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广东分会场)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16:5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广东分会场)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广东分会场)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广东分会场)上的讲话

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电视电话会议(广东分会场)上的讲话

汤 武(2010年3月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刚才,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会议非常及时,内容十分重要。抓好农资打假,确保农资产品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严要求,下达的一项硬任务,也是衡量我们农资监管工作成效的一把重要标尺,全省质监系统一定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迅速掀起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高潮,努力提高质监部门服务“三农”的有效性。下面,我就2010年我省质监部门做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申请办理化肥、农药生产许可证企业资质审查,严格执行法定条件、程序和标准。对获证企业加强证后监管,各地对辖区内 已不符合法定资质条件或者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要及时报请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清理。

二、加大监督抽查和执法打假力度。省局已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资产品专项监督执法联动抽查的通知》,将春季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和专项执法工作统一结合,联动进行。各地要根据《通知》要求,迅速落实工作部署,对复混肥、有机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进行抽查,摸清当地生产企业质量状况,严厉打击有效含量不足、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适时进行明查暗访,坚决取缔制假窝点。各级质监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辖区内有违法记录的农资企业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对象,将辖区内化肥和农药生产企业集中、产品质量水平不高的区域作为重点区域,对检查中发现涉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农资产品,要立即采取强制措施,防止流入市场。

三、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各地要结合地方实际,采取有效形式,深入农村田间地头,组织“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农资产品检测活动,开展现场咨询、现场受理举报投诉等便民利民活动,广泛收集假冒伪劣农资案件线索,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农资打假工作。

四、进一步健全农资产品质量长效监管机制。一 是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加强农资产品质量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工作,对农资产品质量的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二是完善举报处理机制,充分发挥质监“12365”举报投诉电话的作用,春耕秋播时节,要优先做好农资案件的受理、调查处理、情况反馈等工作。三是健全联查联办机制,完善系统内、地区间案件协查制度和部门间联合打假机制,形成合力。四是强化“黑名单”制度,切实增强执法打假的威慑力。

五、大力开展农资打假宣传活动。一是加大农资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维权意识和能力。二是积极宣传农资打假工作成效,组织媒体加大典型案例的跟踪报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按要求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农资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作为的态度,通力合作,共同夺取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新胜利。

谢谢大家!

第二篇: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执法大队

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2012年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专项治理行动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农资打假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统一部署安排。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农委的领导下,依照各项法律、法规和种子执法年活动,严厉打击农资市场各种违法生产、销售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不法行为,维护我县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我县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和社会稳定、农民增收、农资市场秩序,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服务“三农”为目的,严格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检打联动、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继续在种子执法年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综合执法检查和查处力度,并在2012年3月20日前将针对全县农资经营人员,组织一次大型农资打假专项启动仪式和培训大会。农业执法大队将充分利用农资打假启动仪式和培训会的报道,增强农业执法工作在社会的影响力,树立农业执法新形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宣传培训,严格实行农资产品备案准入程序,确保农

1资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销售。积极开展农资产品市场专项检查,监督规范我县农资市场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维护我县农资市场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彻底清理和淘汰无证经营单位和个人,清理淘汰不合格农资产品,建立农资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加大农业执法打击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执法管理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

1、检查的范围及方式

采取集中整治拉网式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在开春3月份农资产品启动期,坚决查处取缔无证、照经营行为,并分别在农资销售旺季(4—6月份)(8—9月份)开展全县农资市场大检查、大行动;检查的重点为农资集中交易市场、生产企业及县、乡、村农资经营单位和个人,检查内容:农药、化肥、种子,秋季以小麦播种用肥、果树追肥为主。

2、检查内容

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万荣县一户)、农药经营许可证、种子销售台账和农资产品备案准入制度。

②农资产品质量和品种相关手续的真实性,大力检查农资销售的商品质量和经营单位承诺与质量水平相符状况。

③农资的标签检查,是否符合《农资商品包装的规定》及

国家规定的要求。

④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设立农资诚信经营单位档案,记载内容和保存期限。

⑤严厉打击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地方限用的高、剧毒农药。

(二)工作要求及目的我们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按照有关法律程序实施全面检查,做到检查有记录,查处必到位,执法有依据,对大案要案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并追究其刑事责任,绝不包庇隐瞒。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文明执法。

