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语文周测
高三语文周测试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着百万豪车,住着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B.面对“义而致富,仁而致富”,如果颜渊、原宪依然选择栖于陋巷中,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C.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初生牛犊,在无照驾驶、肇事打人之后,又因为轮奸罪再陷囹....圄,其“坑爹”行为引起人们对“星二代”的热议。
D.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网络语言,但网上登载的一些文章有的文辞并不精美,有的不通文墨,词不达意。....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汽车,被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罚款、行政拘留,孙杨表示,他将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给他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B.“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C.国家林业局的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退化和功能减少的趋势。
D.商家当然不希望错过“光棍节”这样的日子,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
①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 ②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
③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 ④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
⑤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
A.④③⑤②①
B.③④⑤①②
C.⑤④③②①
D.⑤③④①②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3)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三、语言运用(22分)5.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使收发室能正常运作,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5分)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ss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收发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亲,是不是很过分!从“五一”开始,把网购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
告 示
各位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配合。
学校办公室 2014年3月3日
6.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1)班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
××中学
2014年1月19日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义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语言简明,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中国尽管是一个大国,但人均国土面积很小,人均可用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更小。按道理应该非常节约土地才是。可是,__(1)__。为什么?因为土地太廉价,使用者太容易获得,拥有者也不太珍惜。政府可以利用权力征用农民的土地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给的补偿价格非常低,基本上是政府给多少就是多少,农民没有谈判资格和能力。土地廉价自然就会造成土地浪费。__(2)__?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产权不明晰。没有谁有足够动力和能力保护土地。第二,市场机制不起作用。“物以稀为贵”这一原理作用的前提是市场机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反映的社会现象:(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办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渔家傲 朱 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片中说“而今乐事他年泪”,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中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选项B“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清贫的读书生活,此处合乎语境;选项A“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此处属于语义内涵不明中的望文生义;选项C“初生之犊”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年轻人,是褒义词,此处褒贬误用;选项D“不通文墨”比喻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此处对象错配。
2、【答案】D 【解析】A项中“杜绝不再发生”不合逻辑,应为“杜绝再发生”。B项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前面。C项搭配不当,应为“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
3、【答案】A 【解析】④承接前句“范例”如古巷、广场、高楼。③是对④所举范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融合”的意义。⑤中“让生活在„„”在内容上紧承④句中的“在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是具体阐释“融合”。②①做最后总结“古典与新潮融合,历史与人文嬗递与链接”的意义,从事理顺序上看,先“拥有”才能“感知”,故顺序是先②后①。所以选A。
4.(1)虽九死其犹未悔(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4)会挽雕弓如满月 射天狼(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答案] 学校收发室主要负责学校文件、师生信件的收发。同学们的网购物品邮寄到校,已严重影响了收发室的正常运作。从10月1日起,收发室将不再负责接收和保管学生网购邮寄的物品。请同学们自行妥善处理。(6分。职能1分,现状1分,时间1分,要求1分,得体1分,语言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要注意题干要求“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对象是学生。语言要得体,根据微博的内容要概括出学校收发室的职能、现状,明确学校提出的时间、要求,语言要通顺。
6.[答案] “你校”改为“贵校”,“显著”改为“优秀”,“大作”改为“作品”,“垂爱”改为“垂青”。(5分,每找出并改对1处得1分,全对得5分)[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你校”语气生硬,应改为“贵校”(对别的学校的尊称)。“成绩显著”用在学生身上不恰当,改为“优秀”。“大作”是敬辞。“垂爱”指上对下的赏识、爱护时,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时,应用“垂青”。
7.[答案](1)大量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3分)(2)为什么一个土地高度稀缺的国家土地会廉价呢?(3分,只答“土地为什么会廉价”给1分)[解析] 第一句前的“可是”表转折关系,所以填的内容应该和节约的内容相反。第二句前面说土地廉价,后面分析原因,所以填的句子应包含“土地廉价”,另外还应注意到最后一句的“物以稀为贵”。
8.[答案] 反映的社会现象:①教育资源向名校倾斜,造成名校独大;②普通学校越来越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决的办法:加速改革进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分,言之成理即可)9.(1)[答案] 描绘了梅花报春,大地复苏的景象。和煦的阳光照耀着一切,溪边梅树疏落的枝条上绽露出朵朵花苞,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冷蕊梅花数枝成一丛,争相竞放。(2分)冬去春来,本应使人感到无限美好,然而这并不能引起词人心灵的欢悦,相反却萌生出离愁与苦恨。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3分)[解析] “溪梅”两句用特写的手法刻画报春的信息——梅花的开放。和煦的阳光照耀着一切,溪边梅树疏落的枝条上绽露出朵朵花苞,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使人感到无限美好。词人写晚年离乡思归之情,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了词人对妻子、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这两句的作用是衬托,以乐景衬哀情。
(2)[答案] 下阕虚实相生,以虚衬实,抒写自己的相思之苦。“画楼深闭”这三句是想象,虚景实写,设想闺人独居深楼,日夜思念丈夫,久盼不归,身体渐渐消瘦。“心期切处”三句是写实,写自己的无限凄凉、孤独,留着归去后向对方倾诉,与“画楼深闭”三句写家人的别恨形成对照。最后两句也是虚写,设想未来重逢,但重逢之喜犹似不能抵消离别之憾。(观点2分,结合下阕具体分析4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篇:语文周测三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DBDC)(3分)A.酵母/校对 连累/劳累 千载难逢/载歌载舞 ...... A.jiào; lěi/lèi; zǎi/zài; B.修缮/讪笑 伺机/伺候 纰缪/惩前毖后 ...... B.shàn; sì/cì; pī/bì; C.角逐/角斗 着手/着落 数典忘祖/数见不鲜 ...... C.jué; zhuó; shǔ/ shuò D.精辟/复辟 剽窃/膘肥体壮 解甲归田/浑身解数 ......【D】pì/ bì; piāo/biāo; jiě/xiè;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或许可以对《感动中国》十年的评选作一概括——寻找这样一群人:不论他们有怎样的身份、背景、经历,不管是曾经见诸媒体,还是鲜为人知,只要他们的所作所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他们共同的特质应该是振聋发聩的人格力量。的确,这种力量不可或缺,它支撑着这个社会美好向上,给人以鼓舞和激励,温暖冷漠,消除隔阂。而那些获奖者的故事,也都令人为之动容。
A.鲜为人知 B.振聋发聩 C.不可或缺 D.隔阂
【B】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宜用“震撼人心”。(A.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C.不可或缺:无法替代或缺少的。D.隔阂:彼此情意不相通,思想感情上有距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ks5u A.不但作为首位由学者出任的“内政部长”,江宜桦有效且快速地在政策上落实马英九的公义社会理念,而且与民间社团的交流也相当顺畅,成为学者从政的成功范例。
A.关联词位置不当。应该把“不但”放在“江宜桦”的后面;
B.尽管,抱怨赵本山的某些小品超越道德底线、歪曲对常态生活的理解,让人们的精神难以承受,但是要将本山的暂别硬做成永别,也不太公平。ks5u B.缺主语。可去掉“抱怨”;ks5u C.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C.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
D.为了适应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削减与安全战略调整的需要,美军将大幅削减陆军与海军陆战队人数,同时尽量保证空军与海军的开支。
【D】
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②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
③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 ④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⑤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⑥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A.⑤②①④⑥③ B.④⑤③②①⑥ C.⑤①④⑥②③ D.④①②⑤⑥③
【C】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CAC)
A.蹙缩(cù)
窈窕(yáo)
回溯(shuò)
相濡以沫(mò)....B.渣滓(zǐ)
翱翔(áo)
混淆(xiáo)
寝食难安(qǐn)....C.潜力(qiǎn)
蹶倒(jué)
折断(shé)
驰骋寰宇(huán)....D.濡养(rú)
弃秽(suì)
挫败(cuò)
世事尘嚣(xiā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上海世博会异彩纷呈,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热情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涌入世博园,入园人数屡创新高。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C.林纾是一位“有创作精神”的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连原作中的幽默风味也能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比原作更胜一筹。....D.近来,一些不法分子漠不关心孩子的生命,残忍地制造了一系列校园血案,引起了全社....会的无比愤慨与理性反思。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来增长孩子智力,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子女教育认识的一个误区。
