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妈祖文化1
闽台民间信仰在推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以妈祖文化为例
摘要:
山水本相依,闽台骨肉亲。中华大一统、原定难分离。
自古以来,福建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商缘广、文缘同、法源久”的关系就被人熟知。他们隔海相望,有着相近的民风民俗、语言文字、宗教与民间信仰。所以,大力推动和发展海峡两岸的民间文化交流应当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任务。广大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两岸统一的基础。福建是祖国大陆对台文化交流最主要的省份,自1987年以来,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回乡探亲以来,文化交流成为闽台民间交流的主旋律,而民间信仰始终贯穿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福建与台湾,拥有着最多信众的莫过于“妈祖”,本文主要探讨闽台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其对两岸关系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民间信仰、妈祖文化、两岸关系
一、闽台两岸的民间信仰起源与特点
闽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自周秦开始,闽越族人民度过台湾海峡,成为台湾原住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以后,闽、粤先民前赴后继,移居台湾,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移民活动达到高潮。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前,台湾人口形成了闽粤籍为主的格局。
在这多次的迁徙浪潮当中,福建沿海失去土地的农民冒险横渡海峡到台湾谋生,而台湾还写潮流汹涌,台风、暗礁随时可能吞噬渡台者的生命,为平安渡台,移民船上除了载重物、农具外,往往随身携带祖籍地的神灵香火、祖宗牌位等,希望得到神灵祖先的庇佑,福建的民间信仰就是这样传到了台湾。
另外,还有一些信仰是通过“漂流”的方式传播到台湾。所谓“漂流”是指端午节前后,福建一些宫庙为了驱逐瘟疫,将神像安放在与真船一样的“王爷船”上,让它在海上随风漂流,有的“王爷船”随风漂流到台湾,台湾民众在海边拾到自海峡西岸漂来的神像时,即诚惶诚恐地为其立庙,加以顶礼膜拜。
渡台者到达台湾之后把随身携带的神像香火供奉于房间或公厝,朝夕膜拜,祈求庇佑。后来人丁旺盛逐渐形成了村落,这些福建人便修建庙宇,为神像塑造金身,以此来答谢神灵对他们的保护。现在,台湾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绝大部分由福建传入,祖庙都在福建省内。所谓“汉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福建文化移植到台湾并在台湾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在福建文化移植台湾并在台湾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福建民间信仰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福建的信仰到达台湾后很快能发扬广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别于正规宗教。它没有系统的宗教理论,没有严格的教规和严密的宗教组织。它兼收并蓄,信仰芜杂:
首先,闽台民间信仰的人数比例大,这与闽人祖先大量迁徙有莫大的关系。据台湾“内政部”的统计报告称,目前台湾的宗教徒几乎占总人口的90%;
其次,宗教与民间信仰的神灵种类繁多。两岸民间信仰所崇拜的神灵种类可谓多如牛毛。如果把它们归类起来,属灵魂崇拜的有195种,属自然崇拜的有20种,属庶物崇拜的有1种。在这众多的神灵崇拜中,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为仙人崇拜,第二类为先人崇拜,第三类为乡土崇拜。
再者,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寺庙分布广。在福建地区,大街小巷、乡野路边随处可见宗庙,大多数为民间信仰的寺庙。另据1981年余光弘《台湾地区民间宗教的发展——寺庙调查资料之分析》一文的统计,早在二十多年前,台湾民间信仰的寺庙就已经很多了,最重要的一点,台湾宗教与民间信仰大多与福建有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台湾各地的妈祖,其祖地均在大陆。但因来自大陆不同的地方,故称呼各不相同,如来自莆田湄洲的称为“湄洲妈”,来自泉州的称为“温陵妈”,来自福建同安的称为“银同妈”。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关帝崇拜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由福建闽南(南安)传到台湾的;保生大帝也是由随郑成功去台的军民,从当时的福建同安白礁乡迎请到台南学甲的慈济宫。台湾民间崇拜肖太傅的大多是泉州籍人士,据调查,它源于泉州的富美宫、“省府王爷”。台湾民间信仰的开漳圣王是明末清初漳州人士移民台湾时带来的;三山国王是广东移民供奉的神灵,相传是潮州杨阴县的独山、明山、中山一带的保护神;台湾的广泽尊王又称保安尊王,祖庙在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主要是南安籍人士供奉;台北霞海城隍庙,在道光元年由福建同安移民奉请赴台。
最后,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相互混杂的比较普遍。仅从宫观里供奉的神像来判断教派往往很难,除少教庙宇外,儒、道、释及民间
信仰中的神明几乎都可以供在一个庙里。福建与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往往是三教合一。所以,人们可以看到道教宫观里往往前殿是祀道教的神仙,而后殿则祀儒家的先人或佛教的菩萨。
二、以妈祖信仰为例
虽然闽台民间信仰的种类繁多,但是在此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妈祖信仰。
