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9-05-14 01:5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知识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四年级知识点总结

一、大数的认识知识点小结:

1、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

2、亿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较大。如果数位相同,就看左起第一位数,如果左起第一位数相同,就看第二位数,以此类推。

4、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找到万位,再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在后面写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简单地说,就是用个级的四个0换成一个“万”字。

5、“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根据要求舍去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即0、1、2、3、4),就直接把尾数舍去,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即5、6、7、8、9),舍去尾数以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6、求亿以内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先找到要省略的尾数,再找到尾数的最高位,应用“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去还是向前一位进1,最后写成约等式。

7、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后读个级。亿级和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的数的写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1、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1)、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时,去掉8个0,添上“亿”字,与原数间用等号;不是整亿的数改写时要从千万位上进行“四舍五入”,然后去掉亿位后面的尾数,添上“亿”字,与原数间用约等号。

二、角的度量知识点: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 过两个点能画一条直线;

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5、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6、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7、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8、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

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

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 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9、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0、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11、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12、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角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13、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14、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另外15度和165度也可以用三角板画出。(注意:这11个能用三角板画出的角度都是15的倍数。)三、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4、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5、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6、实际生活中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

1、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5、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6、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7、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8、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

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3、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余数。(可以进行验算除法)

4、笔算除法的方法: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就要多看前一位。

(2)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4)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在试商的时候,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大了,要调小。

6、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7、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8、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随着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9、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随着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10、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

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第二单元:溶解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

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

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8、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

第三单元: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

罐、用纸包住发声罐。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

13、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8、(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

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1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16、(达•芬奇)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体画。

17、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塑造体型)和(保

护内脏)的功能。

18、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

19、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肌肉)。

20、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 吸进身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由此得出的结论:人呼吸时吸进去的只要是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

简答题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天气?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3、一天中最高气温是下午两点左右,一天最低气温

是日出前后

4、科学家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我们把风简化为几个等级?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作13个等级,我们把风速简化为三个等级:无风、微风、大风。

5、什么是风向?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6、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

7、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8、云可以分为几种,云是什么?

气象学家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种,云可以看作天上的雾。

9、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去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第二单元:

10、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①观察是否有沉淀,有就没溶解

②是否能过滤出来,如果能,就是没有溶解。

11、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中,只有食盐和高锰酸钾可以溶解于水。

12、胶水能溶解于水,洗发液也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只是后者需要玻璃棒充分搅拌才能溶解。

13、醋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1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水中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15、怎样加速溶解?①把要溶解的物质压碎变小 ②可以加热或者用热水

③用搅拌的方法。

16、一杯水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

17、食盐不能随着盐水的蒸发而蒸发掉。

18、我们可以用蒸发方法,把食盐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分离出食盐.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数外焰的温度最高。

20、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胶水、方糖、洗发水、醋、酒精、油.-----能溶解的有:食盐、高锰酸钾、方糖、洗发水、醋、酒精和胶水

第三单元:

2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振动次数。

22、什么是振动物体?一个物体(比如音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振动物体。

2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4、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声间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25、怎样描述音高?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26、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27、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体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8、声音在真空的情况下不能传播声音。

29、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的。

30、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的周围空气发生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1、怎样避免听力受到伤害?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

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9、运动会使心脏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32、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一些设备,想早点知道肌肉生长提供养料。

大批敌军来临,你有什么办法?你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一听有没有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判断了,根据的是声音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所以也可以在大地里传播。

第四单元:

33、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34、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6、我们跳动起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

3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38、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等。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 ,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 , 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 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每天应 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 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 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 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 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

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 于(10毫米是小雨, 10~25毫米是(中雨 , 25~ 50毫米是(大雨 , 50~100毫米是(暴雨 , 100~ 200毫米是(大暴雨 , 大于 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 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 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 ,层云 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 的云叫(积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 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 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 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 ,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 是(多云 ,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 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 的日子鳞片会打开, 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 则

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 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 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 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 5级。

第二单元:溶解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 离出来。

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 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 滤时倒入液体时, 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 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 不会(自行沉降 ,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 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 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 不能看到它的 颗粒。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 ,说 明食用油(不能 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 中加入少量洗洁精, 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 液体 ,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一些气 体(也能溶解于水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 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 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 的温度、(是否被搅动 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 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 解的。

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 , 还能少量的溶解(氧 气、(二氧化碳。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 方法进行分离。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 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 的方法让它溶解。

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 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 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 用完 要熄灭时, 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 盖灭后需要再重盖 一次, 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 吹灭火!

