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时间:2019-05-12 08:3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调研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第一篇: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

全面建设幸福文明的一流城市区

(2011年11月15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大武口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黄河金岸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大武口区是石嘴山市中心城区,辖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万,其中城镇人口24.5万,占全区人口的85%。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建设目标,强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城市化“两大”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46亿元,增长1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8亿元,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2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2元,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4944元,增长13.3%。今年1-9月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48亿元,同比增长1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78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9.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639元,同比增长13.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239元,同比增长18.2%。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情况

我区是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也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企业改制的实施,带来矿区居民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贫困人口多等诸多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任务艰巨。历届区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抓住石嘴山市被列为全国首批 1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宁夏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等机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突破,经济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坚持以优质增量调存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由“十五”末的1.5:65.4:33.1调整为0.6∶65.3∶34.1。一是做强新型工业。工业经济实现了以传统涉煤产业为主向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的转变,新型工业占工业总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6%上升为2010年的30%,预计“十二五”末达50%以上;涉煤产业占工业总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70%下降为2010年的55%,预计“十二五”末下降到50%以下。工业经济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速度,对GDP贡献率达70%。二是做活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地产开发、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产业,第三产业实现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由“十五”末的12亿元上升为2010年的46亿元,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30%,预计 “十二五”末达36%以上。三是做优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促进设施种植、“适水”产业集约经营,2000栋日光温棚年产蔬菜瓜果300吨,实现收入4500万元;400亩中粮蕃茄育苗实现收入200万元;1800亩螃蟹养殖等“适水”产业实现收入1200万元;“龙泉花卉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年产鲜切花300万支,实现收入120万元。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长速度,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城乡环境巨大改观,城市转型成效明显。坚持蓄水、植绿、治污并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退出力度,实现了由“煤城”向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的转变。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实施了星海湖、舍予圆、北武当景区等一批水利建设、生态绿化工程,辖区湖泊面积23平方公里,城区绿化面积33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5%、绿地率达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7平方米。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采取“关停并转”相结合,对山水大道、隆湖大道两侧高耗能、高污染的金属镁、铁合金、炭素加工等企业进行了转产、搬迁、淘汰。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十大铁律”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控,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三是提升城乡管理水平。连续五年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加大城乡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大力实施农村环保项目,开展了一站、兴民、潮湖等村庄集中连片整治,配备环卫保洁人员,建设垃圾转运站,配置封闭式垃圾清运车辆和垃圾收集箱,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农村集中连片整治、打击砂石土资源盗采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拆除砂石洗选加工点17个,对6个450万立方米的废弃盗采砂坑进行规划整治。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转型扎实推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任务来抓,加大投入力度,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完成了19所企业学校移交,实施了12所学校校舍安全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开展城乡教师轮岗、城乡学校结对,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强区和国家“两基”验收。二是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富民”工程,规划建设了九大创业示范基地,制定了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2010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低于控制目标0.9个百分点。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抓好“五免一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等工作,健全和完善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温暖夕阳”工程,实现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抓好矿区居民下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市各项政策扶持,配合神华宁煤集团规划实施了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迁建工程,计划总投资22.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14万㎡,建房13813套,安置居民5万余人。锦林、丽日小区已投入使用,配套建设了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社会公益设施,目前已安置下迁居民7250户2.4万人。

二、沿黄金岸项目建设情况

我区坚持把“沿黄城市带”项目建设作为实施同城化战略、加快“环星海湖开发”的重要任务来抓,突出地域特色、突出产业带动、突出生态文明,全力抓好星海镇水街、生态绿化、淄博工业园、青年汽车等4个项目建设,倾力把大武口区打造成宁夏沿黄经济区“一流城市区”。

(一)星海镇水街强力推进,“文化之窗、塞上水镇”特色日益彰显。充分依托沙湖、星海湖独特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在星海镇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规划建设占地212亩的“宁夏水城”,开挖水系1285米、拓展水域2.4万平方米、徽派建筑11万平方米,着力打造“一条水系通道绕城、两个街庭公园点缀、三个主题广场支撑、四个景观商铺相融、五个出口节点连通”的街景格局,形成集居住、休闲、娱乐、旅游、文化、购物为一体的“江南水乡韵味、地域文化特色”。目前,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1.3亿元,共开挖水系635米、水域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一)生态绿化全面完成,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创建走在全市前列。投入6500万元实施了石炭井沟口生态区、星海经济区、市区做精做美、苗圃基地等生态建设项目,栽植各类树木530万

株,新增绿化面积1万余亩。生态建设彰显城市魅力,让森林走进城市、让绿色拥抱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5%、绿地率达34%、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5.7平方米。生态脆弱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路阔,形成了山水相依、绿色环抱、奇石竞秀、湖泊媲美的城市特色。

(三)淄博工业园开工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类项目进展顺利。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东西合作,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规划建设5000亩的淄博工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轻工产业,争创国家“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力搭建工业发展“新平台”。目前,已完成园区各类专项规划,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山东铝业混凝土工程、宁夏汇晟管业、宁夏圣川塑料制品、金晶集团节能玻璃等项目进展顺利。

(四)青年曼汽车积极推进,矿山自卸车于8月份下线。把青年汽车集团投资项目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创造一切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青年汽车集团已实施了对原三庆公司厂房的收购,完成了生产车间的改造,矿山自卸车于8月份下线,卡车生产线设备安装工程进展顺利,具备了年产5000辆卡车的能力。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对我区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产业、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快转型转型步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我区经济增速虽然保持了13%以上的增幅,2011年全区GDP总量预计达到130亿元,但还存在着基数小、基础弱、增长缓慢的问题,经济发展缺少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发展仍处在较低层次,发展水平不高。二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从三次产业构成看,工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不长,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

产业所占比重小;第三产业市场化程度低、结构层次低,传统服务业比重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小。从三大需求看,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率达63%,而消费启动慢,出口创汇能力弱,与投资、出口、消费协同拉动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另外,从经济增长方式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问题依然突出,资源依托型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67%,产值占50%以上,发展的资源成本、环境代价和物质消耗还比较大,节能降耗、经济转型任务艰巨。三是城乡统筹仍需加强。城市经营方式单一,城市建设主要靠政府投资,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44元,城乡居民收入达3.5: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且土地盐碱化严重),依靠农业增收困难,而依靠劳务输出收入占农民收入的80%左右;加之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持能力弱,与城市居民收入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3年大武口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1,2005年为3:1,到2010年扩大到3.5:1。四是“棚户区”改造任务繁重。棚户区主要集中在原煤机一、二、三厂,近4491户1.7万人(其中农业户口92户268人),占地面积2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棚户区”房屋平均使用都在30年左右,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已经成为危房、险房,基本没有配套设施,水、电线路严重老化,安全、卫生状况差,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亟待改善。

四、几点建议

一是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加大对传统优势企业、改制企业的扶持力度。大武口区作为宁夏老工业基地,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特色明显,特别是原煤机一厂、二厂、三厂等