妈祖信仰起源于我国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相传是民间林默娘的化身。
林默娘为福建莆田湄洲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于宋建隆元年,出生后不闻其啼哭,因而取名为林默,意为沉默的女子。她自小表现出神异的功能,读书能过目能诵,且能理解其含义。据史书记载,当她十几岁时有道家人士来往于她家看透病人体内病情,加上能说出别人的吉凶祸福,显得非常神异,人们对她非常崇敬。
传说一天默娘正在织布,忽然眼前出现她父兄在海上遇难的惨状,她于是掩面泣哭。过了一会儿果然有其父兄在海上遇难的消息传来。由于她的特异功能,常为渔民预报海上天气变化,使人们避过了台风等自然灾害。当地的渔民非常感激她,把她当作神女、龙女来崇敬。
林默娘死于28岁那年,从此以后,传说航海的人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人们为了纪念她,建造了祠庙奉祀,望她庇护渔民的安全。从夫人到妃、到天妃、到天后、到天上圣母,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对她的崇拜愈加发展。为了纪念她,遂在妈祖的出生地莆田湄洲建造了妈祖庙宇。该庙系历史上最早的妈祖庙,故谓祖庙
三、闽台两岸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展史 关于福建:
福建自古以来即是一个“信巫好鬼”的区域,这是培植民间信仰最好的土壤。对古代闽越人而言,世界万物都是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生存在的一个重要主题,即是协调自己与大自然精灵之间的关系。倘若人类因为无知得罪了神秘的情灵,那么人生的道路上将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大自然中的情灵在对人类施以惩罚。因此,人类必须顺从这些精灵,时刻揣摩这些精灵的意志,为他们献上人类从自然界
中获取的精华,由此产生了民间神灵的崇拜。
闽台均是移民社会为主体的地区,闽台民众这种根深蒂固的信仰文化观念必然会随着他们的迁徙而传播。闽人渡台,许多是背着祖宗的牌位和神位到达新的生活地区的,宗族和神灵又将乡党聚合在新拓展的地区,这种现象在台湾比比皆是。由于闽人将信仰的元素分解到生活的诸多方面,例如家庭习俗、社会习俗、曲艺、艺术,乃至民间体育等等,福建渡台移民将这些“习惯”了的生活因子播撒到了台湾各地,并世代相延。
以妈祖信俗为例,其在莆田起源后先在福建省内传播,其后沿着南北两条线向外扩展。南线为广东省、香港、澳门、台湾,北线为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等。在国内扩大影响的同时,妈祖也传向了海外。近邻的琉球、日本自不用说,在越南、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只要有华人足迹到达的港口,几乎都建有天后宫。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妈祖庙达到了2500处,分布在17个国家,信徒人数超过了1亿。
(图为台湾妈祖文化节)
关于台湾
台湾人的祖先大部分从福建渡海到台湾,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感到孤立无援,只能祈求神明保佑。如今虽然经济不断发展,科学不断进步,但仍不能消除民众对这种民间崇祀的需要。自祖国大陆对外开放以来,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交往出现热络现象,掀起一波又一波的
热潮。
据台湾有关统计数据,台湾现有居民2200多万人口,其中98%为汉族人,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2%左右;又70%以上的祖籍源自于祖国的闽粤地区。溯源人类亘古,纵览台湾历史,台湾祖先系与华夏民族一脉相承,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同为炎黄子孙,台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祖国大陆的移民史。
目前,台湾有800多座妈祖庙,信徒达1600多万人。1983年开始,就有台湾信众不顾台湾当局的阻挠偷偷绕道回闽谒祖拜庙。
1987年,台湾台南学甲镇的慈济宫董事长周大围带领保生大帝的信徒,冒着风险跨越海峡,回到漳州角美白礁宫谒拜祖庙。台中大甲镇澜宫多位董事也率团绕道日本,到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参加妈祖千年祭典,揭开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序幕。
1988年,国务院批准湄洲岛对台胞开放。次年5月6日,台湾宜兰县苏澳南天宫董事会组织20艘渔船224名信众,冲破重重阻力,从海上直航湄洲朝圣,开创1949年后两岸大型船队直航的先例。
1997年,应台湾妈祖信众要求,湄洲岛妈祖庙妈祖金身巡游台湾,1200多万台湾信众及各界人士前往顶礼膜拜,规模宏大、场面空前壮观,在台湾产生了轰动效应。近几年来,每年都有10万人次台胞到湄洲岛妈祖庙谒祖朝拜,2006年已突破12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湄洲岛妈祖庙已接待130多万人次前往朝圣的台胞,湄洲岛对台客运码头接待台轮1500多艘次,湄洲岛妈祖庙与台湾800多座妈祖分灵宫庙建立了联谊关系,还与一些台湾妈祖宫庙结成至亲庙。
与此同时,台湾关帝信众也不断回闽寻根谒祖。漳州东山岛关帝庙是台湾470多座关帝庙的祖庭,庙中关帝神像曾从东山岛出发直航抵达台湾并巡游达半年之久,令30多万台湾信徒争相膜拜,轰动全岛。此外,还有台湾陈靖姑和保生大帝的信众等每年也不断组团赴闽寻根谒祖。
四、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在民间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不得不说,民间信仰的传播得益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中国人向海洋进军的历史很早。秦汉时期,方土徐福三次东渡求仙,秦始皇亦多次巡幸山东半岛,汉武帝步求仙后尘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未能如愿,却无意间推进了造船、航海和港口业的发展。自汉代开
