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萧县杨楼镇新型新型乡村工业园汇报材料
萧县杨楼镇新型乡村工业园汇报材料
一、2011年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经信委、县经信委的关心支持下,萧县杨楼镇新型乡村工业园,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
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铺设园区水泥道路3700平方米,建园区花坛2900平方米,建园区下水道2600米,建园区围墙1375平方米,建园区围栏730米,建园区警务室及安装电动门,安装园区太阳能路灯70盏,园区填土7万方,供电通讯线路3600米。到目前为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170万元。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011年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招商引资的具体措施。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王安民同志任政委、镇长彭凌昌同志任指挥长的招商引资指挥部,把任务分解到两委成员,成立了三个招商小分队,分别由党委书记、镇长、分管招商引资的负责人带队。确定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责任,使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
按照三个招商小分队的分工,党委书记王安民同志带队到河北的蠡县、山东的青岛招商;镇长彭凌昌同志带队到江苏、浙江招商;党委成员王亚华同志带队到徐州招商。通过努力,现已落地企业4家,意向企业4家。
3、落地企业
(1)萧县金利达地毯纱有限责任公司
引进河北蠡县资金2010万元,法人代表:蒋萌,主要产品:羊毛绒。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120台梳绒机。2011年8月建成投产,年产羊毛绒1200万吨,年产值8500万元,吸收农民工120人。2011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
(2)金红地毯纱责任有限公司
由返乡农民工乔红投资3500万元创办,法人代表:杨娇,主要产品:地毯纱。2011年4月建成投产,年产地毯纱3600吨,年产值9000万元,吸收农民工206人。2011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3)安徽葛氏饮品有限公司
引进徐州葛氏商贸有限公司资金6500万元创办,法人代表:葛刚,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7亩,总建筑面积 3.45万平方米,设计年产4万吨各种饮品。其中:250ml软包装液态风味奶20000吨/年,280ml、350ml、500ml瓶装牛奶饮品10000吨/年,普通型盒装奶饮品10000吨/年,年产值2.5亿元。现机械设备安装完毕,正申请QS认证。(4)萧县昌隆可染涤纺织责任有限公司
引进河北蠡县资金4000万元创办,法人代表:刘亚飞,建设规模:50000纱锭,厂房建设7200平方米,已建成4800平方米,年产涤纶纱2600吨,年产值5000万元,利税600万元,就业人数200人。2011年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现正厂房建设,机械安装。
4、意向企业(1)、引进青岛胶南市王台镇“青岛同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资金6000亿元,建牛仔布生产厂,法人代表:丁昌伟,年产值8500万元,利税1000万元,就业人数260人。
(2)、安徽葛氏饮品有限公司筹建中外合资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法人代表:葛刚,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360万元,就业人数200人。
(3)、利用徐州三环路以内的企业全部搬迁的机会,引进徐州衡碁电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资金1000万元,建电子厂,法人代表:王刚
(4)引进徐州新大陆防腐特种涂料公司资金6000万元,建防腐机械设备产生厂,法人代表:王永俊。年产值9000万元,年利税1100万元。
5、存在问题
1、由于镇财政财力有限,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很大。
2、土地问题严重制约园区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尽管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和实际需求相差很远。
二、2012年工作计划
为加快杨楼镇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特色园区,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1)继续抓好意向企业的入园,建好核心园区。(2)做好扩园工作 以防腐建筑大镇为依托,在主园区萧铜路以东一期规划300亩,精心打造以防腐机械制造、建筑机械制造、防腐建筑材料制造为主的特色园区。2012年春节,镇党委政府召集8个防腐建筑公司的经理和57位防腐建筑大户,召开联谊会,对园区的建设进行了参观,号召他们回家创业。现已有安徽陇海防腐建筑工程安装公司,徐州新大陆防腐特种涂料公司,防腐大户彭裕祥,意向在园区建厂。
2012年计划扩大园区用地面积300亩,新建厂房、职工宿舍和办公用房2万多平方米,新引2个项目入园开工建设,4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年底入园企业总数达到6家。计划投资总额1.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 5.1亿元左右,利税610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工就业人员 1200 余人,新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四通一平”目标,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第二篇:萧县杨楼镇新型乡村工业园汇报材料1
杨政〔2012〕29号
2012年杨楼镇新型乡村工业园
工作建设实施方案
自2010年8月筹建以来,我镇新型乡村工业园试点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乡村工业园已成为镇域经济增长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承接江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促进了我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为用好乡村工业园平台,拉动全镇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制定2012年乡村工业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2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工业、项目、园区建设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以招商引资为主线,坚持工业
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围绕“以园带村、以园带镇”的发展思路,做好产城一体化,全力推动我镇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步伐。
二、目标任务
2012年,我镇新型乡村工业园的建设任务可以概括为 “扩面、提效、擢升”六字方针。
