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班级管理中差生排座位1
在班级管理中,有一个班主任每每会遇到的小问题——学生座位的安排:貌似很小,学问很大。好的座次安排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带动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良好班风;关键是要“好”和“科学”,应该充分体现民主和科学原则。反之,班主任的“一言堂”学生可能会很反感,家长也会有很大的意见。
在我带的班级当中,一般新学期起始之初,我会要求学生根据:对自己学习“最有帮助”、“双方自愿”原则——自己选择同桌,汇总结果;然后安排,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至于坐在哪一排,基本遵循高矮的原则,这样的争议性最小、也相对科学。并且班会上调好座位后,我会通知全班的孩子们现行座位暂行两周---三周,这个阶段叫做“尝试期”。
做法分析:
1、对自己学习“最有帮助”,是引导孩子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且我也会跟孩子们说:这个最有帮助是你说服我的最主要理由,学校是大家学习、生活的场所,老师希望大家努力、愉快,但是我们不能只有愉快,而没有效果,纪律混乱。
2、“双方自愿”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我会跟孩子们说:要尊重他人的意愿,并且学会拒绝。你愿意,同学不一定愿意啊,要尊重别人的想法;并且,自己想一想为什么人家不愿意呢?教育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并且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3、“尝试期”是班主任观察班级问题、学生情况的关键,开始孩子们可能很兴奋,座位安排好后班级纪律不一定会很好,甚至可能很混乱,但是要坚持;“民主”是需要代价的,呵呵。我想建议大家的是,这个可能很混乱“尝试期”是我们发现班级问题的最好途径啊,而且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在逐渐认识:“也许我最喜欢的,不一定是最适合我的”。至于这种做法学生们的支持率,大家可以不用担心。
2--3周后,班级座次进入“调整期”,针对前段时间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全班分析讨论:这样的座位你觉得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反思,肯定好的组合,分析原因;举出问题,寻找问题产生原因。然后找主要出现纪律问题的学生(座位组合)个别谈话,说明这样组合问题所在。这是尊重学生的要点,孩子们毕竟是孩子,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选择可能不是最适合的,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问题组合”中,孩子们会主动提出服从老师安排,调换适合的座位。最后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座位,体现“民主”和“科学”原则。
做法分析:
1、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班级的主人是学生,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工作要得到学生的肯定和支持,“尊重和理解”是第一要素,我们对孩子们有“好心”,但是如果孩子们不理解,我们的工作会遇到很大阻力,这样“吃力不讨好”,还很可能没有效果的事情是我们的最初的期望吗?对于问题的处理,我们是不是可以更人性化呢?
2、孩子毕竟是孩子,想法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不是很成熟;班主任的角色中,我觉得应该是:理解———尊重——建议———引导。孩子总要成长,而实践工作中,我发现事实证明孩子们的选择也会越来越理性。
以上仅仅是我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点想法及做法,希望能和各位同行、专家们互相探讨、学习。
第二篇:浅谈“激励”在班级管理中
浅谈“激励”在班级管理中
cms
浅谈“激励”在班级管理中
何谓激励?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有过精辟的解释,“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给以动力,唤起愿望”。教育理论表明:激励是通过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推动学习活动,以取得更高的效应性的方法。作为班主任,除了“传道、受业、解惑”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在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激励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心理因素形成积极因素尤为重要。“激励教育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对学生所进行的激励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设立目标的激励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如果能运用目标激励,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奋斗动力,明确行为目标,班级的管理工作和工作质量就能事半功倍。
1、确立班级大目标
开学初,根据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及中心任务,我先和班干部带领全班学生商议确立班级奋斗的大目标,如争先创优、成绩考核、日常工作评比、团队发展等,并制定实现目标的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不断遵循目标,努力创造,不断发展,阶段提高。除此长期目标外,还设立阶段小目标,落实到具体周、日,每周一班会上结合上周具体工作检查进展,纠正偏向,改正不足,进一步确定下一周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2、确立个人小目标
接着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学期初,我让每位学生填写半学期自我争取总体具体目标一览表,让学生按照班级总体目标落实到个人思想行为、纪律、学习、日常集体生活表现上。半学期阶段性考试后,量化总结,分类褒贬,分析原因,适当调整,促其进步,在对半学期奋斗目标实现情况验收的同时,重申再明确下半学期的奋斗目标,一步步,一级级地激励学生不断上进。
3、确立特殊学生帮扶目标
对于差生,根据具体情况,与其协商,实行目标同等,时空灵活暂时性做法重于警示他们,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转变。同时每周进行两次谈话,周一上午提出当周具体要注意整改的内容和应注意的事项,周五下午进行一周小结,及时肯定进步,并指出仍然存在的不足。这样一周周的坚持,一点一滴的转化,反复的教育,不断激励,违纪学生的违纪频率就会下降,违纪人数就会减少,违纪程度就会减轻。