B.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
C.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D.一个人能否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4.排列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①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②小草在狂风中抖动战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贴在大地上。
③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团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④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⑤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
⑥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A.⑥④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②⑥①
C.⑥④①③⑤②
D.⑥③④⑤①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李德顺
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等等。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⑥“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⑦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C)(D)(5分)
A.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分,它们之间的划分依据是有所不同的。
B.文化的“雅”“俗”可以通过其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及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来进行评判和区分。
C.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C.“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错,据第2段,应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区分文化的“雅”与“俗”,意味着„„;
“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
D.从“什么人占有和享用”的角度来划分的“雅”与“俗”,那么“雅文化”就是“精英文化”,“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D.武断,“雅文化”就是“精英文化”,“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两者之间“相联系”。
E.从逻辑上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一般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它们有高低、优劣与贵贱之分。
1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工作者只要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就能产生文化精品。
A.“只要„„就”的推断与原文“只有„„才”不合;
B.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上反映出来。
答案:B
C.昔日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及状元文章如今却都成了历史的垃圾,可见“精英文化”也会出粗俗之作。
C.把原文的特称判断“大都”变为全称判断“都”;
D.“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没有“大众文化”就不可能有“精英文化”。
D.条件推断不成立。
14.作者在文中批判了对文化之“雅”和“俗”的哪些错误认识,试分条简要概括。(4分)
答案:①“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大众文化”就是“低俗”的(在第一段找信息)。或:“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在第四段找信息)。
②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在第五段找信息)。③把文化领域“重心下移”的趋势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在第七段找信息)。(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4分。)
15.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的“雅”、“俗”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4分)
答案:①文化的“雅”“俗”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要具体化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画等号。(1分)
②从什么人占有和享用的角度看,“雅文化”与“精英文化”相联系,“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联系。(1分)
③“俗文化”中的一些精品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某些原先的“雅文化”则可能成为文化糟粕或垃圾。(或:“雅”“俗”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1分)
④“大众文化”并非只能是粗野简陋,“精英文化”未必一定是高雅精致。(或: “大众文化”中也有精致高雅之作,“精英文化”中也可能有粗俗之作。)(1分)(每点1分,共4分。在第三和第四段中筛选信息。)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准确概括内容填写在下列方框内,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6分)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省英德县。茶区峰峦起伏,江水萦绕,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所栽培的茶树以云南大叶与凤凰水仙两优良群体为基础,选取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适宜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英德红茶成品外形紧结重实,乌润细嫩,金毫显露,香气浓郁,滋味鲜爽浓强,汤色红艳明亮,叶底嫩匀红亮。其茶多酚含量超过35%,较一般品种多10%,对人体有良好的药效作用,如有收敛、杀菌、消炎、抗癌等功效。英红从1958年问世以来,经国际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认为已达到国际红茶高级水平。该茶已销往德国、英国、美国、波兰、苏丹、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答:①
、②
、③。
①采摘讲究 ②制作精细 ③色香味俱佳 ④功效较多。(答对三点即可给分,每点2分。意思对应即可)
2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前不久,在电视台的一次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90后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一下盒饭,按人头,我请客。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
针对这位实习生的做法,有人赞同也有人质疑,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写出理由。
参考答案:(评分建议;表明态度1分,分析理由5分)赞成者: 【示例1】这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做法,实习生具有平等和社会分工意识。他敢于挑战,追求人格的尊重。(一代有一代人的思维)
【示例2】“拒订盒饭”背后,让我们看到了可贵的权利觉醒。如你所知,当老人使唤新人成为一种“亚文化”、“潜规则”时,当这成为一种习惯性动作后,90后的实习生,还能意识到这不属于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这是难能可贵的。(指出让实习生买盒饭也是潜规则陋习)【示例3】在抛却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的同时,应当更直截了当地鼓励劳动和创造。如果年轻人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要屈从于前辈意愿,未必全是好事。一个社会如果只能由前辈说了算,甚至于前行者错了也是对的,这不仅对于年轻人是一种不必要的磨练,是一种多余的客套,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未必是好事,因为。换个角度看,能否有效接纳年轻人带来的新理念、新冲击,其实也是社会活力的一大证明。(社会毕竟要向前发展)
质疑者:【示例1】导演是一项需要全局观、需要多方协调的工作,为众人订盒饭就是一个协调的过程。拒绝一次看似跑腿的差事,实际上是拒绝了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示例2】青春洋溢的年轻人,承担一些理所能力的“分外之事”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认为,不涉及新人、不涉及欺压,为愉快的工作关系,和谐的相处环境,再普通不过的付出。90后在个人能力、对社会的了解和竞争意识等方面,很多地方都超过80后。他们更现代、更大胆、更敢于表达,自我意识很强,但是很多该懂的东西不懂,比如如何谦让、克制,如何更融洽的相处等等。【示例3】90后实习生“认真地”拒绝了主任的“麻烦”,看上去这位实习生的做法的却显得很“个性”,其“特立独行”的风格也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事实上,这位实习生的表现反映出来的是礼节性的问题,并非平等人权的问题。显然,实习生觉得自己没有义务去做订盒饭这种事儿,认为跟自己没关系。这其中的功利思想与自我意识是如此明显。由此看来,这位90后实习生还缺乏诸多必要的社会修养,在他身上根本看不到礼节礼貌、社会常识与为人处事之道的存在。(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篇:民乐一中2018届高三周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民乐一中高三周测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其中的利与弊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把汉字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还要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B.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C.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D.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1.B
A项偷换概念,原文说“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D项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B.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C.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D.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2.B
文章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B.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C.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D.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3.C 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怀乡的胃
——秋风中的张翰事件
向以鲜
①我们在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会发现:数百年前或更为久远的时候,一次极为低沉的感喟或胃部因为渴望而带来的轻微痉挛,这比蝴蝶翅膀的煽动更为微妙的颤栗,也会在文学历史长河中溅起无数灵感的风浪。比如东晋时代的张翰吧,他自己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一个偶然的梦想和叹息,竟在他之后的千百年来的漫长时间里,得到了强烈的回响:几种简单的江南菜肴和秋风中的淡薄情绪,便构成了一个极具象征色彩的历史事件,而且这个事件是如此拥有动人的生命力,几乎是带着一种永不衰竭的力量。
②张翰才思清俊,写得一手好文章,但是张翰像大多数魏晋名流一样,性格放任不拘,他偶然遇上了一个叫贺循的会稽人,便与他一起到了洛阳,张翰以其出众的才情很快得到齐王冏的赏识,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这时的齐王势力如日中天,张翰亦可谓春风得意。但是张翰却对老乡顾荣(彦先)说了这样一番话: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在这种时候,一个人名声越大,他的风险也就越大,那时你想隐退也来不及了,我本来就是一个山林间的人,我已厌倦了官场生活,希望彦先也要三思啊。顾荣执其手,怆然说道:我多想和你一起去采南山蕨,饮三江水啊!