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 可 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8、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第三单元: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 ,字母代 表的是(音调 ,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 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 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 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 发 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 ,发出的声 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 遇到物体 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 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 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 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 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 有时需要(捂住耳朵 或(戴 上保护装置。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 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 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 引 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 内耳, 引起液体的振动, 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 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 2 罐、用纸包住发声罐。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 装汽车消声器。

13、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 筋拉的紧,声音就(高 ,拉得松,声音就(低;当 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 用力拨橡皮筋, 声音就(强 , 轻轻拨,声音就(弱。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 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 这就是(骨骼 , 它(支 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 ,使我们 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 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 ,使(氧 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 ,获得 更多的(氧气。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再

由(心脏 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 同时收集(二 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8、(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 ,会让心脏更好 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 和大肠。

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的作用是(切磨 ,舌头的作用是(搅拌 , 唾液的作用是(润湿。

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 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 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1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16、(达•芬奇 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 体画。

17、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塑造体型 和(保 护内脏的功能。

18、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

19、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天线的 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 ,起重机液压动 力相当于(肌肉。

20、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 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 吸进身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由此得出的结论:人呼吸时吸进去的只要是氧气, 呼 出来的是二氧化碳。简答题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天气?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 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3、一天中最高气温是 下午两点 左右,一天最低气温 3 是 日出前后

4、科学家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我们把风简化为几 个等级?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作 13个等级,我们把风 速简化为三个等级:无风、微风、大风。

5、什么是风向?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6、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

7、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8、云可以分为几种,云是什么? 气象学家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种,云可 以看作天上的雾。

9、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去是层云。高于层 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纤细的雨状云 是卷云。

第二单元:

10、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①观察是否有沉淀,有就没溶解 ②是否能过滤出 来,如果能,就是没有溶解。

11、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中,只有食盐和高 锰酸钾可以溶解于水。

12、胶水能溶解于水, 洗发液也是可以溶解于水的, 只是后者需要玻璃棒充分搅拌才能溶解。

13、醋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 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14、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水中还

能溶解少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15、怎样加速溶解?①把要溶解的物质压碎变小 ② 可以加热或者用热水 ③用搅拌的方法。

16、一杯水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

17、食盐不能随着盐水的蒸发而蒸发掉。

18、我们可以用蒸发方法, 把食盐从盐水里分离出来, 分离出食盐.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 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 中数外焰的温度最高。

20、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胶水、方糖、洗发 水、醋、酒精、油.-----能溶解的有:食盐、高锰酸钾、方糖、洗发水、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醋、酒精和胶水

第三单元 :

2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字母表示音调, 数字表示振动次数。

22、什么是振动物体?一个物体(比如音叉在力的 作用下, 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这个物体就是 振动物体。

2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4、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 ? 声间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 描述, 振动的幅度越大, 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 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25、怎样描述音高?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越 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 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它表示物体一秒 钟振动的次数。

26、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27、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 ?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 会体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 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8、声音在真空的情况下不能传播声音。

29、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的。

30、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 的周围空气发生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 朵, 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 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 液体的振动导 致听觉神经的移动, 产生了信号, 大脑接受了听觉神 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1、怎样避免听力受到伤害?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 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 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2、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一些设备, 想早点知道 大批敌军来临,你有什么办法?你的科学依据是什 么?可以把耳朵贴在地上, 听一听有没有从远处传来 的声音, 这样就可以判断了, 根据的是声音可以在不 同物体中传播,所以也可以在大地里传播。

第四单元 :

33、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34、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 分。

3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 使氧气进入 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6、我们跳动起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人体需要的氧 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 的各个部分, 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 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 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 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

3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38、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等。

39、运动会使心脏强壮, 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 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生长提供养料。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多音字组词

乘shânɡ(千乘)chãnɡ(乘法)

降jiànɡ(下降)xiánɡ(投降)

卷juàn(卷子)juǎn(卷发)

间jiān(时间)jiàn(间隔)

涨zhǎnɡ(涨潮)zhànɡ(涨大)

恶 ě(恶心)â(凶恶)wù(可恶)

屏pínɡ(屏幕)bǐnɡ(屏息)的de(我的)dí(的确)dì(目的)

调tiáo(调整)diào(调动)

供ɡōnɡ(供养)ɡînɡ(供品)

