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小学语文特色教学工作总结(塔河县第三小学崔淑梅)
基于生态观下小学语文特色教学工作总结
塔河县第三小学 崔淑梅
光阴荏苒,又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年结束了。我贯彻落实基于生态观下的语文特色教学工作任务及目标;以优化特色课堂为载体,实现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立足语文课堂,求真务实,教书育人,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提升个人语文素养。
在本学年度自己设定:通过校本培训,理论学习研讨,课堂教学观摩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个人持续发展。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看讲座,教学模式研讨,网络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我认真学习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特色语文教学模式》、《阅读教学策略》《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等,为提升个人素养而努力着。
二、落实特色课堂培养目标。
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扎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拓宽视野,启迪语文思维,灵动智慧,激励学生成长。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落实学校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博学而奠基,培养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人。
三、特色课堂策略。
继续语文特色教学的研究,进一步总结与提升。根据教研组提出的“优化语文教学,实现高效课堂,形成特色课堂。我打造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特色课堂,以读促悟,以读代讲,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式阅读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孩子与书同行来增加底蕴,让学生在书香伴随下成长。适时指导学生读好书,进行阅读书目的推荐讨论,减负增效下的课外阅读、图书馆和网上资料的查阅,带领学生进行了深入而有效的探讨。如,开展读书汇报会和语文课主题小报的制作、演讲汇报会等。
四、优化语文特色课堂实践。1.精心备课。
认真研读教材.研读意味着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主张长文短教,浅文美教,深文浅教.教学设计应以学定教,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基于新课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下,我从发展的角度去设计每节课,为他们在态度、情感、人格、价值观上留有发展空间。2.认真上课。
上课时注重让学生多读多思多想多表达,突出学生主体性及参与性,提高课堂实效.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生态师生关系,以及追求学生主动探究、师生互动对话的生态课堂的交往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对学生充满期待和宽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探索、讨论、体验,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主线,实现师生合作互动、多向信息交流、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黄河之水天上来》这课时,课前我先为学生们配上背景音乐播放黄河奔腾不息的视频图,孩子们从视觉和听觉上享受这磅礴的美。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以开放教学为主,课上我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比如说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万仞摩天”,我与孩子们配合着图片及动作,以读代讲,互动中他们轻松地理解了词语的含义,从读中感悟到黄河的磅礴、雄壮的美。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当一名《话说黄河》的解说员。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语文课堂特色。
我教语言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夹竹桃》一课时,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体验解读文本,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回归自然,体味生活,学习表达。力求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品中悟”、“说中创”,落实“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教学路子,师生共同经历生命的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进一步的促进,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化。“教”与“学”力求达到统一,语文课堂在不断地向“生态”靠拢。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要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生态课堂应该洋溢着人文的光辉,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用语文内在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定向的认知活跃状态,以积极的姿态获取新知。特色语文课堂尽可能生活化、活动化、游戏化,在鲜活、生动的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正面评价和积极引导,树立自信,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形成自己的特色语文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获得真知灼见,在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阅读课教学模式。课堂上经常穿插“辩论会”、“演讲会”、“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成语接龙”、“歇后语我来补”等活动。不失时机地整合教育资源,让我们的课堂不断丰富和精彩,成为知行的海洋,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吸取到更多的知识营养。课后还组织学生收看《百家讲坛》、《艺术人生》等电视节目;办黑板报、手抄报、主题小报等;同时还组织了阅读兴趣小组;在班上举办“小小阅读汇报会”等,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就会在这浓郁的氛围中充分展示才华,知行并用,享受着语文学习的真谛。对课堂上学生质疑而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安排小组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更多机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语文课堂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抓实辅导。
在课堂上,关注各类学生的反应,关注后进生的接受,及时跟进与调整教学行为,确保有效教学的实现。在课后辅导上,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如环境、性格、成长背景等,通过态度的矫正,通过精神鼓励、信心建立等实现辅导工作的有效性,从方法上帮助学生,从精神上改变学生。4.作业批改。
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反馈提高,评价多元,有的放矢。采用小组评价和郎氏加分法,让学生看到自己每一节课的进步与成长。观察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日记规范,认真批改,用批语、心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为激扬文思,我们还举行了读书小报评比,征文评比,阅读竞赛,还进行了优秀作文展评。5.反思成长。
养成反思教学行为的习惯,及时记录点滴体会,自觉调整教学方法,为自我成长积淀一定实践经验。
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学习。
1、进行课型课例研究。进行网上学习研究生态观下的特色语文教学。个人学习与网络教研相结合。以“研”“新”作文章。实现有效课堂研究与课堂实践。结合我校开展的基于生态观下的语文特色教学研究活动,我积极撰写论文,亲身进行课堂研究与实践。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和个人的学习,促进的自我的成长。
2、积极参加地区举办的骨干教师学习。参加县里组织的“高效课堂培训”,从不无故缺席。针对教导处的常规检查、集体活动、网上学习、说课比赛、论文撰写、校级教研课,我都参加并认真对待。
3.利用业余时间看高效课堂教学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紧紧立足教学实际,在困惑中成长,在碰撞中提升,在对话中交融。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成绩,有的只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认真付出,在自己的努力下,基于生态观下的语文教学探索有了一定的成效。展望今后的工作,我将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提升个人素养,为实现特色语文课堂而上下求索。我将满怀激情为特色课堂的春天播下耕耘的种子,为秋天的收获而付出自己的努力!