③张翰把自己的心思对知心友人顾荣说了之后,抬头向南望去,天空一片渺茫之色,飒飒的秋风吹了过来。张翰心中一动:秋天来了,故乡吴中的菰菜、莼莱和鲈鱼早该成熟了吧?用它们来烹饪的菰米饭、莼莱羹和鲈鱼脍,是多么鲜美啊!张翰似乎突然领悟到了某种人生真谛,感叹地说道:人生最重要的是要适志,自由地生活,怎么能为了区区功名而远离故乡呢?于是张翰当机立断:回家。
④不久发生政治巨变,权倾一世的齐王下了台,这时人们才认识到张翰的隐退是有先见之明的。但是也有人问张翰,你这样任心自适,不求当世,难道你一点也不为自己身后留名着想吗?张翰答道:要身后之名还不如要身前一杯酒呢!张翰事件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秋风、菰饭、莼羹、鲈鱼
脍、思乡、适志、见机。这几个基本词汇对中国文人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且绵远的。这几个看似平常的词语,因为张翰事件而慢慢显示出神秘的光芒。
⑤宋代的王贽在途经张翰老家吴江时写了这样一首诗:“吴江秋水灌平湖,水阔烟深恨有余。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鲈鱼。”谓翰度时不可为,故飘然远去,实非为鲈也。如此说来,张翰见秋风起而想念家乡美味,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到了苏东坡那里,东坡对此则另有一番诠释:“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机早,只为莼鲈也自贤。”苏东坡认为张翰是一个较为彻底的看透浮世之人,就算他不是因知机而退隐,即使仅仅为了莼鲈而弃官回家,这等洒脱与气度,也堪称大智者了。东坡把张翰的意境向上推了一层。
⑥如果仅仅是美食家的选择,那么张翰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是断不会如此深远的。因此张翰事件的第二层含义则是:怀乡。故乡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影响力是难以想象的。海德格尔说:诗人就是走在回家路上的孩子。我们在考察张翰事件对后来者的影响之时,发现怀乡的力量如同闪电,时时照亮孤独的异乡人黑暗的天空。唐代诗人唐彦谦在《客中感怀》中说:“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这月色中的孤寂情绪,以及在异乡对莼菜的回味,可说是中国文人一种较为典型的思乡场景。
⑦张翰事件的第三层含义则是见机与隐逸。这层含义可能是张翰事件中最为本质的层面。人们对自身所处之世无法把握之时,他们活下去的重要方式就是要有远见的目光,因为风云莫测的时代,可能随时潜伏着危险,恰如张翰所说的:乱世纷纷,祸难未已!在这样的时候,远见和隐逸几乎是人们保全自己的最为安全的方法了。因此张翰所渴望的几种江南菜肴,后来渐渐成为中国文人尤其是中国隐士的必备佳肴。如果要给中国隐士开一桌标准的菜谱的话,那大概是离不了莼羹、鲈脍、菰饭的,当然也应有张翰好友顾荣所想往的南山蕨和三江水。几种朴素的菜肴被赋予如此微妙的隐选的气质,我们再次品味之时,是否也有了异样的感觉?
⑧在研究张翰事件对中国文人所产生的影响时,我们发现:许多慷慨悲歌之士,对张翰的情思都情有独钟,最著名的可能是要数宋代的大词人辛弃疾了。他在词中多次写到张翰及其相关的秋风莼鲈等事,如《满江红》中的“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汉宫春》中之“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等。至于那首脍炙人口的《水龙吟》:“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则把一个末路英雄的泪水与张翰的秋风之思交织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⑨张翰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这恰恰对应了法国诗人瓦雷里在《海滨墓园》中所说的那种场景:起风了,只有试着活下去一条路。张翰和众多的中国文人所选择的活路是:回家隐居。人尚未动身,怀乡的胃却早已启程。(有删节)
4.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五段,王贽认为张翰归隐不是为了口食之娱,而是他能审时度势;苏轼则认为张翰归隐是因为想念家乡菜的味道。
B.作者先详写了张翰事件的来龙去脉,为下文一层层剖析张翰事件的含义与影响作铺垫,结尾照应题目及开篇,文章结构严谨。
C.这篇文章有学者式的旁征博引,内容丰富,识见深远;有诗人般的语言,行文生动,风格典雅。D.这是一篇文化散文,作者从张翰因怀念家乡的菜肴而归隐的事件写起,进而深入挖掘,揭示出张翰事件的深层意义。
4.B.苏轼认为他归隐是真正看透了浮世。5.文中画线句子表达独特,请简要赏析。(5分)
5.①比喻:用长河来比喻历史,用风浪比喻灵感,语言生动形象;②比较:用感喟和痉挛与蝴蝶翅膀的扇动相比较,说明颤栗的微妙;③用典:用“蝴蝶效应”的典故写出了张翰事件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每条两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6.结合全文分析,张翰事件对中国文人的深远影响有哪些。(6分)
6.①体现了中国文人典型的怀乡情感,孤独的异乡人时时怀有乡愁,家乡美味的吸引力其实是乡愁的体现;②体现中国文人的见机与隐逸,当对所处之世无法把握时,他们会选择辞官和归隐,这成为他们保全自己的最安全的方法;③引起文人的共鸣,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许多慷慨悲歌之士对张翰的情思都情有独钟,如辛弃疾就深受张翰事件的影响,在许多诗词里运用了这一典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热词,“怼”字当之无愧。这个几乎已入土为安的历史词汇,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说文》曰:“怼,怨也。”语言学家说,“怼”字在清代之后的书面文献中就很鲜见了,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把“怼”归为历史词汇、文言词汇都不为过。如今,“怼”这个泛动作性文字,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好像什么热门事件都能跟“怼”扯上关系。经过网络语境的熏陶,“怼”的意思已与最初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对“怼”的理解,可以是批评、斥责,在一些地区方言里,也有捅、捶、搡、挤兑、冲撞的意思。
(摘编自《澎湃新闻》)
材料二
“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duì,会意字,《说文》“心”部,从“对”声。“对”,相持也,意为互相对峙,底下加“心”,表示心里抵触,对抗。引申为怨恨,故而怼,怨也。
北方方言中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言拒斥反驳”的意思并且读音为“duǐ”的字,应当为“㨃”。“㨃”字从手部,本意是“排、推”的动作,引申为“拒斥、反驳”的行为。东北方言中“㨃咕”、“㨃搡”即是该字用法的例证。大众媒体中使用“怼”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怼”,看似简单,却能解释当下许多冲突的状态。“心”的“相对”,那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要怼”,单个字直捣黄龙,情绪十分饱满。就字形来看,和“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蔺伟认为,值得注意的是,“怼”这个词所体现出的攻击性或较劲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感情色彩。当双方处于严重的敌对立场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伴随肢体冲突。这种“怼”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当双方立场并不构成严重对立甚至关系较好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这就为其进入年轻人主导的网络交际系统提供了可能。
除了和与“怼”在一起产生的各种词组配搭成口头禅,多数年轻人的手机收藏夹里,都有几个经典的“怼人”表情包。“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看在你丑的份上,就当你是对的吧”,还有人用英文、日文来助阵。
