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鸟类情况总结
武汉天河机场2017年9月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
2017年9月
二、调研范围
机场飞行区内、一跑道、二跑道及外场周边
三、调研情况概述
(一)鸟类活动情况
9月份共调查到31种鸟类,隶属于7目17科。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本月威胁等级较高的鸟类有12种,其中高威胁度鸟类有6种,分别是灰头麦鸡、斑嘴鸭、椋鸟(丝光椋鸟和灰椋鸟)、小云雀和麻雀,需重点防治。与上月相比斑嘴鸭数量增多,并且开始在机场草坪区北头起飞和降落严重威胁飞行安全(上月只观察到从机场上空飞过,未发现进入草坪区);灰头麦鸡的数量有所增加,活动区域以草坪区北头为主(包括跑道东北方向停机坪附近的草坪)偶尔出现在草坪区中部的跑道边缘,现阶段每天在场内活动数量约为5只左右;椋鸟以5-30的小群数量在场内频繁活动,具有较高威胁度。与上两个个月相比发现,鸟类数量开始有明显的上升。就鸟情变动与上月相比来看,本月植食性鸟类如:金翅雀、珠颈斑鸠等数量下降明显,威胁等级降低;杂食性鸟类(主要吃昆虫)如:丝光椋鸟、灰椋鸟、灰头麦鸡等数量明显上升,威胁性升高。此外,上个月观察到的斑嘴鸭只是从机场上空掠过,但本月在北头草坪已多次发现斑嘴鸭在草坪上逗留,具有较高的威胁性。观察到椋鸟主要集中在跑道中部已割草的草坪区找虫子吃,灰头麦鸡在草坪区靠近跑道边缘区域找虫子吃。此外,草
坪区也能够听到饰纹姬蛙的叫声。
表·1 天河机场9月份鸟类活动情况
科目
Subject(month)
一 鹳形目
Ciconiformes
(一)鹭科Ardeidae 白鹭属 Egretta
1.白鹭Egrettagarzetta 牛背鹭属 Bubulcus 2.牛背鹭 Bubulcus ibis 池鹭属 Ardeola
3.池鹭 Ardeola bacchus 二 雁形目 Anseriformes
(二)鸭科 Anatidae 鸭属 Anas
4.斑嘴鸭 Anas poecilorhyncha 三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三)彩鹬科Rostratulidae 彩鹬属 Rostratula
5.彩鹬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四)鸻科 Charadriidae 麦鸡属 Vanellus
6.灰头麦鸡 Microsarcops cinreus 7.环颈鸻 Charadrius alexandrinus
(五)鹬科 Scolopacidae 鹬属 Tringa
8.白腰草鹬 Tringa ochropus 9.矶鹬 Actitis hypoleucos 沙锥属 Gallinago
10.扇尾沙锥 Gallinago gallinago 四 鸽形目 Columbiformes
(六)鸽鸠科 Columbidae 珠颈斑鸠属 Spilopelia
11.珠颈斑鸠 Spilopelia chinensis 鸽属 Columba
12.原鸽 Columba livia 五 鹃形目 Cuculiformes
(七)杜鹃科 Cuculidae 杜鹃属 Cuculus
13.四声杜鹃 Cuculus micropterus 六 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八)翠鸟科Alcedinidae
飞行高度
0-70 0-50
0-50
0-100
0
0-25 0
0
0
0
0-12 0-30
数量
20 10
1 2
10
相对威胁
度
****
****
****
*****
*
*****
* *
**
****
****
*
科目
Subject(month)
翡翠属 Halcyon
14.蓝翡翠 Halcyon pileata 翠鸟属 Alcedo
15.普通翠鸟 Alcedo atthis 鱼狗属 Ceryle
16.斑鱼狗 Ceryle rudis
(九)戴胜科 Upupidae 戴胜属 Upupa
17.戴胜 Upupa epops 七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十)燕科 Hirundinidae 燕属 Hirundo
18.家燕 Hirundo rustica 斑燕属 Cecropis
19.金腰燕 Cecropis daurica
(十一)鹡鸰科Motacillidae 鹡鸰属 Motacilla
20.白鹡鸰 Motacilla alba
(十八)伯劳科 Laniidae 伯劳属
Laniidae
21.棕背伯劳 Lanius schach 22.红尾伯劳 Lanius cristatus
(十二)卷尾科Dicruridae 卷尾属 Dicrurus
23.黑卷尾 Dicrurus macrocercus
(十三)椋鸟科 Sturnidae 八哥属 Acridotheres
24.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丝光椋鸟属 Spodiopsar
25.丝光椋鸟 Spodiopsar sericeus 26.灰椋鸟 Sturnus cineraceus
(十四)鸦科 Corvidae 灰喜鹊属 Cyanopica
27.灰喜鹊 Cyanopica cyanus 鹊属 Pica
28.喜鹊 Pica pica
(十五)莺科 Sylviidae 苇莺属 Acrocephalus
29.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
(十六)雀科Passeridae 雀属 Passer
30.麻雀 Passer montanus
飞行高度
5
0-25
0-10
0-10 5
0-15 0-35 0-35
0-10
0-20
0
0-15
数量 1
34 1 122 16
125
相对威胁
度
*
*
*
*
