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时间:2019-05-13 16:3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第一篇: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

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熊继承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我国正在向信息化时代大力迈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明确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基本原则,要创造和健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用时尚元

素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项号:11YBB2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熊继承(1982-),男,湖南长沙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生服务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是民办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信息化,步入信息时代。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之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创造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并发展

在党领导下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基本原则

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在党的领导下对青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

网络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并引导青年人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是利用信息技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人的头脑,扩大网上学习、宣传阵地,保持网上学习、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和对青年思想覆盖的优势。帮助和引导青年克服信息化和市场经济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树立应有的信心和责任感,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民族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认同感,激发投身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他们中间保持巨大的向心力和推进中国各项事业的合力。利用网络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在网上坚持唱响主旋律;普及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帮助和引导青年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把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帮助和引导青年培养网络公民意识,共同倡导并维护文明、安全、健康、有益的网络生活秩序。把网络变成青年终身学习的大课堂,满足青年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求,利用网络大力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积极宣传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世界科学技术与文明发展的新动态,引导青年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做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者。

网络的特征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发展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网络的交互特征要求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真正的平等原则,抛弃“给予”的思维方式,变过去的“代替选择”为提供丰富的选择内容和相对自由的选择权利的“自主选择”,启发青年的自我教育意识,跟踪并适时引导自我教育过程。网络的个性化特征要求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一切从青年实际出发的原则,注意青年的层次差别,有针对性地、具体细致地开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与网络个性化特征相适应的目的多元

化、形式多样性、覆盖多重性的新特征,并在青年当中着力发现和树立一批示范者,发挥好他们的感染和辐射作用。网络的虚拟特征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超越时空限制,大胆讨论,主动发表意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帮助青年认识有益信息,引导他们在自觉的状态下接受这些信息对大脑的重新书写。网络的开放特征要求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做好疏导工作,要求在网上广开言路,要发挥好安全阀的作用,更要发挥好泄洪渠的作用,把青年的思想兴奋点引导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用现实中的工作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成绩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

二、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关键是创造和健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1.高校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建立网上工作阵地为先导。互联网向社会渗透的过程使思想政治工作不进则退。

高校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网上工作意识,主动超前地利用和优化网络,努力占领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首先,要主动认知网络的属性和运作的内在规则,掌握网络技术,介入网络管理,努力掌握“制网权”。进而,要优化网络,开发信息资源,把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转变成具有时代内涵和适应网络传递的信息,借助网络媒体传递给青年,积极运用制网权,使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意识主导网络。

同时,高校要创立、扶持若干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网站和相关专题网站,建立固定的网上工作阵地,树立鲜明旗帜。要尊重网络世界的多样性,积极参与进去,使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成为系统中的一员,与其他各类网站相互依存、共同繁荣。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网站,既要主旨严肃鲜明,坚决服务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目标,又要贴近青年,富有时代气息,格调清新、高雅,寓教于文、寓教于乐。

2.高校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完善载体和充分利用载体为主体。参与管理是高校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必要载体。高校要扩大自身对网络管理的影响力,要大力向全社会宣传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唤起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推动党和政府对网络的依法有效管理,夯实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以文化为载体,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要素分解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中,加强网上文化建设,是高校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高校开展的网上文化建设主要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参与建立相对现实社会主流文化而言的网上虚拟空间人际交往的主流文化,充当积极参与者、对社会动员者和各种力量的重要平衡者与引导者,使这个重建的过程变成对现实社会文化形态理性地扬弃,使网络文化变成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个层次是在一个相对小的特定网络环境空间里建立具有一个地域或者一个群体

特征的专属文化,例如网上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等,以之作为高校参与整个网络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以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体现出来,办好活动,是高校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方式。高校在网上组织活动必须满足青年的精神生活需要,同时要与青年的现实社会活动紧密相关,找出青年共同的兴奋点;必须高度重视增强活动组织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把工作做活。

3.高校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导向体系。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自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本方针。继续强化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着重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在青年当中

