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循环经济:五粮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五粮液发言稿:
循环经济:五粮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很荣幸作为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之路企业代表参加这一盛会,下面,我将以“循环经济:五粮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向大家汇报、介绍五粮液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情况,交流在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共同推动国内企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绿色可持续的转型发展。
近年来,五粮液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团结努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环保工作要求,坚持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求索,全面推进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碳减排工作、固体废弃物现场管理、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污染治理能力、环境安全保障能力、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循环经济工作推进等九大方面成效突出。
公司凭借近年来实施循环经济在绿色、低碳、环保方面的成就,被第三届世界环保大会授予“世界低碳环境(中国)推动力百强企业”称号。五粮液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酒类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五粮液作为酒类行业领头羊,以循环经济为发展途径,把低碳举措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在节省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和员工环保责任意识等方面,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保护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的诺言。五粮液作为酒类行业低碳建设的先行者和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突出代表,为企业推动社会低碳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创造了循环经济“五粮液模式”,建立了国内领先水平的循环经济生产链,节约了宝贵资源,保护了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
胡锦涛、江泽民两任总书记视察五粮液集团时,给予了”五粮液的质量非常好“、“环境保护得很好”的高度评价,并嘱托五粮液人“要好好保护好五粮液这块牌子”。
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国人大环资委循环经济立法调研组调研后,写下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循环经济助腾飞”的佳句。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说:五粮液实现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使传统企业实现了现代清洁生产。这是循环经济模式。
五粮液集团的杰出贡献,获得了以下殊荣:四川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称号,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清洁生产示范单位”,被国家评为全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先后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称号和“科技进步优秀企业五连冠”特别荣誉奖。
长期以来,五粮液集团一直追求着一个目标,走绿色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一个污染物产生量相对较高的行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生态化生产,才是企业的前途。
我们五粮液集团,是国家六部委确定的全国4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中白酒行业唯一的一家企业。众所周知,酿酒企业是一个污染物产生量相对较高的行业,酿酒过程中,不仅消耗不少水、蒸汽和粮食,而且产生大量废水和酒糟。五粮液集团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破解了这一难题。
其关键是把治理“三废”的重点转移到产前和生产的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指导下,五粮液集团应用循环经济的3R原则,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诊断,对公司资源消耗活动和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认真分析,确定白酒生产过程主要消耗粮、曲、糠、蒸汽、水、电等资源能源,排放的“三废”主要是废水、废渣和燃煤烟气,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目标就是降低生产过程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并对酿酒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为此,公司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
第一步,采用减量化原则优化工艺和管理,重点是改进管理,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削减污染物的产生量;
第二步,在减量化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充分进行再利用,研究开发出酿酒废弃物资源化配套技术,并初步完成工业化应用,形成循环经济雏形;
第三步,扩大酿酒废弃物资源化成果,进一步完善酿酒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链条,形成基本的循环经济模式;
第四步,综合运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 原则,进一步优化管理和工艺装备,形成完备的白酒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公司按照这一战略部署,分步推进,逐步实施,最终在业界率先形成了白酒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化战略核心是生态化的生产。过去企业最令人头疼的是“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本着污染物“源头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五粮液集团积极开展综合治理。从1995年以来,相继投资 7亿多元,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
比如: 废水废物治理方面。我们建成了4个废水处理站,开发了日产10万立方米沼气的“废水压氧发酵生产沼气”技术,形成了日处理高浓度废水12000吨能力。不仅使公司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还可每天代替原煤100吨,减少煤渣排放量约4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6吨。
在无害化效益化处理丢糟“二次发酵”生产复糟酒技术方面。1996年为解决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所排放的丢糟,集团公司成立了以王国春为项目负责人的课题组,对丢糟进行深入研究。1998年国内首创利用丢糟酿酒和燃烧供热及利用稻壳灰生产白碳黑的“无害化、效益化处理丢弃酒糟成套工艺技术与设备”研究成功并运用于实践,形成了年处理丢糟50万吨、增产原酒15000多吨的效益,同时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粮食。此项技术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在丢糟“多级链式综合利用”生产白碳黑方面。又投资2.167亿元建成了“丢糟多级链式综合利用”设施,将废弃丢糟送至锅炉房作燃料产生蒸汽、丢糟灰生产白碳黑。形成了年丢糟燃烧产蒸汽90万吨、白碳黑5000吨的生产规模.还有在酿酒底锅水生产乳酸及乳酸钙技术方面。针对酿酒底锅水有机物浓度高达100000毫克/升的特点,集团公司1995年组织人员开发了酿酒底锅水生产乳酸及乳酸钙技术。1997年国内领先水平的底锅水生产乳酸研制成功,并获得专利;1999年即投资3300万元建成乳酸工程,该工程年处理高浓度底锅水60000吨,年产乳酸1800吨,乳酸钙300吨;酿酒底锅水COD排放量降低75%以上,每年降低COD排放量7000多吨,而年新增销售收入800万元,利税50万元。
五粮液集团的生态化的生产,把治理“三废”的重点转移到产前和生产的过程中,创造了国内首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循环经济生产链,节约了宝贵资源,保护了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2005年仅此项产生的经济效益1.96亿元。利税2870万元。