“扩面”即计划扩大园区用地面积300亩;
“提效”即一是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既包括道路、电网等硬件设施,也包括服务等软件设施。二是提高土地的集约程度。随着土地要素的约束越来越严,园区亩均投入强度和亩均产出两个方面都要提高。三是提高项目的开工速度和实施进度,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四是提高企业的贡献度,对企业考核的指标最主要的是两点,一是吸纳就业人数,二是税收贡献,两者之中必有其一。
“擢升”可以从两个角度阐述。第一是“构建集群,打造品牌”。以防腐大镇为依托,在主园区萧铜路以东一期规划300亩,精心打造以防腐机械制造、建筑机械制造、防腐建筑材料制造为主的特色园区。
第二是“三化同步,协同发展”。我镇新型乡村工业园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特色决定了下一步的发展不再是单纯的工业化发展,要与小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结合在一起。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城镇化通过土地置换、解放土地、人口向城镇集中解决了工业化的土地问题,另一方面城镇化保证了乡村工业园有一个稳定的职工
队伍。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结合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民向产业工人转移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业集约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依托我镇的农副产品资源发展工业的过程本身就是农业产业化的过程。
我镇乡村工业园力争到2012年底建成核心区面积236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28万平方米,核心区入园企业达到4家以上,实现平均每亩土地投资额为90万元以上,平均百亩园区完成产值23520万元以上,实现税收400万元,解决860人就业,园区工人年平均工资收入争取达到每人
1.8万元。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打造品牌园区。
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园区供电、供水、通信、道路、环保及职工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与工业园区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打造品牌园区,提升我镇乡村工业园招商引资综合竞争力。
(二)制定项目准入政策,节约用地。
把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我镇乡村工业园园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实行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入园企业土地利用率。根据园区发展水平和产业规划,从入园项目所属行业、主要产品、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生活服务设施等方面制定项目准入政策,限制落后、污染和蓄意圈地
企业入驻。加大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工业用地的投入产出率。
(三)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企业开工率。
我镇把招商引资作为2012年乡村工业园建设的主线。年初以来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认真研究招商引资的具体措施,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长的招商引资指挥部,把任务分解到镇两委成员,成立了招商小分队,分别由党委书记、镇长及分管负责人带队。确定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责任,使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
建立入园项目的落地、实施和开工建设服务机制,积极破解入园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入园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经党委会议研究,从镇经济发展办、综治办、财政分局等单位抽调部分同志成立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工业园区日常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入园企业的困难,全力为入园企业服务。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我镇除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外,还积极争取市县政府资金投入工业园,对新入园企业采取税收奖补等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新入园企业。
(三)争取土地指标,满足入园企业需要。
用地紧张是制约我镇工业园 区 最大的困难。为扩大园区发展,我镇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反映实际困难,协调解决了部分土地指标,促进了工业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杨楼镇人民政府2012年5月24日
第三篇: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汇报材料 2月25日
构建新平台
促进大发展
——X县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汇报材料
(2010年2月25日)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乡村工业园试点工作会议的安排,现将我县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指示精神,把推进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抓手,作为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新平台,在原有乡村工业集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扶持、规范和完善6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推动乡村工业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县6个新型乡村工业园一期工程共占地1836亩,现有厂房面积21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和设备总投入达2.8亿元,其中:新修水泥道路19.6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厂房9.2万平方米。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绿化、亮化、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基本实现 “四通一平”。6个乡村工业园已入驻企业15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家,农民返乡创业企业52家,主要产业有服装鞋帽加工、板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子加工等。入园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6亿元,争取的资金和项目,扶持新型乡村工业园加强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二)科学规划,突出乡村工业园产业特色。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乡镇区位、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乡村工业园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综合劳动密集型产业,板材加工产业,服装鞋帽产业等特色主导产业。目前,这三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已入驻49家工业企业,特色产业的集群效应开始显现。其余工业园也都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了总体规划,形成了产业主攻方向,多以板材加工为特色,园区内共建有板材加工企业40多家。
