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破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用地难题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6:2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如何破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用地难题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如何破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用地难题的思考》。

第一篇:对如何破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用地难题的思考

对如何破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用地难题的思考

何冲龙

近年来,冷水滩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更是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冷水滩区工业仍然存在项目不多不大,缺乏旗舰企业,发展速度缓慢等与中心城区地位不相称的诸多矛盾。

纵观这些矛盾的产生,与当前制约冷水滩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瓶颈用地难问题不无关系。一是工业用地指标少。虽然冷水滩土地较为宽广,但由于国家对土地实施宏观调控,冷水滩又与其他县区具有不同的市、区两级土地管理体制,导致用地指标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硬缺口。几年前,就是因为用地问题,八方制药、永昌化工等生产企业搬离了冷水滩,松脂加工等签约项目旁落他乡。二是工业用地成本高。按照有关文件,冷水滩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达到13.6万元/亩,并实行“招拍挂”,且不能以任何形式补偿项目,如果加上省、市收取的各项审批费用每亩成本将更高,令企业和政府难以承受。三是工业征地手续繁。工业项目若涉及征用农用地,需要实地踏勘、选址、预审、会审、报批等手续,项目准备的资料也多,既要时间,又费精力,弄得不好,就会贻误商机。四是工业用地利用率低。不可否认,在冷水滩地界,如凤凰工业园部分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不够,容积率低,建筑系数不大,土地产出率不高,多征少用、征而不用、囤地圈地现象也不少见。

针对用地难的问题,要从冷水滩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工作思路,灵活运用土地政策,采取过硬可行的措施,从源头上破解难题,亦可推而广之。

一、在用地计划上做足文章,向政策要土地。

一是想方设法增加用地指标。认真学好用好、用足用活现有土地政策,向上级国土部门多汇报、勤请示,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从长计议,积极参与永州中心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修编时充分考虑冷水滩后一个规划期的工业发展用地需要,坚决把马坪纳入冷水滩高科园扩园规划,作为其物流配套园区;发展圈外工业,圈外用地实行以租代征;设立“冷水滩区专项支持项目发展资金”,先向入园企业收取国家政策规定的土地出让金,以保证土地公开出让的程序合法履行,再根据投资项目的规模和性质,通过项目发展资金返给企业用于项目建设。二是充分利用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根据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对计划内用地指标,重点向园区倾斜,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招商引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用地倾斜,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符合文件规定引进的“大项目”倾斜,切实将有限用地计划用在刀刃上。各部门重点做好项目的包装,使尽可能多的用地项目列入省、市以上重点项目,以争取到更多的用地指标。三是建立健全土地预审、供地备案、投资强度抽检和供地后监管制度。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强化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和用地定额指标管理。

二、在盘活存量上做好文章,向观念要土地。

一是采取“腾笼换鸟”的办法,在用地“易权”上求突破。积极摸排、盘活利用闲置厂房、破产企业等存量建设用地,引进资本、项目进行对接,提高闲置土地利用率,缓解新增用地的压力。二是大力发展“飞地工业”。通过创造性地在异地兴办工业,可以有效克服由于行政分割造成的工业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的现象,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缓解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既节约了工业用地,又增加了产值、税收,发挥了集聚效应。三是大力发展“坡地工业”。利用低丘缓坡荒地发展工业项目,大大缓解耕地保护与工业用地的压力。如上岭桥片、火车新站片,低丘缓坡荒地还是比较多见。四是变短期闲置土地为“流动农场”。“短期闲置土地”是指招商储备地以及农民搬迁后不愿耕种的土地,这些土地从规划征用到动工兴建有一段闲置时间,在此期间,土地仍可以耕作。年初主动到相关部门“摸底”,对年底开工并具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及时安排种水稻,对下半年要开工建设的田块则复垦种植生长期较短的黄豆等农作物。从而,使暂时闲置的土地闲而不废,披上翠绿的新装。观念一新天地宽,“腾笼换鸟”、“飞地工业”、“流动农场”,为冷水滩区打开另一扇全新的大门。