大力弘扬科学有益的网络生存方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品格。

其次要建立牢固持续的动力支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为市场经济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并且紧紧跟随信息社会的前进脚步,从观念到技术手段始终保持动态的调整与创新。

再次要借助并建立动态的调控体系。这个调控体系包括:国家为规范所有行为体的网络行为所订立的法律、法规和基本道德准则构成的行为标准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科学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价体系,以及要长期致力于改进前瞻性的、思辨性的工作发展规划。

还要重视利用网络的监督功能健全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约束体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正视网络的监督功能,大胆利用,严格自律,并且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创

新精神,提高整体素质、领导水平和为青年服务的能力。

4.高校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要格外重视保持科学的领导方式并不断加强工作队伍建设。高校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要采用扁平化、网状的领导体制。一名优秀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者应该率先具备五种意识:讲方向、顾大局的政治意识,着眼经济建设、立足青年要求的服务意识,大刀阔斧利用网络、建设网络的阵地意识,遵循规则、积极主动、平等参与的务实意识,紧跟形势、超前发展的创新意识。

不断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对骨干的培养,让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他们发挥才干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是高校不断加强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造就人才,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人才。要把对骨干的培养、使用作为当前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命脉,努力造就越来越多的才德兼

备的优秀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是高校不断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2]陈恩海。浅谈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6)。

[3]唐之享。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J].求索,2000,(5)。

[4]陈瑞丹。网络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3.[5]李先海,刘艳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04)。

[6]宋杨,张涛。基于网络文化特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7]张俊洁。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8]秦佳红,孙红红。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行的时代[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

第二篇: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对象变化作出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科学性、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才能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发挥新优势、继承好传统、体现新作用,也才能使企业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适应时代变化的必然要求。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新时代,出现了并将继续出现一系列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从国内看,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深刻变革,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特别是经济运行方式的重大变化,必然引发利益关系的重大变化,引发新旧观念的碰撞和思想波动,引发人的思维、行为、生活全方位的深刻变化。从国际看,我国在扩大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和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同时,西方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错误思潮也会趁机渗透,中外文化的相互激荡、新旧观念的对立冲突、信息网络的普及运用,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建设“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使我们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思路,由过去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构建和谐社会,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新跨越期,这个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在我国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呈现多元交织、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社会和谐发展,怎样构建和确立和谐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等,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从总体上来看,面对不断加速向前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面对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成员利益诉求方式的多样化,思想政治工作在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队伍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突出表现在创新不够、1苍白滞后、缺乏生机与活力。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观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首先实现自身观念的更新,以发展的眼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同时,以自身观念的创新带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突破。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竞争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真正建设一支理论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深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高度正视和科学分析当代中国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加大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力度,科学回答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明理、解惑、激励、鼓舞的作用。

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作风意志培养,不断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加强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人们的业务素养,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加强市场意识教育,克服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竞争、风险、效益观念;加强权利、义务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对待和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根据职工群众求知、求美、求健、求乐、求新的需求,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以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方法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应不断创新和改进。要彻底摒弃那种单纯“说教式”的工作方式,克服那种只讲大道理的传统的教育方法,按照“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的要求,借鉴社会学、心理学和企业文化等理论,创造更多生活活泼的具体方法;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和网络工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要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把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思想引导行为规范结合起来,把先进思想、价值观念和具体要求融于行业、企业、社区、学校的规章制度之中,使人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指包括组织领导、责任制度、部门结构、信息传递、运行保障等在内的整套体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完善、健全的机制保证。要从单

