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保密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保密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人才是保密事业兴替的决定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保密干部队伍是形势所迫也是现实所需。为全面了解县级保密干部队伍现状,推进保密工作深入开展,近日,我们对全县专兼职保密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走访调研。
一、基本现状
此次调研共调查40个乡镇和107个县直单位,调查在岗保密干部153人,其中专职保密干部4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身份级别情况。在被调查的人员中,男性66人,占43.1%,女性87人,占56.9%;公务员身份的75人,占49.0%,事业编制的66人,占43.1%,其他性质12人(主要为金融、电力等企业单位),占7.9%。专兼职保密干部队伍中,有正科级干部3人,副科级干部30人,占总数的21.6%。保密干部均由单位在岗在编人员担任,无临时借用人员。
二是政治面貌情况。在被调查对象中有共产党员126人,团员7人,党团员共占86.9%,除部分企业和政协机关以外,其他单位保密干部全部为党团员担任,政治素质较高。
三是年龄结构情况。在被调查的人员中,35岁以下的85人,占55.6%,35-50岁的58人,占37.9%,50岁以上的10人,占6.5%,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四是知识结构情况。在被调查的人员中,高中或中专学历的47人,占30.7%,专科学历的97人,占63.4%,本科学历的9人,占5.9%,其中有2/3以上是通过自考或函授获得专科或本科学历的,第一学历为本科者屈指可数。
二、存在的问题
1.人员流动不顺。专职保密干部流动不畅和兼职保密干部流动随意的问题并存。2005年以来,我县保密局调出1人(平调),调入2人,现在岗时间最长的达14年,在保密部门工作年限平均达6年,县级保密部门工作人员流动缓慢,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作定位在“看门守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兼职保密干部的无序流动和随意流动。我县有乡镇和县直单位近150个,仅2005年年底就有30家单位对保密干部进行了调整,调整面达五分之一,有的保密干部刚熟悉工作进入角色又被调走从事其他工作,造成工作上的断层。近几年,我县每年保密干部队伍调整都在20人以上,有的单位甚至年年都是新面孔,给保密部门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岗位责任不明。一人多岗的现象十分突出,没有做到专岗专责。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保密干部全部为兼职人员,除了从事保密工作以外还兼有办公室值班、档案文件、后勤财务、政工人事等方面的工作,基层保密员至少兼职两项以上,多的达到四、五项,根本无暇顾及保密工作,保密工作无形之中成了“搭头”和“摆设”。如县政府办保密干部兰伟超,一人负责机要、保密、文件、档案、印信、办文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各项工作要面面俱到,确实分身无术。
3.业务能力不强。保密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或者中途改行,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有的对保密法规、规定一问三不知,使得单位保密工作漏洞百出,保密责任无法落实;有的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连电脑、传真等日常办公设施都不会运用,更谈不上对这些现代办公用品进行保密技术检查和提高其防范能力。2005年以来,我县组织参加市级以上保密学习培训15人次,县内每年都举办了保密干部培训班,三年来培训对象达500余人次,但是由于兼职保密干部流动随意,每年调整的面很大,有的刚熟悉工作进入角色又被调整到其他岗位,整体业务能力还是没有得到较大提高。
4.激励手段不够。一是领导认识有偏差。不少单位领导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无密可保、保密无用”的论调大行其道,致使保密人员和保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极大地制约了保密事业的发展。二是激励机制有问题。由于没有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尽管保密干部在工作中为保守国家秘密沤心沥血,任劳任怨,但在评价工作绩效时,绝大部分单位往往忽视保密工作,保密干部的劳动成果得不到承认和认可,保密干部辛辛苦苦干一年,不谈物质奖励就连精神鼓励也没有,其得到的回报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代价存在很大的落差。三是社会地位有影响。县级保密部门机构不健全、社会知名度不高,保密干部成了干部队伍中的弱势群体,保密工作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部分保密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思迁不思变、思调不思干。
三、对策及建议
当前保密干部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上级保密工作部门的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促进保密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保密工作,解决保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县国家保密局作为县级保密工作管理机构应单独设置,编制不得少于3人,提高保密部门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县委保密委,应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具体领导保密工作的作用。各县直单位和各乡镇要建立健全保密组织,成立保密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保密干部,保密工作要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选调一批懂技术、懂法律、善管理的人才充实到保密干部队伍,从而优化保密队伍结构。各级各部门要安排足够的保密工作专项经费,保证保密工作正常开展。
2.加强管理,大胆创新,完善制度和办法。针对兼职保密干部随意流动、难以管理的的问题,探索建立在新形势下兼职保密干部队伍管理的一系列新办法。一是建立保密干部备案审查制度。保密岗位人员异动,属单位内部人员调整的,必须征得保密部门同意;属组织调动的,征求保密部门的意见。二是建立保密岗位从业资格证制度。探索建立与会计、档案、卫生等专业技术行业相类似的从业资格证制度。新任保密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并取得从业资格证以后方可上岗,否则按规定进行处理。三是建立保密干部双重管理制度。保密干部由所在单位和保密部门双重管理,对保密干部的年度考核,由所在单位和保密部门双重考核,对保密干部的提拔任用组织人事部门要征求保密部门的意见。