*
****
***
*** *
***
**
***** *****
**
***
*
*****
科目
Subject(month)
(十七)百灵科 Alaudidae 云雀属
Alauda
31.小云雀 Alauda gulgula
飞行高度
0-15
数量
相对威胁
度
*****
相对威胁等级:*****表示非常高 ****较高
***中 **较低 *非常低
在对机场一、二跑道周边的调查中,记录到现阶段机场一跑道外围活跃的鸟类种树达22种,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具有较大威胁的椋鸟、鹭科、麦鸡,雁鸭类活动频繁。在对机场周边生境的调查中,发现一跑道西侧的生境变得越加复杂多样极易吸引鸟类,主要表现在:1.随着温度的升高、降雨量的增加,植被(尤其是灌丛)变得更加茂盛;2.人工种植的树木现已初步形成人工林,吸引大量鸟类栖息;3.已经砍伐的树林处理不当,遗留下来的树桩和树枝依然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4.人工湿地(水田、鱼塘、人工水坑及河流)随着降雨量增加水面积逐渐增大,伴随温度的升高,水生动植物数量也快速增加,预计会吸引来越累越多的水鸟。
在南北两侧各有一块较大的水域面积,北头水域为斑嘴鸭重要活动区域,且种群数量较多有四十只左右,常有斑嘴鸭从此水域起飞跨越跑道飞往东边,下午4:50-6:15点之间活动最为频繁,威胁系数较高。南侧水域主要活动的鸟类有灰头麦鸡和鹭科鸟类,其中灰头麦鸡在此水域和场内草坪之间往来频繁,鹭科鸟类多在下雨天场内有积水时会进入场内觅食其会在整个场内随意活动,在阴雨天气应注意防范。
外场中间位置植被类型多为灌丛,紧挨围墙,椋鸟(主要为丝光
椋鸟和灰椋鸟)、麻雀、珠颈斑鸠活动频繁,往来场内对应位置草坪区密集。这些鸟类遇到驱赶飞跃围墙外躲避便利,对其的防止应以减少场内食物来源为主。
在介于南头与中间部位的位置,多数乔木已被砍伐,对活动鸟类起到了一定的驱赶,但由于砍伐的树木剩余主干部分较高在一米左右,且未将砍落得树枝及时清理,导致这一片区域杂草丛生生境复杂活动的鸟类以麻雀、斑鸠、黑脸噪鹛为主数量较多,此外还观察到有环颈雉在活动,建议在砍伐树木后请及时处理剩余部分以取得防止方法带来的良好效益。在介于北头和中间部位的位置,附近居民种植了大片的新树林,面积很大且离围墙只有一墙之隔,其中靠北头水域位置树林以长成良好的小乔木林,靠近水域非常适合大多数鸟类生活,极具吸引力。
(2)植物分布情况
9月份在机场内进入开花结果期的植物主要有4科8种,本月雨水过多,机场内及其周边植被茂密,部分植物种类如狗牙根、白茅、广布野豌豆、够数等已经开花或结子(表·2)。上述植物的种子尚未完全成熟,如不及时去除将会吸引来大量的植食性鸟类。但在割草的同时应当注意割草的高度不宜过低,以不露出泥土为佳。如果高度过低导致露出泥土,则会吸引杂食性鸟类前来觅食泥土中的昆虫和软体动物。
表·2 天河机场9月份植物分布情况表
物种名称 Species name
(一)禾本科 Gramineae 1.狗牙根 Cynodon dactylon 2.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3.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4.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
(二)豆科 Leguminosae 5.广布野豌豆 Viciacracca 6.白车轴草 Trifolium repens L
(三)莎草科 Cyperaceae 7.短叶水蜈蚣 Kyllinga brevifolia
(四)桑科 Moraceae 8.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花期
Flowering period
+
+ +
+
果期 Fruit period
+ + + +
+ +
+
+(3)昆虫分布情况
9月份天河机场分布的昆虫7种,隶属于4目7科。通过适宜度评估现阶段天河机场对鸟类具有高适宜度的昆虫有1种,是水龟虫科负子蝽((Kirkaldyia deyrollei)在数量上占整个昆虫数量的大多数,是绝对优势昆虫。除昆虫外也应注意在草坪区域土壤表面分布的螺蛳、蜗牛等动物(表·3)。此外,在场内草坪区观测到的昆虫主要有蜗牛和山蛩(qiong)虫(图5)为主,蜗牛主要在草坪区植被根部繁殖生存数量庞大、新生的细小蜗牛很多,山蛩虫在草坪区多有活动尤其是在阴雨天气在环场路排水沟聚群活动,数量非常多。
表·3天河机场9月份昆虫分布情况
昆虫灯工作数量(16台)
Number of insect lights running(sets)Ⅰ鞘翅目Coleopters 1.水龟虫科Hydrophilidae 水龟虫Water scavenger beetle 2.丽金龟科Rutelidae 粗绿彩丽金龟Mimela holosericeaFabricius
3.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 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 Ⅱ直翅目Orthoptera 4.蝼蛄科Gryllotalpidae 东方蝼蛄 Gryllotalpa orientalisBurmeister
Ⅲ半翅目Pterygota 5.负子蝽科Belostomatidae 负子蝽亦称田鳖 Kirkaldyia deyrollei Ⅳ膜翅目Hymenoptera 6.胡蜂科Vespidae 黄边胡蜂 Vespa crabro Ⅴ鳞翅目Lepidoptera 7.苔蛾科Lepidopteramoths 白黑华苔蛾Agylla ramelana 总数
数量
139
185
683
1049
优势度等级
0.133
0.018
0.176
0.021
0.651
0.001
四、鸟击防范分析
(一)昆虫植物防治分析
