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夯实基层基础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夯实基层基础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市防震减灾局 王 辉 李定平
我市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之一,地震、滑坡、干旱、洪涝、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峻威胁。防灾减灾工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务必抓紧抓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宜宾作为省政府确定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省地震局划为可能发生6.0级地震的潜在震源区,要取得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基础设施防灾是否完善;取决于基层减灾工作是否扎实。现就建立健全我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浅析如下。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防灾减灾管理能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连续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是: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必须把防灾减灾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温家宝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级领导更加关切、人民群众更加关心、社会舆论更加关注防灾减灾工作,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防灾减灾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我市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之一,干旱、洪涝、地震、滑坡、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我们只有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三是国家救灾减灾方针调整,防灾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国家救灾减灾方针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转变”上,即:从传统的“重救轻防”向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转变;从“重财轻人”向“以人为本”、以保障人的生命为主转变;从“重部门单一”行为轻“社会联动”向“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面联动转变;从传统“经验式粗放管理”向“规范化、科技化”转变。我们应当适应这些新特点,加快传统救灾体制的现代化转型,树立全新的防灾减灾理念,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以先进理念引领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快速向前发展。
二、强化基础建设,提高灾害预防能力
(一)加强基础设施防御灾害能力,筑牢工程防线。当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房安保工程,努力加强防灾能力建设。但是也要认识到,我们的经济综合实力还不高,公共基础设施防灾能力还比较薄弱,不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破坏,亟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加强生命线工程如:水、电、气管网、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如:大型水库、80米以上高层建筑的抗灾能力,同时,按市政府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地震基本设防烈度(地震峰值加速度),增强抗震能力。另一方面要做到在此类公共基础实施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做好防灾和预警能力设计,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筑牢工程防线,保障安全。
(二)加强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宣传教育,筑牢心理防线。目前,还存在公民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救互救技能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改变“政府施救、群众被救”的角色定位。因此,要始终坚持把应对自然灾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将防灾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纳入中小学校教育,纳入科普活动,纳入党政干部、公务员等年度培训课程;并以城乡社区为前沿阵地,动员社区中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关注各类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对技能。以每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应急演练,着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技能;二是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大力宣传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意义,面向村镇、社区,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优势,将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知识宣传列入村镇、社区、学校、厂矿、企业等基层单位和灾害易发地区的重要工作内容,广泛普及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四是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约束性制度,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灾害的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然灾害突发时,做到临灾不惧、临灾不乱,能够迅速做出有效应对措施。实现宣传教育的广覆盖,并确保取得实效。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减灾救助能力
(一)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县、村镇、城市社区、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学校、医院、人员密集场所都要立足于“防大灾、救大灾”,制定本区域、单位部门的针对不同风险性,具有可操作,符合实际,科学适用的各类应急预案,实行应急预案全覆盖,并不断修订完善,形成指挥有序,处置有力,科学调度,反应迅速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为了保证各种预案的实用性,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每年必须举行一次以上的应急演练,根据演练处置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变化,及时修订预案;
3、积极推进预案建设和演练,引导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