3.加强培训,学习强能,提高素质和能力。学习培训是提高保密人员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为此,要把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保密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来抓,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一是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定期地组织保密干部到党校、外地参观学习,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专业和理论培训班,不断拓宽视野,拓展知识面。结合工作实际,邀请省市县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和业务研讨讲座,提高保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二是拓宽学习领域。不但要学习保密传统业务知识,还要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协调处事、科技、经济、管理、现代化办公等与保密工作有关的知识,努力使保密人员成为“多面手”。三是扩大培训覆盖面。每年办好一次全县保密干部培训班,并开展专题课题座谈,力争全县涉密人员受训比例达到90%以上,切实做到张口能讲、提笔能写、动手能干、上机能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4.加强激励,营造环境,凝聚人心和士气。各地各单位要关心爱护保密干部,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保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可参照机要、纪检、档案等部门和外省市的做法,设立保密干部岗位津贴,解决专兼职保密干部待遇低的问题。为了鼓励工作人员扎根保密行业,可建立一整套保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制度,从事保密工作同样可以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保密工作大会,对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优秀保密干部要破格提拔重用。
第二篇:关于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关于如何加强我区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区委部署,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同志为组长,区纪检、区委组织部、区机关工委、区人事劳动保障局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调研组,于11月20日至12月30日,就“如何加强我区干部队伍建设”这个课题,对区委机关、区人大机关、区政府机关、法检两院等单位及**镇、**镇、**镇等6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以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查询统计资料、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课题调研组对我区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我区干部队伍基本状况
(一)处级干部情况:我区共有处级干部27人,其中女干部3人,占11%。大专学历以上26人,占96.3%,其中研究生2人,占7.4%。平均年龄47岁,其中45岁以下12人,占44.4%,45至55岁12人,占44.4%;55岁以上3人,占11.1%。
(二)科级干部情况:我区共有科级干部329人,其中:领导干部246人,占74.8%;非领导干部63人,占19.1%;离岗干部20人,占6%;女干部46人,占14%。平均年龄44.5岁(未含离岗干部)。
科级领导干部246人中:正科级干部89人,占36.2%;副科级干部157人,占63.8%;女干部29人,占11.8%。中专学历以下41人,占16.7%;大专学历122人,占49.6%;本科学历83人,占33.7%。平均年龄44岁,其中35岁以下的42人,占17%;36至45岁的112人,占45.6%;46至50岁的56人,占22.8%;51岁以上的36人,占14.6%。
非领导职务科级干部63人中:主任科员17人,占27%;副主任
科员46人,占73%;女干部13人,占20.6%。中专学历以下17人,占27%;大专学历25人,占39.7%;本科学历21人,占33.3%。平均年龄45岁,其中35岁以下的13人,占20.6%;36至45岁的21人,占33.3%;46至50岁的12人,占19%;51岁以上的17人,占27%。
离岗科级干部20人中:正科级8人,占40%;副科级12人,占60%;女干部4人,占20%。中专学历以下12人,占60%;大专学历6人,占30%;本科学历2人,占10%。平均年龄58.5岁。其中55岁以下4人,占20%;56岁至58岁6人,占30%;59岁以上10人,占50%。
(三)一般干部情况:我区一般干部2663人(截止2003年12月25日),其中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序列人员304人,事业编干部2359人。女干部862人,占32.4%。中专学历以下1230人,占46%;大专学历1085人,占40.7%;本科学历341人,占12.8%;研究生学历7人,占0.3%。平均年龄36.4岁,其中35岁以下1365人,占51.3%;36-45岁611人,占23%;46-50岁251人,占9.4%;51岁以上436人,占16.4%。
二、我区干部队伍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1、有一个与时俱进、团结奋斗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行,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整体优化。目前,区委班子成员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大部分领导干部处于45岁以下年龄段。一批敢干、能干的同志进入了各级领导班子,锐意进取,敢于改革,他们倾注全部精力,为建设新**打下了扎实的政治经济基础。
2、有一个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干部队伍。**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城郊市区,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待遇也远远比不上**
区和**区,但各级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工作环境艰苦,但服务环境更优,以更快捷,更贴心的服务努力创建文明机关,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大规模组织工作队下乡帮扶,俯下身子多办实事,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3、深入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很多成功经验。在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量化绩效管理、干部考核与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近几年严格实行“三制”选拔任用干部,通过实行离岗、转岗、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等办法疏通干部“下”的渠道。拓宽干部“上”的途径,特别是2004年拿出44个岗位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扩大范围,改进方法,促使一大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了广大干部工作、学习积极性,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4、初步建立了干部管理监督体系。2004年,我区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工作的意见》,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为重点,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离任审计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谈话诫勉制度。实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和大众媒体的监督。初步形成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合力。
我区历届领导班子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借鉴先进的干部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区实际,不断推出我区干部管理工作新举措、新制度,使干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干部队伍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但要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我们还有一些差距,在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二)不足
