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规划存在的问题112

时间:2019-05-13 16:3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村规划存在的问题1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村规划存在的问题112》。

第一篇:行政村规划存在的问题112

行政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中排版不统一;封面标题方正小标宋,字体用小二号或二号,统一把“(十二五)”三个字删了,落款日期统一落成2012年2月20日;章,统一用“黑体,居中,用三号”。节这一级的应该用“一、二、三、。。。”编号,节以

下字体统一“仿宋GB2312三号”;再下

一节序号为“

(一)、(二)、(三)。。”;再一下级用“1、2、3、。。。”;再下一级用“(1)、(2)、(3)。。或①、②、③、。。。”不能越级使用。有的搞成大点“一”后就是“1、2、3、。。”行间距统一用单倍行距,2、方案中文字内容,“前言,指导思想,原则”统一用,“技术标准方案”,要结合实际进行修改好。

3、规划中的数据来源,一定要与基本情况表册上核对好“人口、劳动力、人均收入、土地资源”等上落列。

4、编目录。统一搞得自动获取。这个参照下一段说明进行。

如果是一篇已经打好的文件,想要生成目录,可采用如下步骤:

1、对整个文本进行排版处理;

2、先将第一个一级标题选中,再点击工具栏“字体”前“正文”的下拉菜单,选择“标题1”;

3、此时会在此行前出现一个黑点,表明此行已被设为

目录项(前方黑点不会被打印);

4、对此行进行段落、字体的设置,设置要求就按前面的要求进行。

5、光标放在刚才筛的目录行中,再点工具栏的格式刷,将文中所有需要设为一级标题的全部用格式刷统一格式;

6、依照2—5步骤现将文中2级、3级„„依次设置完毕;

7、光标放在文中需要放置目录的位置,点击菜单中的“插入”-“索引和目录”,在“目录”选项单中进行适当设置,也可不用修改,直接使用默认值,确定。

8、此时目录就会自动生成了;

9、要想对目录进行字体、字号等的修改,可选中目录进行修改;选取时注意,不要直接点击目录,而将鼠标放在目录左方,光标成空箭头时单击,此时会将整个目录选中,进行修改。如果只想修改某一行,将光标放在该行最后,向前拖选;

10、如果文章中某一处标题有改动,可在改动完后,在生成的目录上点右键,在右键菜单中点击“更新域”,所修改处在目录中会自动修改。

第二篇:交通规划存在问题

一、关于规划方案的问题

1.过境交通未解决好,并且外环线的可行性不大。

a工程量大,没考虑经济承载力。

b线路迂回,利用率低。

c各国道交通量相互转换不畅,并且没组织。

2.城市内部交通的问题

a道路“通”而“不畅”。

b主次不清,道路功能组织不合理

c道路红线宽度过小不合理,不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d过于强调现状路基,规划道路等级不高。

3.综上,是对现状到路调研与分析不够

a调研现状道路,交通量及道路干次干网密度

b静态交通现状

c对外交通设施现状

d道路基础设施现状

e规划图纸分析不足,应增加综合道路现状图(包含道路,停车场,公交站场,桥梁,加油站,对外交通站场等)。综合现状道路分析图(等级,红现宽,内外交通等)

第三篇:扶贫行政村规划(2011-2015)

XX省XX市XX县X个行政村

村级规划

(2011-2015年)

规划上报单位:XX市XX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编制时间:二○一二年二月

前 言...............................................1

一、县域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2

(一)基本情况....................................2

(二)“十一五”整村推进取得的成绩.................2

(三)存在的困难和挑战............................6

(四)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7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9

(一)指导思想....................................9

(二)基本原则....................................9

三、规划目标及建设任务..............................10

(一)布局和范围.................................11

(二)规划目标和建设期限.........................11

(三)建设任务...................................14

四、技术标准和投资概算..............................15

(一)技术标准...................................15

(二)投资概算...................................15

五、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16

(一)总资金来源及分类...........................16

(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分析.......................17