4、组织加强防灾减灾业务理论研讨,准确把握应急管理内在的规律和发展方向,构建应急上报预警、应急事件信息的内容框架,提出指标和运行要求,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保障,为纳入考核奖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快应急管理信息指挥平台建设与运用。在处置自然灾害过程中,灾害信息反馈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决策指挥是否得当和高效。结合多次应急处置实例经验,十分必要在全市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由市县统一规划、总体建设实施,业务部门管理、基层使用与更新维护的应急管理信息指挥平台,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卫星等高新技术和地理信息等,涵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地貌、地理、市政管网、交通、灾害分布等)、应急预案库、救援队伍力量库,各类专家队伍库、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装备库等社会应急资源,形成上级应急指挥部与下级应急指挥部,前方应急指挥部与后方应急指挥部的交互连接,实现应急决策指挥命令、灾情信息、灾区请求、资源调集部署在第一时间内快速传输,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加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我市已成立了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加强,但是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仍然较为薄弱,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是最先投入灾区抢险救援的救援力量。因此,有必要结合各类自然灾害区域分布,加强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标准》配齐装备,改善力量和装备不足现状,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综合应急救援小队;建立各类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提升灾害处置针对性;并依托当地基层民兵、退役官兵、联防队伍等力量,大力发展社会化紧急救援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基层兼职救援队伍,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在灾害紧急救援中的作用,提高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四)加强应急救援区域联动建设。重大级别以上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应急救援联动,统筹社会各方应急资源尤为重要。特别是基层各区域应急力量较为薄弱且分散,应急人员流动性大,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灾害应急救援指挥协调机构,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联合、区域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灾害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局面,构建部门参与、社会协作、联合作战的一体化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形成防灾减灾的工作合力。
(五)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城市设立应急避难场所是减少人员伤亡、安置灾民等救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规划建设18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约37.7万人应急避难。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在城市集中区、人员密集地等区域,应急疏散通道建设还存在不足,同时,还应加强并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的标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通道、配套设施,完善应急指示标志、设置供水、供电、物资供应、卫生防疫、广播、消防、指挥、监控等应急项目,提供市民临时避难的基本功能,满足市民应急避难的需要。
目前,人类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我们应坚定信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措施,切实按照“减灾就是增效”的原则,不断夯实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完善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切实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目的。
第二篇:重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亿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这是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出发作出的重要部署。把防灾减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社会财富的相对丰裕,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树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效能,已经成为评价其施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来说,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防灾减灾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树立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的思想。自然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的,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且常伴有一定的预兆。面对自然灾害,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准备好和准备差大不一样。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是预防、避让和治理。其中,预防是上策,避让和治理都要付出较高代价。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救灾思维模式,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把被动应对自然灾害变为主动防灾减灾,把更多的资金投到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思想。无论是灾前的预防还是灾后的抢险,都必须坚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发展来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充分应用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装备,确保各项工程、各项措施、各项工作都经得起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始终坚持尊重规律,按
照客观规律开展防灾减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自觉把握自然规律,努力减少工作的主观性、盲目性。树立系统防灾减灾的思想。防灾减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并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我们应当坚持综合防治、系统防治、全面防治,积极推进并确保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协调一致。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加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制订、专业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重视研究不同类型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措施的综合效用,开展灾害及其防治知识教育、宣传、培训。
二、抓住重点要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抓住要害,重点突破,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应突出抓好四种灾害的防治。