1、干部队伍趋于老龄化。
各级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偏于老龄化。处级干部平均年龄47岁,科级干部平均年龄44.5岁,一般干部平均年龄36.4岁,全区45岁以上干部占了40-60%的较大多数。这一现象在基层尤其明显,如**镇46岁以上干部占46%。主要原因是干部入口不畅,缺乏新陈代谢。由于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岗位职数有限,虽然我区已大力推行离岗、内退等方式空出领导岗位,通过公开选拔扩大选用范围,但由于报考人数不达要求等原因,今年拿出来公开选拔的44个岗位取消了8个,领导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还未能达到预期的成效。加之近几年通过考选、选调、调任或提拔等渠道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仅占退出公务员队伍人员的16%,致使公务员队伍普遍老化。这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极不相称。
2、干部待遇分配不尽合理。
干部待遇在分配上存在向机关倾斜的现象,机关干部享有每月出勤等补助和津贴,基层干部却没有这一待遇。这与我区财力局限有关,但基层地处偏远,工作条件艰苦,基层干部来回奔波落实各项工作,有时还要贴钱下乡、出差,待遇却比机关干部低,这种反差直接导致基层干部队伍缺乏稳定性,基层干部想往机关单位调,机关干部不愿下基层,即使是提拔重用也不愿到基层任职的现象。
3、基层公务员队伍缺编较严重。
基层公务员出现较为严重的缺编现象,如**镇现缺编公务员16名,占编制数的36%。不少公务员身兼数职,如基层纪检干部身兼数职的占总数的45.7%。其原因是相当数量优秀基层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途径调离基层进入各级机关单位,但基层干部队伍却同时面临进口不畅的难题,每年分配给我区的选调生、选拔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数较少,基层干部队伍缺乏新陈代谢,后继乏人。人力上的不足导致基层干部工作超负荷运转,大量具体工作由事业编人员、工勤人员承担,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也使部分干部产生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成效。
4、干部队伍素质与新形势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专以下学历科级领导干部达16.7%,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达27%,一般干部达46%。这有其历史上的原因,如录用硬性指标不高,存在个别人情关照、政策照顾,对后续学历教育重视不够等,使部分干部素质达不到工作要求,肯干却不能干,交办任务或者无能力完成,或者完成不到位,成效低,只能分配在次要岗位上,导致有些单位出现在编的人不少,骨干却不多,少数几个骨干忙于应付大量工作,对工作的深入开展方面无暇调研和思考,工作进展较慢。
5、工作岗位责任制、干部考评奖惩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工作岗位责任制、干部考评机制在实行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分解还不到位,硬性指标不多;干部考评奖惩机制的科学化还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阶段,目前以“奖”为主,对“惩”的科学界定与合理施行的研究还不够;责、权、利相统一的目标要求还未能达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个别干部因年龄偏大或受过处分,在主观上认为无政治前途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如果在岗位责任制、考评奖惩机制上缺乏约束力,极易出现人浮于事或不作为、“熬年头”等现象。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我区干部队伍状况、优势与不足的调查分析,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
1、树立“自上而下”的干部队伍建设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首要问题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防止出现“外行人管内行人”的素质倒挂现象,坚持
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层。
2、树立“以人为本”的干部队伍发展观。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按照强班子、带队伍、促工作、创佳绩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管人机制,整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3、树立“从严管理”的干部队伍监督观。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从严治党”要求,从严管理干部队伍,严格执行各项党纪政纪等规章制度,落实奖惩制度,强化管理监督,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塑造廉政勤政的干部队伍形象。
(二)健全体制
1、建立能者居上的用人机制
在干部使用上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坚持做到不唯资历看潜力,不讲台阶重实绩,通过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聘任制、换岗交流机制,促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达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目的。
(1)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继续推进选拔范围扩大化、选拔渠道多样化和选拔方法科学化。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大力推行竞争上岗,提高选拔工作的公开度与透明度,扩大群众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着力构建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机制,进一步开阔识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打破人员身份、性质的界限,配强领导班子。
(2)试行聘任制,完善任期制。一是推行党政机关公务员序列副职聘任制。二是在镇、街道推行领导干部聘任制,择优聘任镇、街道领导。聘任制可以采取不改变干部原有身份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打破了条、块的壁垒,同时完善任期制,使这类干部的“下”变得易于操作,使领导岗位更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
(3)加大年轻化力度,推行常务制。加大优秀年轻干部“上”的力度,把他们及早推上第一线施展才华。一是利用党委政府换届和行政区划调整的契机,放胆起用新人,特别是注重在“一把手”年轻化上求突破。二是积极推行常务制。选择副职中的优秀年轻干部,先任命为常务副职进行压担培养,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提拔重用。
2、建立双向提高的干部交流机制
加大干部交流工作力度,进行机关对基层的纵向交流,即机关对基层相互交流,使机关干部增强实践能力,也给予基层干部一个上的空间和机会。在用人政策上体现向基层倾斜,从实践中煅造人才。进而形成鼓励年青干部多到基层去锻炼自我,提高素质,强化工作作风的重视基层工作的正确导向。
3、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
