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新局面总结

时间:2019-05-13 16:2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新局面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新局面总结》。

第一篇: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新局面总结

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新

局面总结

在贯彻落实中共**县委“经济强县,生态**,和谐乡村”战略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新跨越。

一、布局,立足发展二字。今年,国家农业部发布了17个主要农产品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我县有水稻、玉米、油菜、柑橘、茶叶、马铃薯、牲猪、山羊8大农产品入选。我们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大力争取国家重点投入,赶上“产地集中,产品集中,投入集中,发展集中”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快车。稳定粮油产业,粮食保持80万亩面积和

32万吨总产规模,发挥好水稻和旱粮生产优势,油菜达到40万亩面积和5万吨总产规模,为国家粮油安全战略做贡献。做强橘茶产业,柑橘稳定45万亩规模,茶叶力争15万亩目标,在提产提质上做文章,提高在国内外产业界的竞争地位和市场话语权。

二、产销,突出以人为本。首先,充分发挥62个批次农产品先后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三品”认证,特别是获得瑞士、美国、日本、法国等国际有机或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的优势,全面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与操作规程,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以质量放心取信消费者,以产品安全赢得高效益。其次,要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加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大力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加强土壤、大气、用水等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控防,在生产源头上堵死漏洞;严格控制肥料、农药、种苗、动植物添加剂等

农业投入品的生产流通使用,采用先进、安全、低耗生产技术与设施,在种养环节中把好关口;尽快建立产销档案、标识包装和信用质量可追溯制度,与国际市场接轨,在市场流通渠道严抓重管,维护**农产品的声誉和城乡居民的安全消费权益,树立**农业的良好形象。

三、建设,坚持协调持续。一是以大项目推动大建设,每年争取增加对土、水、路、电、种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保护好全县万亩耕地,努力提高地力,增加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高标准生产基地比例,发展高产农业。二是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首席专家、顾问、高中低技术人员和智囊团队人才库,发挥“田秀才”、“土专家”和科技示范大户的作用,确保良种良法等先进轻简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的落实到位,对全县17万农户每户每年至少培训1次以上,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农民的科技素质,降低生产成本,发展高效农

业。三是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沼液还田、重施有机肥和农家肥、生物杀虫、生草免耕等安全生产手段,发展生态农业。四是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农机服务、产品营销等农民专业合作和农业保险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减少生产风险,发展互助农业。

四、部署,着眼统筹兼顾。农业的弱质与低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规模的“小、散、杂”和产品的“低、粗、劣”,致使“优的不多,多的不优”,“一车果不如一车水(饮料)”的尴尬现象发生。今后,一是要大力发展“粮棉油、果蔬茶”等专业村、专业场和专业大户,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一村一品”、“一多一业”的部署,大力提倡土地流转,以规模化抢市场,以专业化产精品,以名优化求效益。二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力争有70%以上的农产品就地加工,“乡乡有工厂,村村有作坊”,延长农业产业链

条,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效提高农民的就业率,以加工促生产,以工业化手段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三是要大力推行精品名牌战略,以主要农产品基地为依托,重点掊植国家级、省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养国家驰名商标和省级名牌产品,达到“一业富民,一厂强县”的最佳境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实现效率、效益、效果的最优化和农业产业现代化。

第二篇:以五加强开强化现代农业建设新局面

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发展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质量,搞活加工流通”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的定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农业工作的行动纲领。随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2009年一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以及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我县农业迎来了

“大改革,大调整,大提高”的机遇期。我们认为,应以“五加强”促进全县农业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粮油生产,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自给。世界“粮荒”和去冬今春的全国大面积持续严重干旱,预示着今后粮油安全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我县要努力提高粮油自给率,降低对县外产品的依赖度,一是要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条件的水稻产区要大力推行“稻—稻—油”模式,减少“单季稻”面积,杜绝土地“抛荒”现象,全县水稻要恢复到45万亩以上,油菜要恢复到42万亩以上,保住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油菜优势产业区域县的地位。二是要努力提高产量和质量,结合种粮直补、水稻玉米油菜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及水利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扶持政策,大力推广超级稻、优质稻、“双低”油菜等优良品种和轻简省力低耗先进适用技术,适应国家粮油产业政策改革新形势,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总之,要做到“手中有粮油,心中不发慌”,为城乡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稳定稳步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为国家粮油安全做贡献。

