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新生的衔接过渡
初中新生衔接过渡之我见
金东区实验中学
朱海萍
关键词:初中新生
衔接过渡
内容摘要:妥善处理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与过渡:摸清脉搏,了解新生情况;疏导消极心理,克服畏难情绪: 1.精心设计第一次亮相。2.组织好第一次集体活动。3.上好第一堂班会课。培养良好习惯;组织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队伍等。让学生尽早熟悉和热爱初中的学习生活,并在学习中体会快乐而进行自主学习。
对于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中,可谓一个不小的转折点。面对新增的学科,面对陌生的老师,面对和小学迥然有别的初中生活,他们往往会感到既新鲜、又紧张,甚至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尽快消除学生的困惑和苦恼,就成为我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妥善处理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与过渡,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摸清脉搏,了解新生情况
拿到新生学生档案后,对新生材料静心翻阅,仔细分析,以期对每个新生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另外,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出发对新生材料理出头绪,进行归纳整理:(1)班级男女生人数比例;(2)新生家庭成员基本情况;(3)新生各科入学考试;(4)新生中曾担任队、班干部人数比例;(5)新生中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人数比例。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归类分析,大致了解班级新生的整体素质构成。通过多种途径,尽快摸清新生情况,以利于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计划,进行班级建设。疏导消极心理,克服畏难情绪
我曾对我班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初中生活抱有畏难心理,怀恋过去的小学生活。这两种消极心理已成为初一新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新生活方方面面的不适应所致。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老师对学生也照顾得多,管理得严。中学教育则要求对学生的照顾和外控相对减少,老师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从“抱着走”到“自己走”,中小学的这种差异使学生很难立刻适应。他们常常喜欢将现在老师的教学手段、工作方法、人格形象等同过去老师相比,总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从而拒绝接受新老师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新的初中生活抱着一种畏难的态度,不够自信和乐观,很难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要化解学生的消极心理,我是这样进行处理的:
1.精心设计第一次亮相。班主任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将直接关系到新生在心理上是否愿意认可你、接受你。有学生在周记里说:都说初中老师很凶的,可我们的班主任却是这么平易近人,对我们这么好,我真的很高兴。因此,班主任以平等、谦和、真诚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用真心真情缩短同学生的距离。
2.组织好第一次集体活动。集体活动的组织是班主任管理、协调、组织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赢得学生钦佩的一次良机。入学后,学生的第一次大型集体活动就是校园文化节,积极参与各项比赛,特别是广播操比赛获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比赛结束后,我趁热打铁召开庆功会,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感到这个班集体的优势所在,从而更热爱这个集体。特别是金姗姗、金媛、汤静亮、吴安乐等同学本来对参加区运会训练热情不高,经过沟通他们都能积极训练,在区运会上都有良好的表现,特别是汤静亮同学在市运会中也取得了好成绩。
3.上好第一堂班会课。初一班主任的第一堂班会课,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初中和小学相比,在教学上存在着很多差异,如初中教材重复少、进度快、难度大,教法上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及思维能力,我在第一堂班会课上向学生讲明这一点,使其在心理上为适应初中教学做好准备。同时,为打消学生对初中学习的畏难情绪,我还向学生介绍初中各门学科的内容、特点,告诉他们只要方法得当、刻苦勤奋,将会领略到比小学更为广阔、更为瑰丽的知识风光,力争唤起学生对初中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能够学好的信心。并结合我的科学课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帮他们分析了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告诉他们这是很正常的,不用慌,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会慢慢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在以后每周的班会上,我都根据学生思想状态安排班会内容,班会形式也 多样化,如有培养团队合作的游戏活动、有角色扮演、自信心理、成功心理训练等。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摆脱不良习惯对其成长的影响,适应初中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初一班主任进行衔接管理的一个重方面。
1.优化环境。实质上就是造成一种从严要求、自觉律己的氛围。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陶冶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有着良好风气的班级,能造就一大批习惯良好、品质优良的学生,反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有责任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期初组织学生布置教师,张贴班级口号及奋斗目标。
(1)利用班会的时间,要求学生树立自己的座右铭,座右铭内容包括“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本班要追击的目标、针对自己心理弱点写一句激励自己的话”。把座右铭写在一张纸上,贴在课桌上,学生天天能看到自己的座右铭,无形中也能起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作用。
(2)制订班规。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他们认真讨论,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将其打印出来,人手一分,并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使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时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团结、拼搏、静竞进”,谱写班歌《青春之歌》,每周班会时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宣读班级奋斗目标并齐唱班歌,增强班级凝聚力。每周对学生各项表现进行评比,发奖,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2.行为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学生不懂得珍惜时间,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乱打乱闹中;有的学生个人生活没有条理,书桌、书本乱糟糟;有的学生只向本班老师打招呼,见了其他老师则目不斜视地擦肩而过„„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利用班会时间有计划地设计了行为习惯训练课,内容如:怎样使自己的仪表整洁、举止得体;怎样进行合理分类收拾课桌、书包;怎样做值日等。老师讲授示范,学生反复训练。我还采用表演的方式,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并组织专人不定期检查评比,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些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组织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班干部作为班级核心力量,分别负责其他级别的各项工作,如“学习委员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值日组长的工作”等。经过第一月的试用挑选出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组成班委会,大胆放权让他们管理,让他们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做到职责分明,学会管理班级事务。每天早读前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学生自觉朗读,每天中午班干部轮流进行英语单词听写并负责批改,每天的值日工作也在班干部的带领下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做到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好氛围。抓好班级的纪律,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初一作为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时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通过我的精心管理,多数学生已经平稳过渡,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了。我们班的很多学生都以能在我们这个班集体中生活而感到高兴,并且我在班级中倡导“快乐学习”的理念,其它平行班的很多学生都很羡慕我们班学生,都想到我们班学习呢!
