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溯码解读
罗建民解读2210号公告和奉献广东二维码试点做法
2015-02-03 09:29 来源:大华农微信号 查看:1095次
导读
近日农业部发布第2210号公告,全面推进兽药二维码标识制度。笔者见证和组织了2014年广东的试点,参加了全国试点工作总结和技术研讨会。现就围绕近日很多企业的咨询,利用周末时间对广东试点情况和对2210号公告的学习理解与贯彻执行,提出以下看法,供参考,也算是个统一回答吧。
一、广东试点的主要做法
广东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方法,做好兽药行业先行先试工作。2014年2月农业部启动首批国家兽药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试点工作以来,广东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领导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兽药二维码追溯系统试点工作。
一是7月份争取农业部在肇庆为广东举办国家兽药产品“二维码”信息系统运行培训班专场,部兽医局和中监所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向朝阳副局长作重要讲话,为推进试点打下扎实基础;
二是企业参与积极性高,2批试点全省共有30家生产、2家经营企业和2个县级主管部门成为试点企业和试点监管单位(去年12月又有森亚1家厂和农保公司的6间连锁经营店注册成功和领取了密钥),约占全国试点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国试点第一省,肇庆大华农建成了我国首条兽药二维码自动化采集生产线,并接待了各方领导十多批次的考察指导和省内外企业的参观学习;
三是我省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站的高望的远,全部参与试点,为确保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疫苗从8月1日起全部赋二维码上市打下坚实基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是省农业厅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使用二维码兽药产品。发出《关于推进国家兽药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追溯系统试点期间,省农业厅和各市在实行政府采购招标疫苗、消毒药时,要把有二维码标识产品作为加分项,以实现重大动物疫苗、消毒药可溯源,强化质量监管。要求广东省300家重点生猪养殖场和温氏集团等畜牧龙头企业要率先垂范,首选具有二维码标识的兽药,切实履行养殖企业是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省农业厅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帮助试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团购国家兽药产品追溯系统终端(PDA),举办兽药生产线二维码采集设备交流会,及时为试点企业解决如何印制二维码和生产线改造难题,现场观摩有关设备,帮助试点生产企业解决大批量生产兽药二维码采集问题; 六是畅通交流渠道,建立广东二维码QQ群,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工作人员在QQ群里及时直接解答试点企业对二维码试点的疑难困惑,试点企业彼此交流经验体会,互相学习提高;
七是2个多月前,通过广东动保QQ群,提醒未试点企业加入广东二维码QQ群,先行学习先行注册,以免届时系统塞车。
二、学习2210号公告的体会
如果说试点期间大家还在观望或者唠叨,那么公告发布后可以得出明显结论的是,一是先试者已取得先机,积累了经验,正如本人所说“谁试谁受益”;二是现在全国1800多家兽药生产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机会和成本均等,任何唠叨和怨天尤人都无济于事;只有马上组建班子、指定人员、制定具体方案,抓落实抓执行才是上策。
(一)时间很紧,错过限期会有什么后果你懂的
1.定点疫苗厂家的重大动物疫病疫苗,从2015年8月1日起,必须全部赋二维码才能出厂、上市销售。已赋二维码的重大动物疫病疫苗产品,不再加贴现行的防伪标识。请数数指头看看过完春节还有多少天,急不急?!
2.所有兽医生物制品、兽用原料药和兽用处方药类产品,从2016年1月1日起,必须有二维码才能出厂、上市销售。这一条基本涉及到了所有厂家。
3.除上述二类以外的产品,给多半年的宽限期,即2016年6月30日前,必须实现所有兽药产品赋二维码出厂、上市销售。
公告明确,在上述3个截止日期前生产的未赋二维码兽药产品,在产品有效期内可继续流通使用。2016年7月1日起,未使用统一的兽药二维码标识和未上传产品信息的兽药不得上市销售;兽药产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兽药二维码标识。
(二)经营和监管环节3省区先试点半年,然后全部执行
从2015年7月1日起,广东、广西和内蒙古3省区启动兽药经营环节、监管环节追溯管理试点,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实施兽药经营和监管环节追溯管理工作,推进兽药经营进销存信息管理,实现兽药生产、经营、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广东作为经营和监管环节的试点省,是农业部的肯定和信任,希望不负厚望。
(三)技术要求
1、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单位上加印二维码标识,并在产品上市销售前,将产品生产和入库信息上传到国家兽药产品追溯系统。企业可对两级以上包装进行赋码建立关联关系,并上传产品出库信息。
2、实行密钥管理,密钥由中监所统一制作,由省发放。兽药生产企业免费申请和下载使用二维码。
