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
《我校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系统、社会各界对于特色教育的要求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学校特色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长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基本评价因素,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体育训练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重点之一。更早地发现、有意识地培养体育训练苗子,也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工作项目。
我校是一所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学校,是嵊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篮球项目),嵊州市体育传统学校(田径项目)。目前体育组有6名骨干教师,本科率达到100%,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000多名。学校组建了校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共有在训运动员50多名。我校的各体育代表队近年来在嵊州市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的竞技体育正逐步展露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突现出了一定的问题,运动员苗子的选拔问题,训练时间的安排问题,科学化训练问题,以及运动员的输送问题等等,这些具体问题及待解决。解决现阶段我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对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我校体育特长生的选拔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吸引小学的优秀苗子在初中阶段来我校就读?
2、如何合理利用我校现有的资源,对各项目进行科学训练?
3、如何解决学生特长发展与学业学习之间的矛盾?
4、如何解决体育特长生的输送问题?(三)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理论的研究。
2、实践意义 ①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现象的认识。
②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校体育教育发展及我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③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体育特长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不少学校,尤其是高中及其以上学校,已经有了校本的较为丰富的特长生教育培养的经验和发展的优越环境。但是在初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还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如何处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与体育特长发展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特长苗子的选拔问题,等等,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的问题。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的加深,素质教育,特别是特长教育的研究必将有一个飞速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对象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形成选拔、培养体育特长生的本土化经验。(2)依托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我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一步促进教科研能力的提高。2.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通过活动考察,开展学校体育特长生教育现状的调查观察研究,确定苗子,逐步开展训练工作。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动态和有效经验,开展体育特长教育理论方法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定性的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学校体育特长教育的本土化经验。(4)实验法:将2012级运动员组建一个体育兴趣班,与2011、2010级的运动员的学业成绩和运动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组建体育兴趣班的可行性。3.研究对象
我校各项目体育训练队的10级11级12级的在训运动员。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2年10月——12月)
确定方案: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明确职责任务,设计材料记录方法。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0月)
采用调查观察法、网络资料查询法、实验法着手收集相关材料,确定各训练队队员的基本情况,开展训练工作,整理各级比赛的竞赛成绩,运动员的输送情况,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计划。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3年10月——11月)
综合材料信息,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材料,形成关于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具体措施,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课题鉴定。
五、研究条件分析
(一)我校有一批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坚教师,他们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和研究的热情。
(二)学校已经成立了各类体育训练队,配备了训练的基本设施,学校在政策、人员等基本条件上必将给予本课题研究以极大的支持。
(三)学校每年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同时学校上网电脑、打印机,这些条件都在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等方面上给予课题组以极大的保证。
(四)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特色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让子女上好学成为人民最大的愿望。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学生的特长发展的需要必将越来越迫切,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客观要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处理教育问题,“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等课改理念是本项研究的政策理论支撑点。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邢来明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组织、策划、协调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顾问:钱建波(中学高级教师)有着20多年的教学和训练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指导。
课题组成员:邢立锋、朱力江、黄超、钱建波、邢来明
七、预期成果及形式
1、结题报告,汇总课题研究的所有过程材料与成果材料,撰写结题报告,主要研究和研究成果等。
2、相关论文,课题组成员撰写有关各项目科学训练的论文,总结,心得。
3、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主题撰写专题报告,提炼有关运动员选材、科学训练、运动员输送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4、相关案例,课题组成员根据特长生的训练、生活动态撰写有关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典型案例。
第二篇: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
《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系统、社会各界对于特色教育的要求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学校特色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长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基本评价因素,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体育训练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重点之一。更早地发现、有意识地培养体育训练苗子,也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工作项目。
我校是一所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学校,是温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篮球项目),温州市体育传统学校(田径项目),瑞安市田径、排球训练基地。目前体育组有10名骨干教师,本科率达到100%,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500多名。学校组建了校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共有在训运动员100多名。我校的各体育代表队近年来在瑞安市、温州市及省里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的竞技体育正逐步展露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突现出了一定的问题,运动员苗子的选拔问题,训练时间的安排问题,科学化训练问题,以及运动员的输送问题等等,这些具体问题及待解决。解决现阶段我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对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我校体育特长生的选拔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吸引小学的优秀苗子在初中阶段来我校就读?