二、讲究语言的激励
情感激励中,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件事情,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班主任每天与学生交往频繁,在情感激励中,要善于讲究语言表达的方式。1、表扬性质的激励
“表扬性质的激励”就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借助学生自身的优点激励其克服不足之处,要对学生的好思想、好习惯及时热情地加以肯定和表扬。恰当地表扬,对学生个人有利于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对学生群体则有利于形成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去年,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位黄小川同学,他学习积极性极差,上课总走神,作业也总没按时完成,且书写马虎,学习成绩在班里属差生行列。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黄小川同学在浇花时是那样地认真、用心(他是负责浇花的),跟学习上的他比,简直是判若两人。我就走过去对他说:“小川同学,刚才老师看到你浇花浇得好认真好用心,难怪我们的花能保养得这么好。”他自信地笑了。我接着说:“小川啊,其实你认真起来还真不赖,干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有这种积极认真的态度,如果你学习上也能这么用心的话,你的学习也一定很棒。你说是吗?”只见他有所感触有所领会地点了点头。我意识到应该对他加以鼓励,于是及时在班上表扬了黄小川同学,并“任命”他为“护绿”督导员。同时,我在班上强调:“黄小川同学现在是我们班的班干部了,我希望所有的同学以及班干部,都要向黄小川同学学习,学习他认真工作的态度。”我看到有同学向他竖起大拇指。第二天,我发现黄小川同学上课的精神比以前集中了,作业也同大家一样完成了,我还特意找了他的作业本来看,结果发现:他不但完成作业,而且书写比以前工整了些。我又及时在班上表扬了他,并在课后找他谈话,鼓励他。从那以后,我慢慢地发现,他逐渐改变过去的不良习惯,更加自信,学习认真,课堂基本上能专心听讲,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书写也有所改善。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现在已处于中等水平了。
2、期待性质的激励
班主任对学生的充满期待的言语,可以给学生肯定的信息,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好的信心和决心。记得前年,一位在级上出了名的调皮学生,转入我班学习,我在班上给他以简短而善意的介绍:“这是我们的新同学小忠,他在学校是一个诚实活泼的学生,他的名字可以为证(同学们友善地笑了),今后,我相信他一定是我们班的一个优秀成员,到时候,你们可以作证。”课后,小忠感激地对我说:“谢谢老师对我的充分肯定,我以前的班里是歧视我的。”此时,我明显地感觉到小忠感受到了老师的期待和同学们的友爱。心灵受到一次深刻的震撼,自尊和自信得到了机遇。后来,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纪律性日渐加强,从根本上改变了坏习惯,操行全优,成绩比以前大大进步了。
三、重视榜样的激励
1、教师身教的激励
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是因为,对学生来说,班主任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其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给学生留下终身不可磨灭的形象。学生有渴望求进步以及完善自己的内在要求。因此,班主任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的,老师首先要做到。具体来说,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语言习惯、生活方式乃至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需要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而教师威信的树立主要靠“身教”。有位教育者说过:“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因此,我处处从严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事不苟且,从坚持早到校、勤跟班,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到凡事以身作则,办事有始有终,从保持奋发向上、刻苦勤奋的精神,到言行一致的守信美德等等,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以令率人,不若身先”,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需要振聋发聩的讲话,有时又需要和风细雨的滋润,有时还需要“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以身作则的行动。
记得有位作家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人之相尊,贵在尊义”。这句话很适用我们做班主任的老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努力按教师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修养自己良好的师德,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融洽,身教言传,做起班主任工作就顺利得多,激励的效应就能明显显示,自身也能从中感受到愉悦。
2、先进人物的榜样激励
先进人物的言行具有导向性。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容易对那些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从内心深处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同时,也重视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激励作用。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中的先进人物更具现实性、可信性,也因此更具可比性,更易为学生接受,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学生会用他们的事迹对照自已的言行,检查自已的不足之处,引起自愧和内疚,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已的不良行为。