始,由于开辟了历史上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绵延2000多年的中外贸易和东西方交流,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线,海外交往势盛而时久。以古代“四大港口”之一登州港为始发港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朝鲜、日本等西方诸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渤海和山东半岛航海业的发展。南路”之广州的远洋贸易可直达亚历山大港。泉州港的对外贸易可与世界名港亚历山大齐名。
至元朝,因沿海遭倭寇侵扰,海上对外贸易相对减弱,但国内南北万余里海上航线和南北河漕贸易相对增强,后因定都北京800年时政的相对稳定,国内沿海港口亦日益兴盛起来,逐步进入黄金时期。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尚早半个世纪,更是无与伦比。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早期海洋的拥有者。
远在十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指南针。但是,尽管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由于没有气象预测,海上气候变化万千,一片小舟如沧海一粟,当狂风暴作时,在威力无比的海洋世界面前,人类的行为还是显得极其渺小,甚至微不足道,所以,祈求于神灵护佑,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国的航海事业也为大陆居民到台湾生活做出了贡献。明天启年间颜思齐有组织有规模的聚众移民发生后,台湾的漳泉移民已有一定的数量,并形成了“十寨以居”的汉人集聚区;两岸的商贸往来和渔业活动遂渐趋旺盛。为求航海安全漳泉东渡之移民或往返之船民多习惯将妈祖神像恭请于船上以作护航,故民间则有“船仔妈”之相称谓。自颜、郑至荷据时期台湾汉人的宗教信仰及妈祖信仰活动,西方人如1650年居住于台湾的苏格兰人David Wright和1660年被派往台湾的瑞士人Albrecht Her port,都曾有过资料记载。
郑成功率军克虏平台形成了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潮,由此也推进了台湾地区妈祖信仰的传播。随军闽南水师官兵和船员普遍信仰妈祖,自然将其供奉为护海女神,该时随军入台的妈祖,也被民间称为“护军妈”。关于“护军妈”的传说则尤为神奇,有曰:鹿耳门一战,荷人占据鹿耳门港口,港道狭窄而淤浅,又遭荷人预先打沉船板而堵塞,使船舰无法进出而被视为关隘险要;经郑军上下祷告妈祖,港道潮水增涨丈余,遂使郑军船舰顺利进港而打败了猝不及防的荷军。至于明郑时期台湾是否建造了妈祖庙,有学者考证至少建有两座宫庙,即安平天妃宫和开基天后宫
五、如何运用妈祖文化推动两岸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江泽民同志也曾阐述:“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循迹台湾移民开发之历史,探究闽台妈祖信仰之渊源,深入领会哲人的至理真言,我们不仅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妈祖文化的现实意义
1、加强政府政策的扶持,加强两岸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06年妈祖文化旅游对接与合作意向书在湄洲岛签订。2007年11月1日在湄洲岛举行了海峡妈祖文化旅游合作联谊会,共同建议:打造环海峡妈祖文化旅游带;开辟朝圣旅游航线。
2、借助媒体,拓展妈祖文化传播平台
在媒介时代,民间信仰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妈祖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大众传媒,包括报刊杂志、影视媒介还有互联网等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妈祖文化要借助媒体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力,首要要解决的是传播平台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妈祖宫庙与媒体合作的形式,比如在电视频道中设臵专门的栏目,在相关的网站上设臵专门的频道,或对妈祖祭祀、宫庙联谊等文化活动进行重点关注和报道,影响内容的制作可以交由影视制作公司完成,经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由政府、文化组织、民间募捐或宫庙自筹的形式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自己的传播平台,比如创办自己的刊物或者自己的宣传网站等等。
3、发展妈祖文化产业,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今年,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妈祖文化完全可以和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传媒产业等等结合在一起。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一系列妈祖题材的动漫、影视作品相继开拍、面世。2007年7月,由台湾中华卡通制作有限公司与北京电影集团联合影视公司合作出品的数字动画片《海之传说——妈祖》,历时三年成功上映;2008年末,以妈祖文化为题材的大型原创动画
连续剧《妈祖》在福州开机制作,这是海峡两岸首部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动漫剧;2010年5月,内地首拍28集电视连续剧《妈祖》在福建莆田湄洲岛开机等等。
除此之外,利用妈祖文化的历史传播轨迹,也可以在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发起大型的寻根之旅或者是妈祖文化的探索之旅,并把这个活动打造成精品活动,并由此制作电视和网络节目,推动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
4、发挥民间的力量,继承和丰富妈祖文化的内容