二、加强橘茶生产,推进产业富民活市强县进程。一是基本稳定生产规模,柑橘控制在45万亩以内,茶叶保持在12万亩左右。二是大力推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模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名优化生产,培养专业乡镇、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三是全面普及标准化生产,柑橘要一律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努力建设有机食品基地,茶叶要以有机产品为发展重点。四是要继续办好柑橘节和茶文化活动,整合和叫响“**柑橘”与“**银峰”茶叶地理证明商标品牌,重点培植骨干龙头企业,以中高档市场和国外出口市场为主攻方向。五是狠抓精深加工业,努力提高产业附加值、就业机会和对县域经济贡献率,力争实现柑橘产果100万吨、出口20万吨、加工10万吨、产值20亿元和利税8亿,茶叶干茶1.2万吨、出口2000吨、加工3000吨、产值10亿元和利税3亿元的“大基地、大产业、大效益”目标。

三、加强科技推广,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农业效益。一是健全县乡村农技服务网络,支持全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公办农技”与“民办农技”相结合。二是通过电视、网络、电信等渠道,开办农业电视频道(栏目)和热线咨询电话,传播先进技术,介绍致富典型,采用现代化手段抓推广。三是兴建农业科技园区,引进推广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开展试验示范,赶超国内先进水平,促进“科技兴农”。四是借助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每年补助培训16-45周岁的知识型农民3000人以上,引导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改变农民技能结构和开创新的致富门路。

四、加强市场监管,保障产品安全增强农业实力。一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提倡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无害化物资与方法,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资的生产销售和应用,保证“放心食品”和“安全食品”生产。二是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保护土壤、大气、水等农业生产环境,严控农业危险性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实现农产品“从田间——篮子——柜台——餐桌”的全程产销监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掌握市场动向,调整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政策,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保证货畅其流,实现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招商引资,采用现代工商手段建设农业。一是“启动民资,唤醒民智,吸引民力”投身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营销业,围绕农业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饮料、饲料加工供应基地,将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二是抓住国家大力投入农业和拉动内需的机遇,力争每年从国家、省、市争取1亿元左右资金投入我县农业,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升级增效,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第三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海东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论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 海东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农业基础,努力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以海东地区为例,浅谈当前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一、海东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本状况

海东地区按照“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效增量”的发展思路,在全区率先确定以乐都、互助、循化三县为重点建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面推进海东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前全区农业示范园现已落实各类项目45项,总投资达4.3亿元,已完成投资2.09亿元。各园区规划立足当地优势,各具特色,基本形成了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以及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多功能于一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雏形。

一是形成了种养示范基地。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根据各自所处的区域条件,按照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种养基地。如互助县立足现状,优先发展设施农业生产、杂交油菜制种、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优质蚕豆繁种、八眉猪生态养殖和肉(奶)牛养殖等六大种养基地,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效益显著。二是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应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自主研究、联合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利用等方式,选择适宜高效的种养品种和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使先进适用新产品、新技术的效果直接在园区展示出来,从而有力促进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形成、推广和转化。目前,互助、乐都现代农业核心区和示范区已先后从省外大量引进果树、蔬菜、花卉等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始逐步推广。如乐都示范区突出当代农业前沿地带的智能化趋势,通过补光、无土栽培、无公害、无污染的生产作业,展示了现代种养殖技术、嫁接技术、光效应技术、储藏保鲜等综合技术。

三是提升了农技推广水平。随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功能完善,园区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方面的纽带作用逐步增强。如示范区以园区为依托,试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或租赁承包、带资入股、利益提成等办法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施科技示范项目,促进了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是辐射带动作用初步发挥。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通过与农户联营、合作,发展基地生产,向农户提供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及生产技术,以“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产业基地及无公害农产品连锁经营点,努力打造海东地区蔬菜、畜产品产业龙头。如循化县截止目前,建成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300亩,辐射栽植2000亩;优质冬小麦繁育基地100亩;并新建了白驼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等两家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园区覆盖了循化县黄河谷地的积石 2 镇、街子镇、查汗都斯镇、清水乡等3镇1乡的59个村的10421户约5.5万人。

二、海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借党的惠农政策的东风,经过近两年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起步迟、建园时间短等原因,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建设资金缺乏

园区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业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加上近年来由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项目支撑,财政扶持不足等影响,海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普遍存在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一些园区建设资金落实不到位影响了科研、生产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比如乐都县计划投资2.1亿元,目前已已投入资金一亿元左,虽然已进入起步阶段,但由于建设资金有限,影响了实验区的建设规模和进度,原计划建设的一些水、路、电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实施,加之各种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尚未健全,投资环境欠佳,招商引资难度较大,成功引进园区的项目不多,难以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和提升建设档次。二是园区缺乏正常运作资金。三是融资渠道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市场,如贷款、保险、外资、成立有限公司上市等,融资渠道不健全,影响了资金的投入,也影响了投融资的效果。