四、时间安排

3月中旬对我县农资经营人严格进行集体组织培训、学习。4月—5月底第一次拉网式全面检查我县农资市场,对伪劣农资产品进行媒体曝光,彻底清理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同时对农资市场经营进行诚信等级评定。

6月—8月底对果区及种子种植区进行监督检查。

8月—9月底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秋季第二次农资市场大检查,并对农资产品质量抽样和检测工作。

10—11月对我县农资企业开展冬季生产质量进行抽查。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执法责任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农资打假执法年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及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按照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完成执法年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环境。

(二)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农资产品质量。

(三)建立备案制度,规范正规化销售行为。

(四)建立诚信机制,开展企业考评。

(五)及时公开信息,强化协作配合。

我们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与公安、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农资打假工作的合力,及时果断、有效的解决好出现的问题,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尽职尽责完成农资打假各项工作,给领导交份满意的答卷。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第三篇: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XX市农牧局关于印发2010年XX市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农业行政许可及后续监管,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加强农资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监管,强化重大案件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非法生产经营违禁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大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着力构建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减少因农资质量引发的投诉举报案件,促使全市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产品

要突出重点农资产品,即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主要农资产品为重点,强化监管。

种子重点:按照《XX市农牧局关于印发XX市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安排和部署,全面开展全市种子执法年活动。结合执法年活动的深入进行,认真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包装标签不规范、未审先推的农作物品种或冒用、盗用他人品种权的侵权行为,以及无生产经营档案或档案不完整、销售散装、大包装大宗作物种子等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查处无证销售标识不清的、纯度不高、以劣充优、超范围经营的棉花种子和以假充真的洋葱种子。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审核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严把行政许可准入关。

农药重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行为,严禁高剧毒农药进入食用农产品生产的第一线,特别是认真查处擅自扩大农药使用范围、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标签不规范、以肥代药等违法行为。肥料重点:按照XX市农牧局2010年《关于转发XX省农牧厅第十四批XX省肥料登记证的通知的通知》要求,认真进行排查,凡是未经我省登记的复混肥,不得在辖区内销售。严格查处抽检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夸大宣传使用效果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用肥质量的安全。

(二)重点季节 针对农资产品购销、使用季节性较强的特点,切实加强春耕、秋播、植物疫病高发期、蔬菜生产季节等农资购销、使用高峰期的市场监管,确保生产安全,保证农民放心购买和使用农资。

(三)重点单位

要切实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具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及乡村流动商贩的日常监督管理,坚决取缔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摊点,坚决打击流动加工点、分装点和地下黑窝点,彻底封堵假冒伪劣农资的流通渠道。

(四)重点区域

加强对小规模农资产品生产主体聚集地区及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监管,对农资问题突出、反复发生、群众投诉强烈、市场秩序混乱、假劣农资重大案件多发的地区要实行集中督办督查。

四、工作任务

(一)加强许可管理,严格市场准入。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农资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对需要审批、审定、登记的农资产品,严格执行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严禁降低标准和越权审批。要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活动的后续监管。春耕前,各监管单位要对已经发放的农资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登记证、品种审定证书、推广鉴定证书等进行跟踪核查,清理整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对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产品,要依法注销或撤销生产经营许可证;对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定条件的农资企业,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登记证;对无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依法取缔。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大农业系统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脱钩的工作力度,认真清理乱挂靠的行为。

(二)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各监管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和集散地及生产经营单位、门店的日常监督管理。要对农资生产、经营者加强培训,引导其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农资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和可追溯管理。继续抓好“毒鼠强”的清查收缴和防范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防止“毒鼠强”危害反弹。要结合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清理整顿,在春耕前对辖区内农资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严厉查处。要严密监测农资价格和供应情况,对囤积农资、哄抬价格的行为要及时会同物价、工商等部门坚决查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XX市农牧局关于印发2010年XX市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农业行政许可及后续监管,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加强农资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监管,强化重大案件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非法生产经营违禁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大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着力构建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减少因农资质量引发的投诉举报案件,促使全市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产品

