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小结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它的名字叫ENIAC。
2. 计算机也可以叫信息处理机,它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
3. 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音箱等部件组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4.键盘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显示器是最主要的输出设备。5.存储器主要用来保存计算机的运行指令及数据资料。存储器分 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6.内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常用32MB、64MB、128MB等来表示,数值越大表示可以存储的数据越多。内存储器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两种。
7.外存储器常用的有磁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和U盘存储器(闪 存),磁盘存储器又可以分为硬盘存储器和软盘存储器。
8.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是通过输入设备把信息输入主机,由主机对 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输出设备输出。整过过程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六个字来概括。
9.CUP又叫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计算机中的一切
工作都通过它来处理。计算机的性能与中央处理器的型号有关。人们通常所说的486、奔腾Ⅲ、奔腾Ⅳ等就是中央处理器的型号。
10.计算机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DOS、Windows、Linux等)和 应用软件两大类(如WPS、Word、PowerPoint等)。
11.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 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危害性等特点。12.道德规范
1、不蓄意破坏和损伤他人的计算机系统设备及资源。
2、不制造病毒程序。
3、不窃取别人的软件信息资源。
4、不擅自篡改他人计算机内的系统信息资源。
5、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过程中,不破译别人的口令。
6、不使用和传播带病毒的软件。
13.信息具有广泛性、时效性、可再生性和可传递性。14.“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讯网络。15.计算机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地震预测、气象预报、火箭发射等)
2、数据处理(人口统计、档案管理、银行业务、情报检索、企业管理等)
3、过程控制(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力等部门使用)4、计算机辅助工程 16.计算机启动方式
1、冷启动:按主机箱上的
键(过程:加电-自检-启动操作系统)
2、热启动:按键盘上的Ctrl+Alt+Del组合键(过程:直接启动操作系统)
3、复位启动:按主机箱上的
1、能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
2、媒体分: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等
3、具有:集成化、交互性、数字化、实时性等特点 17.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1、网络化的目的: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2、网络的分类: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
3、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因特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
18、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19、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和网络。
第二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 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电子管阶段
(1946-1955)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晶体管阶段
(1955-1964)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4-1971)4.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 3.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
四、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
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 3.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 4.辅助工程
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等 5.嵌入式应用
6.人工智能(AI)
第二节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一、硬件和软件
硬件
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
软件
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CPU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
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3、I/O设备
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交互的设备。
4、总线
CPU和内存及I/O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线。(1)数据线
CPU与内存和I/O设备间传输数据(2)地址线
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
(3)控制线
用来控制外设的动作,比如读、写和时钟信号等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基础
一、操作系统
定义:
是自动管理计算机中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一组大型程序 1.目的:(1)使系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增强计算机处理能力(2)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分类:(1)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如:DOS(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如:WINDOWS
(3)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如: UNIX、LINUX(4)网络操作系统
如:Netware, Windows NT ,LINUX 3.三大功能:
(1)硬件管理
CPU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管理(2)软件资源管理