众所周知,孔子学院已经为传播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妈祖文化的传播也可以借助孔子学院的经验。在国内外创办妈祖学院,让更多对妈祖文化有兴趣的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妈祖文化,并在传播妈祖文化的时候不断发展妈祖文化新的内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我们可以举办妈祖文化的主题摄影大赛,全民DV大赛,影响文化节活动等等,并把获奖作品公开展示展映,可达到扩大妈祖文化影响的目的。
5、加强景区建设,改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游客
全世界各地都有妈祖庙,受众不计其数。政府要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的交通、住宿、饮食等条件,建立妈祖文化的品牌意识做大做强,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据统计,每年赴湄洲岛进香朝圣的人数都超过百万,北港朝天宫每年进香的人数达几十万,天津天后宫每年也有数十万的香客来此进香。数字的背后是对当地文化、旅游、商贸经济的巨大推动。
六、依托海西经济区总体规划,大胆尝试在福建省内建立以妈祖文化为主体的闽台两岸文化大交流大发展的“妈祖文化特区”。
福建省作为最早一批改革开放的沿海强省,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拥有客家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商业文化等诸多文化资源,与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台湾仅一海之隔,并与之有着割不断的亲缘、地缘关系,与海外的联系亦紧密深远,再加之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福建平潭岛在与台湾合作开发建设方面诸多先行先试的特殊灵活政策,福建的经济文化发展必将实现新的飞跃。“妈祖文化特区”的设立必然带来海外同胞的强烈认同,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大业。
6、举办两岸妈祖文化节等活动,加强台湾人民归属感 一方面适时举办如妈祖文化节为主题的纪念活动,邀请台湾妈祖
信众来参加。如2011年4月15-16日,高雄溪洲朝天宫组成115人的进香团,奉请已分灵台湾286年银同黑脸三妈,以及在台再分灵的23尊妈祖神像,首次回银同天后宫祖庙谒祖进香,并举行祭天、布施等民众活动。
另一方面,为纪念妈祖分香到台湾,可以促成妈祖巡游台湾,通过宗教文化交流,不仅宣扬妈祖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救苦救难、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更注重突出和平女神的形象,突出“祖国和平统一”的主题,进一步拉近福建与台湾的距离,特别是与台湾中南部基层民众的关系,宣扬两岸和平一家亲的理念,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
六、重视发展妈祖文化等民间信仰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
其一,以中华文化为深厚背景、又属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妈祖文化,是维系两岸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国土统一的重要基础。这是继续增强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活动的前提条件。妈祖信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妈祖,是海峡两岸民间百姓共同信奉的神祗,也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海峡两岸民间百姓对妈祖的共同信仰,体现了两岸人民对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其二,基于当今海峡两岸政权分立、国土分裂的现状,具有着广泛民众基础和民间信仰特点的妈祖文化活动,无疑将是扩大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重要平台。这也是继续增强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活动的客观条件。
其三,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民间传承的信仰习俗,固然有其糟粕和精华,我们应当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海峡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活动,则是促进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七、依托妈祖文化,展望两岸未来
在收集了大量的妈祖文化的资料后,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闽台民间信仰交流应该得到充分地利用。
1、民间信仰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文化背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得以实施的重要因素,文化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是一种社会保障,而活跃的文化又将促进经济的发展。福建是台商来大陆投资最早的省份之一,闽台 的地缘、亲缘乃至神缘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2、以文化交流互动来促进祖国统一。这一方面我们还要做许多工作。海峡文化的交流,包括闽台宗教文化的文流,可以做许多民间性的交流工作。要让台湾人民的心向往祖国大陆,两岸民众的心永远相连,就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促统中的作用,使文化形成一股强大的促统力量,因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影响最能深入人心,也最会深得人心。
3、求同存异,注意方式方法。