总而言之,初一新生的衔接过渡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是很重要的,只要我们老师有心,多注意和关心他们的行为和想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会使他们很快就适应新的环境,投入到紧张的初中生活中,并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而自主地学习。
第二篇:初一新生如何顺利过渡?.
四中名师谈:初一新生如何顺利过渡?
不少初一学生在这个学期都遇到了相同的问题:面对学习的环境变化、课程压力的增加,无法快速适应。针对这个问题,北京四中网校主讲教师、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李雄老师畅谈了关于新初一年级学生如何顺利过渡的问题。李老师表示,升入初中以后,面对新的环境,每位同学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大家面临最大最大的问题是——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在新的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接受这个位置,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努力。
所以,想要快速适应初一生活,在这一年顺利过渡,李雄老师建议大家做好以下四件事:
第一,学习上要听老师的话
在小学期间,同学们彼此之间的对差距不是很敏感,但是上了中学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感加强,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去接受。李雄老师建议初一的孩子准备一个记事本,可以将老师平时的要求写在上面,以免自己遗忘。
毕竟,初中的教学方式有别于小学保姆式的教学方式,对于要求不会说得很细,要靠同学们自觉地记录。有了记事本就可以随时记录老师的要求,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学习自然会有保障。李老师还表示,四中许多优秀的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都曾说过这一点——听老师的话,而这一点恰恰也是初中生顺利过渡的一个好方法。
第二,重新定位树立自信心
一个初中生在刚刚入学时,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丢失自信心。想要在初一年级树立学习的自信,需要做好几个方面:
首先,认清楚自己的位置,并且接受自己。
其次,学会正确看待成绩。有些同学反映自己也在努力了,但是在成绩上却看不到进步,内心比较困惑。这个时候我经常对他们讲起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为寻找灯泡的灯芯的材料,实验了一千五百多次才成功了。爱迪生每失败一次,他离成功过又近了一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跟自己比。每次考试之后,不要总是横向比较,要纵向比,只要自己进步了,就要开心,自信就是这样慢慢地积累起来了第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在中学时代,孩子们应该拥有这样一个目标”老师要求的事情,我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好它“有了这个目标,相信任何学习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都要实际一些。
中学课程的容量和难度比小学要大的多,面对这个变化,同学们要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
预习——对于明天即将学习的内容,提前有个了解,假如再预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了,明天课程就重点听这些问题;如果在预习时候都明白了,那么在转天听讲时要注意听老师强调什么。老师强调的内容都是重点。
复习——每天学过的内容要及时复习,人的记忆力最活跃的时间有三个,考试前、考试后还有临睡前,同学们可以利用好这三个时间点,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回忆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下知识的梳理,效果会非常好。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小学期间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怎么在初中改掉。其实,最好的方式有两个,一是找一个优秀的孩子做朋友,用朋友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来慢慢培养。二是利用家长的监督和正面引导,恰当的约束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与人交往要谦虚有礼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初一的学生该如何处理人际交往面临的问题?对此,李雄老师表示,只要做到谦虚的“谦”,人际关系都没问题。“谦”出自易经的谦卦,地在上、山在下,为谦卦,高山隐没在大地之下,此为谦。古人告诉我们,一个谦虚的人神灵都会让他,一个谦虚的人天地都会帮他,人人都喜欢谦虚的孩子。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没有朋友,就是因为不够谦虚。所以,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做到谦虚、有礼,就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方面的任何问题。
第三篇:浅谈新课标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浅谈新课标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
过渡与衔接
就语文学科而言,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一定联系,但小学向中学的过渡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进入中学后,同学们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就要了解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区别。只有了解了这些区别,才可以在初一阶段做好充分的过渡衔接工作,为整个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过渡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面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初一的新生只要掌握好一套科学的、有效的、针对中学语文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就一定能轻轻松松地学好语文。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理解方法呢?我觉得做好以下几个过渡准备非常重要。
