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资源管理科学发展观座谈会发言稿
水资源管理科学发展观座谈会发言
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局里搭建的这个平台,水资源处给我这次机会。上周五,我听了x局长辅导报告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今天,我将学习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次思想汇报,与各位同志做一次心灵的沟通和交流。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以科学发展观活动为统领,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通过认真学习局里
和水资源管理处的集中学习内容,使我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
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下面,结合此次活动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贯彻落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几年来,我市水利事业在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增大的水资源长效保障
压力,面对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保障生命安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面对全社会对完善水环境保障体系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对水利工程建设、水政执法管理、水管体制改革、水土保持管理等仍与时代发展进步不相适应的现状,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水资源条件的新变化、水利实践的新发展,按照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深入开展新一轮思想解放和实践创新,破除传统水利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提高水利工作的创新性,不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态中突出的水问题,不断拓展水利服务科学发展、服务民生的新空间。我们要从**水利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水利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转
变治水理念,创新治水实践,进一步谋划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指导广大水利干部职工推进我市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把握原则,以“四个坚持”贯穿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始终
我认识到我局在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密联系全市水利实际,以发展民生水利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前提,对今后的水利工作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理论灌输原则。理论武装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内在要求,才能在具体实践中把好方向、找准问题,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学习实践活动要把理论灌输贯穿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武装我们的头脑。
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原则。解放思想是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不
断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使水利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是坚持群众参与原则。走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更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要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取信于民、服务于民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真诚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四是坚持具体实践原则。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是学习实践活动的落脚点。要把理论学习与深入调研结合起来,把分析检查与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把整改落实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使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成为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过程。
三、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将以以下四个方面为具体目标,抓落实、促整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第一,在推进解放思想、探索水利科学发展上有新思路。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以及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研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利的新需求,不断总结水利发展和改革阶段性的新特点,不断探索新时期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紧紧把握人民群众对发展水利的新期待,集中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在推动**水利事业跨越发展的思路上进一步解放思想。
第二,在推进民生水利、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上有新成效。要关心群众冷暖12全文查看
第二篇:城市管理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城市管理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城市管理
一、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城市
把城市管理的“关口前移”,在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即“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打造城市细节,规划建设管理到社区,由“以城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充分体现“城市建设管理无小事,人民利益大于天”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
文理念。