(三)积极探索,努力破解乡村工业园用地制约。为了保障乡村工业园的用地需求,我们充分发挥乡镇统筹和村民自治利用集体土地的优势,用足用活土地政策。一是积极推进“空心村”整理和土地置换工作。将“空心村”复垦为农用地,与新型乡村工业园内的农用地进行置换,将园区内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用于试点园区建设。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向新型乡村工业园倾斜。三是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者自行与其他村民进行土地交换,获得建厂用地,自行建厂经营。四是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投资商共同兴办企业。对投资项目用地进行评估,由农民或乡、村成立的中介组织,代表农民与投资商签订协议,确定股份比例与
税费政策优惠等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地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新型乡村工业园。在我县6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入园企业中,有70个招商引资企业,占入园企业总数的48%。与此同时,我们还依托新型乡村工业园,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积极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一是重点吸引有一定资金积累,有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强烈的返乡创业冲动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二是用足用活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以租赁等形式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标准化厂房,帮助他们办理小额担保贷款,降低返乡创业人员的投资成本,提高创业积极性。三是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建立以公共培训机构为主,社会办学培训机构为辅的培训网络,免费对返乡务工人员进行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了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成功率。目前,6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入驻返乡创业企业51家,占入园企业总数的35%,年产值4.8亿元,利税4000万元,吸纳劳动力4700多人。
(六)完善机制,着力优化试点园区发展环境。在优化试点园区发展环境上,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一齐抓”:一是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一齐抓。成立县、乡新型乡村工业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入园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一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和程序,着力提升“一条龙服务”的水平。二是招商引资和安商兴企一齐抓。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对已入驻新型乡村工业园的重点
资本外溢地区,全方位、多渠道吸引资金,借助外力推动新型乡村工业园快速发展。围绕各个新型乡村工业园的产业主攻方向,在全力扩张试点园区项目总量的同时,着重引进规模大、牵动性强、技术先进的工业类项目,促使进入园区企业形成集群发展之势。充分利用我县30万人在外务工创业的优势,制定鼓励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的高潮。
(二)加大基建投入,进一步提高新型乡村工业园承载能力。继续加大新型乡村工业园投资建设力度,逐步扩大园区规模。进一步推进土地置换, 整合土地资源,争取省、市追加建设用地指标,解决新型乡村工业园用地问题。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新型乡村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鼓励各类投资者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参与新型乡村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
(三)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新型乡村工业园服务企业能力。一是完善新型乡村工业园管理机制。成立县新型乡村工业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新型乡村工业园管委会,具体负责乡村工业园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布局和统筹协调工作。建立县四大班子负责人和县直相关部门联系试点园区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试点园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帮扶力度。二是完善人才吸引和培训机制。制定吸纳人才、促进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优惠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汇报材料
乐昌市新型城镇化工作情况汇报
乐昌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7年9月24日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方针,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 的成效。现就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新型城镇化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以“中心城区”为突破口,现代城镇雏形初现 市政府按照“向南、向西发展为主,向东、向北适当拓展”的城市发展方向,积极盘活土地,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同步进行。目前,乐昌城区城市规划用地范围为麒麟山以南、马头山以北、乐广高速公路以东、横岭村以西的区域,主要为乐城街道的土地,同时包括廊田镇、长来镇、北乡镇的部分土地。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9.74平方公里,比现状增加15.2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13平方米/人,比现状减少3.65平方米/人、建成区面积18.3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以年均增长5.18‰递增,预测2017年城镇人口达14.26万人、城镇化率2015年为49.23%,2016年递增了1.94%,为51.17%。随着“一江两岸”的原公安局地块、氮肥厂地块、造纸厂地块、市第三农贸市场地块等项目的启动,以及碧桂园项目的拉动和“一江两岸”市政道路的延伸实施,新、老城区面貌逐步改观,使城区框架不断拉大,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