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1)在朗诵古诗文中培养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背诵课内的古诗文,还要求学生每周背诵 1~2首课外的古诗文。学生每日预习,有不懂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由语文课代表集中交给老师。老师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精讲,并指导学生朗诵,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阅读经典美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典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文化内涵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我们要竭力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广播站等教学资源,定期开放图书室,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如高尔基的《海燕》初读时,同学们只知道这篇文章是以海燕来影射人物形象,却不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于是我在教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上网查找高尔基《海燕》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同学们对海燕所代表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很有帮助。(3)在引领互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我特别关注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原初认知与情感体验,当学生的认知还比较“单一”、情感体验还不够“丰富”时,要引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追问、旁问与即时评价交替的进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我在教《论语》八则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种智慧?”学生 1回答:“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去学习,永远有学习的意识,这是一种智慧。”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但这不是唯一的答案,其他同学还有智慧的发现吗?学生 2补充说:“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变得谦虚,别人也乐意教你,你就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学生 3继续补充..,学生相继发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关系。北宋教育家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强调了学习质疑问难的精神。阅读过程中也是这样。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质疑问难、联想比较的过程。有些文章较深,不好理解,有疑难,自然要质疑。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体会、心得和灵感。我们应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可以摘录文章中优美的词句、警世名言,可写札记或读后感,谈谈你对文章内容情节或人物的看法,或者对原文进行改写、续写、扩写。如《丑小鸭》文末写到“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可以续写《丑小鸭变成天鹅以后》。通过不断的练笔,会给学生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使他们不再为写作文而头疼。
(3)养成读书中要感悟领会的习惯
阅读文章不能只求读懂则罢,应力求感悟,力求致用。重要的是把作者的人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心得体会,把读文章获得的肤浅感觉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在心灵上产生巨大的震撼,对社会进行深层次的审视。例如读《珍珠鸟》可感悟到人与自然的重要性,人要与自然一起和谐发展。读《伤仲永》可体会到当今社会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除了靠天资聪颖以外还要通过自己后天的勤奋。
二、衔接尝试,小试牛刀争先锋
有了以上精心的过渡准备和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不妨进行以下阅读教学的衔接尝试。
1.新瓶装老酒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可选择适当文章,采用老课重上的方式(用中学的教学方式重上小学课文),以明确中学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当然,这些阅读方法和思路要结合具体的课文教学进行,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可先选择较为简单的文章,甚至是他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文章重新切入,深入浅出地上好几节关键的衔接课,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感受到初中语文学习与小学语文学习的不同目标和要求。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也学到过他的另一篇童话,题目叫《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不少教师觉得既然学生小学已学过安徒生的童话,就没必要多讲,于是就干脆跳过这篇课文,或者粗略地带过。的确,同类型的课文,重复分析大家都已懂得的内容没有价值,也浪费时间;但如果以此为契机,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用初中的方式再上一遍,让学生了解中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先阅读小学的相关教案,了解小学对此篇文章的教学处理情况,然后再设计好自己的衔接教学方案。初中的教学应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如在教师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课文上圈点勾画,提出自己的疑问,以此让他们逐渐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同时还组织学生交流,共同探究。
2.新酒新品尝
小学阅读教学重视语文基础,如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等;阅读方面,以积累、阅读为主,如语言积累、知识积累等,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词、句、段落、篇章,熟悉书面语言,增强语感。初中阅读教学以理解阅读为主,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把握文章层次、段落、文意和写作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迅速而准确理解一般文章的能力。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智力训练,教授一些思维方法,以训练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和敏捷性。中学阅读教学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如下:整体阅读——研读——迁移。整体阅读:首先要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然后教会学生先快速地、粗略地读全文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意思及作者的思路、全文的主旨和写作特点,获得整篇文章的框架印象。研读: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仔细、深入地阅读,去分析思考文章的各个局部、片段,甚至推敲一句一词的意义、关系以及它们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迁移: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同类特点的文章,举一反三,鼓励其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并提高自读能力。
总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过渡衔接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关系到九年一贯制教学模式的实质内容。在过渡衔接教学中要研究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充分考虑到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变化,要对学生的身心变化心中有数,要以旧知识为起点,更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观念、思路和方法上有一个质的突破。具体地说,就是及时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做好心理过渡,以此让学生平稳顺利地完成过渡,轻松愉快的进行衔接,使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
教 学 论 文
浅谈新课标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
过渡与衔接
嘉峪关实验中学
雷明珠 2014/7/1
第四篇:浅谈新课标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过渡与衔接1范文
浅谈新课标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一 旧题新做,再弹琵琶日日新