三、在推进集约利用上做活文章,向空间要土地。

一是实行用地“三集中”原则。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实行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郊区农民住宅向居住区集中、郊区农业向生态园区集中,发挥土地集聚利用效益。二是加快多层标准厂房建设,“上天入地”拓宽发展空间。大力推行“借天生地”,倡导厂房“长高”,鼓励投资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在“上天”的同时,还鼓励“入地”,拓展地下空间。出台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用地单位向空中和地下要地的积极性,鼓励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容积率和建筑系数。三是鼓励郊区农民住高楼,集约建房节约用地。改革郊区农民宅基地管理和征地拆迁安置办法,将中心城镇建设、自然村撤并与改革传统农民宅基地使用制度相结合。在拆迁安置上,统一修建农民高层公寓楼,实行社区化集中管理,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

四、在开发整理上做大文章,向效率要土地。

一是大力实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开展“城中村”改造和“空心村”整治,加大郊区农村废旧宅基地复垦力度。做到耕地占补平衡或略有节余,以地换地。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中心城区工业企业向高科园或圈外荒山荒地转移。二是从实际出发,多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首先满足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把那些外资额度大、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选到冷水滩来。三是严格控制工业园区内部道路、绿化等非生产性用地规模。提高园区的工业用地比例,提高工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产出率。四是“零增地技改”缓解用地紧张。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通过将原来只有一层的老厂房、仓库拆除,改建成二层或多层厂房。既增加了生产面积,又满足了安置几条生产线的需求,增加了年产值和利税上缴。

五、在强化用地监督上做实文章,向服务要土地。

一是强化服务,提高质量。国土部门要搞好优质服务,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对重点项目和重大投资项目要特事特办,明确责任人,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二是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建议实行土地审批终生责任追究制,直接与经办人、审批人的政治、经济利益挂钩,坚决把好用地审批关,使“假工业”和囤地圈地者无空可钻。三是坚持依法用地,强化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按有关法规和政策,帮助完善好用地手续,用心经营好土地,并严格落实闲置土地费征收工作,推动园区滚动发展。对一些占地过多的投资企业,采取措施,督促其追加投资;对园区内国有关闭企业,按政策依法收购土地;对未批先用和以圈地为目的的投机行为,依法查处;对长期征而不用、开而不发的,限期收回。

通过五措并举,破解用地瓶颈制约,努力做到争取一批,落实一批,盘活一批,改造一批,整理一批,储备一批,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冷水滩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中共永州市冷水滩区委副书记)

第二篇: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几点思考

黄梦其

实践已经证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推进新型工业化并非是件易事,决不能盲目蛮干,必须在高度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之上,从当地实际出发,讲究科学发展。

一是必须切实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充分认识,目前自己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确处在“前面有标兵、后面有追兵,而且标兵离自己越来越远、追兵离自己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自己再也不能等闲视之,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加快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共同谋划、共同努力,而且必须心无旁念地迅速把这种“认识”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上。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来抓。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只有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有力地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事关当地人民群众民生保障、和谐稳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才能逐步消除不稳定、不和谐、不协调的因素,从而达到一心一意抓经济、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目的,为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共同献计出力、出谋划策。

三是必须认真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战略研究。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认真深入的研究与谋划、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我个人认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一不作调查研究,二不作科学谋划,三不作可行论证,就盲目上项目、搞建设,以致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不够、质量不高、储备不足,对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拉动不大。为此,建议一方面必须在扎实推进当地新型工业化的大框架下,组建专门

班子进行战略研究,重点研究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当地支柱产业布局,精心策划好关系当地经济发展大局的产业项目和投资重点;另一方面必须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有目标地、有选择地招商引资、开发项目,严格按照市场运作模式和国家产业政策做好相应的项目开发引资准备和必要的项目规划论证审查,时刻注意控制好项目建设的数量与规模,切忌“捡进篮子就是菜”,真正把引资项目做大,招商工作做强。