第二篇:心得(塔河县第三小学 崔淑梅)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
塔河县第三小学 崔淑梅
在这个春寒乍暖的五月,我有幸参加了“2016年国培计划送课下乡的活动”。看到了每一位送课老师的精彩课堂,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新课改带来的暖阳,老师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劳苦,给我们带来了大餐,老师们课堂上引领孩子们合作探究,这里有孩子们的智慧与闪光,有老师们适时的点拨,有课堂上的生动,有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碰撞的火花,满人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课件及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创设课堂情境,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我看到了生态课堂的真正实质。观摩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只有我们讲课神采飞扬,句句入心,学生才会得到更多知识,才会有进步与成长。其中,我领会到了师德的重要,没有爱生之心难得称为教育。教师怀揣一颗挚诚之心,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们的成长!
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通过探究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生态课堂引领学生积极学习,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老师用热情去点燃学生积极思考的火苗,用人格魅力去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我从课程中、从教师们的教学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师的品味在于内外兼修、在于人格与专业的共同提升与修炼,用我们的激情与创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五、寻找到“切入点”引领学生学会思考。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老师和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真正把问题“弄清”,不做花架子,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
教师的语言艺术尤为重要,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给孩子们带来神韵与兴趣。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与思考,创新与更好的成长!
第三篇:塔河第三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塔河第三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2007.1
2课题名称:《网络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与提高偏远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姚月芝
我校申报的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与提高偏远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于2006年4月18日正式批复,并于2006年8月开始准备,9月进入正式研究阶段,时至今天已有一年零一个月,就一年来的研究工作向上级部门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价值
教育现代化使传统的教学手段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网络和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科学的辅助教学手段突显其强大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来说,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有效地弥补偏远地区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的现实矛盾,从而改善偏远山区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公平战略。作为一种崭新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手段,网络和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已开展多年,但就偏远地区来说,还没有普遍展开,还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由于我校在2000年开始着手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工作,几年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硬件的不断完善到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和积累,以及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能上的培养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自2002年我校成为第一批育龙教育网用户,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更是走在其它学校的前面,基于此,我校申报了这一课题,因为它能很好地为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提高偏远地区的教育质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一个强大的教学资源库,实验当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探究学习和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我们的教师有效地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并进行学科整合,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获得深刻的体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从而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研究进展情况及有何突破
经过一年的工作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校以基本完成了硬件的简单配备,现每个班级配备一台多媒体电脑,并与大屏幕彩电相连,教师可以用上所谓的小屏幕了。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台固定的备课用多媒体PC机,并与互联网相接,以供教师下载课件和制作课件之用,学校有一台老式录相机,一台数码照相机,和一套大屏幕投影设备,这些都可以为我校开展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奠定最基本的更件基础。
在软件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教师自制了一定量的教学用课件,但由于新课改的原因,一部分用不上了,但一到五年级是新课改后的教学班,这些班级的语文和数学的大部分课件已基本积累完成。这其中,有我们教师自已开发的一部分,有从K12教育资源网下载的,有从北师大资源库调来的,还有的是我们老师从其它的网站上收集到的,这一两年里也有一些是教材本身配发下来的,我们都已整理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总之,完成了大部分资源的整理和收集工作,现在除了个别内容以外(比如说一年级的教育科学出版的教材,我们还没有收集完成),我们都可以找到与教材相适应的资源来辅助教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用课件及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够顺利地开展,并且教师们一定会越来用得越好。除此之外,我们开始了优秀电子教案的积累工作,把我校、我县,我地区以及网上优秀教案都整理出来供我们教师参考和二次开发之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新课改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快更直接地传达给我们的老师。我们要求老师在备课时把相应的多媒体资料放到班级的电脑中,也算作是电子教案的一部分,同时只要是和自已的教学相吻合的优秀教案可以用于课 1