初一新生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活,他们怀着激动和新奇的心情,迈进了初中的门槛,开始了紧张而又有序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更多,知识难度更大。在初中新的学习生活开始的时候,如果学生缺乏心理准备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出现不适应。学生在初一年级的学习既是其小学学习的飞跃,又是其初中学习的起点与基础,在客观上起着小学与初中的过渡与衔接作用。能否搞好初一年级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初中三年学习的成败。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尤其是在现行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过渡衔接工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渡和衔接呢?
就语文学科而言,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一定联系,但小学向中学的过渡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进入中学后,同学们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就要了解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区别。只有了解了这些区别,才可以在初一阶段做好充分的过渡衔接工作,为整个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从阅读教学的内容看,小学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强调识字、写字、解词、造句、默读、背诵等,比较偏重于识记;而中学语文学习则提高了层次,强调正确领会词句含义,理解文章脉络层次,把握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其次,小学的语文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中学所学的语文知识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本的范畴,各种书籍、报刊、影视、戏剧、广告乃至整个社会和人生都是值得广泛深入学习的生动教材。再次,小学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学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中学语文教材较之小学又有了新的“亮点”,如:古诗文大量出现;文学作品比例大增;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综合性学习全面开展。二 过渡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面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初一的新生只要掌握好一套科学的、有效的、针对中学语文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就一定能轻轻松松地学好语文。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理解方法呢?我觉得做好以下几个过渡准备非常重要。
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1)在朗诵古诗文中培养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背诵课内的古诗文,还要求学生每周背诵 1~2首课外的古诗文。学生每日预习,有不懂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由语文课代表集中交给老师。老师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精讲,并指导学生朗诵,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阅读经典美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典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文化内涵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我们要竭力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广播站等教学资源,定期开放图书室,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如高尔
基的《海燕》初读时,同学们只知道这篇文章是以海燕来影射人物形象,却不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于是我在教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上网查找高尔基《海燕》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同学们对海燕所代表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很有帮助。(3)在引领互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我特别关注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原初认知与情感体验,当学生的认知还比较“单一”、情感体验还不够“丰富”时,要引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追问、旁问与即时评价交替的进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我在教《论语》八则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种智慧?”学生 1回答:“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去学习,永远有学习的意识,这是一种智慧。”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但这不是唯一的答案,其他同学还有智慧的发现吗?学生 2补充说:“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变得谦虚,别人也乐意教你,你就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学生 3继续补充..,学生相继发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关系。北宋教育家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强调了学习质疑问难的精神。阅读过程中也是这样。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质疑问难、联想比较的过程。有些文章较深,不好理解,有疑难,自然要质
疑。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体会、心得和灵感。我们应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可以摘录文章中优美的词句、警世名言,可写札记或读后感,谈谈你对文章内容情节或人物的看法,或者对原文进行改写、续写、扩写。如《丑小鸭》文末写到“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可以续写《丑小鸭变成天鹅以后》。通过不断的练笔,会给学生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使他们不再为写作文而头疼。
(3)养成读书中要感悟领会的习惯
阅读文章不能只求读懂则罢,应力求感悟,力求致用。重要的是把作者的人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心得体会,把读文章获得的肤浅感觉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在心灵上产生巨大的震撼,对社会进行深层次的审视。例如读《珍珠鸟》可感悟到人与自然的重要性,人要与自然一起和谐发展。读《伤仲永》可体会到当今社会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除了靠天资聪颖以外还要通过自己后天的勤奋。3.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1)朗读是基础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阅读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
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2)质疑是深入
在语文阅读教学掌握朗读方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具体地说,就是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学习方法,它是阅读教学在朗读基础上的深入。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对此,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自己也有这方面的实践,宋濂就强调自己除了“遍观群书”,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古人的这些理论和实践都给我们以启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3)创新是关键