四是必须努力营造和不断优化外部投资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吸引力,优化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毫无疑问,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与外部投资环境不尽人意有关。如有的部门和人员对企业“敲竹竿”;有的拆迁户漫天要价,阻碍施工;有的权力部门受利益驱动,政务不公开、执法欠公正、服务不到位;还有少数干部综合素质差,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现象。因此,我个人认为,当务之急必须在优化政务环境和提升市民素质两个方面下功夫,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助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诚信的人文环境、开明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第三篇: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加快苍溪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苍溪县政府副县长王彦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川北贫困山区、传统农业大县的苍溪,通过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但从各项指标来看,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现状尚未改变,与周边县区及发达县市相比,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要实现富民强县的既定目标,在今后一个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西部大开发及产业转移之机,乘势而上,继续加快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将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三项原则

一是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原则。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最基本的特征,其先进程度决定着工业化的水平和竞争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高度的信息化将使工业朝着现代化、高附加值化发展;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自主和发达的工业体系,才能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产品、能源、资金、人才以及市场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我县必须遵循“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的根本原则,以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双重推动。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新型工业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我县要自始至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开发利用新型能源、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政策、开发引进环保技术、搞好节能减排等,建立起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统筹协调原则。要把工业发展与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发挥三大优势

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结合我县实际,充分放大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电清洁能源和天然气化工3大优势主业板块,加快推进工业布局向产业园区集中,增长方式向精深加工升级,产业重心向能源化工方向突围,企业培育向集团化经营跨越。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方面,打好绿色牌,增强聚集度,提升附加值,促进量质并举发展,强力拉伸肉食、粮油、林板、丝纺、果蔬饮料五个主导产业链,重点抓好以红心猕猴桃为主的“1+3”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电清洁能源产业方面,围绕争创全国电力建设示范县,打造全省电源建设支撑点的发展定位,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加快推进亭子口、苍溪航电、东河梯级开发工程的同时,配套实施好电力资源转化、电网环供配送系统两大工程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全县新建和改扩建220KV、110KV、35KV等输变电站13座,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50万KW;天然气化工产业方面,依托市县共建的化工园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和错位式、差异化、一体化的思路,大力发展天然气制烯烃、天然气制乙炔、天然气制合成油和硫化工等项目。同时,利用天然气资源富集地、三大输气管线(中石化川东北-川西输气管线、中石油中卫-贵阳联络线、中石油“九龙山-苍溪-南部-北外环主管线)集中交汇地的独特地理优势,认真做好西气东输工作,打造支撑苍溪未来工业发展的“第一引擎”,力争“十二五”末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二是要发挥交通优势。以“建成一港二高速,标改腹地四环路,乡村公路油砼化,建管养运同发展,四位一体成枢纽”为目标,加快兰渝铁路、广南高速公路、县内出口通道改造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步伐,打造嘉陵江通江达海大通道,把我县建成广元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川东北重要的区域性交通节点、川陕甘结合部快速交通圈的重要一环,南可通江达海、北可远达欧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

挥枢纽建设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为拉动苍溪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深加工,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发挥区位优势。要利用我县独特的地理优势,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与川陕甘商业物流圈和“成南渝”等大中城市的产业进行对接和融合,不断增强吸引市场要素集聚的磁场作用,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围绕区位特点,精心包装、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实行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及时跟踪国家和省市政策,定期开展全县的政策评估,完善用地、收费、税收、金融、奖励等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来苍溪投资兴业。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激活三大要素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激活人才、资金、环境三大要素。一要以人为本。要将人力资源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将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视为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并将其作为我县工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突出以人为本,在全县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核心作用;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形成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流动机制,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建立健全社会教育培训体系,在关键性行业中建立起知识结构合理、技术分工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要激活资金。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方吸引社会资本,破解资金瓶颈。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推动融资方式的创新,建立政府协调引导、银行重点支持、担保积极合作、企业主动参与的融资服务新模式。尤其是要重视发挥信用担保机构在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的作用。要迅速引进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填补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空白,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要优化环境。要优化投资硬环境,建好工业园,搭建工业发展平台。新型工业化要求,工业要向园区集中,项目要向园区集聚,产业要向园区集群。要抓住有利时机,发挥贫困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整合工业园区资源,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快完善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紫云工业园和市县共建的天然气化工园的道路、供水、供电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创新型园区、特色型园区、效益型园区,提升工业园区档次。要优化投资软环境,切实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想投资者所想,急投资者所急,真诚服务,主动服务,高效服务,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以“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形象”为目标,不断检查和改进工作。

