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力知识点总结
知识回顾:
一、力
1、力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力的理解:力的不能脱离_________单独存在;必须有_______________的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产生物体_________相互接触。
3、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用字母______ 表示。
6、测力计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
7、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相互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弹力
知识点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__________。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________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等。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3、进行测量时,应做到: 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使用中:(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重力 知识点1:概念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__________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单位是N; 3.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
⑴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⑵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⑶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知识点2: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
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 其中 g=_________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2.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指向地心)3.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⑴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第二篇:初中物理力知识点总结(推荐)
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两个方面?运动状态的改变表现为哪些方面。
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方面。即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表现为运动快慢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3、力的三要素是哪三要素?什么叫力的图示?
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要满足那些条件?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刚好倒置)
5、什么叫弹性形变,什么叫塑性形变?
答:弹性形变: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是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橡皮筋、弹簧等)塑性形变: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是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橡皮泥、面团等)
6、什么叫弹力?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哪几个方面?
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叫弹力。要产生弹力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
2、俩物体要相互接触。
7、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什么关系?
答;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力越大,伸长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该原理来工作的。
8、什么叫万有引力?什么叫重力?
答:宇宙间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叫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属于万有引力。
9、重力的方向如何?
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0、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什么关系?用公式表示
答:物体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什么关系:即G=mg(g=9.8N/Kg)
11、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及物体的形状有关。对于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第三篇: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22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 ≈10 m/s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为最大静摩擦力-11225.万有引力F=Gm1m2/rG=6.67×10N·m/kg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9226.静电力F=KQ1Q2/r K=9.0×10N·m/C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 q: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 当 L⊥B时: F=BIL,B//L时: 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 当V⊥B时: f=qVB,V//B时: f=0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N 一般视为fm≈μN
(4)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
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5)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同向: F=F1+F2 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221/2 221/2F=(F1+F2+2F1F2cosα)F1⊥F2时: F=(F1+F2)
3.合力大小范围 |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 Fy=Fsinβ 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anβ=Fy/Fx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成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第二运动定律:F合=ma 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
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 二力平衡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上或匀速度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5.超重:N>G 失重:N<G
第四篇:运动和力知识点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3: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V=s/t
速度的单位是:m/s;km/h1 m/s =3.6km/h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minh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kmdmcmmmum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厚的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六、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第五篇: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和力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和力公式总结
南通仁德教育朱老师总结了高中知识点:运动和力公式总结,仅供同学们参考;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