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乐昌经济和社会发展,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粤建规函[2009]455号),我市委托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编制。省住建厅于2010年5月组织召开了《规划纲要》审查会,并印发了《乐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审查意见的函》(粤建办规函[2010]296号)。但由于省国土厅指出了《乐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的规划成果与《广东省乐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的中心城区范围及用地规模不一致的问题,建议我市予以协调。
基于“多规合一”、广乐高速的开通以及京广高铁乐昌东站的建设,另外,按照《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提高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上报审批效率的通知》(粤建规[2016]13号)精神,“可将总体规划期末年限修改为2030年,以充分落实‘十三五’国家和省对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我市报请韶关市人民政府对《乐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进行修改,调整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规划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本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粤北门户城市,粤北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城市,粤北现代产业(优质农业、先进制造业、旅游商贸服务业)强市,韶关副中心城市,滨江生态山水城市”,规划至2020年,乐昌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0.05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至2030年,乐昌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9.74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
规划修改工作前后经历了“前期调研、专题研究、初步方案、规划纲要”4个阶段。编制单位在基础资料收集、现 场踏勘、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等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规划纲要。我市于2017年1月至4月中旬期间分别开展了四次的征求各部门和乡镇意见,并通过了乐昌市政府常务会议和乐昌市委党政班子会议讨论。针对意见征集,编制单位对《乐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进行了四轮的修改完善;2017年5月17日,我市组织召开了《乐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专家评审会,并通过了评审。2017年7月10日,韶关市城乡规划局对《乐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提出了审查意见(韶城规村函[2017]163号),目前,我市正按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其后即可报省住建厅审查。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规划纲要,并经过了四轮的征求意见,通过了市委党政班子会以及市政府常务会议和我市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现正按程度上报韶关市人民政府审查。
2、抓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2012年到2017年规划项目401个规划项目,规划用地面积855.5万平方米;其中今年以来共编制完成了乐昌产业转移园GL-06-05-01地块控制性细规划等77项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面积175.22万平方米。这些规划将为乐昌中心城区提升的科学推进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3、乐昌新城规划。乐昌新城作为乐广高速、武广高铁交集之地,围绕“一带一廊两轴三核五片区”功能设计进行规划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为7.66平方公里。目前,乐昌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
二、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全力实施环境建设
1、道路方面:
一是实施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乐昌东站站房项目,项目总投资1097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9070万元。
二是实施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乐昌东站进站道路,总投 资7319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319万元,完成路面硬化,2017年5月投入使用。
三是实施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乐昌东站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2453万元,目前已完成2453万元,完成路基工程,完成了广场降坡土方工程、施工便道工程和排水管道工程等全部项目建设内容。
四是实施了武广客运专线乐昌东站至产业转移工业园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7568.45万元,目前已完成6800万元。完成道路建设2.48公里。
五是实施了乐昌市人民路下穿京广铁路拓宽工程项目,总投资1804.82万元,目前已完成1700万元,已完成箱涵的顶进,目前正在抽水泵站得施工。
六是实施了乐昌南部八镇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项目,总投资2168.192万元,本项目合同5年,于2016年5月正式运营,属于政府购买服务,每年服务费433.638万元,目前已投入397.5万元。
七是共实施了5条道路建设(改造),包括:乐昌市乐城公主下路(新检察院至人民南路)改造工程,改造道路长约930米,总投资1383.66万元;乐昌市乐城人民路、东川路、金融路改造工程,总投资2635.60万元;乐昌市绿溪河清理淤泥工程,总投资25.5万元;乐昌市乐城昌山北路道路改造工程,总投资617.91万元。
