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进校本课程

时间:2019-05-13 16:1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妈祖文化进校本课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妈祖文化进校本课程》。

第一篇:妈祖文化进校本课程

妈祖文化进校本课程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 朱燕清

【内容摘要】近年来,校本课程日渐增强,许多地方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已开始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艺术文化资源以补充美术教学课程资源的问题,已经开展了对地方艺术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工作,并通过教学实验做了教学尝试,结合学生生活环境就地取材,合理开发和利用妈祖文化素材充实农村美术课程,拓展农村美术教学资源以提高农村孩子审美情趣和艺术素质修养从而使得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地方民间艺术的以传承。我们以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背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美术教育、充实农村美术教学资源、构建生动有趣的多员课堂为目标,对湄洲岛的传统艺术文化以及将其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而开发地方乡土文化对现有的教材而言是一种新鲜血液,是有力的补充。

【关键词】校本教研 妈祖文化 农村

农村有着广阔的沙滩、丰富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妈祖文化积淀,为农村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课程资源,既可以使身处农村的孩子感受到美术课的生动有趣,还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坚定农村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农家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充分挖掘适应本土妈祖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美术教育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美术的渠道,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发展的有益尝试。

我们校是一间村办小学,规模中等,办学条件与其他农村小学相比,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但综合各方面的条件,我们大胆提出尝试,我们选取了妈祖贡品、寺庙建筑、莆仙戏曲画等方面的素材进行教案编写,并实践于美术课堂。在学习、理解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我们致力于针对本校美术教学的条件和情况,对我校所在的湄洲岛区域内的现存的传统艺术文化资源展开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通过学生提供本村的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上网查询相关的信息、到相关文化部门(妈祖祖庙、市级文化馆、博物馆等)查询资料、收集、选择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运用。

一、对祭祀的手工贡品资源开发和运用。

湄洲岛百姓对妈祖崇敬有加,因此千方百计把对女神的贡品制作成最精美的盘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展,达到妈祖文化与美食文化的完善结合,妈祖贡品制作工艺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不断的传承和演进凸显出妈祖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结合的特征;也展现了湄洲地方文化与海洋文化互相结合的特征;体现了民间工艺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的特征。

其中包括选料、塑型、调味、烹制、拼盘、围饰等工序。选料一般就地取材,以湄洲盛产的海鲜品、淀粉、面粉为主要原料,以彰显海岛地方特色。妈祖贡品中的斋品以面塑海鲜取代了荤品,仅用淀粉、面筋为主料,经名师巧匠之手制作,其名、色、形、味与海鲜真品几无分别,达到假可乱真的境地。如捏海人黄亚棋捏的斋品、斋菜(24种)、斋品、面塑海鲜(36种)各个栩栩如生,因此被称为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这些地方特色的手工制作是为我们的学生常见的、熟悉的,只要稍做引导和整理,是我们的学生在进行工艺设计时随手可得的好元素。

二、对莆仙戏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在岛上莆仙戏可谓是家户欲晓。我们通过对戏曲的剧本、舞美、器乐、服装、道具设计等方面的了解,便可以了解到社会历史文化与艺术文化的另一个层面。并且适当的选取莆仙戏曲中的某些戏曲片段,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戏曲中人物形象(包括脸谱、服装、言语、唱腔等)的塑造,了解某个时代社会形态的一个侧面,了解这个社会形态下的艺术审美形式以及艺术创作特点,有机的把音乐与美术这两种艺术结合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有声有色。

三、对湄洲祖庙建筑的写生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湄洲岛历经将近一千多年,早在文革时期妈祖祖庙大部分已毁,但小部分尚存;仍保持历史原貌。这些建筑呈一个飞檐翘脊的仿古建筑,部分构件在浙西并不多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将这些古建筑材料收集整理后形成美术教材,使之进入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学习了解古代建筑特色以及相关的古代工艺美术知识。

四、对湄洲岛特有的民间习俗、民间图案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一)、湄洲岛的民间习俗是在妈祖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主要有:

1、湄洲女的服饰和头饰

湄洲女的裤子是半截红,湄洲中老年妇女常穿一种特殊的外裤,上截大红,下截或黑或蓝,传说是仿效妈祖生前穿法,既为敬奉妈祖,亦为祈求平安。湄洲女的头饰发型是船帆式发髻,这是莆田妇女的特别发式,传说是妈祖生前所梳的发式,目的在于希望能得到妈祖的庇护。将这些民间习俗材料收集整理后形成美术教材,使之进入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学习了解湄洲女的服饰和头饰特色以及相关的古代工艺美术知识。

2、妈祖文化中的舞蹈“摆棕桥”和“游灯笼”

在岛上,每当重大节日或妈祖生日时,在各妈祖庙里,都要悬挂一种特别的大型游灯笼,上写“天上圣母”和“妈祖庙”字佯;抬妈祖出游时,由专人扛着大灯笼一起游行。在出游时,按其特有的规范、律谱,敲打锣、鼓、钹等,小孩举小旗摆、跳、舞,大人抬着棕桥跟着翻、倒、举。将这些民间习俗材料收集整理后形成美术教材,使之进入美术课堂,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学习了解妈祖文化的特色。

(二)、“门彩”、“桌彩”是湄洲岛最传统手工刺绣。这些手工刺绣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人们用它来装饰和希望能得到妈祖的庇护,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图案内容丰富,有双龙戏珠、吉祥如意、八仙过海、植物花卉、鱼虫鸟兽等;构图形式大多以二方连续为主,“门彩”最为突出,这些民族风格的图案是为我们的学生常见的、熟悉的,只要稍做引导和整理,是我们的学生在进行工艺设计时随手可得的好元素。

五、对湄洲岛上的美丽而古老的妈祖传说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古老而美丽的妈祖传说凝聚着勤劳质朴的人民的智慧、情感与对生活的希望,也是反映湄洲岛文化的一个侧面。如祷雨济民、恳请治病、化草救商等事迹。将这些传说材料收集整理后形成美术教材,使之进入美术课堂,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成长。

六、对湄洲岛特有的赋有浓厚乡土味的农民画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湄洲岛特有的赋有浓厚乡土味的农民画,大多是农民自己制作,其范围包括门画、神像以及在庙宇的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而现代农民在原来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西洋画、传统的水墨、及油漆画等多种形式,使农民画的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如湄洲祖庙里的大屏风就是运用磨漆画制作的。湄洲岛上的农民画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夸张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出了湄洲妈祖文化,充分体现了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