因此,我在班里设置荣誉专栏,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及有关竞赛获奖者的荣誉证书,并相应地利用班会,结合本班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激励和约束学生,更能发挥群体效应,形成有特色的班集体。
四、建立制度的激励
建立激励制度,可以促使激励机制一系列的工作,保持经常化、具体化,达到量化,可体现,也容易操作,便于情况掌握,显示工作效果,具体做法是根据班期初确立的奋斗目标、班集体日常有关要求、个人有关行为规范、创优争先、学习状况、成绩升降等,分列项目,分项定分,给予嘉奖,积分累计,便于班主任对学生个人的掌握,也利于形成学生群体中的彼此比较对照,明确差距,激发比学赶帮的行为。
目前已经完善起来的制度做法主要有:
1、学习状况及成绩奖励量化办法
内容具体包括学习积极性发挥情况、学科考试分数情况、个人成绩升降情况、横向比较情况,分别定出嘉奖分、基本分、应降分进行实施这一办法,体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两方面的统一要求,即学习态度和成绩的要求,利于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永攀高峰。
2、各种竞赛活动优胜者奖励加分办法
各种竞赛活动的优胜者奖励加分,规定获得班级、年级竞赛优胜者嘉奖5--10分,获得校性竞赛优胜者嘉奖10--20分,以此类推,县级20--30分,市级30--40分。各种活动中表现突出者也相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加分。
3、岗位服务分
我班的管理理念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为激励发扬集体中服务精神,也给予量化嘉奖。包括班干部、组长、科代表都是相应岗位的服务者,给予一定的嘉奖分数,故而理应享受一学期30--50分的服务报酬,每半学期结算一次。服务者实行民主选举。岗位竞争。凡为班集体服务的人和事,分别给予嘉奖分数。
4、违纪学生的扣分
对于违反日常生活常规,如迟到、旷课、没戴校章、抄袭作业或不交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等的违纪,一般扣分较少,均在5分以下。对于上网、打架斗殴等重大违纪者则加大处罚力度,一次既扣20分,又通知家长配合教育,然后警告学生时刻提醒自己,明白哪些事坚决不能做!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5、建立自检互评制度,每一学段,根据学校中心工作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上的安排,进行自检互评活动,让学生根据阶段个人小目标及内容,自我检查、自报分数,然后按组进行互评,班主任最后评定分数,自检互评制度可以引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工作回顾,比学赶帮,互相激励。
激励体现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艺术,是激发班级活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好方法。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正确把握激励时机,正确运用各种有效激励方法,这样,既能融洽师生情感,又能切实提高班级凝聚力和活力。
第三篇:在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
在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
这是多年来每位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差等生和优秀生是相比较而言的。差等生通常是那些在品德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中为数不多,但因经常犯错误或学习落后,给教师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品德、学习都是很差的学生,他们为数虽少,但能量不小,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和了解他们的特点,以及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教师对差生的热爱是做好转化工作的根本。一般来说,老师对差生是不喜欢的,甚至讨厌。因此,老师和差生之间就筑起一道无形的墙。特别是教师如果从感情上对这样的学生嫌弃的话,在教育时必然是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爱护少。这样的学生因受批评多,他本能的有一种戒心,就会加速他们向坏的方面发展。这些差生是受了病虫害的花朵;像久患重病急待医治的孩子,应当受到加倍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对他们播下爱的种子。一般学生需要爱,差生就更需要温暖和爱。倘若受到老师的温暖、体贴和疼爱,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这种感情力量无比,这是转化差生的根本所在。
实践证明,一些差等生之所以放任自由,没有上进心,甚至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关键是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和看待问题的观点不正确,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情感上近乎完全失去信心,对学习的重要性不明了。对此,教师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因人而宜,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第一、消除自卑心理。部分差等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因此,教师不能歧视学生,要一视同仁,也不能因其犯错误就大发雷霆,“一棍子打死”;更不能听之任之,放弃不管,这样只能使他们走“下坡路”。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笨,不必存有心理负担,落后只是暂时的。对这些学生还要注重其自尊心的培养,让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老师的抚慰。第二、在情感上接近他们,适当运用表扬艺术。应该承认差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出现反复。教师做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如针对差生经常犯错误,自尊心强的特点,教师要从情感上主动接近他们给他们以关怀和爱护,认为老师对自己充分重视,并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再如,平时上课,老师有意识的让他们帮助老师拿小黑板、作业本等,从而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心理变化,融洽师生情感。无可否认差生最需要教师的爱,最渴望老师的信任与表扬。当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稍有进步,教师就鼓励;作业如果有进步就批上“很有进步”等字样,下次作业就有好转。