在全国白酒产业循环经济经验交流会上,五粮液的一系列生态化生产循环经济生产链得到专家和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五粮液模式”不可多得,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循环经济“五粮液模式”,更是震动了同行,参加全国白酒产业循环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的中国白酒50强的代表,听取了五粮液集团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经验,并到现场参观和学习考察,感概尤深。茅台、汾酒、古井贡、宋河、洋河等酒厂的代表说,五粮液的循环经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良好实践,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五粮液集团的经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企业,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等上级部门到公司检查指导工作时,均对五粮液的环保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外,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桥荣获2011年度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影响力人物,公司荣获2011年度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影响力企业,这也充分肯定了五粮液环保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用度。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五粮液将珍惜荣誉,继续坚持企业的循环积极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将一如既往深入推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走转型发展之路。谢谢大家!
第二篇: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由于世界各国对可持续 发展 的日益重视,发展循环 经济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股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应从国外吸取那些有益的经验,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分析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从广义上讲,是指围绕资源充分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从狭义上讲,就是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发展的经济模式”。它使经济活动按照 自然 生态系统的 规律,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走 中国 特色的新型 工业 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的先进经验
2.1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2.1.1 制定相关 法律 法规。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走在世界前列,1996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把废弃物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确立了循环经济“三步走”原则:避免废物产生——废物的循环利用——废物的无害处理。
2.1.2 中介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德国的社会中介组织如双元回收系统(DSD)和绿点计划开展的包装废物回收行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 就会尽量简化产品的包装,并使包装材料方便回收和循环再生,以降低生产成本。
2.1.3 培养社会环保意识,提倡企业与公众的积极参与。企业是废弃物产生的主要源头,德国政府明确废物处理的企业问责制,所有企业都有分离垃圾的装置,以保证废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2.2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①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②建立循环经济技术系统。③企业承担生产者责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生产模式曾是推动日本企业发展的方式。然而,随着世界性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资源成本的攀升,日本企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研究开发清洁技术,并在《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明确了企业责任,要求企业采取必要措施,在产品使用后成为循环资源时,自觉进行循环利用,并有义务对循环资源进行处理。④公众强烈的环境理念。我国存在的问题
3.1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首先,我国科技进步的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步,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能源的高消耗,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致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次,由于市场开放,全球制造业不断的向我国转移,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不断增大,对能源的需求激增,给环境的承受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循环经济难以获得大的发展空间。
3.2 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发挥法律法规对行为主体的导向作用,就会造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不足,缺乏主体的参与和互动,而与开展循环经济背道而驰的行为也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法受到应有的惩罚。尽管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系统性、统一性、协调性不足,并且缺乏可操作性。
3.3 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支撑不到位。循环经济要求贯彻“3R”原则,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需要一大批成熟的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这些支撑的供给应当通过科技创新来完成。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够高,未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使得循环经济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设备尚
不到位,许多理念和思路都无法落到实处。
3.4 相关的财政政策、金融 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税收政策不配套,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协调。保证循环 经济 这种 发展 模式既“循环”又“经济”是形成循环经济市场运作的内在动力。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往往出现只“循环”不“经济”的情况,原因在于我国缺乏配套的机制来保证循环经济的实施必定会获得经济效益的增加。配套机制的缺失造成了行为主体丧失了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利益驱动力,企业 缺乏参与意愿。只有行为主体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有动力去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政策机制的缺失或者不配套不协调,导致了“政府热,企业冷”的局面。
3.5 人们的循环经济意识还不强。当前,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主要依靠政府的倡导、政策上的强制来实行,企业和公众仅是被动参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和 法律 意识,另外,受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不 科学 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如: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物等,全民节约的良好风气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4 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4.1 建立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障体制。通过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可以制定多个层面的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和《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法》等。