3、安瓿、5ml以下的西林瓶或属于异型瓶等特殊情况的产品,允许不在最小销售包装上加印二维码,但须在最小销售包装的上一级包装上加印二维码。具体产品由生产企业提出申请,部兽医局审查确认。6-20ml包装的兽药产品,给了一年半的过渡期,即2016年6月30日前,最小销售包装暂不要求加印二维码,但须在最小销售包装的上一级包装上加印二维码。
4、企业将下载的兽药二维码委托包材供应商印刷在包材上。这里要注意的,一是企业应与选择的印刷商签订保密合同和确保印制质量,保证在印制环节二维码数据安全、不外流;二要做好已印好二维码包材的保管贮存,严防内贼;三是公告要求二维码要印刷,能否直接喷码,经电话请教部兽医局林典生处长解释“可以”。
5、获得《兽药进口注册证书》的境外兽药生产企业,应指定一家其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公司、办事机构或产品代理商作为兽药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代理机构,承担境外企业兽药二维码申请、数据上传及相关工作。进口兽药产品赋码工作应在《进口兽药注册证书》载明的生产厂内完成,并在产品上市销售前上传产品信息至国家兽药产品追溯系统。
(四)问题和建议
应该说兽医局和中监所已为全面实施二维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出台公告前也广泛征求了意见,针对可预见的问题也留了必要的过渡期。但:
1、公告未有对生产、经营环节不执行和对使用环节使用非二维码标识产品的处罚条款,希望抓紧出台配套规章。只有这样才能真见成效,实现兽药追溯的全程、闭合运行。如某公司产品虽有二维码标识,但来不及上传产品信息就上市销售了,该如何处理?等等。
2、要尽快开发手机终端识别软件,让用户和监管者方便识别和打假。恕笔者预言,这是二维码工程最终成功的最主要条件之一。
3、必须令行禁止,各省主管部门要步调一致,不能自行调整时间节点。各级监管执法部门要监管到位、执法到位,才能保护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上海已请刘处培训全市企业,值得观望等待者学习。
4、今后实现兽药二维码追溯的全程、闭合运行后,抽检确认制可退休唉。但要尽快制订和执行全国兽药产品盲样监督检验制度(90%以上的企业都拥护),这里面存在的猫和问题,你慬的!必须加以解决。
5、企业老板要高度重视,马上部署行动,要尽快下载部刚发给各省的培训视频学习。同时今后要避免上当受骗,日后必然有骗子假兽医局、中监所和各省主管部门之名推销涉及二维码的资料、产品等等。
6、当然,你如觉得困难重重,不想干兽药生产了,不妨及早谋划收购、兼并、参股二维码的印刷、识读设备生产、软件开业企业(粗略算算,里面有多少商机,呵呵),或转做他业,嘿嘿。
第二篇:基于电子监管码建立的疫苗全程追溯监管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基于电子监管码的疫苗流通接种全程监管追溯
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大案浮现:
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的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被运输销往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24个省份近80个县市。
事件恶果:
1、事件发生后,部分媒体并没有做好舆论导向工作,而是片面扩大负面信息,在家长中造成恐慌,大部分家长推迟儿童接种疫苗计划、甚至出现个别家长拒绝儿童接种一类疫苗的极端情况发生。
2、信任程度降低,疫苗事件的发生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卫生计生部门、国产疫苗的信任,甚至出现家长带孩子到香港接种疫苗的情况发生。
迅速反应:
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同时,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2016年3月24日17:00,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三部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非法经营疫苗案调查处置进展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2016年,中国具有药品检查资质的不足500人,但药品生产企业有5000余家,40万家药品零售企业,监管有盲区。
2016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决定先行对一批责任人实施问责;通过《国务院关于修/ 5
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强化制度监管。
尘埃落定:
1、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九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其女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2、最终涉案嫌疑人高达300人,检察机关对涉嫌非法经营疫苗犯罪的125人批准逮捕,立案侦查职务犯罪37人。3、45家涉案药品经营企业,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41家,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2家,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正在追查的企业2家。
反思三问:
案件已经过去,相关判决、处罚已经下达,值得关注的不是案件处理结果,而是要反思
1、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2、为何此案在长达6年时间内无人监管和发现?
3、如何从制度上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出现?