2.发现积极因素,激励其上进。
首先,用差生自己的“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道路。差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自身都有一些可贵的优点,只不过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教
师就是要尽力寻找差生身上的优点,即“闪光点”,让他们自己的优点照亮其前进的路。其次,耐心辅导差生,教差生学会学习。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教师转变差生要在发展上下工夫,加强学法指导,教他们学会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在做差生的转化工作中,除了尊重、爱护,处处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爱的温暖外。还应借助各种形式,利用一切机会同他们交流感情:1.经常和家长谈心,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在征求意见中交流感情。2.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施展他们的长处,让他感觉到别人对他的信任感。3.让他们给班主任写封信,谈感想,提意见,从言谈书信中交流感情。
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提高班级的平均分,我们老师都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学习起来有困难的学生身上,而往往忽略了一些有特长的同学。这些有特长的优等生,即使教师把教学内容“滴水不漏”地传授给他,而不再给他以新的“营养”,他还是感到不满足的。久而久之,对学习兴趣减退,能力下降,就埋没了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多为这类学生“充电”,认真做好辅导工作,使这些特长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再得到提高。
继续教育培训要解决哪些问题?
我认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进修与培训,使所有教师能在原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然而,在教师继续教育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往往事与愿违,表现为过于突出空洞的理念和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教师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偏离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目标,导致许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出现形式主义了倾向。往往是讲者头头是到,听者津津有味,回归现实依然是涛声依旧。
再则,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没有完全适应新形势和新课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新理念和新课程较缺乏,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仍占主导地位,培训内容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把理论讲授与实践观摩、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积极热烈、生动活泼的大课堂。
继续教育的重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中小学教师收入不高,时间紧迫,却要年年报继续教育,就因为升职称要继续教育成绩。所以说,继续教育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实现“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落实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着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将我国建成一个学习型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让每一位中小学教师不断接受新理念和新事物,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健全的建设人才。
目前,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与教师专业化成长还存在相脱节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方法单一,“填鸭式”、“满堂灌”仍占主导形式,培训者与参训者还是“讲”与“听”的关系。为此,第一要加强教师培训新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课程共建共享。第二要具备大量的“专业引领”,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师进行专业方面的引导和带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三,教学形式努力做到“新”和“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把研讨、观摩、辅导、交流、讲授等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的大“舞台”。
我们一线教师最期待,最希望看到的是,理念先进、科学实效,确实能突出老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夯实双基,培养能力在常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