(三)社会扶贫和企业赞助情况.....................17

六、保障措施........................................17

I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18

(二)整合资源,增加投入.........................18

(三)突出重点,扶持产业.........................19

(四)加强管理,强化监督.........................20

(五)广泛动员,群众参与.........................20

八、附图、附表和附件................................21

(一)附图

附图1:XX县三十二个行政村区域分布图 附图2:XX县县域产业布局图

(二)附表

附表1:XX省XX县规划行政村列表 附表2:XX省XX县基本情况汇总表 附表3:XX省XX县规划项目建设一览表 附表4:XX省XX县规划投资估算汇总表

(三)村级明细表

II

前 言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11‟75号文件)、省扶贫办•关于编制我省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预通知‣、•关于编制我省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X贫开办发„2012‟5号)和市扶贫办•关于编制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X政贫办发„2012‟3号)的要求,我县有32个行政村被列入XX省89个县2800个行政村村级规划的编制范围,“十二五”期间,中央、省、市将加大对该地区的投入扶持力度,以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促进贫困行政村物质发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同时,国务院扶贫办将对扶持成效开展专项重点督查和专项绩效考评。为此特制定本规划,以指导我县32个行政村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本规划期为五年(2011—2015年)。规划分为七个部分,即:

一、县域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及建设任务;

四、技术标准和投资概算;

五、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

六、保障措施;

七、附图、附表及附件。

一、县域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XX省……,位于……,其中山区面积占97.1%,有耕地面积108.27万亩、林地面积381.56万亩。境内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年平均气温14.9度,年平均降雨量1256毫米。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0.43%,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577万立方米。全县辖5镇8乡124个行政村(社区),有汉、彝、傣、苗等8个世居民族,总人口34.7万,其中,农业人口31.5万人,占91%,非农人口3.2万人,占9%,少数民族人口3.9万人,占11%。是全国首批优质茶叶基地县、糖料商品生产基地县、名优特林产品(泡核桃)基地县、造林绿化百佳县,全省烤烟种植示范县、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县、商品肉牛(羊)基地县、竹类生产基地县、茶文化创作基地县。特殊的地理气候、发展基础、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造就了我县山区农业县的特征,形成了以粮食、林果、烟草、茶叶、甘蔗和畜牧为支柱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同时,XX县又是一个集山、少、边、贫为一体的贫困县。

(二)“十一五”整村推进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XX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XX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紧紧围绕“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2 —

完善思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措施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累计解决了4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山区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的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扶贫开发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5年的944元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从2005年底的19.48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15.24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从2005年的62.7%下降到2010年的48.3%。

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2005年至2010年,我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562元增加到10003元,年均增长17%;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96元增加到966元,年均增长37.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853元,增加到2010年的3653元,年均增长14.5%。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国家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从2006

年至2010年,我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31个,投入各类资金10696.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465万元,完成种植经济林果44637.5亩,经济作物15897亩,养大牲畜4932头;建设农村道路338.358公里;架设人畜饮水管道572.366公里,建水池2456立方米,共解决14851人、605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支砌农田灌溉沟渠(管道)46.886公里,修建机耕路13.1公里,建小水窖143口;架设输电线路103.35公里;建安居房487户,墙体粉刷2521户,地板硬化1807户,改厨28户,改厕3606户,改圈3155户,烤房148座,蚕房31间;建教学楼2幢,卫生室6个,活动室4个,安装广播电视接收设备200套;建沼气池1508口,节能灶2257眼,安装太阳能21套,建公厕6个,垃圾池7个;培训农村劳动力44392人次;建工程标志碑225个。贫困地区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到2010年底,我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1%;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0.08‰,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到2010年底,参加新农合的农户比例达到99.5%,乡乡建有卫生院,56.9%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贫困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得到加强。

扶贫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整合资金能力不断增强,部门、社会、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程度提高,群众自我发展愿望强烈,“大扶贫、大发展、大变样”的扶贫开发工作格局日趋形成。