植被过高鸟类易营巢和躲避,植株高度过低又会将地表上的昆虫植物种子等暴露出来对鸟类产生吸引,因此每月应定时割草和喷洒矮草剂使机场草坪区植被维持在一定高度,在相关研究中显示草高维持在15-20cm,能有效的减少在草坪区停留的鸟类数量,低的植被高度草兔(Lepus capensis)也不利于隐藏和活动。除控制植被高度外,减少植物产生的食物数量程度也十分重要。在植被花果期针对性喷洒药剂,减少植物开花结果数量程度。同时,在割草和撒药处理后剩余的植物残体应及时清除,否则植物残体腐烂会滋生昆虫,滋养植被生长。
对昆虫因子治理,首先及时修整诱虫灯保障其正常工作,降低机场内昆虫整体数量与种类。此外在昆虫活动的高峰时间段6-9月,对高适宜度昆虫喷洒针对性驱虫剂,降低昆虫数量。对诱虫灯与驱虫剂扑杀的昆虫残体应带出场外妥善处理。对其他动物尤其是无脊椎动物的治理首要的是平整草坪地势,填补低洼处使草坪区不积水保持一定的干燥,来消除适宜无脊椎动物和蛙类等生活的生境。通过在机场草坪区土壤表面喷洒石灰和工业盐等方式来破坏蚯蚓、蜗牛等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防治其滋生。在夏季强降雨后,在无脊椎动物分布的区域,集中播撒药剂抑制和消灭移至地表活动的无脊椎动物。对机场内的裸露水源予以覆盖处理。在围界处多布设捕鼠装置控制机场内鼠类数量,降低对猛禽的招引。
(二)重点鸟类防治分析
1.高威胁度雁形目鸟类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的防治,首先对天河机场西面围界外由施工形成的水塘区域进行处理。对适宜其繁殖栖息的生境植被予以割除防止其在此搭建巢穴,该水域是由施工造成的永久性水域,如能回填则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活动将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在天河机场西边朝向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活动区域的位置,布设定向声波驱鸟器与煤气炮等设备按需工作,对飞向场内的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予以驱赶。其余三种雁鸭类在迁徙季节,对其栖息觅食的天河机场北头浅谈
水域通过布设漂浮球、警戒眼等方式,减少其在这些近机场地域的停留数量与时间。此外在迁徙期加大巡逻力度,并使用移动式电脑声学驱鸟器和人工释放钛雷弹等设备方法对接近机场的迁徙雁鸭类予以驱离。
2.麻雀(Passer montanus)在机场内的活动量最多,9月份是其活动的高峰时期,活动数量其次的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其全年活动波动较均匀。小云雀(Alauda gulgula)为杂食性留鸟全年活动的总数量较少,秋冬季是其活动的高峰时段。在该时段小云雀(Alauda gulgula)多以草本植物种子作为食物。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全年活动数量相对较少,活动规律和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较为一致,但由于其常常和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混群活动成群规模可达数百只,相对质量密度极高因而存在高的潜在威胁度。因此针对这些特征对其的治理首要的是通过对机场植被、昆虫以及其他影响因子的整体与针对性调整与治理,减弱机场内食物、水、栖息地等对其的吸引。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其活动的草坪区修整地势低洼处、布设煤气炮、风车和警戒眼等方法,降低鸟类在草坪区的停留时间与营巢几率。最后依据鸟类种群随时间波动规律,在活动高峰期针对鸟种实施播撒驱鸟剂、定点释放钛雷弹等法降低其在天河机场活动的种群数量。通过这些对策迫使鸟类主动远离机场区域,降低鸟击发生概率。
3.灰头麦鸡(Microsarcops cinreus)是天河机场鸟击防治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其危险主要来源于其常在机场靠近跑道的草坪区域进行
营巢、觅食等活动,此外其体型、质量相对较大。对于灰头麦鸡(Microsarcops cinreus)的治理,草坪区植被与地形的治理与修整是关键。在其迁徙来机场时没有适宜的场所供其营巢,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在场内的活动强度与停留时间。从食性来看机场草坪区北头与中部地表广泛分布的蜗牛、蚯蚓等无脊椎动物是其主要食物来源,对这些食源的清理也尤为重要。此外,由于灰头麦鸡(Microsarcops cinreus)活动的区域靠近跑道人为直接干预无法涉及,通过在其活动的主要区域布设风轮、人物模型和声波驱鸟器等方法来干扰其活动。同时在飞机开航与停航前后对跑道两侧灰头麦鸡(Microsarcops cinreus)及其他鸟类的清查与驱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本月鸟防难处理问题
由于鸭科、椋鸟科、鹭科等鸟类存在飞得高、活动区域难以治理、数量多等问题,鸟防工作的展开十分困难,以下是本月鸟防需重点关注的一些方面。
1.本月椋鸟(包括丝光椋鸟和灰椋鸟)数量明显增多,且出现集群活动,在整个场内都有频繁活动,以草坪区中部最为严重。
2.草坪区泥土中虫子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跑道中部草坪区以及草坪区和跑道交界处,且雨后排水沟里会出现较多数量山蛩虫。
3.将于的增多,场内草坪区积水增多,主要集中在拦截网沿线和草坪区北头,存在很大隐患。
4.机场一跑道周围生境转好,容易吸引各种鸟类来此栖息繁殖,对机场安全飞行造成威胁,其中斑嘴鸭,灰头麦鸡,灰椋鸟威胁最高。
