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印头村工作汇报
印头村工作汇报
印头村位于石井镇北部,属于典型的深石山区,距镇政府6.5公里,全村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500y余亩,耕地1008亩,下辖13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及监委会干部7名,党员24名,预备党员2名。总人口279户,1002口人,现有贫困户13户,33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7人,属政府兜底。2017年5月动态调整新增贫困户8户16人。全村现有低保户11户18人。(2017年上报低保户6户12人还未享受)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五保户3户3人,低保户7户14人。全村残疾户14户14人,大病户2户2人,独居老人12人,危房户6户,一般老人31户52人。
一、真抓实干、切实提高村级党建工作
1.抓班子,强化自身建设,村支部明确要求,村两委成员“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在这一作风要求下,大家都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互相支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班子团结和谐。在工作中积极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参与大事的决策。注重应用好“4+2”工作法,将所有事物摆在桌面上,所有事情都保持高度的透明性,所有决策都是集体决议,对所有涉农资金都在公开栏及时公开不隐瞒,确保及时、真实准确。针对党员老龄化,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党输送新鲜血液。2.抓阵地,增强凝聚力。根据村级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要求,投入了8万多元,对村室内外进行了翻新统一设置,按要求,按标准,新增标识牌、购置办公家具、粉刷墙壁700㎡、制做版面50余块、村内新建标识牌110块(其中有党员干部帮扶图片版面)。目前,已按要求规范设置各室,且功能齐全,村室形象大为改观,党建氛围浓厚。现在村部已形成干部办公,党员活动开展,干群民主议事,实用技术培训,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
3.抓队伍,提高党员素质,今年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从学和做上下功夫。一是认真抓好党员学习教育,坚持并充分利用好“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主题日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以党建统领扶贫工作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坚决按照“六个一”、“三个零差错”“三个明显提高”、“四必到”等工作要求,入户调查45户154人,分散五保户3户3人,收入3026元以下的农户13户33人,收入3026至4000元和群众申请农户入户核查24户98人。通过精准识别,“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新增贫困户8户16人。
让扶贫政策与项目产业更多惠及贫困群众,按照精准化类,“依类施策,以人定法”方针,发展养殖户7户其中养牛2户,养猪3户,养羊2户。流转土地20余亩,建立营养钵林业育苗,覆盖建档立卡户6户13人,已装结束。光伏发电覆盖4户16人,(林药间作300亩。)今年易地搬迁1户3人,2018年2户6人。
三、村里经济想发展,稳定是关键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村两委干部首先要“清白做人,公平做事,诚信待人,一心为民”,针对本村上访问题,逐一调查化解。这一年半来,没有出现过上访,我们的体会是:只要真正做到了以上16个字,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村里稳定了,才能集中精力谋发展。
四、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1.投资4万余元,完成了350米深井泵更换和上水管道540米更新,保障了群众吃水。
2.投资了6万余元,整修了3个高位水池。3.修村组水泥路980余米。
4.完成新农合筹资90%以上,养老金90%以上,小额意外保险30%。
5.完成了环境整治、秸秆焚烧、防汛、土地确权等各项中心工作。2015年修村组水泥道路1条。
五、2018年计划
2018年坚持以党建统揽大局,发展党员2名,培养积极分子3名,修村中间道路950米,发展300亩花椒,300亩林药间作,更换吃水管道1000米,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使印头村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8年元月16日
第二篇:巷头村党建工作汇报
巷头村党建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濯田镇巷头村检查指导我村党建工作,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又是对我们驻村干部工作的一种鞭策和鼓舞,将有力地推动各驻点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俗话说: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干部看的是党支部”。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党支部在带领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时刻发挥着她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下面我就我村的党建工作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巷头村党支部基本情况
濯田镇巷头村位于长汀县城以南35公里处,是濯田镇集镇六村之一,205省道纵贯全境,濯田河穿村而过,是全省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试点村之一。全村8个村民小组,319户,1426人, 2010年人均纯收入2900余元。土地总面积2849亩,其中林地1985亩,水田845亩。全村共有共产党员57名,常年在家党员32名,党员年龄平均53岁,高中以上文化17名,初中文化25名,小学以下文化15名,其中女性党员4名。治保、调解、妇女、民兵和共青团等基层组织逐步健全。
二、当前我村党支部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几年来,结合我村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党支部的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为前提,始终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一起抓,把党建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为了全面落实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活动开展好、制度建设好、作用发