传统机械装备企业,为国家、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建议自治区、市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老企业、技改企业的资源、人才、技术优势,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促进同类产业或配套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和配套合作,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方面,给予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十一五”期间,我区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整体呈现“总量不大、比重偏低,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发展后劲不足,消费动力不强、产业发展体系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建议自治区、市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专业市场、重大商贸设施及旅游景区景点、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企业、职业教育设施及四星级(含)以上宾馆用地,优先给予扶持;对从事仓储、配送的物流企业,实行与工业类项目用地同等的优惠政策;拓宽服务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投入体系,保持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城市建设方面,加大生态绿化和“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针对大武口区环境脆弱、城市建设“历史欠帐”多的现状,建议自治区、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工业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扶持,采取政府投入、社会募集、个人出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进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主要用于新建小区内部和连接市政公共设施的供排水、供电、道路的外部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学校、医院的建设。

第二篇:创新型城市建设总结

太生态字(2011)号

太白县生态休闲产业办公室 关于2011推进全市

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总结的报告 县推进全市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县生态休闲产业工作以提升“雪域太白,秦岭夏都”品牌形象和打造“西部慢城”为目标,坚持“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科技资源统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抢抓机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主要动力,把开发地方特色饮食和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引进新项目,延伸产业链。今年投资800万元新建成了由观音庙、药王石锅、药王洞、药王台、柴胡坪百药园等五大景区及外部农家乐服务区共20多个景点组成的药王 谷风景区,是集生态观光、养生度假、户外活动为一体的生态森林公园,于2011年10月22日正式开园迎宾。在景区建设中,我们主要依托当地药王养生文化及太白山中药文化,以打造中国太白山药库为目标,以发展疗养度假游、生态养生游和中药知识游为重点,加强景区硬件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养生度假产业,建设药王养生馆、养生浴足馆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二、狠抓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今年精心制作了太白旅游专题宣传片,投放西部电影频道连续播放6个月,与陕西电视台、宝鸡文化旅游频道、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宝鸡日报、中国旅游报、西安交通广播、宝鸡广播电台等媒体签订了宣传合作协议,在西安发布公交车体广告10辆,在西宝高速设立大型广告牌2个,设计并印制新版本的太白旅游宣传册。先后参加了宝鸡“旅游一家亲”、第十五届西洽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2011中国〃宝鸡创业博览会暨人才招聘洽谈会等旅游宣传活动,并于6月初在青峰峡森林公园召开了2011太白县旅游推介会、7月初举办了太白县第二届高山露营节、8月中旬举办了第四届夏都避暑节〃雪域蔬菜节暨招商洽谈会、10月下旬举办了太白县第三届金秋红叶节,以此提高太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扶持农家客栈,提升城乡品味。今年我们以加强农家客栈硬件设施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创建星级农家乐活动,先后聘请组织市上有关专家和县上卫生、药监、劳动就 业等部门开展农家乐业务培训8期,培训从业人员700多人次,经常深入各经营户家进行检查指导,针对存在问题不断整改提高,全县农家客栈硬件建设和服务水平均得到较大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农家客栈接待能力的逐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太白城乡品味,使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太白,关注太白。

四、挖掘特色文化,创新营销模式。引导农户积极开发特色饮食,包括以地方特产为特色的“农家乐”菜肴,以高山蔬菜为特色的“绿色蔬菜宴”,以保健养生为特色的“药膳保健宴”等美食,其中以太白中药养生馆最具代表性。同时还扶持引导商户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围绕绿色蔬菜、中药材、土蜂蜜、名贵杂豆、干果等土特产,进行土特产品深加工,设计包装了一批上档次、有品位的土特产商品及工艺品。在陕西省旅游商品包装类产品暨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活动中,我县开发的“药王茶”在众多参赛展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旅游产品包装类优秀奖。通过特色饮食和土特产品的开发,拓宽了营销模式,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彻底改变了太白旅游“有说头没看头、有看头没赚头”的现象,为我县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规范行业管理,营造良好氛围。今年以来,我们以规范行业管理为核心,大力开展行业创建活动,行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太白旅游新形象。一是行业管理步入正轨。协同卫生、质监等职能部门对全县宾馆饭店、农 家乐等进行了检查摸底,对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进一步规范了宾馆饭店、农家乐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二是安全生产有序平稳。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与各旅游经营单位签订了《2011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对青峰峡森林公园、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等重点景区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大检查,认真开展“质量安全月活动”等活动,针对存在安全隐患发放限期整改通知,限期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强化了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形成了宣传教育经常化、规范管理制度化。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太白县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全年全县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发生,为推进全市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创新城市 2011 工作总结 报告

抄报:县委办、县政府办 太白县生态办 2011年11月22日印发 共印5份

第三篇:市科协2017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总结

市XX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总结

2018年,市XX紧紧围绕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好“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职能,团结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学术交流和组织建设活动,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富民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我单位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不断扩大科普活动品牌效应。2018年,市XX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着力打造科普活动品牌,推动主题科普活动进学校、社区、农村、企业、机关,把科学素质工作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等主题节日为依托,广泛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咨询、科普讲座等宣传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今年以来,市XX开展各类科普宣传、展览、讲座32场(次),受众人数8000人(次)。以“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主题,在景泰四中、郓州区武川社区等地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与市食药监局、市团委等单位共同开展了“食品药品宣传周”、“科普志愿者在行动”等活动。

2.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郓州青少年科技创新代表队和机器人代表队210多名参赛选手,参加了第31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第16届中国机器人(甘肃赛区)竞赛活动。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9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22项,郓州市XX获得优秀组织奖。机器人竞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9个,优秀教练员1个。成功举办了第31届郓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授予“一等奖”29个,“二等奖”40个,“三等奖”57个,“优秀辅导教师”10名,会宁县XX、靖远县XX、郓州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荣获“优秀组织奖”,推进了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不断深入发展。组织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热爱科学、有科技特长的普通高中学生参加高校科学营网上申报选拔活动,共有20学生参加了7月份举办的“高校科学营”活动。

3.继续夯实科普阵地建设。不断探索科普阵地建设新模式,以全新的科技创新方式构筑我市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开展了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和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命名会宁县会师镇东山根社区等9个社区为 “郓州市科普示范社区”,命名郓州区第二小学等21所学校为“郓州市科普示范学校”。为发挥科普示范效应起到了积极作用。命名郓州市腐蚀与防护学会、郓州天腾职业培训学校、景泰青创汇•众创空间等3个单位为郓州市科普培训

老XX组织召开了西部十二省区市老XX协作网会议,举办了老XX组织和老科技工作者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郓州论坛,中国老XX会长陈至立同志莅临并讲话,对郓州市老XX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5.引导学会创新发展。推动XX所属学会积极稳妥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制定出《郓州市XX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与有关部门、学会负责人召开了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协调会,树立了腐蚀与防护学会、医学会等一批“能负责、可问责”的学会典型,推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组织学协会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主题,开展了“创新创业科技惠民”系列宣传活动,市XX顺应郓州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趋势,组织学协会深入社区、乡村开展电商知识普及宣传,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发挥农技协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和订单农业,涌现出陇源康商城等一批杰出的电子商务平台,创造了互联网+的科普新模式。