要突出重点农资产品,即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主要农资产品为重点,强化监管。

种子重点:按照《XX市农牧局关于印发XX市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安排和部署,全面开展全市种子执法年活动。结合执法年活动的深入进行,认真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包装标签不规范、未审先推的农作物品种或冒用、盗用他人品种权的侵权行为,以及无生产经营档案或档案不完整、销售散装、大包装大宗作物种子等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查处无证销售标识不清的、纯度不高、以劣充优、超范围经营的棉花种子和以假充真的洋葱种子。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审核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严把行政许可准入关。

农药重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行为,严禁高剧毒农药进入食用农产品生产的第一线,特别是认真查处擅自扩大农药使用范围、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标签不规范、以肥代药等违法行为。肥料重点:按照XX市农牧局2010年《关于转发XX省农牧厅第十四批XX省肥料登记证的通知的通知》要求,认真进行排查,凡是未经我省登记的复混肥,不得在辖区内销售。严格查处抽检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夸大宣传使用效果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用肥质量的安全。

(二)重点季节

针对农资产品购销、使用季节性较强的特点,切实加强春耕、秋播、植物疫病高发期、蔬菜生产季节等农资购销、使用高峰期的市场监管,确保生产安全,保证农民放心购买和使用农资。

(三)重点单位

要切实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具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及乡村流动商贩的日常监督管理,坚决取缔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摊点,坚决打击流动加工点、分装点和地下黑窝点,彻底封堵假冒伪劣农资的流通渠道。

(四)重点区域 加强对小规模农资产品生产主体聚集地区及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监管,对农资问题突出、反复发生、群众投诉强烈、市场秩序混乱、假劣农资重大案件多发的地区要实行集中督办督查。

四、工作任务

(一)加强许可管理,严格市场准入。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农资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对需要审批、审定、登记的农资产品,严格执行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严禁降低标准和越权审批。要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活动的后续监管。春耕前,各监管单位要对已经发放的农资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登记证、品种审定证书、推广鉴定证书等进行跟踪核查,清理整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对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产品,要依法注销或撤销生产经营许可证;对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定条件的农资企业,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登记证;对无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依法取缔。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大农业系统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脱钩的工作力度,认真清理乱挂靠的行为。

(二)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各监管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和集散地及生产经营单位、门店的日常监督管理。要对农资生产、经营者加强培训,引导其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农资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和可追溯管理。继续抓好“毒鼠强”的清查收缴和防范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防止“毒鼠强”危害反弹。要结合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清理整顿,在春耕前对辖区内农资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严厉查处。要严密监测农资价格和供应情况,对囤积农资、哄抬价格的行为要及时会同物价、工商等部门坚决查处。

(三)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要把农资产品质量抽检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和确保放心农资供应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针对性强的农资抽检计划,加大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覆盖率。要及时公布监测结果,发布预警公告。要实现质量抽检与依法查处的有效衔接,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进行查处,并及时追溯造假售假源头,端掉造假售假窝点。对已流入市场的,要查清销售渠道和销售去向,严防假劣农资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沟通,建立检测结果共享机制,避免重复抽检,提高执法效能。

(四)集中力量查处违法案件。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举报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要组织精干力量,通过明查暗访核实案件线索,采取挂牌督办、集中办案、联合查案等形式严查大案要案。对区域性制假售假行为,要集中整治,坚决查处,防止反弹。不断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杜绝“有案不送、以罚代刑”。要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设立大要案的专项补助经费。

(五)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要认真总结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经验,推广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行业协会等模式,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直接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

(六)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各地要加快探索和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农资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和科学评价体系,逐步加快推行信用等级分类管理。要根据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条件、商业信用、合同履约率、守法程度、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相关信息以及质量监督抽检结果等,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实行分类管理。对信誉好的企业给予扶持和鼓励;对失信和具有不良记录的企业要列入重点监测检查对象,予以警示或限期整改;对多次违法违规、信用差的企业要向社会公布并进行重点监控,直至依法取消其生产经营资格。督促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等制度,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行农资质量公开承诺制,确保销售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

五、治理步骤

今年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从2010年2月20日开始,于6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检查阶段。从现在起到4月15日以前,农牧部门各监管单位要按照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方案,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工作,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阶段工作结束后,各单位要将检查进度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市农牧业局综合股汇总。第二阶段:督查阶段。从4月15日至5月10日期间,市农牧业局将邀请市上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我市农资市场检查情况、行政执法文书使用情况,案件档案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督促检查。在此期间,省农牧厅和XX市农牧局也将对我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抽查。