尽管两岸文化一脉相连,同宗同根同源,有着永远割不断的多缘性文化纽带,但是台湾与大陆毕竟相隔多年。我们应本着共性包容个性、求同存异的原则和实行更加开放的文化政策,来加快两岸文化交流互动,促使两岸人民在文化层面上达成进一步共识、取得共鸣,难解难分,最终促进两岸和谐统一。
审视两岸前景,仍须通过文化的互动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民俗信仰的东西以及那些民间民俗的节庆活动,通过正确引导也能成为连接两岸人民的桥梁,这样更可以贴近台湾民众。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闽台宗教文化的交流互动依然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进行这项工作过程中,我们应正确认识闽台宗教文化的异同,相互取长补短;建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的架构、促进良性互动.扩大交流广度深度、发挥交流效果;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政治化倾向。
后记
在走访了莆田市湄洲岛管委会和泉州天后宫后,在翻阅了大量的闽台文献后,在调查了众多民间说法后,“闽台缘”队终于完成了这洋洋洒洒的9000余字,深感不易。最初有研究民间信仰的想法是在刚上大学时,几个外地人,当看到福建人对民间信仰如此坚持和传承的时候,惊讶是不言而喻的。在福建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们也看到了民间信仰对台湾人民的感召力,深深地认为民间信仰会为台湾的回归做出杰出的贡献。所以我们开始了寻梦之旅——闽台民间信仰将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成为了我们的研究内容。也许由于时间紧迫,论文质量不高,但是这依然无法阻挡我们对闽台文化探讨的热情。
妈祖文化发展现状调查
您好:
我们是华侨大学的学生,正在做关于《闽台两岸民间信仰在推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的社会调查。妈祖文化始于宋朝福建,以妈祖信仰为核心,是广泛流传世界各地集神话、民俗、祭奠、艺术、信仰与审美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形态。为了了解妈祖文化现状,更好的继承和弘扬妈祖文化,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如此调查会耽误您2分钟时间,请您支持和谅解。
1,您了解妈祖的生平事迹吗?
A、十分了解 B、比较了解
C、有点听说
D、不了解也不想知道
2、听闻妈祖文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只是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文化遗产,此传言是真的吗?
A、真的B、假的(1、2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家对妈祖都有一定了解,但都不深。特别是第二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真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个是假的,这些人自不必说,除此之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答对的人也是猜的。这是我们设计问卷的一个小漏洞,但是也反映出人们虽然听说过妈祖,但是对妈祖文化的了解都不深。)
3、每年农历3月23是妈祖的诞辰,您周围有没有类似庆祝祭祀的活动?
A、有,本人有参与
B、有,见过没参与
C、没有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发现,在调查的人中,真正参加过妈祖祭祀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见过没参加甚至根本没有见过。由此可见,妈祖文化并没有很普及,但是在调查途中我们发现,很多地方对妈祖的叫法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地方把妈祖成为“娘娘”。)
4、您认为妈祖文化节的举办会不会对当地经济和知名度带来利益? A、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意义很大
B、虽然带来了一些收益,但影响不大
C、没有什么影响 D、不清楚
5、您觉得妈祖文化和您的生活习性相关吗?
A、很大
B、有影响,但不大
C、没什么相关
6、您认为妈祖文化在近几年里的知名度有何变化?
A、更有名了
B、没什么变化
C、知道的人越来越少
7、您认为当地政府在保护和传播民间信仰方面的政策 A、很好,效果很显著
B、有一定作用、但还不够完整,需要改善 C、没什么作用
D、宣传力度太小,自己都没听说过
(在四个问题里我们发现,虽然这几年妈祖更有名了,但大多数人认为妈祖文化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而且人们认为政府在传播与保护文化方面做的工作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不够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播民间信仰,完善相关的政策;也可以看出大家只是知道妈祖文化,但是了解不深,信仰的人更少。)
8、你认为妈祖文化相关产业的市场前景如何,如旅游业、服务业、加工制造业?
A、比较乐观
B、发展中,但是前景渺茫
C、没希望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都觉得发展妈祖的相关产业有一定的前景,但是在乐观还是渺茫的问题上,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家都比较看好妈祖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9、您认为妈祖文化的特点是?(多选)A、大陆和台湾联系的纽带
B、是唯一的海上女神,保国护民 C、妈祖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B选项跟C选项自不必说,妈祖文化悠久的历史跟唯一海上女神的地位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调查的两岸三地的人中,大多数人都认为妈祖是大陆和台湾联系的纽带,在调查的多名台湾人中,两个都认为妈祖文化有利于两岸的交流跟友好发展。)
10、您平时从哪些途径听说妈祖文化?