6.打造科技服务平台。以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努力打造“大户牵头、组合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在全市建设农技协联合会12家,完善协会工作的服务平台。通过农技协联合会组织农技协定期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科

2.认真执行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制度。认真执行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制度,按时参加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创新办组织的各类会议和活动,会后及时传送学习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按时报送工作信息,市XX办公室专人负责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信息的报送工作,及时总结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相关情况,提取工作亮点,按时做好了季度工作小结,半年工作总结,全年工作总结的整理和报送。配合做好督查工作,按照创新办半年督查提出的问题,认真开展自检自查,拾遗补缺,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切实提高了工作水平。

3.努力推进创新型机关建设步伐。为打造创新型机关,我单位十分重视学习教育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学习中特别注重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积极引导科技工作者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创新奉献的表率、遵法守法的表率、科学文化建设的表率,得到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兰白科技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型郓州建设,研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动能等课题,激励全市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做出更大贡献。结合新形势的要求,市XX印发了《改进和加强XX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刚性措施。制定了《郓州市XX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保全市XX工

进科普工作信息化,创新科普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技术的普及传播。进一步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为全社会开展科普活动提供有效服务。

(三)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引领科技工作者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广大农民提高科技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培育、扶持农技协组织发展壮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发挥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银会合作、科普大篷车、大学生暑期实践等平台的作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力度,构建农村技术普及推广平台,充分发挥惠农项目示范带动力度,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科普示范基地(乡镇、村)。

(四)聚集创新要素助推企业发展。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鼓励引导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XX将基础研究优势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攻关结合起来,开展专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引导企业科技工作者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瓶颈问题,组织开展科技攻关,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以学会为主导,联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协作共同体建设,探索形成XX组织服务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

织科技工作者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0-

第四篇:《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月八日

目 录

一、试点基础...........................................................................................................................1

(一)经济基础.................................................................................................................1

(二)产业基础.................................................................................................................2

(三)创新基础.................................................................................................................2

(四)体制优势.................................................................................................................4

(五)区位优势.................................................................................................................5

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制约因素分析......................................................................................6

(一)创新环境不够完善..................................................................................................6

(二)创新人才不足..........................................................................................................7

(三)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8

(四)支持创新的服务体系相对滞后...............................................................................8

(五)自主创新缺乏竞争力..............................................................................................9

三、试点目标.........................................................................................................................10

(一)战略定位...............................................................................................................10

(二)发展目标...............................................................................................................10

四、工作思路.........................................................................................................................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基本原则...............................................................................................................12

五、创新内容.........................................................................................................................13

(一)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海西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14

(二)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发挥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15

(三)提升对台交流合作水平,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融合上发挥前沿平台作用..........16

(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17

六、重点任务.........................................................................................................................20

(一)优化创新环境........................................................................................................20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22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4

(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25

(五)二三产共推进........................................................................................................26

七、创新工程.........................................................................................................................28

(一)科技创新工程........................................................................................................28

(二)基础服务工程........................................................................................................30

(三)产业对接工程........................................................................................................31

(四)新兴产业工程........................................................................................................31

(五)先进制造工程........................................................................................................32

(六)城市空间工程........................................................................................................32

(七)“5.1” 创新工程....................................................................................................33

八、辐射带动.........................................................................................................................33

九、保障措施.........................................................................................................................34

(一)组织保障...............................................................................................................34

(二)政策保障...............................................................................................................35

(三)资金保障...............................................................................................................35

(四)人才保障...............................................................................................................36

十、监测评估.........................................................................................................................36

(一)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36

(二)建立创新绩效考评机制.........................................................................................37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共厦门市委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厦委发„2010‟7号)的精神,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基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正在步入进一步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一)经济基础

1、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快速提升。2009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1623.21亿元,增长8%(按可比价格计算);财政总收入451.4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40.5亿元,分别增长10.1%和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三项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31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9153元,增长8%。

2、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厦门土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仅占全省的1.3%,2009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51.38亿元,占全省2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4.62亿元,占全省的14.27%。2009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7.88%,人均GDP达62020元(折合9520美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10292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在2008年0.6吨标准煤的基础上再降低25%以上,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厦门在2010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中排名位居第一。

(二)产业基础

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创新力明显提升,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53%。

2、平板电视、客车、工程机械、钨制品等产品,在国内外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冠捷、友达、LG三大液晶面板厂商来厦投资,厦门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平板显示研发、生产基地。

3、光电、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厦门成为国内光电显示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是世界最大的高质量节能灯生产基地,2009年产值达500亿元。

4、着力打造十三条制造业产业链(群),重点发展十个现代服务业,并以规划配臵金融、创新资源,引领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区域协作发挥龙头作用,辐射服务海西地区,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关联发展。

随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大批有规模、高质量的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三产产业比例1.3∶48.5∶50.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5%,占三次产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三)创新基础

1、厦门有厦大、集大、华大、理工学院等四所高校,国家海 洋三所、中科院城环所两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高,2008年,厦门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全市城市人口的8.27%,每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0人。至2008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2.3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26万人。在厦两院院士18人,双聘院士8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7人,博士生导师500多人。

2、厦门共有较具实力的企业研发机构和研究中心110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4个,博士后工作站17个。3、2006年至今,市财政科技累计投入6.7亿元,引导社会投资25亿元建设20个重大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平台,与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试验室等共同组成了覆盖全市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网。

4、科技交流合作活跃。厦门积极开展两岸科技交流,2009年国家科技部批复厦门建设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大力推进实施“市校同发展”、“院地共合作”工程,厦门已成为中国科学院在全国重点布局的六个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与全国各大知名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实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厦门理工学院成为全省 惟一的国家级创新工程师培养与实训基地,火炬高新区成为全省惟一的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6、2008年厦门每10万人专利授权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总排名第四;每10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六;2009年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2986件,同比增长28.1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28件,同比增长40.17%,占福建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的39.8%。2010年厦门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四)体制优势

1、法律环境日趋完善。2006年,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厦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08年新修订的《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施行,成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后第一个完成地方性法规修订工作的城市。2009年,制定《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目前已经组织制定推进自主创新的36项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逐步健全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厦门在行政管理体制、部门预算改革、港口通关模式、市对区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重大项目指挥部的管理模式、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实施方式改革、城乡一体化建设、“金包银”新农村建设机制等新模式及公共资源配臵市场化改革方面不断先行先试,逐步形成体制机制创新优势,“一栋楼办公”的模式、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实行代建制、高效集约的工业集中区建设 模式,农村城市化中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分配模式成为全国创新典范。在2009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厦门制度竞争力进入全国前10名。近两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政府公共服务竞争力排名当中,厦门名列全国第4名。

3、健全的社保体系。厦门积极构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低保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2003年在全国率先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2004年出台《厦门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成为全国第一部将农民纳入低保的地方性法规,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推出全民医保。

(五)区位优势

1、优美文明的生态社会环境。厦门率先在全国探索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安宁、洁净”生态工程,创建生态区,城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便捷高效,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连续两届“全国文明城市”第一名和世界银行评出的中国六大投资金牌城市之一。