社会学家认为,“怼”作为一个从方言中演变而来的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怼得好”比“骂得凶”更有话语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网评人“竺子”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向来有明哲保身的哲学。不少人的人生轨迹,都会经历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演变。我们不否认,这种处世哲学与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发展到极致,则未免显得平庸。
当“怼”作为一种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中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自习室里,你想看书总有人嘻嘻哈哈;深夜的宿舍,你想睡觉偏有人开着音响打游戏……网民“柴尔德”觉得,遇到这样的事情,“该炸就要炸,该怼绝不怂”。
比起发个朋友圈抱怨一下,当下的部分年轻人更信奉“机智怼回去,潇洒怼一回”,认为这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知乎”网民“simple”说:“怼完几次,生活明显不一样了。思考怼和不怼的结果哪个能让你现在和以后更舒服,后果你能接受,承担得住,那就量力而行地怼吧。”
(摘编自《半月谈》)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怼”字情绪饱满,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的排行榜,所以大众媒体借用“怼”字表达了本该是“㨃”的含义和读音。
B.“怼”字在现代汉语里鲜用“怨怼”之意,其作为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反映。
C.《说文》对“怼”的解释为“心”部,从“对”声,可以看出该字具有形声字的特点;但《说文》又按会意字将之解释为“心里的相持和对峙”。
D.网络语境中使用中国某些传统文字的时候,有时可以让一些历史词汇“起死回生”,甚至“一夜而火”。7.C 8.下列句子中“怼”字的含义与我们今天对“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两项是()()(5分)A.《战狼2》主角吴京说:“可能某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负惯了,就觉得中国人不能强,我就是怼这个,我就怼。”
B.宫斗剧《甄嬛传》中,眉庄“怼斥”安陵容,被网民誉为“手撕白莲花虚假面具”之经典,用在当今职场、情场居然都十分妥帖。
C.窦娥含冤受死,临刑前怼天怼地,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的指斥。
D.杭州一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被一名阿姨批评教育。这名男子又故意把一口痰吐在地上,结果引起众人怒怼。
E.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中有“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这样一句歌词,该歌词在传喝时广受赞誉。8.AC 9.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现代语境下的“怼”有何含义。(4分)9.①表达直接,而且情绪饱满。②双方立场敌对,“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具有非理性特点。③当双方不敌对,“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是轻松、友爱互动。(4)作为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初为郡吏。王莽败,盗贼起,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道逢贼数千人,..遂掠取财装,褫夺衣服,拔刃向林等将欲杀之。冀仰曰:“愿一言而死。将军知天神乎?赤眉兵众百万,所向无前,而残贼不道,卒至破败。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
① 隗嚣素闻林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后因疾告去,辞还禄食。嚣复欲令强起,遂称笃。嚣意虽相望,且欲优容之,乃出令曰:“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从师友之位须道开通使顺所志”林虽拘于嚣,而终不屈节。建武六年,弟成物故,嚣乃听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于陇坻遮杀之。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乃叹曰:“当今之世,谁能行义?我虽小人,何忍杀义士!”因亡去。
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成推其博洽。
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诏复下公卿议,议者佥同,帝亦然之。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从林议。
后代王良为大司徒司直。林荐同郡范逡、赵秉、申屠刚及陇西牛邯等,皆被擢用,士多归之。十一年,司直官罢,以林代郭宪为光禄勋。内奉宿卫,外总三署,周密敬慎,选举称平。郎有好学者,辄见诱进,朝夕满堂。
后皇太子彊求乞自退,封东海王,故重选官属,以林为王傅。从驾南巡狩。时诸王傅数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应诏;唯林守慎,有召必至。余人虽不见谴,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受,帝益重之。二十二年,复为光禄勋。顷之,代朱浮为大司空。明年薨,帝亲自临丧送葬,除子乔为郎。
(节选自《后汉书·杜林传》)
【注】①隗(kuí)嚣:天水成纪人,出身陇右大族,西汉末年割据一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3分)
A.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从师友之位/须道开通/使顺所志/
B.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从师友之位/须道开通/使顺所志/
C.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从师友之位/须道开通使/顺所志/
D.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从师友之位/须道开通使/顺所志/
10.D 11.D(“并发布政令”错,并不发布政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辅,既指汉代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种官职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亦指其所辖地区。B.巡狩,即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意为天子巡行视察诸侯为其所守的疆土并发布政令。C.细弱,在古代,因女子和孩子细小柔弱,所以常常用“细弱”来借指妻子儿女,泛指家属。
D.物故,亡故去世,《汉书·苏武传》中“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中的“物故”即为此意。
11.B 试题分析:B项,“巡狩……并发布政令”说法错误,应该并不发布政令。故选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林举贤荐能,奖掖后进。先后向朝廷推荐了同郡范逡、赵秉、申屠刚、牛邯等人,对郎宫中喜好学问的人经常加以指点。
B.杜林恪尽职守,深受器重。他随从皇帝南巡,几位王傅数次被宣召,有人因交游广泛不能前去应诏,唯独杜林有召必到。
C.杜林沉稳好学,博学多闻。他家里藏书丰富,加上受学于喜好文采的张竦,学识广博,被当时的人称为“通儒”。
D.杜林志节高尚,受人尊崇。他为隗嚣所拘,终不失节归附,他亲自推弟弟的灵柩车,令刺客也感动于他的道义,不忍行刺。
12.C(同郡范逡、赵秉、申屠刚、陇西牛邯等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2)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
13.(1)如今将军仅凭几千人,想要谋求称霸称王之事,不施行仁义反而重蹈赤眉军的覆辙,难道不畏惧上天吗?(“以”“规”“霸王”各1分,句意2分)
(2)只有杜林一人认为周室的兴盛,是托了后稷的福,而汉朝的崛起,却并不是缘于尧的功劳。(“以为”“祚”“特起”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杜林少年时喜好学习,为人沉稳,家中有很多藏书,加上外祖父家张竦父子喜好文采,杜林跟随张竦研究学问,学识渊博,当时被人称为通儒。
