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时间:2019-05-13 16:5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昆山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昆山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第一篇:昆山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昆山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市委政策研究室 郝敬东

4月22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市委组织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培训班,赴江苏昆山实地听讲座、看发展、悟真谛,所见所闻,耳目一新,感受深刻,启发良多。昆山的发展可以用“五个先进”来概括,即:观念先进,规划先进,产业先进,管理先进,惠民先进。可以说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学习。而其坚持从城乡发展和产业布局规划入手,以自费开发为起点,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八个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的特色经验更是堪称样板,值得借鉴。

一、经验与成效

(一)推进城乡发展和产业布局规划一体。2006年,昆山市按照全覆盖规划、片区发展和大区域联动发展的思路,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将市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全方位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从空间布局上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探索出了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发展道路。他们打破原有乡镇村的行政界限,规划城市东、西部两个副中心和三个2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片区与片区之间通过便捷的快速通道连接,以绿地隔离,在规划上实现无缝对接、功能互补,最大程度地提升区域整体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目前,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5.1%。在城乡产业布局规划上,依托上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优势,先后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花桥国际商务城以及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创新科技园、浦东软件园昆山分园、光电产业园和各镇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城乡一体、衔接紧密的光电、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软件、传感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上下游产业链。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8001.6亿元。同时,规划建设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产业化园区,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个,发展优质粮油10万亩、特种水产10万亩、特色果蔬及花卉苗木10万亩。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全市农业规模化经营达到65%,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一体化。统筹实施交通、水、电、气、生态环保等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形成了“六纵六横二环五高”的市域交通大框架,境内各等级公路里程达到1600公里,高速互通10个,市域内任何地点15分钟能上高速,主城区30分钟能到上海或苏州。实行全区域组团供水,做到“一个龙头”供水;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做到“一个炉子”焚烧发电;全市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各区镇实现区域公交、有线电视全覆盖。推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留用地、土地有偿流转和宅基地置换等政策,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有效载体;坚持“三个高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高于上年)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使“三农”发展和村级经济得到了强力支撑。目前全市有四分之一的村年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所有行政村年可支配收入均超过100万元。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就业社保一体化。加快完善社会事业、公用设施、社会福利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累计投入45亿元,完善与片区规划相适应的教育布局;新建社区医院等医疗网点,形成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大批体育中心、图书馆、美术馆、市民文化广场等,形成了完善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加大统筹城乡富民工作力度,建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和服务网络。政府每年拨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市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建立健全以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惠农及农民权益“五道保障”,全市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月450元,全市近10万老年农民每人每月可领取养老金400元;实行覆盖城乡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接轨。实行“拆一还

一、货币补偿”政策,农户动迁后平均可拿到3套住房,除自家居住外,可以通过出租、出让来增加收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1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74:1。

(四)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在生态建设上,将环保优先的方针落实到发展的各个环节,使节能降耗、保护环境、集约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他们突出抓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园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减污增效,强制推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认证。加大水环境治理保护和投入力度,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深度处理、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全市工业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全面实施湖泊、河流“畅流清洁工程”,达到“水清、水活、水畅、水生态、水安全”目标。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称号。在社会管理上,探索“扩权强镇”办法,强化政府部门管理的综合协调功能,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工作新格局。建立“大城管”机制,成立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积极推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和“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在全市城镇全面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行综治、警务、调解、治保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治安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了社会安全系数。