挥好的“五好”村党支部的目标要求,我村党建工作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抓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我村党支部十分重视班子建设,首先狠抓了理论学习,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做到集中学习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有心得。通过学习,支部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其次是坚持过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成了我们的交心会、团结会和鼓劲会。与此同时,认真执行《廉政准则》,实行廉洁自律承诺,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再次是抓制度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建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党支部生活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使村党支部各项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抓队伍,党员素质明显提高。为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我们一是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和中央、省、市、县委会议、文件精神,及时把上级党委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每个党员中去;二是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开拓农村党员视野,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实现经济自主创新发展;三是学习法律知识和时事政治;四是抓好新党员的培训,加快支部新鲜血液的融入。通过组织学习,使广大党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形成了一心一意抓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合力。在村党支部一班人和广大党员的带领下,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在经济发展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抓民主,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村党支部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作为加快我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实行村策民定。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方案由村民集体商定;凡上级下拨资金、救灾救济款物、集体资产的处臵和使用,宅基地的安排都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二是实行村务民理。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财务管理完善、公开规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贯彻执行村务公开制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身清白。民主管理制度的推行,使村干部脑子清醒了,工作顺心了,村民放心了,各项工作得到极大推进。
——抓作风,为民办事蔚然成风。我村积极实施党员先进性承诺,认真开展学、查、改活动,党员干部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有效载体。全村57名党员结合本村实际,有12名党员开展了扶贫济困助学活动,党员帮困户3户。从贴近群众生活、急需解决的事情入手,主动承诺每年每名党员无偿为村民办1—2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近几年,我村完成了村主干道路的建设3.7公里,延伸到自然村的道路建设
2.6公里,农田道路网建设2.3公里,基本形成户户通水泥路、农业机械开到每户田间的局面。积极开展家园清洁活动,积极组织申报省级生态村、市级卫生村、县级文明村,为全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村党员干部正以优良的作风,凝聚民心,攻坚克难,谱写着和谐巷头、生态巷头、平安巷头、幸福巷头的新篇章。
——抓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我村通过深入扎实抓党建和开展党建活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开展。
(一)经济发展再添活力。积极推进烤烟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与上庙、下
洋等村建立了1705亩连片的巷头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点,2011年上半年我村实现烤烟种植503亩,产量一千余担,预计产值140多万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在巩固烟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突出以水稻制种、中草药种植、生猪联合养殖等特色效益产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着手与厦门、三明、龙岩有关公司合作,有步骤推进加盟中草药种植和初加工产业,逐步形成中草药种植重要基地;针对我村养殖不成规模,信息资源闭塞,养殖效益低下的状况,联合村里10多户养殖户,成立年出栏1万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我村已将100亩左右的农田作为试验田,引导部分农户尝试水稻制种,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利用机关简报、报纸、巷头村网站、微博等平台向外宣传我村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秀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合理运用村发展理事会和自身的人脉关系,吸引优秀企业来我村投资兴业,降低农民生活成本,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目前,已引进利福家连锁超市落户我村,盼盼公司出资10万元资助我村村部活动中心建设,并与我村建立合作关系。