疫苗事件涉及中国医药制造、流通和使用的监管体系。相关人等轻松突破一条条监管防线,固然,生产者、流通者、使用者放任责任心是根源,但是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可以避免该案发生的最后一条保险绳,遗憾的是,这条保险绳并没有发挥本该发生的作用,或者说没有完全发挥,痛定思痛我们不禁反思,该如何去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管追溯体系,发挥作用,实现疫苗的全程监管,如果作为保护儿童免除疾病的疫苗都无法保证其安全性,更遑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政府在行动:
疫苗事件发生后,政府在短时间内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强调疫苗运输必须在全程冷链环境下进行,并建立实现最小包装单位的疫苗全程可追溯体系。
《2016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016年4月23日李克强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强化了疫苗全程冷链储运管理制度,明确配送责任,强化储运的冷链管理;完善了疫苗全程追溯管理制度,规定国家建立疫苗全程追溯制度,相关企业和单位应记录疫苗流/ 5
通、使用信息,实现疫苗最小包装单位的全程可追溯;加大了处罚及问责力度,对未在规定的冷藏条件下储运疫苗等严重违法行为提高了罚款额度、增设了禁业处罚,并完善了与刑事责任的衔接。
《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通知》
2016年6月14日发布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国家卫生计生委总局发布:
为贯彻16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从规范疫苗销售和采购行为、过渡期疫苗流通管理、落实疫苗配送管理、落实疫苗冷链和追溯管理要求、规范疫苗使用管理、疫苗流通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加强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能力建设七个方面提出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
2017年2月8日发布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为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国务院提出以下要求: 包含完善疫苗管理工作机制、促进疫苗自主研发和质量提升、加强疫苗流通全过程管理、规范预防接种管理、落实保障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共计六项内容。
《关于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由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7年2月16日发布:
为惠民生、促消费、稳增长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应链效率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推动流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构建信息化监测监管体系、营造安全消费的市场环境,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农业、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市场监管)、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下文,对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分类产品建立追溯体系,任务如下: 1.建立目录管理制度 2.完善追溯标准体系 3.健全认证认可制度 / 5
4.推进追溯体系互联互通 5.促进线上线下融合 6.强化追溯信用监管
领跑者:
虽然问题疫苗事件遍布全国各省市,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之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疫苗监管体系,故问题疫苗造成的影响十分轻微。
2016年3月20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立冬接受时刻新闻记者采访表示 从2015年1月1日起,湖南全省各级疾控中心、接种单位就严格执行疫苗电子监管的相关规定,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疫苗扫码、出入库等各项工作,并动态监测疫苗出入库、配送、接种等流通使用全过程,逐步实现了疫苗的全程追溯功能。从而保证了疫苗的质量,确保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凡通过省疾控中心主渠道采购供应的每一支疫苗都有“身份证”,只需扫描电子监管码,疫苗从出入库、存储、配送、接种等环节的信息一览无余,疾控部门可在网上实时监测每个疫苗冷库温湿度环境并远程报警。
展望:
试想如果所有地区的疫苗都建立健全的疫苗监管体系,通过电子监管码获取疫苗从出入库、存储、配送、接种等环节的全部信息,这样问题疫苗就会暴露,无处藏身。更不会发生儿童接种问题疫苗的事件发生。
目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记录接种疫苗品种、规格、疫苗最小包装单位的识别信息(或批号)”,可见相关规范首选是疫苗最小包装单位的识别信息,即电子监管码,批号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由于疫苗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同一批次疫苗的高达数万只,疫苗从生产企业运生产后,通过冷链运往全国各地,并且是通过多次物流配送,只通过批号是无法定位最小包装的疫苗的出入库、存储、配送、接种等环节的相关信息,无法确定是通过哪次物流配送到接种单位,因此通过批号是无法实现基于最小包装疫苗全流程的覆盖。
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关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通过电子监管码实现全程追溯是大势所趋,到那时,家长可以通过电子监管码确认孩子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及出入库、存储、配送、接种的全部流程,到那时家长的顾虑及担忧都会一扫而空;政府相关部门也会/ 5
作为监管者可以实现疫苗流通领域的全程监管,将一切危险因素阻挡在外,构建公众的”疫苗信任”。
山东疫苗事件,将只是中国免疫事业上一个不会重演的历史,它的存在警醒着我们,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管体系将为我们的疫苗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
第三篇:解读“补卡截码”诈骗
案发:手机 银行卡 身份证都在身边,存款却不翼而飞
防不胜防 “补卡截码”新型诈骗频现
近期,湖北、江苏等地相继发生“补卡截码”新型盗刷案件,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身份证件、恶意补办手机卡的方式盗刷用户网银资金,接连发生的“存款不翼而飞”灵异事件不断地挑动公众的安全神经。
3月3日下午,武汉的刘小姐遇到怪事:一直正常使用的手机打不出也接不进电话,起初以为是手机的问题,去营业厅咨询确认手机没有问题,是她的手机卡成了一张无效卡。原来,当天上午一名女子持其身份证办理了手机卡挂失补卡业务,刘小姐名下的3张银行卡累计2万余元也被人转走了。
同样的作案手段也在多个城市出现。4月28日下午4点多,南京市民周先生的手机卡也被人恶意申请补办,待发现后,其银行卡账户还被人申请了两笔总计8万元的小额贷款。5月3日下午4点多,昆山市民闻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突然没信号了。之后闻先生的手机绑定的两张银行卡卡上总计14万元也被席卷一空。
解读:什么是“补卡截码”?
所谓“补卡”就是犯罪嫌疑人利用伪造的受害人身份证,到通讯运营网点补办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所谓“截码”就是犯罪嫌疑人补卡成功以后,在盗刷、盗转受害人银行卡时,利用所截获的短信等动态验证码信息,在没有银行卡密码或网银支付密码的情况下也能将钱转出。而盗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或网银转账。
总体而言,“补卡截码”的整个作案流程,如下图所示:
质疑:办理手机补卡,真的有那么容易?