4.2 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突破技术瓶颈,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绿色支撑体系是加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总体上来说,“绿色技术与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是资源化技术,二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三是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行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有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4.3 探索建立与我国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体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目前还找不到一个同一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全国推广。因此,分析区域发展状况和经济特色,因地制宜,探究适合当地的循环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可以选择典型企业进行生态 工业 试点,选择一批工业园区,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和生态链等。
4.4 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级政府的职责,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从不同角度共同发挥主导作用。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协调的管理体制,科技、财政、金融、税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既有引导责任,又应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激励措施,给予企业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实践主体,应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建立污染者付费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负责其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生产、使用、收集、回收、再生利用和处理处置。
4.5 加强宣传 教育,提高全民循环经济意识。全民的主动和积极参与是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政府对社会民众循环经济意识的培养和宣传。公众的积极参与对循环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成效显著。
我国要特别加强对循环 经济 的宣传与报道力度,增强国民对 发展 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公民资源节约与环保意识,把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树立,落实 科学 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变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为政府、企业 与全民的共同行动。
第三篇:资源型经济的循环之路(鹤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报告)
资源型经济的循环之路
---对鹤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近期,市发改委组织有关人员对鹤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考察学习。
鹤壁市是一个资源型工业城市。全市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其中新城区面积38平方公里,总人口143万人。鹤壁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炭、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等30多种。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基础,其中资源型工业、先进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以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四大行业为优势产业。
2004年,鹤壁市生产总值156亿元,同比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亿元,增长3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1亿元,增长46.8%。其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等与我市有许多相近之处。
一、鹤壁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鹤壁市循环经济工作从2004年开始起步,当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目前《鹤壁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了国家级初审,正申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根据规划,鹤壁市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即以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为先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效益为中心,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三大基地,打造五大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用3-5年时间,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型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依据总体思路,以全社会的循环为目标,以产业延伸、互补、配套为主线,从城市、产业、行业、园区到企业不同层面,建立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框架。
(一)打造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围绕建设“三大产业基地”(即依托老区大力发展煤、电、水泥、金属镁等产业,建立资源型产业基地;依托两县大力发展种、养、加工循环产业链,建立优质食品加工基地;依托新区大力发展电子、通讯、生物制药、汽车配件等环保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建设全省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为方向,拉长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五大循环产业链。
在煤炭的综合利用方面,重点发展了煤—精煤—煤化工、煤和矸石—发电—新型建材、煤层气—发电、矿井水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利用年产1000万吨原煤资源,建设综合利用热电联供、煤矸石烧结砖、矿井水综合利用、瓦斯发电、甲醇生产等项目。
在电力生产及转化方面,对电力项目产生的大量粉煤灰、废水、废气和余热实行循环综合利用,重点发展了粉煤灰—水泥、粉煤灰—建材、余热和脱硫综合利用等产业链。脱硫后伴生的硫酸钙和亚硫酸钙,一部分用于生产水泥,另一部分用于建筑材料,生产高品质石膏。
在水泥生产及综合利用方面,以同力水泥公司为龙头,发展废气余热发电等项目,初步形成了水泥余热一发电、粉煤灰一水泥循环链。目前,同力水泥公司一期、二期年消耗电厂粉煤灰19万多吨。
在金属镁冶炼及深加工方面,打造金属镁一废渣一建材产业链条。金属镁冶炼全部实行新型水煤浆冶炼法,在国内尚属首例,达到了煤的100%燃烧,能源综合利用率比原来提高2倍,生产效率提高30%,每吨镁的生产成本降低2500元左右,能耗和环保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水煤浆冶炼法全部使用工业废水,充分利用了废弃物。金属镁煅烧过程中的余热直接用于发电,每吨产品可节约电费720元。
在食品加工方面,初步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一废物回收利用—有机肥和其他工业原料等产业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一是对动物下角料进行综合利用,生产蛋白质饲料。二是对动物粪便进行综合利用,生产沼气、复合有机肥。三是对玉米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在收割玉米时对秸秆同时进行叶、秆分离和初步加工,将玉米叶制成干燥叶片砖,是牛、羊的上等饲料,把玉米秆皮与秆芯分离,分别是上等的造纸原料和提取低聚木糖的医药化工原料。
目前,这五大循环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推动了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二)建设生态城市
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突出了规划的龙头地位,科学规划了工业区、生活居住区、文化区、商业区和休闲娱乐区,并且严格按功能分区摆放项目。抓好城市绿化,采用开敞通透的手法,以草坪为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导,以种植乡土树种为主体,大力推进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化。城市绿地面积566公顷,城市绿地率达到38%,绿化覆盖率达到40%。
一是大力开展生活垃圾、特种废物和城市中水的回收利用,提高社会资源再生利用率。二是加强用水计划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进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技术开发和新产品推广,着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三是在城区逐步取消小锅炉,增加集中供热覆盖面。四是强力推进“禁实”工作,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节能建筑。五是把淇河开发、保护和新区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沿淇绿化、淇河新区段开发和引水入市工程。