二、启示与感悟

启示之一: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全方位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昆山的经验表明,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以县(市)域为整体进行全方位统筹布局、全覆盖规划建设,是高起点、管长远、可持续的明智之举。近些年来,我市在小城镇建设上不贪多求全,突出重点建设15个中心镇,用城市化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毋庸讳言,我们抓的是少数,还仅仅停留在试点的水平上,并且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对接(与主城区)有缝隙、投入无机制、建设不平衡、管理缺章程等问题,致使城市化率偏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为此,我们只有从城乡分割的现实出发,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像昆山那样敢于探寻政策所未禁止的领域,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统筹城与城之间的体系布局,完善城乡规划,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同时,大力发展县级城市和小城镇,促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通过城乡一体化的组团式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襄阳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启示之二: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科学配置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昆山产业先进,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他们围绕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等整条产业链进行招商,在各个园区类重点发展光电、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投资密度大、土地集约利用度高的新型产业,使园区土地对GDP的产出率平均每亩保持在1000万元以上。政府鼓励企业建设向空中发展,车间第二层减半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第三层起免收基础设施配套费。通过实施区域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企业对土地的利用从低效粗放利用向高效集约利用转变,从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转变,全面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发展旅游和高效农业的4个乡镇,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旅游产业和高效农业健康发展。纵观我市,产业布局还不够优化,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端,除汽车等少数行业外,一些产业或高新技术含量不高,或具备高新技术性质但规模不大,或占地面积多而缺乏产业集聚效益;更有一些地方发展急于求成,引进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占地、资源不节约甚至是别人淘汰的传统产业,真正引进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不多,还停留在被动承接产业转移阶段,缺乏主动谋划和前瞻性;相当部分的工业园区存在着用地不集约、城市功能和园区建设没有有效衔接等问题,据测算,我市工业园区GDP的亩平产出率大约只占昆山的15%左右。为此,当前我市谋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方式转变和跨越发展,迫切需要按照“四个襄阳”的发展定位,以长远的眼光、战略的大局、科学的态度来规划产业,建设园区。同时,充分发挥产业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功能片区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启示之三:坚持把环保优先落实到发展的全过程,是推进生态建设、确保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置身昆山,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乡镇小城市,无论是工业园区还是商务城保税区,无论是公路旁还是湖水边,到处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树木葱茏,赏心悦目。他们将环保优先方针落实到发展的各个环节,产业布局优先考虑环境容量,项目引进优先考虑清洁环保高端产业,生产开发优先考虑污染排放指标。其环保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高水平的园林绿化设计,大手笔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可谓独树一帜,让人叹为观止。具体到我市,必须进一步完善“绿色襄阳”建设规划,建立绿色清洁产业引进、生态农业工业旅游发展、生态系统建设恢复、污染企业排放指标监控、境内汉江水系保护等一系列考评考核体系,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并作为衡量工作业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襄阳山青水绿,使其真正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最宜居、最宜业城市,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八方来客,共促转型跨越,推动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启示之四:抓住优化服务这个根本,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昆山的软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政策宽松优惠,办事快捷方便,体制机制充满活力,他们的任何部门都不存在吃拿卡要行为,所有接报的事情都按工作流程限时办结,纪检监察对不作为的举报立查即处。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谁能抢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谁就能集聚起更多的发展要素、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谁就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我市近年来推行“阳光新政”、打造服务型政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昆山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少数部门和一些干部仍然存在着“松、懒、浮、慢、推、拖、怨、贪”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以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开放的人文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主动落实各项发展政策,深入进行“治庸问责”,弘扬“马上就办”,在各级各部门大兴“你投资、我服务,你发展、我开路,你困难、我帮助,你赚钱、我保护”的大开放大合作风气,打响“人气襄阳旺,环境襄阳好”的城市品牌,用真诚和主动的服务帮助群众、企业、客商解难题,办实事。

三、对策与建议

学昆山,比先进,使我们看到了差距与危机,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自愧不如的叹息中。我们应视差距为后发优势,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学习昆山的成功经验。我市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推进“四个襄阳”建设中,如何更好统筹城乡发展,结合学习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认真谋划产业定位和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动力之源。在“产业襄阳”建设中,我们必须学习借鉴昆山重视产业发展、讲求统筹协调、致力改革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加快转变、调优结构、城乡联动三个关键,认真谋划产业定位和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作为我市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现有各类园区为平台,不断强化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基地建设。着眼于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填补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坚持抓住汽车产业龙头,积极推动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拓展上下产业链条。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尤其要结合东津新城和各县(市)新区建设,根据实际承接不同层次的产业转移,大力引进高端服务业,鼓励国内外知名商贸连锁企业和金融机构布局襄阳,积极培育市县主城区商业旺区,培育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加快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中介咨询、总部经济、金融保险、旅游与文化创新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快发展来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使襄阳城市转型升级达到新的高度,以应有的实力引领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营造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创新载体作用,尽快突破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有潜力、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吸纳高科技元素,支持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加大“隆中人才”计划实施力度,积极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才高地,加强引进培育人才的政策扶持,以多元的资金投入、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构建新型现代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关键。建议按照“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县域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动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向城镇和产业带聚集,构建新型现代城镇体系。

