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撰写优质研修作业
如何撰写优质研修作业?
完成一篇优质研修作业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一、带着目标上路——预习
先浏览本模块的文本材料,对本模块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文本材料打印出来学习,“预习”后再有目的地观看专家视频。这样,一是容易与专家的观点共鸣,二是弥补初次不好理解的缺陷,三是及时用专家的观点对照自己的实践,从而有效避免了学习时慌乱,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二、有宽度才有厚度——探究
通过观看视频和文本材料,初步把握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模块内容的深度理解,再研读课程资源中的拓展材料。因为拓展材料是视频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阅读这样材料,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我们对本模块核心内容的领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深我们本模块内容的内化。然后,学科组或区片教师之间进行共同交流和研讨,通过智慧的碰撞和观点的争鸣,进一步深化认识和理解。
三、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明题
深刻领会了模块内容的后,就可以着手完成本模块的作业。撰写作业前,首要的是明确本模块作业要求。从老师上交的作业情况看,不少老师的作业与要求不相符合。作业的发布通常在学科研修主页或者前一天的省课程简报上。因此,老师们每天早上首先要浏览课程简报,因为文不对题、自说自话的作业是无效的作业。
四、采得百花方为蜜——构思
在构思本模块的作业前,可以再次有针对地研读专家的观点,也可以到网上学习浏览他人优秀的作业,这些只是为了启发自己的思考,开阔自己的思路,拓展自己的视野。可以“参”但不可以“拷”,可以借鉴但不可以照搬。
五、精雕细琢润佳作——完善
作业初步完成后,务必再仔细审读,认真琢磨。从大处看,作业是否与专家的理论指导相吻合?是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小处说,作业语句是否通顺?表述是否准确?是否又“笔”下误?当然,合适的排布,生动的形式也是需要考虑的。经过这样一番润色和修饰后,一篇优质的作业终于“问世”了。
六、“ 二次作业”成精品——深化
作业上交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也不表示着万事大吉。全省同行的关注、指导教师的点评,省级专家的评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需要我们认真地反思。这些来自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来说是最为宝贵的“作业资源”。在充分理解这些建议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加以吸纳接受,而后进行深度思考,完成“二次作业”。这样经过打磨的作业,才更有价值,更为深刻,更加有效。
第二篇:研修作业
观课有感
又是一年研修季,又开一方新天地。2015年的研修不同往年,研修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课例,供我们学习研究。我静心观看课例,认真完成观评课,从一位位同仁提供的优秀课例中不断汲取养分。
1.从学生出发的新课堂。六节课观看下来,发现六位老师都将学生的需要与发展放在了首位,关注到每一位。从目标设计到环节设计和落实,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教学环节。
2.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大部分老师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自读悟、讨论交流,尤其是四位一年级的执教教师都在进行如此的尝试,效果很好。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在观课量表中不发现,学生参与的面也是很广,例如在崔香珍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回答问题40次,参与度80%以上。
3.注重了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条件,识字写字教学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纵观这六节课,每一节都有对写字识字方法的渗透,作为老师率先垂范,一笔一划,做好表率。对于识字方法,除了常用方法,更加上了字理识字和了解汉字演变等识字方法。帮助学生从音、形、义对汉字深入理解,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4.将信息技术手段熟练、合理地应用教学。本次观课中,发现几节课都有这一亮点,课件制作精美使用,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应用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如王兴民老师执教的《夏夜多美》美丽的画面能帮助一年级的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直观的文字表述能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品格魅力。再如《北京的春节》一课,刘老师在导入时为学生展示了许多过春节的民俗照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观别人的课,是为了改自己的课。”本着这一初衷,在观课中不断学习、总结,吸收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接下来,将所学到的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努力将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融入教学,高质量完成创课。在人人“创课”阶段,将提升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切切实实地优化我们的教学。
第三篇:研修作业
研修作业:
和学生在一起时候最快乐
这个学期,参加了网络教育培训,师德专场。听了于丹等教授讲的《和学生一起成长》、《无声的教育更有力》、《要把教育职业当乐事做》等等,学了教授高屋建瓴的理论和经验介绍,比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想想自己在教育中的态度和行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师德,平时为人处世时的师德表现,好像是很多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作为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为此,必须时刻检查自己,经常总结总结,不断完善自己,虽无完人,但求做合格教师。
师者,首先为人师表,师德为本。本学期来,我努力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的法律和法规。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个儿身先力行。尊重学生和家长,和家长共同配合教育。我从不以为面对的是一些年幼无知的小学生,而是一个个正在人生道路上起步,纯洁好学的少年,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必将随时影响到他们一生。我深深体会到言教不如身教,身教必先铸就一颗合格的为人师之心。
一个班四十个孩子,为学生每天批改二百多本作业本,我每天坚持每课一批改,听写本,生字抄写本,课堂作业本,写话练习本,低头批改久了,颈椎就发痛,但我没有丝毫的怠慢。一有空就到教室走走看看,哪些学生需要我的辅导,督促学生做作业,帮助学生订正错误。
作为教师,如何理解这个“教”?面对现实,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处理教材时,反复通读,对课文和教学参考书深入理解,翻阅有关资料。认真学习新课标,系统、广博地掌握基础理论,遇到不了解的,就请教老教师。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勤”:利用可利用的时间:每天进班早自修,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中午和困难班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补习。做好“教”,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师德”。在教的实践中,我越发觉得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如何“解惑”?变“逼他学”为“我想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差:上课随便讲话,做小动作,作业不交。而现在学生各方面都好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梦同学,原来语文成绩很差,上课又不认真听,语文课上常常走神。我经常和她谈心,关心她的学习作业情况,主动跟家长沟通。现在,语文单元测试得了90分,可以说是很大的进步。她自己非常兴奋,我也感到很欣慰。我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生生性好动的特点,课堂上尽量采用儿童喜爱的表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情景,表演对话,提高语言文字实际运用的能力。
学无止境,教无尽头。人在强手如林的教学第一线,实感肩负重担,只有兢兢业业,精通本岗位专业知识,力求创新,不断总结,力戒不足,永远进取,才能算是合格的教师。否则不前进则落后,难以胜任教师这个岗位。师德,师德,最重要的是能胜任这个岗位,对得起众多看你的眼光。
第四篇:研修作业
学习“以学为主的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涟水县军民小学