2、如何合理利用我校现有的资源,对各项目进行科学训练?
3、如何解决学生特长发展与学业学习之间的矛盾?
4、如何解决体育特长生的输送问题?(三)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理论的研究。
2、实践意义①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现象的认识。
②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校体育教育发展及我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③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体育特长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不少学校,尤其是高中及其以上学校,已经有了校本的较为丰富的特长生教育培养的经验和发展的优越环境。但是在初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还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如何处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与体育特长发展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特长苗子的选拔问题,等等,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的问题。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的加深,素质教育,特别是特长教育的研究必将有一个飞速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对象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形成选拔、培养体育特长生的本土化经验。(2)依托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我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一步促进教科研能力的提高。2.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通过活动考察,开展学校体育特长生教育现状的调查观察研究,确定苗子,逐步开展训练工作。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动态和有效经验,开展体育特长教育理论方法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定性的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学校体育特长教育的本土化经验。(4)实验法:将2010级运动员组建一个体育特长班,与2008、2009级的运动员的学业成绩和运动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组建体育特长班的可行性。3.研究对象
我校各项目体育训练队的08级09级10级的在训运动员。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0月12月)
确定方案: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明确职责任务,设计材料记录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10月)
采用调查观察法、网络资料查询法、实验法着手收集相关材料,确定各训练队队员的基本情况,开展训练工作,整理各级比赛的竞赛成绩,运动员的输送情况,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计划。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10月11月)
综合材料信息,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材料,形成关于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具体措施,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课题鉴定。
五、研究条件分析
(一)我校有一批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坚教师,他们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和研究的热情。
(二)学校已经成立了各类体育训练队,配备了训练的基本设施,学校在政策、人员等基本条件上必将给予本课题研究以极大的支持。
(三)学校每年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同时学校上网电脑、打印机,这些条件都在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等方面上给予课题组以极大的保证。
(四)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特色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让子女上好学成为人民最大的愿望。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学生的特长发展的需要必将越来越迫切,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客观要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处理教育问题,“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等课改理念是本项研究的政策理论支撑点。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林华章(体育组组长)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组织、策划、协调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顾问:李立浩(中学高级教师)有着20多年的教学和训练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指导。
课题组成员:郑晓锋、吴万义、郑翔、赵章东、钟小挺
七、预期成果及形式
1、结题报告,汇总课题研究的所有过程材料与成果材料,撰写结题报告,主要研究和研究成果等。
2、相关论文,课题组成员撰写有关各项目科学训练的论文,总结,心得。
3、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主题撰写专题报告,提炼有关运动员选材、科学训练、运动员输送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4、相关案例,课题组成员根据特长生的训练、生活动态撰写有关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典型案例。
扩展阅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靖江市实验学校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申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及思维能力的重要尺码,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学生手握笔,似有千斤重,写什么?怎么写?学生万般苦恼,教师心急如焚。写作,似乎成了学生无法逾越的大山。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可人们更多地是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洋洒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于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增强习作的话题与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情境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同时,随文练笔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又因其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