一是做强做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遵循“新城东进,老城更新,四城一心,组团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建设“山水绿城,产业新城,旅游古城,商服名城”为目标,按照“适度超前,综合提升”的要求,坚持历史与现实、建筑美与自然美、历史文化资源与特色自然资源相结合,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地做好城市规划。加快推进东津新城建设,借助武银、郑渝高铁优势,发展新城总部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搞好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集行政、金融、文化、医疗、科技研发、商贸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城。全面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生态优美、功能完备、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共享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是培植壮大县域中心城市。县域是城乡统筹的关键层次和核心舞台,为此,要集中力量做强做美县城。各地要统筹考虑产业支撑、建筑风格、城市品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新区开发档次,提高旧城改造水平,把县城建成各具特色的中心城市。着眼襄阳大都市建设,鼓励宜城、南漳加快城区拓展,推进其与襄阳城区融合发展;着眼副中心城市带动,把枣阳、老河口、谷城作为市域副中心城市,鼓励其拉开城市框架,逐步形成地区性中心城市,以带动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是完善提升小城镇。把小城镇当作小城市来建设,突破只搞15个试点小城市建设的旧有做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全市98个乡级城镇,因地制宜地进行统一规划,实行统一政策。研究并推行强镇扩权改革,激发中心镇发展活力,建设一批能够集聚人口、产业、功能、要素的中心镇、重点镇。加大小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供水、供电、绿化、亮化、治污向小城镇覆盖延伸。加快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兴建和改造乡镇书屋、文化站、医院和学校,不断完善小城市功能。以迁村腾地为基础,以市场运作为手段,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分层次稳步引导农民向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集中,科学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城乡生态环境安全体系 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做到珍惜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发展生态,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体系和生态屏障。

一是推进产业生态化。发挥襄阳生态良好的优势,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良好的地理气候资源,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南、保、谷三个山区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汉江绿色水产品基地和水果基地建设,把我市建设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同时,按照“项目聚集、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的思路,以“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为取向,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以便集中治污,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

二是搞好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一坐城镇一片森林,一个村庄一处绿岛”的目标,充分挖掘地方生态特色,把城乡建设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根据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生态环境等发展要素,科学规划城乡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按照“山环水抱,绿色襄阳”的定位,扎实推进城镇绿道网、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村等绿色工程建设。

三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实施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土流失生物治理等工程;组织实施好汉江保护、矿区水土流失与矿渣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森林生态建设、农田生态建设、河流生态修复及河岸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落实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任务,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设施建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实现富民福民。我们要用“发展创造幸福,幸福衡量发展”的理念,着力在民富上下功夫,在保障上求突破,不断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加大就业援助和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免税等政策,让更多的群众走上富裕之路。

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路、水、电、信、卫、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供水网、信息网、污水处理网、卫生保健网、义务教育网,使全市农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

三是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养老保障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解决好特困群众的住房问题。

第二篇:成都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及启示

成都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及启示

省委政研室考察组

2008年第3期 ——他山之石

2007年6月,国家正式批准成都、重庆两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坚定不移地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即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动力、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总体要求,和“力争到2017年,‘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形成”的总体目标。前不久,我们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情况进行了考察。