起初杜林做过郡中小官。王莽失败后,盗贼四起。杜林与弟弟杜成以及同乡范逡、孟冀等人带着家眷一起到河西客居。路上遇到几千个贼人,(这些贼人)抢掠他们的财物,强脱他们的衣服,拔刀指向杜林等人想要杀死他们。孟冀仰起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将军知道天理神明吗?赤眉军有百万之众,所向无敌,但因为残害民众不行天道,最后走向灭亡。如今将军仅凭几千人,想要谋求称霸称王之事,不施行仁义反而重蹈赤眉军的覆辙,难道不畏惧上天吗?”贼人于是就放了他们,大家都免于一死。
隗嚣一向听说杜林的志气和节操,非常尊敬他,任用他为持书平(治书侍御史)。后来杜林因病请求离去,辞还了官职。隗嚣又想强令他任职,杜林就推说病重。隗嚣心中虽然不满意,但又想宽容他,就下令说:“杜伯山这个人天子无法使他臣服,诸侯也不能跟他交朋友,大概他是像伯夷、叔齐一样以吃周的粮食为耻辱。现在暂且从师友的位置上,打通友好的通道,按照他的志节行事好了。”牡林虽然被隗嚣软禁,但一直没有屈服。建武六年,他的弟弟杜成去世,隗嚣才同意杜林护送杜成的灵柩回乡。杜林走了以后隗嚣又后悔了,又命令刺客杨贤在陇坻拦截杀害杜林。杨贤看到杜林亲
自推着车,把弟弟的灵柩运送回去,就叹息道:“如今的世道,还有谁能像杜林这样实行仁义之道的?我虽然是个小人,但怎么能忍心杀害义士呢?”于是就逃亡离去。
光武帝听说杜林已回到三辅,就征拜他任侍御史,亲自接见他,向他请教经书故旧以及西州的事情,对他非常满意,赐给车马衣被等物。朝中百官知道杜林是凭借着名望和美德受到重用,都很尊敬和惧怕他。京师里的士大夫们都推祟牡林的学识渊博。
第二年,朝廷广泛议论郊祀礼制,多数人以为周朝祭祀后稷,汉朝应当祭祀尧,诏令再让公卿们商议,大家的意见都相同,光武帝也同意。只有杜林一人认为周室的兴盛,是托了后稷的福,而汉朝的崛起,却并不是缘于尧的功劳。祖宗先例,应该有所继承。最后决定采纳杜林的意见。
后来代替王良担任大司徒司直。杜林推荐同乡范逡、赵秉、申屠刚以及陇西牛邯等人,都被提拔重用,天下贤士都归附杜林。建武十一年,司直的官职被废除,让杜林代替郭宪担任光禄勋。在宫内负责值宿警卫,在宫外总管左、右中郎将以及五官中郎将,周到严密恭谨小心,推举贤才被认为公正无偏。郎官中有喜好学问的人,经常得到杜林的教诲和指点,从早到晚杜林家里经常坐满了好学之士。
后来皇太子刘彊自己请求退位,封为东海王,所以加派官员部属,任用杜林为王傅。随从光武帝南巡。当时几位王傅数次被光武帝宣召,有的因为交游广泛,不能前去应诏;惟独杜林忠于职守,有召必到。其他的王傅虽然没有受到批评,而惟有杜林受到赏赐,他又推辞不敢接受,光武帝越发器重他。建武二十二年,杜林又担任光禄勋。不久,代替朱浮担任大司空。第二年去世,光武帝亲自参加葬礼为他送葬,任用其子杜乔为郎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11分)
蓦山溪
①
张中孚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②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③一回来,须信一回老。
【注】①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②出自刘禹锡《初至长安》“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③白居易《长安道》中有“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
【赏析】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被世士大夫讥讽。然而从词中读者可以觉察到作者对往事也不见得甘心情愿,字里行间也浸透一种辛酸。
词人在词中追述自己人生旅途,对一生一世的不如意也哀叹不已。少壮时节也曾挥刀立马,建功立业,绣帽貂裘,春风得意。可谁料想,时移事改,往日功名已成土,仿佛成了浮萍断梗任水吹浮,身不由己。“听楚语,厌蛮歌,”虽是轻歌曼舞,可谁知往昔不堪回首呢?流落异乡几十年,只在暮年白发回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令他牵肠挂肚,可此番回家情难言。老马虽识途,但故乡的惨淡,也让作者心怀不安。终南山色依旧在,可怜长安已换几朝臣。句词朴实,从一词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后半生的遗憾悔恨,以及充满对人事变化的复杂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
作者用词用典功夫很深。一句“萍梗落江湖”,又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身不由己。而一句“往事知多少”借用李后主《虞美人》词句递出多少隐情。“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借用刘禹锡“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诗意,感慨人生世道的复杂。
“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借用白居易《长安道》中“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借用他人之词,说出自己的心情,真是“于我心戚戚焉。” 此词构思也十分巧妙,曲折多变,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且作者笔锋刚健与阴柔并济,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故况周颐评曰:“以清遒之笔,写慷慨之怀。冷烟残照,老马频嘶,何其情之一往而深也。昔人评诗,有云刚健含婀娜,余于此词亦云”(《餐樱庑词话》)。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通过写终南山未改旧时的青色,写出了家乡仍然充满生机。B.下片写识途老马,见眼前景况而不安嘶鸣,直接写出作者年老归家的独特心境。C.“长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词抒怀,“须信”二字,表示前人说的话深得其心。D.词的上片以“山河百二”开篇,写出了山川形势的险固,引出作者对壮岁的回忆。E.“听楚语,厌蛮歌”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辗转楚地,日久难回的人生境遇。14.CD(C.“写出了家乡仍然充满生机”错,无中生有。D.“直接写”错)15.本词抒发的情感喜忧参半,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6分)
15.①词的上片 喜:对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追忆;忧:漂泊江湖,流落他乡的落魄;
②词的下片 喜:重回故里的欣喜;忧:物是人非的伤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寥寥几句,就刻画出了赤壁之战中周瑜英气勃发的儒将形象。
(2)青年学子承担着振兴中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任,必须具备坚韧的品质,用《论语》中曾子的话来说,就是“,”。
16.(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皮克斯的又一部温情力作——《寻梦环游记》上映后,掀起轩然大波,随着全球票房正式突....破四亿美元,该片成为墨西哥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
②默克尔在大选中再次赢得胜利,连任德国总理。然而,与之前三届任期的高歌猛进不同,此次她的当选自开始便蒙上了一层令人不安的阴影,执政危机如影随形。....③每年八月,印度海滨城市孟买的所有公共露天游泳池同时向公众开放,整个城市鲜花盛开,草长莺飞,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④民国风度尽显大师品格——在西南联大,面对别人的鄙薄与微词,甚至是蓄意挖苦,沈从文
一笑置之,一直保持犯而不校的风度。....⑤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吴谦大校在记者会上作出回应:虽未给出确切日期,但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与大家见面,已经指日可待。....⑥传统的菊花酒有养肝、健脑、明目和延缓衰老的功效,而不同配方所制成的菊花酒对人体的功效也各有千秋。.... A.②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期,长春市推出网约车新政策,驾驶员需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且从事经营的网约车辆价格也要超过14万以上。