在思想上要着手解决普遍存在的“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尊重人、关怀人、方便人的理念,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兼顾社会群体的广泛利益,在规划上就要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重大市政建设方案要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在城市建设中要坚持标准、精心组织、确保质量,城市管理要主动接受市民参与和监督,市政公用设施设计上要为民,效果上要便民,要把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在每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通过精品城市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内外环境,赢得市民的认同,激发社会参与热情,持续不断地推进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和人文氛围。
二、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合理调整
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的分离,实现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将园林绿化、市政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企业原有的公共服务产品等社会公共管理服务集中管理,即实现“大城管”体制,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实现统一领导,纵向分权到底,横向分工到边,克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弊端,变为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多元领导为统一领导。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处理好集权与分权、条条与块块的关系,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继续深化“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来协调条块关系。同时,管理重心下移,区、街道、社区分级负责,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新格局。
三、解放思想、更新城市管理理念
一是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基础设施营运效率,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降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本,能优化投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生产力,因此,要统一思想树立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生产力的理念,将城市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城市管理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责之一,为广大市民提供具有公益性和开放性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是政府提供给社会无偿使用的基本环境,是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对这些公益性的,非竞争性、排他性的市政设施和服务应由政府供给和管理,其他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准公用设施和服务由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行业化管理。政府在公共品供给和管理上,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因此应牢固确立“非竞争性、排他性的市政设施和服务由财政支持”的公共财政思想,切实加大管理维护资金的投入。
三是从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现代城市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管理目标、管理标准、管理流程、管理方法、监控手段、效果评判、危机处理等方面有一套严格、规范、科学、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分科学管理与经验管理的标准就是看它有没有一套科学的、可行的量化指标体系,指标是任务的具体化,是检查的依据,是监控的手段,是研究的资料。科学的城市管理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单凭经验是难以管理好一座现代化城市。这需要充分发挥市政、环卫、绿化等基层维护管理作业单位的积极性,强化考核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实行“企业化”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变政府“养人为养事”,增强财政资金效率。
四、强化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素质
对城市管理干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训,增强城市管理意识,提升城市的理念;引进优秀人才,将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心城市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城市管理第一线,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注重队伍的思想道德和职业超收的教育,努力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提升对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强化城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为我区城市管理提供人才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三篇:交通管理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交通管理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建设畅通** 构建交通和谐区 交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区域的交通情况很直接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当地的商业发展。对于成熟、繁华区域来讲,交通所涉及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完善,而对于一个发展区域来讲,交通问题则要复杂的多,是至关重要的经济链条。交通发展的好,居民出行方便,物流通畅,商业基础就
会越积越厚,越来越扎实,商业地产的发展也会自然而然的逐步推进。
我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交通发展尤为迅猛,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区域交通网络,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近几年努力,我区城区的市政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着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基本完善了全区道路标线、标志、路铭牌、红绿灯的建设,能满足道路交通畅通的基本需要。在人、车流量较大的路段采取安装人行护栏设施,设置过街设施,实现人、车物理隔离,消除人车混流的安全隐患。采取bt模式,完成了对我区部分主、次干道(松青路、春晖路、陈庹路、袁茄路、文体路、翠园路、湖榕路、九中路、区政府内外环道路)的路面改造,面层采用先进的sma沥青实施罩面,目前我区城区道路路面沥青罩面率达到86%,提高了道路的舒适性和通行能力。