缝fânɡ(缝隙)fãnɡ(裁缝)

给jǐ(给予)ɡěi(送给)

冠ɡuàn(冠军)ɡuān(鸡冠花)

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

似shì(似的)sì(似乎)

兴xìnɡ(高兴)xīnɡ(兴奋)

闷mēn(闷热)mân(闷雷滚动)

喝hē(喝水)hâ(喝彩)

铺pū(铺路)pù(店铺)

应(yīnɡ)应该(yìnɡ)答应

难nán(困难)nàn(灾难)

转zhuàn(转圈)zhuǎn(转弯)

号hào(号子)háo(风号浪吼)

薄bï(单薄)báo(薄雾)

称chēnɡ(号称)chân(匀称)

数shǔ(不可计数)shù(数学)

模mú(模样)mï(模型)

空kînɡ(空隙)kōnɡ(空间)

重chïnɡ(重叠)zhînɡ(重要)

折 shã(枝折花落)

zhē(折腾)

zhã(打折)

差 chā(差别)

chà(差不多)

chāi(出差)

cī(参差不齐)

强 qiánɡ(强大)

jiànɡ(倔强)

qiǎnɡ(勉强)

蒙měnɡ(蒙古)mēnɡ(蒙人)mãnɡ(蒙眬)二、四字词语

十二生肖成语:

胆小如鼠

对牛弹琴

杀鸡吓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呆若木鸡

人仰马翻 顺手牵羊

人怕出名猪怕壮 动物成语

杯弓蛇影

狗急跳墙

瓮中捉鳖

兵荒马乱

顺手牵羊

蝇头微利

噤若寒蝉

悬崖勒马

混水摸鱼

龙盘虎踞

包罗万象

车水马龙

九牛二虎

老态龙钟 数字成语

一丝不苟

五湖四海

九死一生

百家争鸣

千山万水

千辛万苦

独树一帜

五体投地

十万火急

十拿九稳

百闻不如一见 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神话故事的成语:

精卫填海

画龙点睛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海市蜃楼 天衣无缝

牛郎织女

三、积累 运用

(一)对联(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

1、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2、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3、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二)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三)成语故事

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已经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故事)

2、杏林春满——也说“誉满杏林”,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其中“杏林”称颂医生。(该成语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故事)

(四)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五)关于动物的成语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六)风景名胜区对联

1、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2、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3、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4、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七)古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该诗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该诗不仅赞美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最后两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该诗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八)古代名句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因循苟且。)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九)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3、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五、名句归类

(一)劝学类:

诗句

作者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二)惜时类: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2.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诗题

《劝学》

《冬夜读书示字聿》

《长歌行》

(三)送别类: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 适 《别董大》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四)四季类:

春天: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五)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六)友情类: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贺知章

杜 甫

杜 甫

杨万里

杜 牧

柳宗元

顾炎武

范仲淹

陆 游

王 勃

李 白

王 维

李 白

王安石

《咏柳》 《绝句》 《春夜喜雨》

《小池》

《山行》

《江雪》 《岳阳楼记》 《示儿》

《赠汪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

《元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六、学了课文,我体会到了:

1、《爬山虎》

叶圣陶

道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2、《巨人的花园》

王尔德(英国)

道理:让我们体会到,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

3、《去年的树》

新美南吉(日本)

道理:让我明白了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道理。

4、《白鹅》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白鹅。

5、《卡罗纳》

体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关爱。

6、《给予是快乐的》

体会: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体会: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做贡献。

8、《乌塔》

体会: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克服依赖,要有自立精神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七、小常识:

1、《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2、《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3、截止2011年5月,我国已有105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颐和园以及兵马俑都属于文化遗产。

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

八、重点句子理解: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句话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而且是雄伟、壮丽、罕见的景象。)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写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到来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的声响。真是“天下奇观。”)

3、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说明榕树很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4、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让我们感受到大榕树枝叶茂盛,充满生机,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5、为什么“鸟的天堂”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加引号?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大榕树,是一种特殊称谓,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在作者心里,大榕树的的确确是鸟的天堂。)

6、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猫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7、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用“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8、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用“无论——也——”说明猫不高兴时极端冷漠。)

9、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10、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表示无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11、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起”是兴起的意思。周恩来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12、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因为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写作文。时间已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以以此为题。)

13、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干净”,在这里指句子简洁明白,不啰嗦。“规范”,指语言标准、典范。)