普通市民想恶意补卡,其实真没那么简单
针对办理手机补卡业务流程,小编咨询了几家运营商的客服代表。
以移动为例。动感地带、神州行办理补换手机SIM卡需要凭有效证件(同时提供复印件)、服务密码、5天前3个月内3个拨打过的通话号码(含发出短信、彩信号码,其中通话时长需≥30秒)到本地沟通100服务厅办理。如果忘记密码,须先重新设置密码。而重置密码则需要凭机主身份证原件+5天前3个月内3个拨打过的通话号码(含发短信、彩信号码,通话时长需≥30秒,如通话记录不正确则随机抽取一个经常通话的号码进行第三方确认)和以下8项中任2项到服务厅办理:本机SIM卡;5天前2个月内1条充值记录;5天前在服务厅办理非紧急业务及非充值缴费类的业务单据;购卡发票;已登记的客户资料;密码封;SIM卡外卡;激活时间。
然而,这些看似很复杂的“补卡”规则,却一次又一次地让不法分子得逞。思考一:辨别身份证真假,有那么难? 据营业厅工作人员介绍说,电话实名制后,根据相关规定,机主办理业务时必须持身份证原件。在办手机卡时,需将身份证放在和公安联网的扫描仪上,读取身份证芯片内照片等个人信息,和本人进行比对。如果是假身份证,自然无法读取相关信息。
“补办卡时,遇到过一些客户的身份证消磁了,就无法完成扫描比对。” 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只能用肉眼识别真假。工作人员称,营业厅业务繁忙,每天仅补卡就有数十起,有的客户声称很忙,也想为他们尽快办卡。也许这才是假身份证逃过辨别的真正原因所在。思考二:手机卡不实名认证,是不是就不会被补办?
有网友表示:“我不愿意身份证实名使用手机的一个原因是安全性,目前我使用的SIM卡,补卡需要服务密码进行补卡,只要我的服务密码不泄漏,别人就无法对我的SIM卡进行补卡。”
实际上,对于内行人士,想要获取你的手机密码和通讯记录,轻而易举。这样一来,不法分子就可以直接用他自己的身份证,轻松补办你的卡。
原因是对于通信运营商“补卡规则”里的漏洞,虽然普通市民很陌生,但在不法分子眼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哪怕是工作人员向客户索要主叫通话记录,不法分子仍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得手。在网络上,也有人“指点”获得主叫通话记录的办法:“你用不同的号码向那张卡打三通电话,对方没接你就挂掉。若他回拨给你,你就得到了主叫通话记录。”更有甚者,有不法分子可以持假身份证以及该号码通话流水单到营业厅要求补办。
防范:保护好个人信息“四大件”,定期修改密码
首先,保护好个人信息“四大件”: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和密码。从“补卡截码”的作案手法来看,确实让人防不胜防。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须提高安全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四大件”: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手机钱包载体(例如SIM卡、SD卡、手机等)交给他人使用;同时,消费者须注意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各类金融服务密码、验证码和电子令牌等;通过正规和安全的渠道下载金融服务类应用软件,谨慎连接不明网络热点或点击网站链接。
其次,要尽量避免长期使用相同的密码,建议定期修改金融业务中的各类密码,两到三个月定期修改一次。
刑侦专家建议市民,不同的账号最好设置不同的密码,特别是银行密码、网银密码等,切勿和邮箱、QQ密码相同。同时,上网时不要轻易登录一些自动弹出的网站,注册相关论坛账户时,不要用和QQ、网银等账户相同的密码。此外,提高密码复杂程度有助于加强密码安全性。尽量设置包含数字、字母、符号三种字符的登录密码,以保障自己的密码不容易被他人破解。
结语
如今,手机里不但安装了支付宝钱包、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移动客户端,也有多家银行的APP应用。只要把银行卡绑定在手机支付端上,手机号接收到一个验证码、一个指令即可完成网上交易或相关安全设置。用手机交电话费、水电费、还信用卡、银行转账、买彩票、网上购物„„这些都不成问题。然而,移动支付方式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风险,一旦手机卡遭窃取,不但通讯信息被窃取,连同银行卡信息也暴露在犯罪分子面前,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我们要保管手机以及个人信息,以防止造成财产损失。
第四篇:追溯管理制度
追溯管理制度
追溯管理制度1
1、目的
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识别,并在规定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确定每个(或每次)产品和服务有唯一的标识,实现可追溯性,以便及时跟踪和处理质量问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全过程和各阶段的标识及可追溯性。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公司各类标识的统一设计,公司总经理负责各种标识设计稿的审批。
3.2管理部或各个服务中心经理负责标识的审核。
3.3管理部负责公司各类员工服装的订制、发放与管理,各个服务中心员工服装由各个服务中心发放和管理;其它各类标识由各个服务中心负责安排订购或制作。
3.4管理部负责公司员工胸卡的发放与管理,各个服务中心员工胸卡由各个服务中心发放和管理。
3.5各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各种标识的安装和管理。
4、工作程序
4.1标识的范围
a.楼宇和区域标识;
b.辖区内设备设施、安全消防、道路指示标识,以及其他各类指示、警示、状态、宣传标识。
c.各类物品及物品状态、服务状态的标识。
d.各层次服务人员着装、胸卡、工作标识牌、服务部门的标识。
e.宣传广告。
4.2标识的设计与审批
4.2.1标识的设计要求
4.2.2各类物品/服务的标识,应清晰、明确、美观、易于识别,且在规定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所对每个(次)物品/服务的标识是唯一的。
4.2.3根据公司及服务中心对标识的需求和要求,管理部负责对各类标识进行统一设计,如属公司统一制作的标识,管理部经理审核,如属服务中心制作的标识由管理部经理审核后,统一报总经理审批。
4.2.4审批后,管理部负责各类员工工作服的订购,其它标识由各服务中心负责安排订购、制作。
4.3标识的发放
4.3.1公司员工服装由管理部统一发放与管理,各服务中心员工服装由各服务中心自行统一发放和管理,并做好发放记录。
4.3.2其他标识,如属公司统一订购或制作的,由管理部统一进行发放;如属服务中心个别订购或制作的,则由订购供方送至使用部门或服务中心,使用部门或服务中心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验收。