地震灾害防治。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地震500多万次。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在全国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口中,地震死亡人数占54%。作为我国地震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省从开始,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实施了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十大能力建设,即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中小学校校舍安全保障能力、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抢通保通能力、水利设施抗震能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专业队伍应急能力、全民防范能力以及紧急救援能力建设。经过努力,以来云南省地震速报时间比以前减少了一半,改造、建成的中小学校校舍和农村民居经受住了多次地震考验,救灾工作反应也更为迅速、有序。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有关的灾害。我国有65%的国土面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人口近3500万人。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我国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对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大胆探索,确立了“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以及“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三篇:重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亿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这是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出发作出的重要部署。把防灾减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社会财富的相对丰裕,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树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效能,已经成为评价其施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来说,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防灾减灾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树立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的思想。自然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的,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且常伴有一定的预兆。面对自然灾害,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准备好和准备差大不一样。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是预防、避让和治理。其中,预防是上策,避让和治理都要付出较高代价。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救灾思维模式,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把被动应对自然灾害变为主动防灾减灾,把更多的资金投到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思想。无论是灾前的预防还是灾后的抢险,都必须坚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发展来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充分应用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装备,确保各项工程、各项措施、各项工作都经得起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始终坚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开展防灾减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自觉把握自然规律,努力减少工作的主观性、盲目性。
树立系统防灾减灾的思想。防灾减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并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我们应当坚持综合防治、系统防治、全面防治,积极推进并确保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协调一致。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加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制订、专业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重视研究不同类型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措施的综合效用,开展灾害及其防治知识教育、宣传、培训。
二、抓住重点要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抓住要害,重点突破,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应突出抓好四种灾害的防治。
地震灾害防治。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地震500多万次。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在全国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口中,地震死亡人数占54%。作为我国地震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省从开始,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实施了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十大能力建设,即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中小学校校舍安全保障能力、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抢通保通能力、水利设施抗震能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专业队伍应急能力、全民防范能力以及紧急救援能力建设。经过努力,以来云南省地震速报时间比以前减少了一半,改造、建成的中小学校校舍和农村民居经受住了多次地震考验,救灾工作反应也更为迅速、有序。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有关的灾害。我国有65%的国土面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人口近3500万人。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我国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对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大胆探索,确立了“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以及“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去年,又研究部署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10项重大举措,力争用时间,投入100亿
元,解决好68个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治理问题。自以来,云南省已成功预报地质灾害73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近4万人,避免经济损失5亿元左右。
气象灾害防治。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包括暴雨洪涝、台风、干旱、大雾、沙尘暴等7大类20多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1%—3%。云南省气象灾害频繁、危害严重,最为突出的是旱涝灾害。近年来,云南省采取三类措施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时期水利投资达到“十五”时期的3倍,全省蓄水库容新增12亿立方米,解决了1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强防汛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54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先后投资8亿多元对南盘江、大盈江、瑞丽江、澜沧江等10条重要江河或国界河流进行综合防洪治理,大大提升了江河的防洪能力。三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意见》,着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和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全面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综合能力。