再者,我们品读苏教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其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或隽永潇洒,或激越昂扬,或空灵和谐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须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须去探寻。因此,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还能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师深入地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从中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把握重点,聚焦难点,提升教学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有效练笔的实践和研究”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将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就是根据教材特点,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让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又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开展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捕捉写作教学的契机,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的界定。
(1)关键词之一:“阅读教学”。指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识字、听话、说话、作文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作用。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关键词之二:“随文练笔”。所谓“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是阅读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2、名家教育理论。叶圣陶:“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叶圣陶:“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于永正:“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
3、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儿童最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性。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由于学生的写作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心动”而致“笔动”,学生则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积累学生在课堂中随文练笔的案例,探索新课程下“随文练笔”的途径和方法。
2、开展“随文练笔”,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从小练笔入手,让他们看到希望,从而达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主观心理变化。
3、在指导随文练笔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4、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积累感悟精彩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多种语言模式的习惯。
5、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随文练笔训练,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着明确的读写训练重点,进行“随文练笔”时,一般应紧扣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练笔题,突出其整体性,为提
高本单元的习作水平作好铺垫、打下基础。
2、适度性原则。首先要考虑训练的疏密度,一节课40分钟,有讲有练,都应有时间限制。如果贪多求全,蜻蜓点水;也不能草草了事,摆摆花架子。其次要注意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偏难、偏易的训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会造成“费时低效”。再次,指导学生练笔必须有机地贯穿在讲读过程中,就文取材,精心设计适宜随机进行的小练笔。
3、反馈性原则。要加强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学生运用语言时出现的错误应引导纠正,发挥榜样作用,使“随文练笔”效果达到最优化。
4、激励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文章,进行及时激励、分层激励、需要激励、期望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榜样激励、评价激励等,使每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鉴于本次研究内容多,实践性强,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
1、文献分析法。从多角度地开展对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案例研究法。通过个体案例的解读、测试研究的成效。
3、行动研究法。筛选和研究小练笔过程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断完善研究的方法,不断纠正研究中出现的偏差。
4、调查法。调查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确立新的生长点;筛选作文教学中的新点子,新做法,进而用来指导实验。
八、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把握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
1、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
(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
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
(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
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
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
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二)明确随文练笔的教学手段。
1、确定具有不同难度的随文练笔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习作要求,将“随文练笔”分为三个层次,低年级以
写“句”为主,中年级以写“段”为主,高年级以写“篇(或片断)”为主。各级的训练除强调侧重点以外,还注意了内容之间的连贯和年级之间的衔接。
2、将小作文与大作文结合起来,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序列。这里的“小作文”指“随文练笔”,教师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将大、小作文结合起来,使两种训练互相渗透,融为一体。随文练笔训练与单元教材的习作要求相一致。