四、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努力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向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

调发展转变。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努力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事实证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完全有可能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县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以生态和环境成本最小化、资源消耗减量化为原则,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建立适合苍溪县情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经济体系。

三是努力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我县发展工业,最大的优势是资源,最大的劣势是太依赖资源。如果长期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输出支撑经济增长,就会丧失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靠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靠管理挖掘资源节约的潜力,靠科技建立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用资源优势吸引县内外的资金和技术,以资本和技术推进资源的深度开发、转化和产业延伸,从而提升工业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篇:关于破解用地难题的研究

关于破解用地难题的研究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用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突破土地瓶颈制约,保障全市合理的用地需求?本文试从我市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困惑及相关对策措施等方面作了一些初浅的探讨,以期对破解用地难题工作有所启迪。

一、破解用地难题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资源工作,积极破解用地难题,最大限度保证用地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大力上争计划外用地指标。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紧缩地根的外部环境,市国土局认真研究政策,主动出击,积极开展上争,全力争取重大项目点供和单独选址项目用地指标,通过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加国家计划外用地指标等。2009年以来,已累计申报并获批8个重大项目点供用地2868亩;为21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单独选址指标1726.89亩;实施挂钩项目77个,获取指标2096.41亩。其中,通过挂钩项目获取的指标占我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1/3强。

2、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一是重视并抓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工作,将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下达到各乡镇,同时采取激励措施进行专项考核,2009年以来,我市共实施占补平衡项目54个,新增耕地2298.6亩。二是大力盘活存量土地。2010年市国土局对全市存量土地现状进行了拉网式的专项调查,摸清了闲置、批而未用及低效利用土地家底。2011年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会议,部署存量土地盘活工作,有效解决用地计划指标不足的矛盾。三是制定飞地政策。近年来,市政府制定飞地项目税收分成机制和经济奖励政策,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积极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可以实现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资源的集聚和整合,市国土局大胆探索,积极推进,2010年在虹桥镇试点的该项工程,已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总面积16082.85亩,计划复垦土地2033.4亩,预计可获取用地指标1943.55亩。

二、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困惑

1、用地供需矛盾大。一方面,用地规划空间不足。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显示,2011-2020年分配给我市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是25408.8亩,平均每年仅有2540.8亩。另一方面,用地计划不足。国家下达给我市的耕地转用计划仅700亩左右,与此同时,2011年全省进一步控制了“万顷良田”试点范围,暂停新上“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提高了供地门槛,点供和独立选址指标重点安排省以上核准项目;压缩了挂钩规模,全省挂钩周转指标由原先的8万亩下调至3万亩左右。对照我市目前每年4000亩左右的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规划指标缺口在1500亩左右,用地计划缺口在3000亩以上。有限的规划指标显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以市经济开发区为例,每年新增建设用地在2000亩左右,而市分配给开发区的耕地转用计划仅100亩左右,悬殊较大。

2、土地利用效率低。在用地指标十分紧缺的严峻形势下,我市园区、乡镇(街道)仍沿袭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征大建小,批多建少,批而不用,用而低效”等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园区、乡镇(街道)招引项目投资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能落后,有些甚至刚投产就面临被淘汰,土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据调查统计,全市2009-2010年164个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重点竣工项目占地面积约3800亩,除经济开发区13个化工类项目占地230亩,平均每亩投资强度约400万元外,其余151个项目占地3570亩,平均每亩投资强度不足150万元。85个未达到预期产能和效益的项目占地面积约1445亩,平均每亩投资强度不足120万元,2010年每亩产出不足22万元。不少项目特别是搬迁项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小二多三少”现象,即体量小,占地多、厂房多,投入少、设备少、产出少。

3、占补平衡资源少。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先补后占”是国土资源部的硬性规定。没有占补平衡指标,争取再多的国家用地计划也不能上报审批项目。经过多年的土地复垦整理,我市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且呈零星分布状态,难以统筹利用。土地复垦后备资源分布上东半市要好于西半市,乡镇要好于园区。2011年,全市下达耕地占补平衡任务2600亩,但是从各乡镇上报的42个占补平衡项目看,预计新增耕地仅1860亩。目前,我市尚结余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362亩,但是最近两年全市每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都在4000亩左右,有限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仅能维持1年多的建设需求。