生物灾害防治。生物灾害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不当、破坏生物链或在自然条件下某种生物过多过快繁殖(生长)而引起的灾害事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生物灾害跨区域、跨国界传播的风险增加。云南省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与3个国家山水相连,容易遭受外来生物入侵。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云南省一直坚持把做好生物灾害防治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重点。一是加大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实施滇西北、滇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拓展到全省50%的州(市)和34%的县(市)。二是建立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队伍。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省、州(市)、县、乡、村五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建成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云南分中心。三是针对不同情况的林业有害生物暴发态势,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四是加大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范。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及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编制云南口岸入境植物检疫截获有害生物名录。
三、完善体制机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的大背景下,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引发的双重压力,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防灾减灾工作从侧重技术管理向侧重社会管理、从侧重微观管理向侧重宏观管理转变,全面提升灾害防治水平。
完善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机制。加强专业抢险队伍、专家队伍抢险救援能力建设,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构筑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系,加强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增强群众灾害防治应急能力,广泛推广“三小措施”,也就是发放“一个小本本”,宣传防灾减灾知识;配备“一个小包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一个小演习”,提高群众临灾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灾情信息共享机制、灾情会商机制、信息发布机制、灾(险)情评估机制和评估标准、救灾监督机制等,夯实防灾减灾基础,做到科学防灾减灾。
做好灾情监测预报。进一步加大对灾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投入,提高监测预警科技装备水平;完善重大灾情预测预报体系,努力提高预报精确度;加强气象、水文、地质情况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灾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水平。
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统筹安排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完善群测群防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增强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难自救能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第四篇:如何夯实基层信访工作基础
如何夯实基层信访工作基础
乡镇(街道)是整个信访工作的基础,只有从制度化规范化入手,才能夯实这个基础,提高治本控源和超前化解矛盾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减少群众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的发生。2004年浦江县白马镇、义乌佛堂镇、武义县桐琴镇的信访规范化建设试点,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初步经验和思路。
一、我市乡镇信访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全面推进“一把手工程”建设,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信访工作领导机制
2004年,我市层层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在乡镇,一是明确信访工作一把手负总责,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信访形势,排查稳定隐患,逐件明确具体责任人,抓好落实,对于平时反映出的一些重大问题,疑难问题和信访老户,党政一把手直接过问,领导包案处理。二是健全完善了领导处理来信来访制度,坚持和健全领导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以及督促、协调和包案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制度。三是结合市(县、区)领导下访约访活动,建立了乡镇领导接待日制度。如浦江县白马镇建立镇村两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镇本级由书记担任组长,分管政法、信访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建立了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分管领导不仅要具体调处信访件,还要对全镇信访件进行协调督查,确保各项信访制度落实。村级则建立以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农村工作指导员和村治保调解主任为信访信息员。
(二)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建立长效的信访工作运行机制。新的《浙江省信访条例》颁布后,我市有关乡镇结合自身实际,改变就信访抓信访的思维模式,从探索调处办理信访件规律性入手,来制定完善乡镇信访工作制度,规范信访办事程序。
1、建立规章制度。如浦江县白马镇、义乌市佛堂镇制定完善了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信访办公会议、信访接待日、领导包案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事项限期办结和突发上访事件应急处置、村指导员信访苗头和矛盾排摸上报制度以及信访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等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使信访工作有章可循,以制度规范信访行为,掌握信访动态和工作主动权,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确保信访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2、规范办事程序。统一、简化、高效的信访办事操作规则,是调处、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为了改变以往信访工作来信转转、来访劝劝的传统做法,适应当前的信访形势,有关乡镇制定了统一的来访接待、来信办理规程,按照程序规范化操作。按照“分级负责、及时办理、办则必果”的原则,对每个上访人和每封来信都从登记、交办、调处、复核、归档等五个工作环节进行规范,每个步骤明确规定办结时间,提高信访件办理时效性。对所有信访件建档立案,一人(事)一案,内容包括受理登记表、交办单、反馈单及相关资料等,既是以后备查的依据,又是工作经验的积累。