3、要求语文课题组教师每学期拟订好研究计划,每月写一次反思,上一节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课,交一篇以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教案,每期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经验总结或论文,收集一部分学生小练笔习作;每期开展一次与课题有关的经验总结交流会,给予课题研究成绩优秀的教师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载体,随文练笔因为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训练点上组织有层次的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板块。在一个训练点上,可以采用以下的操作程序:
“疏通文意”,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帮助解决难点,点明重点,了解文脉,概括内容等等。
“重点导读”,主要指有助于学生练笔的部分。要求词求其义,句宗其旨,充分理解,熟读成诵。
“体会表达”,在充分理解、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紧扣课文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学习写作方法,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堂练写”,围绕随文练笔训练目的要求,抓住“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交流反馈”,学生练笔结束后,争取当堂交流、讲评,欣赏优点,修改不足。并逐步由教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养成完成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的好习惯。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及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主要工作:收集有关信息,制定决策,组建机构,明确职责,组建管理模式,草拟研究方案。方案是研究的蓝图,直接关系课题研究的成败,首先,我们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确定研究项目,选定了研究方法,进行了前测调查,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
(1)、选择和论证研究课题。(2)、组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制度。(3)、开展“靖江市实验学校小学学生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靖江市实验学校小学教师习作教学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4)、设计研究方案。
2、实施验证阶段(2011年1月211年12月)
主要工作:制定、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制定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收集处理有关资料,形成了阶段报告和论文。
在实施验证阶段过程中,课题研究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平台;以五个环节为研究目标;以“专题研究、课堂研讨课、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教学设计、学生个案记录”等作为形式;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标尺。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全程记录,在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
3、总结结题阶段总结(2011年1月211年12月)
主要工作:材料整理归类、归档,形成总结报告,撰写经验论文,进行结题验收。注重激发学生的热情,用校刊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珍惜学生探究的成果,建议学生以各种形式加以整理、保存。如手抄报、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课内外结合、学科间结合,将探究伸向广阔的生活课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小练笔和探究心得向各报刊杂志社投稿。课题组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之整理出来形成调查报告、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经验论文、研究报告、典型教案等。主要表现为:
(1)、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综合性研究成果。(2)、组织对研究成果的检测工作。(3)、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4)、申请结题。
(二)预期成果呈现形式:
课题研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论文汇编、典型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学生个案分析等,以及部分学生作品,如小练笔习作集、手抄报等。
十、课题研究保障。
1、队伍保障。
组建课题研究的队伍。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运行,成立课题组,并建立完善的课题管理和组织制度。课题研究组长:王留根
课题研究成员:陈亚云、赵静、徐江、刘银娣
2、制度保障。
建立课题组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制度。课题组成员定期集中学习,利用网络随时进行交流。及时总结经验。
3、活动保障。(1)、课题组成员定期上专题研究课,并及时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以及学生作品上传到课题研究博客。
(2)、撰写相关的论文、教学设计,将学生的相关作品结集成册。
第三篇:体育特长生培养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选拔与培养体育特长生”工作是学校体育 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体育特长生为学校争光,在比赛中取得的成绩的好 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荣誉。可以说体育特长生是学校的一面旗帜!体育特长生为 学校作出了重大贡献,可到高考的时候上线的人并不多,他们这一特殊群体的出 路在哪里?怎样培养和选拔体育特长生这一课题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 问题!为何造成这种不一致,根本原因在哪?如何采取得力措施,加以改进和提 高,这是我们反复思索的一个问题。就现阶段我校存在的这一现状的问题上,我 们要对所遇到的困难及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和措施的同时,首先要对本校的 体育特长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和研究。
近年来音、体、美学科,在中学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 视,高考的录取比重越来越大,而选择这方面发展的学生不断增多,同时也得到 社会和家长大力支持,所以体育特长生才作为教学一个特色和亮点出现在中学的 教学中,大部份中学的体育特长生都是以一个教学班的形式存在,所以它发展的 规模、训练的模式、训练过程状况和出现的一些问题等越来越引起大家关注。体 育与智育本来是不矛盾的,课余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应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的,但由于不少学校领导、老师未能正确认识两者关系,因此还存在矛盾。这就 说明我们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性和实际性。