A、电视
B、网络
C、报刊杂志
D、相关文献
E、家族信
仰
F、外人口中听说
G、旅游
H、我都没听说过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发现,电视作为传统三大媒体之一,对妈祖文化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旅游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由此可见,发展相关的旅游业的前景还是不错的,另外,在妈祖文化的传播方面,在继续发挥电视的优势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拓宽妈祖文化的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妈祖文化。)
11、您认为更好的弘扬和发展妈祖文化的建议有? A、加强政府(上级和当地)的支持
B、加强妈祖文化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住宿、特色民俗
C、加强闽台两岸间的民间信仰交流
D、借鉴其他地区成功案例,如鼓浪屿和舟山
E、借助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如电视、广播、网络 F、定期举办妈祖文文化节
G、降低当地景区的旅游成本,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H、其他,如您有更好的建议,请写下来: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发现,在给弘扬很发展妈祖文化的建议中,大家唯一不太认同的就是降低景区旅游成本的建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认为很多妈祖文化的景区建设很不好,所以很多人认为降低景区成本只会导致景区质量的下降,这样会更不利于景区的建设。)
12、您是哪里人? A、福建省
B、大陆地区除福建省以外 C、港澳及国外侨民 D、台湾地区
第二篇: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的平面设计
据福建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保存的由清代林清标编著的《敕封天后志》记载,妈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生前兰心慧质,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比如驱除怪风、收伏晏公、恳请治病、解除水患等,记载都是关于她搭救黎民百姓的传说。她逝世之后,老百姓按照自己美好的愿望将她塑造成了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依然相信妈祖还在时时刻刻帮助他们,流传着许多有关妈祖显灵的传说,比如神助修堤、托梦除奸、保护使节、圣泉救疫等。
千百年来,妈祖精神得到了世人的颂扬,不仅成为文学艺术的生动素材,还在小说、戏曲、书画、雕塑、影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也为世世代代心灵手巧的湄洲女提供了无尽的灵感,这种强烈的妈祖情结不仅表现在一件件服装中,而且被寄托于一丝丝头发间,形成了独特的妈祖文化。
自古湄洲岛的生活习惯是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理事,所以为了祈祷妈祖保佑出海的亲人平安归来,在家里守候的女人就梳起“妈祖髻”,希望得到妈祖的庇护,祝福亲人一帆风顺、平安归来。“妈祖髻”的梳法是非常复杂而精巧的,先把头发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再把中间部分梳到头顶上,用长长的红头绳固定,盘一个圆圆的发笈,再用一根银钗横向穿过,起到固定发笈的作用,接下来是梳左右两边的鬓发,松松地梳出弓起的造型,再用两根波浪形的发卡固定,并将剩余的头发拢于脑后,用5~10个小发卡统一固定起来,梳成船帆一样的髻,然后在头顶的圆笈上插一根大的缝衣针或银针,针上坠着一条红线,最后是在头发上点缀一些红花来装饰,使发型更好看。“妈祖髻”整体造型从头顶到后脑勺竖着一片扁扁的、如船帆似的发髻。整个发型全部由真头发梳成,用夹子别起来,船帆状发髻左右两边各别一根波浪形的发卡,代表船上摇橹的船浆;头顶上盘一个圆圆的发笈,代表船上的舵;一根红头绳盘在发笈里,代表船上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笈,代表船上的锚;一根根的发卡和发绳则代表船上的零件;所有要件组合则代表整艘船,寓意一帆风顺。可见小小的一个妈祖髻承载了湄州女子的万千情感。
帆髻示志的传说表明“妈祖髻”这个发型是妈祖生前设计的。在她18岁那年,父母要为她张罗婚事,但妈祖矢志要拯救渔民,誓不出嫁,所以便把自己关在闺房里三天三夜,盘好了“妈祖髻”,并告诉父母:髻为帆,针为锭,线为缆,她已心许大海,此生只想奉侍双亲,救护渔民,已愿足矣。后人崇敬她,效仿她,以此发型来纪念妈祖,也表示她们对海神的虔诚敬意。可想而知,这样的言行与品性在老百姓心目中不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吗?除了让人敬仰、尊崇,还有什么呢。因此,妈祖在救人逝世后,大家都相信她是在湄洲岛的湄屿峰归化升天,变成了海上女神,仍然在江河湖海保护人船的平安。
在湄洲女子的心中,妈祖就是她们最大的信仰,妈祖的福光庇佑她们在这方乐土上一代代的繁衍下去,因此妈祖生前设计的这种船帆式发髻自然也成了后人效仿的对象,既表示了对妈祖的敬奉,也希望能得到妈祖的保护
第三篇:妈祖文化介绍
介绍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俗姓林,相传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兴化莆田县湄洲屿。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成年后,不思婚嫁,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渔民摆脱困境,深受渔民爱戴。年28岁逝世。后人敬仰她,便在湄洲岛上建祠立庙加以纪念。妈祖信仰在浙东海岛地区广为传播,与当地的原始海洋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以妈祖崇拜为主体的民间祭祀习俗。北宋宣和六年,宋徽宗钦赐妈祖庙“顺济”庙额,从此妈祖信仰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且借助明州传播各地,妈祖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航海保护神。后来历代朝廷对她屡次褒封,并将妈祖祭典列入国家祀典。
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妈祖庙(宫)的祖庙,建于宋初。开始仅“落落数椽”,名叫“神女祠”,经过多次修建、扩建才形成规模的。如今,湄洲妈祖庙不但重显光彩,而且建筑规模更加富丽堂皇。目前祖庙建筑群是以前殿为中轴线进行总体规划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三百米,高差四十余米的主庙道,从庄严的山门,高大的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气势不凡。在祖庙山顶,还建有14米高的巨型妈祖石雕塑像,面向大海,栩栩如生。伫立山顶,极目远眺,山海茫茫,水天一色;回望山下整个庙群尽收眼底,构成了一幅瑰丽壮美的山水画。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祖信仰不断扩大,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华人“民族认同”的精神力量。目前全球有妈祖庙近5000座,遍布20多个国家与地区。
第四篇:湄州妈祖文化
(欢迎辞)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湄州妈祖祖庙。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正因有缘,使我们相遇在这闻名海内外的妈祖祖庙,我是这里的地陪导游员,我姓汪,叫静烨,相信我的相信我的服务会和我的名字一样敬敬业业,今天小汪将竭诚为大家提供 “五心级”的服务,让大家玩得很开心、放心、舒心、省心、安心!