堂教学(可以打印),这样又为我们的老师在书写教案这一环节上减轻了负担。
多媒体教学技能应用方面,我们几年来经过每周的定时培训,大部分老师都有了很好的利用能力,已完成了基本培训工作,从电子办公,到网络资源应用,以及育龙教育资源网平台的有效使用,大部分任课教师都已经比较熟练了。我们从工具软件(如:音、视频播放软件,压缩软件,传输软件等)到应用软件(如:OFFICE,WPS,FLASH,PHOTOSHOP 等),再到专用软件(如课件大师等)都经过了比较正式的校本培训,到目前教师在图片处理,各类播放软件的应用以及育龙网平台的交互都在不断地进步,我们课题组只要把任务下达好,把方式交给老师,把达成目标讲明白,大部分老师都可以利用上以有的资源来辅助学科教学,效果也不错。从一年来的不断应用,我们可以感觉到,如果用好了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用得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人为地造成负担,我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在不断地应用当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一是硬件的升级问题,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我校从2000年开始配备电脑,只升级一次,现在大部分电脑都以很难适应升级软件,且速度太慢。目前教师用机还基本够用。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没办法,只能靠上级关照和支持。二是软件更新速度太快,这个软件大部分老师还没有熟练,又出了新的软件,不学的话,从长远来看,跟本不行,学的话,老师们们时间又不允许,这是一个很难协调的问题,况且软件的应用,有时我们专职老师都不会,更不用说培训其他教师了,这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不懈努力了,这也是个无可奈何的事。三是学校网速跟不上,有的网上时时传输的软件跟本不能播放,也只好想办法先下载下来,存放在班级的电脑里,这样才勉强可以了。四是教师资源整合不到位,有的课件个性化太强,不适合教师个性特点及自已的教学设计,这样就难以应用,而我们下来的课件大部分都是打压完了的,这也加大了教师在应用时的难度。这个问题,我们只有发动大家把一些基件的东西找到,放在资源库中,教师随时可以二次开发和利用。另外,我们可以让老师先看课件,备课时把课件也备进去,这样就好多了,利用率也高了。五是各班级的电脑维护问题,每天都有老师找到我们,都有不能用的电脑,问题是五花八门,有时都不能理解,这样的设备很难保证每节课都能很好地开展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之用,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所以呼吁上级部门如果再配电脑尽可能配品牌机,一是有质保,二是质量好,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保证辅助上课效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目前只有从技术上不断改进,加大维修力度,培养教师正确应用和安全应用技能,并努力从硬件上培训教师,使得自已的电脑自已能修。六是研究中的资料收集难,基本上我们每天一部分老师都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我们又没有时间堂堂听课,我们只有把应用时出现的问题写到教学反思里,把教师的课件资源收集到学校的资源库中,并定时地召开经验交流会,才能把应用时的总结整理出来,到现在还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研究系统,这里也是因为人员不够,我们每名研究人员都有课,有些还是多方面兼职,时间有限,这样就难以把最针对的问题找出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发动每名教师定时写应用体会,然后收集整理,但效果不是太好,有的老师只记了流水账,不能算是总结。总之,问题 不少,解决的难度也很大,有的可以解决,有的暂时还不能解决,但是,作为这样一个课题,条件本身就是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在软件,硬件,人员上很缺乏的情况下怎样适当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看效果如何,这也是我校开展这项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一年的研究工作,我校在硬件方面,软件的开发和整理方面,直到教师的应用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网络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学校教学资源库的不断完善,也为我校辅助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目前,我们有了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序和有效开展的决心和一点经验,也可以说,网络和多媒体的有效利用的确会为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
要的作用,也能很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式学习的平台,是一条应走,并可以持续走下去的辅助教学之路。
第四篇:第三小学学校教学特色、教研情况
第三小学教学特色、教研情况
一、学校教学特色
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进行着教学模式、教材教法等方面的改革实验,引领教师在工作中,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外树形象,内修德行,提升技能,彰显个性。打造了一支业务过硬,师德高尚的发展型教师队伍。
科研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方面,我们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探索符合课改要求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创立并实施了“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法。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及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营造了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和质疑、合作、探究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注重特色校本课程研发与设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开设了素描、剪纸、合唱、电钢琴、篮球、轮滑、英语、演讲与口才、书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科学活动小组等11个兴趣教学班。把每周三、周四的最后一节课作为全校学生活动课。教师自编教材,精选内容,学生自主参加。做到了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去收获知识、锻炼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使课改氛围变浓了,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实现师生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共赢。一系列课题新颖、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去收获知识、锻炼能力。学生们在充分体会快乐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习惯养成方面的熏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注重教师的研讨交流。组织各科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坚持单周集体备课和双周专题研讨制度。促使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升。
为了发挥校园设施的育人功能。学校独具匠心的对校园施舍进行精心的设计。设立了校园文化长廊,内有分为“我会做”为主题的习惯养成墙壁画、“科技之光”图片展和“读书之窗”知识栏。校园内,如诗如画的绿茵场,悦耳动听的上课铃声,都充分体现着校园内的人文关怀,学生们徜徉其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着熏陶,愉快的学习和生活,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学校成为学生驰骋学海、陶养身心的一方沃土,是师生们心灵皈依的生态花园、文化乐园和精神家园。
二、学校教研形式
1、开展自主教研,发挥教师潜能。