工作体制不断创新。一是转变扶贫观念,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参与、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使贫困人口真正成为农村有效反贫困主体的重要参与者。二是政府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制度保障和共享改革成果。三是动员和鼓励社会、企业采取社会行为和企业行为参与扶贫工作,使农村贫困地区的政策优势与社会、企业的资本、技术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在社会经济组织与贫困群体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使扶贫开发各方利益最大化。四是政府在继续对农村贫困人口提供直接经济援助的同时,特别重视提供社会服务,并对贫困人口生计能力进行培训,加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五是引进外资扶贫理念,全面推广“参与式”扶贫开发,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组织化程度和自治化程度,使扶贫攻坚成效和扶贫开发效益显著提高。六是建立整合协调机制,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使贫困人口扶持面

广,覆盖率高。

(三)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1.贫困村选定困难

由于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县124个行政村中,较贫困的有68个行政村,这些行政村贫困状况基本一致,基础设施普遍滞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整村脱贫难度较大,迫切需要得到上级的大力扶持。但省市分配给我县列入规划指标仅有32个,为行政村总数的26%,需求不足,给贫困村选点增加了难度,反映出我县扶贫工作的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2.规划水平有限

一是机构改革后,县扶贫办由政府议事协调机构调整为部门管理机构,协调能力减弱,协调部门工作难度加大,整合项目资金能力有限;二是扶贫办单位小,人数少,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缺少综合规划知识,达到上级规划要求有一定困难;三是规划思路还够开阔、措施还不到位、针对性还不够强,探索创新力度还不大。

3.投入与需求差距较大

近几年来,各级都逐步增加了扶贫开发投入,但是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多种因素,贫困行政村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行路难、饮水难、就业难、增收难、发展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急— 6 —

需建设的项目多,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目前的投资数量及补助标准,远远满足不了项目建设内容和脱贫发展的需要。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建设标准不高,质量难以保证,项目资金缺口较大,一个行政村补助资金100至150万元,显然不够,对需要建设的内容来说,更是杯水车薪,项目实际投入与需求差距较大。

4.规划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编制我省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预通知‣和市扶贫办行政村规划会议要求,我县高度重视,立即成立XX县行政村村级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村级行政村规划工作。2011年11月14日,召开了全县行政村村级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各乡镇抽调人员,组建规划工作班子,深入村组,采用参与式的方法进行规划,形成初步规划上报县扶贫办审核汇总。2011年11月我县将汇总审核后的表格数据上报市扶贫办。2011年12月对上报市级的表格数据进行了修编、完善、认定,正式上报省扶贫办。2012年2月,按照省扶贫办•关于编制我省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X贫开办发„2012‟X号)和市扶贫办•关于编制我市村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X政贫办发„2012‟X号)文件要求,完成了•XX省XX市XX县32个行政村村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上报工作。

(四)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在采取普惠性政策的同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入。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十二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指明方向。同时,让贫困农民分享我国改革开放成果,早日摆脱贫困共同奔向小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经过“十五”、“十一五”扶贫开发,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十五”、“十一五”以来,我县认真组织整村推进工作,不断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推动社会扶贫,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努力做好科技扶贫,圆满完成“十五”、“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为顺利实施“十二五”村级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贫困群众参与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的愿望非常强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帮助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贫困村群众对现行的居住环境、生产和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已成为广大贫困农民的强烈愿望。参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贫困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是地方财政投入能力逐步增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8 —

现代化不断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地府各级政府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力不断壮大,以工哺农的能力增强,各级的政府的可用财力逐年增加,能够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投入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大扶贫的要求,以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为重点,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人居环境改善与自然生态修复相结合、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配套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通过水、田、路、电、气、房,教、卫、文、就、保、林全面治理,促进贫困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有一定发展基础、具备开发条件的村,要着重加大产业开发和生计建设;对发展基础差、经济落后的村,要着重抓好基础条件的改善;对因灾返贫的村,要突出防灾减灾工作;对地处偏远,生存条件恶劣的村纳入易地扶贫规划。