因此,在美术课程中结合本土妈祖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且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主编:尹少淳 《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妈祖信俗》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3、撰写:林成彬 《湄洲祖庙妈祖贡品制作工艺 》湄洲岛妈祖祖庙董事会

4、作者:李永永 《承传与发展——谈民间美术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及意义》,《中国美术教育》2005年第6期

第二篇:妈祖文化(范文模版)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

关于妈祖文化,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曾涉猎这个领域,现代专家学者也进行认真的研究,1987年,莆田举行妈祖千年祭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着重从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进行研讨。

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其目的仍是为了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题诗。以上这些诗名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说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这一民间信仰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从妈祖文化的外延来说,则是指妈祖信仰持续一千年来形成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相关学术文化课题。

在中外关系史上,妈祖信仰与我国古代许多和平外交活动有密切关联,诸如宋代的出使高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历访亚非40多国,明、清两朝持续近500年的对古琉球中山国的册封等等,都是借助妈祖为精神支柱而战胜海上的千灾万劫,圆满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务。外交使节们为报答妈祖神功,写下了大量颂圣文章,而这些原始资料对澄清一些历史遗留的争议很有作用。即如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详细记录七下西洋的过程,对史书记载的讹误和不足起到了订正和补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国册使汪楫所著《使琉球杂录》详述在妈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飞速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而进入琉球国境的姑米山、马齿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郑永安惊叹如“突入其境”。由此记载可证,钓鱼岛列岛自古就是跟台湾连结在一起的中国领土。

在反侵略战争史上,有关古籍曾记载中国水师将领依恃妈祖庇护多次把殖民主义者驱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实。澎湖妈祖庙迄今尤存一块“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的石碣,这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40年)荷兰殖民者企图强占澎湖,沈有容从厦门率船队抵达澎湖,令其无条件撤离后的刻石纪功。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国水师复在澎湖克敌制胜,迫使侵略军首领牛文来律在妈祖庙签字投降。至于妈祖助潮让郑成功的舰队顺利进入台湾鹿耳门港的传说,则在台湾已家喻户晓。

在海上交通贸易及沿海港口开发的历史上,更与妈祖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从东北至华南,许多著名的港口城市的开发史几乎都跟妈祖庙息息相关。“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这句谚语是对天津港口起源的形象化说明。宋代华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广州四大市舶司均与妈祖庙建在一起。还有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等都是以妈祖庙的兴建为标志,使荒凉的渔村变为繁荣的港口城市。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龙彭蒲罔村林氏族谱》关于妈祖信仰自南宋传入的记载,则成为香港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笔。澳门地名的葡萄牙语称作MACAU,就是粤语“妈阁”的音译。台湾同胞把早期的分灵妈祖称为“开台妈祖”,这更充分说明妈祖渡台和宝岛开发是直接关联的。

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古代一种航海习俗:在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所以许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的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机械消防器材之一。

妈祖文化的外延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

妈祖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在本世纪70年代起就引起学者的注意,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自60年代起,经过20年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妈祖信仰研究》一书,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的专著。

妈祖故里的学者自80年代起,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先后举办了五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厦门、宁德等地方也举办过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妈祖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先后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在澳门出版了《澳门妈祖论文集》;在台湾出版了《妈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还有《两岸学者论妈祖》、《妈祖信仰》(李露露)、《天后妈祖》(曾昭璇)、《江海女神妈祖》(吴金枣)等对妈祖文化进行深刻的研究。也有《妈祖》、《林默娘》、《妈祖传奇故事》、《妈祖的传说》、《中华与妈祖文化》、《湄洲妈祖千年祭》、《妈祖祭拜宴会》等一大批文献资料、学术专著、文学作品、大型画册等。莆田还举办《妈祖信仰源流展》

第三篇:妈祖文化整理

深植海峡两岸民众心中的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起源于对一位真实人物的纪念。据典籍记载,妈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湄洲岛人,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因救助海难逝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后人敬仰她终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便在湄洲岛上建祠立庙纪念她,并按照民间民俗习惯在妈祖的诞生日、升天日举行祭奠活动。

妈祖文化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播演绎。宋元明清四代先后给予妈祖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到“天后”、“天上圣母”。不仅如此,自南宋以来,历代帝王还频频颁布谕祭,清雍正甚至下诏将妈祖祭典定为国家最高祀典。由于朝廷的倡导推动,围绕颂扬妈祖精神,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学术文化课题以及民间民俗。这些使得对妈祖的纪念由民间层面上升到国家意志,并最终演化成为一种文化形态。

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宋朝开始,妈祖崇拜由福建沿海岸线和河道,分别向沿海和内陆地区传播,并随着航海事业发展、华人对外拓展和大陆移民开发台湾,不断向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传播。目前,世界上28个国家和地区,远的如南非、冰岛,近的如韩国、日本,共建有6000多座妈祖庙。

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人们在敬仰和颂扬妈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妈祖文化的内涵包括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勤奋好学、明礼诚信,扬善抑恶、扶危济困,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博爱仁慈、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浓缩了“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取向。妈祖文化的外延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航海、华侨、移民等许多领域。妈祖文化以著述、档案、匾额、楹联、壁画、摩崖石刻、碑刻、诗词、戏曲、音乐、舞蹈、礼俗和服饰、饮食、建筑、工艺品等形式表现,已知的历史文献资料超过千万字,建筑、工艺品和文物等不计其数。

妈祖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湄洲岛与台湾一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地的妈祖文化情缘源远流长。一是传承早。早在南宋乾道年间,大陆移台民众就把妈祖作为保护神带到台湾,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所以在台湾有“开基妈祖”、“开台妈祖”之说。特别是清康熙帝收复台湾后,闽粤人民纷纷蹈海入台,妈祖文化也随之在台湾岛内各地落地、生根、发芽、壮大。二是扎根深。在台湾的每个城市乡村,都可以看到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据统计,除马祖、金门外,仅在台湾当局登记注册的妈祖宫庙就有1000多座,其他附设奉祀或户内自供的更是难以计数,崇拜妈祖的民众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3。妈祖文化已成为岛内能够超越族群、阶层、区域的主流民间文化。三是影响大。妈祖文化深深地渗入台湾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不仅在台湾人民反抗荷兰侵略者、抗击日本皇民化运动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统一台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产生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历代台湾当权者、社会政治势力都极为推崇妈祖文化,如每逢岛内选举,妈祖宫庙就成为各派势力的角逐之地。四是联系紧。在台湾,妈祖代表着“根”,代表着家乡,许多台胞都把妈祖当作与故土紧紧联结的重要感情纽带。即使是在日据时期,或在两岸隔绝的年代,都有一些台胞想方设法到湄洲岛朝拜妈祖。1987年以来,台湾各地妈祖庙都以“进香”、“交香”为由组织盛大的团队到湄洲岛进香,目前每年来湄洲岛朝拜妈祖的台胞都在10万人次以上。