程序和数据管理
(3)组织协调计算机运行
控制用户的作业 排序及运行、作业 及外设等的调度、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操作等等
二、程序设计和语言
定义
把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目的程
序的软件
1.翻译方式
编译、解释。
2.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程序。
特点:不容易理解和编写,执行速度快,常用来编写系统软件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程序,例如:驱动程序、过程控制程序等。3.高级语言
比较接近于人类语言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特点 容易理解和编写但是执行速度比较慢,常用来编写应用软件。常用高级语言有:Basic、C语言、Fortran和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Basic(VB)、VisualC(VC)等
4.程序设计
用各种编程语言设计制作程序的过程。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工具软件
1.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Foxpro、Access和 Oracle等)
2.工具软件:为了方便软件开发,系统维护而提供的各种软件。(如压缩软件、加密软件和反病毒软件)
四、应用软件
常用应用软件:文字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游戏软件等。
教学反思
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难懂,特别是对于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接受。他们抽象思维能力差,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弱,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我感觉要让学生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创设合理情境,打比方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实物与图片展示,结合教师讲解,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
3、介绍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受益匪浅
第二章
PC系列计算机
第一节 PC机发展简史
一、PC(Personal Computer)机的定义:即个人计算机,是为个人单独使用设计的。
二、PC机的发展简史(即INTEL公司的芯片发展史)
兼容机
不是由IBM生产但却和IBM所生产的微型计算机具有相同特性的计算机;
第二节
微机组成PC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一、认识PC机(了解主机箱的按钮Reset和Power等)
二、PC机的内部结构(实物演示)
1.主板: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软盘驱动器
(1)分类:3.5“英寸(容量1.44MB)和5.25”英寸(容量1.2M)
(2)软盘的构造
磁道、扇区、写保护
注:软盘一旦格式化,盘中存储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3.硬盘驱动器(450M-60G)
(1)硬盘的接口标准(IDE接口和SCSI接口)
(2)硬盘分区(对于高容量的硬盘可分成若干个逻辑驱动器)
(3)特点
容量大、速度快、价格贵
4.光盘(650M)
(1)CD(Compact Disc)小型光盘
(2)光盘类型:只读光盘CD-ROM,一次性写入光盘CD-R,可读写
光盘CD-RW
三、中央处理器CPU
1.CPU的基本功能:取出和执行主存中的程序(通过指令实现)
2.CPU的指令系统
3.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即主频)
如Pentium II 466,700等
四、内存
1.内存容量(关系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
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一个字节由8位(Bit)二进制数组成,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2.存取速度以及快存和虚存
3.RAM和ROM CMOS
(1)RAM 随机存储器,通常意义所指的内存,也叫主存储器,主要采用DRAM和SDRAM技术,特点:速度快,一旦掉电,其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2)ROM 只读存储器,存储量部分程序,一是开机自检程序,二十基本输入输出程序
(3)CMOS 保存微机重要系统参数
五、输入与输出设备
1.键盘的使用(键盘的实例讲解和键盘的操作方法)(p39)
2.其他输入设备(如: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笔和触摸屏等)
3.显示器
(1)显示器的分类:单显和彩显
(2)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横向点*纵向点)
(3)显示卡(AGP显卡,颜色数)
注:在刷新频率达到75HZ时可消除闪烁现象
4.打印机
打印机的分类: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5.其他输出设备
如:音响,录象机和投影仪等
6.数据传输
(1)数据传输是计算机与外部交换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
(2)信息交换的两种方式:模拟量和数字量
注:调制解调器是对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转化的电子设备
第三节
PC机的使用
一、PC机的启动
1.启动的方式:冷启动和热启动(复位启动)
冷启动
加电启动计算机系统,相当于关机开机
热启动
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不运行自检程序,启动速度快,主要解决“死机”情况
2.开关机的顺序:先打开显示器电源,再打开主机电源。(关机相反)
二、PC机的系统参数设置(即CMOS设置)
三、磁盘操作系统DOS简介
1.DOS命令分类: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
2.了解系统配置文件Config.sys 和自动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
3.了解盘符、路径的概念
四、PC机的安全使用
1.PC机的工作环境
2.计算机病毒
(1)定义: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运行时能够自我复制,并利用信息通道进行传播,以占用系统资源或造成其他危害为目的的程序或程序集合。
(2)特点: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传播性
(3)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安装杀毒、防毒软件,格式化磁盘
教学反思
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求新出异,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计算机学科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也才能为培养21世纪实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完成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发挥能力。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小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下面就前半学期工作做一简单小结:
1、开学初,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合计算机硬件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在教学中,首先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以每组3-4人进行分组,推选有责任心且计算机操作基础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的监督与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优生的带动作用,同时又可以减少教师的辅导负担,可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针对性指导及重点对象的辅导上。其次,本学期是学生初次以课堂的形式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在教学中,特别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巩固,尤其在鼠标与键盘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的进行重点学习与训练。再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将一些枯燥的内容,尤其是在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上,通过玩游戏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
3、存在的不足
首先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教学进度未能按照教不计划严格完成。其次,由于课时限制,学生的一些基本技能掌握并不好,尤其在键盘输入方面较为突出。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展望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我觉得还有许多知识要学,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信息技术教学小结
信息技术教学小结
本学期在学校计划的安排下,结合课程计划,开展常规教学,现作总结如下:
一、开学初,便结合了学校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
二、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专门存放作业及学习资料档案的文件夹,方便学生对作业进行管理。课前课后规定学生有次序、安静地排队进入电脑室,使用电脑过程中要养成正确使用的方法。下课后要养成学生进行桌面的整理与凳子的统一摆放方可离开的良好习惯。
三、平时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实行学校的“争奖章”计划,凡每达到三枚印章,便可换取一枚“学习或特长”章,除了这种激励方法外,还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
四、在教学之余,我还一直努力搞好“信息学辅导”,本人坚持边学边教,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与学生共同进步为原则,希望学生能以特长生这一身份升到更好的优质初中和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参加信息学全国联赛为奋斗目标。
辅导时间基本上都是每天中午1:30至2:40分。内容是这样安排的:每当讲完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通过南海区的网上评测系统做题,让学生多练多编多交流,体会到一题多解的编程方法。而学生通过不断的做题,在网上的排行榜常常是名列前矛的,因此他们对编程的兴趣是很浓厚的,非常有激情。但也因学习的内容涉及太多太广,像初高中甚至大学的一些数学知识都涵盖在里面了,平时只能想办法利用好课余时间,对不同能力程度的学生实行个别辅导,所以辅导必须打“持久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体现得到的。
4月10号还组织了部分学生参加桂城汇英中心举办的“信息学汇英杯”的竞赛,其中11人比赛,10人获得奖项,使学生得到了一定锻炼与成功的体验。
而下周六将进行区的信息学初赛,因此这两周主要加强理论知识的练习,反复进行模拟测试来强化学生的应战能力。虽知辅导过程是艰辛的,同时也是享受的。每当看到学生享受到编程带来的乐趣;每当看到学生齐心协力解决一道难题;每当看到学生能力已超越自己的时候…那种与学生同欢喜、共进步的乐趣是无法比拟的!
第五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小结
八年级语文上 第三单元 临水骋怀主备人:张红艳审核:八年级备课组班级:姓名: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小结
1、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入口就是那些图片被拍摄的地点,在这里看黄果树,和图片告诉我 们的2)它先是侵入我的耳朵,然后灌满了我的耳朵,最后,是3)那时我,“黄果树大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
共同名列“”。
2)《黄果树瀑布》选自当代诗人的散文集《》。
3)《绿》是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名作。作者原名,字,号,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4)《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间。
4)我本来永远不会就黄果树瀑布说什么话,这是一个多么的话题„„一位满脑袋的诗人的灵感来源,我有什么话好说呢?
5)我若能,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了。6)没头没脑的大笑,不顾一切的大笑,越看越叫人。
7)我以为这自古以来为文人士大夫所歌咏观赏、百姓父老所乐于津津传说的钱塘江秋潮,至少
应有些的奇伟景象。
8)水对于地貌这样宏伟的雕塑群,超绝的总体设计竟是那样的科学,那样的。9)那时,巴比伦的庙塔就像埃及的金字塔那样壮观。
10)人类不珍惜水,不珍惜天然水库――森林,水的浪费惊人,水的污染严重,令人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警tì()cuï()峨侵shí()xùn()色抖sǒu()逃dùn()饱yù()强nǔ()chán()光惊xuàn()shù()激jù()风bì()易一cù()而就bî()翼命运多chuǎn()烟mái()风尘pú()pú()biāo()风冰微pàn()喧xiāo()怒gîu()了不相zhǔ()yán()席fū()坐yǎo()tiǎo()淑女jìn()绅wēi()峨皱xiã()尘zǐ()几liǔ()清liâ()yǐ()然不动chù()尔远逝xī()忽qiǎo()chuàng()幽suì()僦lìn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 2)谭锋甫畅
3)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颠倒而无计算也
4、文学常识填空。
1)《小石潭记》是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寄情山水,写下的《》中的第四篇。
作者,字,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并称“韩柳”,“,”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联想,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
5)《游高粱桥记》是公安派”代表人物游览了被誉为
“”的高粱桥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作品。这二人中,是“公安派”的创始人,他字号,而是他的弟弟,字。他们的大哥是。6)《钱塘江的夜潮》是现代作家、学者的作品。文中记叙了作者在间)看到的钱塘江的夜潮,那潮“,形状如,”,让作者不觉“”了。5、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或词。1)2)3)
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