(二)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投资130万元占地面积248平方米,楼层总高5层的村级活动中心选址在集镇中心地带。活动中心一层设店铺6间,二层以上设农家书屋、健身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农民之家、党员活动室、村两委会议室等一系列场所,建成之后不仅丰富了党员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村委办事效率,又进一步增加了集体村财收入。2011年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99%,新农保参保率达100%。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基础医疗机构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我村村级卫生所配套设施建设已规划立项,争取配套资金1.5万元,将于今冬或明春开始实施,到时将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三、支部党员目前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党性修养有待提高。当前,经济建设是中心。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党员重经济、轻党教,抓经济建设理直气壮,干劲十足,对自己教育漠不关心、敷衍了事,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老是挑别人毛病,从来不考虑集体利益,不为村里的发展着想,甚至有个别党员还有对力情绪,党费的缴纳也不及时。
2、对农村党员的教育针对性不强,形式不活,经费不足,教育效果不明显。当前我村党员存在的思想问题比较多,突出表现在有的党员的意识不强,不能积极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奔小康;有的党员创新意识不强,观念保守落后,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明确,办法不多;有的党员致富本领不强,在开展的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活动中能力有限,发挥不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宗旨意识不强,不愿做服务群众的工作,怕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党员法制观念不强,以至于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迫切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育与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相脱节,教育与经济建设两张皮。在学习形式上,以会代训多、读报纸念文章的多、你说我听的多,枯燥无味,缺乏新意和我村特色。此外,我村党员教育活动经费普遍短缺,影响了党教活动的开展。
3、支部党员结构层次问题凸显,党员教育工作开展难。农民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农村党员教育出现了人员难集中、教育难开展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我村党支部常年在外的党员数比例达44%左右,对他们的教育出现了盲点,即“管得着看不见,看得见又管不着”。同时我村党支部存在着党员年龄老化的问题,50岁以上党员数占到60%左右,一些老党员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其中有的党员生活艰难,党员的先进性根本无法体现。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我村党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也影响了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进行,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四、今后主要工作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农村基层建设的任务,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合理整改提高是我村党建工作的重点。对照村“五个好”标准,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加强学习,使村级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村级班子能否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才是“好班子”的重要依据。一是加强我村党员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广大农民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成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强大的合力。要彻底放弃对党员教育的错误认识,以创新的精神,切实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二是通过党建活动调动党员和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三级联创”、“党员先锋岗”、“创先争优”等活动的开展,发挥好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党建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设立流动党员党小组,定期向支部汇报组织生活情况,不断完善支部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四是加强民主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准则,做到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切实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决策,使村支部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一支能够自觉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勤政廉洁、奋发有为、高效务实、团结一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好班子。
第三篇: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汇报(共)
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汇报
双佛堂村党支部 双佛堂村委会
(2012年3月)
一、基本村情及发展现状
双佛堂村共7个村民小组,480户2170人,耕地面积3688亩,人均1.7亩,其中,山地2400亩,全村主要以苹果为主导产业,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全村共有贫困户222户,1064人,其中,县委组织部和县机关工委帮扶34户,乡机关干部帮扶12户,帮扶贫困户中,因子女上学致贫11户,缺乏劳动技能20户,因残、因病致贫15户。