第三阶段:总结汇报。从5月10日至5月20日期间,收集整理各方面的数据,汇总情况,写出书面总结。于5月20日前报市农牧业局综合股进行汇总。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属地责任。各监管单位要高度重视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切实履行农资打假和监管的责任,做到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集中人员和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二)加强联合执法。各监管单位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执法信息沟通,进一步加强与工商、质检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联系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多部门整体联动的优势,形成农资打假工作合力,增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实效,不断提高执法效能。

(三)构建监管平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资监管工作档案,加快农资监管网络建设进程,逐步实现监管信息直报。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明白纸、宣传单等多种手段,宣传农资打假工作经验和成效,宣传农资法律法规,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和科学使用知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督查考核。要加强对农资监管职责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实行目标考核,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打假责任制,强化督查考核,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工作失职、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损失和责任事故的,要追究责任;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要通报表扬。

第四篇:在2010年广东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在2010年广东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林果先

(2010年3月2日)

同志们:

我省春耕生产正逐步展开,在这春耕备耕的关键时刻,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召开了“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农资打假工作。我省分设省、市分会场,组织省、市、县有关部门同步收看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湖北、黑龙江和广西的农业、工商、质监部门分别介绍了经验,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农业部的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对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作了动员部署。这次会议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农资监管,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市场秩序稳定,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一次重要会议。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会议精神,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刚才,省工商局和质监局领导分别对我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讲得很好,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2-

出占农业生产投入比重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只有强化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保证农民可以从正常渠道购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才能为农民增收提供基本的条件保障。

三是深刻理解强化农资打假和监管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在于生产源头,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及其安全规范的使用,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乃至生命财产安全,只有切实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根据国务院《全国食品安全整顿方案》和农业部的部署要求,我厅印发了《2010年广东省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在2009年整治执法年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农产品消费、流通和出口量大,毗邻港澳,国际化程度高,特别是广州即将举办亚运会的情况,明确了今年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整治任务、总体安排、重大活动、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提出了以当前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整治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5种禁用高毒农药和“瘦肉精”等其他违禁药物的行为,力争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农药、肥料、种子、兽药抽查合格率有所提高,农产品中检出禁用药物残留占不合格产品的比例有所降低,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二、突出重点,确保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六部委《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农业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省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开拓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着力构建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部门协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农资监管的牵头职责,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经济与信息化、海洋渔业、供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农资打假与农资监管工作。在建立农资供应主渠道方面,要积极与工商、供销系统协调,完善和规范现有渠道,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工作会商、信息通报、联合办案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共同构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主渠道。

二是抓好市场整顿。各地要认真履行职责,对辖区农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全面摸清情况,建立监管档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把好行政许可关,加强农资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严格按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进行农资产品审批、审定和登记,坚决取缔无证生产经营农资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强行政许可的后续监管,健全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和经营门店的日常监管制度。

三是抓好质量监测。各地要按照省农资打假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资质量检测计划,强化监督抽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监控单位和重点农资产品的监督抽检力度,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发布消费警示,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和违规企业,坚决打击生产、销售国家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行为。

四是抓好重点监管。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产业特点和地域特点,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行为。在春耕、双夏和动物疫情防控等关键时节,积极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集中力量开展农资市场整顿工作,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和疫苗、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等品种为重点,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对乡镇和村级农资经营网点(门店、摊点)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能。

五是抓好案件查处。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不断改善农业执法条件和手段,规范执法行为。集中精干力量,依法查处群众投诉举报多、情节严重、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的假劣农资案件,及时组成专案组限期查办,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工作机制,防止和纠正“以罚代刑”,加大对制售假劣农资犯罪的打击力度。

六是抓好宣传引导。各级农业部门要通过下乡进村现场宣传、召开会议和专题培训等形式,利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明白纸等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农产-5-

品质量安全和农资监管的法律法规、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规程及国家禁止、限制使用的违禁药物和有害化学物质,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指导农民购买农资要索取票证,提高农民的维权能力和质量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加大对假劣农资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的良好氛围。我省将在3月中下旬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各级农业部门要在“3.15”期间,组织有关部门执法和专业技术人员、农资名优企业,开展1-2次深入到村镇基层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宣传咨询活动”,送科技、送农资监管法律法规、送优质农资下乡,现场介绍识别真假农资的常识和农资科学使用知识、受理假冒伪劣农资案件投诉和展示名优农资企业资料和产品,直接为农村基层提供宣传指导和服务。