4.4标识的安装与管理
4.4.1公司各类服务人员的着装与员工胸卡的佩戴及管理,具体按《工装管理规定》和《标识管理规定》执行。
4.4.2各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楼宇和区域、设施设备、安全消防等各类指示、警示、状态、宣传标识的配合安装(订购时包安装的除外)和管理。
4.4.3管理部负责公司总部办公区域内标识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各类标识的管理,保持标识的完好、清晰、整洁,并填写《标牌一览表》,对标识的启用时间、安装位置、废止时间进行登记,以便追溯。
4.4.4服务中心每日对小区的标识进行检查,并填写在相应的记录表中,对于缺少或不符合要求的标识应及时整改。
4.4.5对服务状态的标识应由各服务中心及时进行标识;对物品状态的标识,应通过检测后方可进行标识:合格、不合格、待检、待处理。服务的不合格,在各有关检查记录表中记载。
4.5可追溯性要求的实现
4.5.1物品和各种服务标识应是唯一的,便于追溯。如每位服务人员的员工胸卡号应为唯一的,当涉及到服务工作或投诉时,可通过工作牌号追查到相应服务人员的责任。
4.5.2离职或调岗人员,由部门负责人负责落实收回相应的标识,并登记收回日期和原因。
4.5.3各部门应按要求清楚、完整地填写《标牌一览表》和各类服务的检查记录,以便日后追溯和查询。
5、相关文件
5.1《工装管理规定》、《标识管理规定》
6、相关记录
6.1《服装发放登记表》jw/jl-7.5.3-001
6.2《胸卡发放登记表》jw/jl-7.5.3-002
6.3《标牌一览表》jw/jl-7.5.3-003
追溯管理制度2
1.0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服务过程进行正确标识(记录),确保在使用时对服务质量、工作过程作出评价并追溯。
2.0适用范围:
2.1公司各类服务标识、标牌。
2.2相关服务的工作记录。
3.0职责:
3.1综合事务部负责公司相关标识的设计。
3.2综合事务部负责员工工作服、工作证、标识等的制作和管理。
3.3工程技术部负责对标识(牌)进行安装和维护保养。
3.4各岗位员工按规定要求认真填写工作记录,综合管理部协同相关部门负责对不合格服务进行评价和追溯。
4.0程序:
4.1公司员工上岗时必须穿着规定的制服,佩戴统一的工作证。不同岗位采用不同类型和颜色的服装加以区别。
4.2物业管理服务的标识应包括如下内容:
4.2.1小区区域位置标识;
4.2.2交通类标识;
4.2.3消防类标识;
4.2.4办公类标识;
4.2.5公共设备、设施类标识;
4.2.6宣传类标识;
4.2.7材料类标识;
4.2.8其它标识。
4.3相关部门在明显的地方用清楚易懂的标牌标识有关服务过程。
5.0支持性工具
《标识目录一览表》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追溯管理制度3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加强产地环境管理,推行产地编码
指导建立产地编码,建立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分散种植户为补充,建立有机农产品产地编码和生产者基础信息,从源头做到农产品身份可识别、可追溯。
二、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及种植标准化,建立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大力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及种植标准化,规范生产过程,建立健全各种生产档案,包括生产(经营)者编号、生产(经营)者名称,种植品种、肥料施用、农药施用、添加剂使用、收获和其他田间作业记录以及产品检测等相关信息,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三、加大产地产品监测力度,建立合格产品准出制度
加强产品监测,并建立产品合格把关制度,完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储运各环节要有追溯记录。
四、规范包装标识,建立相应的备案制度
对公司的产品,建立规范的包装标识。包装标识须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编码、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产品认证情况等信息,并建立详细的备案管理,确保产品流向可追踪。
五、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信息平台
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建立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管理系统,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数据库、农产品检测数据库、以及销售流向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管理。
六、追溯程序的启动
对发生问题组织以及个人,根据最初信息源立即启动追溯程序,包括查找生产日期、确定种植基地和批次号,通过查阅田间管理日志、台帐、检测报告等分析原因。对于违规事实,由相关部门经调查核实后,依法处置相关责任人,并及时进行整改修复。
追溯管理制度4
1、目的
通过建立追溯制度,确定从采购到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产品的流向和信息,即生产的产品人上往下能够跟踪,从下往上能够追溯,有助于查找不符合的原因,提高召回能力和组织的生产效率。
2、范围
适用于要公司产品
3、涉及的部门及小组成员
组长:xx
组员:xx
质检部、生产部、仓库采购部
4、定义、实施
4.1可追溯性:通过
登记的日期、批号、对产品的生产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
4.2实施
4.2.1公司通对原辅料和产成品实施批号管理,建立进货验收记录,生产记录,入库记录,出货记录,根据号管理实现追溯。
4.2.2生产原料,需由采购部按产品要求采购符合产品质量的原料。
4.2.3原料进厂由仓库通知质检部,对原料进行进厂检查。质检部接到通知后对原料进行验收,并按时做好记录,检验合格后通仓库部。
4.2.4仓库接到质检部通知后,将原料入库,并做好原料入库记录。
4.2.5车间领用,库房应做好原料出库记录,车间应做好原料领用记录。
4.2.6车间生产,应做好生产记录。
4.2.7成品在质检部检验合格后,由生产部和仓库做好成品交付记录。
4.2.8成品出库由质检部检验后出具出厂检验报告后,产品予以出库。
5、追溯
5.1对已出现质量问的成品都要进行质量追溯;
5.2质量追溯由采购部、质检、生产部、仓库联合完成
5.3溯源
5.3.1根据客户的质量投诉报告,确定成品的生产批号;