欧阳雪梅
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
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尤其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乱!刚刚涌起的一点激情也逐渐冷却下来。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我疑惑了: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把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其实,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学识的人将它完整的归纳并积极推广的教育理念。它并不清高,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乐、高效的!契诃夫说过:“书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教学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深有感悟。一次课上,一个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咱课上能不能换位呀,我喜欢和某某一起做作业。”原先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这样,但我都没允许过,怕他们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于是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老师满足你的要求!”他听后非常高兴,两个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业做得非常优秀和成功。等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我表扬了他的进步。这下可不得了了,好几个同学说都愿意自由组合,我一想这样课堂不就乱套了呀,等换完座位就该下课了,我就没答应他们的要求。等下课铃声一响,我刚走出教室,感觉一个“小尾巴”跟了上来,回头一看,马佳璇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同意他换座位,不同意我们换,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呀?”一句话问的我语塞,我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怕换位耽误大家的作业时间,下次上课之前可以提前换好就可以了,OK?”
这,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启发:如果在课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作,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而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便答应了所有学生们的要求。我又跟同学们说:“我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满足老师的要求,做出让老师最满意的创作,而且还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响别人。”再上课时,我发现每一自由组合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创作和学习。通过好的学生和相对弱一点的学生的搭配组合,对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对他们的合作创作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真不错,继续努力!”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第五篇:研修作业
让教具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内容:
为了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英语。初学阶段,尽量采用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促使学生直观理解英语。现代英语教学都十分重视直观教具,一些先进科学技术也进入课堂,为教学服务,成为直观教具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广泛运用教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笔者通过近几年在小学英语教研工作中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后发现,当前,因教具过多过滥而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于追求时尚。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想:“教具用得越多越好、形式越多越妙”,所以教师为能在课堂中吸引学生兴趣,想方设法选择一些新奇教具,诸如新颖的模型、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多媒体课件等。至于教具运用的合理性,学生能否接受,都一概不去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和兴趣仅仅在各式各样的教具本身,使得教具在辅助教学方面失去了它真正的功能。
第二,忽视实用效果。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管课堂教学是否需要,将过多的教具统统搬进课堂。其结果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偏离主题,教具原本应有的辅助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喧宾夺主,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浪费教学资源。有时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等简便的直观手段说明问题,但有的教师却刻意地去制作、准备一些教具;有时采用一般传统教具,如简笔画,既实用又方便,有的教师却非要去制作复杂的多媒体课件等。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的需要去制作教具,一方面舍弃了许多教师自身的教学特长和经验,另一方面造成更多教育资源的浪费。
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内容:
随着英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要彻底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现象。
首先,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通过再学习、再培训,更新知识,使语言技能更纯熟,能够说一口标准、地道、流利的英语。其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模仿力强,争强好胜,好玩、好动、好奇,随意性大,喜欢鼓励与表扬等特点。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开口讲英语。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它是师生共同在教学实践中营造的,是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交流的互动过程。
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尽管会说一个单词,也要及时表扬,用细微的语言关心、呵护学生,“Wonderful!”“Excellent!” “Well done!” “You are great!” “Very good!”等这些鼓励性语言常挂嘴边,给学生以信心。
学习兴趣最重要 内容:
兴趣是激发学生进取心的重要心理因素,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学生表现出的态度越积极,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如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 内容: 词法是指词形的变化规则及用法。小学阶段讲到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数词﹑冠词和连词等的用法。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序数词的构成与基数词有一定的关系,但构成方法又不尽相同,如果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么多的序数词,学生会感到厌烦。
语法教学要注意梯度,正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开谜团。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就得到答案。我们要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对话、交流、讨论来达成理解,形成共识,构建自己的知识。我们经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设置梯度:
1、教师举例,师生一起完成例句。织梦好,好织梦
2、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分析,比较例句,初步归纳出语法规则,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对学生归纳的语法规则给予客观的评价和补充。