5.机场内正在开花结子的植物很多且较为茂盛,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在夏季与秋季吸引大量植食性鸟类进入机场。
6.本月观察到斑嘴鸭、雉鸡等大型鸟类进入机场草坪区,其中斑嘴鸭主要栖息在北头,雉鸡南北都有,带来很高威胁。此外,在友和道通停机坪附近的草坪经常观察到斑嘴鸭、灰头麦鸡的起落,那边区域人为干扰较弱,且无驱鸟、拦鸟设施,是一个很大的隐患,请留意注意防范。
六、建议
1.请及时除草,割草时请尽可能让草的高度保持在10-20cm高度。调研时发现现阶段很多植被已开始结子,尤其是看麦娘、车前等单株结子非常多,不及时割除后面月份吸引的鸟类将同比增加很多。如果草割除高度的过低,地面上的蜗牛、山蛩虫等过于暴露吸引众多的鸟(包括鹭鸟、麦鸡、椋鸟等前来觅食)。割草后在及时播撒农药(注意天气,阴雨天药效差)。
2.在本月调研时有两次阴雨天气导致场内外积水很多,在场内积水主要在鸟防前区域及沿着鸟网的区域,面积很大,请及时回填,填土后是否可以压平。堆积的裸土酥软,易被雨水冲走,吸引鸟类抛土觅食。
3.请加强鸟防宣传或采取其他方式减缓机场附近居民在机场周围植树造林,在西边围墙外新种植的树林面积很大、且有一部分已经长成很好的小乔木植被群落这些树林都很靠近水域、无论对林鸟(斑鸠、椋鸟等)还是水鸟(鸭类、鹭科鸟等)都是极具吸引、本月在场内外
观察到雉鸡多次这也和生境的巨大改变密切相关。
4.在早上6:50-7:55之间注意防范椋鸟,斑鸠、麻雀等重点位置在草坪区中部。椋鸟在整个机场都有着广泛的分布,时时关注其现阶段成小群活动,有时成大群威胁较高,时常巡查注意观察提防。
下午4:35-5:50时各种鸟类活动都较频繁,在北头往来穿越密集,请在该时间段内重点关注,在飞机停飞间隙用钛雷弹或猎枪驱赶、特别注意飞机停飞、严防其因为受到驱赶惊吓而撞到飞机上。
第二篇:鸟类知识
从人类文明历史揭晓起,鸟类就同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发现,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绿色植物方面作用很大。譬如,益鸟可以防治虫害。灰喜鹊、伯劳、燕子等都是灭虫能手,啄木鸟是“森林医生”。鼠害是森林的一大祸患,而猫头鹰恰好是捕鼠健将。鸟类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鸟还可以向人们预报农时季节。杜鹃每年三四月飞来南方,其叫声“快快—布谷”,似在催促人们抓紧春耕生产。鹧鸪鸣叫,则兆示当地的农事进入割麦插秧季节。人们曾用“鹧鸪始鸣,割麦插禾”的农谚指导生产。如今,预报农时节令都依靠科学气象,但人类在过去“无历日”的时代,确实是靠鸟鸣来指导农事活动的。
鸟类美丽的羽毛,婉转嘹亮的鸣声,南来北往的迁飞和各种各样有关鸟的传说,都是文人墨客吟颂的主题。历代留下的名诗佳篇,给文苑增添了无数绚丽奇葩。我国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提到的鸟就有30多种,鸟被人称赞可见一斑。鸟类不但入诗,其华丽的羽毛、俊美的神态,也是古今画家挥毫泼墨的对象。鸳鸯戏水、松鹤延年、鹰击长空、喜鹊登梅等都是常见的画景。
鸟类中的鸣禽类,其鸣声或悠扬婉转,或高亢嘹亮,本身就是一首首绝妙动听的音乐。所以世界上除了有许多以鸟为题材的歌曲和乐曲外,还有不少模拟鸟鸣声谱写的乐曲。例如,我国现代民乐中,《鸟投林》、《空山鸟语》、《百鸟朝凤》等,描绘的就是阳春时节百鸟争鸣的动人情景。人类在崇拜和欣赏鸟类的过程中,常常被鸟类优美的舞姿所吸引,于是,人们争相模仿鸟类的舞蹈动作。发展至今,许多民族都有以鸟类活动为造型的舞蹈节目。如云南省的傣族有孔雀舞,白族有白鹤舞,纳西族有云雀舞,哈尼族有白鹇舞,拉祜族有鹌鹑舞,藏族有金雀舞等。
如果没有鸟,浩渺的长空将是满目空虚,葱郁的森林将寂静无声,生态将会失衡;如果没有鸟,文学艺术将会失去不少情趣和魅力;如果没有鸟,童心将少一份欢乐。
第三篇:鸟类教案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生物
第一节
一、教学目标
1、观察家鸽,探究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
3、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家鸽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特点。
2、鸟类适合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3、鸟类的特征。
难点:
1、鸟类的双重呼吸。
2、鸟类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三、教学准备
1、家鸽双重呼吸教学视频。
2、鸟类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学生总结鱼类的特征。总结:鱼是脊椎动物,今天我们来接着学习另一种脊椎动物——鸟类。鸟大家都很熟悉,那提到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鸟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回答飞行)然后让学生思考鸟为什么会飞,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动物的主要类群——鸟类
1、观察家鸽
课件展示家鸽图片,引导学生从家鸽的体形、体表、前肢方面思考家鸽这些特征对飞行生活的有什么意义。
总结:家鸽体形流线型,减少阻力;体表被覆羽毛,有保温和保护作用,翼和尾上有大型正羽,覆瓦状排列,用于飞行;前肢变成翼,飞行器。
2、自学课本P87,思考:
(1)家鸽的骨骼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骨骼有什么意义?