(妈祖的生平传说)在参观祖庙之前,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妈祖的生平传说。妈祖原是湄州湾畔港里村人,父亲林愿、母亲王氏,生有一男五女,老俩口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便天天向观音菩萨祷告。到了北宋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邻近乡亲看见一道红光直射林家,照耀周围的岩石都发红。此时,怀胎十月的王氏产下了一名女婴。因这孩子从出生到满月都不啼哭,父母便给她取名林默。林默幼年时比其他孩子聪明,八岁就能诵经,十六就能下海。经常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难的渔舟、商船。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年仅28岁的林默与世长辞。历史学家说她是因抢救海难而勇敢献身,但民间传说是“白日飞升。说那一天林默告别父母和姐姐,只身登上湄峰,乘着彩云,伴着仙乐升天。
她过世后,航海的人纷纷传说看见一位红衣女子在海上救人脱险。由于民间对妈祖尊崇和供奉,妈祖显灵事迹逐渐的传入宫廷。宋绍兴二十六年,朝廷封赏林默为“灵惠夫人”,后陆续加封12次,封爵由“夫人”直至“圣妃”。清康熙统一台湾后,再加封为“天后”。到清末封号累达64次,并被尊称为“天上圣母”。
(大牌访)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妈祖庙宇建筑群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筹资重建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为祖庙的大牌访,在这里可以仰望祖庙建筑群宏伟壮的全貌。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即山门,这座山门造型特别,为皇家城阙形制。这是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为至高无上的女神。顺山门上来,面前这道门,称“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坚匾,写着“圣旨”两个字,又称“圣旨门”,暗示妈祖曾受历代帝王的各种封赏。
(太子殿)现在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太子殿”,即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正殿”。这就是妈祖亿万信徒心中的圣地。看那满屋的烟雾和信徒,大家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虔诚。朋友们请看,门柱上的这幅对联,上联为十个“齐”字加一个“戒”,下联为十个“朝”字加一个“音”。大家可以随口念一念,这些都是巧妙的运用古代通假字的特点,所以不太好念。这“齐”呢可与“斋”字通假,而“朝”呢可与潮水的“潮”
通假。可读作“齐斋、齐斋、齐齐斋、齐齐斋戒;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上联的意思是说信徒朝拜妈祖需先沐浴斋戒的虔诚;下联则表现的是朝拜妈祖的信徒就像湄州湾的潮水一样川流不息的朝拜盛况。这是我们莆田明代大才子戴大宾所作。现在请大家随我到殿内参观。大家请看,殿前端坐的这尊妈祖神像,她神态安祥、雍容华贵,一般称为“出巡妈祖”,这是木雕软身。1997年赴台湾巡游一百天的就是这尊神像。而在“出巡妈祖”像后还有一尊妈祖像为木雕硬身的“镇殿妈祖”。当软身妈祖出巡时,“镇殿妈祖”就在庙中接受信徒朝拜。大家看两边的神龛中,为妈祖陪神,称“十八阙仙班”。大家可以在这里烧烧香、拜拜妈祖。
(朝天阁)朋友们请随我继续登高去参观朝天阁,这里是中轴线的最高点。里面供奉的妈祖与别殿里有何不同?对,细心的游客马上可以看出里面的妈祖面相是黑的。这里有个传说,据说当年台湾信徒把妈祖分灵回去,途中航行数月,日夜焚香膜拜,虔诚的烟火熏黑了妈祖像的脸,于是台湾妈祖庙里供奉的都是“黑面妈祖”。因这朝天阁是台湾鹿港朝天宫捐建的,里面的妈祖影像也是鹿港朝天宫的“黑面妈祖”。
(妈祖公园)前面就是“妈祖公园”,这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石雕群,讲述的是妈祖的生平传说。现在请大家随我来瞻仰的石雕像。这尊石雕像是厦门大学艺术系李维杞教授于
1990年设计的。像高14。35米,用365块花岗石雕砌。象征着妈祖一年365天,天天保佑着大家平安、幸福。大家可以看到妈祖头戴凤冠,身着霞披,手持玉如意,仪态雍容,面部慈祥,遥望大海。妈祖眼望的地方正是我们的宝岛台湾。在台湾鹿港朝天宫有一尊一模一样的妈祖神像与之隔海遥望,共同维护两岸和平安宁。在这里我们也期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欢送辞)各位朋友,今天的妈祖之旅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合作与支持,如果在旅途中小汪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最后忠心的祝福各们朋友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万事顺意!前程无亮!