位、部门的性质、规模、特点出发,灵活机动地设置工作机构,配备政工干部,既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完整性,又要体现基层单位联系实际的灵活性。建立“一岗双责”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变“两张皮”为“一体化”。建立覆盖上下左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能及时反馈各个层面职工的思想动态,这样才能做到发现早、解决快,主动及时地把思想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在全面、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建立规范、有效的资金投入和保证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投入机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第三篇: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可分为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创新的本质,是通过对现有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形式、运作思路和思维习惯的突破,优化配置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功能。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创新,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形成互动,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形式创新,就是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属性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把工作对象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对待,研究和探索实现互动的形式。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创新,也是由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不同,教育形式也应不同,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内在地要求形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创新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当前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探索“兴趣引导”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用兴趣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接受教育。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在把握其兴趣的基础上取得共同语言,既便于增进沟通了解,也有助于减少排斥和逆反心理。在“兴趣”的引导下,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使其在自然、融洽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探索“需求满足”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人们的不同需求,开展相应的工作,以走进其内心世界,拉近与受教育者的距离,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对下岗失业人员及困难群众,首先应考虑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然后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探索“快乐体验”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让受教育者在体验快乐中受熏陶。当人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自己是一种思想管束和制约时,便会对教育产生隔膜,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如果把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放到一系列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体验的活动中,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有效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去。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可以使受教育者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探索“群体感化”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以群体氛围促进个体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群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个体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放到群众环境中进行,通过群体仪式使受教育者得到感染。探索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规范化、程序性仪式,增强教育、感化的氛围,可以达到用环境教育人、熏陶人、塑造人的目的。

第四篇:论高校德育的创新范文

论高校德育的创新

摘要:处于社会转型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必须结合大纲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大众化教育相一致的创新型人才,以全面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德育;创新;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14-03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德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成果;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改革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经验。”大纲为高校进行德育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德育内容的创新

高校德育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道德需要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个体道德的发展水平,高校应本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创新高校德育内容。

(一)德育内容要具有渗透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道德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高校德育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把德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内容创新要从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远离生活的道德内容缺乏说服力,与学生难以产生共鸣,那些与学生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要及时补充到课堂中。特别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弘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形成的革命传统道德,把贴近时代、具有亲和力的德育内容融入教学中。如抓住社会的热点,像神舟飞船发射成功、申奥成功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把党的好干部,如以焦裕禄、孔繁森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以牛玉儒、任长霞为代表的为民精神,融入教学内容。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就是要将这些精神财富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二)要转变学生重智育轻德育倾向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一百周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江泽民的讲话指明了高校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又要学会如何做人立身社会。德育不同于智育,它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导之以行。因此,高校要把道德教育贯彻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为人处事和言行举止教育,从理论高度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加以科学引导,使学生获得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成为政治坚定、思想端正、学习勤奋、法纪严明、身心健康和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三)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高校的德育任务决定了德育创新必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学风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内容充实到德育内容中,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把道德教育同正确的道德评价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同对学生启迪诱导融为一体,发挥道德的劝导力和说服力的功能。树立德育致用观,不断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德育方法的创新

德育方法的创新是德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科学方法,努力实现德育方法的多样化。高校德育应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方法引导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人,用高雅的校园文化熏陶人,用高素质的队伍带动人,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建立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

高校德育工作要围绕和谐校园建设,科学地建立一支以行政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员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在德育中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首先,要选聘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具有奉献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强、社会阅历丰富、关心学生的人员充实到德育队伍中,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其次,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德育工作队伍。使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充实在德育工作中的辅导员多数是出生于80年代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这支德育队伍并不稳定。因此,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要从“抓稳定、重选拔、严管理、高待遇”上下功夫,造就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工作队伍,使他们成为学生管理专家、学习解惑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和生活解答专家,切实提高管理育人水平。再次,要重视德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用以指导学生中出现的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情感等各种困惑,做出合理的解答。

(二)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校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创新德育模式,一是要从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模式向主体性德育模式转变。现代高校德育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满足大学生强烈的内在道德发展要求和道德期望,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灌输式德育教育模式。传统的灌输式德育缺乏对学生个性人格修养的尊重。而主体性德育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主体性道德人格为追求目标,以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为目标基础,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最高价值目标,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性实践将内隐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外显的道德行为。二是要探索实施情感型的德育模式。情感教育就是通过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交流,增强相互了解和信任,创造一种人格平等、关系融洽、情理交融、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重视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感染作用。情感教育是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德育工作者要走进教室、深入寝室,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和心理辅导,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把自己富有感染力的人格力量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做学生思想上的学者、行