(二)基础设施条件差

项目区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约束,调整空间小,投入成本高。由于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有限,农民收入低,投入能力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设施农业建设要求,特别是水、路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比如互助县建设用电问题已成为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此外各示范区机械化水平低,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凤毛麟角,与现代农业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

(三)缺乏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撑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少。各示范区普遍存在新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弱的问题。尤其是循化县,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思想不解放、小农观念根深蒂固,导致该示范园区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差,良种推广步伐缓慢。二是人才短缺问题较突出。由于科技推广经费不足,农民科技培训覆盖面小,各园区科技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非常少,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科技人员的严重断层问题。示范园区除了互助县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农业科技力量显得相对比较雄厚外,其他园区农业科技力量亟需充实加强。三是农业科研院校对园区发展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业示范园区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成果转化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缺乏有力的措施,科技对农业园区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四)示范凝聚力不强,辐射带动作用弱。

园区龙头企业规模小,项目效应没能得到应有的提升,难以达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各园区的优势产业由于规模偏 4 小,引领优势还不明显;园区内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比较松散,龙头企业与农业的联结机制不强,园区的示范作用不强。(五)扶持政策不完善

目前,海东地区对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完善,影响了园区的快速发展。在园区开发方面,三个农业园区没有完善配套的吸引内外资企业和社会资金入园的政策措施,形不成各部门支持园区建设的合力,有的虽然制订了一些鼓励措施,但扶持力度不大,难以发挥激励作用。在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方面,如何促进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科研单位、推广单位和生产单位结成利益共同体,调动示范园区与科研单位、推广单位和生产单位积极性的政策性问题尚未解决。在土地流转方面,由于真正能起到带头作用的农户和能人很少,加之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不理解,对出租土地等还有思想顾虑,土地流转目前还有很大的困难,给园区的集约化经营、基地化生产、园区的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六)经营管理机制与市场不相适应

一是大部分示范园区是由政府一手包办建立起来,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健全;二是园区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虽然设立了有限责任公司,但政府对园区的干预较多,园区的领导及有关人员是由政府或农业部门委派,管理人员的收入与其所在园区的经营状况没有关系; 三是园区在经营上不完全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尚未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行政化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区 5 农业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四是支撑和引领园区建设的手段弱化,体制还不完善,有效的管理服务机制尚未形成。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海东地区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加园区自我发展的活力,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强政府对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宏观规划与管理

1.完善现行园区建设规划。海东各级政府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已发生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完善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调整园区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建立规划动态管理机制,提高规划的指导作用。总体布局要进一步完善分工,把园区办出特色。

2.健全园区管理机构。园区管委会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职能,主要作用是协调各部门和园区的关系以密切和加强合作交流,为园区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园区内企业的管理监督,为企业和农户提供服务。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农业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法人代表,直接、全面、具体负责园区的日常管理;农业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园区提供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的咨询,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审定,提出农业企业项目风险基金的使用建议等。

3.完善园区管理政策法规。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包括: 6 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法、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条例、现代农业园区招商引资办法、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办法等。(二)不断完善园区发展政策

要在园区发展中不断完善财政、税收与金融扶持政策。建议海东地区财政设立农业园区发展专项基金、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基金等,集中力量扶持发展较好互助、乐都、循化3个重点园区,进行基础性、公益性、试验性的项目建设,增强它们对全区农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金融部门应加大对园区内科技和加工型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应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适当贷款利率和时间上的优惠。

(三)构建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创新体系 1.建立高效的科技研发体系。

首先要探索园区科技创新模式。建立技术引进、开发+技术转化与示范推广+技术产业化,以及技术成果孵化基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的发展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孵化和培育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企业及企业集团,使园区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和组装集成的平台。其次要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科研投入机制。政府要积极争取国家资助园区科研项目,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科技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扶持力度,形成园区多元化科研投入机制。2.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一是要充实和完善园区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建立园区自己的科研机构和研发队伍,增强园区自主研发能力。在做好技术引进和示范的同时,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区域优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体系。同时建立园区自己的农技推广组织、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和农业专家大院、农资销售中心,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农技物资供应、技术咨询、产品流通等方面的服务。