(三)农业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和养殖以及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形成“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污水和废物回收利用”、“秸秆青贮—–饲料—–牲畜粪便—–沼气与渣—–肥料”产业链,形成农业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
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继续建造淇河森林公园和防护林带,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林业生态市”。积极发展苗木花卉和森林旅游业,开展林下养殖业、采集业、种植业的多种经营,拉长产业链,开展木材精深加工,使有限的木材资源由原料产品、半成品向终端产品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超前谋划。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正职任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没有领导的重视,鹤壁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不可能这么快。
(二)借用外脑,高起点规划。围绕“一个核心,二个转型,三大基地,五大产业循环链”,聘请专家编制《鹤壁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聘请中国科技促进中心有关专家编制《鹤壁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又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专家评估,高起点规划。
(三)政策保障,措施得力。一是充分利用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有关产业发展政策。二是市政府出台了《淇河开发保护管理办法》、《鹤壁市淇河水资源保护暂行管理规定》、《鹤壁市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关闭污染严重金属镁、化工助剂生产企业专项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三是加大财政对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再生资源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排污费和科技三项费用对企业清洁生产项目和循环经济链接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给予支持。
(四)注重效益,项目先行。发展循环经济落脚点是项目,做到建成一批、开工一批、超前谋划储备一批,围绕循环经济五大产业链和农业经济循环链条,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建立了循环经济项目库,策划了100多个项目,筛选近50多个具有鹤壁特色的循环经济项目,为循环经济提供项目支撑。项目上谋划储备了一批。围绕循环经济五大产业链和农业经济循环链条,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建立了循环经济项目库,筛选保留了50多个项目,为循环经济提供项目支撑。
三、对加快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我市和鹤壁市相似,也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工业以重工业、原材料工业为主,其中重工业占工业比重的90%,原材料工业占工业比重的86%,这种工业结构决定了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目前全市冶炼企业每年排放的冶炼废渣40多万吨,火力发电企业每年排放的粉煤灰10多万吨(待在建火电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每年将排放粉煤灰400多万吨),煤炭企业每年排放的煤矸石40多万吨,化工企业每年排放的化工废渣50多万吨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土地、煤炭、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以煤炭资源及其相关产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将日益面临资源枯竭的风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将不断增大。为增强资源支持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承载力,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根本出路。
目前,鹤壁市实施循环经济工作走在了前面,也为我市今后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
(一)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境,是落实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关系济源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围绕建设四大基地(电力工业基地、铅锌生产基地、煤化工基地、建材基地),以关键链接技术和链接项目的开发引进为先导,以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和框架,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大做文章,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构建节能高效、环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走出一条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益的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要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在全市开展循环经济推广工作。以豫光列入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为契机,推动其它行业走循环经济之路,把铅锌、煤化工、电力、农业作为我市循环经济的重点,在铅锌行业,以铅――蓄电池――电动车――废旧回收――铅为循环模式,在煤化工行业,以煤――焦炭――煤气――焦油化工产品为循环模式,在电力行业,以煤—电(能源)—渣—建材产品为循环模式,在农业领域,以农业――畜牧――饲料――肥料――农业为循环模式,大力发展我市的循环经济。
(二)科学编制规划。一是结合我市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和环境成本等实际,科学编制《济源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导我市循环经济工作。二是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我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贯穿于各行业的专题规划之中,贯穿于各单位、各部门的“十一五”计划及计划之中。
(三)尽快出台有关政策。一是抓紧制定我市铅锌行业、煤化工行业、建材行业、电力行业等重点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二是加强对循环经济研究,尽快出台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三是认真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意见的通知》要求,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从制度上、机制上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国家有关法律知识和方针政策,报道循环经济先进案例,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清洁生产意识”,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市上下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的选择
张方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工程试验班(交运)1501,1101150120)
摘要:党的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诸如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智慧,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等因素表明了发展循环经济对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而这也可以为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或借鉴。我们应该树立现代生态道德观、逐渐培养生态和谐观、不断增强生态责任感、努力践行生态节用观、坚定美丽中国信念。
一、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理论对现代生态文明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很深的理论渊源,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不但在社会科学领域倍受关注,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受到众多学者的推崇,如何借鉴和利用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为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已逐渐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 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1 - 3]。