为上的模范。

(三)优化德育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高校要大力营造一种健康、文明、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德育环境既包括有形的自然景观、浓厚的人文景观,也包括无形的校风、学风、班风等校园文化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等。良好的校风是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环境资源,它具有强大的内聚力、约束力和感染力。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这种经过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的教育资源能最大限度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借助于校园文化所特有的功能,将德育融会于文体活动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

(四)优化网络德育

《意见》指出:“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全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要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道德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一是专人负责制作内容丰富的德育校园网站,图文并茂地传播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这能使德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通过网络,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学生留言版及时为学生解答实际困惑问题,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二是“两课”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防范和自我鉴别处理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中的糟粕。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法制宣传教育、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在德育中的优势。三是改变观念,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拓展高校德育课堂空间。高校德育网站应注重弘扬民族传统精神,科学地对待外来文化,使学生将多种知识、信息相互碰撞,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校园网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平台和新渠道,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识别能力和网络伦理意识。

三、德育理念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依据。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一是要确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素质德育观。高校德育理念创新是对德育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等进行的创新,传统高校德育理念缺乏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理解,侧重讲理论,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这种观念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德育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创新和践行德育理念,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中。二是树立全员德育观。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德育既要在学校内实施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的育人模式,还要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系统,共筑良好的社会育人机制,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服务。

责任编辑:金华宝

第五篇: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本站推荐)

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号召,充分反映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6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迅猛发展,这为我们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同时敌对势力也在利用互联网阵地,在政治性突发事件中,歪曲事实,挑拨是非,扰乱人心。国内改革处在重要时期,发展处在关键阶段,前进道路上会遇到种种风险和考验。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一方面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思想,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糟粕也必然乘隙而入。无论是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都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特别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性。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也有少数人理想动摇,信念淡薄,有的甚至跌入犯罪的泥坑。党必须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顺应和反映时代要求,科学把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脉络,积极引导社会心理,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健全法制,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党必须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针对性上做好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动员和团结广大群众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克服各种错误的思想和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加强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来源于理论上清醒和坚定。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认清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牢牢把握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不被暂时的挫折所困扰和动摇,始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经受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才能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驾驭全局,在关键时刻把握方向,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明辨是非。历史经验证明,只有理论的成熟,社会才会成熟。只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才会成为伟大的党。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这就需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教育和引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沿着十六大指引的方向,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从严治党,党要管党,依靠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一定要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从严治党,注重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认真抓好党的思想建设;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真抓好党的政治建设;一定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认真抓好党的组织建设;一定要从严治党、清除党内腐败现象,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抓好党的作风建设;一定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认真抓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要管党,需要逐级建立和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在党委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的党建工作的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一定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

群众,提高群众,发动广大群众参与。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和教育,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把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通过开展各种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让广大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多做一些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诚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使广大党员和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鼓励群众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诚实劳动取得合法利益。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正当的物质利益作为群众积极工作的动力之一。邓小平指出:“不重视物质,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要给予物质利益奖励,以推动人们积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利用物质利益这个动力,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既讲物质利益,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如果一个党、一个民族不倡导奉献精神,社会就不能进步,这个党、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如果共产党不提倡广大党员发扬奉献精神,这个党就会失去先进性,失去人心。一个人如果只讲索取,不愿奉献,那就失去了人生价值。不能把物质利益原则与奉献精神对立起来,物质利益是基础、奉献精神是目标方向,是人生追求。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信念,“天下为公”、“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公心,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五、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制度建设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但也要靠政策制度和纪律的约束。教育和制度建设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两手,缺一不可。