(三)以创建“平安信访”为契机,探索和创新基层信访工作新途径,建立信访联合接待机制和信访工作全过程管理机制。武义县桐琴镇为解决信访“无口可归”或“条口难归”的问题,推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成立由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社会劳动保障所等有关单位参加的信访联合接待机制,集接访、咨询、调处、反馈于一体运行,克服信访工作“单打一”的被动局面。同时,将信访组织网络延伸到村,把乡镇“365”服务窗口开设到村。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把他们的照片、电话号码及有关办事程序、办事范围、办事期限张榜公布,规定周六上午全体农村指导员到村下访服务,与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起在村主要路口打出“周六服务日”横幅,接待群众来访,把信访窗口办到村民的家门口,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形成信访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义乌市佛堂镇则以“联村访户”活动为载体,建立每月制度化的排查、控制、接访、处理、报结信访日常工作机制,把信访责任落实到联村干部。
(四)强化监督考核,建立以责任追究为重点的信访目标奖惩机制。这三个乡镇都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以责任追究为重点的信访管理奖惩机制,实行必要的有效的监督考核。首先,实施信访工作目标管理,将信访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如义乌市佛堂镇提出通过“两会两访两落实”(即排查、处理汇报会;领导下访、干部上门访;落实排查、处理责任制),实现“两无两少一下降”的目标,即无重大集体访、无越级访,把重复访、越级访控制在20%以内,信访总量稳中有降。其次,加强信访工作的督查督办,按照规定时间办理办结信访件。第三,制订和实施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把领导信访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乡镇、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社会稳定、农村基层党建考核和评比先进挂钩。
二、推行乡镇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初见成效
浦江县白马镇、义乌市佛堂镇、武义县桐琴镇3个试点乡镇推行信访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有: 1、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基层信访基础工作目标,提高了就地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乡镇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目标是降低重复来信来访率、越级上访率和集体上访率,提高初信初访的办结率、息访率和上访群众的满意率,目的是让广大干部树立信访工作的“日常观”、接待群众上访的“有理观”和解决信访问题的“实事观”。从几个试点乡镇的经验来看,通过乡镇信访规范化建设,信访办的地位和作用突显出来,形成信访“有人管事、按章理事”的良好格局,信访人知道反映问题的场所,承办人及办结时间要求后,改变了以往到乡镇动不动找书记、乡镇长的现象。有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机制之后,办理程序从登记受理、交办、调处、复查、办结每个阶段都有时效要求,同时,考核制度与干部任用、年终奖惩相挂钩等目标管理责任追究措施,促使乡村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办理信访件,提高初访调处成功率,一改过去拖三拉
四、久拖不决、久访无果现象,大大提高了乡镇干部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心,有效地提高就地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如浦江县白马镇1-10月共登记受理信访件81件,除7件还在调处之中外,有明确调处结论的74件,其中已经解决、信访人签名表示息访的68件,已解决到位发信访问题告知书的6件。
2、建立健全了基层信访工作网络,有效探索和创新基层信访工作的办法和途径。乡镇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巩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信访工作网络。有关乡镇建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兼任组长,配齐配强了信访办工作人员,挑选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信访干部,建立信访信息员队伍,并将组织网络延伸到农村。信访联合接待机制、信访工作管理机制的建立,促使综治、司法、信访等部门在职能上得到了融合,网络上得到了组合,力量上得到了整合,工作上得到了配合,信息上得到了汇合,有利于服务群众,真正方便百姓,有利于上下联动,提高办事质量,有利于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增强维稳控制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3、依法规范了信访工作行为和群众信访行为,进一步推进了基层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控制信访源头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信访问题和减少群众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的关键。乡镇工作直接面对老百姓,是各类矛盾的集中点,纠纷的易发区,是产生各类信访问题的源头,要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必须依法规范乡镇信访工作行为和群众信访行为。通过信访工作公示制,设置信访工作人员监督岗,上墙公布信访工作人员照片及工作职责,人员照片上墙、制度上墙、办事程序上墙,明确基层干部信访工作人员职责和信访人员的权力与义务,真心诚意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推进了乡镇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同时,通过实施“联村访户”民心工程,每月定期的乡镇领导接待日、民情分析表、周六农村工作指导员下访服务日、记民情日记、百姓卡等民情系列活动,促进了乡镇工作重心下移,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如桐琴镇通过农村工作指导员周六下访服务日,接待群众来访500余人次,当场解决问题160起,46件承诺限期解决。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思路的几点思考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乡镇信访工作和乡镇信访规范化建设中有“三难”。
一是解决处理难。在信访问题处理上,有的信访问题解决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上的依据,或法律政策上的规定有些互相矛盾,有的规定与传统习惯及多数群众接受程度相差甚远,这些信访问题的解决难度非常大。如“农嫁女”问题,因土地征用费得不到村民待遇而上访,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乡镇政府,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妥善的解决政策和办法。在上访形式上,有一些上访群众依法信访的观念淡薄,达不到其过高不合理要求,就采取过激行为,以迫使基层政府为平息事态在一些信访问题的解决上作出某些让步,谋取利益最大化。对于异常访行为缺乏过硬的处置手段,特别是对一些违法的上访行为,对一些无理信访老户的越级访、重复访、纠缠访,没有使其息访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上访内容上,不属于乡镇受理范围而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事项,尽管已反复告知,上访人仍然要走上访之路,相信上访,不相信法律,对这些群体的重复访、纠缠访目前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二是协调调控难。现行法律法规授权乡镇一级政府的职权有限,许多信访问题需要到具备法定职权的部门去解决,乡镇很难开展协调。法律规定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乡镇政府对村委会或由村民讨论决定事项中不合理问题,缺乏纠正机制和调控力度,以致因此产生的上访问题往往难以解决,或者要化费很大的精力。
三是“稳控难”。有些无理上访者往往在重要政治活动或节假日期间择机上访,对这些人除了做好思想疏通和宣传解释工作外,只有适当进行稳控工作。但这些人往往反控能力很强,乡镇干部疲于应付。这些人还往往钻信访考核的空子,反复去京赴省来市上访,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对人不对事,恶意上访,让乡镇扣考核分,让乡镇干部扣奖金。对于这些上访人北京一个电话,省里一个电话,乡镇就得反复派人去接。“去京赴省兜一圈,回程还要你掏钱”。对于这些人往往人接回,但事又难解决或不好解决,反复折腾,很难控制。