2、独特的对台交流区位优势。厦门是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又是唯一经中央批准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城市和首批海峡两岸货运直航试点口岸,先后开辟了台商投资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多层次、多功能的开放区域。国务院赋予厦门保税港区政策,允许厦门在对台经贸、航运、旅游、邮政、文化、教育等方面先行先试。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直面 金门岛,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城市之一,与台湾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关系。厦门是两岸周末包机直航的首批开放口岸、大陆居民赴台的首批口岸以及厦金海上直航的起(终)点,也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建立厦金海上“小三通”,每天往返厦门与金门的海上交通有36个航次,最快只需15分钟即可到达。

厦门港2009年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1096万吨,同比增长14.37%,成为我国排名前列的亿吨大港之一,对台直航货物运输完成978.39万吨,其中集装箱完成29.75万标箱,约占大陆对台直航集装箱运输总量的1/5。厦门空港旅客吞吐量已经达1133万人次,是海西第一大航空港。随着福厦、深厦高铁的建设,厦门将是海西乃至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大交通枢纽,在对台经济往来和产业科技合作中发挥海西龙头的作用。

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创新环境不够完善

一是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对滞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给予配套支持,虽然厦门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还不能满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出台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府采购、产业引导等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配套政策。

二是未形成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创新包含思想创 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等,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和支持,还需要有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但是,目前创新工作主要还局限在科技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支持参与不足,未能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人们对科技创新期望值过高,没有充分考虑到科技创新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敢为人先、勇于竞争、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还需要培植。

(二)创新人才不足

第一,创新人才数量相对比较少。厦门目前只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理工学院四所本科高校,国家海洋三所、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两个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省海洋所、省水产所、省亚植所、厦门华侨引种园等几个省市科研机构,培养的创新人才有限。加以厦门是个土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7万人、高新技术企业426家、生产总值1623.21亿元的中小城市,创业发展的机会逊于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所以无法大量地留住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的毕业生。

第二,缺乏复合型人才、产业领军人才、海外高级人才等。为了弥补高端创新人才的不足,吸引创新人才,厦门市制定了《关于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的意见》等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最近又出台《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境外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办法(试行)》,规定给予领军人才100万元的生活补贴,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住房、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自企业创立之 日起的3年内提供总额不低于1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和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支持,贴息率为银行基准贷款年利率的50%,贴息总金额最高可达100万元。引进海外领军人才的力度明显加大。但是仍难于与深圳、宁波、苏州、无锡、昆山等市相比。还难于吸引足够的高层次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产业领军人才、海外高级人才来厦创新创业。

(三)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一是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由于未制定引导国有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等参与创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和相关规定,如,没有建立风险投资补偿机制,税收优惠不明确,财政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如何退出等。同时尚未建立企业信用体系,部份企业缺乏诚信,投资风险大,导致各类资本不看好创业投资市场,投资积极性不高。目前在市发改委登记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只有12家,注册资金总额为6.7亿元,仅投资56家企业,投资资金只有1.17 亿元。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渠道少。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条件多、要求高、管理部门多、申请程序复杂,因此,其投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但由于其规模比较小、固定资产不多,不容易贷到款。影响企业发展的资金困难至今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四)支持创新的服务体系相对滞后

一是厦门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机构主要是市、区两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部分社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机构少、规模小,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 8 务,主要是辅导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内容不多、服务收入有限,影响服务规模扩张和服务队伍的壮大。

二是厦门的孵化器主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创业场所孵化服务,协助办理银行开户、工商税务登记手续、申请知识产权、提供部分仪器设备公共检测服务以及物业管理等。由于缺乏从事科技创新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懂技术、会管理、善沟通、能协调的服务人才,所以在帮助企业进行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上市辅导、引进战略投资、发展规划咨询、知识产权评估等高层次方面的服务能力、水平很有限,存在服务内容少、层次低,功能不完善。

(五)自主创新缺乏竞争力

第一,企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厦门外资比例达到75%以上,国贸、建发等国有大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基本没有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科技创新投入很少;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有加强自主创新的愿望、要求,可由于其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缺乏创新人才,有相当的企业未完整建立研发机构,未真正成为创新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第二,没有掌握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既缺乏地方性的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以分析研究厦门的产业基础、发展能力、技术水平、产业发展方向,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同、相近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协调和引导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联合攻关,以掌握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国家级的科研机构,面向厦门 的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平板显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等十三条先进制造产业链;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带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三、试点目标

(一)战略定位

建设成科学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和谐文明的美好家园,真正成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辐射服务海西,对接台湾,影响全国。

(二)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

到2013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以产业创新为重点,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重大项目为载体,形成较为完善的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创新支撑体系,为建成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做出新贡献。全市科技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例达到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科技成果应用率达90%以上,全市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值的比重达55%,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 本形成,对台交流合作重要口岸和前沿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成型,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最具竞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初步形成。

2、中期目标

到2018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确、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中介服务完备、创新资源配臵合理、创新文化环境良好、政府创新管理体系运作高效、辐射引领作用强大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市科技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例超过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培育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上百亿产值的民族创新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拥有一批处于国际前沿的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岛外开发建设初具规模、基本成型,力争形成24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明确、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城区,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85%以上。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市民文明素质高的美好家园。全面建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确、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中介服务完备、创新资源配臵合理、创新文化环境良好、政府创新管理体系运作高效、辐射引领作用显著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四、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思想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区域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产业;围绕一个主线,把握五个结合,即围绕以科技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科技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科学发展;把促进结构调整和增强科技自身能力结合起来,增强发展的后劲;把推动自主创新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培育新的增长点;把科技支撑经济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把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增强发展的动力。全面实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全面提高厦门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创新为经济发展直接服务的战略取向,把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精心组织实施一批具有高度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并作为聚集技术、创新人才的载体,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辐射能力和支撑发展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 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以市场为主导,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向研发前移,引导高校院所研发重心向应用转移,促进经济和科技的紧密结合,创新产学研有机结合机制。

3、坚持以人才为本, 提升全民创新素质。加大教育投入,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到我市创业,优化人才结构。

4、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转变政府职能,以服务于创新为工作取向,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铸造诚信厦门,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推进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的协调发展,增强创新发展后劲。

5、坚持政府管理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突出“市场主导、政府推进”,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在配臵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完善政策体系,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

五、创新内容

坚持“四个重在”,落实“四求先行”,着力“四求作为”,不断壮大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不断深化对台合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持续运作求先行;提升思路求作为、精心谋划求作为、突破重点求作为、艰苦奋斗求作为。

(一)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海西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1、壮大产业实力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光电、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化工、轻纺、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百亿乃至千亿元的企业集团、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打造海西乃至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厦门港口交通、信息服务、金融、文化等优势,着重发展航运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会展、文化创意、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优势产业和优势行业,促进商务营运、商业零售、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要突出大、突出高。突出大,就是要大力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产业集群;突出高,就是要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研发能力。引导和促进优势产业向价值链的两端,即前端的设计、研发和后端的营销、服务拓展,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带动力。

3、提高产业层次

要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推动与国内城市的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来厦设立研发中心、销售 中心、配送中心和结算中心。

(二)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发挥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