B.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其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提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豪感。
C.浙江卫视推出的纪录片《爱上中国》用他者视角,以真实客观的画面语言解读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D.陈思和认为,海外华人作家在相对贫乏的生活环境之中,他们依然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这是华文文学的独特之处。
19.下面微信中语言表达有不得体之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某大学生因故不能回家参加奶奶九十六大寿的宴会,给父亲发了一条微信:
儿因故不能如期还乡,无法当面垂问并为祖母祝寿,请家父代为转达,祝她老人家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A.错误一处 B.错误两处 C.错误三处 D.错误四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烦恼让人痛苦,①。那么,如何才能遗忘?提醒幸福,笑口常开,是心理诊所开出的快餐药方。历史的长河荡涤尘埃,筛出的只有大道,烦人琐事,微不足道,于是史学家开出的药方是:②。融入群体,延伸自我,把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使命作为己任,个人烦恼还因何存在?于是哲学家开出的药方是:③。走出去,换个地儿,快乐在于流浪,这是地理学家开出的药方。21.参照示例中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5分)示例:问题语段:这支球队的每一名球员都非常优秀,可以肯定,这支球队也一定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球队:
反驳:①一支球队能成为优秀球队有多重因素,每一名球员优秀并不等于整个球队就一定优秀。②那里摆放着一堆上等的好砖,你能说它就是一座好房子吗? 问题语段:小强今天没来上班,想不到他这么自暴自弃,看来他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60分)
①敬,通警,其金文和小篆的字形,右边从攴(pū),像以手执杖或执鞭,正在自已敲打自己,义为自我鞭策;左边从苟(jí),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毫怠慢。(摘编自《汉语词典》)
②敬:以攴促言行真善美,苟,慎言也。(百度百科)③《论语》:“修已以敬。”
④《周易·卷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⑤俗语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读了以上关于“敬”的解释和说法,你有怎样的理解、思考和见闻?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如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A项偷换概念,原文说“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D项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
2.B 文章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3.C 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4.B.苏轼认为他归隐是真正看透了浮世。
5.(1)比喻:用长河来比喻历史,用风浪比喻灵感,语言生动形象;(2)比较:用感喟和痉挛与蝴蝶翅膀的扇动相比较,说明颤栗的微妙;(3)用典:用“蝴蝶效应”的典故写出了张翰事件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每条两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6.(1)体现了中国文人典型的怀乡情感,孤独的异乡人时时怀有乡愁,家乡美味的吸引力其实是乡愁的体现;
(2)体现中国文人的见机与隐逸,当对所处之世无法把握时,他们会选择辞官和归隐,这成为他们保全自己的最安全的方法;
(3)引起文人的共鸣,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许多慷慨悲歌之士对张翰的情思都情有独钟,如辛弃疾就深受张翰事件的影响,在许多诗词里运用了这一典故。7.C 8.AC 9.(1)表达直接,而且情绪饱满。
(2)双方立场敌对,“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具有非理性特点。(3)当双方不敌对,“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是轻松、友爱互动。
(4)作为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10.D 11.D(“并发布政令”错,并不发布政令。)12.C(同郡范逡、赵秉、申屠刚、陇西牛邯等人)13.(1)如今将军仅凭几千人,想要谋求称霸称王之事,不施行仁义反而重蹈赤眉军的覆辙,难道不
畏惧上天吗?(“以”“规”“霸王”各1分,句意2分)
(2)只有杜林一人认为周室的兴盛,是托了后稷的福,而汉朝的崛起,却并不是缘于尧的功劳。(“以为”“祚”“特起”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杜林少年时喜好学习,为人沉稳,家中有很多藏书,加上外祖父家张竦父子喜好文采,杜林跟随张竦研究学问,学识渊博,当时被人称为通儒。
起初杜林做过郡中小官。王莽失败后,盗贼四起。杜林与弟弟杜成以及同乡范逡、孟冀等人带着家眷一起到河西客居。路上遇到几千个贼人,(这些贼人)抢掠他们的财物,强脱他们的衣服,拔刀指向杜林等人想要杀死他们。孟冀仰起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将军知道天理神明吗?赤眉军有百万之众,所向无敌,但因为残害民众不行天道,最后走向灭亡。如今将军仅凭几千人,想要谋求称霸称王之事,不施行仁义反而重蹈赤眉军的覆辙,难道不畏惧上天吗?”贼人于是就放了他们,大家都免于一死。
隗嚣一向听说杜林的志气和节操,非常尊敬他,任用他为持书平(治书侍御史)。后来杜林因病请求离去,辞还了官职。隗嚣又想强令他任职,杜林就推说病重。隗嚣心中虽然不满意,但又想宽容他,就下令说:“杜伯山这个人天子无法使他臣服,诸侯也不能跟他交朋友,大概他是像伯夷、叔齐一样以吃周的粮食为耻辱。现在暂且从师友的位置上,打通友好的通道,按照他的志节行事好了。”牡林虽然被隗嚣软禁,但一直没有屈服。建武六年,他的弟弟杜成去世,隗嚣才同意杜林护送杜成的灵柩回乡。杜林走了以后隗嚣又后悔了,又命令刺客杨贤在陇坻拦截杀害杜林。杨贤看到杜林亲自推着车,把弟弟的灵柩运送回去,就叹息道:“如今的世道,还有谁能像杜林这样实行仁义之道的?我虽然是个小人,但怎么能忍心杀害义士呢?”于是就逃亡离去。
光武帝听说杜林已回到三辅,就征拜他任侍御史,亲自接见他,向他请教经书故旧以及西州的事情,对他非常满意,赐给车马衣被等物。朝中百官知道杜林是凭借着名望和美德受到重用,都很尊敬和惧怕他。京师里的士大夫们都推祟牡林的学识渊博。
第二年,朝廷广泛议论郊祀礼制,多数人以为周朝祭祀后稷,汉朝应当祭祀尧,诏令再让公卿们商议,大家的意见都相同,光武帝也同意。只有杜林一人认为周室的兴盛,是托了后稷的福,而汉朝的崛起,却并不是缘于尧的功劳。祖宗先例,应该有所继承。最后决定采纳杜林的意见。
后来代替王良担任大司徒司直。杜林推荐同乡范逡、赵秉、申屠刚以及陇西牛邯等人,都被提拔重用,天下贤士都归附杜林。建武十一年,司直的官职被废除,让杜林代替郭宪担任光禄勋。在宫内负责值宿警卫,在宫外总管左、右中郎将以及五官中郎将,周到严密恭谨小心,推举贤才被认为公正无偏。郎官中有喜好学问的人,经常得到杜林的教诲和指点,从早到晚杜林家里经常坐满了好学之士。
后来皇太子刘彊自己请求退位,封为东海王,所以加派官员部属,任用杜林为王傅。随从光武帝南巡。当时几位王傅数次被光武帝宣召,有的因为交游广泛,不能前去应诏;惟独杜林忠于职守,有召必到。其他的王傅虽然没有受到批评,而惟有杜林受到赏赐,他又推辞不敢接受,光武帝越发器重他。建武二十二年,杜林又担任光禄勋。不久,代替朱浮担任大司空。第二年去世,光武帝亲
自参加葬礼为他送葬,任用其子杜乔为郎官。
14.CD(C.“写出了家乡仍然充满生机”错,无中生有。D.“直接写”错)
15.词的上片 喜:对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追忆;忧:漂泊江湖,流落他乡的落魄;
词的下片 喜:重回故里的欣喜;忧:物是人非的伤感。
16.(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7.B 18.A 19.C 20.①遗忘使人快乐 ②把一切交给时间 ③把“小我”变成“大我”
21.①小强没来上班可能有多种原因,一天不上班不能说他就是自暴自弃、心理有问题。
②听说你现在还没吃早饭,你是不是看破红尘、悲观厌世了?