妈祖文化在扩大两岸交流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闽视察时,都对进一步做好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工作作了重要指示。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指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仰已深深扎根于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好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也指出,要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拓展两岸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合作。另外国务院2009年5月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共有4处提到妈祖文化。中央关于对台妈祖文化交流工作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为湄洲岛深入弘扬妈祖文化、推动对台先行先试指明了前进方向。

妈祖故里

在水之湄、在海之洲,有一弯被大海与阳光拥抱的神奇岛屿,它南北狭长,形如娥眉,它就是位于海峡西岸的“妈祖故里”湄洲岛。

湄洲岛位于湄洲湾湾口的北半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气候温和、风光秀丽、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蓝天、碧海、阳光、沙滩构成浪漫旖旎的滨海风光,全岛海岸线长30.4公里,有13处总长20公里的金色沙滩,还有连绵5公里的海蚀岩,全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岛上有融碧海、金沙、绿林、海岩、奇石、庙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20多处,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观。岛域盛产石斑鱼,乃鱼中之珍品,远销港澳。

湄洲湾东南临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因处海陆之际,形如眉宇,故称湄洲。岛上妈祖庙闻名海内外。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987年),因生前出海救助过不少渔民和商船,死后遂被尊为海神。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这里的妈祖庙尊称为“天后宫湄洲祖庙”。此庙创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逝世的同年,初仅数椽;后经历代扩建,日臻雄伟。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主持御祭,扩建庙宇。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又奉旨大加扩建。目前,妈祖庙已修葺一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成为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据说,全世界华侨聚居地有妈祖庙不下千座,其中台湾就有五百八十多座。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忌日,庙宇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

庙后岩石上,有“升天古迹”、“观澜”等石刻。站在石上,顾盼茫茫大海,白鸥掠波,舟楫穿梭;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衔,海天相接。庙前岩岸海床有大片辉绿岩,受风涛冲蚀,形成天然凹槽,潮汐吞吐之声,由远而近,初似管弦细响,继如钟鼓齐鸣,再若龙吟虎啸,终则象巨雷震天,骤雨泻地。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因而弛名。

第四篇:浅谈妈祖文化

浅谈妈祖文化

1、妈祖文化的基本概况

1.1妈祖的生平简介 1.2妈祖庙简介 1.3妈祖的信仰规模 1.4妈祖文化的基本含义

2、妈祖文化与地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1促进妈祖文化产生、传播与发展的地理环境 2.1.1妈祖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

2.1.1.1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 2.1.1.2妈祖文化产生的经济地理环境(即物质基础)2.1.1.3人文环境加强了妈祖文化产生的缘由 2.1.2妈祖文化的传播、发展的地理环境

2.1.2.1妈祖文化传播、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1.2.2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海洋环境 2.1.2.3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社会地理环境 2.1.2.4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古代的外交地理环境 2.1.2.5,妈祖文化产生的精神地理环境 2.2妈祖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2.1妈祖文化促进了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的的形成 2.2.2妈祖文化促进了东部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 2.2.3妈祖文化促进了妈祖庙所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3.1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 3.2妈祖文化的精神实质

4、妈祖文化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和意义 4.1妈祖文化的政治功能 4.2妈祖文化的经济功能

4.2.1妈祖文化带动商贸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4.2.2妈祖文化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4.3妈祖文化的文化功能 4.3.1妈祖文化促进了文明的产生 4.3.2妈祖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4.4妈祖文化的社会功能 4.4.1素质修养与提高功能 4.4.2社会团结整合功能 后记正文:

1、对李老师您的六大印象„„„„„„„„„„„.2、写这篇文章的困难和困惑„„„„„„„„„„..3、按照老师要求的内容进行文章的构思„„„„..4、写完全文的感受的简单描述„„„„„„„„..浅谈妈祖文化

摘要:本文主要从历史地理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即从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妈祖文化产生于地理环境同时反作用于地理环境)和妈祖文化精神内涵、主要内容以及妈祖文化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和意义三大方面来简单透视妈祖文化的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而提出保护、弘扬或者说继承与发展妈祖文化的几点策略。

Abstract:The text have a glance at the reason of the in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MaZu Cul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geographcal environment or that is to say that Ma Zu culture comes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s geographcal environmentand at the same time MaZu Cultrue affect the geograph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main content and its effcts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social economical modern life.On the basis of realisantion , we offer some advice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MaZu culture.引言:本文着眼于文化地理的角度重点阐述了妈祖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妈祖文化的内涵、精神实质及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的意义,就此提出了继承和发展妈祖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介绍妈祖文化的这些内容之前有必要具体介绍一下妈祖文化的基本概况,当然这里面包括介绍妈祖的生平、妈祖文化等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妈祖庙的世界分布及信仰群众等一些基础内容,作为更深研究妈祖文化的基础或者是背景。