一、基本做法

2003年以来,成都市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1、深入实施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一是强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将原来规模小、布局散的116个工业开发区,调整、归并为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通过加强规划调控、政策引导和工业园区建设,建立投资促进机制,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二是有序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在中心城区,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在县城和区域中心镇,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城镇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参照城镇社区的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截止2006年底,近27万农民住进了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三是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2、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包括城乡发展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二是在城乡规划中全面体现“三个集中”的原则和要求。坚持按“三个集中”原则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科学和合理规划城市、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的人口规模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增强村镇对产业、人口的集聚能力,解决产业布局、村镇聚落分散问题;坚持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克服过去城乡规划、建设上存在的宽马路、大广场、大草坪等误区。三是努力做到各项规划相互衔接。四是严格依法执行规划并加强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重点加快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坚持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支撑和重点来抓,从2005年开始连续开展了“项目年”、“加快产业发展年”等活动。在工业方面,致力于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医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冶金建材、石油化工产业,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在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生猪、蔬菜、柑橘、食用菌、茶叶等十大优势产业。在服务业方面,深入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通信、网络、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4、努力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在削减66%审批事项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规范和简化行政审批,加强事前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切实解决政府管理上存在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二是大力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按照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监督工作全覆盖的要求,从市到乡都组建了规划管理机构和规划工作监督机制。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和“三个集中”的要求,推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的制定,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三是全面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涉及规划、农业、交通、水务、林业和园林等30多个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四是强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坚持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着力点,大力推进户籍、就业、社保等制度和教育、卫生等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以及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五是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通过设立政府专项建设资金,着力构建融资平台,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广泛应用BOT等项目直接融资,推动工业集中发展。

二、主要成效

l、有力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0亿元,比2002年增长65.4%,年均增长13.4%;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89亿元,比2002年增长1.69倍,年均增长28.0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8.4亿元,比2002年增长2.13倍,年均增长32.98%。工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施工业集中发展使工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初步显现,工业发展加快。到2006年底,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初具规模,共引进规模以上企业1105家,工业集中度达到5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0.4亿元,比2002年增长170.27%。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2006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93.4亿元,比2002年增长23.3%。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43.6亿元,比2002年增长67%。

2、有效推动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农业稳定增效的机制。据统计,2006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93.4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23.3%,年均增长5.4%;到2006年底,全市共流转土地153.78万亩,培育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80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63个,示范、推广农业优良品种149个、农业新技术128项,土地规模经营亩均收益增加约600元。二是促进了农民多元化增收,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5元,比2002年增长45.2%。2002—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2.63减为2.51。三是促进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都市坚持推进“三个集中”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并积极创新经济组织制度,有效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到2006年,全市村组集体资产达53.14亿元,比2002年增长31.92%,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社区)达2175个,占总数的73.33%。

3、较好实现了城乡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逐步形成。通过户籍、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农民享有了免费接受培训、就业援助和创业优惠政策等待遇。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有48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2.8%;2006年,全市农村劳务输出达106.15万人,基本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目前成都市已被国家列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二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覆盖面逐年扩大。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农村社会保险在制度上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城乡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三年来,城乡130多万人次的困难群众分别享受了低保、医疗、上学、住房等救助。三是城乡基础教育逐步走向均衡化。三年来,成都市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村教育专业素质提升等一系列工程,初步实现了城乡教育硬件均衡配置、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四是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已完善219个乡(镇)公立卫生院和300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累计有430万人次受益,2006年人口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7.5%和15.8%。

4、有效推进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是有效节约了资源。如双流蜀星花园,集中了农民690户、1320人,仅占地123亩,比分散居住节省了土地50多亩。二是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由于实施“三个集中”,严格按照工业布局规划引导企业集聚,污染物实现集中排放、集中治理,从而有效保护了环境。成都市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三、几点启示

成都市在短短三年多的实践中,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明显,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是其重要成因。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一方面,要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另一方面,在公共资源配置上逐步使城乡均等化。这都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并使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实践证明,政府主导既是起点,也是核心动力。

启示之二: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只有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保证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给企业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并通过市场运作,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才可能为统筹城镇及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启示之三: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及政策支持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下大气力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彻底解决体制制约问题。成都市致力于拆除城乡之间的体制障碍,通过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取得良好效果。2003年以来,成都市出现了城乡全面健康发展、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以及广大城乡居民普遍受益的可喜局面。

启示之四:必须加快产业发展。必须引导产业走集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加快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成都市实施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战略,之所以卓有成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抓住了产业发展并使之走上集中、集群、集约和规模化道路。