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强调学生不必囿于唯一的一个答案,可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理解作品的内容。为了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总是对教参给予的只有唯一答案的内容不讲或少讲,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
三 衔接尝试,小试牛刀争先锋
有了以上精心的过渡准备和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不妨进行以下阅读教学的衔接尝试。
1.新瓶装老酒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可选择适当文章,采用老课重上的方式(用中学的教学方式重上小学课文),以明确中学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当然,这些阅读方法和思路要结合具体的课文教学进行,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可先选择较为简单的文章,甚至是他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文章重新切入,深入浅出地上好几节关键的衔接课,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感受到初中语文学习与小学语文学习的不同目标和要求。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也学到过他的另一篇童话,题目叫《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不少教师觉得既然学生小学已学过安徒生的童话,就没必要多讲,于是就干脆跳过这篇课文,或者粗略地带过。的确,同类型的课文,重复分析大家都已懂得的内容没有价值,也浪费时间;但如果以此为契机,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用初中的方式再上一遍,让学生了解中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先阅读小学的相关教案,了解小学对此篇文章的教学处理情况,然后再设计好自己的衔接教学方案。初中的教学应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如在教师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课文上圈点勾画,提出自己的疑问,以此让他们逐渐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同时还组织学生交流,共同探究。2.新酒新品尝
小学阅读教学重视语文基础,如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等;阅读方面,以积累、阅读为主,如语言积累、知识积累等,让学生熟悉并
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词、句、段落、篇章,熟悉书面语言,增强语感。初中阅读教学以理解阅读为主,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把握文章层次、段落、文意和写作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迅速而准确理解一般文章的能力。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智力训练,教授一些思维方法,以训练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和敏捷性。中学阅读教学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如下:整体阅读——研读——迁移。整体阅读:首先要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然后教会学生先快速地、粗略地读全文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意思及作者的思路、全文的主旨和写作特点,获得整篇文章的框架印象。研读: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仔细、深入地阅读,去分析思考文章的各个局部、片段,甚至推敲一句一词的意义、关系以及它们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迁移: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同类特点的文章,举一反三,鼓励其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并提高自读能力。
总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过渡衔接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关系到九年一贯制教学模式的实质内容。在过渡衔接教学中要研究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充分考虑到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变化,要对学生的身心变化心中有数,要以旧知识为起点,更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观念、思路和方法上有一个质的突破。具体地说,就是及时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做好心理过渡,以此让学生平稳顺利地完成过渡,轻
松愉快的进行衔接,使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胡玉琳
近几年,随着英语教学在农村中小学的普及与受重视程度的提高,涌现出大量适合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在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任教,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使小学英语向中学英语自然的过渡是防止两极分化,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小学英语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与方法。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1.社会、学校、家长对小学英语学习的认识偏差。多年来小学英语一直作为副科对待,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对于小学英语的评价尚未完全建立;学校对英语教学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许多学校没有语音室,只有一台录音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仅限于今天所学的单词要会读,诸多因素造成了中小学英语接轨时学生的学前恐惧。
2.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与难度跨度大。小学英语教材侧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初中阶段,为了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教材对单词、语音、语法等的要求突然提高,知识的广度和跨度加大,致使初一新生在后半学期觉得难以适应,学习英语的兴趣降低,两极分化现象初步呈现。
3.中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内容与方法出现脱节现象。小学英语考试的考题往往比较容易或小考试,评判的标准也较低或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确保学生取得高分老师只好“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只好“西瓜芝麻”一起吞,看似考试成绩很高,其实学得半生不。初中阶段,尤其到初一第二学期和初二第一学期,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量明显扩大,语法知识的学习日益重要,相应的,考试的深度与广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
4.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与方法迥异。由于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小学生在课内外学习负担小,给学生造成了英语仅仅是热闹好玩的错觉,相应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时,把注意力大多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等方面,容易淡化对学生的长久学习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老师更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掌握及运用,教学方法也是围绕着此目的而设计的,对读写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带有明确目的的“任务型”作业更多了。从认为英语学习仅是好玩有趣到负有一种沉重责任的学习目的,势必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不适应症,将原来在小学建立起来的那种良好感觉和自信心在开学后不久就被扼杀。