(2)双重呼吸是鸟类所特有的。那什么是双重呼吸?双重呼吸对于鸟类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3)通过刚刚的自学,同学们,你们总结除了家鸽的外部形态与它的飞行相适应外,还有哪些方面适于它的飞行了吗?
总结:家鸽的骨:长骨中空,短骨愈合,轻便牢固;有龙骨突,附着发达的胸肌;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这些特征都有利于鸟的飞行生活
3、自学课本P88,思考:
家鸽的消化系统中各部分各有什么作用?对于家鸽的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
总结:口中有喙无齿,嗉囊贮存和软化食物,肌胃磨碎食物和初步消化,小肠彻底消化并吸收,直肠短。直肠极短,粪便很快排除体外,减轻家鸽体重。
4、总结:通过以上学习,你能总结家鸽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吗?
总结:外部形态:
1、体形: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起保温和保护作用;
3、前肢:变成翼,翼和尾生有若干排大型正羽,排列成扇形,适于飞行生活。内部结构:
1、骨骼;
2、双重呼吸;
3、消化系统
5、鸟类的主要特征
总结:有角质的喙;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
(三)回顾总结
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
(四)课堂检测
第四篇:鸟类调查报告
调查人:张元05221044彭程05221084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11-25主题:校园里的喜鹊及灰喜鹊选巢的巢址有什么特点.整体思路:本次调查活动主要通过对喜鹊及灰喜鹊巢的辨认,观察,测量,经过整理分析总结出两种鸟做巢选址的特点.在调查的开始,首先进行相关知识的查询,然后确定所需调查的各项数据,并且划分区域确定调查路线.在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进行调查,并做好数据的记录,处理工作,最后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前期准备:人员培训:鸟类资料收集鸦科Corvidae中文名英文名学名居留型灰喜鹊Azure-winged Magpie Cyanopica cyana留鸟喜鹊Common Magpie pica pica留鸟物种名称:喜鹊物种特征:雀形目鸦科鸦鹊属,体长435-460mm,除腹部和肩部外,通体黑色且具蓝绿色金属光泽.翅短圆,尾长占体长的一半有余,中宽端尖,呈楔形,止息时时常上下翘动.嘴,腿,脚纯黑色,虹膜褐色.雌雄色形相近,雏羽似成鸟但黑色部份多为深褐色,少有金属光泽.叫声:叫声为响亮粗哑的嘎嘎声,无韵律.习性:适应性强,一般栖息于有阔叶林分布的地方,性不惧人,也常在人类活动居住的地方活动.喜鹊全年雌雄结伴生活,秋冬时结成小群,常与八歌,乌鸦,秃鼻鸦,灰喜鹊等混群.多从地面取食,几乎什么都吃.结小群活动.在高处稀疏的地方筑巢,如大树,烟筒,高压线塔等处.巢大且圆,结构坚实且复杂,有每年翻新的习惯.一般行一夫一妻制,除非丧偶.物种名称:灰喜鹊物种特征:雀形目鸦科灰喜鹊属,体长约370-400mm.嘴峰26mm,翅140mm,较喜鹊比例长一些,尾达体长的59%左右,跗跖34mm.头顶,侧和后颈均为有金属光泽的蓝黑色,其余上体色为具淡紫的灰色.翼羽和尾羽青蓝色,初级飞羽的外翈前端多为白色,尾羽呈楔形较喜鹊尖锐,中间一对最长.颏部和喉部为白色,下体余部淡棕灰色.眼深褐色,嘴,脚,趾均黑色.雌雄形色极难分辨,雏鸟色近成鸟,但黑色部分缺少光泽,显得较暗淡,胸,腹多为污灰色.叫声:叫声为粗哑高声的zhruee或清晰的kwee声,无韵律.习性:性吵嚷,结群栖于开阔松林及阔叶林,公园甚至城镇.飞行时振翼快,作长距离的无声滑翔.北方亚种多栖息于针叶林内,冬季结成大群向平原地带移动.灰喜鹊平时喜欢对成小群活动,常与八哥,乌鸫和其它小型乌鸦类混群.不惧怕人.巢较喜鹊的要小很多,营巢在杨,松,柏等的树权上,巢距地面7-15米,呈平台状,为胡乱堆搭的拱圆形树棍,结构简陋,经年不变.(2)为了能尽量对每个巢进行统计,需要在选定区域内众多鸟巢中准确辨认出喜鹊及灰喜鹊的巢.经过查询资料得知,喜鹊的巢均用枯枝搭建粘土粘合而成,与乌鸦巢不同的是,喜鹊的巢并非皿状,而是具有顶盖的球状,在球状产房的侧面留出一到两个圆洞作为进出巢的大门,巢内垫以枯草,纤维等柔软材料.灰喜鹊的巢较喜鹊的要小很多,营巢在杨,松,柏等的树权上,巢距地面7-15米,呈平台状,为胡乱堆搭的拱圆形树棍,结构简陋.(3)为总结鸟类选巢的依据和偏好,树种是重要的调查内容,为此我们对校内的树种及大致分布进行了询问及调查.校园中主要的树种是毛白杨,槐树,银杏树等.确定所需观测数据:为了总结出两种巢的位置,环境,密度等特点,需要对多项相关数据进行观测.具体如下表所示:编号地点树种树高胸径树间距巢高巢外形分枝情况周围环境周围巢情况注:树高,巢高不方便直接测量,可用目测,同时可参照周围建筑物的楼层高度进行判断.胸径,指树干距地面1.3m高处的直径.树间距,若为直线排列,为两树间距离;如不规则排列,则为距最近几棵树的平均距离.分枝情况,指巢所在位置处的树枝情况.分以下几种情况:贴近主干;贴近第一级侧枝;其他侧枝.周围环境,指周围主要的自然人文环境,如食堂,教学楼,宿舍,绿地等,还包括与食物,水源,噪音等相关的设施.周围巢情况,指与附近最近的喜鹊巢及其他巢的距离,如距离很远,此项忽略.工具准备:皮尺,望远镜,笔,记录纸,地图等.时间安排及观测区域划分:将学校按照地图划分为五个区域.如图一所示:图一预定观测时间为11月1日至11月15日.