5.3.2由质检部根据生产部提供的该批号的生产时的生产记录,查明使用的原料批次;
5.3.3通过原料进厂验收记录,判定出该批次原料的供货方信息,加工过程信息。
5.4追踪
5.4.1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某原料的某批次质量不合格报告由质检部通过原料进厂验收记录确定该批次原料的进厂日期及数量,然后通知到库房、生产部;
5.4.2库房根据原料入库记录,出库记录,检查库存,并封存该批次剩余原料;
5.4.3生产部根据原料领用记录和生产记录,确定使用该批次原料的成品的数量及生产批次,告知仓库;
5.4.4仓库根据生产部提供的信息和成品入库记录、出库记录,确定使用该批次原料的成品的出库数量、剩余数量,并封存剩余库存;并根据出库记录确定使用该批次原料的成品的销售途径、销售信息,数量,将信息告知质检部;
5.4.5由质检部评估危害性,是否实施召回。
6、相关记录
《进厂原料检验记录》
《原料领用记录》
《生产记录》
《原料入库记录》
《成品入库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
《成品出库记录》
追溯管理制度5
1目的
以适宜的方法标识产品,确定产品的类别及检验状态,有需要时实现追溯。
2范围
产品接收、生产、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若顾客另有规定时,按顾客的规定处理。
3职责
3.1生产部门负责产品标识与追溯的归口管理;
3.2综合管理部负责检验状态的标识;
3.3仓管人员负责对物资进货与贮存的标识;
3.4各生产环节人员负责实施生产过程辖区内产品的标识与追溯;
3.5出厂包装人员负责对成品的标识与追溯;
3.6销售人员负责对客户所有信息进行记录。
4定义
4.1标识:利用标签、颜色等方式让操作人员清楚了解产品的规格以及检验状态。
4.2产品标识:是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的标志或标记,包括生产产品和运作过程中的采购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到交付客户使用的产品。
4.3产品的状态标识:在产品实现以及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为了区别不同状态的产品,对产品的测量状态(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判定)及加工状态(已加工、待加工)所作的标识。
5工作程序
5.1产品标识及产品的状态标识
5.1.1内容:
产品属性:品名、规格、批号、编号、生产日期、数量等;
检验和测试状态:待验、合格、不合格等,检验测试人员、检验测试日期、批次等;
加工状态:原材料、外购品、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
5.1.2标识的方式:可采用挂牌、贴签、分区域等方式,并配合表格记录。
5.1.3公司可追溯的标识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原材料的标识统一称为“原材料批号”;过程加工的标识统一称为“生产批号”;成品标识统一称为“出厂批次号”。
5.2采购品的标识
5.2.1原材料、外协外购产品到公司后,采购人员或需采购部门相关人员根据供方的送货单进行清点收货,进行初步验货;
5.2.2验货根据各部门对产品具体的标准要求和方法实施检验和试验;验货后检验合格的入库在指定区域存放,分区域存放无法达到识别要求是,配合进行产品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批次号、物料编号、物料名称、入库数量、入库日期、生产厂家等。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做好退货或者交换良品的工作准备,必要时进行“不合格”标识,分区域存放、处理;
5.2.3仓管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入库处理。
5.3生产过程中的标识
5.3.1生产过程半成品标识:按《生产作业指导书》和《产品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生产人员代号标识及相关生产质量控制表格的填写;生产中相关配件上均表明生产人员编号(用黑色记号笔写在相应位置),严格遵守生产规程要求,如果下道工序人员发现产品没有编号及时返回。
5.3.2产品生产时填写的相关表格输入电脑,做成产品出厂原始记录,便于查询。
5.3.3各个工序的检验和测试状态及加工状态,可通过放置于不同区域反映出来,必要时配合进行产品标识。对于经检验为返工/返修的产品,直接返回上道工序,或放入返工/返修区表明情况。对于经检验为不合格的废品,放置于不合格区。
5.3.4生产完工的产品送至待检测区,检测后须返工的产品放入指定区域写明情况,返工之后的产品,重新检验。
5.3.5当计量检测设备失准导致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流出厂时,发现部门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相关人员,转回上道工序或按发货批次进行追回、检验和返工/返修。
5.3.6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各种标识资料必须随产品一起交接,确保追溯时的准确性。
5.4成品标识
5.4.1成品的产品标识是规格型号、编号、加工日期、数量等。
5.4.1最终检验、测试不合格的成品,应放置于有不合格标识的区域;
5.4.2包装人员在装箱以后在箱外进行标识(含顾客名、品名、规格、数量等),顾客要求的特定产品要照定单要求执行。
5.4.3产品出厂时封装好相关资料,并将产品出厂时间填写到原始记录表中。
5.5标识的保护
5.5.1产品标识应清晰牢固,不因产品流转中诸因素(如搬运、移置、管理不善或雨淋等)的影响而损坏或消失,保持其可追溯性。
5.5.2在产品实现和生产运作过程中,产品在未出厂前,各有关部门必须对所用的各种标识认真保护,严禁涂抹、撒毁,保证标识整洁、醒目、完好地保持原有状态,防止误用产品或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5.5.3各有关部门按规定做好标识,无状态标识的产品不得使用、转序或出厂;发现标识不清或无状态标识的产品立即向标识的责任部门报告,产品暂停流转,直到重新正确标识后方能流转
6产品的可追溯
6.1公司产品的追溯要求可以追溯到生产历史,根据产品名称、批号、规格、、生产日期以及各工序的相关作业人员和工序质量、检验记录、入库有关记录等。
6.2当顾客要求或公司产品出现批量不合格时,销售部应当会同质量部、生产部部等有关人员查阅产品各种记录进行分析和处理。
6.3对让步接收、紧急放行、特别处理产品,流转部门进行书面记录、标识中注明如“让步接收”等字样,以便进行追溯性验证。
6.4对采购产品的质量追溯,按产品件上的标识及原料验收记录内容对供应商进行追溯,实施质量责任落实。
第五篇:追溯管理办法
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