各教研组自主开展“互助式学习”、“互动式听课”等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各小组开展自主教研,如问题探讨、案例分析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让每个老师找准自己的位置,并自觉地、主动地参加到校本教研之中,成为研究的主体,又增强了教研的自主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们在一次次同伴交流中、互助中感受到教育的幸福,体验成长的快乐。
2、集体“会诊”、集体备课、合作教学活动。集体“会诊”,把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记录下来,定期召开教师集体研讨会,把问题摆出来,由全体教师共同“会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集体备课。采用“各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研讨,直到满意为止。
合作教学。在集体钻研教材备课的基础上,营造学科成员间的合作氛围,建立多边的信息交流,使教师在合作中提高。
3、开展专题式研讨活动,促交流沟通。
开展专题式研讨是我校的特色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将其分为几个版块:专题探讨、个人反思、问题会诊、经验交流与总结。活动倡导:各抒己见,百花齐放;观点交锋、讨论争鸣;张扬个性、为我所用。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校园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要加以改观。
2、学校特色建设还应加强,不能松懈。
3、教师的科研意识仍需进一步不强,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提升。
4、校本课程的开发还需多样化、学科化。学校特色建设还不够明显。
5、部分教师还固守传授式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教师在备课还是以教学参考书为主,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学生和学校特点的教学活动。备课存在过于超课时现象,失去了备课指导教学的作用。
(二)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激励教师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成为学科的骨干;做好优秀骨干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及相关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教育团队。
2、夯实养成教育,从小事抓起,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强调持之以恒,将养成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通过开展教育系列活动、纠正不文明行为,将养成教育做得更实。
3、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我们将坚持以教学研讨为抓手,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加以研讨,在研讨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再把智慧之火传播到课堂教学。以此带来教学的高效、质量的提升、教学创新的实现。
4、构建校本课程,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广泛开设校本选修课、特长课,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几点建议:
1、一睹名师风采,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学习,聆听大师教诲,是每个普通老师的心愿。希望上级部门、学校多给教师创造出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切实改变对小学教育的评价与管理。很多管理者仍然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作为管理小学和评价小学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这是小学教育畸形发展的“罪魁祸首”。我们应该彻底放弃“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评价办法和管理模式,真正地把学校校长和教师们引导到“培养人”的领域里来。
3、小学教育还应该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思想方面的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看电视教育法,看一些影碟或动画片,也可以采取讲故事教育法,因为大多数儿童都喜欢故事,容易让他们接受.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教学叙事 崔东梅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教学叙事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小学崔东梅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本文重点描述课前预习的习惯养成,结合二年级学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步骤说起。
第一步: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避免学生认为预习就是没有事情可做,从而使预习流于形式,所以课前预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具有可操作性),了解主要内容。(这是最基本的,二年级的学生无论学习程度好或者一般都能做到,但是新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没有直接给出来,所以动手画和圈的结合具体内容灵活掌握。)
第二步: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即在学生对预习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教给学生“消化”这些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1)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抽象概念具体化(这个方法适合测量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内容中概念、图形的加深理解);(2)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这个方法适合测量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内容,实际测量和动手画线段、角);(3)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适用于计算和解决问题,二年级的计算很多学生提前已经学过了,所以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解决问题有难度,因为学生的能力比较弱一点);(4)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这个二年级的学生现在还没有这个意识,需要有意识的培养。)
第三步: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二年级的学生现在还没有质疑的习惯,这是预习的最高境界。)
第四步: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第五步:也就是最后一步,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充分理解学生的同时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首先,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其次,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进一步的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目的,这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参、教师主观预定的刻板盲目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课堂变成师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教师对于学生完全懂的坚决不讲,学生基本懂的稍加点拨,学生完全不懂或大多数不懂的作重点专题突破,以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