《庄子·知北游》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故万物一也,是其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故曰: 通天下一气耳”。南宋杨万里《诚斋易传》进一步把“五行说”也纳入“元气论”的系统之中,认为“太极者,一气之太初也;一气者,二气之祖也;二气者,五行之母也”。又说“一气即太极,一气生二气,二气生五行。二气散杂,化生万物”明代刘宗周在《圣学宗要》中说:“太极之妙,生生不息而已矣,生阴生阳,而生水火木金土,而生万物,皆一气自然之变化”。总而言之,他们都把世界万物看作是统一的,互相联系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联系观、变化观和整体观,对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生态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儒家传统生态伦理观是“天———地———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典型代表[4]。《荀子》提出: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 4
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汙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儒家认为人是天地所生,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人与万物是共生同处的关系,应该和谐相处,人类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种群,与其它生物和环境要素一样,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生态系统破坏了,人类又谈何生存和发展,这与生态学上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是吻合的,也与今天所说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态学观点是一致的。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让我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古代先贤的思想精髓中我们明白:不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这个世界。
二、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智慧对现代生态文明的启示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伦理智慧,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渊源。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强调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是大自然的朋友,自然与人类应和谐共生、共处。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基本观点。墨家认为,只要有利于人之行为,皆是爱,有“利”是爱的前提。“墨者义利统一和重视功利的思想,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互利互惠的传统美德。墨家的‘交相利’原则是我们今天在保护自然界,保护生物、植物、动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过程中可以发扬光大的原则”;“墨子的节用节葬、非乐非攻,具有反对人类的奢侈浪费和攻杀破坏的意义,为保护自然、保护生态提供了现实的行为规则。”[5]墨家节用、非攻思想尤其对我们当今爱护生态环境、践行合理消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佛家讲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它的伦理意义就在于说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佛教一贯追求对整体、大局的把握,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条件的,都是有尊严的。所以,作为人类,伤害自然就是伤害自己,珍惜爱护自然就是珍惜爱护我们自己。“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 / 4
种革命。”[6]
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智慧是思想家们思考并总结出来的结晶。走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实践路径;坚持万物平等、仁爱万物的生态价值取向;坚持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文明主旨—这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表明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目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性演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虽然我国和西方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的时间相隔较远,但是我国也经历了这些阶段的发展模式。从这些阶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农业经济模式”是指产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还很低,自然几乎完全支配着人类的生活。虽然人类也在局部范围内对生态的自然结构和原有布局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这种情况并不具有全局和普遍性。同时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的狭隘关系,”[7]因此这一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总体上处于“原始协调的阶段“。
“线型经济模式”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为基本特征的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这是一种“开环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即大量开采和消费资源—生产产品—制造大量废弃物并向自然界排放,其中并没有对自然界的环境破坏进行主动性修复的环节,而自然界自身的修复速度往往又落后于人类对其破坏的速度。这导致了一方面自然界的资源被大量消耗,另一方面自然界又承担着大量废弃物的排放。
“末端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资源—产品—废弃物—治理”,即“先污染、后治理”。对比线形经济模式的特征可以看出,末端治理模式较线形经济模式的环节流程多出了“治理”这一环节,即强调了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治理污染的措施,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主动性修复。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但事实也证明这一发展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破坏的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末端治理模式虽然关注了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但是经济运行/ 4
过程本身的环境问题却始终落在他们的研究视野之外。”[8]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可以说治理污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不仅关系到无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这既符合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国情,又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参与环境保护。重新审视并借鉴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无疑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看清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更是提醒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我们深刻认识到: 中国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将是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而又切合建设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与正确道路。参考文献
[1]刘湘溶,朱翔等.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彭世奖.中国农业传统要术集萃[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8.
[5]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9 - 35.
[6][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 上海社会 科学出版社,1975: 7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第五篇: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