2、作为一个中学体育教师,对于如何选拔和培养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体育特 长生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高中这个阶段的选拔和培养尤为 重要。再就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对于特长教育的要求及发展 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学校特长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长教育的发展,成为学 校办学特色的一个亮点。我校高中体育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工作一直是倍受学 校领导的重视,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更早的发现和培养体育特长生,也是新 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工作项目之一。近几年来我校体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 绩,参加州、县举办的田径、篮球、跳绳等多次比赛,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特 长生的的良好表现,正在逐步出现良好发展势头,同时也突现出了一些问题,体 育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问题,训练时间的安排问题,以及科学化训练问题,训练 与文化学习相冲突的问题,轻文化知识的必然后果是,体育特长生考不上大学,没有出路,找工作难,这就必然造成体育生源的的匮乏。
这些具体问题急待解决,解决现阶段我校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选拔的问题,对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 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3、目前,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体育特长生品行、文化课学习和业余训练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1)如何规范体 育特长生的品行。(2)帮助他们合理分配文化课学习和业余训练的时间、确定他 们文化课学习的目标以及此目标达成的途径和方法。(3)合理控制他们业余训练 的运动量和强度,使这三方面得到有机整合,是高中体育特长生教育目标达成的 关键。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充分调动体育特长生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以适应素质教育和特长发展的双重需要,使体育特长生的成材几率最大化,是体 育特长生教育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国外研究现状:例如美国是一个崇尚运动的国家,只要大学有各种运动 队就有体育特招生。这种现象促使美国的中学非常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发展。招收 体育特长生成了各学校的第一招生工作,体育运动在美国的校园文化中,甚至在 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在日本、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一项资料显示:日本少年团(中小学生)课 余体育训练基础组织中受训团员的人数占整个日本中小学生人数的10%以上;德 国的学校体育与运动俱乐部关系密切,一般均以运动项目作为一个俱乐部的组织 基础,高水平者和低水平者均可以参加俱乐部,从而使高水平的运动训练与群众 体育活动融为一体。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国外学校体育的课余体育训练一般是 采取参加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形式,这使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展得十分红火。而 且许多高水平的运动员是从学校里走出来。
2:国内研究现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特长教育问题越来越受 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不少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已经有了较为丰 富的特长教育选拔与培养的经验和发展的优越环境,这也是近几年来有关体育特 长方面的文献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各个学校都有自己制定的特长生发展的特 点,体育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 用,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成败的关键。在高中阶段,如何选拔和培养体育 特长生,如何处理高中阶段的学习与训练的矛盾问题,以及特长生的高考方向和 出路等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 人们对于教育理解的加深,特别是特长教育的研究必将有一个飞速的发展。中学 体育特长的选拔与培养研究的发展是国际潮流,借鉴国外体育特长生的选拔与培 养方法和教学经验,对探讨我国学校体育选拔与培养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三)课题的界定
1、高中体育特长生:我校高中部各年级中身体素质较好,爱好体育运动,体育 意识较好的学生。
2、选拔与培养研究:是指在现有的体制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和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其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与各个方面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问卷,谈话、调查、测试等方法,了解我校体育生苗子基本信息的 研究。
(四)选题意义和价值
1、选题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专长,为体育特长生这个很小的 特殊群体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抓实 抓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和选拔工作,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好的发 展特长,适应素质教育和特长发展的双重需要,使体育特长生的成材几率最大化,成材质量最优化,把他们培养成为多方面发展且有体育专长的新世纪人才,是我 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以加深对特长教育理论的研究。以及以科学 的方法帮助优秀体育特长生更好的适应新世纪社会的需要,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 研究
3、目的:本课题的研究将通过较为广泛的深入的调查来分析我校在高中体育特 长生的选拔与培养方面的研究情况。为我们以后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和参 考依据
二、课题研究内容和理论依据
(一)研究内容:
1、在体育特长生的选拔方面:(选拔方法的探索)A、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文化成绩和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加入到体育特长 生队伍中来。.B、按高考的条件进行选材,在每年的中考结束后对一些体育特长生进行体 质测试.主要选择意志品质和思想较为端正的学生,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比 赛的需要破格选拔和录取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2、在体育特长生培养方面: A、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B、正确引导学生的文化和训练相冲突的问题。C、体育特长生训练内容与方法的研究。D、如何加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有出路,都有优良的品质和 学有所获。
(二)理论依据:
1、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所以,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 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2、正确选拔和培养体育特长生。多元智能理论更可让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性向,客观公正地给予其积 极、肯定的评价。让在不同智能上各有所长的学生,获得自我肯定与他人的尊重 认同。而这正与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3、心理学提供的理论依据;(1)创新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潜能的开发决定于教育和环 境。(2)心理学研究成果证实: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大、易于接受 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注重并发现在体育方面有优势的人才、让有 特长爱好的学生、接受创新教育,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高中阶 段正确的选拔特长生并在各方面注重培养是符合青少年年龄和认知特点的。
三、研究的步骤及基本程序 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三年,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A、建立组:召开组会议。B、确定方案:调查论证,选定课题,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明确职责任务,设计材料记录方法,填写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
2、初期阶段: A、收集相关的课题资料,建立课题研究资料库。B、将课题研究分项,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遵照分工合作的原则,认真开展课 题的研究。
3、实施阶段:研究并制定科学的选拔 标准,确定培养目标,选拔学生。特长生的培养成败首要问题是选材,选材得当,培养方可事半功倍。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主要致力于研究并制定科学的选 拔标准,通过多方途径发现有潜质的学生,确定培训对象和培养目标,并根据研 究对象及研究者自身的基础量身定制研究和培养计划。本课题选材仅仅是研究的 开端,通过科学选材,不断发掘其潜质,使相应的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培 养出体育、方面的出类拔萃的学生,实验教师从中总结出适合本学科特长生培养 方法与途径模式。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先选拔在确定体育特长生 的基本情况,着手收集相关材料,开展辅导培训工作。
4、结题和总结阶段:
A、综合材料信息,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材料,形成关于体育特长生培养和选 拔教育的基本现状。B、写出我校体育特长的培养教育具体实施的初步设计。C、写出研究报告及成果申报。
四、研究过程和培养方法
(一)确定研究的目标:我校的体育特长生主要包括篮球、田径两大类。
1、篮球方面; ①第一阶段:进行篮球特长生的选拔 篮球特长生的选拔途径是; A、我县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县初中生篮球运动会,在运动会上比较突出的运 动员可直接进入我校高中部就读。B、我校每年的上半年举行一次班级篮球赛,在校内的比赛中发现有篮球特 长的学生; C、体育教师的推荐,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对学生的观察发现苗子; D、班主任对特长生的推荐。E、篮球爱好者的主动参与。选拔的方法: A、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调查法; B、篮球专项选材指标调查(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和 智力因素六个方面确定选拔。)C、队选拔拔出来的学生进行观察和研究。
②第二阶段;进行篮球特长生的培养阶段: A、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男子、女子篮球训练队,每队教练一人。B、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6;40----7;40.课外活动5;20---6; 20 进行训练。C、对学生进行篮球技术基本功与篮球意识等各个方面的的基础培训与训 练。这个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篮球运动的特殊 规律来教学,进一步的巩固学生们的技术基本功和力量的练习。
③第三阶段;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身体素质各方面的训练。主要的 训练方法有:
1、通过各种传接球练习,逐渐形成最基本的战术。
2、有球运动对抗训练
3、培养一对一的能力
4、培养球在关键情况下的处理
5、个人身体素质练习
6、组织学生进行半场二对二、三对三的教学比赛,增强学生的对抗性。
7、全场五对五基本站位的攻防战术的练习。
④第四阶段 A、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临场经验。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1、五对五的全场练习比赛,增强学生的场上比赛经验;
2、多进行一些友谊比赛(如;与学校的青年教师进行比参赛、与原来县队的爱 好者进行比赛,邀请各个单位的篮球爱好者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3、多开展班级篮球比赛,在比赛中锻炼心理素质。B、加强篮球各方面基本功的练习,使学生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等全方位得到提高。
2、田径方面 ①第一阶段:进行田径特长生的选拔 田径特长生的选拔途径是; A、我县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运动会上比较突出的运动 员可直接进入我校高中部就读。B、我校每年的下半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在校内的比赛中发现有田 径特长的学生; C、体育教师的推荐,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对学生的观察发现苗子; D、班主任对特长生的推荐。E、田径爱好者的主动参与。
②第二阶段;选拔学生,确立培养对象,并初步实施计划。a、成立学校田径队:高
一、高
二、高三各一个田径队,每个队一个教练员。b、确定训练时间;时间和篮球队同时(6;40----7;40.课外活动5;20---6; 20 进行训练。)与便于学校的管理。
③第三阶段;进行田径特长生的培养阶段: 这个阶段的训练方法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法 和训练计划。比如高三体育特长生即将面临着高考,体育专业的提高和上本科线 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方法。而高一高二的有些运动员要参加全州 的中学生运动会,制定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又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让每个阶 段的特长生都得到更好的培养就必须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2、周密的制定特长生的训练计划,每天有计划地训练。
3、教育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定期进行测试,激发学生的兴趣。
5、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6、加强学生的思想作风建设 教育学生提高认识,认识到特长生必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协调好运动训练 和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使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相互促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对运动员进行 思想教育,要求严格自律,把我校更多的体育特长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 用人才,这是运动员成才的必要因素。
五、成果:
(一)培养出了大批体育特长生。
(二)大力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及教师的业务素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获奖励。
