一种市场投机行为,也是对虚拟经济的非正常放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种虚拟价值的增长并不是建立在有效市场销售机制基础上的,而是将房地产与国家银行资本进行了捆绑,甚至是房地产企业“绑架了”银行等金融机构。长期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国家社会生活的稳定。
从企业社会责任共性需求的价值角度来开,房地产企业的伦理道德责任成为一种稀缺,高房价的盲目性投资建设使我国出现了很多“鬼城”。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不是消费者不需要住房,而是高额的住房负担使其望而却步。可以说,高房价是建立在损害社会民生基础之上的。
2.2房地产企业对购房者缺乏诚信
在明礼诚信方面,房地产企业也没有达到相应的需求标准。购房者因为不了解房地产行情,或者对于房地产企业应该提供怎样的产品服务与质量也没有形成一个概念性的思维。比如房地产行业传统的“七通一平”服务。在实际的住房销售过程中,他们将“七通一平”的产品服务内容进行了阶梯度差异分解。本来购房者应当享有的产品服务却被告知二次购买,这是一种典型的欺诈行为。对于住房的质量问题,由于很多房地产企业“五证不全”,也就不能够提供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因而只能含糊其辞,或者干脆忽略这一现实问题。甚至购房者在拿到住房钥匙以后,却发现没有产权。这些情况都表明房地产行业整体诚信度不高。2.3住房质量问题
近年来,住房质量问题成为“3.15”活动的一项重要关注内容。房地产企业在追求片面利益增长实现的情况下,一味强调工期的超前工作,但却忽视的住房的质量问题。2.3.1房屋质量事故频发
十年来,住房质量事故频发,遍布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比如北京的“胶水门”事件、上海的“楼倒倒”事件、河北的“楼裂门事件”等等,其他还有竹子钢筋”、“楼脆脆”、“墙歪歪”、“粉末墙”等现象层出不穷。在事件发生以后,房地产企业不是检查自身的建设问题和经营管理问题,而是将事故的责任推向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江南某地的建筑坍塌事件,建筑商的观点竟是天气因素造成的。可谓滑天下之大稽!2.3.2房屋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分析
房屋质量问题发生以后,直到媒体进行曝光房地产企业才匆匆出现,但却没有一个主动进行社会责任的担当。当然,也有房地产企业直接沉默消失。住房质量问题,造成的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问题,还有住房企业、政府监管的时效操作问题。可以说,住房质量问题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深层次问题。
房屋质量问题固然有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人祸”强于“天灾”。如果房地产企业将社会责任担当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下足功夫,怎么可能会出现那么多的质量问题?
2.4房地产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不协调
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另一项问题是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不协调。在追求片面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选项。更多的情况下,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被企业的片面利益侵占。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拖欠劳动报酬、侵犯人身权利等等。从社会、企业和谐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利于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也不利于房地产企业核心文化的建设和形成。因此,内部关系不协调的房地产企业不具备长期发展的市场价值、社会价值。2.5环境污染
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改造,建筑噪音、路面硬化、建筑材料的运输堆砌、绿化工作的迟滞等等都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下,房地产开发在有效的目标管理控制中本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但是,因为房地产企业的片面性利益追求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被长期忽视。政府相应的监管部门,在这项工作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发挥最大的价值性因素。
2.6纳税与财富不成比例、对公益事业不积极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高暴利性行业;但是却没有成为我国的高纳税行业。同时在公益性事业方面,房地产行业也没有建树可言。房地产行业并不是政策性游离行业,也不是阶段性发展行业。在国家对其进行强有力的调控下,房地产行业依然“荣登”我国暴利行业之首。在房地产行业快速集聚社会财富的情况下,其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程度依然比较低。
另一方面,很多房地产企业“五证不全”使其“偷税”、“漏水”现象比较普遍。甚至“虚拟成本”、“虚开发票”等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也时有发生。纳税和关注公益事业不是给企业增加负担,而是树立其良好的形象和信誉。第3章 房地产企业责任缺失产生的原因分析 3.1房地产企业追求暴利的资本本性
房地产行业的经营具有特殊性,容易形成暴利模式。住房建设工作完成后,房地产企业不会再投入生产资金,并且通过销售来实现增值。这种增值模式几乎属于全额返还,无论按揭付款,还是购房者的全额支付都不会影响价值增值增。更多的情况是房地产企业将所属项目与金融机构进行了捆绑,有了暴利实现的强有力保障。即使在金融机构限制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也会通过内部采购来实现利益获得。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暴利的资本本性就成了房地产企业的最大目标诉求。3.1.1导致房价的快速上涨
在追求暴利的目标下,有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保障,房地产企业忽视了住房的本来成本效益,便将更多的暴利诉求追加到房价当中去。通过循环反复地操作,房价就脱离了本来的成本价值范畴。在房地产政策和金融机构的管理空白区域内,房地产企业更加积极地推动房价的快速上涨。一旦资本本性成了房地产行业的最大目标价值追求,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功能就会被大大削弱;而企业社会责任功能的削弱反过来又会形成新的房价上涨情况。3.1.2导致住房质量问题