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要在进一步提升岛内的同时,以一流的标准,组团式推进岛外的规划建设,形成岛内外一体化、岛外各组团各具特色又相互协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把厦门建设成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海西重要中心城市,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颗璀璨的明珠。

1、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发展 岛内要按照保持风貌、保持特色,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设密度,提升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功能的“两保持、两降低、两提升”原则,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开发建设。岛外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四高原则”,沿厦门海湾组团式推进火车新站、杏林湾、环东海域、翔安南部、海沧等新城区的规划建设。

2、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探索建设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3、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

坚持以港兴市战略,充分发挥港口优势,着力打造国际航运枢纽港和区域性航空枢纽港。要在海西发展的大格局下,从更大区域和范围来谋划和拓展我市发展空间,积极探索与漳州、泉州等周边 城市同城化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密切与海西各城市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联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

(三)提升对台交流合作水平,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融合上发挥前沿平台作用

1、深化对台产业对接

围绕做大做强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根据台湾产业发展特点和转移趋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台产业对接和招商,积极吸引台商投资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提升对接规模、层次和水平。大力吸引台湾企业到我市设立地区总部、配套基地、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

2、要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和各类要素的直接双向流通 努力争取台商投资区扩大范围。在设立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大嶝对台综合试验区以及台湾服务业市场准入等方面积极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争取在来厦参会代表赴金、赴台旅游,厦门本地居民赴台自由行,外地居民在厦办理赴台旅游签注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使两岸人员和各种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便捷,为加强交流、合作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要大力推进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交往

加快“海峡论坛”永久会址及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把“海峡论坛”建设成为两岸民间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厦门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的作用,促进两岸清华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推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心。

(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1、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积极争取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进一步拓展对外平台。以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政策叠加和功能提升为重点,充分发挥海沧保税港区等各类海关特殊监督区的优势和作用。着力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突出在市场准入、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等各方面强化服务、改善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推进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臵作用。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职能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

2、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导向作用,支持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和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科技行政管理的重心从直接管理项目、资金转移到加强规划引导、制度建设、政策调控和公共服务上来,转移到组织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来,转移到科技进步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转移到提供优良的创新服务环境上来,转移到调动科技创新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化与应用开发相结合、重大专项与一般计划相结合的科技计划体系。创新科技计划项目审批和监督机制,建立项目绩效跟踪评价制度,进一步推动 中介机构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理。推行科技计划项目招投标制度,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产出能力。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服务业,鼓励兴办创新驿站等科技类非企业机构,建设两岸技术交易和转移中心,建立技术经纪机构,支持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技术经纪机构和技术经纪人开展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3、创新科技研发机制

进一步做强做优火炬高新区等现有各类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和孵化器,同时加快推进火炬东海科技创新城、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支持大企业建设科技研发机构,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央企、民企、国家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大学和台湾企业在厦设立研发机构,为科技研发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技术攻关,造就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骨干企业。围绕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十城万盏”、“十城千辆”等新能源、新技术示范工程。

4、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按照“统筹配臵、突出重点”原则,整合各类科技资金,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公共平台、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应用基础研究、高级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优先解决市场配臵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早期投入等问题。制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发展所得税奖励政策,争取及时、全面兑现企业研发费用税前150%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对自主 创新产品,建立政府首购制度,通过工程设计、预算控制、招投标等形式,引导和鼓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优先购买本地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和核准制,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机制和项目储备制度,逐步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规范政府项目管理和监督,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改善政府创新资金拨付模式和绩效监管。

5、促进科技投融资体系创新

按照创新创业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财政资金为引导、国有资本打头阵、金融资本为支撑、社会资本齐参与的创新创业投融体系。设立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奖励、扶持企业科技创新。整合资源,组建国有科技投资集团和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建立高新技术创投基金。引进境外股权投资企业,探索以非法人科技银行形式解决科技创新融资难题。继续深化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各类投资者在厦设立风险投资企业,支持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推动科技与金融的合作,选择部分银行在厦开展科技支行试点工作,综合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提高科技贷款比重。建立自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体系,加强对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支持,尤其是起步期、成长期企业的支持,帮助其尽快发展壮大。争取把厦门打造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和两岸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挥厦门与台湾独特的区位和人文优势,在两岸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资讯、金融监管等领域开展全方位试点,扩大两岸货币双向兑换范围,实行“境内关外”的管理制度和税收优惠,在试点区域内推动两岸金融 产业的创新,从而真正推动两岸产业对接。

6、健全资源的统筹配臵机制

建立科技资源配臵的统筹机制,由市科技局、发改委、财政局、经发局、国资委、火炬管委会等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会商制度,探索科技创新资源配臵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加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沟通和全面合作,打破部门利益分割和多头管理,完善科技研发、技术标准、对外贸易、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创新激励政策,统筹使用各类创新资金,优化资源配臵,提高创新效益。建立创新资源配臵的信息交流制度,防止重复立项和资源分散、浪费。完善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使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和相关创新资源得以共享。建立两岸三地(厦门、台北/新竹、香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与图书信息资料共享协作的运行服务体系,采取政府资助补贴、企业用户付费的市场化机制,促进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对外开放、高效利用。

六、重点任务

(一)优化创新环境

1、转变发展观念

要有海一样的胸襟,支持创新、支持发展;要有海一样的境界,立足厦门、放眼全局,推动厦门发展;要有海一样的气势,勇敢担当起发挥龙头示范作用的使命。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手段,着力转变不适应创新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强化创新意识,勇于开展先行先试,努力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自觉肩负起发挥先行先试和龙头带动作用的重要历史使命。

2、营造创新氛围

努力营造一种大突破、大开放、大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厦门的国际化进程,使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理念能够自由流动,从而为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思想和知识基础。

3、培育创新文化

发扬闽南文化“爱拼才会赢”的拼搏创新精神,倡导“敢为人先、勇于竞争、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风尚,积极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创新文化成为创新活动的内源性因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城市的社会风尚。

4、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贯彻落实《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健全完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等各项科技政策措施。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建立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用活用足国家各项促进创新的优惠政策。

5、建设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医疗卫生、人口与健康、公共事业安全、城市规划、综合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以全面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为目标,构建起新型的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和身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城市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营造明亮优美 的居住环境,逐步实现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新型社会生活方式。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创新发展路径,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科技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集聚海峡西岸创新资源,建立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

1、建立开放、流动、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原始创新优势和人才培育优势,促进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形成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2、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

积极引进外部科技资源,深化面向中科院系统的院地合作和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包括与厦大的市校合作。鼓励企业与国家级大院大所和名校公办研发机构、共担科技项目,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间或者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等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深入产学研合作,支持联盟建立面向产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创新平台、承担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加快培育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集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为指导,围绕厦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组织重点开发,突破 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等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3、完善社会化、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

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制定大型科学仪器公共服务的评价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益和服务质量。建设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整合科技文献信息等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项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服务系统、专利技术交易系统和知识产权专家咨询系统。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立产学研“绿色通道”,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共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按照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总体要求,培育一批专业性、综合性孵化器,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