2、绿化、亮化方面:
我市相继改造建设“一江两岸”景观绿化带、竹林公园;修整完善了南塔公园、人民公园的部分基础设施;分别在乐梅桥、武江桥引线、市区沿江路(两岸)种植绿化树及实施绿化工程。据统计,目前我市市区绿化覆盖面积466.4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3%,绿地面积441.40公顷,绿地率36.18%,公园绿地面积136.8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 积11.64平方米。
完成EMC路灯改造2311盏,新装路灯625盏,顺利完成一江两岸亮化工程。维护维修路灯线路68公里。
3、环卫保洁方面:
处理模式“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中标单位中航美丽城乡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我市城区和16个镇区的清扫保洁、我市17个镇(街道)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和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场所的建设和运营,建立全市域范围统筹方式收集、运输、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
三、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先后建成了百信花苑、城市广场、碧桂园、宏福家园、永乐城、灏景蓝湾等上档次的居住小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完善保障性住房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先锋街城市棚户区改造、坪石旧市场城市棚户区改造,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2017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通过完善长岭头公租房相关配套设施,引入有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实施长岭头公租房1、2、3号楼装修后租赁等措施,使保障对象乐居、保障房小区宜居。
原坪石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建设已接近尾声,已完成主体工程,目前已完成室内装修工程,安置房计划于年底进行分配。小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正紧锣密鼓的开展。货币安置截至2017年9月20日对已兑付棚改对象货币安置购房补贴929户,占货币化安置94.12%,支付货币安置购房补贴9398.45万;目前已支付棚改对象搬迁奖励864户2136.77万元,今年内将全部完成货币安置。
截至8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7.08亿元,房地产在建面积是13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31.5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7.82万平方米,商品住房销售面积57.13万平方米,商品房住房交易4786套,商品房库存64.28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库存量为50.7万平方米。
历年来,我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已建成4216套,建筑总面积为352868平方米,总投资金额为76693.2万元。其中廉租住房915套,建筑面积72269平方米,总投资8617.2万元;经济适用房1505套,建筑面积为113680平方米,投入资金达11367万元;公共租赁住房590套,建筑面积为42469平方米,投入资金达8829万元;棚户区改造共1206套,建筑总面积为124450平方米,投入资金达47880万元。目前仍有280套公租房及1022套原坪石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正进行室内装修,装修完毕即可分配使用。
四、城市管理情况
城区城管系统在编在岗职工总人数40人,临时聘用92人(含协管员),其中:城管执法:在编17人,环卫保洁:在编18人,合同工18人,市政维护:在编4人,合同工4人 园林绿化:在编1人,协管员:70人。
乐昌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经费按财政补助一类拨付。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监督和查处城市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督和查处破坏市政设施、市容市貌、园林绿化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出台了《乐昌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管理制度》、《队员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文明执勤规定》及《队员守则》等相关管理与工作制度。日常执勤采取定人、定时、定岗(定路段)、定责任、定任务的管理方式。
近五年,拆除乱搭乱建雨篷约2000余个,查处拆除违章建筑约2万平方米,疏导占道整治经营摊点约5000余档,、拆除擅自搭建户外广告650余块,整治门店招牌情况约500余块。其中,2017年情况整治占道经营、违章摆卖摊点共800余档,拆除违规户外广告200余块,整治破损门店招牌100余块。
五、公共事业管理情况
1、乐昌市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项目
我市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项目了建设内容包括:14个建制镇镇区14座污水处理站及污水收集管网,总处理规模约2.07万吨/天,配套管网总计约72.3公里,建设费用28431万元,16个建制镇和1个街道办180个行政村的530座污水处理站及污水收集管网,总处理理规模约1.2535万吨/天,配套管网总计约438.73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8亿元。我局已委托广州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为咨询单位开展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会,物有所值论证报告、财政承受能力报告及实施方案正在修编。按照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计划9月份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并报发改立项,10月上旬完成项目招标前期工作,12月份完成PPP项目招标及签订合同,并组建项目公司。
2、燃气管理
乐昌共有LNG气化站2座。城区管道供气主要是两个50立方米的储罐,日供气能力为5万方。工业园气化站一期新建两个150立方米的储罐,日供气能力为13万方,计划拟建L-CNG加气站一座。目前管网覆盖用户约23000户,已安装用户12437户。
3、供水管理
供水厂总设计日供水量10万m3,分两期建设,首期5万m3于2002年正式运营,二期视城市发展的需要才建设,饮用水源是武江河水,目前城市供水覆盖率达98%。乐昌水 厂取水点位于张滩电站至张滩右岸电站之间武江河段,源水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评价标准要求。
六、我市在工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城市整体设计水平不高,精品不多,城市品位有待提高。城市布局不尽完善,老城区建筑密度过大,挤、乱、差现象严重,离美化、亮化、净化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城市建筑物单体设计简单、粗糙,艺术性、观赏性不强;城市特色不明显,缺乏反映乐昌历史文化特点、地域特征和乐昌人民精神风貌的建筑群体,难以使人产生过目不忘的城市印象。