启示之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长期以来,我们在城市实行的实际上是“以城市人为本”,很少考虑非城市居民发展的需要。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致力于满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共同需要,使长期处于困境的农民群体与城市居民一样普遍受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短期内得到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缩小的态势,大批失地农民逐步解决了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

(考察组成员:邓永贵、肖玉明、曾令成)

第三篇: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更新时间:2007-8-27来源:tranbbs作者:佚名人气:[ 字体:缩小放大 ]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配套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组织实施,打破了城乡二元分割,共享城市公交资源和文明成果,让农民兄弟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得到更大实惠。打破城乡二元分割

当前,一些地方城市公共交通和城乡公路客运在管理体制上、思想观念上、经营模式和行业管理政策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交通运输生产力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城市公共交通由建设部门管理,城乡客运由交通部门管理,人为地形成两种政策、两种观念、两种运行模式,导致典型的二元分割局面。

——在观念认识上,建设部门管理的称城市公交,交通部门管理的只能称城乡客运,不能称之为城乡公交,稍有改动,就引发部门之争。

——在行业管理政策上存在着行业壁垒,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市公交税费轻,而城乡客运税费重;城市公交充分享受城市资源(市区线路、站点),而城乡客运只能集中进站始发,不能享受城市资源。

——在运行模式上,城市公交组织化程度高,集约化经营,享受特许经营权,而城乡客运市场开放,多家经营,车辆实行单车承包、租赁经营。后者与前者相比,“散、小、多、乱、差”现象严重,落后于城市化推进要求。

以上问题的存在,只能通过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进来解决。

推行一城一交管理体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冲破行业壁垒,做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经营模式创新。

——在体制创新上,实行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一家管理,概念上总称城乡公交,税费上政策趋同,资源上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实行城乡资源共享,使城乡始发站场、城市线路走向、上下客停靠点等切实体现公共交通优先的理念。

——在思想观念创新上,树立一城一交的大公交理念。城市公共交通作为政府的公共资源,应按市场化运作理念,适度开放公交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在政策创新上,贯彻好上级法律、法规,开拓思路、用好政策,从不合时宜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让城乡公交政策一体化。牌证政策、规费征收政策、税收政策、公共资源共享政策等都要突破旧的规定,服务城乡公共交通,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在运行机制创新上,坚持公司“集约化经营、员工化管理”的公车公营模式,切实解决“散、小、多、乱、差”的单车承包租赁这种落后的经营机制。

当然,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不会一帆风顺,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因此,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

第四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近两年,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其做法和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虽然成都与新平相比,区位不是一个台阶,经济基础不是一个档次,地形地貌不是一个层面,发展模式不可复制效仿。但是,他们的新农村建设理念、改革创新精神、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经验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特点是以规划为前提,产业化发展为基础,农民身份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强化规划先导作用。强化规划先导,以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功能布局、产业错位发展方向。一是制定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规划在10年内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和45个区域中心镇。编制了新都等7个分区规划和8个远郊县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制定了30个重点镇均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加大了历史文化名城(镇)和风景名胜区规划保护力度和编制重大基础设施专业规划,把全市2800多个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一落实在各个层次规划中,以规划带动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满覆盖。二是积极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从完善城镇功能和城乡一体化出发,按照集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突出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把全市大大小小116个开发区整合为三个层面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分别引导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行业招商和特色工业发展。通过工业向工业集中发展区集中促进了良性互动,明确了各区(市)的产业定位,确立了工业发展空间定位和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梯度布局、错位竞争的新格局。三是改革城乡规划管理办法。为解决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分治(即城乡分治)”、“一个缺位(即规划监管缺位)”、“三个脱节(即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相脱节)”问题,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新体制,调整区(市)、县规划编制程序由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将市建设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归规划局管理,设立规划执法监督机构。