(一)、新农村建设。双佛堂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环境整治与基础配套相结合,采取“农户单建、多户联建、统一开发”方式,打破村组界限,实施整体开发的总体思路,规划小康农宅500户,分三年实施。2010年建成小康农宅105户,2011年建成小康住宅164户,配套完成硬化22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垃圾箱50个,修建排水渠1800米。目前,住户达到360户。
(二)、产业开发。全村产业发展主要有三大产业,一是果产业,全村现有成园面积800亩,幼园500亩,去年果产业亩均收入5000元,果产业占人均纯收入比重的63%;二是劳务产业,劳务产业是该村的第二大产业,年输转劳动力500人,其中,就地消化200人,年创劳务收入1050万元;三是畜禽养殖,全村尚无规模养殖户,均为家庭零星养殖,牛存栏80头,猪存栏180头,养羊300只,养鸡2000只。
(三)、基础建设。村级阵地建设,2010年配套建设占地5亩的集远程教育站点、农民文化娱乐休闲广场、科技培训于一体的农民培训中心1处,先后举办各类教育培训50多次,培训群众2000人(次);道路建设,经乡村两级积极协调努力,于2011年完成村道水泥硬化5.2公里;自来水入户,全村现有高位水塔3座,自来水入户率380户,入户率92%;全村建成能源沼气60户,建成卫生厕所50座;
(四)、社会事业。全村现有党员54名,其中,女党员8名。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完成97%,60岁以上享受养老保险人数227人;享受农村低保106户,370人;计划生育,落实节育措施6例,收缴社会抚养费9500元;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各1所,各种商业服务门店58家,卫生服务诊所6处。
整体看,村上的发展还存在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自然因素的制约,虽然全村耕地总面积不小,但山地多、塬地少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二是区位条件的制约,受区位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的制约,苹果主导产业活力不强,劳务输转水平较低,农民增收依然困难;三是基础投入的制约,乡村财政困难,新农村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难以充足,支持大发展、快发展的后劲不足,村容村貌改观难度大;四是思想认识的制约,受传统观念影响,群众对新科技、新技术的认识还很有限,导致产业发展单一,农业技术水平低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2012年工作重点
全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县、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坚持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大力发展“苹果、草畜、劳务”三大产业,重点抓好“社区建设、市场建设、旧村改造”三项建设,实现“经济增速、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努力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今年主要是对双
二、双三组南罗公路沿线进行拆迁改造,向东拓展小康农宅30户,完成中心村彩门以东的改造和配套建设工作。目前,正在做拆迁工作,预计赶4月初可开工建设。
(二)、产业开发。苹果产业,今年春季主要完成对双一组至张村段南罗公路沿线120亩栽植补植任务,秋季完成对马莲套村道两边沿线的栽植补植工作,加强苹果成幼园的管护,培育苹果产业带;劳务产业,全年培训群众劳务技术8场次600人(次),组织输转劳力700人;畜禽养殖,通过村上牵头组织,规模养殖户带动的办法,在车一组建成规模养殖小区1处,占地10亩,通过“小规模、大群体”的方式进行管理,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双垄沟播玉米,主要在双一组至张村段苹果栽植点进行规模化套种,完成双垄沟播玉米200亩,套种洋芋100亩。
(三)、基础建设。社区建设,在村部西面建成双佛堂社区服务中心1处,1层10间,其中,社区办公用房5间,综合超市1处5间;市场建设,在双佛堂三组旧村部以北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1处,占地10亩,建成拱架交易大棚2座,新建上宅下店式商住楼50户200间;道路建设,对双佛堂双一至双二组通组砂石路进行拓宽取直,年内争取项目进行砂石硬化。
(四)、社会事业。基层党建,切实抓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和“创先争优”活动,全年发展党员2名以上,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0名,培养后备干部5名,通过积极争创和示范带动,力争将双佛堂村党支部建办成全县基层党建示范点。环境卫生,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对中心村所有门店门牌统一进行更换,统一制作、统一装订,在太阳能路灯柱上加挂双面宣传牌,确定专人定期进行卫生清理。计划生育,全面完成人口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各级检查验收。卫生工作,完成合作医疗、新农保基金征收工作,确保合作医疗和新农保基金征收完成98%以上。科技工作,举办科技培训10期,培训群众800人(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切实做好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
三、恳请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关于产业培育资金不足的问题。湫头塬是全县苹果产业开发的地带,但全村苹果产业尚未发挥出其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经过多年抓促,全村果园面积达到1300亩(其中成园800亩,幼园500亩),人均0.62亩。且成园大多已趋于老化,加之幼园效益还不明显,恳请县上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和技术服务方面给予扶持。同时,畜禽养殖在全村基本有了发展基础,而且农户对畜禽养殖的积极性比较高,但由于资金和技术投入缺乏,规模效益提升还比较困难,恳请县上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扶持。
二是关于基础建设项目扶持的问题。社区建设、市场建设是全村今年的重点工作,通过近几年乡村的共同努力,双佛堂中心村已初具小城镇的雏形,中心村住户达360户,各类商业门店58家。基于已有的发展基础,村上今年计划将社区中心建设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列为建设重点,以更好地活跃中心村的商贸流通和农产品交易,促进农民增收,更好服务群众。但由于缺乏项目扶持,直接影响整体效果和工程进度,恳请县上协调县民政局和商务局通过项目给予扶持。