对干部的考察考核是对其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现实表现的综合评价,是干部作用和干部管理的主要依据,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首先要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定量定人定单位,即对单位工作进行定量、定时、限期完成,对在岗时间、在岗人员、岗位职责、不在岗原因进行明示,形成制度进行张榜公布,同时公布投诉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以此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同时建立实绩考察为主的考核制度,通过个人总结、单位审核、群众评议、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干部的工作成绩予以客观评价并将其作为奖惩依据。在干部考核过程中采用科学方式降低主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增加考评公正度。
4、建立干部激励机制。
要有效激励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就要真正落实奖惩制度。对工作确有成绩的干部,设多项奖励扩大表彰面,如综合奖类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可以分为先进科级干部、先进个人两个层次,领导和领导比,一般干部和一般干部比;另设单项奖类的突出
贡献奖、优秀写作奖、学习奖、廉洁奖、团结奖、监督奖、关心集体奖等,多从精神方面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评先创优时可以采取集中不记名投票方式产生,真正评出优秀干部,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对工作中表现不良、责任心不强导致失误的干部,要按规定该罚的罚,该降的降,做到惩罚得当、合理,才能易于被干部接受和起到教育作用。对犯过错误的同志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该起用的起用,该奖励的奖励,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5、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加大对基层的财力投入,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在财政支持上向基层倾斜。提高基层岗位补助和津贴,落实基层干部待遇,解决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解除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
6、强化干部管理监督机制。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监督,一级抓一级,实行监督责任制。要把组织部门的监督与执纪执法部门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民主人士的监督、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
(1)建立用人责任追究机制。对用人审批流程建档立卷,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任用干部工作中的问题,建立用人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在用人问题上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干部工作逐步走向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2)制定完善的干部监督机制。广泛借助各监督职能部门的监督成果,多渠道、多层次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一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或有问题,但一时又查不清的干部,纪检、组织部门可以及时给予谈话诫免,必要时建议调整他们的职务和工作;对违纪违法等小苗头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或减少干部犯错误,避免小错酿成大错;对违法违
纪现象不论职务高低,坚决查处,公开处理,以示警戒,将腐败现象遏止到最低限度。
(3)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再好,如果不执行,也只是一纸空文。各单位、各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果每个制度都能落实,干部队伍的管理将有明显的改观。因此当务之急不是制定制度,而是要抓好各项制度的严格落实。
7、建立综合培养的教育机制
用人必先育人。只有经过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多方位培养锻炼,才能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执政能力。为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干部综合培养力度,促使他们早成熟、早成长。
(1)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各级干部普遍政治思想较好,但也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深、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等问题。对此,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注重党性锻炼。进行警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先进性教育,促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组织他们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增强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加大科技知识培训力度。坚持常规办学与短期轮训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让干部及时掌握反映当代先进科技成果的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主动适应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可采用委托高校代培、外送进修、函授自考等形式,分期分批选送优秀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努力扩大学习培训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3)加大实践能力的锻炼力度。鼓励支持干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一是采取下派挂职、参加下乡工作组等方式,将素质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但缺乏基层锻炼的优秀干部、选调生安排到村级组织接受锻炼;二是抽调干部参与全区重点难点工作,如创建文明城市、土地确权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等,经过艰苦工作环境的磨练,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解决,激发干部奋发向上、负重奋
进的热情,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营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包含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办公设施、现代化程度等硬件条件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提倡分工不分家,互帮互助;在严格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个性,树立平等观念,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平等、团结的工作软环境,增强凝聚力,使广大干部乐岗敬业,身心投入地开展工作。