4、学生进行操练,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题型,如选择;填空;笔译和文章理解等,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内容: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栋大楼,那么句型和语法就是大厦的结构,而词汇和短语则是这栋大楼的砖和瓦。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衡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对词汇的识别情况以及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应用。所以可见教师如何生动高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也是摆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难点。所以加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利用语境,突出词汇教学的整体性也显得特别重要。
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是有很大障碍的。语言学家McCarthy指出,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多好,不管他的语言有多漂亮,但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来表达自己情感或理解对方的观点或想法,就无法用这门语言同别人交流。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也认为:大量的再认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词汇的教学普遍受到了英语教师的重视,大家都在想办法做好词汇的教学工作,而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也更直接的影响了学生对于词汇的积累和学习。资源列表:
绿色化”引领转型发展 内容:
“绿色化”是全新的价值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化”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现代化不能让车水马龙的喧嚣、雾霾围城的迷惘湮没了绿色的生机,唯有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一切才有价值。绿色代表着健康,健康才可持续。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总书记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都凸显了“绿色化”的价值取向。
推进“绿色化”,是全新的事业,是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来点石成金、保驾护航,需要提高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和社会手段的综合运用水平。
幸福教育—教师是幸福的使者 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钱、地位、名誉、成功似乎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许多人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但是心理学家通过反复的观察和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夫妻和亲朋好友之间以及你的事业的合作者等关键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主要的因素。教师如何搞好家庭关系,师生关系,上下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幸福教育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关系的融洽就在于我们的沟通能力,因此研究幸福教育还要研究如何使教师有效沟通能力的增长。
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身体产生内啡肽,人快乐的时候就会产生内啡肽这种物质,人的幸福感与内啡肽的浓度密切相关,因此人长期运动会直接增加幸福的指数,所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教师的平常的运动的量也密切相关,这也是我们幸福教育所不能忽略的研究。
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认识 内容: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评价与考核、职称评聘;日渐深入的教育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的改革;日趋复杂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学校校园文化、管理理念上有欠缺,缺乏人性化;考核和评价制度有偏失,对教师的绩效考评不甚合理;机械重复、应付性工作太多,给教师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教师缺乏应有的文体活动时间;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部分中老年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使得大部分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力不从心。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感呢?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幸福观。幸福是对自己工作、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的获取是靠自己的心理体验来决定的。
二、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自我。每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加强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正如兵书上所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样,我们在处理工作中的事情就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工作是辛苦的,是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情感的。如果整天谈论的全是工作,我们也会觉得很累,甚至有厌倦的情绪。
四,教师要以积极地心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任何学校的领导都会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积而努力。此时,教师的积极配合尤为重要。我们知道教师的压力来自于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学校管理的要求。
信息技术带动教育革新 内容: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近些年来投入较大的方面。在一些学校,多媒体、校园网已像校舍、教学仪器一样成为学校的必备设施,给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透过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繁荣现象,理性地分析其成效,不难发现我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多还是浅层次的。比如,多媒体教学大都是看重对学生感官的强化,或解决一招一式的教学难点,还没有充分开发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即便是目前搞得如火如荼的网络教学,也多是着力于对现行教育的能量放大,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随便进入一所网校,基本是名师主讲;同步(或异步)辅导、答疑解惑等传统教学程式,具体内容多是将课本、教案、习题等复制到网上,除自由度大一些外,似乎还显不出更强的优势。当然,对现有教育的优化和拓展是计算机及网络应发挥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绝非仅此,计算机特别是互联网带来的大信息量及时空结构的变化,使我们得以在新的观察视野和操作环境下预设和创新我们的教育体系。
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也应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抓住目前我国大力普及信息技术的契机,僻放思想、开拓思路,深入探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资源列表: 微课程无处不在 内容:
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这个概念。
全民已经进入微时代:随着新技术发展,中国引来了移动互联网浪潮,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的规模为4.2亿,在地铁、车站、甚至饭桌上你有没有看到身边的男男女女拿着手机看信息,学英语,上微博,玩游戏。于是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学习出现了,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在此背景下,学习也进入微时代,简称微学习,即碎片化学习,一次学习一点,只学最主要的,随时随地借助移动设备(手机或ipad),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做到简单高效,随时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