(二)建立推进协调机制。在市政府系统建立城乡一体化推进机制,政府部门真正转变职能,更多地从指导转到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上。一是设立城乡一体化协调机构。专门设立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各区市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市级领导在定点联系区(市)确定联系1个优先发展重点镇,督促、协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工业的领导牵头,市直13个部门参加的成都市工业布局和开发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各区市亦成立相应机构,形成统一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城市化管理体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完善了公共财政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推进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各区(市)和县委、县政府,市、区(市)、县有关部门,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建立了公共财政和城市化管理体制,县级行政执法和社会化服务机构优先向重点农村社区延伸。在各个重点镇探索城市化的管理体制,成立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全面负责城镇治安、卫生、交通等的管理和执法。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工作汇报

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工作汇报

市委、市政府提出在京广铁路以东、京珠高速公路以西、长葛高速公路引线以南、XX区天宝路以北约110平方公里的区域建设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目标。经过全市上下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推进区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正在由起步探索转入逐步规范、开发建设的新阶段。区域范围发展到5个县(市、区),10个乡(镇、办),81个行政村,14万人口,13.69万亩耕地,面积20.25万亩。结合在推进区工作实际,浅谈关于推进区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的背景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要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就是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协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注重通过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相继获得了“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抓住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省委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历史机遇,在深入研究政策、分析市情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建设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决策。

(一)通过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央把重庆、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河南省委、省政府也在全省确定7个试点市,积极进行城乡一体化探索。许昌作为一个传统农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办法,就是选择一定区域先行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趟出路子。推进区内的81个村庄,集中了全市行政村的各种类型,既有区位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的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又有经济条件中等、偏下的村,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充分利用这一区域交通区位优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路径,通过市县联动、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对全市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通过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偏低、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在许昌一直较为突出,2007年,我市城镇化率只有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低于中原城市群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到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要达到46%,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率要达到51%。许昌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五个核心区之一,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今后几年,全市城镇化率要年均提高3.4个百分点,即使按全省平均水平测算,也要年均提高2.4个百分点。经过测算,今后4年内将新增城镇人口50余万人。这些新增城镇人口,除XX市、XX县、XX县吸纳30万人左右外,其余25万人要靠XX市区、XX市区在内的推进区这一区域来承载;到2020年,这一区域要吸纳城镇人口70万人左右。推进区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加上市区建成区51平方公里、XX市建成区18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179平方公里,是目前市区建成区面积的3倍多,随着这一区域逐步向带状城市发展,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口向推进区聚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社区和非农产业转移,全市城镇化步伐将会大大加快。

(三)通过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密切郑许经济联系。按照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对许昌的功能定位,就是密切郑许经济联系。实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需要主动北上,以产业为纽带,首先把许昌和长葛连接起来,然后继续向北发展,实现与郑州的对接。目前,许昌到郑州仅有80多公里,交通便利,有新郑、长葛两个实力较强的节点城市的支撑,有新郑机场临空经济的辐射,有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1个特色产业集群,而且郑许两市产业互补,配套能力强,分别处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建设郑许产业带的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我市5家上市公司全部在推进区这一区域范围内,产业基础好,通过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能够促进许昌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形成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增长极,为将来建设郑许产业带、把许昌建设成豫南区域中心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二、主要工作成绩

推进区建设着眼于又好又快发展,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群众意愿办事,努力做到科学推进、和谐推进、统筹推进。概括起来,就是“推进三个集中,实现六个一体,优化一个环境”。

(一)强力推进“三个集中”。这是加快推进区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项目向园区集中。立足于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强化推进区产业支撑,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布局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在全市规划的9个工业集聚区中,有4个摆放在推进区,全市规划的4个物流园区中,有3个摆放在推进区。目前,汽车及零部件、机电、发制品、纺织、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仅河南瑞贝卡发制品公司就在推进区筹划建设了4个重大工业项目,已开工两个,即化纤发丝生产项目,总投资1.5亿元;高档蛋白发丝生产项目,总投资2亿元。二是农民向社区集中。我们着眼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转变农民生活方式、走具有许昌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群众、业主、政府“三满意”为根本标准,按照“城中村”改造模式,对推进区81个村庄进行分类改造,积极发展新型社区,加快农民向社区集中。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土地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工作中,我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快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促进土地向公司、业主和种植大户集中。我们在推进区发展花卉苗木达到6.4万亩,其中80%以上都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业主经营、规模经营。