(二)要注意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要依托合理的竞争机制,确立公平竞争的导向,鼓励开诚布公地比实绩、比贡献、比能力,对广大干部要求进步予以肯定,同时严肃处理背后搞小动作、走人情、托关系等不正之风,营造一个人人争先,奋发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
(三)要注意营造公道正派的工作环境。要大力弘扬正气,倡导诚信、敬业的工作作风,对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干部给予高度评价和公正的待遇,对跑官买官、不干实事的干部予以诫勉,对敢于管理、敢于批评的干部给予肯定和表彰,鼓励干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工作,树立公道正派的导向。
(四)要注意营造温暖贴心的工作环境。领导干部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工作表现。要营造一个温暖贴心的工作环境,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关心爱护干部,改变高高在上的指挥姿态,俯下身子听取群众意见,和风细雨地化解情绪,实实在在地落实干部群众的待遇,真真切切地关心群众的冷暖,帮助群众解决后顾之忧,使干部群众真正感受到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和重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产生任劳任怨、勤恳工作的动力。
(五)要注意营造严明纪律的工作环境。无规矩则不成方圆,要树立干部队伍新形象,首先要严明纪律。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遵
守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等各项规章制度,令行禁止,奖罚分明,绝不允许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使广大干部牢牢树立纪律观念,自觉约束自身,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
*
第三篇:加强人武部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人武部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査与思考
万方数据■内蒙古包头军分区政治委员刘二明
加强人武部建设核心在党委,关键在干部。近期,我们结合下部队检査帮 带等时机,对军分区所属人武部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作了一些调査与思考。总的 感到,当前人武部干部队伍整体是好的,多数同志思想稳定,尽职尽责,在本 职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少数同志在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工作标准 和纪律养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问题表现
通过调査了解,我们认为,当前人武部干部主要 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取精神退化,缺乏 干事创业的劲头。一些干部对武装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不够,感到人武部人少事杂、难有作为;有的责任心 不够强,安心不尽心,在职不尽职,思前途想后路,没有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干好工作上;有的对个人 发展进步信心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提升进步没多 大奔头”的想法。有的吃苦奉献精神淡化,从边防或 偏远单位进了城,只想在城里安顿好家属工作和小孩 上学,别无所求,熬年头、守摊子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业务素质弱化,缺乏胜任岗位的本领。调査发 现,多数人武部干部存有不懂不会的问题,能够熟练 掌握本职业务的仅占39%,特别是对专业性较强的业 务,大多是一知半解、现学现卖。有的军事干部不会 组织训练,有的政工干部搞不了教育,有的后勤干部 不熟悉后勤业务。想武装、抓武装、强武装的自觉性 不够,尤其是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思考 不多,研究不够。三是工作标准虚化,缺乏务实创新 的作风。有的不是把工作出色作为追求,而是把工作 出手作为目的,干工作、办事情只求过得去,不求过 得硬,缺乏精品和一流意识;有的因循守旧,思想保 守,不愿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一些领导关
•46.(S防2013年第2期
注,容易出名挂号的事比较重视,对一些打基础、利 长远、见效慢的工作关注不够;有的自甘落后,工作 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把弄虚作假应付当作能力和本 事,抓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务实作风比较缺 失。四是自我要求“软化”,时有不遵规守纪现象。个别干部到人武部工作后,总想喘口气、松把劲,甚 至想好好放松一下,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游离于 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之外。有的言行过格,说 话办事不分场合地点、不顾身分形象;有的爱好过 线,贪图享乐,追求所谓的潇洒,出入一些不该去的 娱乐场所;有的交往过滥,“交有用的、傍有钱的、靠有权的”、甚至与一些不三不
四、身分不明的人称 兄道弟、拉拉扯扯。种种现象,都有损部队干部在人 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原因剖析
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归 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教育欠账,思想引 导跟不上。调査了解到,有的单位平时很少有针对性 地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政治理论学习也很少幵展,即使召开民主生活会也只是走走过场;有的单位领导平时疲于应付具体事务,疏于同干部交心通气,对干 部思想把不准、情绪摸不透;有的领导班子责任心不
强、怕得罪人,对干部该教育的不教育,该引导的不 引导,致使部分干部党性有所弱化,活力有所下降。二是发展受限,干部晋升渠道窄。问卷调査75名人 武部干部,有38名干部认为到人武部工作,个人发 展进步受到了限制和影响,占调查人数的46.9%;有 14名干部对“到了武装部,别想再进步”这句话表 示认同,占调査人数的17.2%。以我们分区为例,18 名人武部主官从野战部队、边防部队和上级机关交流 来的有16名,占88.9%。客观地讲,受编制体制、工 作性质的影响和政策因素的制约,人武部干部特别是 人武部主官得到提拔的机会很少,交流是入口、转业 是出口的现象客观存在。三是帮带滞后,能力素质提 升慢。近年来,各级在干部培训方面,针对作战部队 的多、人武系统的少,领导干部的多、一般干部的 少,特别是人武部的一般干部很少有机会参加军分区 以上的集中培训。个别干部对自己要求不高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缺乏自觉性、针对性,造成个别干 部思想观念、知识层次、实际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和 岗位要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四是激励缺失,创争氛围不浓厚。调査分析感到,多数同志认为人武 部工作相对轻松、舒适,觉得可以歇歇脚了,不求有 功,但求无过,只要平平稳稳不出事就是成绩,争先 进、创一流的意识不强。部分干部“比赶超”的意识 不强,对单位建设出特色、出亮点、出成果不是很看 重,普遍缺少集体荣誉感。特别是在个别相对后进单 位工作的干部,缺少一种改变落后面貌、干出一番事 业的态度和干劲。五是监管不力,规章制度难落实。一些人武部党委组织生活制度不落实,开展组织生活 不经常,不知道党管干部为什么管、管什么、怎么 管。有的单位人情大于原则,对干部满足于工作干得 差不多,言行上不出大格就行。还有的只管营区内,不管营区外;只管工作,不管思想;只管一曰三餐,不管交往活动;甚至“好人”思想严重,上面不点,下面就不管,个别时候还帮忙打马虎眼。