14、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1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让作者终身难忘。)

16、“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原指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17、“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18、“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9、“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引用古诗,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2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21、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2、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23、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4、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5、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6、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9、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0、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13、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4、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15、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6、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8、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9、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0、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小音叉的声音高,大音叉声音低。

2、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强弱、高低、长短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4、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5、耳朵里的(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7、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8、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9、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0、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11、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1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

1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1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所以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6、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17、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振动(快),声音(高);拉得松,振动(慢),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动橡皮筋,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轻轻拨动它,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18、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当钢尺伸出桌面短时拨动它,我们看到它振动得(快)听到它发出的声音(高),当钢尺伸出长时,我们看到它振动得(慢)听到它发出的声音(低)。

19、把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相同时,轻轻拨动它时,看到它振动幅度(小)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它时,看到它振动幅度(大),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强)。

20、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 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2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里,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声音信号),最后由(听觉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22、(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听到(过高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3、经常使用(耳塞)听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导致(听力下降)。所以,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听力严重下降,需要配戴(助听器)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24、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身体结构

1.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的。最小的单位是细胞,最大的是系统。

3.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每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 形态和功能。

4.胃、心脏、大脑和肺都是器官。

5.人体各个部分的协调作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6.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7.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8.人体系统包括:

肌肉系统——使身体能够运动,将食物运输到消化系统,使心脏保持跳动。

骨骼系统——支持和保护身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动,产生血细胞和储存物质。

呼吸系统——将氧气带入身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输送人体细胞需要的物质,并将废弃物排出体外,帮助抵抗疾病。

消化系统——将食物摄入身体,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

泌尿系统——将废弃物排出体外。

免疫系统——抵抗疾病的发生。

神经系统——察觉和解释来自身体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使心脏保持跳动。

表皮系统——保护身体,保持体内水分,帮助控制体温。骨骼

1.骨骼的作用:保护、支撑、运动;

2.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4.体内的骨骼系统中骨的数量由年龄而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

5.骨骼有五个主要功能:塑造体型、支持躯体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6.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关节

1.关节的作用:连接、支点;

2.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类。

3.固定关节: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接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4.活动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肌肉

1.肌肉的作用:为运动提供动力。

2.人体内大约有600块肌肉,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3.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4.骨骼肌:就是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这些肌肉提供力量,使骨骼产生运动。5.平滑肌:在一些内脏器官的内侧,如胃壁和血管中包含着平滑肌。6.心肌:在心脏部位,心肌永远不会疲劳,它能够不断地收缩。

呼吸器官

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3.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跑步的时候,身体里需要更多的氧气,此时肺脏就会更勤奋地工作,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增加到约60次。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能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并排出体外

5.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养分和氧气。

6.呼进人体的100克空气中,氧气有(21%)

7.用手按住胸部,做深呼吸,反复几次,我发现吸气时:(胸部扩张),呼气时:(胸部收缩),这说明(肺)等人体器官也参与了呼吸。

8.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9.大脑如果缺氧(3—4)分钟,(脑细胞)几乎全部死亡

下载四年级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多音字组词 乘shènɡ(千乘)chénɡ(乘法) 降jiànɡ(下降)xiánɡ(投降)卷juàn(卷子)juǎn(卷发) 间jiān(时间)jiàn(间隔) 涨zhǎnɡ(......

    四年级数学上半学期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半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1. 认识容量和容量的单位 1容量:容器能装水、油或者是饮料等的量,容量是有大小的。 ○2容量单位:○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常......

    四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基础知识汇总 Unit 1 My classroom 单词 classroom 教室 window 窗户 blackboard 黑板 light 电灯 picture图画 door门 floor 地板 computer 计算机 teac......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数位顺序表的顺序从右往左是怎样的? 答: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2、数位顺序表......

    四年级知识点分析

    四年级知识点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400个字,会写1800个字。 1.目标: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附本册生字表。 生字表(一) 1......

    四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点

    四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点一、前两单元的题目、出处、古语今说、拓展诵读及出处。(看书背)二、文化传承——名胜风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1、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有个趵突泉公园,占......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知识点归纳 一、拼音 1、 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 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

    四年级美术知识点

    四年级美术知识点 1、红、橙、黄是阳光和火的色彩,它们使人感温暖、热烈、兴奋,蓝、绿使我们联想起天空、海洋和森林,使人觉得凉爽、寒冷、遥远、宁静。 2、色调指画面色彩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