4、存量盘活成本高。根据调查,全市共有存量土地442宗5501.28亩。其中,闲置土地26宗1398.17亩;空闲土地362宗2196.92亩;批而未供土地26宗1094.19亩;低效利用土地28宗811.99亩。存量土地面积相当于耕地转用计划的8倍。我市存量建设用地大多符合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利用潜力虽大,但盘活难度不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存量土地使用者债务重,地块本身被抵押融资,且职工身份置换的费用高,土地盘活远高于新增建设用地成本,项目投资者和园区、乡镇政府对使用存量土地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存量土地产权关系复杂,矛盾纠纷较多,政府收储和重新利用的难度较大。三是部分存量土地零星分布,交通不便,甚至位于庄台内部,难以集中利用。四是城镇拆迁成本高、矛盾多等等。

5、违法用地控制难。少数乡镇和园区土地法制意识淡薄,边批边用、未报即用等违法用地行为屡禁不止。近年来,我市违法违规用地无论是宗数还是面积都在泰州市范围内排名靠前,已严重影响到我市创建和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工作。

三、破解用地难题的对策建议

妥善处理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以“破难题、保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盘存量、促集约为切入点,以抓整改、促规范为支撑点,坚持上争与挖潜并举、保障与保护并重。

(一)加强政策研究,以上争破难题保发展

1、积极争取点供和单独选址指标。点供和单独选址是计划外指标,应当用足用活,争取得越多越好。重大项目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应该把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指标争取和用地服务上实行倾斜。及时了解掌握重大项目引进情况,提前介入服务,协助做好用地规划选址等工作,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赢得理解和支持。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可以申请单独选址用地指标,不占用国家用地计划,应当尽最大可能做好这方面文章。一方面要用足政策,对全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尽可能纳入单独选址用地盘子,努力上争。另一方面要用活政策,会同各园区、乡镇和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精心包装项目,争取更多指标。省国土资源厅规定,从2011年起,点供和单独选址指标重点保障省以上核准重大项目。各园区、乡镇申报点供和单独选址项目,必须积极争取省以上立项批文,提高项目用地上争成功率。

2、扎实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只需要通过复垦整理建设用地,新增耕地面积可折抵用地指标,相对点供和单独选址而言,难度较小,更具有操作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上,使其成为我市“破难题,保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工作推进时要重点把握好四点: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园区、乡镇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挂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挂钩工作的研究部署、矛盾协调、督促检查。二要建立激励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对复垦整理新增出来的用地指标,市统筹的部分本着谁用谁买的原则,实行有偿使用,以调动有后备资源乡镇的积极性。三要维护群众权益。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对被拆迁农民足额补偿、安置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四要规范资金管理。挂钩资金设立专户,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3、全力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万顷良田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集聚建设用地资源,而且有利于推进集中居住,是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有效举措,必须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要大胆探索,鼓励通过撤并庄台、集中居住,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当前,一方面要规范实施在手的虹桥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必须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加快居民点拆迁和安置房建设进度,足额补偿被拆迁农户。另一方面要做好其它有关乡镇、园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完善好申报资料,一旦政策解冻立即上报,争取率先获得批准。

4、认真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全面落实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补充任务,是保障全市发展用地的关键环节。一要全面筛选今后几年我市的耕地占补平衡入库项目。据调查,宁通公路、宁靖盐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两侧的取土区尚有近3000亩的耕地后备资源,全部复垦整理到位,能够有效缓解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压力。但是,这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基本都是渔塘,已经承包给个人。有关园区、乡镇(街道)要迅速采取措施,尽快将渔塘纳入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为全市今后一段时期的项目用地打下基础。二要加大补助力度,鉴于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成本逐年提高,市政府除按标准补助园区、乡镇(街道)11元/平方米外,额外适度给予奖励,调动园区、乡镇(街道)的工作积极性。三要拓宽土源渠道,针对土地复垦土源不足的矛盾,可将复垦与全市河道清淤疏浚有机结合起来,既达到清淤目的,又解决土源问题。