三、对策思考
我们感到,抓好人武部干部队伍建设,应重点做 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联系实际抓教育,不断打牢思想基础。在普 遍抓好创新理论武装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武装工作职能使命教育,教育广大干部充分认清武装工作的地位 作用,破除“人武工作难有作为”的认识,树立干人 武工作大有作为、大有奔头的思想和热爱武装、建功 武装的敬业精神。要广泛幵展谈心交心活动,有针对 性地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通过敞开心扉,讲真话、述实情,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增进了解和理解,进 一步融洽内部关系。组织干部认真学习胡主席关于 增强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一系列重要论述,切实纠正 “盯着位置干工作”的认识偏差,对照“参加革命是 为了什么?当干部应该做些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 什么”进行反省,清扫思想上的灰尘,把暮气换成朝 气。扎实开展“正确对待事业、正确对待职务、正确 对待进步、正确对待得失”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广大 干部牟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不断强化“爱 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思想意识。同时,要搞好人文 关怀,积极帮困解难,对涉及人武部干部切身利益的 实际困难和问题,力所能及地给予关心照顾,让其时 刻感受组织的温暖,激励他们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 在干好本职工作上,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争创一 流工作业绩。
二是多种方式抓帮带,扎实提高能力素质。以创 建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机关为抓手,采取岗位自学、组织抓学、领导讲学、定期考学、以比促学的方法,突出抓好人武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相关政策、制度 和知识的学习,着力解决一些干部基本功不扎实和不 懂不会的问题。坚持把在职培训作为提升人武部干部 能力素质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军地资源,采取集中办 班、以会代训、座谈研讨等形式,提高业务能力。
要充分发挥省军区教导大队培训人武部干部的作用,~ 5年一个周期,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院校培训。同时,建立和完善结对帮扶机制,采取以老带新、以 强带弱、结对互学、互帮互教的方法,通过面对面地 帮、手把手地带,切实补齐能力短板,提升工作标 准,提高工作效率。注重把实践作为提高人武部干部 能力素质的平台,通过参与中心工作、参加地方建设.和应急维稳等时机,放手锻炼干部,大胆使用干部,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长本领,在 工作中长才干,真正成为人武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是多措并举抓激励,着力发掘内在动力。广泛 开展创建先进人武部、争当一对好主官和“立足岗
位、建功武装”实践活动,大力宣扬立足本职、发 奋工作、实绩突出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使大家 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针对人武部工作覆盖面宽、弹 性大、标准容易降低的实际,把不同层面、不同岗位 干部的工作标准进行梳理,明确量化细则,结合大型 活动、年终考核和干部双考等时机,对干部实行综合 考评,以振奋精神状态。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大胆起用、重奖能力素质好 的优秀人才,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对那些有发展潜 力、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打破论资排 辈的习惯做法,优先送学深造,优先提拔使用,做到 “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舞台、干成事的给地 位”;对那些精神状态不好,工作平庸,甚至守摊.子、混曰子、无所作为的干部,不能“既占位置,又 得实惠”。要用好用活现行干部政策,积极推行“机 关干部下基层、边远县城干部进城区、城区干部到边 远县城”交叉任职等制度,使长期在艰苦偏远地区工 作的优秀干部有盼头,中心城区工作的干部有压力。要采取谈话诫勉、安排转业、提前免职等鞭策措施,真正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的目的。
四是依法从严抓管理,切实加强纪律约束。人武 部系统是军队在地方的窗口,干部形象直接代表军队形象。要狼抓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坚持 用制度的“刚性”管好干部行为的随意性。把上级有 关管理规定、作战部队的管理经验同人武部的实际结 合起来,制定出宽严适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 有效管理办法,着力纠治日常管理不严格、四个秩序 不正规、规章制度不落实、军容风纪不严整、执行 命令不坚决等倾向性问题。对不易落实和容易出现反 复的问题,坚持天天抓、反复抓、抓反复,自觉做到 问题不解决不撒手。采取家访、座谈和汇报等形式,了解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情况,通过建立部队、家 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采用落实管理责 任促、发动家庭亲友管和借助地方力量帮的方法,加 强干部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组织管控作用,抓好民 主生活会、过双重组织生活、述职述廉、谈话诫勉等 制度的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坚持从严治 官,上级主官负责管好下级主官,定期或不定期打固 定电话检査其在位情况,对个别自身要求不严,行为 举止不端的“触线”、“闯灯”干部,该批评的要 严肃批评,该制止的要坚决制止,该处理的要严肃 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用党纪党规和严明纪律进行约 束,切实提高人武部干部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第四篇:关于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沿阵地。如何解决新形势下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调查了解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村级干部队伍的现状 --村级干部队伍素质偏低。突出表现为:村级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年龄偏;村级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水平偏低;掌握的现代科技文化水平偏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据统计,某乡12名支部书记中,初中文化程度的9名,占75%;高中文化程度的3名,占25%。50岁以上5名,占42%,40岁以上7名,占58%。--村级干部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陈旧。随着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随之增多,相当一部分村级干部的素质、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等已越来越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村干部认为“示范引导,说服教育”的新办法复杂、费力、费时、费心,工作上倾向于老办法、老经验、老套路,留恋于计划经济时代简单、实用、无风险的行政命令,导致工作中干群之间矛盾增多,干群之间关系紧张,形成了“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让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状。