二是要发展多元化的科技服务组织。园区要重视加强园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的联系,形成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如青海大学选派到海东6县任职的6名科研人员将围绕“农区规模养殖实用技术及服务”、“蔬菜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油菜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民和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等42个农业科技项目,重点参与制定当地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传递科技信息,推动横向经济联合。

3.大力构建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对园区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要加快引进和培养。通过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吸引鼓励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

(四)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化经营

一是要培育适合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掘当地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立足地方特色,注意名、特、优产品的挖掘和开发,从而形成特色 8 主导产业,避免区域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大力培育园区名牌产品,增强园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要培育园区企业集团。一是重点引进种子种苗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配送、畜禽规模化养殖等具有市场竞争力、效益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园区。二是培育园区内科技型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结合所在区域产业特点和优势,积极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业科技型企业,重点发展产前、产后领域的龙头企业,通过引导和扶持,不断扩大科技型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育一批主导产业明确、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使之成为园区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五)建立多元化的园区投融资机制

要继续完善有关投融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科技企业、社会团体、个人进园,以股份、独资、合作等形式进行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园区投融资体制。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积极吸引国外资金、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园区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园区科技开发,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公司、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到园区投资创业。加强引导广大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及以承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把各有关涉农部门计划投入到园区发展的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在不断增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园区投融资机制。

第四篇: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

构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的重大任务。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基础必须是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学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加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中,充分发挥 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

一、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1.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的中国,解决一切问题靠发展。牢固树立科可以学发展观,对建设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发展好我们国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可以提高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 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2.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入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全面指引党和国家发展,一定要深刻地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构建和谐校园,能够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力源泉和动力,也是社会进步和协调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条件。为了使学校每个成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切实保证和充分发 挥,要求学校保护和尊重好广大教师的创造精神,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体差异。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广泛征求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合理化建议,发挥创造才 能、支持创造活动、肯定创造成果,有效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

1.科学发展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指导和基础

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认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指导,处理好校园内外各种关系和问题,使教育教学事业协调发展;使和谐教育 中的师生体验着校园的和谐幸福与成就感,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传授知识、获得知识的神圣家园。学校的各项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校园和谐主要体现在人的和谐。结 合学校的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人的工作,达到人的和谐。

2.和谐校园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和谐校园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是在社会实践中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和谐校园建设是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环境和背景下进行的,要利用校园环境宣 传科学发展观理论,让教师和学生把握好以人为本的核心和努力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 一切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学校始终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职责,做到学校和谐了,就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行动体现。

三、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校园建设

1.和谐校园的特征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达到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以师生、学校发展为整体效应。当 前,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联系学校发展实际和学校师生思想实际,找准工作着力点,以校园为载体,以文化 为内质,建设科学、民主、开放的和谐校园。科学发展观对高职院校来说,就是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学规律,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和谐校园主 要体现为学校的民主意识,师生员工行使法律赋于的民主权利,民主是校园健康发展的根本。开放就是针对市场经济形势而言,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要跟上时代发 展,它要求师生关注社会发展、生活变革,反映科技进步,教学要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活力,开放是和谐校园之源泉。

2.学校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

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一个社会要和谐,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学校办学的根本问题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问 题,提供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向,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始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努力 做好人的工作;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证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例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 深刻体会到高职院校就是要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部分专业教学实行“二加一”教学改革模式,为学生毕业就业奠定实习经验和岗位实践基础。学生入校前两年在 学校学习,最后一年走出学校、走向就业岗位,给予学生提前就业、适应社会的机会。通过对学院这部分专业学生进行就业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拿到毕业证就可及 时就业,大大缓解了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3.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就是要使学校的校园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诚信与友爱,充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到处是动听的和谐之声,满眼是悦目赏心的和谐画 面。学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的和谐包括丰富的文 化生活、浓厚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园环境、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校园的和谐主要是要做到人、事、物、景、情各方面的协调 与和谐。要做到人的和谐,就是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做到以人为本;事处理得好,事业就健康发展;物是和谐的保障,校园和谐离不开软、硬件设施配置的和谐;景 的和谐,能使人感到愉悦,感知校园文化的底蕴;情是和谐的基础,而情的载体是人,所以,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还要归结到人。

总之,校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中重要的一部分,和谐校园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建设者和 创造者。因此,人人都要积极投入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学校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坚持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共同建设高尚、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使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

第五篇: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2010-06-29 18:54:2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2)检察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在基层。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院建设,是检察机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一线,调查分析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改,有针对性地推出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十大举措,省检察院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检察日报5月11日头版头条给予了报道。