正面教育是通过必要的灌输,用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认识和道德觉捂。使受教育者身心受到影响,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和政治素质,成为遵守社会规范、能够为人类作贡献的人。制度建设就是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按照公共的要求和规范参与社会生活,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要建立一套保证完成培养人才任务的管理制度,逐步走向法治之路。应从规划的制定、保障措施、投入机制、工作评价等方面入手,从人到事、从上到下都建立健全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要实行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本部门工作相结合相渗透的“一体化”工作机制;还要致力于制度创新,探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制度,使各级组织在制度原则下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由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是通过内在的思想约束人,制度是通过外在的约束来管理人。只讲正面教育,不讲规范和奖惩,正面教育就没有约束力,就会变成苍白无力的说教;只讲制度,不讲思想教育,制度就失去群众的诚服,导致野蛮粗暴的管理,社会就没有正确的导向。把教育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互补互促,才会相得益彰,发挥它的最大效果。

六、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关键是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

身教胜于言教,示之以行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党的各级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保持一身正气,这是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增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极为重要。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应在“立行”和“立言”上为人表率。党务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行为准则,正确对待人民交给的职位和权力,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觉悟,在个人风格、学识、才能等方面加强修养和锻炼,提高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领导者作为表率,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从政、掌权为民,就会大大发挥党的建设效能。领导干部作表率也是“三个代表”的要求,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凡是要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一事当前,先考虑群众的利益,才能为群众所拥护、所接受。领导干部作表率也是光荣的革命传统,革命战争年代的一句口号是“跟我来”,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和平建设时期,产生了焦裕禄、孔繁森、汪洋湖等一批优秀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按照江泽民“七一”讲话要求,“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首先要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只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勤政为民,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用自己的良好形象来体现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说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群众就会信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就会产生巨大的威力。

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系统工程,需要齐抓共管,与时俱进。

第一、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建立健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制。

邓小平指出:“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通过加强、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改进和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

首先是内容创新。党的建设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广大党员培育成为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提高领导班子为重点,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增强党的战斗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完善监督机制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从严治党,清除腐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同时,要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既讲理,又讲情,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困难和矛盾,消除产生各种思想问题的根源,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实富有时代感和科学性的教育内容,才会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这要求党务工作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缜密的思维能力。

其次是形式和方法创新。党的建设要把握客观实际的发展趋势,高扬时代精神,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根据每个人在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同人群所需的不同形式,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这种差异区别对待,以增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特别是要针对知识分子追求尊重,渴望平等的思想特点,党务工作者要克服居高临下的做法,在平等探讨、相互交流中达成共识,形成一种宽松和谐、富有吸引力的教育环境。

再次是手段和机制创新。要根据新形势和新特点,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统一起来,要抓好“两个结合”:一是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二是对党务工作者的考核与单位工作效果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正确执行。

第三、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更新和手段的现代化,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的出现,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也影响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互联网有交互性、全球性、匿名性、边缘性和开发性以及由此给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复杂性的情况,要加强对“网络”和“网民”的研究。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拓展了空间和渠道,但同时也给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各种困惑和挫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网上宣传。要组织专门力量,制作一批思想性强、趣味性好的多媒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软件,直接上网,以占领网上阵地。要针对互联网信息双向选择的特点,必须增设合适的具有吸引力的多种栏目,丰富其内容,使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要根据信息网络化的新特点,大力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技术含量,充分运用现代传播媒介,研究在网络上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与途径,不断扩大和丰富工作载体与手段,改变空洞说教,增强实效性。

下载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我们迅速组织了深入学习......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瑞州医院汪丽君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因此,必须以创新求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 首先内容要......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的思考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就是按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建立一个用以考评思想政治工作绩效的体系,采用一定的方式和程序,对企......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如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优势、发挥效力,着眼于企业改革和发展,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原创: 上海市政研会进入新时代,上海高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创新教书育人思路及方式,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12122617301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关于转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学院、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学校工作中十......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纪要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纪要 文档编号:1125 3月18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任彦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王湛副省长出席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