造成房地产住房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房地产企业追求暴利的资本本性是关键性的原因。房屋质量问题固然有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人祸”强于“天灾”。按揭付款等预售房机制都对住房质量有相当的影响,再加上房地产行业仍然没有摆脱“买方市场”的操作局面,就促进了开发商和建筑商的“投机倒把”行为发生几率。众所周知,住房建设利润是被层层分割的。建设承包商通过利润层层分割,使得最后的建筑商利润被大幅削减。建筑商为了保证利润的实现,一方面对内减少支出,另一方面则会减少住房建设必须的原材料、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的投入。当这些因素叠加之后,住房质量必定会由于房地产企业资本本性的抬高而降低。3.2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房地产产业供应链条的现状,也是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在住房交易链条中,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之间是非对称的关系。首先在住房信息资源方面,房地产企业的操作过程要隐蔽的多,而不会对购房者进行公布;再者,即使住房出现了质量问题,购房者群体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实力去改变质量问题。这一群体最大的期待就是房地产企业的关注、修复。至于赔偿,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房地产企业由于销售利润追求的影响,经常会对购房者进行虚假信息的引导。所以说在房地产供应链中,购房者是绝对的弱势群体。3.3 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懈怠
在很多地区,由于区域内缺少实力强劲的工业企业或者服务型企业,因而财政方向的税收需求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区域阶段性的发展来看,只有房地产行业能够实现赋税快速增加的目的。因此,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就会“睁一眼闭一只眼”。究其原因,区域本位利益上的需求所致。在执法监管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会有意地减少惩处事件,进而形成警戒约束价值性的降低。此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更难发挥了。3.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从国家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发挥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这一领域,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既没有规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范畴,也没有公平公正的法律约束体系。对于企业责任这社会性问题来说,没有规矩确实难成方圆。第4章 社会的积极对应情况及不足分析 4.1国家相关积极政策及不足 4.1.1遏制高房价
房地产行业的高房价,其实有很多社会性影响因素在里面。前面说过,房地产虚拟价值的增长并不是建立在有效市场销售机制基础上的,而是将房地产与国家银行资本进行了捆绑,甚至是房地产企业“绑架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房地产既可以保障财政收入的及时和平衡,也对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对于行政主脑来说,房地产能够彰显其政绩。因此在遏制高房价方面,即使再积极地政策也是不会被完全贯彻实行的。
4.1.2保障住房质量
在保障住房质量方面,虽然建设部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和《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但是适应政策的处置力度并不大。对于住房建设违规违纪的行为,大多处罚方式比较轻微,难以引起房地产企业足够的重视。4.2成立消费者协会
在对房地产行业的规范性操作方式选择中,很多人认为成立消费者协会是一项很不错的选择。的确,这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消费者协会成立以后,可以集中房地产行业的各种信息资源,并进行有效的分类。在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方面,消协将发挥巨大。的作用。4.3购房者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工作逐渐被细化,并得到了广大社会力量的支持。在房地产交易的过程中,购房者群体可以通过“团购”的方式增加弱势群体一方的整体实力。如果所购住房出现了质量问题,购房者可以从三个方面约束房地产企业:团购群体、消费者协会、法律途径。如果是非团购购房者,则可以直接通过消费者协会和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4部分房地产骨干企业的积极应对
根据市场经济的操作法则:在经济活动链条中,任何情况下销售主动方的活动方式、原则、目标都是最积极的因素。房地产行业也遵循这样的发展原则,并由行业中最积极的骨干型来承担责任。在房地产行业中,骨干企业的积极应对是最好的企业责任发挥典范。我们可以通过树立骨干企业的形象,来构建区域内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发挥模式。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骨干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远胜于法律法规的集体性约束行为,也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社会正能量的发扬发挥。
4.5新闻媒体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积极引导及不足
在房地产行业的外围环境因素中,新闻媒体的社会共性价值典范的积极引导也非常重要。新闻媒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宣扬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一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是区域内的社会共性价值追求。因此新闻媒体只有很好地运用舆论监督的力量,弥补其在企业社会责任重引导价值的不足,才能够促进房地产行业社会责任的有效承担。第5章 强化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性建议 5.1政府推进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5.1.1发挥政府正确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推进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理应把企业社会责任发挥最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指标,并进行积极的有价值的引导。在消费等外围环境的构建中,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不能欠缺,要逐步完善。消费者方面,政府要积极树立正确的维权理念,走理性维权的路子。5.1.2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规,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监督
这项工作的贯彻和实施,必须要抛弃地方本位主义思想和短期目标价值思维定式。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监督就要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进行。5.2加速行业的集中,提高房地产行业的进入门槛
笔者前面提到,房地产行业中很多“五证不全”的企业都参与到开发建设工作当中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进入技术壁垒不高,频繁的进入推出和高暴利资本本位性质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行业的政策性集中力度不高,资源利用和协调度比较差。同时,地方本位主义思想也使得房地产企业出现了遍地开花的现象。那么,房地产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怎样做呢?