第五篇:妈祖文化总纲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社会践总纲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妈祖文化之旅
经济系 电子商务B0901
0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目录
一、前言———————————————————2
二、团队介绍—————————————————3
三、活动介绍—————————————————4
四、活动分析—————————————————4
五、具体实施—————————————————4
六、成果———————————————————5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一、前言:
是什么力量,让海的儿女乘风破浪,敢于拼搏擅于进取,守候着祖国的天之涯海之角!
是什么力量,抚平那颗不安的心,让高深莫测的大海成为孵育人们成长的摇篮,保佑人们的出行,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
千年的光辉岁月弹指挥间,千年的不老传说魅力无穷。在沿海人心中一直有一个信仰,一直有一个希望,这个信仰这个希望造就了一个心中的天堂。这就是神秘而又神奇的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记载了妈祖信仰的历史。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航海、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不仅如此,妈祖文化还是人们心灵的寄托。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虽然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妈祖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一种信仰还是一份宝贵的文化产业资源,做这次次社会实践研究,可以不仅可以了解宣传妈祖文化,促进全球华人妈祖信仰的团结,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策划能力。
我相信在自己和队员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把这次活动做好!加油!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二、团队介绍
我们,陈学星,许妙,易树江,申月婷,豆丽媛,沈静婕,唐婷婷,我们是七个小人物,但我们聚在一起的力量一定很大。以下是我们分工的情况:
陈学星: 队长
任务:
1、负责组织分配工作
2、负责实地考察
3、负责制作打印稿
许妙 : 队员
任务:
1、负责制作问卷调查
2、负责制作打印文件
3、细化、检查材料
易树江:队员
任务:
1、负责制作实践表格
2、收集部分实物材料
申月婷、沈静婕 :队员
任务:
1、负责收集网络资料
2、协助制作word、图片制作
豆丽媛 :队员
任务:
1、协助加工神话故事
2、细化word
唐婷婷 :队员
任务:
1、联系队员
2、协调内部关系
一个团体最重要的是团结,我们会团结在一起,我们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会协助自己的同伴,帮助他们完成工作!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三、活动介绍
这是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活动课题是“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与宣传活动”。从妈祖文化的外延来说,则是指妈祖信仰持续一千年来形成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相关学术文化课题。在中外关系史上,妈祖信仰与我国古代许多和平外交活动有密切关联,同时妈祖文化与我国的海洋文化也息息相关,为此我们通过网上搜索,实地考察,拜访当地老人,收集民间有关材料图片等,通过这些我们深入了解妈祖文化,了解其形成的影响力与精神。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材料加工能力还有团队协作能力,希望这次活动能圆满成功!
四、活动分析
这次活动很有意义,相对来说也有一些困难,原因有以下几点:
1、队员的距离,使实施有点困难
解决方案:队长分工合作,通过互联网电话等联系交流
2、实践地与敏感的宗教信仰挂钩,所以需要注意一些敏感问题 解决方案:在实地考察前,做好充分准备
3、资金问题
解决方案:做好充分核算,尽量减少开支
五、具体实施
1、访问英特网,查找收集相关资料
2、参观妈祖文化宫,并照相收集相关图片
3、走访当地老人,收集民间故事传说
4、整合妈祖文化所起的影响,并了解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5、研究文化的意义和影响海峡两岸的文化情,并对妈祖文化的保护提出有效建议。
6、总结报告,写社会心得。
无韵之韵,海之神曲
六、成果
在活动结束时,将有以下成果:
1、咨询——————两次
2、图片——————两份
3、报告——————一篇
4、相关资料————两份
5、神话故事————一份
6、音频——————一份
7、视频——————一份
最后希望本次活动能圆满结束!并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