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依靠课堂加强学生思维速度、思维质量、逆向思维的训练,还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论证能力。就初中生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讲解完新课后,安排课本中的练习作为速算题;也可精编构思巧妙、概念性强、覆盖面广、有一定灵活性的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快速答题的能力。除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剖析各种题解方法的特点,选择简捷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学生思路时要尽可能考虑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启发学生思考与已知过程相反的过程,培养学生倒过来想问题的习惯,考虑与已知条件相反条件下的状况,构思事物反作用的结果,从而开拓思路,找出解题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途径。坚持经常的、或集中或分散地渗透一些逻辑推理的内容和知识,讲清一些最基本的、最常用的逻辑语句,如公理、定理、定义、命题、充分必要条件等,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演译法、反证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等的论证原理和推理格式,培养学生考虑问题时要做到“出言有本、推理有据”,证题时应概念明
确,思路清晰,考虑问题应周到全面。这样长期坚持的结果,使学生的论证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正确的思维方式得以逐步形成,使他们在遇到题目和考虑问题时,不盲目或急于求成,而是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但使学生学习数学受益匪浅,而且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语文、政治等学科中受益。这样虽然增加了一些内容,花了一些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其效果是长远的,普遍的。
四、适当增加难度,给学生一点压力。
一个人在事业的追求中,只有感受到必要的不安,主动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有一种危机感,始终感受到有一种压力,才能促使他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在每一次克服困难之后,他们便会感受到一种成功的乐趣,并在这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中增强了自信心,求知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第四篇:如何管理差生[定稿]
如何管理与转化“双差生”
学校中的“双差生”(功课和纪律都差),他们深受教师“关注”,老师的眼睛时刻在他们身上转!他们常常觉得浑身不自在,感到受压抑,出一点问题都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市场”于是转向校外,在那里找到对自己包容、吸纳、同情的“巢穴”。他们成了学校中厌学、辍学的“骨干”。当他们在校外“解放”自己不受约束时,他们的行为带有破坏性,处境带有危险性。学校给他们戴上“双差生”的帽子导致:很可能变成真的“问题学生”,不幸的成为未成年人犯罪者的后备队。社会上的污浊乘虚而入,在他们身上轻而易举得找到了生长的机会。
因此“双差生”是班级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要管理和转化好他们,让他们带着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对他们自己对社会都有利。作为一名班主任,作好“双差生”的转化,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转变“双差生”呢?在多年的教学生活中,我认为转化“双差生”离不开“三心”。
一、观察了解“双差生”要“细心”
要想促进“双差生”的转化,必须寻找原因,找准“病根”,摸清“病情”,来“对症下药”。造成“双差生”的原因因人而异,并不是他们本身就贴着“双差生”的印记。作为班主任要掌握真正情况,必须进行调查了解,否则会出大乱子。
小彬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个矮瘦弱,少言寡语,聪明伶俐。有一段时间他很不正常,经常迟到,上课走神,有时还旷课,同学要惹他,他便往死里打。我找他谈话,他总是缄口不言;让他找家长,他总是说父母没时间。后来我从同学中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母亲带他改嫁人,又生一个小弟弟。继父偏爱自己的儿子,从不把他放在心上,也不过问他的学习、生活。在家他稍有点错,继父就大打出手,并且手段残酷。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主动接近他,关爱他。同时我又与家长沟通,商量教育孩子的良策;在班上我号召全体同学去关心和爱护他,使他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后来,我也常常找小彬谈话,希望他理解父母的辛苦,能正确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从此小彬变了,能和同学一起玩耍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他被评为“三好学生”。看到这种情形,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二、帮助“双差生”要有“爱心”
有一位教育家把学校教育比喻成水池,而“教育的水”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教育的奥妙在于情和爱。因此老师要真诚地爱护和关心每一名后进生,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条。“双差生”自卑感很重,如果教师能对他们倾注满腔的热情,真诚的关心、体贴、爱护他们,就像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往往会由消极情绪转为进步力量。
近年来,很多外地打工子女在我校读书。班上的小竹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们姐三个随父母来到张家产,父亲上班,母亲有病;大姐辍学在电机厂上班,小竹和二姐在学校读书。由于经济原因,她们的吃穿与同学产生落差,因此她产生自卑感,一时有了辍学的想法,正巧学校收书款,她就势离开了学校。
我知道了这件事后进行了家访,动员她回到了学校,又给她垫上了书款,让她安心学习;在生活上处处关心照顾她:冬天为她热饭;开运动会、过“六.一”儿童节,给她几元钱,为她些买小食品,使她和同学们一样欢度自己的节日;平时隔三差五为她买几个本子几支笔。这样我们的心理距离缩短了,她对我产生了信任。我又鼓励她树立远大理想,不要与同学比吃比穿,华丽的外表不等于富裕,丰富的知识才是百万富翁。她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把吃穿差看成了耻辱。如今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生,而且还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看着她的变化,一种耕耘收获的幸福溢于我心间。