--村级干部为民意识淡薄。有的村干部在工作中由于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不知如何开展工作,而存在畏难情绪;有的村干部认为收入偏低,工作环境差,工作任务重,工作开展难,存在当干部吃亏的思想;有的村干部认为自己年龄大,干不了多长时间,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守摊思想;有的村干部满足于过去的一些成绩,自我感觉良好,存在按经验办事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群众观念、服务意识淡薄,对群众的思想、生产生活不闻不问,对群众的冷暖漠不关心,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将群众放在自己的对立面,遇到矛盾绕道走,当“老好人”“和事老”,甚至在开展工作中抱着“单纯的群众利益”和组织讨价还价,在个人生活中不注意形象,言行举止不注意形象等。--村级后备干部匮乏。宗族观念和既得利益的影响,在职班子对后备干部的选拔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后备干部不足使有些班子出现“不调整不行,调整无合适人选”的“两难”境地。--村级收支矛盾凸现。由于税费改革前各村收入较多,灵活性较大,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了,村级收入减少了,收支矛盾突出了。据了解,某一行政村14个村民组,1600人,现有村干部5人,村民小组长和育龄妇女小组长28人,享受补贴的老干部2人,全村全年共需工资支出3万余元,办公费、计划生育支出、报刊费、征兵及军属慰问费、学习及差旅费、五保户供养费、公益事业维护费等年支出需2万余元,而农业税附加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合计不足3万元,加之村无任何集体收益,年短收2万余元。
二、村级干部的心态 一是存在工作负荷大,后顾之忧重的心态。村级干部一年到头基本上没有节假日,常年是风里来、雨里去,在农业税征收、计划生育、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具体工作中,直接面对群众,处在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在领导与群众之间两头受气,工作难度大。加之工作环境艰苦,吃饭不应时,生活无规律,致使一些同志积劳成疾,得不到有效的医治;有的常年带病工作,离岗或退职后生活无保障;有的对养老、扶小和自身状况忧心忡忡,比比别人自己甚至变成了贫困户,感到寒心,对工作缺乏信心,热情不高,干劲不足。二是存在职务好卸,债务难甩的心心态。在过去工作中,为完成“三提五统”、地税、县乡工程、科技推广等任务,往往是人人想办法、个个出主意,有的从信用社、营业所贷,有的找乡直单位磨,有的跟亲朋好友借。据统计,D乡从金融单位贷款348.8万元,找别人借款173万元,两项合计521.8万元(不含利息)。他们揪心这些盖有私章的贷(借)据用什么来还,金融单位三天两头下传票,亲朋好友上门哭闹要钱。有的把希望寄托在清收“陈欠”上。D乡共有“陈欠”(农户欠村的)481.2万元,扣除单身汉、外出户、特困户只能收回80%,偿还部分贷(借)款,只有9个村可维持几年。但是,目前税费改革政策中明确规定“三年内完成清欠”,谁敢闯红灯。话说回来,有的农户连农业税都不交,对陈欠只字不提。有的把希望寄托在“转移支付”上。认为“转移支付”是唐僧肉,人人想吃,可人人又分吃多少呢? 三是存在税金难收,工作守摊的心态。当前,由于工农“剪刀差”不断加大,农村举家外出人员不断增多,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加之“钉子户”、“难缠户”、“特困户”的不断增多,导致农民税金一时难以征收到位,感觉到工作压力大,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严重弱化了村级组织职能。有些村干部消极怠工,存在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守摊思想,有的甚至连一些政策宣传、群众教育、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基础性工作都不能很好地开展,进而出现政策棚架,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出现断层,民事纠纷、治安事件得不到及时有效调处等现象。四是存在在家干不如在外赚的心态。受利益驱动,村干部卸职、离任呈上升趋势。据了解,从2000年到现在D乡卸职7人、离任13人,其中在税改后有6人卸职和离任。由于这些村干部头脑活、思想解放、组织能力强,在外地从事个体商业、运输、建筑等行业,收入十分可观。受他们的影响,目前有的正在等待观望,有的已与外地联系用工单位。
三、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认真抓好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责任落实工。,县、乡、村应结合实际制定出教育培训计划,将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具体化,具体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明确,责任要落实,督促检查要到位,从而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二是紧紧围绕当前农村工作实践,将教育培训工作与参加对象及其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层次、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的分期分批培训,确保教育培训
取得的实际效果。三是精心组织安排,努力丰富培训方式,利用现场参观学习、电视、现身说法等形式,提高培训的效果,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二)选拔党性强、作风正、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在具体操作上坚持三条标准:一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过硬的作风,能与群众打成一片,能在短期内打开局面;三是热爱、熟悉农村工作,懂经济、会管理,能带领群众为振兴农村经济、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大步奔小康;四是科学合理地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任期和任务,使选拔到村任职的干部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加强经常性地检查督促,使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减少村干部职数,实行交叉任职。如何改变“僧多粥少”和“三个和尚没水吃”被动局面,我们认为,减少村干部职数,实行交叉任职势在必行。一是村干部年工资三、四千元,生计难以维持。二是乡村的大型建设告一段落,常规性的计划生育工作也走上了规范化轨道,现在的村干部轻松多了,无非是收收陈欠和农业税、地税而已。如果千人以下的村配2-3名干部,千人以上的村配3-4名干部还是可以的。例如汪埠村有12个居民组、1124口人,目前只有2名村干部相互交叉任职,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A乡千人以上共有15个村,千人以下共有7个村,可减少村干部20名左右。
(四)积极尽快地化解村级债务。对已发生的贷(借)款应按照分类处理陈债,严控发生新债、任期目标化债、落实措施还债的原则,逐笔进行登记建立台帐,一笔一笔核实。对农民直接受益的生产性投入而形成的债务,根据谁收益,谁负担;对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所形成的债务,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逐年偿还,集体经济比较困难的村,可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在村“一事一议”筹资中安排偿还债务;对由于管理不善,开支过大形成的债务,直接划给责任人承担;对村组有息借款形成的债务实行统一换据挂帐,确实属于借款性质的,应弄清借款原因和用途,该由集体负担的必须报乡镇审核后作为借款处理,并视村集体还款能力,与债权人签订还款协议书,未经集体研究巧立名目擅自借款的,落实到责任人,集体不予入帐,集体不支付利息;高息借款形成的债务一律采取停息、降息、挂息的办法化解。凡变动每笔债务都必须统一报乡镇农经站入帐,月月核对公布防止债务体外循环。