第四篇:村工作汇报
村工作汇报
一、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引人瞩目
XX村位于望城区丁字镇的最北端,湘江之滨,2005年由原古城与和尚桥两村合并而成,因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长沙铜官窑位于我村,故取名XX村。全村面
积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80亩,山林绿视量85%,人均建设用地225.47平方米,水域2690亩。下辖40个村民小组,共855户,3458人。村党支部有党员105人,下设4个党小组。
XX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北上郭亮大道与京珠复线连接;东与京广铁路及武广高铁毗邻,距绕城高速入口12公里;长沙窑大道经黄乔大道连接长湘公路,距长沙市中心27公里。
XX村生态环境优美。一条发源于茶亭镇九峰大山汇集108冲水源长8公里的彩陶溪贯穿东西,溪水清澈蜿蜒,两岸树木葱郁,村民大部分集中居住在溪流两岸,以十五座桥梁连接两岸交通,特别是一些河谷淤地夹在丘陵之间,远接开敞农地,空间进退有序,一派田园风光。
XX村历史文化底蕴及其深厚。村内的长沙铜官窑系唐至五代时期重要的制瓷遗址,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民窑。198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沙铜官窑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谚语融入陶瓷的艺术之中,以造型美观,装饰雅致、釉色匀润、工艺多样、题材丰富而闻名于世。其产品在当时就远销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以及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和一些欧洲国家,具有及其重大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湖湘文化、对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是湖南省最有可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关于“长沙铜官窑”在当时的繁荣景象,唐代杜甫的《铜官渚守风》和李群玉的《石潴》都作了生动的描述。三国时关羽大战长沙时留下的古战场遗址在觉华山上还依稀可辨,至今还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后人为纪念他修建的“关公庙”在文革中被毁,关于“关公庙”的很多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极具旅游开发潜力。近年来,XX村依托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步伐,积极申报旅游特色名村,2009年7月评为湖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0年4月确定为长沙市城乡一体化示范村,2011年7月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的报道和传播,慕名而来的游客日益增多,XX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村级事务有序推进,效果明显
1、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我们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注重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活动载体,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和号召力。一是注重工作理念创新。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牢固树立领导、管理就是服务和让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的工作理念,以党组织活动阵地和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为依托,投入资金30多万元,建设文化宣传走廊,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建立面向群众、覆盖全面、便捷高效的惠民利民服务体系,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改过去重管理轻服务、重领导轻指导的落后观念,完善组织服务机制,拓宽服务理念,夯实服务基础。二是注重工作机制创新。积极践行镇党委提出的深入党员群众大走访活动,实行镇干部联村、村干部联片、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情况在村掌握,干部在村指导,问题在村发现,办法在村研究,作风在村转变,工作在村落实,能力在村体现。三是注重工作方法创新。在全村实行今天工作法,日清月结工作法。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尽量不把问题拖到明天办,对每天的工作要有记录,每月底对本月进行全面总结,讲究计划性,条理性,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收到了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效果,形成了总结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谋划问题的良好工作作风。四是注重工作制度创新。在构建村级场所、组织阵地基础上,强化党组织和村级组织制度建设,完善服务群众功能,实行村两委轮流值班工作制度,明确职责,规范要求,健全机制,用好阵地,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意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五是注重活动载体创新。大力开展“发挥五老作用,开展四项教育”活动,结合本村城乡一体化建设和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实际需要,把它作为发挥“五老”作用的一个平台,做好村级工作的一个抓手,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途径,提升文明素质的一个载体,确保活动扎实有序推进,按照“热情高,身体好,体会深,讲得清”的要求,组织动员“五老”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四项教育活动之中,在全体村民中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党的历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形成了讲理想、讲文明、讲政策、讲法律、讲道德、
第五篇:村工作汇报
村工作汇报
一、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引人瞩目