(二)加强存量盘活,以集约破难题保发展

突破规划和计划瓶颈制约,节约集约用地是根本手段。2011年,全省首次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据了解,省国土资源厅正在考虑奖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为此,必须进一步转变用地观念,坚持走内涵挖潜之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力争在节约集约用地上有所突破。

1、全面盘活存量土地。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完善存量土地盘活意见,对存量土地分门别类制订盘活措施。在制定激励措施时,相关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做到该放的则放,该减的则减,将存量土地盘活收益向乡镇政府倾斜,激发投资者和乡镇政府盘活存量的积极性。二是针对部分存量土地债权债务较重的实际,可以参照金融机构的做法,成立专门的集体资产管理机构,剥离债权债务,给存量土地“净身”,为盘活扫清障碍。三是出台奖励措施,将盘活存量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年内各园区(乡镇)盘活辖区50%以上存量土地是市委、市政府的硬性要求。为确保这条要求落到实处,凡超额完成任务的,市委、市政府可以按超额面积的50%奖励园区(乡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园区(乡镇)因没有建设项目不需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则实行资金奖励,让盘活存量真正得到“实惠”。

2、建立健全节约集约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体系、评估方案和奖惩措施,并将各园区和乡镇全部纳入评估体系。在奖惩措施中,关键要将评估结果与国家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挂钩,改变传统的指标“按需分配”、用地“按需审批”的模式,引导园区、乡镇走上节约集约用地之路。鉴于目前国家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只分配给一区四园、乡镇用地指标主要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得的现状,奖惩措施对园区和乡镇必须区别对待。对园区,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在分配用地指标时适度予以削减,削减的指标调剂给其他园区使用。对乡镇,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暂停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其通过开展挂钩工作获得的挂钩周转留用指标调剂给园区或其他乡镇使用。

3、整体联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各部门整体联动,形成合力。一是要将节约集约用地指标纳入园区、乡镇领导干部考评体系。二是园区、乡镇要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建设项目用地面积能减则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三是市发改委要依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严把建设项目审核关,牵头研究制定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和亩均税收考核奖励办法。四是市规划局要按照集约用地要求把好规划审查关,在编制规划设计要点和核定土地出让红线图及审查规划平面图时,按照《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要求和项目用地预审的规模,明确控制指标和定额指标,并对核定的规划指标进行跟踪督查。五是税务部门要加大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力度。特别对用而未尽、供而未用、未批先用的土地要按照上限税额征收土地使用税,通过税收手段督促企业加快土地开发利用。六是国土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情况的普查工作,适时研究制定存量土地使用管理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七是市各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工业项目融资的监管,禁止向项目单位,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用于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贷款。八是工业用地推行“一降低一禁止两必须”政策,即:厂区降低绿化率;厂区禁止建设办公楼和宿舍;园区必须建设标准厂房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问题,必须建设写字楼用于园区企业集中办公,最大限度提高工业用地承载力。

(三)加强“三模”联创,以规范破难题保发展

开展“三模”联创能够为我市开展用地指标上争等工作营得良好的氛围,获取额外的用地奖励指标。

1、全面落实园区、乡镇的土地管理责任。一是分解落实责任,明确园区、乡镇主要领导为预防、制止、查处和整改违法用地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经办人员为直接责任人。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园区、乡镇负责人牢固树立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三是加强对园区、乡镇贯彻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考核,并以此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四是严肃责任追究,对因违法用地处置不力、拆除不到位、影响上级检查验收的园区和乡镇负责人实施约谈、问责,直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严格执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要改变当前国土部门“单兵作战”的局面,按照“政府主导、国土牵头、部门联合”的原则,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土地执法联席会议,通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研究解决执法和案件查处中遇到的困难。切实落实好相关部门的执法责任,形成执法合力。

3、积极构建违法用地防控体系。通过健全执法巡查制度、建立违法线索举报平台、拓宽违法行为发现渠道,提高各类违法违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坚决防范和控制新的违法用地发生。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调动广大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苗头。进一步落实园区、乡镇制止违法用地的责任。发现违法用地,各园区、乡镇必须在第一时间召集国土、村建、纪检、司法、公安等部门,组织足够人手制止施工,将违法用地控制在萌芽状态,为后续整改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第五篇: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及思考