5.环境变化与因年龄性格等特征造成的生理心理差异。
(1)小学生进入中学后,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等都感到陌生,大部分
初一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课时的声音、言谈举止等。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图文并茂,讲究直观性;而中学英语课文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不理解,以至于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障碍。
(2)从教育心理学获知,儿童与青少年在生理发展、认知和情感领域方面有质的不同,小学生心理障碍小,不怕羞,不怕出错,敢于开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初中以后,有些中学老师不注重这个衔接问题,致使许多孩子的这种不怕羞、敢于开口的良好习惯悄声匿迹。再者,由于学校、社会、家庭都重视英语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要求比小学生高,英语变成了具有相当分量的“主”科,学生的心理负担突然加重,许多学生甚至还出现了焦虑心理。
二、解决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1.提高对小学英语课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有关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儿童时期的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英语学习应从小学抓起。农村小学不应该因为客观条件不具备而忽视英语课的重要性,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把英语提到与语文、数学学科同样的地位。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学评估中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检查,在课时、教材、师资上给予保证,在期末 考试 中加上英语。这样,学校和家长就会自然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
2.注意教材内容的衔接
(1)教师应充分了解中小学英语教材。
(2)中小学教师应相互交流互动。
中小学教师应突破年级限制,寻找机会相互交流,加强教研。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并可经常去小学听课,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了解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模式,明确小学英语与七年级英语教学内容的异同处,找准衔接点,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3.注重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的衔接。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标》中的评价建议,对学生的评价应以综合形成性评价为标准。教师要组织难易适中的诊断性英语考试,避免过难、偏易,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保护和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努力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
4.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衔接
由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新课标要求的不同,中小学英语教师各自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顺利引导学生平稳过渡到初中。为保证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可采取以下方法:
(1)小学六年级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向初一阶段靠近,如可在课前安排听写话动,每周布置一次写作训练作业,以加强听写和书面表达能力,解决初一阶段学生英语单词拼写和书面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
(2)初一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择善从优地保留小学英语课的活泼气氛,尽量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寓教于乐,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教学手段,创设真实情景,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应适当过渡到初中方法上来,在课堂节奏上逐步加快,尤其要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3)初中英语教师在了解初一新生英语学习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可实现分层次教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消除学生害羞、胆小、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以适应新生的入门教学。
5.注重师生情感的衔接。
(1)上好初中英语第一节导言课。这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阶段的各种原因,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很担心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针对这一情况,七年级的英语教师应重视开学的导言课,教师可以作自我介绍,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让第一节课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开端。
(2)教师还要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艺术,用真诚的态度和虚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设法使教学过程充满兴趣与挑战,使学生始终保持“我要学好英语”的热情和毅力。
6.注重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与技能的衔接
(1)注重学生学习动机衔接。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的负责态度。因此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将直接近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间接远期的学习动机。
(2)注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衔接。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进入初一后,这种特征仍然保持,因此需要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七年级学生告别了以乐趣为主旋律的快乐英语,一方面,他们对新环境有新鲜感,上进心强,学习热情高,另一方面他们开始面对压力大、负荷重的英语课堂,许多学生仍沿用以前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待初中英语学习,在阶段测试中受到一次次打击,英语成为了一门令学生害怕的课程。针对这一现象,英语教师要抓住的有利因素,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初中的英语教学,给学生学法的指导,另外一方面教师应保留部分好的小学英语学习的习惯。
(4)注重英语学习技能的衔接。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书写字母和单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所以,学生进入初一后,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从机械地模仿向有意义的操练和真实情景中交流的活动方式转化;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综上所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和过渡的确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师都应当认真对待,多加强交流和互动,只有实现中小学英语的有效衔接,才能确保中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侯富生.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王曾选.中学英语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