XX村位于望城区丁字镇的最北端,湘江之滨,2005年由原古城与和尚桥两村合并而成,因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长沙铜官窑位于我村,故取名XX村。全村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80亩,山林绿视量85%,人均建设用地225.47平方米,水域2690亩。下辖40个村民小组,共855户,3458人。村党支部有党员105人,下设4个党小组。
XX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北上郭亮大道与京珠复线连接;东与京广铁路及武广高铁毗邻,距绕城高速入口12公里;长沙窑大道经黄乔大道连接长湘公路,距长沙市中心27公里。
XX村生态环境优美。一条发源于茶亭镇九峰大山汇集108冲水源长8公里的彩陶溪贯穿东西,溪水清澈蜿蜒,两岸树木葱郁,村民大部分集中居住在溪流两岸,以十五座桥梁连接两岸交通,特别是一些河谷淤地夹在丘陵之间,远接开敞农地,空间进退有序,一派田园风光。
XX村历史文化底蕴及其深厚。村内的长沙铜官窑系唐至五代时期重要的制瓷遗址,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民窑。198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沙铜官窑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谚语融入陶瓷的艺术之中,以造型美观,装饰雅致、釉色匀润、工艺多样、题材丰富而闻名于世。其产品在当时就远销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以及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和一些欧洲国家,具有及其重大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湖湘文化、对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是湖南省最有可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关于“长沙铜官窑”在当时的繁荣景象,唐代杜甫的《铜官渚守风》和李群玉的《石潴》都作了生动的描述。三国时关羽大战长沙时留下的古战场遗址在觉华山上还依稀可辨,至今还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后人为纪念他修建的“关公庙”在文革中被毁,关于“关公庙”的很多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极具旅游开发潜力。近年来,XX村依托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步伐,积极申报旅游特色名村,2009年7月评为湖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0年4月确定为长沙市城乡一体化示范村,2011年7月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的报道和传播,慕名而来的游客日益增多,XX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村级事务有序推进,效果明显
1、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我们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注重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活动载体,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和号召力。一是注重工作理念创新。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牢固树立领导、管理就是服务和让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的工作理念,以党组织活动阵地和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为依托,投入资金30多万元,建设文化宣传走廊,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建立面向群众、覆盖全面、便捷高效的惠民利民服务体系,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改过去重管理轻服务、重领导轻指导的落后观念,完善组织服务机制,拓宽服务理念,夯实服务基础。二是注重工作机制创新。积极践行镇党委提出的深入党员群众大走访活动,实行镇干部联村、村干部联片、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情况在村掌握,干部在村指导,问题在村发现,办法在村研究,作风在村转变,工作在村落实,能力在村体现。三是注重工作方法创新。在全村实行今天工作法,日清月结工作法。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尽量不把问题拖到明天办,对每天的工作要有记录,每月底对本月进行全面总结,讲究计划性,条理性,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收到了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效果,形成了总结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谋划问题的良好工作作风。四是注重工作制度创新。在构建村级场所、组织阵地基础上,强化党组织和村级组织制度建设,完善服务群众功能,实行村两委轮流值班工作制度,明确职责,规范要求,健全机制,用好阵地,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意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五是注重活动载体创新。大力开展“发挥五老作用,开展四项教育”活动,结合本村城乡一体化建设和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实际需要,把它作为发挥“五老”作用的一个平台,做好村级工作的一个抓手,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途径,提升文明素质的一个载体,确保活动扎实有序推进,按照“热情高,身体好,体会深,讲得清”的要求,组织动员“五老”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四项教育活动之中,在全体村民中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党的历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形成了讲理想、讲文明、讲政策、讲法律、讲道德、讲正义、讲责任、讲义务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了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近几年来,我村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村组公路硬化率已达到85%,农网改造全部完成,硬化水渠、水圳8000米,整治山塘15口,兴建抗旱机台两座,架设抗旱线路5000米,同时还建设了一个400多亩的油茶基地,启动一所合格学校建设,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农村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它,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它。