(二)着力实现“六个一体”。这是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的基本目标。一是着力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在推进区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城乡一体规划、统筹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推进区建设之初,我们根据省政府批复的2005-2010年《XX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XX市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相配套的11个专业规划。教育、商业网点等8项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二是着力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我们立足于把推进区建设成为特色产业集聚区,牢固树立统筹产业发展的理念,一方面,积极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将做大做强市区经济与强化推进区的产业支撑一并考虑,着力解决市区经济特别是市本级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问题;另一方面,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调优一产、提升二产、搞活三产,促进推进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工作中,我们在认真落实《许昌至长葛集群经济产业带发展规划》、抓好二、三产业的同时,尤其注重把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在推进区规划了8.9万亩的名优花木、观光花木、现代花木,并努力促进生态、文化、旅游有机结合,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生态,实现一产和三产的互动发展、一体发展。启动建设了小江南度假村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先期完成投资300余万元,构建城市旅游度假区,以旅游区开发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形成集主题公园、旅游购物、房产开发等为一体的大型龙头项目。三是着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积极加快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区主轴的许昌至长葛城际快速通道,在原有107国道基础上进行了双向八车道的改建,目前已基本竣工并开通城际公交。2006年以来,推进区共开工建设道路35条,总里程147公里,已经完工30条,建设里程108公里,推进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部分村实现了户户通。同时,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集中供水、通信管网、集中供热等同步配套。四是着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以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体系为抓手,做到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参与、事业单位改革改制“三管齐下”,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推进区拓展。推进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新农合参保率、有线电视入村率均达到100%,推进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小超市”、农民体育健身大院、文化大院、乡镇敬老院等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在英刘村、西街村、武店村和高桥营社区开展了农村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推进区群众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是着力实现城乡就业市场一体化。积极建立推进区人力资源市场,实行城乡就业政策一体化、服务制度一体化。推进区4个工业集聚区内已建成人力资源中心1个,两个正在规划选址。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扩展到推进区,鼓励农民特别是务工返乡人员创业,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形成以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推进区两年来共转移就业52426人,占推进区劳动力总数7.1万人的74%。六是着力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在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我们重点抓好推进区的“三改”工作,特别是着眼于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目前,81个行政村中已有72个改成居民户口。

(三)大力优化一个环境。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推进区良性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软硬并举”,不断优化推进区建设环境。在硬环境上,推进区建设伊始,就提出建管并重的理念,在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出台《关于加强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创建工作的意见》,实现市区与推进区管理工作一体化,全面提高推进区管理水平。在软环境上,建立健全了每季度一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每两个月一次的创建工作新闻发布会制度,每次会议召开前,由市统计局组织城调队、企调队、农调队进行抽样调查,特别是深入推进区的企业、服务对象和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各地各单位效能提升的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并向社会公布,通过横向比较排名的高低、纵向比较排名的升降,衡量各地各单位效能提升的成效,促使各地各单位把推进区建设作为提升效能、优化环境的窗口和镜子,有力促进了推进区建设环境的不断优化。市统计局先后在推进区做了12次民意调查,群众满意率都在90%以上。同时,效能提升也大大改善了项目建设的外部环境,增强了项目入驻的吸引力,两年多来吸引55个市外项目入驻,实际到位资金38.6亿元。

三、建设成效

2006年以来,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推进区范围已由原来的3个县(市、区)、7个乡(镇、办),63个行政村,13万亩耕地,11万人,面积103平方公里发展到今天的5个县(市、区),10个乡(镇、办),81个行政村,14万人口,13.69万亩耕地,面积20.25万亩。推进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市上下对推进区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省委徐光春书记对推进区建设作出两次重要批示后,大家思想更加统一;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工业集聚区建设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推进区基本框架初步拉开;三是推进区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去年推进区农民纯收入达到5546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00多元,群众的满意度及参与推进区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推进区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进展较慢,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照既定要求和时间完成,归纳起来主要问题有:一是资金制约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XX市万顺包装材料生产线、奔马低速汽车生产线、XX县机车配件市场二期等项目融资困难,导致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近乎处于停工状态;二是规划问题。曹魏文化园、四季采摘园、东海明珠生态园、XX区民营科技园区内的大运实业等6家企业,因规划未批准或许可证未办理而暂时停工、工作无明显进展等。三是招商困难问题。主要是社区改造项目,概算投资数额较大,招商较为困难。