三、对“双差生”的转化要有“信心”
加拿大著名现象学教育家马克斯.范梅指出:对于教育学理解的实践来说,再没有什么比我们的信任的同情心这种品质更重要了。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用自己的信任帮助孩子发现与展示自己的生命力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与自尊,激励他们去尝试、去选择、去实现自己的可能,以达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我们当前教育的许多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对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丧失希望与信心。我们要善于建立信心,充分相信学生,只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能打开突破口,找到令其转化的“引子”。
小强是我班乃至全校有名的“捣蛋鬼”,平时在校打同学、骂老师、摔椅子、砸玻璃,是司空见惯的。我刚接手时,老师就跟我数落过他的一大堆缺点,并给我提出“忠告”:一定要小心这颗“定时炸弹”,他会不时地让你赶到“战场”去处理事故的。后来我发现,每次活动课我带领鼓号队队员活动时,常常看到他在一旁踏着鼓点,效仿吹号的姿势。有一天他找到我郑重其事地说:“老师,我想吹号”。“你能行吗?”我心不在焉地问。“我行,我一定能行。”看着他那自信的样子,我顺手递给他一只号,他接过号,一手掐腰,紧闭双唇吹出了“55 35-1。我有点吃惊了,问他什么时候学的,他告诉我是旁听并偷着练的。我心里好激动,“好,从今天起这号归你保管使用,你就是鼓号队的一名队员了(要知道哪个活动小组愿意要他呢?)。”此后我不断地表扬激励他,现在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号手,还担负着中年级号队的教练呢?我又因势利导:“如果你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刻苦,老师相信你会取得好成绩的。”半年后,由于他的努力,学习成绩一跃为中游。有道是“能力之花会在批评中枯萎,在鼓励中绽放。”我们要激励后进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使过去被受教师冷落、同学歧视和家长打骂的“双差生”,找回了自尊和自信,昂起头做人。
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面对“双差生”,只有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充满真挚的情感,才能在三尺见方的讲台前,导演出最能拨动学生心弦,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戏剧来。我们也只有把“双差生”教育好了,我们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的教育,完美的教育。
在教育的这方“沃土”上,我们要有“细心”和“爱心”去点燃“双差生”的心灵之火,有“信心”去摸索教育的新路子。
“差生”转化,班主任该反思什么
违纪之后不服管教,甚至与老师家长玩“逆反战”,课堂上最喜爱用一些恶作剧来个“哄堂大笑”以吸引同学目光,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很差……这便是老师心中所谓的“差生”。正如农村的砖窑,烧出的大部分是方砖,但总有几块歪砖。在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中,相对的也会有一些“差生”--后进生。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但现实中为什么会有学生徘徊在“差生”的阴影之下?这其中更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
反思一:对“差生”的转化期望过高。
“怎么又么是你,游某?今天又有什么好事?”一见到被数学老师带到我面前的游某,我心中便不由得升起一股无名火。这个游某,在宿舍,厕所抽烟不知被老师或学生告发多少次,上课睡觉,丢字条,缺交作业更是家常饭。“他上课用字条写一些乱七八糟的话,趁别人不注意贴到一个女生背上,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这课简直上不了了!”听完科任老师的“控诉”,我更火冒三丈,把游某好一顿喝斥。结果可想而知,游某陷入了老师越批评、违纪越多的怪圈。直到初三毕业前的一次“恳笔会”上,在游某的周记中,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陈老师,不知你有没有观察到,在初二下半学期,我可是违纪减少了很多,抽烟由原来的一星期一包少到偶而一两次,作业也是尽量上交,为什么你总看不到我的进步呢?每一次老师把我送到你面前看见你那“包公脸”,我便想完了完了。”
其实,游某的遭遇在“差生”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每当有违纪的“差生”被带到班主任面前,老师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便会产生,既而就很容易导致对差生进行体罚或者精神虐待--挖苦、讽刺、冷淡。数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差生”的转化何尝不像一场马拉松?有的班主任在差生的转化过程中能够走出一条漂亮,成功的路,关键的在于他们能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变成目标的量化--设定一个个小小的转化目标而不是期望一次成功。是啊,俗话说“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点点去做”!在“差生”的转化工作中,哪怕是他们一个小小的转化目标的实现,我们都应该给他们一次加油,一次鼓励。
路要一步步走,目标要一个一个地实现。在“差生”的转化工作中,作为班主任不要幻想一步登天。只有量化目标,才能于转化成功有益。目标能否量化,是转化成功与空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否则,还会有许多在“差生”转化中那种“望子成龙却成蛇,望女成凤却成鸡”的感叹发生!反思二:对“差生”吹毛求疵
“你看你的手抄报,叫你做得工整一点,不要搞得五颜六色,你就不信!”“老师,花草树木我觉得用颜色更能衬出它们的活力!”“不行,这次一定得用素色,差就差,一点教不精!上次作业也是,搞得花里糊俏的,你嫌老师的眼睛还不够老花吗?”何某一撅嘴走出了老师的办公室。
类似何某这样在老师眼中的“差生”,稍一说话做事不按老师要求就看不顺眼,横加指责,吹毛求庛。这样,一是极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他们做事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更严重的是对他们求全责备,要求尽善尽美,处处要他们言听计从,结果往往使他们心中不服,进而引发逆反心理,你越说不行我偏干!致使“差生”与老师闹对立情绪,变得桀骜不驯,爱走极端。
由此可见,老师对于“差生”过于严厉,吹毛求疵不利于他们的转化。在转化中,对于一些不按要求但有“创造性”的东西,我们在提出善意要求的同时,更应鼓励、表扬!