就我市的畅通来讲,专家明确指出,我市道路基础设施仍显得比较薄弱,它的升级换代没有跟上交通需求的发展脚步。我市要建好畅通工程,必须在基础设施、科学管理、交通科技投入、驾驶员素质的培训、队伍管理等方面加强。
就区域交通而言,与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和高新区相比,我们仍然占着优势,辖区内没有出现经常性的交通拥堵,道路畅通。但作为**市主城的重要组团,要实现与外区的快速连接,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通畅通依然是一个关键环境。
要把**区建设成畅通之城,就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规划,着眼长远,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建立顺畅的城市交通体系,必须得从战略的高度重视问题。城市交通是城市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将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展现地域特点。
(一)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增加出区的快速干道。
在我区的交通规划中,对铁路及场站、港口、城市道路、乡郊道路、轨道交通、公交站点、社会公共停车场、步行系统等作了明确的规划。特别是在城市道路交通中,采用“片区网格式”布局,规划了“五横五纵、多联络线”的城市干道网,并逐步得到了落实,极大地改善了辖区的道路交通状况。应集中主要精力完成陈庹路及鱼洞长江大桥北引道的建设,加快实施双山路、金建路、福茄路,打通新九中路、拓宽大中路,实现与华福路的连接,完成规划建设沿江公路、中坝路,增加出区的快速干道。
(二)加大路网的密度,合理规划建设城市道路。
现在一些城市里的公路越修越宽,他们以为这样可以解决大流量问题,起到大通道作用,这就是个误区。大通道的作用是应该由轨道交通承担的,路面交通最主要的是要加大路网密度,路可以窄一点儿,但密度要尽量大,这样才能真正加大路面通行能力。除了主干路以外,要多建次干路和支路连接线。就我区而言,应把陈庹路、袁茄路和沿江公路作为城市主干路,把其他道路作为次干路和支路,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分期逐步完善路网,有效发挥主干道的快速连接和次支道路的集散功能。
(三)加快乡村公路建设,为城乡统筹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强乡郊地区道路网和客货运建设,实现村与村、村与城镇建设区“通路、通客运”。在各乡郊新型社区周边布置与城市路网紧密衔接的道路系统,形成城乡一体的路网结构,从而达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目标,为乡郊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城乡统筹,打造便捷畅通的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
(一)建立城乡一体的客运发展规划。
城乡客运要协调发展必须制定出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性规划,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从而确保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结合我区的分区发展规划,我区城乡客运一体化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规划,归纳讲就是“三环、四轴、三联、两中心,两节点”。“三环”就是指“核心区环线”——以文体路、陈庹路、锦霞街、袁茄路、钢花路组成的道路客运环线;“建桥工业园环线”——以建桥工业园a、b、c三区为节点组成的客运环线系统;“南部环线”——以跳蹬为起点、经沟口村、红胜村、小南海村、伏牛溪火车站、民胜村、新建村、四胜村、陈家坝、四民村、凤阳村、湾塘村、止于跳蹬的农村客运环线。“四轴”就是指西城大道线(陈庹路、鱼洞大桥北引道)、郭伏线(依托新郭伏路)、重钢线、滨江线。“三联”是指“双山线”、“金建线”、“福茄线”。“两中心”就是指建立两个客运枢纽站,第一个枢纽就是对现有**区长途汽车12全文查看
第四篇:兰州市水资源管理座谈会发言稿
《兰州市各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兰州市各县(区)用水效率控制》报告编制简要介绍及需要提供资料情况介绍
市水务局领导和各县区同志们:
受兰州市水务局委托,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负责编制这两个报告,这是我们编制完成全省总量和效率报告后,针对市县(区)编制的第一份报告,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把这两份报告编制好,为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管理提供得力的技术支撑。要想编制好这两个事关发展大局的报告,除了我们的努力,更加需要市局领导和各县区同志们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质量高的报告,为兰州市政府提供更好的水资源管理决策依据和考核指标体系。
我想在这里说的主要是编制目的、原则、方法,省上分解到兰州市的指标,市局和县区需要提供的资料以及提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编制目的、任务、原则和方法
严格县区用水总量控制,落实国家提出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兰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省水利厅分解到兰州市的18.74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考核监督指标分解确定到各县级行政区。
编制主要原则是逐级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实施、强化需水管理、现状发展并重、公平公正民主和易于操作6个基本原则。
编制的方法是按照“需求、供水和控制”三步骤进行。也就是第一步是在各县区现状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量及用水效率基础上,通过“十二五”发展指标和节约用水的定额指标来预测2015年需水量;第二步是对2015年之前国家、省市批复的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新增供水量进行统计、确认和复核,将新增水量考虑进去;第三步是根据《甘肃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兰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水资源配置指标和用水效率指标,在全省核定的兰州市18.74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考核监督指标范围内,制定出符合兰州市水资源情势的用水总量和效率控制指标体系。
二、省上分解到兰州市的用水总量和效率指标介绍
根据《甘肃省地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甘肃省地级行政区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及考核体系》成果,至2015年,兰州市用水总量为18.74亿m3(其中地表水16.94亿m3,地下水1.8亿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为2.56亿m3(含建筑业及服务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为6.41亿m3,牲畜用水为0.06亿m3,工业用水为9.16亿m3,生态用水为0.55亿m3(含南北两山绿化、城市道路浇洒、园林绿化、河湖补水等)。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包含监督考核指标和监测评价指标两级指标。至2015年,监督考核指标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39 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监测评价指标中万元GDP用水量为134 m3,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为400 m3,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5%,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为52%,城市管网漏损率为13%,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