加快信息化促进公共管理的创新,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建设厦门“数字城市”,积极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推广电子商务应用,拓展城市发展的虚拟空间。

加大培育科技中介的力度,在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务、认证代办等方面培育一批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支专业化的科技经纪人队伍,鼓励支持科技中介机构进入各类园区开展服务,使来厦创业的技术人员,从技术成果转化到创意灵感的 尝试,都能在厦门得到服务,快捷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围绕我市重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凝练重大关键技术难题,集中财政科技资金给予支持,形成一批重大专利技术成果,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推进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争取用3-5年时间,培育5个2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10—15个百亿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形成我市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立足发展大局,合理把握标准,讲究策略方法,加强辅导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指导企业引进知识产权、加强创新管理、建立规范财务制度,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支持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引导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制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这两类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奖励,即自认定之起两年内,对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以项目的形式予以奖励,进一步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提高创新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成规模企业或集团企业。

3、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专项计划 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鼓励科技企业MBO,实施技术股权激励制度。建立利用资本市场专业服务平台,引导、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优先进入海内外证券市场融资。

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储备库,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对科技企业上市辅导、保荐、审计与中介机构服务等费用分阶段给予补助。对列入上市推进专项计划和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到2014年,培育和推进30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

深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优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大力延揽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集聚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和优秀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创新人才队伍,积极拓展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真正把厦门建设成为海西人才创业港。

1、实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计划

出台适合高新技术产业高、精、尖人才发展的特殊政策,降低优秀人才引进门槛,加快高端人才引进速度。设立“创新人才海外学者”专项资金,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引进国内外创新人才团队。

2、培育创新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继续教育,培训创新工程师。推进创新 方法工作,加快建设科技部创新工程师厦门培训基地。支持两岸合作开展创新方法教育培训、资格考试和认证。引导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根据厦门产业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设臵相应的专业,培养产业技术人才。

3、培养和造就创新企业家

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发挥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型企业家。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企业家和企业经营人才的交流市场,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队伍。

(五)二三产共推进

发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重驱动”的联动效应,着力培育百亿企业、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加速扩张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推动发展制造业、信息产业、能源、海洋、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事业等七大重点领域和十六个重大专项与前沿技术。

1、先进制造业

要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实现绿色制造。发展光电子、生物医药、仪器仪表等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新型制造业形成。

2、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要提高信息产业技术密集度和产品附加值,形成厦门信息高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 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平板显示、数字医疗设备、互联网、通信、软件等。

3、能源产业

积极开发经济、高效、清洁和可再生的新型能源,重点发展主节能,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等;开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同时包括城市能源优化配臵,开发安全可靠的多种能源输配网络,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等。

4、海洋产业

海洋资源是厦门的优势产业,应开发海水淡化关键材料、可规模化应用的海水淡化装备和多联体耦合关键设备;研究海洋活性物质与药物的提取与应用;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5、现代服务业

以创新支撑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适应中心城市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优势,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生活品位,将厦门城市服务向外延伸辐射,积极为周边城市和企业提供服务。

6、现代农业

发展种苗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其它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无毒害保鲜、物流配送、冷链运输系统技术,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技术,解决餐桌污染的源头问题,发挥农业对保障城市供给、生态屏障、旅游观光等作用。

7、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管理体制 创新,发展社会事业。把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共资源、公共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臵于科技发展的重要地位,为加快提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城市规划动态监测、城市居住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信息平台建设等,促进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发展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臵、海洋安全监测与灾害防御等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预防医学、公共卫生、重大疾病、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研究与防治;完善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体系,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资源与环境技术开发,不断提高生态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开展绿色建筑技术、低碳生产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深化体制改革,繁荣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营造优美人居环境,逐步实现科学、文明、健康的新型社会生活方式。

七、创新工程

(一)科技创新工程

1、打造闽台高新技术创新圈

凸显对台优势,充分吸收利用台湾的创新资源和优势,争取台湾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来厦设立分支机构,争取台湾科研人员以及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在厦从事研发活动。通过集聚两岸创新要素,着眼于资源共享,共同组建创新团队,联合建设具有重大攻关能力的科研平台,联合承担重大科研课题,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海峡西岸区域高新技术创新圈,使厦门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两岸高端产业对接平台、最具活力的两岸研发创新平台、优质完善的两岸科技服务平台、高标准的两岸人才集聚平台四大功能;凸显对台创新交流合作的“试验区”、“窗口”、“前沿”三大特色。

2、打造科技研发机构聚集基地

深化面向全国重点理工大学的“市校合作”工程和面向中科院及其研究所的“院地合作”工程,积极争取全国理工高校和中科院及其研究院所来厦门设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如国家工程中心厦门分中心、技术转化中心等创新平台。同时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厦门,使厦门成为国内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科技研发机构聚集基地。

3、建立对台科技交流合作综合试验区

深化厦门对台科技交流合作基地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对台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对台科技合作综合试验区,积极对接台湾光电、软件、IC设计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对在厦的台资企业,视同厦门的内资企业,可以单独或牵头联合内资企业共同申请国家有关科研项目,促进台资企业将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转移到厦门。推动两岸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加强科技交流合作,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联合制定两岸产业技术标准。

4、加快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加快推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服务化、开放式”的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使之迅速成为国内外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中试基地、新设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的孵化器,成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载体、行业关键技术科技攻关的组织协 调者和实施场所。

争取在3年内转化100个科技项目、孵育100个科技小企业或研发机构,引进20家大企业研发机构,发展20家科技中介机构或行业协会。5年内相关指标再翻一倍以上。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对相关产业的科技支撑作用逐步体现,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我市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成效显著。

(二)基础服务工程

1、规划建设厦门科技园

在环杏林湾、集美高教区、新站区,规划建设面积20或50平方公里的厦门科技园,统一规划、分期建设,争取3年起步、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争取大企业集团研发机构、国家级研发院所进驻科技园,使之成为研发机构、科研人员聚集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厦门科技园重点发展创新研发特征突出的信息产业、工业设计、节能产业、环保产业、新材料、专业培训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至2013年,新增1万研发人员,3万科技企业就业人员,年增GDP200亿元;至2018年共增3万研发人员,10万科技企业就业人员,年增GDP800亿元左右。

2、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

制定鼓励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壮大市级孵化器规模并提高服务质量,各区各开发区建好一个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国有企业、社会力量建设专业性创业孵化器。

在市财政科技经费中设立孵化器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孵化 器和在孵企业的发展,其中设立一定额度的孵化种子资金。对新建成的各类企业孵化器按一定的标准给予支持。3年内新建15个企业孵化器,5年内新建30个左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产业对接工程

1、光电产业对接

依托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重点承接台湾光电产业的转移,争取到2013年光电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500亿元,其中涉台光电企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

2、软件产业对接

充分发挥厦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作用,依托厦门软件园一期、软件园二期,建设软件园三期,承接台湾软件产业的转移,争取到2013年,在厦的台资软件企业超过150家、产值超过180亿元。

3、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对接

依托“闽台(厦门)生物医药研发与产业化合作平台”,重点承接台湾生物医药产业转移,争取到2013年,实现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250亿元,其中医药产业产值达150亿元。