农办垦[2008]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垦、热作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规范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强化追溯项目目标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部组织制定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旨在强化项目责任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条 项目管理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实施,择优扶强、示范带动,分级管理、逐步推进,突出公益、兼顾效益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项目的管理部门和承担单位。]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项目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农业部农垦局、省级主管部门及项目承担单位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项目的建设。
第六条 农业部农垦局为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规划、制度建设、审批监管、总体验收等组织实施工作。主要承担:
(一)统筹管理项目,制定追溯工作规划和计划。
(二)组织制定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办法、标准等。
(三)组织对项目进行评审论证,下达项目预算,汇总、上报项目决算。
(四)指导项目建设,组织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总结验收。
第七条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负责项目追溯系统建设、信息管理、技术培训、宣传推广等工作。主要承担:
(一)开发项目软件,建设部级数据中心。
(二)管理追溯信息,保障追溯系统正常运转和数据安全。
(三)开展项目技术培训,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建设追溯系统。
(四)对项目进行宣传推广。
第八条 省级主管部门为项目分管机构,负责本省项目的组织申报、指导实施、日常监管、考核验收等工作。主要承担:
(一)组织对本省项目进行初审、上报。
(二)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协调工作,在交流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服务。
(三)对本省项目的实施进度、运行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
(四)建设省级数据中心,对本省项目数据进行管理。
(五)受农业部农垦局委托,对本省项目进行考核和检查验收。
第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本单位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工作。主要承担:
(一)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任务,开展业务培训。
(二)及时采集、上报追溯信息,规范使用追溯标签,确保追溯系统正常有效运转。
(三)开展自检或委托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对追溯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测。
(四)总结项目建设情况,宣传推广追溯成果。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十条 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独立法人资格,诚信守法,近两年内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记录。
(二)组织化程度高,具备较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体系。
(三)标准体系健全,实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应用率达到95%以上。
(四)产业链完整,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五)产品规模化生产,商品率达到90%以上。
(六)市场化运作,拥有自主品牌,产品单件独立包装,主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或国际市场。
(七)有信息化工作基础,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第十一条 申报程序
(一)省级主管部门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填写项目申报书,经初审后提出推荐意见,于每年3月15日前报农业部农垦局,经论证后进入项目库。
(二)农业部农垦局根据质量追溯工作发展需要和预算规模,结合项目库情况,于每年4月底前印发下项目申报指南。
(三)省级主管部门依据项目申报指南,组织单位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于每年5月底前上报农业部农垦局。
(四)农业部农垦局组织专家评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每年6月底前研究编报下一项目预算。
(五)农业部农垦局根据预算编报要求,研究确定下一项目承担单位,于12月底前通报省级主管部门。
(六)省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于下2月底之前将项目实施方案报农业部农垦局审批,并附报项目合同文本。
(七)农业部农垦局在收到预算批复后,及时将预算批复到省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并与省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合同。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制定制度
(一)农业部农垦局组织制定项目管理、信息管理、标识管理等制度。
(二)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导则和相关产品质量追溯操作规程。