1、妈祖文化的基本概况

1.1妈祖的生平简介

相传东晋年间,林禄到了福建省,成为福建晋安林氏始祖。他的后代经过十世到了隋朝年间,林茂成为了右丞相,由晋安迁福建省莆田市北螺村。又经过五代到了林万宠,此时正值唐开元间林万宠任高平太守,生了三个儿子:韬、披、昌。次子林披于唐天宝间官任太子詹事,赠睦州刺史,生了九个儿子:林苇(端州刺史)、林藻(容州刺史)、林著(横州刺史)、林荐(韶州刺史)、林晔(通州刺史)、林蕴(邵州刺史)、林蒙(桐州刺史)、林迈(雷州刺史)、林蔇(福唐刺史),同时擢为刺史。世称九牧林,尊林披公为九牧林始祖。而妈祖正是望族九牧林氏的后代。妈祖生于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妈祖的父亲和祖父也曾经是莆田市的官员,在妈祖诞生之前,他的父亲林愿在她出生前经常烧香拜佛祈祷,当妈祖出生的时候天空降下奇光使岛上岩石发出奇异的光亮色彩,他的父亲以为是天降奇才所以倍加疼爱,又因出生一个月时间没有哭过,所以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做林默娘。林默刚满一周岁时,在襁褓中拜诸神仙。五岁能诵《慈航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少年时,一日在家静思熟读诗书,看见一怪异道人从她家门前经过,心中突生起念拜其为师,得到真功传授。她长大后,主要拥有行医致善、习水性观天象告知渔民祸福的奇异功能(使人称之为神女或者龙女),而且她一生立志普济众生,矢志不嫁,父母最终也都顺从了她的意愿,使她更能专心致志地做慈善事业。但是在她28岁又一次抢险就难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妈祖一生普渡众生,对老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史料记载,北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最终列入道教祭典和国家祀典。(妈祖从小到大的事迹)

1.2妈祖庙简介

相传妈祖死后,羽化升仙。渔民们还经常能看见妈祖穿上红色衣服到海上抢险救难,于是渔民们就在自己的海船上兴起了信封妈祖的神像。此后人民为了感谢她在她的家乡湄洲岛

[1]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根据《世界妈祖庙大全》这本书记载目前全球共有5000多座妈祖庙,都有自己的特色。妈祖庙的神像通常建在妈祖庙里,构成了特有的妈祖文化景观。其中国内妈祖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杭州、泉州、广州等),也包括港澳台,其中尤以天津天后宫、福建莆田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最为著名,并称中国三大妈祖庙。国外又以日本最早,兴建庙宇最多(一百多座),在日本最早建立的一座妈祖庙在当时的琉球王国。根据1987年台湾报刊统计的数字,台湾省的妈祖庙(宫)有800多座;香港、澳门地区有57座;国外有135座,分布在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菲律宾、美国、法国、丹麦、巴西、阿根廷等17个国家。(妈祖庙国内、国外的分布状况)

1.3妈祖的信仰规模

全世界妈祖庙有5000多座,而其信徒多达2.5亿人次。作为国家三大祭奠沈明之一妈祖信仰是属于华人的信仰,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妈祖庙,妈祖成了海外华人的共同信仰。所有侨居海外的华人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以妈祖宫作为同乡会馆或商会,是各国华人的政治文化及社区中心,也是各国华人的精神支柱。据统计台湾群众2300多万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民众信封妈祖,香港和澳门的信封群众则有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外国新加坡的妈祖信徒占总人口数的 70%,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占该国人口的重要比例而妈祖的信徒则占了华侨人口的 80% 以上,此外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很大数量的华人,也都是以妈祖信仰为主要信仰。妈祖的影响力之大以致台湾和新加坡两地,妈祖信徒成了社会的结构主体,是两地社会的主导力量,而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的华人社区,也都百分之百的成了妈祖信仰区,是妈祖信徒为主的族群聚集地。由此可见妈祖信仰规模之大,范围分布之广。(信仰规模主要从信封的人数与所建造的庙宇数目看出)

1.4妈祖文化的基本含义

妈祖因海商社会的信奉最终转化为民间崇拜神。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2】 “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2、妈祖文化与地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1促进妈祖文化产生、传播与发展的地理环境

2.1.1妈祖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

2.1.1.1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

妈祖的所在的家乡地处福建沿海黄金海岸的中间地带,是我国东南沿海上交通要冲,大小商船都不断的从这里经过,这造成了必备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社会条件。其地表自然地理环境主要表现为师由花岗岩和火山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和红土台地,侵蚀不是特别的强烈。而且这个地区河流很少,因此由天然的雨水经地表冲刷所带来的泥沙等特别的少,再加上这里的港湾宽阔,于是早就了这里基本上不会出现泥土淤积的情况。与之同时与之不好的现象时是它地处福建省海洋气候最明显地区,也是全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而,湄洲湾一带海域在台风的影响下,经常出现大风和降水天气,引起海面波涛汹涌、巨浪排空,给过往的船只带来灾难。庆幸的是湄洲湾处在被东、西、北三面山丘所环抱,湾口向东南敞开,东周半岛和烟敦山封住湄洲岛湾口,湾中而且还有其独特的三道自然屏障。第一道为湄洲岛横亘在湾口;第二道为盘屿、大竹屿、小竹屿;第三道为罗屿、横屿和洋屿,这样形成一个天然避风港,即使港外恶浪滔天,港内仍然风平浪静、别无大事。由此分析可以得出,湄洲湾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令人舒适。(湄洲岛港湾内具有独特优越的天然地理环境)

相比湄洲岛港内之场景,港外之场景则显示出相反的厄运现象。那么妈祖虽然熟悉水性,通关天象,但是她毕竟是一个真真实实的真人,所以单凭她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总是帮助这些商船或者渔民渡过劫难,因此从湄洲岛港外到湄洲岛港内成了躲避海难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妈祖则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为他们指引航路。在白天的时候,她通过观察天象预知渔民是否出航,并且在台风来临之时她总是乘舟出港、高声呼喊,为渔民和商船引路以便于避开由台风所引起的汹涌澎湃的波浪袭击;夜晚的时候,她总是点燃熊熊大火为渔民和商船照出光明的道路以便能够及时迅速的由海外到达安全的港内。这样渔民们和商船商员们总是能够从恐惧的状态转危为安,回到湄洲岛后竞相宣传妈祖的光荣事迹。时间长了,妈祖也就在湄洲岛上的声誉响亮起来,并称之为妈祖为神女。由此妈祖的形象便上升为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的这么一个高大形象,因此妈祖的信仰文化由此传播开来便不足为怪了。其实质妈祖文化产生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而不是产生于其他的地方的决定性因素是其湄洲岛本身的优越自然地里环境与港外的凶险环境的对比。(妈祖文化产生的客观条件尤其台风因素与港内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