2.先难后易、突出重点。切实瞄准最贫困区域,确保最贫困

的村得到优先扶持,让最贫困群众优先受益,使扶贫项目真正体现“雪中送炭”,避免出现“锦上添花”。

3.分级负责、地方为主。分级组织编制•规划‣,县级负责汇总编制总体规划,做好规划编制指导工作,开展规划编制培训;乡(镇)级负责调研摸底工作,汇总编制详细规划,具体组织实施规划;村级负责提供基础数据,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协助乡镇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4.集中连片、统筹兼顾。以乡镇为单位,行政村为单元,优先对贫困程度较深、贫困自然集中的行政村,进行统一规划,连片推进。同时兼顾将相对分散、单个零星的贫困村纳入规划。

5.全面动员、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组织贫困群众参与•规划‣的编制、组织实施、评估验收和后续管理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量避免贪大求全,搞“形象工程”,造成建设资金的缺口。扶贫资金实施的项目严格控制在资金规模范围内。整合各行业部门的项目必须是已纳入各行业部门“十二五”规划的拟建项目,或者是当地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已做出承诺的建设项目。尚处于争取阶段,还未明确的建设项目不要纳入规划范围,以确保在下一步的实施过程中不出现资金缺口。

三、规划目标及建设任务

(一)布局和范围

依据省扶贫办2800个行政村指标分解表,分配给我县编制32个行政村规划指标,我县按照规划村选择原则,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选定出32个贫困行政村进行规划。规划村涉及全县……个乡镇,覆盖农户……户…………。具体为:……。

规划区域为全县13个乡镇中较为集中连片的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规划实施10个自然村(组)。规划村贫困状况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致贫原因复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性、特殊性”的特征。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产业发展困难,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不足,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区域性整体贫困与分散性个体贫困并存,特殊性贫困与民族性贫困并存等是致贫的主要因素。面对贫困现状,村组干部和群众穷则思变的意识较强,盼脱贫,思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迫切希望上级给予扶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规划目标和建设期限

1.总体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使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达到或超过全县的平均水平,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围绕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民生工程作为重点:一是以贫困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重解决贫困村内行路、饮水、用电、就学、看病等民生问题,使贫困村基本民生状况有明显改善;二是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积极培育发展特色增收和防灾减灾产业,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农林业产业化进程;三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贫困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坚持贫困村综合治理,全面发展,加强贫困村乡风文明和村级班子建设。

2.2011—2015年分建设内容: 2011年计划建设2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架设饮水管道85.5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4168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2250人、大牲畜1378头;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80140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676头;种植经济作物1570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0625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1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245口;建节能灶13口;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60平方米;学校校点建设项目1个。(5)其他项目5个。

2012年计划建设7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 12 —

施建设项目:新建饮水蓄水池(窖)4272立方米;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通村公路10公里;村内道路硬化205858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3495头;种植经济作物4730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6251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2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162口;建节能灶257口;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学校校点建设项目1个。(5)其他项目5个。

2013年计划建设7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架设饮水管道86.25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8380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2202人、大牲畜3696头;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6220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232871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6555头;种植经济作物9260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0560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2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66口;建节能灶30口;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1140平方米。(5)其他项目5个。

2014年计划建设8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架设饮水管道21.5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7699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723人、大牲畜345头;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9660平方米;通村公路11.5公里;村组公路12.7公里;村内道路硬化219365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

项目:养殖大牲畜4870头;种植经济作物6089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9557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1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365口;建节能灶254口;太阳能22套;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840平方米;学校校点建设项目1个。(5)其他项目5个。

2015年计划建设8个行政村,具体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低产田改造1100亩;架设饮水管道59.7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1694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2167人、大牲畜3280头;安居房建设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通村公路6.2公里;村内道路硬化303812平方米。(2)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7172头;种植经济作物6510亩;种植经济林果(木)13682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2个。(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43口;建节能灶80口;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2470平方米;其他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个。(5)其他项目5个。

3.建设期限:2011年—2015年。

(三)建设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低产田改造1100亩;架设饮水管道252.95千米,新建饮水蓄水池(窖)26213立方米,计划解决或改善安全饮水7342人、大牲畜8699头;安居房建设建筑— 14 —