每三天完成一个区域的观察测定,并及时做好数据记录.11月16日至11月23日,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5.工作分工:由二人确定时间,一起讨论,确定题目,商讨细节,各自查询资料及撰写调查计划,并最后一同商讨汇总,完成调查计划.调查由两人共同完成,并分析数据,完成调查报告.调查过程,记录,数据统计与处理.表一(无特殊说明,单位为“米”)编号地点树种树高胸径(cm)树间距巢高巢高/树高巢外形分枝情况周围环境周围巢情况1如图二所示毛白杨32 65 726 0.81圆,密实第一侧枝工地/宿舍/2毛白杨28 45 526 0.92圆,密实主干教学楼有1,20m远3毛白杨26 48 623 0.88卵圆形第一侧枝教学楼有1,20m远4毛白杨24 59 820 0.83圆形第一侧枝家属楼/5毛白杨20 50 516 0.80小,不规则其他侧枝家属楼/6国槐18 44 415 0.83大,卵圆其他侧枝家属楼/7毛白杨24 30 321 0.87大,卵圆主干宿舍/球场有1,18m远8毛白杨24 30 10 22 0.91小,疏松主干宿舍/球场有1,18m远9毛白杨18 48 816 0.88圆,密实主干工地/球场/10毛白杨18 50 416 0.88大,致密主干绿地/家属楼有1,1.5m远11毛白杨18 50 416 0.88大,致密第一侧枝绿地/家属楼有1,1m米远平均//22 47 5.8 19.7 0.86////图二结论分析和汇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测,我们对校园中喜鹊和灰喜鹊巢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并根据预先设计的方案,展开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知识水平,观测手段的限制,我们有时难以准确辨别某一个巢究竟是喜鹊巢还是灰喜鹊巢.故在数据记录及处理的过程中,对很多两者的差异进行了忽略处理.在我们之前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为了总结鸟巢位置的特点,主要考虑了下面几个方面:一.树情况:包括树种,树高,胸径等.二.巢情况:包括巢高,巢高/树高,巢外形,分枝情况等.三.环境情况:包括树间距,周围情况,周围巢情况等.下面根据这几个方面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一,也许是因为师大校园里毛白杨是最普遍的树种,受调查的鸟巢几乎都在这种树上.而树高,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22m,47cm.如果喜鹊和灰喜鹊做巢时对树有什么偏好的话,也许能在这里找到些启示.树太高,相应的巢就会比较高,不利于觅食;树太矮,又不利于巢的安全.同时,对于同一树种,树高和胸径可能是有关联的,随着树的向上生长,树干也在加粗,在一个适宜的情况下,容易被挑选而筑巢.二,巢高的平均距离是19.7m,这点是巢在空间绝对位置上的重要指标.巢高/树高这个比值可以反映巢在树上的相对位置,在11个巢中,比值集中在0.80至0.92之间.说明做巢的位置大约在树木的4/5高度偏上处.这个“喜好”也许同样隐藏着一些必然的原因.可能是在这个位置,上方树冠的保护作用,下方距地面距离等因素达到了一个平衡点,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共性的选择.关于巢的形状,以圆形及卵圆形居多,地面上目测巢的直径多在20至40厘米之间.根据事前的调查,结构相对密实复杂而且较大的可能为喜鹊巢,简陋而较小的为灰喜鹊巢.我们猜测,巢的形状可能和巢所处的分枝位置互有关联.对于喜鹊来说,巢较大,为了稳固,更多的会贴在主干附近筑巢;对于小的巢,会有一些在更细的分枝上.从结果来看,调查中喜鹊巢较多,位置也大都集中在主干旁或第一侧枝上.这也许能从某种程度上论证这个安全性的假设.三,受调查鸟巢平均的树间距是5.8米,调查这个数据是出于对周围树木密集程度的考虑.“周围巢情况”是关于鸟巢密度的调查.从结果来看,丽泽-励耘家属区,英东楼-新二,晨曦路是三个密度较高地点.从这个结果上看,喜鹊在选址上可能不会过多在意附近有其它的同类居住.(这个结论还需进一步验证)“周围环境”中描述了每个巢附近自然及人文环境,这应该是影响选址的重要因素.编号为7~11的几个巢都位于过去的三个食堂附近,编号4~6都位于家属区中,楼前多有垃圾桶,人类生活会给喜鹊带来食物和水源.从这来看,取食是主要的因素.从全体巢的周边环境看,几乎都有与取食相关的显著因素.同时,安静和谐的环境也可能是另一个考虑的因素,编号4~6的巢位于家属区,相比之下都是绿化比较好,比较安静的区域.总之,通过对几方面的分析,我们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巢的选址特,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点:在做巢选址时,多选择在食物,水源来源充足处,如食堂,居民区附近.在做巢选址时,多在树上20米左右的高处,巢在树的4/5高处.好的绿化情况,相对静谧的环境也容易被选择.容易和同伴聚集生活,巢可能连续出现.心得体会这次校园鸟类调查活动,给了我们一个接近鸟类,走进它们生活的机会,让我们对很多与鸟类相关的问题展开思考.同时,这又是一个难得的动手实践的活动.让我们能从中培养对鸟类的爱心,并以科学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经历了这些后,我们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启示,有一些提高的.在这个喜鹊巢选址特点调查中,我们的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展开,有一些是我们在调查活动中感触很深的.校园中的树木修剪,破坏了鸟类的生存环境,一些鸟巢就在这些修剪中消失了.这种人为对环境的雕琢,没有体现出我们对鸟类的善良,没有体现出我们的爱心.毕竟,这里是校园,不是闹市区商业街,应该有足够的道德积淀和人文关怀.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方便,将鸟类的生存弃之不顾,那些还从何提起!只是希望我们在课堂上,在生活中进行这些学习,实践,影响更多的人来关注,关怀鸟类.让整体的氛围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鸟类的起源(本站推荐)