(三)参加各类体育竞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我校的体育特长生 的独特风格,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四)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各种文集。
(五)建立了课题专题网站,展示研究动态与成果,探索出课题管理的优秀 模式。
(六)建立了特长生的成长记录,撰写了学生研究个案。
(七)探索出体育特长生选拔的途径与方法、培养措施与模式。附:教师所获得教学及个人成果: 表
六、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水平欠缺,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起来。尽管学校组织了多种形 式的学习,但参与研究人员理论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已有的理论不能很 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2、研究中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研究方法单一,缺乏严谨的、科学的、多样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使研究的结果缺乏说服力。
3、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不够规范,研究的力度不够。
4、针对本课题的研究缺少与外界交流,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适时、经常性 的指导,碰到困难时,问题解决不够及时。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继续探索和研究怎样选拔和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使学生乐学,愉悦身 心,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才率。
3、继续努力学习,运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提高自身的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4、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 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 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5、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研究 结果。更为科学的选拔和培养体育特长生。
七、结论 经过我们体育组全体教师三年来的的教研探索,我们觉得在培养特长生的 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通过各种实践、参加各种比赛 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过努力和研究,再就是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中都有新的突 破和收获,极大地鼓舞了有该特长的同学加入到本队伍中来。证明进行该项实验 切实可行。
第四篇:《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系统、社会各界对于特色教育的要求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学校特色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长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基本评价因素,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体育训练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重点之一。更早地发现、有意识地培养体育训练苗子,也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工作项目。
我校是一所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学校,是温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篮球项目),温州市体育传统学校(田径项目),瑞安市田径、排球训练基地。目前体育组有10名骨干教师,本科率达到100%,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500多名。学校组建了校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共有在训运动员100多名。我校的各体育代表队近年来在瑞安市、温州市及省里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的竞技体育正逐步展露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突现出了一定的问题,运动员苗子的选拔问题,训练时间的安排问题,科学化训练问题,以及运动员的输送问题等等,这些具体问题及待解决。解决现阶段我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对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我校体育特长生的选拔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吸引小学的优秀苗子在初中阶段来我校就读?
2、如何合理利用我校现有的资源,对各项目进行科学训练?
3、如何解决学生特长发展与学业学习之间的矛盾?
4、如何解决体育特长生的输送问题?(三)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理论的研究。
2、实践意义 ①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长教育现象的认识。
②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校体育教育发展及我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③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体育特长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不少学校,尤其是高中及其以上学校,已经有了校本的较为丰富的特长生教育培养的经验和发展的优越环境。但是在初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还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如何处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与体育特长发展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特长苗子的选拔问题,等等,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的问题。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的加深,素质教育,特别是特长教育的研究必将有一个飞速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对象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形成选拔、培养体育特长生的本土化经验。(2)依托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我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一步促进教科研能力的提高。2.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通过活动考察,开展学校体育特长生教育现状的调查观察研究,确定苗子,逐步开展训练工作。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动态和有效经验,开展体育特长教育理论方法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定性的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学校体育特长教育的本土化经验。(4)实验法:将2010级运动员组建一个体育特长班,与2008、2009级的运动员的学业成绩和运动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组建体育特长班的可行性。3.研究对象