反思三:能否“宽容差生”犯错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有这样一件事,给我印象深刻。他在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逐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回到校长室,那位男生已等在那里,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递给这位男生,说:“你比我先到校长室,说明你很听话。”接着又掏出第二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着低下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法。”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件在别人看来应该严肃处理的事,他却“宽容”的处理了,这种方法不仅独特,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件事告诉我们,在“差生”转化过程中,应该学会“宽容”对待“差生”的错误,他们平时不可避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发生,作为班主任,切忌“盛气凌人”“讽刺挖苦”,一味指责埋怨,既不利于他们的转化,也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当然,宽容他们的错误,并不等于放纵他们犯错,而是以宽容这一伟大而持久的力量促使学生尽快改掉错误。
反思四:能否正确客观地评价“差生”
“田径场上,有你挥汗奔跑的英姿,年级第一的荣誉薄留下你重重一笔:篮球场上,有你奋勇拼搏的身影;你的作文,更是同学学习的榜样;但,希望你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在生活中改掉那娇横的性格,与同学搞好人际关系!”这是我在初一上学期给梁某的寄语当中的话。这个梁某,升上初中不到一个月,因为乖张的性格,全班没有几个人与她说话,在办公室里面对老师的批评甚至有“我父母没教过我,我就是没家教!”的过激言论!但在初一下学期,她不但搞好了同学关系,而且班上事务积极肯干,问她原因,她说:“我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是啊,类似梁某这样的,在老师的眼中,就是一个“上课捣蛋,与老师顶嘴”的差生,殊不知,人人都有积极的一面。有这样一则寓言,对于老师平时对“差生”的评价也许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
一日,鸟类王国派出两个考察组,分别对苍鹰、麻雀,乌鸦进行工作考察。
第一组的考察结果是:
苍鹰:性格、孤傲、没有群众基础。
麻雀:爱闲言碎语,喜欢搬弄是非。
乌鸦:爱说别人的坏话。
第二组的考察结果是:
苍鹰:业务水平高,进取精神强。
麻雀:能深入基层,群众基础好。
乌鸦: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
两组不同的人,不同的眼光,同一种事物,却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所以,班主任在评价“差生”时,更应用积极的眼光,看到差生的“寸有所长”,给他们做出积极的评价,一旦发现闪光点就要及时肯定,一个微小的进步,也一定要及时的鼓励。这样,他们的许多潜能和情感便会奇迹一般的激发出来,更利于他们的转化。
俗话说:不知哪朵云彩有雨!作为一个班主任。在转化“差生”工作中,要多一点反思,才能对“差生”唱出“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困难的事”的乐曲!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第五篇: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关注细节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关注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美国著名成功学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的人能更容易成功。这些话,相信很多人都懂,但是往往我们都没有留心去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小事做不好,更不能提大事了。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注重细节,留心细节,往往你就比别人更容易成功。在班主任工作中,往往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教育的质量。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而又繁琐的育人工作,可谓“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就必须在细节上下苦功夫,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关注细节是成功的秘诀。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我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对于一个敬业爱生的老师来讲,教育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我们的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无小事,事事要关心。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必须关注细节
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他们个性鲜明,性格不同,心态各异。这就需要教师顾及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教师的评价能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
教师对学生获得的成功和进步应给予真诚的肯定与赞扬。鼓励是流淌的小溪,是教师手中的太阳。喜欢鼓励学生的教师,像是清晨的一缕曙光。往往老师一句体谅的话能使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恢复信心,几句引导暗示的话能帮助学生冲出迷雾,走出误区。
学生的品德养成更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更要在教育中抓住细节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一些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小节”,往往能反映一个人深层次的素质。大人是这样,学生更是这样,因为他们不会掩饰,在他们的言行中,多的是真实,少的是虚伪。那些“坏学生”、“差生”,老师往往很难发现他们的优点。但我们只要用爱心去体察,用公正的目光在细节中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的这一面,连我们许多优秀学生也不及的。的确,每个学生都有品德上的至高点,我们往往缺乏发现,原因是我们忽视了细节。
二、身先士卒,做学生的楷模