面积35680平方米;通村公路27.7公里;村组公路12.7公里;村内道路硬化1042046平方米。

——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养殖大牲畜22768头;种植经济作物28159亩;种植经济林果(木)70675亩;加工业(深、精、粗)项目2个。

——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建沼气池881口;建节能灶634口;太阳能22套;其他生态建设项目1个。

——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村级文化活动场地4510平方米;学校校点建设项目3个;其他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个。

——其他项目5个。

四、技术标准和投资概算

(一)技术标准

产业发展、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生态能源、社会事业、安居房、卫生厕等严格执行各行业部门技术标准及西部大开发有关要求,卫生圈、墙体粉刷、地板硬化、节能灶等执行扶贫部门标准。

(二)投资概算

1、总投资概算

32个行政村规划概算总投资19888.09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48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7688.714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7399.38万元。

— 15 — 2、2011—2015年分投资概算

2011年概算总投资1440.197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576.937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563.26万元。

2012年概算总投资4224.06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05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680.9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1493.16万元。

2013年概算总投资4482.7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05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727.81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1704.93万元。

2014年概算总投资4744.3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798.11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1746.19万元。

2015年概算总投资4996.8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904.97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1891.83万元。

五、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

(一)总资金来源及分类

规划总投入19888.09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占24.1%;整合行业部门资金占38.7%;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占37.2%。

投向分析。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占46.2%;增收产业培育占38.4%;环境与生态建设占2.2%;社会事业建设占3.7%;其他占9.5%。

(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分析

“十二五”期间,32个行政村共计划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48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占63.4%;增收产业培育占18%;环境与生态建设占0.4%;其他占18.2%。

(三)社会扶贫和企业赞助情况

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社会扶贫工作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和行业特点,从贫困乡村和农户的实际出发,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实行结对帮扶,做到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单位不脱钩。“十一五”期间,共有1个省级、11个市级、38个县级单位帮扶32个行政村,协调、落实帮扶资金484.28万元,捐物折资48.63万元,帮办实事143件。“十二五”期间,要按照村级规划,结合联村入户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创新帮扶形式,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内容,增强定点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结对活动,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六、保障措施

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县乡村要抓住机遇,切实加强

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提高扶贫工作水平,用足用好各级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建立责任明确,分类规划实施的机制,科学、有力、有序、有效的推进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保障村级规划实施的前提,县乡村和各部门要从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确保如期实现规划目标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县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总体指挥和协调。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配备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加强组长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整合资源,增加投入

在扶贫项目资金落实到位的基础上,采取党委政府统筹协调,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整村推进的方式,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工作要求,加大项目资金的这整合力度,重点整合以工代赈、农业、林业、水利、教育、卫生、交通等各行业— 18 —

的项目资金和挂钩帮扶资金,集中投入使用,使每个规划行政村投入项目整合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来源。要以财政扶贫资金为“粘合剂”和“启动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引导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村倾斜,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投入机制。

(三)突出重点,扶持产业

基础设施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发展产业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实施规划,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产业放在首要地位,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六到农家”的要求,以提升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为重点,通过产业扶持和水、电、路、能源、房、教、卫、文、就、保全面治理,使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的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一是以贫困村产业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贫困村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户有脱贫产业,村有增收产业,乡有特色产业,县有支柱产业”。二是以贫困村基础设施为突破口,着力解决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民生问题,使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引导性和技能培

训力度,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坚持贫困村综合治理,全面发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四)加强管理,强化监督

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发挥作用和效益。一是严格执行财政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二是严格实行扶贫项目科学选择、论证、实施、验收、考评、后续服务全过程监管,着力提高项目效益。三是继续实行公告公示制,对项目建设地点、内容、资金、项目扶持户等进行公告公示,规范公示的内容和形式,接受全社会广泛监督。四是层层签订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和廉政承诺书,实行项目法人制、责任制、廉政评议制、廉政评议员制,认真执行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加强项目质量和安全监管。五是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专户、专帐、专人管理和报账制、审计制、责任追究制。六加强监督检查,实现项目中期监督检查制、项目分级验收制、项目后续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效益评估制,加强对项目、资金、物资等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和物资合理使用,保证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巩固提高一个,真正把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和廉政工程。