总结我市的乡镇信访规范化建设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乡镇信访规范化建设必须从四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信访“窗口”建设。信访窗口,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提高“窗口”的服务水平,提高干部的接待和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办理每一封群众来信,文明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建立接待受理、交办、办理、督促、反馈、建档等一套完整的机制,使乡镇的信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完善排查机制。要把“等客上门”和主动服务结合起来,在搞好“窗口”接待的同时,建立定期不定期的信访问题排查制度,把可能出现的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对于排查出来的问题,应该或可能解决的,要继续实行领导、责任部门包案处理,不仅要包处理包解决,还要包结案包息访。
(三)规范信访工作和信访行为。切实提高乡镇依法行政的水平,规范信访工作,对于因违反有关规定引发上访,或致使信访问题久拖不决的责任人要追究责任。同时,要依法教育引导群众规范信访行为,遵守信访秩序,把信访工作纳入依法管理、有序运行的良性循环轨道。对上访中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置。
(四)积极探索规范乡镇信访工作建设的新路子。要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特别是对老上访户的无理访、重复访、越级访、纠缠访的处理,当前要和信访问题终结制结合起来,完善信访工作考核办法,通过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依法依规处理处置信访问题的良好机制。(课题组成员:方强洪 童善星
汤晓元 吴惠芝)
第五篇: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减灾教育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减灾教育体系 2012-10-29 第04版:社会观察 作者:单大圣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4101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种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致灾因素相互交织,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灾害多发、频发、广发、并发的阶段,各类灾害发生逐步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灾害形势和更新更高的减灾要求,除要继续完善政府防灾减灾体系和鼓励社会志愿互助外,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加强全民减灾教育,从而调动每一位公民的积极性,巩固防灾减灾的社会基础。
一、全民减灾教育还比较薄弱
相对于维护和巩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各项要求,我国现行的全民综合减灾体系还不能说已经十分完善,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应急体系,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互助行为固然十分重要,但均不能取代每一个个体预防灾害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面对灾害的紧急处置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个体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一劳永逸适用于所有的突发情况,必须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减灾教育进行培养和强化。减灾教育的内容包括灾难意识的培养、防灾知识的普及、灾害心理的调适、防灾减灾的培训等等。国内外大量研究都证实,在应对灾害的各种积极因素中,个人自救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其他外界因素,即使是各种外界救援,也必须建立在个体应对得当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减灾教育工作,2007年颁布的《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已明确了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减灾教育活动。但从整体上看,全民减灾教育体系框架还未完全确立,各项政策措施还不稳定、不完善,再加上历史传统、外部环境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城乡居民的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还相当缺乏,防灾避险意识还比较薄弱,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和自救互救能力,与防灾减灾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以至于在各类灾害中,造成了大量不应有的严重损失。总体来看,在新形势下,减灾教育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下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让每一位公民成为防灾减灾中合格、有力的一分子,共同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以学校减灾教育为起点打好基础
减灾工作始于学校,减灾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减灾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学校本身是灾害集中的场所,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灾害体验和防灾技能,更容易遭受灾难伤害,最需要接受减灾教育。第二,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也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以学校为起点搞好减灾教育具有根深蒂固的作用。第三,在当前的家庭结构和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由于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具有反向社会化的功能,即年长一代更多地反过来向年轻一代学习,有可能使得学生将学校接受的减灾知识和技能扩散到其他家庭成员,放大学校减灾教育的成果。
事实上,学校历来是我国防灾减灾的重点领域,近些年来相继通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使学校校舍逐步达到防灾避险安全要求。从形式上看,我们对学校减灾教育不可谓不重视,把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确立为“学生安全日”,教育行政部门总是在必要时不间断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但总的来看,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在教材开发、设施配备、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学校减灾教育的需要。与我国灾害频发的国情相比,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与灾害相关的知识较少,现行的教学书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灾害常识和防灾减灾的知识点,但这些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零散、分割、不全面、不协调的,没有形成整体的灾害学体系,且内容十分陈旧,也不能很好体现地区区情。再加上教师本身缺乏减灾必要的教学基础,教学手段单一,灾害教育多停留在课本安全教育,学生对灾害的了解不仅十分有限,而且非常片面化和表面化,远远不能适应学生掌握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基本技能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必须认识到,完善学校减灾教育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要改变运动式、点缀式的教育方式,将减灾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要负指导和监督之责。