为80%。
三、市局和县区需要提供的资料以及提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现状水平年为2010年,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
2、需要如实提供各县区2000年-2010年逐年社会经济指标、各行业用水量、各行业效率指标,见附表。
3、主要取水断面经纬度取水量等属性。以上只需要提供表格数据。4、2015年前新建工程新增灌溉面积、新增取水量、供水范围等,必须是省厅和市上在十二五期间能上马的新增取水工程。
5、需要提供区域概括和各县区水资源水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概况。
6、引大入秦、引洮一期、南北两山绿化、兰州新区按整体提供总用水量、总灌溉面积、再将各县区用水量、灌溉面积等指标分开。
7、兰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兰州市2010年水利统计年报、兰州新区水资源配置报告、引大灌区二次调整规划、兰州市2010年统计年鉴。3-7条需要提供文字报告。
以上表格和文字材料详细见文字材料和电子文档,要求于2011年8月1号之前提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王光华
王启优
邮箱:gsswjwqy@163.com,QQ:329507457 联系电话:0931-4634219
手机:***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第五篇:兰州市水资源管理座谈会发言稿
《兰州市各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兰州市各县(区)用
水效率控制》报告编制简要介绍及需要提供资料情况介绍
市水务局领导和各县区同志们:
受兰州市水务局委托,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负责编制这两个报告,这是我们编制完成全省总量和效率报告后,针对市县(区)编制的第一份报告,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把这两份报告编制好,为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管理提供得力的技术支撑。要想编制好这两个事关发展大局的报告,除了我们的努力,更加需要市局领导和各县区同志们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质量高的报告,为兰州市政府提供更好的水资源管理决策依据和考核指标体系。
我想在这里说的主要是编制目的、原则、方法,省上分解到兰州市的指标,市局和县区需要提供的资料以及提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编制目的、任务、原则和方法
严格县区用水总量控制,落实国家提出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兰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省水利厅分解到兰州市的18.74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考核监督指标分解确定到各县级行政区。
编制主要原则是逐级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实施、强化需水管理、现状发展并重、公平公正民主和易于操作6个基本原则。
编制的方法是按照“需求、供水和控制”三步骤进行。也就是第一步是在各县区现状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量及用水效率基础上,通过“十二五”发展指标和节约用水的定额指标来预测2015年需水量;第二步是对2015年之前国家、省市批复的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新增供水量进行统计、确认和复核,将新增水量考虑进去;第三步是根据《甘肃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兰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水资源配置指标和用水效率指标,在全省核定的兰州市18.74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考核监督指标范围内,制定出符合兰州市水资源情势的用水总量和效率控制指标体系。
二、省上分解到兰州市的用水总量和效率指标介绍
根据《甘肃省地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甘肃省地级行政区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及考核体系》成果,至2015年,兰州市用水总量为18.74亿m3(其中地表水16.94亿m3,地下水1.8亿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为
2.56亿m3(含建筑业及服务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为6.41亿m3,牲畜用水为0.06亿m3,工业用水为9.16亿m3,生态用水为0.55亿m3(含南北两山绿化、城市道路浇洒、园林绿化、河湖补水等)。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包含监督考核指标和监测评价指标两级指标。至2015年,监督考核指标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39 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监测评价指标中万元GDP用水量为134 m3,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为400 m3,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5%,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为52%,城市管网漏损率为13%,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
为80%。
三、市局和县区需要提供的资料以及提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现状水平年为2010年,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
2、需要如实提供各县区2000年-2010年逐年社会经济指标、各行业用水量、各行业效率指标,见附表。
3、主要取水断面经纬度取水量等属性。以上只需要提供表格数据。4、2015年前新建工程新增灌溉面积、新增取水量、供水范围等,必须是省厅和市上在十二五期间能上马的新增取水工程。
5、需要提供区域概括和各县区水资源水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概况。
6、引大入秦、引洮一期、南北两山绿化、兰州新区按整体提供总用水量、总灌溉面积、再将各县区用水量、灌溉面积等指标分开。
7、兰州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兰州市2010年水利统计年报、兰州新区水资源配置报告、引大灌区二次调整规划、兰州市2010年统计年鉴。3-7条需要提供文字报告。
以上表格和文字材料详细见文字材料和电子文档,要求于2011年8月1号之前提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王光华王启优
邮箱:gsswjwqy@163.com,QQ:329507457
联系电话:0931-4634219手机:***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