第四篇:高三语文晨测2
高三语文晨测
(二)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作揖/舟楫 腼腆/暴殄天物 称道/称心 ......B.渎职/赎罪 皈依/岿然不动 折腾 / 折耗 ......C.河畔/叛逆 均匀/惨淡经营 松柏/柏油 ......D.驰骋/聘请 陷阱/杀一儆百 划桨/划算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事
网络谣言滋生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一时名毁,急不可待。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以讹传讹,真相成了“孤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混淆着视听。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
A.滋生 B.急不可待 C.以讹传讹 D混淆着视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的新闻媒体应该认识到,报道中出现我国企事业单位或组织的名称时,如果只冠以外来语而不标注汉字解释,将会对国家的形象造成损害。
B.据说,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顺,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以至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电荒”。
C.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青奥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和体育场馆,不但没有出现资金亏空,而且创造了2亿美元的盈利。
D.强冷空气继续南下补充,明天早晨,市区最低气温将下降7℃至9℃左右,郊区最低气温将在5℃左右。
4.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多强调作为个体的自由与权利,。面对第一次文艺复兴遗留下来的膨胀了的个人,新的文明复兴,将建造和谐的人。因此当下既要,又要。
①尊重人的本能欲望 ②巩固第一次文艺复兴倡导人本主义的积极成果 ③也造就了膨胀的个人 ④对其过分的运用有所克制 ⑤催生了迅猛发展的经济
A.①②③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⑤①③④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乎!。”(《论语》十则)
(4)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二、语言运用
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近日,与“中国作家富豪榜”同时发布的“中国漫画作家富豪榜”引人关注,凭借风趣、幽默的笔调走红内地的台湾漫画家朱德庸以6190万元的总收入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台湾绘本作家几米,他10年的总收入为2500万元。三甲中,唯一的内地漫画家是周洪滨,他以《偷星九月天》等作品收获了1830万元。
此榜一出,顿时掀起一阵波澜,很多人惊呼:在中国,画漫画也能成为千万、百万富翁!
就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及统计能力来讲,排行榜中的具体数值是否经得起推敲仍值得商榷。不过,就近十年中国漫画的发展趋势而言,这个榜单仍具有一定的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中国的漫画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绘本和幽默漫画则成为这种繁荣的引导者,而优秀漫画作家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曾经的“泡面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15字。
(2)给这则新闻写一两句话的短评,要求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20字。
7.所谓“因境设辞”,指的是利用特定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请根据下面两段话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6分)
(1)1978年8月8日,时任日本外相的园田先生来北京,准备和我国政府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黄华外长到机场去迎接。不料,天公不作美,飞机刚停到机场上,就下起了大雨。见园田先生走下飞机,黄华外长迎上前去,随后陪同园田走进了贵宾室。园田寒暄道:“到北京迟到了,见到黄外长,旅途的疲劳消失了。”
黄华外长笑着说:“。”
(2)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江西革命老区做慰问演出,不料正值关牧村演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时,天空雨云密布,落下了一些雨点,顿时场面开始骚动不安。歌声一停,赵忠祥快步走到台前,深情地对乡亲们说:“ ”赵忠祥的一番话,让演出在感人的气氛中得以继续进行。
高三语文晨测
(二)答案
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答案:B(A.yī/jí, tiǎn, chēng/chân; B.dú/shú, guī/kuī,zhē/ shã;C.pàn,yún / yíng,bǎi;D..chěng/pìn, jǐng, huá)2.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答案:B 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不当。形容时间急迫应用“迫在眉睫”或“刻不容缓”。(A.繁殖、生长出来。C.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D.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3.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答案:A(B.删去“由于”。C.“设备资源和体育场馆”中复累赘,应删去“和体育场馆”。D.“最低气温将下降”搭配不当;“ 7℃-9℃左右”也应改为“7℃至9℃”)4.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答案: B
5.(6分)本题主要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
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月有阴晴圆缺 千里共婵娟 6.(6分)本题考查考生简明、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1)答案示例:中国漫画家年入千万,告别“泡面时代”。或:中国漫画家告别“泡面时代”。(3分)
【解析】给新闻拟标题要抓住关键信息,并能吸引读者,格式是“谁做什么)。本题中心句(主要信息)不在第一段,而是在最后一段,并且需要提炼。“中国漫画家”为陈述对象,用“告别”替代“一去不复返”;“泡面时代”指代“收入”,形象生动,故保留。每个要点1分,“泡面时代”如用其它文字最多给2分;如写成“在中国画漫画也能成百万富翁”,得2分;超过5字扣1分。
(2)答案示例:漫画市场正历繁荣,多名画家年入千万(年入千万乃价值的体现。或:年入千万无可非议。又或:多名画家年入千万)。(3分;两方面意思各1分,语言准确简明1分。超过5字扣1分。只要紧扣新闻内容点评即可。)7.(6分)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和准确生动的能力。
(1)【答案示例】您带来了及时雨。
【解析】用“及时雨”既恰当地表达了欢迎之意,又有预祝友好条约商谈成功的含义。(满分3分;不用“您”称呼对方,扣1分。答“我们中国有句古语‘贵人出门招风雨’”也可给3分。其他答案若连贯得体、符合语境也可得3分)
(2)【答案示例】关牧村的动情歌声,把自己的眼睛唱湿润了,也把老区人民的眼睛唱湿润了,连老天爷的眼睛也唱湿润了„„
【解析】巧妙地把水比作眼泪,并借此表达演员的心声,让现场百姓为之动容。写出“老天爷掉泪”一类意思,可得2分。其他答案连贯得体、符合语境也可得3分。(满分3分;注意前后衔接连贯、自然,否则扣1分)