2.1.1.2妈祖文化产生的经济地理环境(即物质基础)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横跨东海与南海),因此海上交通十分方便,因此在宋代以前依靠其独有的航海技术和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繁荣。到了宋代以后,北方长期战乱不断,相对而言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的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因此也抓住了发展的好机遇,这个时候特别是福建省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相应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兴盛和港口规模的扩大。泉州与莆田相邻,南宋末年泉州港已超越广州而跃居全国首位,成为“四海舶商,诸藩琛贡”[3](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古代的优越地理位置与安定的环境造就了当时的经济发达状态,但是这种经济的发达只是相对而言的)

宋代和元代时期是我国海上外交活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是我国转向海上外交活动的最为鼎盛时期。其通航区域范围之广,几乎覆盖了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西南亚以至北非和东非沿海国家。与此同时发展起来的航海技术在这个时期也跨入了一个昌盛时期,罗盘已被广泛应用于航海。当时的经济与航海技术已相当发达,然而腾然面临着很困难的难题那就是如何保证海上航行安全。这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无法解决问题的条件下,当地渔民则只能转向求助于神灵的保佑,而此时的妈祖形象刚好符合了这个条件,因此妈祖文化在这个时候开始产生也亦具备了经济基础这样一个客观条件。(航海技术的相对发达与海上安全问题的难题的对比造成了妈祖文化形成的经济物质基础)

2.1.1.3人文环境加强了妈祖文化产生的缘由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眼前的物质利益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往往战胜精神文明。而地处湄洲岛的渔民们由于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紧靠土地来养家糊口那是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最低等级的层次生活需要所不能满足的。因此依仗着他们独有的海洋环境打鱼、航运和海外贸易等经济活动为生成了他们工作的重要方式和生活方式。然而海洋的环境往往不像陆地那样容易控制。比如说海浪袭击、海啸、台风等往往都是自然环境其致命的武器。因此他们在日常的航海打鱼生活中形成了高强度的体力坚毅体魄和熟练的打鱼技巧,同时养成了寄希望于神灵保佑他们能够在打鱼工作中避免海难并祈求打鱼丰收的社会心理。而妈祖这么一个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祖的形象正是在其死后加之人民的信仰心理的情况下,妈祖文化的诞生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对妈祖的信仰表现了人民在当时现有的生活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心理寄托,这绝非只是单纯意义上的迷信,因为妈祖文化此时应经转换成为人民同困难的生活环境斗争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人民进步的动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另外妈祖文化在我国古代和平外交活动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宋代出使高丽,明初郑和下西洋的空前壮举,元至清代的海运,明清时期闽、粤人民渡海对台湾和东南亚的开发,无不凝注着对妈祖的崇拜心理。这点也无疑是对妈祖文化形成的人文环境的一种补充。除此之外,妈祖在宋,元,明,清受到的国家祀典就达36次,其中最长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嘉佑之神”,这种历代朝代皇帝的封号无疑是加强了信仰妈祖文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由此可见妈祖文化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社会环境的基础。(妈祖文化产生的三种人文环境的原因)

2.1.2妈祖文化的传播、发展的地理环境 2.1.2.1妈祖文化传播、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说到妈祖文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妈祖文化的传播,而谈到妈祖文化的传播必然离不开妈祖文化传播所依靠的地理环境。因此妈祖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条。

2.1.2.2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海洋环境

妈祖文化的传播、发展的地理环境第一点是海洋环境:因为妈祖庙诞生地的特殊的自然、人文、经济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地主要从事海上交通、贸易与漕运,因此海洋环境上的活动成为了是妈祖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北宋年间,由于战乱不断,迫使陆地上的丝绸之路无法行通,从而转向了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明州(今宁波)、泉州、广州是当时的大港口和海上交通枢纽,在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过程中祈祷了巨大的作用。元朝,由于政治中心北移到大都(今北京),加强了南北经济的往来,尤其是供朝廷漕粮,进一步发展了海运,当时由太仓、刘家港(今上海)到达直沽寨(今天津),是海运漕粮的重要航线。元泰定三年(1326年)在天津的海河三叉河口建立海神庙——天后宫,这是妈祖文化从南方传播到北方的历史见证。航海是关系重大财产和众多生命安危的大事。在海难难免发生的情况下,人们心中便自然向神灵祈祷,妈祖的形象无疑是他们所膜拜的对象。因此,有水处有华人,有华处有妈祖庙宇,有妈祖庙宇处就妈祖文化,因此海洋环境成为了妈祖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口的迁移把妈祖文化带到海外。

2.1.2.3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社会地理环境

妈祖文化的传播、发展的地理环境第二点是社会地理环境,主要表现为林氏家族的空间移动过程。唐宋以后,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种种原因,兴化(今莆田)不断有人外迁,尤其是九牧林氏大家族的人。据台湾《林氏大宗谱》记载,莆田九牧林氏族人,自唐中叶即开始向广东、闽南、浙江等地发展。明清以来,从福建移居台湾、日本和东南亚的人则不胜枚举。这是妈祖文化早期在这一带传播的原因之一。之所以林氏家族传播妈祖文化我想有四种原因,一是因为妈祖的形象为他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他们离开莆田到达外地的路径过程中祈福妈祖能够保佑他们顺利的到达目的地,三是他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需要,克服困难,共同努力,团结奋斗,马祖文化则作为他们连接起来的一个重要纽带。四是他们对于家乡热爱,包括本土与文化的热爱。

2.1.2.4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古代的外交地理环境

在中国古代,许多和平外交活动都是始于海洋空间地理。诸如宋代的出使高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历访亚非40多国,明、清两朝持续近500年的对古琉球中山国的册封等等,都是借助妈祖为精神支柱而战胜海上的千灾万劫,圆满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务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妈祖文化的传播,这其中尤以郑和的功劳最大。

2.1.2.5,妈祖文化产生的精神地理环境

妈祖她作为一个民间的渔家女,善良正直,见义勇为,扶贫济困,解救危难,造福民众,保护中外商船平安航行为本国、外国的各族人民无疑建立起伟大的榜样,而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疑也是国内外各民族人民所祈求达到的高尚精神境界。

2.2妈祖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2.1妈祖文化促进了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的的形成