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投入15万元兴建农家书屋,帮助农民学习种养技术和致富本领;二是投入30多万元新建有线电视站,实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三是投入3万多元开设XX村有线电视信息平台,定期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倡导文明新风;四是投入资金5万多元成立了XX村文艺宣传队,经常组织群众开展打腰鼓、唱红歌、玩民乐、跳广场舞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抵制封建残余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革除打牌、赌博的陋习,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环境卫生整治措施得力
今年以来,为了使村庄保持“洁、净、美”,远离“脏、乱、差”,组织开展了“XX村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的主题教育,引导村民讲卫生,爱清洁,重环境。安排8名清扫人员负责全村主要道路的清扫及河道白色垃圾的收捡,2台清运车负责垃圾清运;投入30多万元新建了垃圾中转站,确保了垃圾及时转运;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投入60万元新建了再生资源回收站,使垃圾能从源头上分类减量,可再生资源能充分回收利用,不但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还拓宽了村民的创收渠道。同时我们还请“五老”当环境卫生协管员,建立了保洁制度,资金投入制度,评比检查制度,建立了一套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
5、扶贫帮困活动深得民心
扶贫帮困、助残助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2008年以来,我村就成立了XX村慈善协会,每年召开两次全体会议,一次是募集资金,一次是决定救助方案。动员全村知名人士、爱心人士和企业老板加入协会,每年募集资金7至10万元,年底慰问困难户、特困户以及因病、因灾致贫的农户40多户,慰问金分2000元、1000元、600元三个档次,按困难情况分别对待,连续三年帮助5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连续三年每年向镇敬老院送去慰问金10000元。2010年,我们结合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创新争优活动,开展了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特别注重帮思想,帮助困难户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和困难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靠劳动、靠科技致富。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三、建设项目全面铺开,进展顺利
在建设过程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发展”的方针,把古朴的村容村貌、本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到规划设计的理念之中,由区规划局委托“泰源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XX村旅游发展规划,开启了“彩陶”之行、“大唐”之旅。确定了“利用彩陶清溪,打造十里画廊;依托唐风古韵,做活千年文章”的总体思路,按照建设合格旅游景区的要求,多视角、全方位进行打造,特别注重功能配套,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日臻完善。民居仿唐改造、觉华山宝塔、景观游道、景观栈道、亲水平台、特色门楼、接待中心、考古研究中心都已完成建设,谭家坡一号龙窑保护棚、彩陶桥、入园道路及入园门楼、登山游道、石渚坪生态休闲停车广场、管理中心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博物馆的建设也即将启动。从启动建设到现在,大大小小20多个项目,都能如期完工和顺利进行,没有出现过大的阻工行为和强揽工程行为,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小小矛盾和问题都能够通过做工作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大多拥护开发建设,期盼开发建设。他们知道要发展就要建设,要建设就要付出,要付出才会有收获。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克服了部门多、机构多、项目多所带来的协调困难,克服了许多超常规项目进行的困难,许多项目都是在没有补偿和补偿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提前进行的,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没有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没有支村两委的齐心合力,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随着建设项目的全面铺开,影响的日益增大,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管理服务的问题、配套设施的问题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游客的需要,我们成立了XX村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制定了XX村旅游管理制度,加强了旅游服务和管理,在景区、景点设立了标牌标识,公布了联系电话,设立了村级卫生室,扶植建设了两家上规模的农家乐,能同时容纳近400多名客人,正在鼓励10户农家开办家庭旅馆,同时引导农民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养殖禽畜、水产品,特别要注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仿唐陶瓷制品和湘绣制品、名人字画,彰显大唐文化和地方特色,将来我们还要着手培植“一村一品”,让旅游和产业互动,解决农民就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特别还想请求领导支持,建设一个农民文化主题广场,能够有一个举办大型文艺宣传活动,召开群众大会,开展农民健身运动的活动场所。我们相信,XX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一定会成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一定成为“吃、住、行、游、购、娱”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