我校各项目体育训练队的08级09级10级的在训运动员。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0年10月——12月)
确定方案: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明确职责任务,设计材料记录方法。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10月)
采用调查观察法、网络资料查询法、实验法着手收集相关材料,确定各训练队队员的基本情况,开展训练工作,整理各级比赛的竞赛成绩,运动员的输送情况,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计划。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2年10月——11月)
综合材料信息,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材料,形成关于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具体措施,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课题鉴定。
五、研究条件分析
(一)我校有一批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坚教师,他们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和研究的热情。
(二)学校已经成立了各类体育训练队,配备了训练的基本设施,学校在政策、人员等基本条件上必将给予本课题研究以极大的支持。
(三)学校每年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同时学校上网电脑、打印机,这些条件都在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等方面上给予课题组以极大的保证。
(四)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特色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让子女上好学成为人民最大的愿望。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学生的特长发展的需要必将越来越迫切,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客观要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处理教育问题,“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等课改理念是本项研究的政策理论支撑点。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林华章(体育组组长)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组织、策划、协调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顾问:李立浩(中学高级教师)有着20多年的教学和训练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指导。
课题组成员:郑晓锋、吴万义、郑翔、赵章东、钟小挺
七、预期成果及形式
1、结题报告,汇总课题研究的所有过程材料与成果材料,撰写结题报告,主要研究和研究成果等。
2、相关论文,课题组成员撰写有关各项目科学训练的论文,总结,心得。
3、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主题撰写专题报告,提炼有关运动员选材、科学训练、运动员输送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4、相关案例,课题组成员根据特长生的训练、生活动态撰写有关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典型案例。
第五篇: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总结(模版)
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过去一学期的特长生训练工作,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将我们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管理,求规范
一个好的班级,需要规范的管理,同样,一个好的训练队,也需要严格的管理。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运动员.规范了运动员的不良行为,提高了训练效果。比如,田径队的初乐同学,在进田径队之前,是学校有名的“倒蛋鬼”,由于其很想训练,我对他说:“你进田径队可以,但是你必须遵守学校及田径队的制度,否则,我就不让你训练。”“好的!老师,你看我表现吧!”果不其然,自进田径队到现在,他在也没犯过错。
二、认真钻研,求科学
初中阶段的运动员学习任务紧,他们不可能象少体校的运动员一样训练,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训练的效益,成了我们认真钻研的问题。例如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借鉴了体育教学上的“快乐体育”理论进行田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身体素质训练时,我采用各种接力跑游戏发展学生的快速跑能力。我在训练中积极尝试运用“多因素训练法”。多因素训练法是指一个练习手段能达到多种训练效果。比如,为了使学生掌握跨栏的起跨练习,当学生向前提拉起跨腿时,我有意识地用力阻挡起跨腿向中前提拉,别小看这个动作,是可以发展有关肌肉的力量,另一方面刺激有关神经,对提拉动作的条件反射,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同时,也发展了灵敏、柔韧等素质,真正实现通过一个手段,达到多方面训练效果的作用。
三、严格训练,求实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教练的训练手段大同小异,那为什么训练效果不一样呢?我想是要求不同造成的。比如,两个教练同时采用肩负杠铃全蹲发展运动员的上肢力量,一个教练要求运动员快起慢下,而另一位教练员不做要求,很显然,前一个教练员的训练效果好,因为,运动员的大腿在跨起和慢下时都在用力。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我对运动员要求非常严格。比如,短跑运动员在持哑铃摆手臂时,我要求两点:1。摆臂动作正确;2。摆臂时速度尽可能快。又比如,跳越运动员利用跳栏架发展快速力量时,我要求运动员在脚着地瞬间离地要快,同时,大腿尽力向胸部靠。通过教练的严格要求,训练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要带好特长生训练,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经常讲一些我国优秀运动员是怎样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创造好成绩为国争光的事例。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认真训练,为校争光的信念。再结合本队的典型例子,如我队一位同学在一次训练中狃了脚。好了马上主动提出要回来参加赛前的训练,当然,单有学生自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取得家长们的支持。父母非常疼爱孩子。少数家长仍有顾虑,一则怕参加训练后影响学习成绩,二则心疼孩子,怕累坏了,练坏了。我们也常碰到这个问题。我们向家长讲清道理,讲明训练目的、时间、方法等具体问题,消除家长的顾虑,保证她的学习成绩不下降。另一方面通过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一起做家长工作。平时除了抓好学生的训练外,还及时了解学生训练的身体状况反应。加强学生的营养供给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一学期来,我校田径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展望新的一学期,我将扎扎实实地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