(五)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调动贫困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 20 —

艰苦奋斗精神,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己的事业自己办,自己的产业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责任感,最大限度的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管理的自觉性。在具体工作中,确定整村推进贫困村,主要看贫困村农民群众的意愿和积极性;编制规划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定项目,要看群众是否受益;建设项目,邀请群众参与;工程质量,请群众监督;工程验收,请群众代表参加。对扶贫项目计划、将要实施的项目等内容及时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开公布,广泛接受项目实施农户和受益群众的监督,力求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在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整村推进,又要把现有贫困人口作为特殊人群进行重点扶持。要有针对性地逐户制定详细的方案,每户要有一项稳定增收的产业,使其尽快脱贫致富,真正使村级规划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实,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八、附图、附表和附件

第四篇:主席团存在问题与规划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学生会主席团

----------存在问题分析及发展规划

一、现阶段存在问题

1.由于新一届主席团刚成立,主席团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2.学生会七个部门的新一届部长与副部长刚任命,各部门会有一段对部门内部重组整顿的时间,这是需要在各部门分管主席的帮助下完成的。

3.新任干部思考能力不强,虽然做事能力都很强,但要对他们进行好转型的教育工作。

4.基层工作目标不明确,有事会出现工作懈怠情况。确实有个别成员觉悟不高的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他们对学生会这个集体缺乏归属感、荣誉感,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过多人员影响精英队伍的形成,也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影响着组织的效率。

5.对内:对于学生会的团队建设始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可遵行的规则或者经验,我们很多的工作都还没有做,比如对于过去成功的总结,对于基层学生会成员的激励制度。

6.学生会新的规章制度已经修改完成,但还没有定稿,以前的制度实施起来并不理想,很多落不到实处,所以这学期的工作重心是“内重建设”,实实在在的把监督培养机制建立起来。

7.成贤学院学生会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了院领导,各界学生组织以及各位老师一直的肯定和好评,其中08级的学生干部所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在08级的同学离开学生会之后,学生会必然出现一个中空期,因此,实现学生会的平滑过渡,让补上来的学生干部尽快上手进行工作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二、发展规划

1.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使学生会充满活力和与时俱进的能力并为学生会的未来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2.加强对学生会干事的技能培养,包括交流、PS学习、视频制作等方面。

3.完善学生会干事的待人礼仪,规范学生会作风。

4.建立完善的综合考评制度,使整个学生会在竞争中不断向前发展。

三、主席团需老师指导的地方

1.最基本的办公软件应用。

2.对不同人的待人接物方式及处理方法。

3.对规章制度的规范化。

4.如何加强团队的任务执行力及有效行使监督权。

5.对下一届接班人的选择和培养方式。

第五篇:浅析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目前存在问题

浅析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目前存在问题

摘要: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新时期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在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乡规划法

科学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土地分区规划管理”这一概念引入我国的。随着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明显地显示出对新形势的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借鉴国外“土地分区规划管理”方法,在详细规划中引入区划的思想,并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基本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

而2008年元月一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法律层面上更加规范了我国的城乡规划,进一步为科学合理的安排城乡各项设施,尤其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城市土地,提出了更严格的法律要求,为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法律保障,也更强化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作用。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1.1控制行详细规划的的法律地位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法定规划之一,是城市规划行政管部门做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法律依据。《城乡规划法》强调:城镇人民政府根据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城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之一。

《城乡规划法》赋予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的审批和修改程序和高位的备案制,更加提高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和现实作用。

1.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①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从规划到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依法行政的依据;从规划到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控制、引导、监督的依据。

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从宏观到微观,控规是总体规划的细化,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从定性到定量,控规是对土地使用的定性和建设强度的定量;从整体到局部,控规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内部配套设施的细化落实。

③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手段。从二维到三维,控规实现了平面控制与空间控制的结合;从规划到设计,控规实现了规划要求与设计条件的结合;从消极到积极,控规实现了控制与引导的结合。