(三)省级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追溯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建立配套制度。
第十三条 建立系统
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包括网络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和信息查询系统。
(一)网络系统。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建设项目数据中心(简称“数据中心”);省级主管部门依托数据中心,建立省级分中心;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本单位追溯产品物流管理和质量监管需要,建立企业级追溯网络系统。
(二)信息采集系统。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开发信息采集软件;项目承担单位明确信息采集内容、流程,完成软件初始化设置,建立信息采集系统。
(三)信息查询系统。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按照分级管理、授权共享的原则,开发建设追溯产品信息查询系统,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提供短信、语音、网络查询平台。
第十四条 试运行
(一)项目承担单位搭建完成企业级追溯网络系统后,选择三批以上来自不同生产场所的产品进行追溯信息系统试运行。采集、上传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流通等方面信息,测试信息系统可追溯性。
(二)测试期间,项目承担单位应不断优化追溯系统,以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和可追溯性。
(三)项目承担单位完成追溯系统测试后,向省级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建设期验收申请,经省级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农业部农垦局。
(四)农业部农垦局接到省级主管部门申请后,依据相关管理办法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建设期验收。
第十五条 正式运行
(一)对通过项目建设期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由农业部农垦局统一向社会公布其质量追溯系统建成,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二)进入正式运行阶段的项目承担单位启用追溯标签、标识和编码,按照项目合同规定,保障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长期、有效运行。
第五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资金是中央财政专项用于支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的补贴资金,要严格执行预算,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
(一)制度建设。用于与本项目相关的制度、办法、标准的制定等。
(二)软件开发、数据采集与维护。用于与项目有关的软件开发、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库建设和运转维护等。
(三)设备购置。用于项目所需的信息采集、标签制作、标签粘贴、查询终端等设备的购置。
(四)标签补贴。用于追溯标签的制作和使用等。
(五)人员培训。用于项目相关制度、系统维护及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六)质量监测。用于追溯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等。
(七)宣传推广。用于宣传资料的制作、新闻媒体推介和市场推广等。
(八)调查研究。用于对质量追溯体系的评估,跟踪研究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先进经验等。
第十八条 资金管理与监督
(一)资金拨付。根据农业部批复的项目预算和项目计划,农业部农垦局、省级主管部门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规定,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二)资金使用。本项目资金要按照国家有关财政资金管理要求,建立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账,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项目安排的工程、设备和服务项目的采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实行政府采购。
(三)资金监管。每年12月底前,各省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须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总结,报农业部农垦局、财务司。农业部农垦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六章 项目检查验收
第十九条 项目完成后,在单位自查、省级主管部门检查的基础上,由农业部农垦局组织验收。
第二十条 项目验收依据《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验收管理办法》,采取建设期验收、考核、项目总结验收方式进行。项目试运行结束时进行建设期验收;每年12月底前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项目完成后,实行项目总结验收。
第二十一条 对考核合格的单位,列入次年项目计划。对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停止安排其他项目;对拒不整改的单位收回项目资金。
第二十二条 对不履行项目合同,擅自变更建设性质、建设内容,违反财务规定以及有其他严重问题的项目单位,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停止拨款、撤销项目、停止安排其他项目、收回项目资金等措施。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追溯产品包括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农垦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