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情差异大,学校减灾教育不能搞整齐划一的模式,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鼓励根据学校周边存在的各种灾害和危险,编辑设立校本课程,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引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统筹利用校内外各方面的资源,适应青少年亚文化的特点,采取征文、绘画、演讲等方式,积极营造有利于防灾减灾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将减灾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并非是要增加教学负担,只是说将减灾意识渗透到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环节和不同方面,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将减灾教育课程与地理、常识、物理等课程综合设置。目前大多数学校已经有了紧急逃生路线图和紧急疏散通道,但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逃生能力教育,经常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活动,提高应对突发灾害、处理紧急情况、加强相互协作的能力,形成对灾害的关注意识、防范意识、科学意识、道德意识和心理承受力。
三、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公民自我教育
我国是灾害频发的国家,理论上说应该比较容易形成风险防范意识较强的国民性,但实际情况是全民对灾害发生的风险并不敏感,主观上也没有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究其根源,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包办一切,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和相对封闭的信息披露制度,使社会公众丧失风险意识是主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群众对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着的养老、医疗、失业、住房、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有着真切的感受,预防观念明显加强,并直接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比较而言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方面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还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在这些领域至今还缺乏独立的灾害损失评估机制、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防灾减灾工作相当多的还处在“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的认识阶段,在推进各项工作的时候比较多的强调各种主观努力和物质资源投入,而较少关注成本效益分析。这尽管有利于增进信心、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但却容易造成责任模糊、激励失当等弊端,从短期看在技术上不可取,从长期看也不利于全民形成正确的灾害风险意识。实践证明,对于减灾教育单单从思想认识上加以重视是不够的,仅仅通过单向教育灌输效果也非常有限,各种教育措施都不如经济手段来得有效,也就是要通过某种激励机制将主动防御灾害风险、有效避免灾害损失内化为公民的自在意识。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让个人的努力与灾害损失联系起来,就是让每一个人认识到,付出多少努力,就能避免多少损失,我们将这种机制称之为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公民自我教育。
四、建立社会化的全民减灾教育体系
我国历来重视减灾社会动员,一般采取的社会动员方式有:发布动员令,意识形态动员,高层领导人讲话动员,党政领导以身作则动员,利用人们的爱国热情、公共精神、同情心、责任感、对最高领导人的热爱等情感来动员等。对于过往若干次重大灾害中社会动员机制发挥的积极作用必须给予肯定。但也应当看到,仅仅依赖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还是不够的,在灾害发生时,面对居住分散、健康状况差异很大的人群,需求呈现出异质性的特征,再加上交通和通信不便,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凸现出来,群众需求信息的收集和逐级传递存在诸多困难,工作量非常巨大,管理成本非常之高。此时,行政组织“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往往容易导致需求识别失真,例如,小部分人的需求没有被考虑,或者小部分人的需求被放大为大部分人的需求等等。需求识别失真就可能导致救援资源配置失当,影响救灾效果。同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组织和游离在“单位”之外的“社会人”,大范围的社会动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在政府逐步转变职能后,相当一部分社会公共事务需要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主解决,但由于我国新的社会结构是在经济社会体制尚不健全、法治环境尚不完善、传统意识还很深厚的国情下逐步形成的,社会各个阶层发育很不成熟,在没有社会动员的背景下,社会成员自身的思想认识并不能够适应防灾减灾的工作需要。笔者曾经建议应该进行社会化的教育体系,让社会成员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几对关系。第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树立公民观念,培养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合法维护个人权利的意识和能力。第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培养中等收入阶层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志愿精神。第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养成独立的人格,能够容忍不同观点,学会用理性的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第四,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认同普世价值观,具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在建立社会化的全民减灾教育体系方面,应优先启动公务员的减灾教育培训。目前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已经形成了中央政府统揽全局、总体指挥,地方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除法定范围内的职能外,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防灾减灾中实际上还负有引领、示范的职责。在这方面,除将灾害管理工作纳入了各级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外,还必须特别重视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减灾教育。有关工作正在进行,比如国家行政学院已经筹建首个国家级的应急管理培训基地,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等等,目前全国各级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已经广泛开设了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专门培训课程。
相比较而言,针对城乡居民的减灾教育,由于点多面广,受政府财力制约,一下子很难铺开。根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 660多个城市中,除位于地震地质重灾区的城市安排有防灾宣传教育经费外,绝大多数城市财政支出没有安排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经费。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减灾教育的针对性。比如在重大灾害后,除积极宣传抗灾先进事迹和弘扬伟大抗灾精神外,也非常有必要利用民众的强烈情感对公众进行教育,因为巨灾对公众的视觉冲击比任何说教都来得实在和有效。要充分利用社区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知识教育、应急演练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