简单来说,就是提高房地产行业的进入门槛。在规范住房建设过程之前,政府职能部门有必要对相关的房地产企业进行各项价值资源的评估工作。满足目标需求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准予进入,而条件欠缺的企业则一律禁止。在相关评估工作中,企业社会责任要被列为一项重大评估内容。通过目标土地资源的使用,加快房地产行业的资源整合力度,迫使小房地产公司退出房地产行业。5.3改变监理单位的委托人
这项工作必须有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来主导,将监理单位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利益链条打破。通过社会舆论的监督,政府相关主导部门要对工程的细节、信息资源、住房合格资质等各项指标进行社会化公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监理单位的独立性、实效性工作发挥。在保障房地产企业社会价值责任和产品的质量服务等方向上受到严厉的监管,并得到必要的提高。当然,我们还可以实行“连坐制度”。房地产企业、监理单位都要进行相关管理检验水平的提高。一方出现事故,另一方要承担重大连带责任。5.4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对于影响住房质量的外围性因素,相关的法规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责任界定,因而使得质量保障工作的权责更加模糊化。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彻底的的保障住房质量,仅仅依靠重大事故的问责机制是不够的,必须要提高国家主导的政策影响力水平。这就要求对房地产行业加大行政处罚力度。5.5改良预售房制度
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行业的预售房制度本身就不是公平经济活动模式。但是这种操作机制,总体上来说获得的利益要大于付出的成本。无论房地产企业,还是经融机构,都需要预售房制度的支撑。在很多地区,由于区域内缺少实力强劲的工业企业或者服务型企业,因而财政方向的税收需求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区域阶段性的发展来看,只有房地产行业能够实现赋税快速增加的目的。所以说,预售房制度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阶段性必要。
对于预售房制度,我们只能从其关联因素和外围影响价值的层面去改良。使房地产企业既能够健康快捷地发展,也能满足地方财政资金的需求。5.6行业规章制度
行业规章制度是产业经济内部的资源使用与协调制度,对房地产行业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来说,行业规章制度不具有强制约束性,它是行业企业内部共同行为价值标准以及行业发展诉求的总体框架制度。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说,行业规章制度是典型的行业内部共同社会责任担当行为规范。房地产企业与该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市建立在一种诚信基础之上的,而行业协会与社会也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我们只要理顺这几种关联要素之间关系,就能够建立“和谐型”房地产行业的社会责任模型。
5.7发挥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
房地产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最终的受益人是整个社会大众。因此,社会大众有必要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必要的监督。在国家“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下,社会舆论监督机制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并营造房地产社会责任担当的良好外部氛围。同时,社会舆论也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姿态,不要过分干预房地产企业的建设经营管理。一般说来,新闻媒体在社会舆论监督中具有普遍的共性价值遵守。所以新闻媒体只有很好地运用舆论监督的力量,弥补其在企业社会责任重引导价值的不足,才能够促进房地产行业社会责任的有效承担 第6章 结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房地产行业关系着国计民生问题。对国家社会生活的安定局面,有一定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出现了新的需求。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下,房地产企业只有切实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才能够完成行业企业的使命。致谢
本论文是在陈新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首先对陈老师的耐心指导与批评指正致以崇高的敬意。老师光辉的人格和平易近人的形象对我影响极大,老师的教诲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进。参考文献
[1]李立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13,(01)[2]张忠.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和我国的对策,前沿,2012,(06)[3]仲大军.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2011,(05)
[4]殷格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评价.WTO经济导刊,2011,(01)[5]王怀勇.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与制度的完善之前瞻.生态经济,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