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2013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工作总结
XX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扶持
项目工作总结
2013年,灵台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严格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带动、网点回收、群众参与”的思路,坚持“个体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副”的原则,建立龙头企业加工利用、回收网点积极收集、广大农户捡拾交售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市场化运作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农村塑料废弃物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有效治理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
一、基本情况
灵台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南缘沟壑丘陵区,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全省的“东大门”。境内海拔890-1520米,是大陆性和季风性气候交汇地带,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8.6℃,降雨量650mm,年日照总时数2453小时,无霜期159天。境内有一源(什字源)一山(南部山区)两道川(达溪河、黑河川区),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全县现有耕地78.51万亩,土质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糜谷、油料、果蔬、药材等多种农作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年粮食产量17万吨以上,全县辖5镇8乡,184个行政村,1429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66万人。
—1—近年来,随着我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导的旱作农业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全膜玉米、马铃薯、幼龄果园套种蔬菜面积不断扩大,至目前达到了45万亩,其中全膜玉米覆盖面积达到了20万亩,小麦达到4.2万亩,瓜菜地膜覆盖6.6万亩,马铃薯地膜覆盖4万亩,幼铃果园地膜使用面积7.1万亩,其它3.1万亩。农膜使用量达到了2700吨,棚膜使用量达到了56吨,其他塑料制品使用量达到了1600多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地膜及塑料制品用量大县。全县各种农用塑料薄膜大量使用,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农村生产能力下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长期的潜在威胁。因此,加强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既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也是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村文明建设,有效防治农村“白色污染”的一项刻不容缓工作。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体系,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对于提高广大群众自觉认识,转变生态环境意识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在全社会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成效
通过一年的努力,依托现有废旧塑料加工利用基础,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程,初步建立了废旧农膜及塑料及包装袋捡拾、收购、加工、利用市场化运作体系,大力配套完善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使全县以农用地膜为主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率明显提高,农田和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2—
1、扶持加工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政策扶持,争取省财政资金支持,行政推动等多种方式,在全县东、西2个片区分别扶持灵台县鑫隆塑料制品厂和灵台县森源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加快建成了标准化回收、生产、加工利用企业。2013年两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购置先进风选、清洗、粉碎、压块、打包、造粒工艺等仪器设备,引进年加工生产1000吨废旧农膜生产线2条,回收加工利用农膜达到1800吨以上,其中,灵台县森源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回收废旧农膜及塑料制品800多吨,灵台县兴隆塑料制品厂回收废旧农膜及塑料制品1000多吨。全县废旧农膜回收率由去年65%提高到82.6%,提高了17.6%。废旧农膜加工量在年产生量在此基础上提高了15%,到2014年加工能力将达到4000吨,完全能够实现加工量占到废旧农膜及塑料制品年产生量95%的建场目标。
2、建立健全回收网络体系。按照划片回收协议,2013年两家企业在全县13个乡镇建立了骨干废旧农膜回收站(点)22 个,建立示范性废旧农膜专业合作社8个。其中,灵台县森源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在梁原、朝那、龙门、上良、什字、星火6个乡镇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15个,建立示范性废旧农膜专业合作社5个。灵台县兴隆塑料制品厂在邵寨、独店、中台、蒲窝、新开、西屯、百里7个乡镇建立骨干废旧农膜回收站(点)7个,建立示范性废旧农膜专业合作社3个。在
—3— 全县范围内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加工利用、回收网点收集、广大农户交售的废旧农膜及塑料制品回收体系。通过网络建设,农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参与污染治理积极性明显提高,庄前屋后、路边地头废旧农膜及塑料包装袋乱弃乱扔现象基本杜绝,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3、大力推广综合技术。一是年内推广一膜两年用、适时揭膜、机械拾膜等技术15万亩,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膜,阻止使用厚度小于0.008mm的超薄地膜,以降低废旧地膜的捡拾捡难度;二是建立废旧农膜污染防治核心示范点15处,每处开展试点示范500亩,向农民展示推广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新技术;三是引进试验新型农膜等塑料材料,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可降解和无污染环保型农膜新产品。
4、广泛开展宣传培训。通过项目实施,培训农民群众2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80名,编发《灵台县废旧农膜及塑料回收加工利用技术手册》2万份,印制宣传单2万份。在各乡镇举办培训班20场次。组装宣传车3辆,巡回各乡镇赶集12天。在灵台县广播电台制作“张老板的烦恼”专题片一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争强了参与白色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要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作为环境污染治理、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
—4— 日程,精心谋划,加强宣传,抓好落实。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职责,靠实责任,抓紧制定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和扶持补助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启动了回收网点和加工企业建设工作,确保秋收时废旧农膜能够拾得净、收得快、全加工,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2、强化部门协作。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动。今年全县各职能单位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密切配合,互相协作,确保了防污治污效果。县农环站主要承担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具体技术指导工作,协调、督查和管理企业全额实施项目;县环保部门将废旧农膜及塑料包装袋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了项目的监督管理;县宣传部门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县供销部门积极领办废旧农膜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乡、村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开展废旧地膜收购、交售工作;县农行和信用联社及时安排贷款规模,加强信贷服务工作;县国税局正在上报审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免征增值税等相关税收优惠措施。