二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城市规划执法主体履行城市规划职能所必需的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尚无稳定来源。规划工作经费匮乏,每年的规划编制、城市勘察上的资金投入甚少。
三是城市规划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有待引进,规划管理执法力量不足,规划执法水平与繁重的城市规划工作不相适应。
四是城镇法制建设仍须进一步加强,城镇管理力度仍需加大。违反城市规划,危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违法行为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破坏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较为严重;以路为市、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无证摊点等现象制约了城镇的发展,降低了城镇的品味;规划的监督力量不够大,不按规划建设的行为仍然存在;乱停乱放、违章占道等扰乱交通秩序的行为未能得到根本治理。
今后城镇发展的总体目标及措施
一、主要目标: 按照新修改的乐昌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乐昌城市性质为“粤北门户城市,粤北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城市,粤北现代产业(优质农业、先进制造业、旅游商贸服务业)强市,韶关副中心城市,滨江生态山水城市”。
规划到2020年,乐昌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0.05平方公里,人均城乡建设用地约为100.27平方米/人;常住人口约20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约为14万人,暂住人口约为6万人。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一)强化规划对城镇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进一步强化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和基础地位,以规划为龙头,实现城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协调。
1、高起点做好规划。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编制体系。做好城镇总体规划、重点发展地区规划,突出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继续完成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跟进《乐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修改工作的审批和重点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整体西跨、重点南扩、优化东部、控制北部”的发展方向,着力建设中心城市,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承载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成为粤北重要城市。
2、严格规划的监督实施。一是严格执行“一书两证”的规划管理制度。在城镇规划区内,没有编制控制性规划的地块不得划拨、出让和开发建设。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城镇规划管理监督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对城镇规划实施情况的督查工作。三是要继续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对城镇规划进行审议和监督。四是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能,调整充实城镇规划监察力量,对强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实 行动态监控与督查。将城镇建设规划内的所有项目都纳入监督管理,要做到凡不符合规划的一律不批,凡违反规划的项目一律不建,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二)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1、突出重点,加快市政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特色。路网方面,新城区要以广乐高速公路为主线,加快乐昌新城连接广乐高速公路的路网规划和建设,重点推进梅乐公路和广乐高速连接线以及乐昌大道的建设,加快推进河南文工团至河南加油站道路工程、梅乐大桥沿塔头——广乐高速公路引线道路、佗城下路——乐昌大道连接线道路、佗城下路——高速公路连接线以及南塔路、长塘路建设,形成乐昌新城与高速干线的衔接路网;旧城区要加快进行城关中学——粤北三院——沿江路道路、棉纺厂——碧桂园道路、打通环城路、氮肥厂路口——东环南路铁路天桥——昌山中路铁路天桥南头道路建设,完善站北路、人民路下穿京广铁路拓宽工程,形成旧区与新城的道路衔接;要以武广高铁乐昌站场建设为契机,连通武广高铁乐昌站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道路、武广高铁乐昌站场——S248线道路,形成产业转移园区与高铁、高速公路相贯通的高效交通连接线,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在已建成的大东街停车场的基础上,拟通过对现状市印刷厂地块的改造,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建设一个停车场。
城市特色方面,城市形象还不够完美和丰满,主要表现在:①城市组团布局虽已确立,但城市各组团以外延式发展为主。周边地区用地混乱,开发无序,城市外围景观风貌有 损城市整体形象。②城区内绿化不足,用地缺乏有机联系,使城市绿地系统不能形成点、线、面连续的完整空间形态。③城市旧区改造缺乏历史文脉延续,使原有街区风貌失去固有特色,城市历史在逐渐埋没。④缺少景观设计指导,一 些主干道上的建筑导向性和卓越性,不能形成让人过目不忘的标志性建筑。⑤缺少代表城市文化品位的公共建筑以及与其布局相统一的开敞空间。⑥城市街道单调,城市色彩单一。因此,首先,我们必须加紧实施武江两岸的区域改造,自然环境景观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先决条件,应将“园林城市”作为城市绿化的发展目标,努力创造出整体而连续的自然、开敞的绿化系统。城市外围应采取绿环的模式,使“城在绿中”,城市内部的绿化工程也应做到“绿在城中”;其次,要加快城市绿地、广场建设,维护好市区绿化带特别是加强对沿江路绿化的管理,致力打造一个以市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为重点,绿化一江两岸并把山体、水体和市区公共绿地、古迹景点、城市中心串联起来的城市绿化走廊。
2、适度超前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供气方面。进一步优化用气结构,适度调控供气市场价格,积极跟进中国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乐昌市段)路由及站场建设工作,做好沟通衔接,不断提高燃气普及率和管道天然气气化率。