鸟类的起源
1.鸟类的起源----
最早的鸟是怎样来呢?树有根,水有源,同样,鸟类也有它的起源。和其他生物的发展和进程相类似,鸟类也是则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现代,经过漫长的过程,进化而来的。
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的原始爬行类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主干是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哺乳类,最后出现人类。鸟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哺乳类还要晚一点,它是由中生代爬行类分化出来,并向空中发展的一个特殊分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适应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
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板石采石场的石灰岩中发现第一具有羽毛古鸟化石骨架,它的上下颌有牙齿;头骨如同蜥蜴,有1条由20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巴;前肢有3只细长的指骨等。这些都说明它与爬行类极为相似。然而,它已具有羽毛,爬行类是没有羽毛的,只有鸟类才有羽毛。显然这具化骨架已不是爬行动物而是鸟类了。这具带羽毛的骨架化石被英国自然博物馆收购。后来命名始祖鸟。这具最早被人类发现的标本,至今还保存在英国,成了历史的见证。
始祖鸟出现在一亿四千百万年前的中生代晚侏罗纪,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鸟类。其身体与乌鸦差不多大小,它既象爬行类,又有鸟类的特征。始祖鸟飞行能力很差,可能主要是滑翔。始祖鸟是如何从陆生的祖先那里获得飞翔能力的呢?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从奔跑开始的。在奔跑时,它可能振动带有羽毛的前肢来加快速度,以致“快跑如飞”;另一种解释认为鸟类的祖先是树栖的,它凭借带羽毛前肢的帮助,经常在树木和地面之间上下滑翔,日久天长,由于翅膀的不断强化完善,最后获得飞翔能力。
始祖鸟的发现意义非常重大,是人类探索鸟类起源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研究生物进化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它有力地支持了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名著《物种起源》,有力地证明了鸟类确是起源于爬行类,是由爬行类演化而来。
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鸟类,经过亿万年漫长的历史变迁、演化和发展,由少数低级的种类逐渐形成许多复杂、高级的种类。它们在体形、羽毛颜色以及生活习性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极大而多种多样的变化。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它们的分布遍及全球。长年冰天雪地的北极边缘;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茫茫无际的海洋;深山丛林;不见天日的山洞;荒无人烟的沙漠;以及人口稠密的城市;几乎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能发现鸟类的踪影。
2鸟类的主要特征.----如果有人问你如何识别一只鸟时,你会不假思索地说:“只要一看到长着羽毛的动物,就知道它是鸟儿。”的确,羽毛是鸟类特有的、最显目、最主要的特征。可以说,凡是生长有羽毛的动物就一定是鸟类,也只有鸟才有羽毛。
羽毛是由鸟类的皮肤特化长出来的角质物。质地轻盈,光滑而坚韧,对鸟类的飞行起着重要作用。色彩和图案多样的羽毛不仅保护着鸟儿敏感薄嫩的皮肤,还能有效地调节器体温,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温作用。南极洲的企鹅如果没有披上一身厚厚的羽衣,早被刺骨严寒冻僵而淘汰了。
不过,除了羽毛之外,鸟还有其它一些重要特征。所有鸟类都以产蛋方式繁殖,但有些哺乳动物,如澳洲的鸭嘴兽也会生蛋。一般认为雏鸟出壳都要有一个亲鸟来孵化的过程,而动物大多却不是如此。鸟类类不仅同一些鱼类那样,需要父母在旁看护,而且还要借助于父母的体温,这是由于鸟类的蛋需要有相当高的恒温才能发育之故。
鸟类的身体基本结构适应于飞翔:鸟类的前肢从不用于行走,它们已演化为翅膀;它们的骨骼大部分是中空的;外形呈流水线型,从整体看来形成梭形;其喙在前,飞行时能将空气辟开;胸部肌肉特别发达,两翅能有力地扇动;扁平型的尾部如舵。