文化景观是是人类活动的成果,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地表痕迹,是文化赋予一个地区的特性,它能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4]因此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妈祖文化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物质文化景观为标志即世界各地的妈祖庙的建立。这种文化景观最显而易见的物质外貌就是妈祖庙的分布与建筑风格,其次是地域人群活动的形式。最早的妈祖庙建在妈祖所在故乡湄洲岛,此后由其传播开来分灵分别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建立。在妈祖庙举办的活动,使得妈祖文化内涵得以体现。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妈祖诞辰日的传统活动,和一些庆典纪念活动,即伴随祭祀活动而举办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与集市贸易活动的“庙会”。如天津的“皇会”,就是明清时代在天后诞辰纪念日期间从祭祀天后逐渐扩大丰富为敬拜海神天后娘娘的民间花会大表演。在经济方面又是一次大型的城乡贸易物资交流活动。[5]里具体什么在起作用,这就关系到妈祖文化本身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景观的纽带。只不过妈祖文化精神文化景观是一种无形的客观景观存在而已,但是它却是超脱物质文化景观之上,当然它也有自己的物质载体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关于妈祖文化研究的相关书籍和论文,因此妈祖精神文化景观很重要。

2.2.2妈祖文化促进了东部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

说到妈祖文化促进了东部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其实与上一点是想通的。因为有了妈祖文化,所以形成了特有的妈祖文化物质经管妈祖庙,进而由于妈祖庙的带动,各地商人、渔民到这里膜拜,进而这里的人群越来越复杂,最后这里的妈祖庙城了祈祷或进行集市贸易和信息、文化、物资的交流等的场所,成为人民活动的中心,进而首先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尤其是一些渔村的例子显得格外特点,比如说,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等都是以妈祖庙的兴建为标志,使荒凉的渔村变为繁荣的港口城市。

2.2.3妈祖文化促进了妈祖庙所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妈祖文化促进金妈祖庙的形成,进而促进该地城市的发展。而城市发展的经济条件进一步丰富了妈祖庙开发的条件,进而为打造妈祖庙旅游产业创造了条件。妈祖庙寺庙、道观、民居与宫殿建筑的特点。它的结构和布局,采用我国传统的建筑手法,表现鲜明的民族性,加之修建时代与所在地域的不同,各地妈祖庙又各自保存着不同时代的地理特征,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古建筑。它与所在山、海、江河、绿树古柏等山川秀色融合成美丽的景观。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今天,无论从交通航海、地理考察、建筑文化、文物欣赏、学术研究,民俗风情等诸多方面,妈祖庙及其所在地区已成为世人注目的参观访问,科学考察与文化旅游的好去处。妈祖庙为当地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3.1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

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其内涵和外延上。作为妈祖文化的内涵则体现为妈祖文化则作为东方具有代表性的东方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变为以天妃宫妈祖庙为物质文化景观的载体、以祭祀、传说、文学、民歌、舞蹈等为主要传播途径、以精神实质作为团结华人的精神纽带的民间重要的信俗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妈祖文化的外延则表现为我们所从事研究的科学文化课题,具体包括;妈祖文化与中外关系史(主要体现在我古代的和平的外交活动上,比如说宋代出使高丽、明代郑和下西洋)、妈祖文化与反侵略战争史(主要体现在中国水师将领依恃妈祖庇护多次把殖民主义者驱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实,比如说沈有容打败荷兰殖民者和郑成功妈祖助潮的故事等)、妈祖文化与海上交通贸易及沿海港口开发史(主要表现在中国许多沿海城市比如说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等都是以妈祖庙的兴建为标志从而从荒凉的渔村变为繁荣的港口城市事件等)、妈祖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史(主要表现为中国古代航海的习俗:每次航海之前总要做个船模以祈求妈祖保佑从而在现在许多妈祖庙里有许许多多的古代船模以便考究古代造船发展科技历史,其中尤以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最多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妈祖文化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妈祖文化受到有关学者的研究重视之后,研究的成果以成书、论文为标志结果的重大成就,比如我国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中国台湾学者李献璋的《妈祖信仰研究》等等)等五个重要的方面。(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表现为妈祖文化的基本含义)

3.2妈祖文化的精神实质

妈祖作为一个历史传奇人物,在近千年来的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之所以她的名声能流传千年,源于她本身的文化,虽然她没有什么思想体系留给后世。但是她作为一种正义的化身,为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做贡献的精神正是当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中的具体表现,因此可见其精神之博大,内涵之深奥。妈祖文化的精神实质体现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实质,是我们大家值得深思的议题和行动的标榜。

4、妈祖文化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和意义

4.1妈祖文化的政治功能

妈祖文化已成为海内外华人文化认同的纽带,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团结和祖国和平统一意义重大。台湾妈祖宫庙有 1500多座,台湾岛上现有居民2300多万,其中台湾妈祖信仰现在已经超过百分之七十,妈祖文化信仰成为了许多台湾群众重要的心理信俗,而且台湾信众“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活动,由此说明了妈祖文化在台湾群众中的重要地位。台湾妈祖信众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不仅仅是对妈祖女神的朝拜,更是对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认同,体现了两岸同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化同脉”的亲缘关系。妈祖文化在中国有着重大的作用,她在维护两岸的和平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考察福建时指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推动妈祖文化与民间信仰交流。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应着力把妈祖这篇文章做大做强,促进莆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台湾信众对妈祖的极度虔诚和崇拜,令人叹为观止。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中。莆田是妈祖的故乡,是妈祖信仰的发祥地。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地要在传承与弘扬妈祖文化,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朝着“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目标奋勇前进。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闪耀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有台胞说,经济交流是手拉手,文化交流是心连心。大力弘扬妈祖文化,必将有力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必将促进两岸更加和平、发展。莆田的文化人应该携手并肩,乘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东风,充分运用妈祖这个得天独厚资源优势,为文化强市作出应有【6】 的贡献。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提出当今国际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背景仍然没有改变。新世纪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再当今时代下发展的具体要求,要做到能够在和平中尽快发展,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妈祖文化就是一种保障“和平与发展”的文化,代表和平乐观、积极向外发展精神的海洋文明文化。因此,弘扬妈祖文化,加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进而加强经贸文教等方面交流,必将推动和深化两岸和平与发展。

4.2妈祖文化的经济功能

4.2.1妈祖文化带动商贸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妈祖庙宇的兴起在古代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进而妈祖庙成为各种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促进了海内外的贸易往来和妈祖文化产业特别是妈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妈祖文化增强了海内外华人间文化交流,基于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华人商贸往来(特别是海峡两岸商贸往来)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妈祖文化进一步发挥它的贸易功能和妈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妈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妈祖旅游产业主要体现在妈祖庙传统的建筑艺术与其独特的布局结构。