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切实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加强部门协调,共同推动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第五篇:2009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附件5:

2009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依法审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严把市场准入关。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行政许可登记的监督把关,结合春季检查行动,对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清查。对已经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登记证的,但生产经营情况已不再符合条件的,或存在较严重违法行为和造成较大农业生产事故的,要依法注销或撤销许可、登记;对无证生产经营的单位、个人要严厉查处;对近几年群众举报投诉多,违法生产经营农资而造成较大损失,影响农民利益的要重点检查。

(二)突出重点农资产品,严把源头治理关。以种子、农药、肥料、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水产苗种为重点,要督促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建立生产档案和经营台帐,做到货物来源清楚,流向清晰,对拒绝建立农资生产经营档案的要督促整改建帐。

(三)全面开展质量抽检,严把安全使用关。实行例行抽检和飞行抽检相结合,重点抽查和全面监管相结合等方式,严防劣质农资流向市场,流向农村。特别要加大农资流通环节的质量监测,突出对仓库实行突击检查。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健全农资质量动态监测点,及时发布预警公告,及

时公开监测结果。对检测不合格,源头不明确的农资产品,要及时核查源头,该停止生产经营的坚决停止。要在农产品出口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开展农业投入品中禁用成份质量安全的定向监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四)狠抓违禁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一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之一,组织专班专人,认真检查,清理登记;二是强化检查监督,对所有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凡发现违禁投入品的就地查办,责令企业无害化销毁;三是对屡教不改、顶风而上的依法严查;四是大张旗鼓向农业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广泛宣传,增强对禁止使用的农药、饲料、兽(渔)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防范和抵制意识。

(五)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严格遵循执法程序。各级农业部门及其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要完善举报制度,畅通执法渠道,加强行业执法情况交流,在农资打假工作中,特别是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渔)药、动植物检疫性的病虫害、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要严格彻查大要案,对违法生产经营额或造成农业生产损失达2万元以上的,以及涉及群体性上访的假劣农资案件,都要按照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及时书面报告省农业厅。各级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在查办违法案件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触

犯刑律的行政案件,该移交司法机关的应及时移交。

(六)加快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提高优质农资的市场占有率。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重点部署,分类实施、下移重心、循序渐进、扩大优质、务求实效的思路,认真组织好重点企业、农技推广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和扶持农资连锁经营、农资直供、货物直达、技物结合等多种模式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要以培育和建立企业信用为重点,结合日常监测,实行企业分类管理,推行奖优罚劣机制,保护诚信企业、品牌农资健康发展。

二、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分工负责制度,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管,综合执法机构为主抓,各行业执法协调抓,形成农资打假的强大合力。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谁的隐患谁整改”,“谁出了问题谁承担责任”,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督查,一级督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把农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继续发挥农业部门在农资打假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法院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确保农资打假工作深入推进。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农资打假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执法工作报告制度,农业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农资打假情况;二是科学推行农资主导品种公告制度,引导农民正确选购;三是推行农资生产经营服务承诺制度,确

保农民用得放心;四是推行农资质量监测制度,及时发布供求和优劣信息;五是探索农资连锁经营制度,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六是搞好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七是建立农业执法情况检查及统计制度,为农业执法提供重要依据;八是完善重大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会商制度及档案规范管理制度,确保行政处罚的公平、公正。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打假良好氛围。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媒(载)体,大力宣传农资打假工作经验和成效,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普及农资的识假辩假和科学使用知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能力,推介优质放心农资产品,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改善农资打假手段。加强执法干部培训,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和行政执法程序规定,防止办错案或者是错办案。认真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和省农业厅等单位联合下发的鄂农政发„2006‟91号文件精神,做到综合执法机构进编,人员定岗、经费进入财政全额拨款。积极争取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的支持,保障工作经费,设立案件奖励经费,逐步改善执法手段,增强农资打假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农资打假成效。

三、工作安排

见工作列表。

2009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列表

下载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广东分会场)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广东分会场)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