供水方面。加快对供水老旧管网的改造力度,到2017年要全面开展运行50年以上的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前期普查,供水管网漏损得到控制。提高水质监测能力,实施水质督查,确保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继续推进武江河饮用水源置换工程,不断提高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理能力。
地下空间方面。统筹协调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重视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和利用,尤其要完善电力、供水、燃气、给排水等设施布局,实施地下管线综合管沟规划建设工程,保障城市各类管线安全畅通运行。重视和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绿溪河、北乡河等排涝坑(渠)的综合整治。
绿化美化方面。结合市区三期防洪堤工程建设,完善乐 昌新城的市政、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计建设;加快城市绿地、全民健身广场建设,维护好市区绿化带。加强对沿江路景观绿化、竹林公园以及沿线健身广场的建设与管理,维护好市区各路段绿树,配合一江两岸景观带,根据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形成山体、水体和市区公共绿地、城市园林小品、古迹景点、城市中心串联起来的城市绿化走廊。
亮化方面。提高城市照明设施建设和改造水平。加强功能照明设施建设,强化景观照明管理。2017年,乐昌市区主次干道装灯率、亮灯率达到100%,其他道路均达到98%以上;推广照明节能技术和设备,全面淘汰低效、高耗照明产品。
治污处理方面。不断提高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确保出水水质和运行负荷率达到国家的有关要求。大力推行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在建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基础上,配套建设好大、中型垃圾压缩转运站和污水处理站,彻底解决生活垃圾运力不足、垃圾渗沥液排放等问题,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各镇也要采用共享方式建设垃圾热气化炉,并按照国家要求完善渗沥液处理设施,实现渗沥液合理处置,杜绝二次污染。
(三)塑造宜居空间品质,促进群众生活提质 提高建设品质,突出岭南特色,营造既富现代气息,又具山区魅力的城市人居环境。梳理城内水系,打通河道,提高自然水体的畅通性,并结合一江两岸景观,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加快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绿色宜居社区,全面提高乐昌人居生活品质。
1、开展城市增绿工程 打造以人民公园、绿化广场、居住区绿化、道路网绿化为“内环”,以南塔公园、碧桂园、麒麟山公园为“中环”,以乐昌峡、龙王潭、后洞生态林区为“外环”的城乡一体化大环境绿地系统。
着力推进社区绿化建设,提升生活小区绿化水平,建设绿色宜居社区。近期要通过乐昌市第一水泥厂(工业大道)项目地块的改造,建设一个广场,做好乐韶路(开发区红绿灯-污水处理厂)两旁绿化带、昌山路口(高速引线红绿灯)周边的小绿地、公主下路与乐韶路交接口-昌山农庄周边绿地,以及改造好南塔公园和麒麟山公园等,同时在规划做好殡仪馆迁移工作的基础上,将该地块规划成为一个湿地公园。
2、开展城内水系整治工程
以武江河、绿溪河为核心,积极规划城内水系“蓄水美城”工程。清淤疏浚,提高水体的流动性,提高水体质量。对绿溪河、棉纺厂旁的河渠等城内水系渠道进行疏浚,开展综合整治,规划打通需要连通的河道,形成连通的水系,加强水体的流动性。配合湿地公园、绿地广场、园林小品的建设,通过生态方式进行水体自然净化。通过工程措施将区域雨水管网收集的雨水,以漫流的形式流经湿地公园、绿地进行自然净化,提升所在地区的水体环境治理,同时又可提供怡人的滨水休闲空间。
3、开展环境容貌专项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要围绕“环境卫生重点治‘脏’,道路秩序重点治‘乱’,城市容貌重点治‘差’,群众入厕重点治‘难’”的目标,开展环境容貌治理。一是规范清扫保洁,重点整治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卫生死角。二是规范摊位摆设,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保证道路功能。三是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新增和改造部分城市公厕,解决群众入厕难题。
4、开展设施运营提质治理,提高服务质量
市政公用企业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供优质安全服务,提高运营服务水平。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制定企业运营监管标准和运营考核办法,实现企业运营考核、关键岗位持证上岗、信息监管系统等三个全覆盖,切实提高企业的保障能力、减排能力、城市照明的节能效果,确保市政设施安全、稳定、高效运营。
5、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要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城市规划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城市容貌长效管理机制、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城市交通秩序长效管理机制、城市园林绿化长效管理机制、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长效管理机制。二要突出重点难点整治。突出重点部位,开展综合整治。主要加强对与城市核心区、城北片区主次道路的综合整治,针对城市出入口的乱搭乱建、乱倒垃圾、占道经营等问题治理好。三要实施市容整治。大力整治临街立面、户外广告、门店招牌、市容秩序,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坚持综合治理城市“牛皮癣”,同时,推进户外广告、公共设施(如规范电信设施、供电设施和路牌、公交站牌的设置)、园林绿化、夜景灯光、建筑立面等各方面市容建设,达到城市市容管理优美、简洁、干净、有序。四要大力整治违法建设。加大对重点工程周边、主要道路两侧及严格控制区内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强化违法建设巡查工作,坚决拆除各类影响城市规划和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的违法建设。
第五篇:新型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社区学习贯彻《街道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
情况汇报
6月9日,街道召开《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会后社区召集社区“两委”、小组长、议事会、监委会成员及时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和魏书记重要讲话。以“强化社区服务,构建和谐社区,实现社区发展新突破”为工作主线,紧围街道中心工作,我社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强化社区服务与管理为重点,实现居民民主自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对社区工作的创新发展做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社区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加大对社区组以上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4次,社区干部分别包一至二个居民小组半年轮换一次,每周至少二天下到各个居民小组,及时收集社情民意,调查了解需要社区帮助解决的各类问题和矛盾纠纷,努力建设社区成员具有较高认同感和幸福感的服务型社区。