4.2.2妈祖文化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信仰妈祖文化的人民有了共同的特点,彼此之间有了相互的信任的心里。这种心理特征在今天市场经济运作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诚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绩效。民众习惯上、心理上对现代社会、对市场经济的具有文化认同感也能对经济体系赋予一定的内在制约。因此妈祖文化在这个特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学习妈祖文化精神的实质,自觉遵守道德上的行为制约,做一个具有妈祖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人。

4.3妈祖文化的文化功能 4.3.1妈祖文化促进了文明的产生

妈祖文化在一些具体的方面促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妈祖文化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俗文化,妈祖文化促进了一系列派生文化和派生文明,如古代的妈祖髻、妈祖服、妈祖面、妈祖祭典、船上供妈祖神像、启航前的祭祀,造船厂供妈祖、供船模、水族朝圣供品、传说、求香袋等。

4.3.2妈祖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这一点主要表现就是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对内是我们信仰妈祖文化、拥有优良品质的强大精神动力,对外表现为我们团结一致共同战胜外敌与困难。

4.4妈祖文化的社会功能 4.4.1素质修养与提高功能

信仰妈祖必须是虔诚的,要常到妈祖庙祭拜,这不仅是消灾祈福,更重要的是一种美德的熏陶,它能培养人们健康、正直、善良的伦理道德观。妈祖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从中可以制约我们的不良社会行为,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因此对于培养我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妈祖文化在人的内心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这是因为人民往往把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寄托于妈祖,从而在心里上得到一种安慰,不自觉地加强了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使处于压力中的人们面对困难时心理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4.4.2社会团结整合功能

在当今世情、国情、党情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怎么样更能团结一致向前看,从而促进中华民华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重大的关于国家命运与前途的问题。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体系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这一个问题,因为妈祖文化使得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关系、经济生活、价值观念等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对于统一人们的思想,进而起到社会团结整合功能。后记:后记中主要讲述了我对老师的看法和写这篇文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以及对老师要求论文内容的总结。

后记正文:

1、对李老师您的六大印象

对李老师您的第一印象:原则性很强,值得我们学习。跟李老师您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是在电话里,也许老师您或许不记得,但是我对你的印象非常的深刻。为什么会第一次跟李老师您打交道会出席那在电话里,那是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把老师要上的文化地理课本来是周五的五六节课看成了七八节课。当时我正在三楼上自习,还以为反正后两节课上课我在下面上会自习没有多大的关系,没曾料到居然那时正在上课。大概三点五十的时候我往楼下走准备上课却发现为什么快到上课的时间了然而教室确实空空的?刚好刘翀同学在教室,我问了一下为什么大家都没来?刘翀说了一句让我吃惊的话:都上完了,老师也点完名了,你才来?我当时就抄起刘翀的电话给老师您打了个电话,在电话里我说我从来都不缺课的,我想来在老师的眼里都是一个很乖的孩子,逃课绝不是我做的事情。老师您原则性很强的告诉我说没来就是没来,那是事实,叫我怎么办呢?我就此产生了一个印象:老师做的对,这虽说是个人做事的原则,但是对于犯错误的人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反思,为什么自己做错了事情呢?

对李老师您的第二印象:博学多识。李老师您大概给我们讲了六章的内容包括文化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音乐地理等内容,每章的内容都很丰富,有很多的内容都是我闻所未闻的,尤其是第三章的内容用时之长更显其内容之丰富多彩。

对李老师您的第三印象:方法得当即寓教于乐。每次上课前都会播放音乐,给人以轻松的气氛,而且中间还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最重要的是您将当年的有趣的经历都说给我们听,我们听得总是心情愉悦。

对李老师您的第四印象:重视素质教育。从老师的授课过程及要求老师注重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励起大家爱生活的好态度,您是从情感上鼓励激励我们汲取知识,这样有助于广泛培养我们的兴趣,对于今后事业取得成功很有帮助。

对李老师你的第五印象:认真和坚持不懈的品格。从开学到课程结束,你总是很认真的点着每个同学的名字,坚持不懈,态度认真,这种品质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除此之外认真还包括对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给我们准备的模板范文等等。对李老师您的第六印象:善于锻炼学生表达自己。李老师您能够在课程很紧的情况下安排出来一大节课让我们将自己做好的ppt加以讲解,这一刚方面锻炼了我们组织材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和操作ppt的能力。不得不说一句我在这次讲课中发挥的自己觉得很失败,我之前按照您的要求认真准备了好长的时间,收集了好多的资料,当时我讲的内容也是妈祖文化,由于妈祖文化是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内容丰富,我没有找到太多的图片,因此我决定构建一个体系来讲解内容,但是体系的内容太多,我怎样控制都解决不了,最后我的讲稿的语言完全是由自己的语言写出来的,就这样多达3000多字,我想我能够练得很熟,结果还是在讲课时只讲了一小部分,这让我感觉到很惭愧,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我觉得这点我做的很失败。

2、写这篇文章的困难和困惑

写这篇文章时查阅了好多篇文章,如何有效快速的摘取有用的信息成为了我第一大难题,最终我还是按部就班的认真读下没骗文章。

写英文摘要时成了第二大难题:好久没有学习英语了,好多的单词都忘记了,因此在写完韩语版的摘要后写英文摘要时就出现了困难,甚至汉语词语翻译成单词都不会,通过查阅书籍与字典也将问题加以克服,可能英文摘要的句子会出现语法性的错误,请老师您加以批评指点。

写这篇文章的第一大困惑: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不行,所以很多语言文字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后变得就不是很专业,很口语化,但是我想文学功底是需要修炼的,我在这次写这篇论文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缺点,我会认真加以改正的,向老师您保证!