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及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为此,一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那么,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呢?根据十六大和富蕴县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一、对新型工业

化的认识

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

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

第三,处理各种关系的新的思路。要从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等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二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三是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四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把速度同质量、效益、结构等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使工业真正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能力的提高协调统一起来,把工业增长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和统一起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走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对怎样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

第一,要转变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持的粗放增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我们应当把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经济当作“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基本指导方针。我们在想问题、定政策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作为衡量取舍的最终标准。

第二,要建立能激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在生产中运用的制度和机制,加快技术进步。

第三,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我们这样的市场制度还很不完善的国家,发展服务业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只能知难而进,要尽一切努力改善制度环境,使服务业得到充分发展,以便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四,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即通过信息产业的服务提升各行业的效率,使信息技术成为降低各行各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有力武器,带动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第五,要加快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供提高效率的制度性保障。同时,要矫正由于行政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弱化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

第六,要通过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根据日本的经验,教育赶超要先于经济赶超两代人之久。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痛下决心,急起直追。

三、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重点是发展壮大焦炭、石灰、建材和农产品加工工业,逐步构建起以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特色工业体系;培育壮大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工业经济成为拉动全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乡工业产值达到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000万元,成为全县焦炭工业基地和阿勒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基地,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

(一)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结合优势资源抓招商。针对我乡具有丰富的煤、石灰石、膨润土等优势矿产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矿产的勘探、开发。二是结合优势产业抓招商。围绕大棚蔬菜、阿苇菇等特色产业,走出去、引进来,加快蔬菜上下游产品开发、黑加仑产品开发。三是建立招商引资工作

新机制。在落实引资工作责任的同时,对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的进行重点奖励。

(二)抓好主导产业发展。一是快以焦炭工业发展。焦炭生产规模达到30万吨/年,其中天德煤焦化厂达到20万吨/年生产规模,宏达煤焦化厂达到5万吨/年生产规模,强盛煤焦化厂达到5万吨/年生产规模。二是加快煤、石材矿产的勘探和开发,整合扩大石灰的生产规模,新建2座砖厂。三是加快蔬菜物流园建设。以蔬菜批发市场、保鲜库建设为载体,扩大大棚蔬菜种植,达到200座大棚规模,并逐步走出产销加一条龙之路。四是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拉长蔬菜产业链,发展蔬菜产业上下游产品。同时,依托草原兴发、鑫盛公司、阿鑫乳业、春子公司,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禽类养殖、阿苇菇种植等特色产业。

(三)抓好民营企业发展。把民营企业作为乡域经济发展主力,放开市场准入条件,放宽政策界限,支持和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土地开发、市场建设、工矿业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使民营经济占到全乡经济总量的90%。

(四)抓好软硬环境建设。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强化服务功能,对发展前景好的重点中小企业,在信贷、供电、用水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为,严肃处理。

推进新型工业化,既是现实的要求,又是迫切的愿望;既是破解重重难题的挑战,更是又一个弥足珍贵的机遇。让我们充分认识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多年的实践证明,就农业抓农业,农业上不了新水平;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工业得不到有效改造。只有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才能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繁荣和发展小城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只有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能以发展的手段来解决面临的各种现实矛盾和问题。

下载对如何破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用地难题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如何破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用地难题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新型工业化2010工作总结

    雀塘镇2010年上半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工 作 汇 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县工业经济局的正确指导下,我镇紧紧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省第七次党代会、全省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以......

    珙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思考[精选合集]

    珙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思考珙县政府副县长郝辽钢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持续的,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往往互扰互限,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

    关于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更注重于质量,注重于追求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和谐发展。2015年省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

    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

    对如何破解陆良就业难题的思考

    对如何破解陆良就业难题的思考 摘 要: 科学促进就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长期在乡镇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对劳动保障特别是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有一些看法和建议,......

    国土局破解用地难题调研报告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用地瓶颈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破解我县用地难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4月5......

    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和思考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区别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肥工业立市战略与工业化道路的关系党的17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