④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从个体到群体,控规是各方利益协调的平台;从分歧到统一,控规是城市公共政策的具体化。

2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自《城乡规划法》以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是重视不代表就做得好。通过自己的一点学习和一点微薄的实习经验,我觉得就目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2.1控规自身的科学性问题 尽管控制性详细规划越来越重要,但当前实施过程当中碰到的最重要问题是,很多控规在使用中都需修改,有时候甚至修改的很多,虽然这其中不乏由于一些利益关系的原因,但是更大程度上说明当前控规的科学性不足,至少它适应发展和市场变化的科学性不足。由于这种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很多时候,地方政府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规划不敢批,而且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编制单位也常常应地方政府要求和建议对规划方案进行一轮又一轮的修改。这样就造成一个矛盾,一方面提出了立法很重要,必须赋予其法律效应,一方面编制的规划又不敢批,不敢赋予它法律效益。产生目前这种问题、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包括指标的确定,编制方法,资料调查,还有突击式的编制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本身的控制体系。所以这样编出来的一个规划,《城乡规划法》给了它一个非常高的法律地位。一个需要由政府审批的,要报人大和上级政府备案的,执行非常严格的,所有行政许可,规划设计的条件必须要依据已经批准的控规来制定,如遇调整,还有非常严格的调整程序要求。这样一个对控规法律地位的要求,对控规本身的科学性具有挑战,我们现在的这种编制能不能达到法定地位的要求,这是一个难题。

2.2编制方法的科学化问题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该是综合、协调、整合所有其他的设计,在这里主要不是设计,而是综合。目前编制方法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时候仅仅是依据上位规划,由此开始进行编制设计,经常用总体规划直接落下来,缺乏专项深入的规划和设计研究作为依据,这样的编制犹如空中楼阁,和实际的需求往往是矛盾的或者无关的,脱离了其作为一个详细规划的本质意义。特别是在一些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当中,没有或缺少各种专项研究和设计的积累,基础资料的全面性也不够,更多的是依据总规直接编控规,导致控规的实际控制意义不强。就目前而言,现在的控规编制工作量和进行的内容编制下来的控规也肯定不科学,存在很多草率、不合理的成分。虽然说现在有了更多新技术的应用,如三维仿真技术,GIS分析、信息数据化平台等,可以综合利用多方面的知识把控规做得更科学,可以从地形、地貌一直到建筑物的相关内容都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并可以提供系统地管理。但是过度依靠新科技方法也是过于死板的,城市是具有活力的,城市也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候的控规编制不是科学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不存在哪一个更科学,哪一个更好的问题,只是存在哪个方案更合理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很多利益的协调和博弈的结果。规划部门,编制单位作为一个中立的机构在研究或者在编制这个规划。但即便是一个中立的机构或者有学科的背景,空间的理想,也不可避免地掺杂个人的意图。而经济部门也有理想,地区政府也有自己的理想。最后这些理想交织在一起,他们对空间都发生了作用,最后出来一个结果。而由于一些利益和关系以及自身能力和个人感情,最后的结果的也会发生理想偏差。

2.3修改的科学性问题

现在修改规划,老是担心政府在当中有什么交易,或者把规划改得不好,所以主要的设想就是怎么能够让修改程序变得困难一点,而较少考虑怎么改得快一些,更科学一些的问题。有规划管理部门指出,事实上,控规在使用中面临的挑战就是非常复杂的执行和调整情况,而规划法的单一和复杂的调整程序与此相矛盾。控规涉及到的要素非常多,执行过程中碰到多样的调整和变化。比如说一条道路,在遇到拆迁等实施问题时,调半米,调一米就能让出一栋房子,这也是调整。但如果问题大一点,这条路也许就被取消掉了。在规划法里面,它们的修改都是首先要组织必要性的论证,征求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申请原审批机关的同意,然后编制控规修改方案按原审批程序报批,这是否科学,能否区别对待,提高管理与使用的实效性。