第五篇:高三语文小测十四
肇庆市百花中学高三语文小测(十五)2014年4月
班别姓名成绩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诚挚/耸峙佝偻/抖擞卷轴/卷土重来
B.挑剔/孝悌妖娆/缭绕铜臭/臭名昭著
C.灼热/茁壮偕同/揩油背负/背道而驰
D.赡养/潸然向隅/寓所隐秘/秘而不宣
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乡愁”是一种很美好的东西。诗人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一种怀着乡愁寻找家园的冲动。”毋庸讳言,随着农耕时代的渐渐逝去,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城镇尤其是古城镇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多已破败,重修无力;有的在匆匆忙忙开发旅游;更有的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而实施“推倒重来”之策。殊不知,被任何新建筑新景观唤起的一时兴奋,终弥补不了城镇应有的“乡愁”的失去。
A.毋庸讳言B.尤其C.风雨飘摇D.殊不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义务植树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国土绿化,尤其是城市绿化的进程,对增强国民保护环境、重视绿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B.虽然互联网金融火热,但据调查显示,仍有超过六成的用户因担心安全问题而减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使用。
C.“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暂停后,市福利院将集中精力认真做好己接收的患病弃婴的救治、康复和教育等服务工作。
D.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既是弘扬传统美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荷兰研究人员表示,Wi邛i产生的辐射可能成为树木的新敌人。一项在荷兰进行的研究发现。研究指出,相比之下,茂密森林地区的树木并未出现这种现象。。
① 研究人员同样发现,Wi-Fi辐射还会延缓玉米棒生长
②②荷兰城市内有多达70%的树木出现同样症状
③ 这一发现将加剧人们对Wi-Fi辐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担忧
④④5年前的这一比例只有10%
⑤同时也能够支持家长呼吁停止在学校安装无线路由器的做法
⑥栽种在无线路由器附近树木的树皮好似在流血以及大量的叶子濒于死亡
A.②④⑥①③⑤B.⑥②③⑤④①C.②③⑥①⑤④D.⑥①②④③⑤5.阅读下5.阅读下面材料,请在“该报告显示”后补写一句话。要求:概括该报告反映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含标点符号。
《2013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在北京、南京、重庆、郑州、长沙、厦门六地同时发布。据报告发布方启德教育集团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磊介绍,问卷覆盖全国23个主要城市,其中有效问卷为21352份。张磊说,“让我们感到意外又不意外的是,有超过30%的被调查者会考虑气候环境这个因素,较去年同比增长近10%。”张磊介绍说,69.3%的意向留学者认为国内就业形势对其选择留学国家及留学专业产生了影响,其中认为有很大影响的占到15,4%。张磊还说,除美国依旧是留学首选国家,占比达到26,8%外,一些高性价 比的欧洲留学国家有较大增长,其中德国的增幅最为明显,较2012年的3,9%,增长了20.3 个百分`点,达到24.2%。该报告显示:
6.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使收发室能正常运作。(6分)
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ss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收发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亲,是不是很过分!从“五·一”开始,把网购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
告示
各位同学:
谢谢配合。学校办公室2013年4月22日 7.陈宇翱――科学界颠覆者
韩春丽
从很多角度,陈宇翱都是个颠覆者。
他颠覆了科学家就是正襟危坐甚至老气横秋。他刚刚32岁,已经于今年4月获得了欧洲物理学会针对全世界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颁发的最高奖项“菲涅尔奖”,在中国,这是继他的老师潘建伟之后的获奖第二人。采访完毕,我们要给他拍照,他主动为我们指导拍照背景参考,结果我们从大楼拍到了院子,叉从院内一直拍到了大门口。他始终灿烂的笑容,让我们的相机发烧。在楼下,贴着物理学家赵忠尧的一段话和科大的LOGO,他边配合拍照边给我们讲赵忠尧的故事,讲他1950年毕业后,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去台湾,要么冒着被枪毙的危险回大陆。赵忠尧宁死不屈,并最终回到了祖国。其实,陈宇翱自己的经历也像老前辈一样,他颠覆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选择。
2004年,陈宇翱被派往德国海德堡大学量子研究室。2011年,已经在德国研学七年半的陈宇翱准备回国效力。按照德国对科学家的优惠政策,陈宇翱还有半年就可以取得德国国籍。很多人为他感到惋惜,但他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回来了。
初看起来,陈宇翱可谓少年得志,但细究,他的成长之路其实也伴随着不断的颠覆被颠覆。17岁时,陈宇翱获得了世界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冠军,他被保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奥赛举办地冰岛邀请他去访问两个月。回来后,他自认为有了`点见识,除物理等专业课外,其他科目因不太重视,成绩也就马马虎虎。他在颠覆,但又不知要颠覆到哪里。而对物理,陈宇翱自言乃一见钟情。上初中时第一次见到物理课本,各种现象便吸引了他,让他从此爱不释手。陈宇翱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奇佳,上大学学物理,是他的远大理想。父母却并不管这些。他们希望他先上中专,早解决户口。接着又希望他高考时报医学专业,似乎这样,一家人的生老病死就都有了保证。
年少气冲的陈宇翱却颠覆了父母的安排,毋庸置疑地朝着自己的理想一往无前。正是因为这份坚持的牛劲,他走进了科大。然而,现在他却在徘徊,在浪费时间。潘建伟老师就在这时出现了。这位在海外研学的量子专家,恰巧受邀回国建立量子实验室。在一个晚上,经一位老乡引荐,陈宇翱得以与潘老师促膝谈心四个小时。这次长谈,再次颠覆了陈
宇翱一段时间的生活,他要振作他要发奋他要出成绩!陈宇翱与潘建伟的师生情谊自此建立,陈宇翱也翻开了自己学业科研之路的新篇章。
2013年8月,陈宇翱受中央邀请,参加了北戴河一线专家的休假活动。他是作为“年千人计划”一员回国的,国家完善的科技人才政策,不再论资排辈的科技生态环境,都是引他回国的因素,当然,始终热爱生我养我的祖国,更是他不变的情怀。曾经有位老科学家预言,再过十年,中国将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话绝非妄言,以量子研究为例,中国量子研究目前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世界,并且拥有矢志进取的年轻科研团队。比如年纪轻轻的陈宇翱,既有责任感叉有高端专业技术,更有放眼世界的视野与思维以及与世界即时沟通对话的能力,属于不折不扣的国际人。种种理由,让我们相信,科学的诺贝尔奖并非只是梦想。
科学界,有一个颠覆者,正萌动着。
(选自《中国青年》2013年第24期,有删改)
7.这篇通讯在介绍陈宇翱时插叙了赵忠尧、潘建伟两位科学家,有什么用意?(4分)
8.请简要概括陈宇翱的人生经历中有过哪些“颠覆”行为。(5分)
9.请结合文中所写的陈宇翱,阐述末段老科学家预言能够成真的理由。(6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