(五)加大税法宣传,严厉打击偷、逃、抗税行为。税费改革后,A乡的农民负担由过去的人均116元减至57元,全乡只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农税总任务的90%,但是过去欠款户多、金额大,没有遭到打击,如果今年放松了对“对抗户”的征管力度,明年将会出现更多的“对抗户”。对那些有钱不缴的“对抗户”一定要按照税法予以严惩,真正起到杀一儆百优化纳税环境作用。对“对抗户”的征管方式不防采取“谁种田,谁缴税;谁看门,谁缴税”的办法,保证税金及时收缴到位,以减轻村干部的经济、思想压力。
关于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当前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XX年,我州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了“村改委”的工作。今年上半年,又将进行村级换届工作。村级体制改革,给农村村级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就双柏县村级体制改革后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对今后怎样加强这支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全县村级干部队伍现状
现在,全县有85个村级组织(其中村委会83个,社区2个),选配村干部(三职)255人。在这支队伍中,党员181人,占71%,党外人士74人,占29%;少数民族118人,占46.3%;妇女26人,占10.2%;大专文化5人,占2%;中专(高中)文化60人,占23.5%;初中文化151人,占59.2%;小学文化39人,占15.3%。平均年龄36岁,最大的52岁,最小的21岁。从总体上看,与村改委以前相比,年龄下降,文化上升,少数民族和妇女比例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村委会是群众性的基层自治组织,可以这样说是新生事物,运行三年来,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干部的思维观念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一是村民“自治”意识不强。通过村级体制改革,村民委员会已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村干部普遍都没有树立“自治”意识,没有很好履行“自治”职能,依然按照计划经济的基层行政体制运作,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不敢管不去管,或者带管不管,存在村干部依赖思想突出,乡镇包揽干预过多的现象。二是法治观念淡保随着依法治国方略实施,村民自治、治村需要由人到法的转变,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现存在的问题是:有的村委会组织选择村民小组领导班子,限制有选择权的村民参加选举;有的开展公益事业活动,不找群众商量解决;有的村务不公正,财务管理混乱;有的以权谋私,严重违法违纪等。群众意见大,影响很坏。三是工作方法简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拿不出新办法,找不到新门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不成规模,上不了档次;农产品销售市场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只会用行政手段去干预,不会用经济手段去解决。遇到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难题,工作打不开局面。
(二)村干部的管理水平不适应党政职务一肩挑
全县在85个村级领导班子中,实现村支书、村主任两职一肩挑的68人,占80%。经对8个乡镇党委调查,能适应或基本适应一肩挑工作的33人,占48.5%,不适应一肩挑工作的35人,占51.5%。不适应的表现:一是文化偏低,初中文化的占88%;年龄偏大,平均年龄高出村干部8岁。二是工作能力和精力有限,一部分村支书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放松了党建工作,使村党支部出现了支部活动难开展、党员教员难集中、青年党员难发展、党的政策难宣传到群众中的“四难”现象。三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过去在“村建”工作中制定并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等、靠、要”思想突出,经济发展缓慢。
(三)村干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村级体制改革以后,一是取消了过去可以从村干部中破格提拔担任乡镇副科领导干部的激励机制,村干部觉得没有奔头,上进心和进取心不强,思想很不稳定。二是没有建立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多干少,干好干不好,都不影响个人利益,工作上拖得过去就拖,拖不过去的做上一两件。三是因报酬偏低,工作没有积极性,平时除有一人值班外,大多数时间回家劳动,把村委会的工作当作稍带活,农村工作基础薄弱。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建议
(一)切实加强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今年村级换届以后,县、乡(镇)两级都要分别对村委会三职干部进行轮训,乡(镇)要对“两委”班子成员及村民小组长进行轮训,培训经费由财政承担。通过培训学习,使广大村干部明确实行村民自治以后的职能和任务,增强村民“自治”意识,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明确当前农村工作所面临的两大转变(即农村经济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村事务管理由依靠政策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拓展思维空间,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二)从党支部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地解决好一肩挑问题
关于“一肩挑”问题,不宜“一刀切”去推广,要从党支部的实际,从党员队伍状况出发,以此确定工作方针。具体讲可以分三种形式运作;对党支部党员队伍中有党建、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人选的,可以实行支书、主任两职一肩挑;党员队伍中很难推选出理想合适人选的,就不宜实行一肩挑;极少数党支部就推选支部书记也十分困难的,应允许在就近支部选派人选去担任支部书记。这样做有利于加强村级党建工作,有利于加强村级行政工作,有利于培养村级中青年干部。
(三)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一是建立完善逐级筛选机制。选举前,应自下而上地推荐出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作为“两委”成员候选人,逐级筛选,确定“两委”成员候选人。改革一个候选人只能竞争一个岗位的做法,允许主任落选者,参加副主任岗位竞选,尽可能把有能力、有魄力、会办事的人选上领导岗位。二是建立完善逐级选拔机制。村委会换届除选配少数民族和妇女进班子外,应重点考虑具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的中青年,为他们创造条件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考,对广大群众公认、工作实践证明是优秀的村支书、村主任应破格提拔担任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每届可以按3-5%的比例提拔使用。三是建立完善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要把党建、经济和社会事业、社会治安几大方面作为年终考核内容,把工资与工作任务挂钩进行考核,实行奖惩责任制,进一步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