2.4控制方式与公共政策的不适应

控规不像公共政策而更像一个技术文件,这两者有很多差异,公共政策是一个目标和过程的导向,有很清楚的目标,但是这个过程也是有执行它的阶段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则相对只是一个终结蓝图形式的目标。另外公共政策是普遍适用性的通则,多用通则的方式来规定,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公平性,但是我们的控规每个地块一个图则,千差万别,许多问题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解释。另外公共政策是可读和可识别的,大家理解得相对统一,但控规如果没有解释,普通市民就理解不了,它是一个技术文件。再者公共政策都是公开的,开发商和建设单位可以自己看,有执行的自觉意识和义务,控规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如何使控规更适合公共政策的要求还需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探索。

2.5改革的合法性问题

事实上对控规大家都在探索,在合肥很多规划院就常常把“控规”分成两个层次,先是为街区,再是叫地块,而在南京就没有街区这个概念。不论如何探索是非常有意义,非常积极的,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但是,也有的地方的规划为了要执行和操作,没有原则来放宽控制指标,使下一步规划怎么调也不会超过它。另外一种就是,规划法要求规划局一定要有法定批过的控规作为审批的依据,有的地方就变通把地块的规划条件改成所谓的控规来批了。在实践中碰到的这些方方面面的“变通”与“修正”,如何界定合法与非法也成为控规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2.6控制指标的确定问题

这也是大家比较集中关心的问题。可以说至今还没有成熟的方法。总结目前的使用大概以两种方法为主,一个是经验法,通过编制者自身经验,做完形体设计之后反算指标。这从逻辑性上来讲是非常差的,但是当前大多数地方恰恰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还有就是进行大量的调查、评价,对于环境容量作全面的调查,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容量分配。应该说这个方法更科学,因为它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尤其是容积率的确定,这里面不仅是景观的问题,一定还要加强经济的分析,包括土地价值,区位等不同性质土地的使用要求,要研究土地利用的规律是什么,包括现在产权的问题,不同利益的博弈、权衡的问题都要在指标里面表达出来,这都需要专业人员做深入的研究,但是这样的做法所需要的大量数据资料在一些小的县镇是不好得到的,而且对于庞大资料的博弈和权衡也存在一定技术困难。2.7规划缺乏系统性

规划不是成系统的编制,而是就事论事,哪里要改造、开发了,急急忙忙的编制控规,缺乏区域统筹;规划的范围有大有小,控制的要素有多有少,控制的区域与城市的行政管理区域相差较大,造成规划实施难度较大,规划缺乏系统性。

对于以上问题,我资历尚浅,没有深远的建议和想法,但是我觉得,如果可以解决好以上的这些问题,我国的规划将得到一个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文超祥,马武定.《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平衡机制”》.规划管理, 2009 【2】蔡 瀛,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创新[J].城市规划, 2007,(3).【3】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下载行政村规划存在的问题1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村规划存在的问题1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训中心新形势下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规划(20101028)

    新陆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规划 矿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基础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掌握,是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的根本条件。煤矿四级岗前安全培训与五级班前安全教......

    新农村规划所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规划所存在的问题 调查时间:2013年1月28日-2013年1月30日 调查地点: 参与人员:本人及当地村民 调查主题:新农村建设中房屋拆迁问题 摘要:近几年,我们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开始响......

    六街镇青菜行政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存在问题整改报告

    六街镇青菜行政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存在问题 整 改 报 告 昆明市晋宁县六街镇青菜村委会 2011年10月 一 、整改报告 (一)、专家提出整改意见内容: 1、污水收集系统不够完善......

    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定稿]

    三、城乡规划发展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两大规划衔接不够。即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不够完善,造成与土地部门在工作中有互相冲突与矛盾的地方。 2、规划滞......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城市绿地的发展过程进行并进行分析,介绍了几点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于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高质量建设我国的城镇,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要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可见,城......

    规划管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合集5篇)

    庄浪县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城市规划重要性的认识还不高。一些单位和个人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存在故意违反规划的现象。有......

    我国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哪些问题?一、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 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