写这篇文章的第二大困惑是:有些语言或者说根本没有这种提法,但是在我的论文里面却出现了:比如说社会地理环境、外交地理环境和精神地理环境。之所以这样说我觉得更加容易理解,因为社会地理环境我理解成人在空间的社会移动现象,外交地理环境理解为和平外交活动所通过的海洋地理环境,精神地理环境我理解成世界各地都有信仰中国湄洲岛妈祖祖庙的文化,虽然有地理空间上的差异但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3、按照老师要求的内容进行文章的构思

李老师您主要给了我们两个题目,由于前一个题目我们那里的文化资料很少,所以我选择了第二个题目。第二个题目老师规定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是文化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我本着坚决服从老师要求的情况下撰写这篇文章。第一块是介绍这种文化的基本概况,而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就老师的要求而写,其中第二部分占了文章的大部分篇幅,第四部分的内容也不少,第三部分我想既然是文化肯定有其内容和精神实质,所以就把其放在了第三块内容。

4、写完全文的感受的简单描述

虽然撰写此篇文章耗费了很长的时间,但是依然觉得从总体上符合了老师的论文要求。从写这篇文章中而已老师、自己进行了总结,发现老师有很多的优点,作为未来的中学老师我也会将这份优秀的师风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同时发现了自己的狠读不足,如思考问题的不足、语言的不精炼性等等,我想我以后会努力改正这些缺点的,晴李老师您放心。最后我想说句李老师您虽然带我们时间不长,但是你的付出我们大家看在了眼里,我们会永远记得您!

【1】《世界妈祖庙大全》系列丛书,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闽台新闻交流联谊会和海峡文化交流中心联合编撰

【2】妈祖文化百科名片 【3】《泉州府志》卷一《城池》,南宋李芳子或南宋刘颖及戴溪 【4】《文化地理学》,周桑意,孔翔,朱竑编著 【5】《妈祖文化与地理环境》,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高红 【6】湄洲日报,2011-11-24,许培元

第五篇: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的平面设计

据福建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保存的由清代林清标编著的《敕封天后志》记载,妈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生前兰心慧质,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比如驱除怪风、收伏晏公、恳请治病、解除水患等,记载都是关于她搭救黎民百姓的传说。她逝世之后,老百姓按照自己美好的愿望将她塑造成了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依然相信妈祖还在时时刻刻帮助他们,流传着许多有关妈祖显灵的传说,比如神助修堤、托梦除奸、保护使节、圣泉救疫等。

千百年来,妈祖精神得到了世人的颂扬,不仅成为文学艺术的生动素材,还在小说、戏曲、书画、雕塑、影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也为世世代代心灵手巧的湄洲女提供了无尽的灵感,这种强烈的妈祖情结不仅表现在一件件服装中,而且被寄托于一丝丝头发间,形成了独特的妈祖文化。

自古湄洲岛的生活习惯是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理事,所以为了祈祷妈祖保佑出海的亲人平安归来,在家里守候的女人就梳起“妈祖髻”,希望得到妈祖的庇护,祝福亲人一帆风顺、平安归来。“妈祖髻”的梳法是非常复杂而精巧的,先把头发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再把中间部分梳到头顶上,用长长的红头绳固定,盘一个圆圆的发笈,再用一根银钗横向穿过,起到固定发笈的作用,接下来是梳左右两边的鬓发,松松地梳出弓起的造型,再用两根波浪形的发卡固定,并将剩余的头发拢于脑后,用5~10个小发卡统一固定起来,梳成船帆一样的髻,然后在头顶的圆笈上插一根大的缝衣针或银针,针上坠着一条红线,最后是在头发上点缀一些红花来装饰,使发型更好看。“妈祖髻”整体造型从头顶到后脑勺竖着一片扁扁的、如船帆似的发髻。整个发型全部由真头发梳成,用夹子别起来,船帆状发髻左右两边各别一根波浪形的发卡,代表船上摇橹的船浆;头顶上盘一个圆圆的发笈,代表船上的舵;一根红头绳盘在发笈里,代表船上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笈,代表船上的锚;一根根的发卡和发绳则代表船上的零件;所有要件组合则代表整艘船,寓意一帆风顺。可见小小的一个妈祖髻承载了湄州女子的万千情感。

帆髻示志的传说表明“妈祖髻”这个发型是妈祖生前设计的。在她18岁那年,父母要为她张罗婚事,但妈祖矢志要拯救渔民,誓不出嫁,所以便把自己关在闺房里三天三夜,盘好了“妈祖髻”,并告诉父母:髻为帆,针为锭,线为缆,她已心许大海,此生只想奉侍双亲,救护渔民,已愿足矣。后人崇敬她,效仿她,以此发型来纪念妈祖,也表示她们对海神的虔诚敬意。可想而知,这样的言行与品性在老百姓心目中不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吗?除了让人敬仰、尊崇,还有什么呢。因此,妈祖在救人逝世后,大家都相信她是在湄洲岛的湄屿峰归化升天,变成了海上女神,仍然在江河湖海保护人船的平安。

在湄洲女子的心中,妈祖就是她们最大的信仰,妈祖的福光庇佑她们在这方乐土上一代代的繁衍下去,因此妈祖生前设计的这种船帆式发髻自然也成了后人效仿的对象,既表示了对妈祖的敬奉,也希望能得到妈祖的保护

下载妈祖文化进校本课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妈祖文化进校本课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妈祖文化[范文]

    《中外民俗文化》期末论文 妈祖文化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一、妈祖的由来 ....................................................

    湄洲岛妈祖文化

    湄洲岛开发旅游品牌——妈祖文化 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是莆田市第二大岛。它素有“南国蓬莱”的美称,拥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号称“东方夏威夷”的九宝涧黄金沙滩、“小......

    福建妈祖文化

    福建妈祖文化 起源: 妈祖,原名林默,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湄洲湾北岸贤良港。林默幼年时就聪明颖悟,过目成诵,她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平素精研医理,教人......

    湄州妈祖文化

    (欢迎辞)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湄州妈祖祖庙。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正因有缘,使我们相遇在这闻名海内外的妈祖祖庙,我是这里的地陪导游员,我......

    妈祖文化总纲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社会践总纲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妈祖文化之旅 经济系 电子商务B0901 0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目录 一、前言———————————————————2......

    莆田妈祖文化[范文]

    莆田妈祖文化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她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林默幼时聪明颖悟,胜于姐妹,八岁入塾师读书,勤学强记且过目成诵。她年小志弘,不满封建......

    妈祖文化介绍

    介绍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俗姓林,相传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兴化莆田县湄洲屿。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成年后,不思婚嫁,乐......

    妈祖文化1

    闽台民间信仰在推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以妈祖文化为例 摘要: 山水本相依,闽台骨肉亲。中华大一统、原定难分离。 自古以来,福建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商缘广、文缘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