2、生态建设档次和品位不高

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推进区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生态建设的档次和品位提升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态建设总量不足。部分县(市、区)为完成生态建设任务,在生态规划和落实建设面积上做文章,任意夸大造林面积,造成实际造林面积与规划面积存在差异。二是生态建设标准不高。推进区生态规划要求全部栽植花卉苗木,个别地方群众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主观上认为自己没有栽植花木的传统和经验,看不到花木销售的效益,随意违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过多栽植杨树等标准较低的苗木,降低了生态建设的档次和品位。三是生态建设机制落实不到位。个别乡镇领导由于不重视生态建设,没有在落实造林机制上下功夫,造成责权利不明确,将弱苗、病苗等不符合标准的苗木用于造林,栽后无人浇水无人管护,出现新植苗木成片死亡和缺株断档现象。

(二)建议

1、推进区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科学制定工作台帐,对拟列入台帐的项目要严格把关,了解项目的真正建设用途、业主的真正意图及入驻企业的真正实力,确保项目健康进入台帐;对已列入台帐的项目要千方百计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督促项目早落实、早投产、早见效、早受益;对进展过程中有问题的项目要了解情况,摸清项目进展缓慢的真正原因,及时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尽早置换。

2、对于资金困难的项目,政府应指派得力部门和工作人员主动出面,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困难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困难企业多提供优惠政策,保证项目正常进展。对于存在规划问题的项目,项目规划几易其稿,始终不能确定真正的项目规划,严重耽误了项目的进度。推进区联席办要督促企业业主尽快确定项目规划,早日开工建设。对于许可证未办理的项目,有关部门要积极为企业提供方便,确保企业边完善规划手续边建设。

3、推进区生态建设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推进区生态建设“五落实”不到位。因此,生态建设过程中,要严格做到“五落实”,即落实土地、落实苗木、落实业主、落实资金、落实机制,保证规划的完整性。一是要组织专业技术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生态建设任务的底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建设规划。二是成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督导组,由县级干部带队,坚持一周一督察、一周一碰头、两周一排名、一月一次新闻发布会制度,深入田间地头,深入造林现场,严把苗木质量关,继续加大对生态建设的监管力度。三是严格做到机制不落实不栽树,土地不落实不栽树,资金不落实不栽树,苗木不落实不栽树,业主不落实不栽树,确保推进区生态建设的档次和质量的明显提升。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建设既符合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也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原城市群”的要求,正如省委徐光春书记对我市推进区建设作出的重要批示:“关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建设,是XX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现实意义的选择,制约性少,成功率高,希望统筹规划,抓紧实施,坚持数年,必有成效。”推进区高标准建设任务艰巨,需要我们大家不懈的努力,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一个统筹城乡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特色产业的集聚区、林水一体的生态旅游区、未来带状城市的XX区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下载昆山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昆山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

    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2008年12月30日永川日报区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不仅仅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们在加快......

    建设新型小城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设新型小城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2013-05-14 14:11:52 来源:中国城镇建设网[第04期] 作者:王文跃 浏览:231次——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张甸镇位于苏中......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城郊村民的新生活——永昌县城关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家住城郊,因为可以更便利地享受到城市的各类资源,曾是一些边远村社群众很羡慕的事。但随......

    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精选)

    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 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 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 一、乡基本情况 乡地处新平县西南面,哀牢山脉中断东麓,西北同思茅地区的镇沅县接......

    推进城乡一体化 引领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 引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同时,出台城市支持农村、......

    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全)

    城乡一体化建设 我区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地区,经过近几年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农村社区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带动......

    城乡一体化建设材料

    创新理念统筹发展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汈东农场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融入主城区的重要途径和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