3、加大扶持力度。县政府全力支持,把省财政补助资金全额拨付的同时,安排县农机局将废旧农膜加工利用所需机械全部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特别是对农膜捡拾机械采取政府补贴,企业筹资,免费发放的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地膜的捡拾率。全县购置的60台废旧农膜捡拾机,分布在22个废旧农膜回收站,—5— 每天可回收废旧农膜0.6吨,既减轻了劳动力,又提高了农膜回收效率。各乡镇采取的以奖代补措施,对交售废旧地膜的农户给予适当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自觉捡拾的积极性。地膜生产企业采取以旧换新的办法回收废旧农膜,使废旧农膜加工利用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省财政的35万元专项补贴,给企业带来了曙光。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无力发展的困难,为企业扩大生产注入了活力,带动了农民、回收网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4、严格督查考核。县政府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县农牧局专门制定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考核办法,县农环站与两家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签订了划片承包回收协议,建立长效机制,采取不定期督促检查的办法,严格进行考核,落实奖励措施,督查企业加强自律,谋划发展,在扩大规模、实现效益的基础上,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这一公益性事业做大做强,推进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设想
针对废旧农膜回收面大量广,回收过程作业效率低,回收工作难度大,回收的废旧农膜对人体污染大,交售废旧农膜效益差的实际,目前我们在废旧地膜回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拾膜机械不足。当前灵台县废旧地膜回收仍以人工回收
—6— 为主,劳动量大、费工费时;并且回收废旧地膜时间正逢秋收大忙季节,劳动力严重不足。只能解决地表废旧地膜,无法回收耕作层的废旧地膜,工作效率也不高,经调查回收1公顷废旧地膜需一个人8天的时间。根据灵台全县废旧农膜及塑料制品产生量测算,全县45万亩使用面积至少需要捡拾机械200台以上,打捆、包装等专用机械100台以上,才能保证捡拾效率和覆盖面不留死角。机械回收废旧地膜作业效率是人工回收废旧地膜的几十倍,机械回收废旧地膜比人工回收废旧地膜收净率高,且具有一定松土和除杂功能,并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机械回收废旧地膜能将废旧地膜收集成卷,膜上杂草和碎土可基本清除,有利于运输,此外还有利于废旧地膜的再生利用。所以,机械缺乏、作业效率低下是制约灵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关键因素。
2、群众认识存在较大差距。作为农业生产大县,灵台县农膜及塑料制品使用年代较长,群众对地膜、塑料制品已经习以为常,思想固化,对其危害认识不足,缺乏发展和长远眼光,尤其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认识不到位,自主捡拾交售的积极性不高,生产过程中随意丢弃、任意处置的现象依然存在,给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造成了影响,捡拾率难以提高。
3、服务体系不健全。随着废旧农膜和塑料制品的不断扩量使用和多茬使用,全县需要建立专门机构管理负责,推动企业主体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废旧
—7— 农膜真正作为一项全民性和公益性的事业来运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县仅有两家废旧农膜初加工企业,无论生产经营规模、回收网点还是发展能力等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亟待建立3家以上加工企业,分片包抓作业,建立密集型管控网点,加大回收和利用力度,不断健全和充实回收利用体系,使回收网络由县乡向村社延伸,由片向点扩展,提升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服务能力。
4、扶持资金不足。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公益性的社会事业,从生产使用、捡拾交售、设备配套、网络建设、企业运作等全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作为农业大县的灵台,废旧农膜加工利用方面的资金非常紧张,难以大规模推进项目建设和全面运作,缺乏形成资源整合和再利用的有效载体。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懈努力,制定方案,细化措施,加以改进,积极推动全县废旧农膜加工利用工作水平提升。
—8—
第二篇: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
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号)
《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3年11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11月29日
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
2013年11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废旧农膜,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不用或者残留的农用地膜和农用棚膜。
第三条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实行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综合利用的原则。第四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合理布局回收网点,扶持企业和其他组织回收利用废旧农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省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废旧农膜加工企业建设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二)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指导及相关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服务;
(三)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及其他补助资金的申报和使用管理;
(四)负责废旧农膜农业污染监测评价,组织开展农业污染区域的综合治理;
(五)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对废旧农膜农业污染事故进行查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资金筹措、预算编制和资金管理;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循环经济规划,并给予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科学技术、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相关工作。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组织、宣传和监督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督促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捡拾废旧农膜,并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设立网点、回收废旧农膜提供便利。
第九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省实际,制定农用地膜生产地方标准。第十条 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引导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科学使用农用地膜、棚膜,推广机械揭膜、拾膜等新技术。
第十一条 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及时捡拾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农膜,不得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
第十二条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农用地膜。推广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十二个月且符合国家其他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毫米的农用棚膜。