2、建立和完善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驻共建机制,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影响力和渗透力,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三访三问”和群众“大走访”活动,积极培养社区预备党员、后备干部、5月底社区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经全体党员举手表决一致同意马月同志今年予以按期转正,王三位同志吸收为中共预备党 1
员,并报送街道党工委审批。
二、抓机遇,促发展
今年,文化产业园项目将开工建设,社区将紧抓文化产业园项目这一契机,将以尙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载体,加快新型集体经济与市场对接,结合社区区域发展特点不断状大社区集体经济,着力做好社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有针对性的培训与人才资源储备,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增加居民自主性收入。配合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积极主动协调好项目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全力做好稳定工作
积极开展创建公民社会活动,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成立民间调解组织。在每个组设立矛盾纠纷情况收集点,社区干部主动到户进行调解,让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协助社区民警抓好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常走访、排查辖区内不稳定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构筑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确保辖区内社会稳定,截止6月上旬成功调解纠纷9起、排查不稳定因素3起。在3月底会同相关部门关闭搬迁辖区内的“三无”生产企业7家,努力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我社区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有序组织好产改工作组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对全体农户产改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为承包地实测确权等工作打好基础。并按时间节点完成此项工作(六月底完成),并着手三资股权量化工作开展。
为已入驻新区的居民户籍迁移做好准备。
做好12小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前期数据摸底与宣传工作,动员农户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组织小组长和群众代表到 “幸福田园”项目示范区进行参观交流学习。
五、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工作常态化。做好社区植绿、补绿工作共栽植樱花、芙蓉树90株(3月已完成),完成7组支渠便桥维修、八组组道碎石路新修工作,清理废品收购点6家。切实做好治违工作,高度重视“违建”整治工作,加大对辖区违建对社会及生命财产的危害的宣传力度,细致耐心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到6月上旬制止、拆除非法违建3处,做到不新增一处违建。
六、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
强化就业服务。全力协助劳动保障所开通社区居民就业通道,一是加强社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利用社区劳动再就业基地,努力提供社区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技能免费培训,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2个以上,力争实现新增就业人数30-40个,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走进辖区弱势群体人员,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所求,在有政策的原则上,全力帮助支持。规范帮助程序,实行低保动态科学规范管理,确保社区低于保障线居民应保尽保5月召开低保户评议大会有28户评议通过、5户取消低保;努力做好社区低保户、特困户的重大疾病救助工作,确保社区弱势群体因病救助有求必应,积极联系都瑞眼科专家免费为居民进行白内障检查惠及
74人。三是积极做好区的分房工作。四是做好社区精细化管理,节约办公开支。
七、社区科、教、文、体事业
以提高居民素质为目标,推进社区教育。按照学习型社区创建的目标,推进社区科、教、文、体等事业。做好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三教互动”工作,做好辖区内小学至大学阶段在校生的信息收集工作,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联合劳动保障所开展对即将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就业前先期培训。充分发挥新市民学校和多功能远教网络作用,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学习、培训于一体的学习环境,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加强社区科普活动建设,科普宣传栏内容及时更新,形成“学习科技、宣传科学”的氛围。加强社区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做好健身器材宣传工作,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八、社区人口计生工作
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加大监管力度,今年杜绝计生质量问题。在计生工作上做到上门关心、督促检查,另外加强计生流动人口管理,扎实做好育龄妇女的“三查”工作,认真履行计生各项指标,4月组织430名育龄妇女接受计生“三查”。举办健康讲座邀请街道计生专干对育龄段妇女计生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知识培训和计划生育政策宣讲(计划8月中旬开展),完善社区计划生育自治章程修订。
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在社区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宣传栏、展板、新市民学校及多功能远程
教育网络,通过组织居民读一本好书、定一份报、上门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法律、科普宣传活动,做好社区工作的宣传,把社区的特色工作、居民生活、好人好事等积极向上的内容进行报道。发挥社区群团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提升社区综合文化水平。
2011年,有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社区将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为构建和谐社区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