一、基层检察院建设总体情况 我市共11个基层检察院,是全省市级院中所辖基层检察院最多的。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紧紧依靠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依靠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切实加强对基层检察院建设的组织领导,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年以来,市检察院两次荣获全国检察机关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迎江区院、宿松县院先后荣膺全国十佳检察院和全国先进检察院,11个基层院全部跨入省市级文明单位行列,许多基层单项工作也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最高人民检察院胡克惠、王振川、朱孝清、姜建初等四位副检察长先后亲临**视察指导,对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二、影响和制约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深知,我市基层检

察院建设仍然是处于较低层次、较低水平,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制约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断层情况凸显。目前,我市检察机关共有干警653人,其中11个基层检察院共有干警525人。基层检察院30岁以下干警68人,仅占基层检察干警总数的13%;45岁以上干警233人,占总数的

%。30岁以下干警明显偏少,断层情况比较严重,直接影响检察工作的永续发展。

(二)学历层次较低。基层检察干警具有本科学历266人,研究生学历17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数的56%。但是,通过续本教育、在职教育等方式获得本科学历191人,获取研究生学历17人,分别占同类学历人数的%和100%。经过系统法律专业培训的干警相对较少,提升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难度较大。

(三)人少案多矛盾突出。基层检察院业务量占全市业务总量的95%左右。随着改革的深化,发展的提速,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大量矛盾向基层检察机关积聚。以迎江区检察院为例,该院要承办迎江、长航、水上和公共交通等四个公安分局移交的刑事案件,而该院院编制只有42人,目前在编干警仅35人,一线办案的检察官仅十余人,办案力量严重不足,尽管全院干警经常加班加点,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仍然是捉襟见肘。

(四)干警政治待遇较低。基层检察院干警晋升普遍比较困难。40岁以下解决副科职级的不到干警总数的5%,解决正科职级的更是寥寥无几。县级检察院工资拖欠严重,据统计,拖欠工资一年以上,2003179人次,金额达万元;2004年225人次,金额达万元;2005年104人次,金额达万元;2006年97人次,金额达万元。职级晋升难、经济待

遇低,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干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检务保障不够有力。目前,全市基层检察院基本完成了两房建设任务,但基础建设负债达1000多万元,短期内难以解决。办案经费保障安排普遍较低,以枞阳县为例,2003年以来财政安排办案经费4万元,而实际支出在50万元以上,缺口达到实际支出的10倍之多,难以保障办案工作正常开展。

三、坚持边学边改,扎实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市检察院党组多次专题研究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就破解制约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出了十项措施,媒体称之为“强筋壮骨法”,省检察院领导评价这十项措施非常务实,细化和明确了市级院在基层检察院建设中一线指挥部的职责,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值得借鉴。这十项措施: 一是发挥检察体制优势,切实加大对

基层检察院执法办案的领导、指导和服务力度。积极运用督办、提办、指定管辖等方式,全力支持基层检察院依法办案。把查办执法不公和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作为法律监督的重中之重,努力在查办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上实现新突破。

二是充分发挥市院和基层检察院办案的“两个积极性”。市院主要查办要案、集体访案件、上级交办案件、全市有重大影响案件、基层检察院查处后未能息诉或当事人要求基层院回避的案件等五类案件,集中精力帮助基层检察院攻坚克难,推动执法办案工作均衡发展。三是积极履行协管职责,选准配强基层院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对基层院领导班子全面考核制度,适时提出领导班子配备建议和领导干部调整意

下载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新局面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新局面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开创机关后勤工作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开创机关后勤工作新局面 在当前全国上下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如何推进机关后勤工作向前发展,是摆在后勤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机关后勤是机关......

    以科学发展观实现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的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实现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的创新 江苏省女子劳教所 张忠海内容提要:本文作者从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现行的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在保......

    践行科学发展观__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践行科学发展观依法履行职责 源头发挥工会作用 ——关于新时期发挥工会作用的思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黄太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会更加受到党委、政......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_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教育局2007-2008学年度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度工作安排 2007-2008学年度教育局在上级教育部门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奠......

    坚持科学发展观 开创工作新局面

    坚持科学发展观 开创工作新局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宏伟战略性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从商会的角度出发,在于通过对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人武部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人武部建设 XXX镇武装部长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新时期、新阶段的集中体现。其中,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进步、持续......

    民主生活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项目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项目建设 我们党在新时期确定的第一要务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