政府统一采购和享受其他补贴生产的农用地膜,按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鼓励农用地膜和棚膜生产、销售、回收企业及其他组织和个人设立网点,回收废旧农膜。
申请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财政补贴的企业,应当与县(市、区)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签订包片回收责任书,经考核验收达到责任书约定标准的,享受财政补贴。
第十四条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应当研究开发废旧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从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企业,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扶持,并依据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享受农用电价格等优惠政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用揭膜、拾膜机具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对生产农用地膜、棚膜并回收利用废旧农膜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其生产的标准农用地膜、棚膜。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对销售、使用农用地膜、棚膜和回收、加工废旧农膜的场所进行检查,调查了解有关情况;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法对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棚膜或者废旧农膜再生产品进行查封、扣押。
第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农用地膜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一至三倍的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农用地膜或者未捡拾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农膜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不得享受农用地膜补贴。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农田或者其他农业用地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废旧农膜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对伪造台账、虚报数量、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追回财政补贴资金,并处以所套取财政补贴资金额一至三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工作单位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XX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为坚决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上级有关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19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要求,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属地负责、联手齐抓、严格执法、强化督查、狠抓落实,使全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工作目标
农业农村部《农膜回收行动方案》(农科教发【2017】8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X政发【2018】XX号)文件,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作为2020年前必须完成硬任务,并列入
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省委省政府印发的《XX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要求到2022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XX县2019年镇(街)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目标考核指标分解表》
XX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7%以上。
三、工作举措
(一)建立组织、强化领导
镇政府成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班子领导任副组长,农技站、兽医站、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XX分局、镇XX办公室等单位以及各村(社区、场)为成员单位,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技站。
(二)细化措施、强化责任
1.回收标准:超薄地膜的大量使用是造成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淘汰难以回收的超薄地膜是从源头上防治地膜残留污染的关键举措,是保障废旧地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提。国家强制性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膜覆盖膜》(GB13735-2017)规定,农用地膜厚度不低于0.01mm、拉伸负荷(纵、横向)不低于1.6N、断裂标称应变(纵、横向)不低于260%、直角撕裂负荷(纵、横向)不低于0.8N.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第二十五条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农业投入品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应当及时回收农用地膜。
2.联合执法:目前我镇市场上仍然存在销售不合规超薄地膜行为,制约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有效推进。农技站、镇263办公室牵头,市场监管局、兽医站等部门要强化沟通协调、密切联系配合,将不合规超薄地膜列入农资打假行动范畴;由市场监管局牵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生产、销售不合格、不达标产品的市场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予以严厉查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不合规超薄地膜产品不出厂、不进店、不下田。
3.属地管理:各村(社区、场)是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主体。各村(社区、场)针对本辖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网点,积极组织发动农业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和第三方服务组织,共同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全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户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膜回收利用网络。
4.典型带动:农技站、文广站、镇XX办公室、市场监管局、各村(社区、场)要组织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线下线上媒体,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进行宣传,各村(社区、场)也可制作横幅、标语进行悬挂、张贴。加大“一膜两用”、“一膜多用”、强化耐候膜、全生物降解膜、新型高效回收进行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示范推介力度,全面增强地膜生产者、使用者、销售者、监管者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部门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及时总结宣传开展农民回收利用工作好做法、好经验,打造典型模式和示范样板,努力营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求真务实、强化督考
1.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行督查制度,按照时间节点进行督查推进。督查各村(社区、场)宣传工作、回收网点建设、职能部门的履职情况。镇党政办要及时将督查情况以手机短信方式向全镇进行通报,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
2.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县农业执法大队、县市场监管局、镇派出所,对全镇广大农户、农业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不定期、拉网式巡查,对违反使用不合规地膜的农户,要坚决予以制止;对私自销售不合规的地膜经营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确保不合规的地膜不在我镇使用。