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是最具模仿的人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模仿对象,一个老师为了你的学生能在你的影响下健康成长,让自己成为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人,必须要时刻要求自己。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上课自习按时,自己却经常迟到,这样的话,对学生的教育就会事倍功半。一位著名的教育泰斗曾说过,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们希望学生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而老师却不能带头执行。从而让学生行成一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思维,对学校及社会的各项制度就只能是被动的执行,缺乏自觉行,当失去监督之后就不能很好的遵守。具体体现在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遵守课堂纪律,自习总存在着讲小话的现象。在各校的贴吧里就经常有学生对学校里这种情况的控诉。而老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让学生自觉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有个很深切的体会。上个学期,我班的教室里总会有一些纸屑,每次我去教室总是要问,一天,我到教室,看到地上有纸屑,我就弯腰把它捡了起来,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我觉得普通的不能在普通,可当我抬头时,一件让我很震惊的事情发生了,我班有很多的同学都在低头捡自己座位边上的纸屑。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我突然意识到学生只是在模仿老师的行为,在行为和制度面前,老师不应该只是指挥者,更应该是学生的榜样。无声的行为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而老师的一言一行正好是学生学习的表率,所以老师在自己的言行上要特别注意细节。
我们常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好的图画。”但我要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但也可以画最糟糕的图画。”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去引领他,影响他。“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我们都明了的事情,那么,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早上到班级,看到地上不干净,赶紧拿起扫把扫干净;课桌不整齐,就赶紧排排整齐;地上有纸屑了,赶紧弯弯腰„„用你的行动为孩子做一个榜样,为孩子创造一个洁美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的孩子,一定也会像你一样去做的。
三、把班级日常管理中贯切落实到细处
日常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一个班级是否能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做好日常管理有许多策略,但我认为首先要做好下面三项工作。首先、在安排上关注细节,明确目的和职责
班级日常管理千头万绪,有时候班主任往往会有不知如何入手的感觉,做了这样忘了那样,整个就是一个“忙乱”。那么就是要对班级日常工作进行排队分工,让工作井然有序。举例班级卫生的变化,就是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明确了,同时也及时检查了,所以学生的责任心加强了,效果变好了。其次、关心体贴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成长中的各种细节
做班主任的,要眼中有班级,眼中有学生,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学生的身体状况,情绪;学生对班级是否关心,对同学是否和善„„要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就要在这些“小节”上下功夫。比如,我对班上学生的发型、服饰都有严格要求,绝不许违反学校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看到有学生衣服敞开,我都要提醒他拉上拉链;看到擦黑板的同学图省事,在讲桌边沿上使劲磕灰,我提醒他们这样不仅会在讲桌上留下难看的灰迹,飘洒的粉笔灰还会危害前排同学的身体健康;运动会上,听到有同学为自己班喊“加油!”而对着别班同学大喊“漏油!”时,我提醒他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要学会欣赏对手的出色表现„„教师随时关注学生成长中的这些细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帮助学生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让他们受益终生。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这些细节中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及时做好教育工作。第三、以小见大,以学生的细微闪光点来多激励学生
原来我班有一个男生,上课总是不认真,课后总是于一些不想学习的同学一起玩,不思进取。一次他父亲来看他时他还特意的送了父亲,并对父亲来看他表示感谢。对他的这种孝顺父母的现象我马上提出乐表扬,没想到就在他身上起到了作用,以后他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都会想到父母在为自己的学习机会做出了多大的努力,并再三向我表示,虽然他的基础不好,他会努力的赶上来的,不会愧对父母的拳拳爱心的。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丝丝亮点,及时表扬。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赞扬中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从而进一步激发上进心。
如果在一个班主任眼中,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枯燥而令人讨厌的,那他见到的,永远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些令人讨厌的事、讨厌的人,如学生又犯错了,又扣分了,领导对自己的工作又不满意等等。如果在一个班主任眼中,班主任工作是一件令人愉快的活儿,那么,你眼中的学生个个是那么聪明可爱,你的学生家长是那么的善解人意,你的班级是那么的充满活力,你的工作是那么的富有魅力!
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繁琐的工程。这个工程虽然庞大而复杂,却也是由一个一个小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在其中隐含了教育的大道理。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关注细节,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和管理我们的学生。关注细节,抓在细微处,并落在实效中,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班级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