4、海洋产业对接

利用厦门海洋科技资源优势,建立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中试研发基地,重点承接台湾海洋产业转移。争取到2014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5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5%。

(四)新兴产业工程

着重培育发展LED、软件、生物医药、创意与设计、太阳能光

伏、物联网、集成电路、新材料、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年内共投入扶持资金10亿元,5年内共投入扶持资金20亿元,10年内共投入扶持资金50亿元。10年内形成2至3个支柱产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其他产业达到较大规模,并具有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潜质。

为实现上述目标,逐一配套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逐一配套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逐一支持高校配套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相关学科、逐一与高水平研究院所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建设面向未来国家支柱产业培育需要的科技园区及公共社区,吸引汇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国内高端人才,吸引汇聚国内外优秀企业、国际著名大学和知名研究机构来厦门设立分支机构。

(五)先进制造工程

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做大做强汽车工业、工程机械、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航空工业、船舶、平板显示、运动器材、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烟草加工及销售、水暖及橱卫、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以及生物与新医药等十三条先进制造产业链。围绕对应每条产业链,建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努力占据产业制高点和产业链的高端部分。争取到2013年,培育一条上千亿和若干条500亿元产业链。

(六)城市空间工程

加快岛内外一体化新城建设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均等配臵公共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享改革开放成

果。集美区着重构建商贸服务、教育科研、特色旅游、文化综合等四大产业;翔安区着重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海港空港物流、文化教育及旅游等主导产业;同安区构建以光电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海沧区主要构建金融、商贸(石油交易、药品)、滨海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

(七)“5.1” 创新工程

实施“5.1” 创新工程,即组织策划50个创新平台项目,100个重点创新产业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创新环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打造十三条百亿元产值产业链、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现代服务业,强力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的现代产业发展。

八、辐射带动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把握海西建设的发展机遇,促进全省各地、市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拓展厦门产业发展的承载空间,充分发挥厦门的区位优势和特区优惠政策,加强电子、机械、旅游、物流等产业的对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合理布局,形成产业对接走廊。以厦门作为地区总部经济、配套基地、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无障碍流动。持续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体制机制、聚集高素质人才、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以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将厦门建成海西科技高地,形成辐射全省和海西其它地区的创新发展带动体系。努力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创造出数量更多、水平更高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33 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在投融资、信用、中介服务、政府采购、政府职能转变等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为高新技术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端人才就业创业的聚集区;进一步加强厦台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推动闽台乃至两岸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六个方面扩散创新成果,发挥厦门在海西经济区发展中的聚集、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三角四方”乃至整个海西区的联动发展。

九、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强上下联系和协调互动,形成共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

(一)组织保障

1、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厦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政府办公厅,由市科技局、发改委抽调人员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

2、发挥市政府科技顾问作用,建立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台科技交流合作综合试点区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提供指导、咨询等服务。

3、建立科技资源配臵的统筹机制。由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发局、市国资委、火炬管委会等政府相关部门建立 34 会商制度,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建立创新资源配臵的有效机制和模式。

(二)政策保障

1、在《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厦门市委 厦门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2、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需要,制定《厦门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建设海西人才创业港,大力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应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厦门创新发展环境。

(三)资金保障

1、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任务,在“十二五”期间,加大科技投入,同时按产业布局和工作分工,统筹市区两级财政科技资金,集中资源办大事。

2、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整合资源组建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建立科技银行和高新技术创投基金,扩大政策性创业投资基金规模。

3、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争取开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融资、发展企业债券。

4、推动科技与金融的合作,创新金融服务。建立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创新机制,综合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解决科技创新融资难题。

(四)人才保障

成立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小组,负责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双百计划,围绕厦门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需要,每年安排1.5亿元,用5年到10年时间,引进并重点支持100名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含港澳台)科技创新创业核心人才和引进厦门市产业发展急需的300名领军型创业人才,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团队形式,来厦门创新创业,打造一支优秀的科技企业家队伍,形成高新产业集聚地,为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充分发挥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理工学院、华侨大学等高校和软件学院等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的优势,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

十、监测评估

(一)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并具有区域特色和操作性强的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把科技投入的增长、创新成果的转化、创新人才的聚集、创新体制的创设、创新产业的发展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改善对从事相关管理、承担各类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机构、人员的考核。建立多元化的人

事考核评价体系,分类管理科学研究、科研管理、技术支持、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改革科学技术评价办法,把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科技计划项目评审验收、科技成果鉴定奖励、重点实验室评审、科研基地建设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将技术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建设、知识产权状况列入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明星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复审管理的必备条件。

(二)建立创新绩效考评机制

要逐步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责任制,将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重要任务细化分解,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要把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绩效作为各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重点目标责任制考核。要加强对创新政策、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工作和绩效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排忧解难,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篇:新型城镇化调研汇报材料

新型城镇化调研汇报材料

******区位于******市区西部,是以工业为主导、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区。总面积16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7万亩。辖3个农业办事处,3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万人。近年来,******区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的目标,科学规划、分类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呈现出起步早、投资大、进展快的良好态势。目前,累计投入资金6.08亿元,开工建设5个新型社区,建成94栋多层、5栋高层,在建124栋多层,安置群众16000余人。

一、主要做法

(一)科学谋划定准位。******区人均耕地少、城乡界限不分,多数农民家庭主要收入来自非农产业,农村群众迫切希望过上现代城市生活。近年来,西部产业集聚区快速推进,南水北调和人民路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城市框架不断拉大,给******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区明确了用城市化理念、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在新型社区建设上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与中心城区拓展、产业集聚区发展、打造北部后花园相结合;与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相结合;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推进资源共享,统筹发展,形成以城市化为方向,以新型社区为引领,加快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适龄农民变工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新局面。目前,******区按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对全区35个行政村统筹考虑,按现代城市化的标准统一规划了12个新型社区,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目前,全区新型社区建设呈现了建成2个(和顺社区、南敬新村)、在建3个(和美社区、朱村美苑、店后新村)、筹备4个(和祥社区、东王封新村、李封三村、星月花园)的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土地12500余亩,对全区城市化贡献率达到45%以上。

(二)强化措施抓推进。为加快新型社区试点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区从制定落实政策,科学分类推进,做强产业支撑等方面强化措施,努力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政策引领是新型社区建设的关键。为了尽快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区成立了高规格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指挥部,区委书记、区长分别担任政委和指挥长。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大投入、保障用地、房屋产权等八个方面的优惠鼓励措施。制定了《******西部产业集聚区征迁安置工作整体方案》、《集聚区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工作程序》、《关于对农村老龄人群实行养老补助的意见》等保障措施,实行住房、就业和生活保障“三位一体”的安置政策,为新型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强化分类推进。对北部山区村,围绕北部后花园建设,在实施“一村一品”、开发山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搬迁并村工程,将小而分散的自然村迁建到交通相对发达、设施较为完备的区域,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对南部平原村,按照集中布局居住、实现就地城市化的要求,把9个村规划整合成造店星月花园、朱村美苑、店后新村和南敬新村4个新型社区。其中,朱村美苑社区规划整合3个村庄,一期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21栋住宅楼,可解决844户群众住房问题。对4个城中村,围绕规划建设的特色商务区,积极推进城市化改造。投资7000万元完成了衡宇小区、东福园小区两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对集聚区范围内的村,集中规划建设城市化社区,实施整村搬迁。建成了和顺社区、和美社区(一期),开工建设了和美小区(二期),和祥社区近期开工建设。建成后可使集聚区内9个村的农民直接融入城市社区,享受城市生活。三是强化产业支撑。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建设新型社区不仅仅是盖新房,更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为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1、做强工业。依托西部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目前,集聚区已入驻企业1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上市公司4家,股权上市企业3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超10亿元企业3家。