3.凡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村(社区、场),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并按上级规定,视情节追究村书记主要责任,且在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
第四篇: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补助奖励办法,,(试行)
为切实加大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力度,有效减少废旧农膜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鼓励农户、合作社和农膜加工企业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实行“以旧换新”政策,每4公斤旧地膜兑换1公斤新地膜。
第二条支持社会兴办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对新建达到省级标准农膜回收加工企业,一次性给予建设补助5万元。
第三条鼓励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回收企业建设废旧农膜收购站(点),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对建设符合我市农村区域布局,达到省级标准的农膜收购站(点),一次性给予补助2万元。
第四条支持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回收企业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工作,按4公斤旧地膜给予1公斤新地膜补贴,并对回收的废旧地膜每吨给予100元回收环节补助。
第五条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初级加工厂、收购网点和农户购置新型高效地膜捡拾机械。根据捡拾机械使用效果,在国家农机综合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补助,总补贴金额达到总价款的60%。
第六条各村委会承担本村区域内废旧农膜回收工作,督促监督农户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对完成回收整治标准的村委会,根据当年覆膜面积每亩给予1元整治奖励资金。
第七条鼓励推广可降解地膜,对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推广使用效果,可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
第八条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以旧换新”地膜的采购工作,必须公开采购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性大于12个月的高标准地膜。
第九条符合条件的农膜回收加工企业或回收企业,自行向镇政府提出申请,镇政府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实地审查后上报市农业农村局,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审核汇总后报市财政局核拨补助奖励资金。
第十条本办法所列补助、奖励总体规模,由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共同确定。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农业农村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有效期3年。
第五篇:XX县2020 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XX县2020
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的通知》(农科教〔2017〕8号)、《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农科教发〔2019〕1
号)、XX省农业农村厅、XX省生态环境厅、XX省市场监督管理局、XX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XX省
2020
年农业废弃物治理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X农科〔2020〕XX
号)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现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回收利用。
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全县的农膜销售、使用、回收监督管理制度,新建废旧农膜“五有”回收网点4处,2020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
(二)减量替代。
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强化耐候地膜等地膜减量替代产品的技术试验,全县不少于个试验示范点,结合实际布点示范,推进地膜减量替代,实现普通地膜覆盖面积零增长。
二、重点工作
(一)开展回收网络建设。
一是结合产业分布,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如供销社系统下属农资公司、废品收购站等,全面推进村(镇)级、县级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各农业园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家庭农场等规模基地建立回收网点,建立县域内全覆盖的回收利用网络,形成覆盖主要用膜区域回收网络体系。二是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回收模式,如以旧换新、以奖代补、购买第三方服务等。
三是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台账与管理制度,建立有防渗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标牌、有台账“五有”制度,确保回收网点规范运转。(二)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产品质量法》和《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国家强制性标准,联合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地膜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落实各方主体,源头控制地膜市场准入,确保不达标地膜不进店、不下田。
(三)开展减量替代试验示范。
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强化耐候地膜的试验示范,验证产品在不同生态区域、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条件下的适用性,及其覆盖使用后对产量、病虫害发生、土壤性状等的影响。科学评估全生物降解地膜、耐候膜、强化膜等替代产品性能,为下一步产品推广提供科学支撑,推进地膜使用减量化。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
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推进小组,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加强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督、供销等系统的沟通协作,建立良好的联动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开展。农业农村局与镇村共同协助委托回收单位统筹安排好本区域废旧农膜集中回收组织工作,加强对回收网点的监管,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到废旧农膜回收工作中来。(二)强化政策支持,提高资金利用率。
统筹安排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专项等涉农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宣传引导、技术培训、回收加工体系建设、地膜减量替代试验示范等方面,确保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资金需要。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废旧地膜回收率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对从事地膜回收加工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探索税收、用电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三)强化宣传引导,统一思想认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悬挂横幅、标语,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良好氛围。附件1
2020年镇(街道)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目标考核指标分解表
序号
镇、街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
废旧农膜回收网点(个)
档案台账资料(套)
宣传报道(篇)
技术集成试验示范(个)
成立组织机构等(套)
扶持废旧农膜加工企业(个)
XX镇
81.5
XX镇
XX镇
XX镇
81.5
XX镇
XX镇
XX镇
81.5
XX镇
XX镇
XX镇
XX街道
XX街道
XX街道
不参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