2、做优农业。坚持培优扶强,特色发展。培育了淼雨等农产品深加工骨干企业,发展了6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做实服务业。立足资源条件、市场潜力和区位优势,以休闲旅游、物流产业为重点,引进晚晴度假村、武钢物流、万兴物流园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培育三产的主导产业,促进第三产业提速提效。

(三)创新机制破瓶颈。******区针对城区可利用土地少、资金投入大等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完善工作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积极研究利用政策,抓住机遇,积极参与,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等制约瓶颈,加快新型社区建设。一是建立集约化土地优先供应机制。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灵活运用土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政策,节约的土地优先调剂为建设用地,优先满足试点社区建设使用。******区明确了“向沿山要工业用地,向浅山要城市建设用地,改造旧城区向空中要地”的方向,充分利用村庄原有建设用地、空闲地和废弃地,采取原址翻建、合村并点、建新拆旧等方式进行土地资源整合,挖掘土地潜力,有效缓解了在农村和城中村建设新型社区的土地制约。近年来,除腾出5000余亩地用于产业集聚区发展外,还腾出1000余亩土地,保证了新型社区建设用地。二是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针对建设新型社区资金需求量大,而财政扶持资金有限的情况,******区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为社区建设引活力、添动力。重点探索三种投入建设模式:

1、政府主导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主导作用,强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投资2.1亿元建成了和顺社区、和美社区(一期),投资5亿元开工建设和美社区(二期)。整合涉农引导资金,改变以往“洒胡椒面儿”式的资金投放模式,整合1200万元涉农资金投入新型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依托中财投资公司开展信贷融资合作,引入交行资金8000万元。

2、市场运作型。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信贷、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参与新型社区建设。和祥社区正在和中国建筑等开发商洽谈合作事宜,预计可引进资金6亿元。

3、自筹自建型。政府统一规划,群众自筹自建。朱村美苑社区,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北朱村群众自发集资1.2亿元,建成了朱村美苑北朱村项目一期;南朱村筹集资金3800万元,开工建设了朱村美苑南朱村项目一期。三是建立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区在新型社区建设前、过程中和建成后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在积极参与中实现利益的充分保障。在社区建设前,对于新型社区的选址、功能布局、户型楼层等都充分征集群众意见,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在建设过程中,成立由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组织,从项目变更、工程质量到征迁补偿,全程监督,努力把新型社区建成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在社区建成占补平衡后,土地整理开发的增值收益全部留给农民,让群众真正拥有自己的财产并实现增值。和美、和顺社区按照每人38平方米(28平方米的安置价房和10平方米的成本价房,其中安置价为500元/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安置。朱村美苑按房屋的成本价出售给村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四)城乡统筹共发展。******区改变传统的建一个社区配一套基础设施的老办法,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通过科学规划,统筹使用,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向新型社区靠近,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快城乡道路建设,光华路、许官线、林场路和中冰线等城乡道路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6700万元开工建设了的******区污水管网工程,投资72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城乡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二是统筹城乡教育。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盟共建,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就业。在所有农业办事处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在各村建立了信息员队伍,形成就业服务网络全覆盖。积极与集聚区新入驻企业沟通,建立用工发布制度,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2012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850人,全区从事二、三产业的涉农居民已占到农户总数的70%以上。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做到了无缝隙、全覆盖。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和失地农民养老补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2012年共发放失地农民养老补助190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配套政策不到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是规划、土地手续。作为城区,缺乏规划和土地的自主性。自2011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有关部门的规划、土地、融资等配套措施未出台。作为一项创新性工作,优惠政策落实难,前期审批手续环节多、周期长,加大了工作难度。

二是水、电、气等配套费按城市社区收取,标准高,增大了入住群众负担。

三、工作体会

认真研究思考近几年的新型社区建设,我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也是下步努力的方向。就是“三个突出,三个重在”:

一、突出配套设施,重在加大投入。什么叫实现城市化?单从感觉上,就是居住条件好了、环境好了、交通方便了、小孩上学近了……这些是城市化的一部分,却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最上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把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做好。分两步走:一是选好址,定好位,做好规划,引导汇聚方方面面力量,加快谋划,加大投入,把水电气暖、卫生交通等配套的基础设施规划好建设好,让老百姓愿意住、住得下。二是在上述基础上,实现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社区管理等全面的城市化。

二、突出内生动力,重在顺势而为。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事情再也不能干了。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如果还是按原来的办法,可以带来政绩、可以带来税收、可以方便考核。这些都是从政府主导层面考虑的。应该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政策,这就是所说的“人的城市化”。在新型社区建设模式上,应从政府主导逐步过渡为市场主导。城市化毕竟是人心所向,要有典型、有样本,抓住重要工程建设的机会,抓住产业集聚区发展机会,抓住农村群众迫切改善居住条件的机会,以村为主体,引导农村分期分批实现城市化。

三、突出政策支撑,重在协调服务。做为城区,规划、土地等都必须符合市里统一安排。市里要制定新型社区建设的激励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对新型社区建设实行“一条龙”服务。加强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监管服务,谋划农村变社区以后的组织建设,由钢筋水泥千篇一律的城市化变成有血有肉欣欣向荣的城市化。

下载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调研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调研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建设调研

    对我县城市发展的几点想法 淅川区位特殊、地位特殊、功能特殊,怎样建设城市?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不仅关系到淅川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淅川的对外形象和长远发展。为......

    市政协副主席到市科调研“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题提案办理工作

    市政协副主席到市科技局调研“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题提案办理工作2011年8月4日,市政协副主席带领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王镇元、副主任石志玲、市民建副主委姜博卿等......

    新型城镇化调研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新型城镇化调研汇报材料 ******区位于******市区西部,是以工业为主导、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区。总面积16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7万亩。辖3个农业办事处,3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万......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最终5篇)

    1序言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

    【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5篇)

    【研究报告】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原文发表于《政策瞭望》2010年第4期 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了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的......

    廊坊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简介

    廊坊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简介2006年10月,河北省科技厅启动“河北省创新试点城市”工作,廊坊市成为首批“河北省创新型试点城市”。 在2006年的廊坊科技大会上,廊......

    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会讲稿

    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会讲稿下面,结合这次学习的主题和大家的发言,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准把握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深刻内涵,把思......

    ”三年三创“调研汇报材料

    横路小学开展“三年三创”活动情况总结 围绕全市教育系统创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和建设“三美临安”的目标要求,以重点工作带动全局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