鸟类是真正的恒温动物。它的心脏四腔,完全双循环,动脉和静脉完全分开,大大提高了鸟类的新陈代谢水平,使生命力旺盛,产生大量的热量,加上鸟具有良好的保温结构,因此能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0-44.6℃之间,这样鸟类就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从而扩大了在地球上的生活和分布区,特别是获得了在夜间和高寒地区生活的能力。
鸟类的活动也有其特点。据统计,世界上约有8600种鸟类。但它们在人们眼前出现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动物,主要原因是大多数鸟类在白天活动,而且范围多变,不管遇到什么危险也从不躲藏起来。它们不仅能在地上活泼地跳跃和行走,在天空中展翅飞翔,在树丛时窜飞自如;而且有些鸟类能在水面上漂浮,或在芦苇丛间钻来钻去;大多还具有极强的飞逃本领,这就不必象兽类一样躲藏,或经常竖起耳朵四面张望。
3.鸟类的生态类群----一般人凭经验就能知道一种动物是不是鸟类,但要认出是哪一种鸟并不简单。这就需要了望一些鸟类的分类知识,并对鸟类的身体外部结构、声音、巢结构、孵育及其它行为等特征要有所认识。
鸟类和鱼类、哺乳类一样,是脊椎动物中的一个大家族,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鸟类在亿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界中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生态类群。
根据鸟类的生态习性及形态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鸣禽、攀禽、陆禽、猛禽、涉禽和游禽等各种不同的生态类型。各个类群的鸟类在外形和构造方面也发生了一些特殊的变化。
鸣禽类:其喉部下方有鸣管,由鸣腔和鸣膜组成,鸣管和鸣肌特别发达。一般体形较小,体态轻捷,活泼灵巧,善于鸣叫和歌唱,且巧于筑巢,如百灵鸟。鸣禽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占世界鸟类数的3/5。
攀禽类:其嘴、脚和尾的构造都很特殊,善于在树上攀缘,如啄木鸟,嘴尖利如凿,脚强健有用,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于攀树,尾羽轴坚韧,尾羽起支撑体重作用。陆禽类:体格结实,嘴坚硬,脚强而有力,适于挖土,多在地面活动觅食。一般雌雄羽色有明显的差别,雄鸟羽色更为华丽,如孔雀等。
猛禽类:具有弯曲如钩的锐利嘴和爪,翅膀强大有力,能在天空翱翔或滑翔,捕食空中或地下活的猎物。如鹰。
涉禽类:嘴、颈和脚都比较长,脚趾也很长,适于涉水行进,不会游泳,常用长嘴插入水底或地面取食。如鹭。
游禽类:具有遍阔或尖的嘴,脚趾间有蹼膜,走路和游泳向后伸,善于游泳、潜水和在水中获取食物。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但飞翔迅速,多生活在水上。如鸥等。
由于鸟类新陈代谢特别旺盛,不仅食量大,而且食物种类繁多,按其食物又分为三大类群。
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鸟类:有猛禽以肉为食,又叫食肉鸟类,食野鼠等到动物性食物。食鱼鸟类大多是水域栖息者,如翠鸟,在大海、湖泊、河流等水域捕食鱼、虾等到小型动物。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鸟类:主要以野生植物种子、植物根茎、嫩枝、叶芽、花蜜或农作物种子为食。
杂食性鸟类:食物较杂,吃昆虫、小型动物,也吃野生植物种子、果实等。其食物可随季节和地域不同而变化。如八哥、山雀等。
4.鸟类的飞行----自古以来,人们就很羡慕鸟儿的飞行本领,并且从中得到启示,传说早在大约2000年前,我国西汉王莽时代,有一位勇敢的人用大鸟的羽毛做成人工翅膀,把它绑在身上,头上也插上一些羽毛,模仿鸟类儿扇动两翅,试图实现飞上天空的理想,据说飞了几百步就落了下来。
但鸟类为什么可以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呢?原来鸟儿具有与飞行十分适应的体形构造和生理机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鸟类的身体呈流水线型、头部小而前方尖形,这就有利于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鸟类身体表面密披向后倒轻而顺滑的羽毛,这不仅能减少飞行的阻力,而且有很好的隔热和保温作用,因为羽毛是热的不良导体;鸟类尾羽毛对飞行员有重要的意义,起着舵的作用,具有变换和控制飞行方向,控制平衡的功能;前肢成了前缘厚、后缘薄的翅膀,翅膀上分布着排列整齐的飞羽,通过不地扇动两翅,利用飞羽鼓动气流,把空气压向身体后下方,产生了举力,而利用这种举力,可使鸟类翱翔。
鸟类的胸肌非常发达,如鸽子胸肌中其体重的1/4-1/5,胸部隆起一团厚厚的肌肉,附在大片胸骨上,发达的大片肌骨还这可作翅膀的基座。依靠胸肌的收缩、舒张,带动翅膀上下扇动。通过胸肌的活动,能产生足以支持并超过鸟类体重的动力,胸肌成了鸟儿的天然发动机;鸟类的骨骼系统也与飞行相适应,骨成份内的无机盐较多,使全身骨骼坚而轻,以减轻体重。
鸟类的呼吸系统与飞行配合得更巧妙,它除了进行呼吸之外,还有由支气管末端粘膜膨大而成的气囊-颈气囊、锁骨气囊、前胸气囊和腹气囊等参与呼吸。鸟类气囊中充满气体,增加了体内的空气容量。并且鸟类进行的是双重呼吸。鸟飞得越快,呼吸作用就越强,氧的供应也就越多。所以鸟类在激烈的运动和高空飞行时,不会因缺氧而窒息。气囊的妙用还不仅仅在于此,它还有很好的散热作用。
鸟类血液中的红血球数目较多,氧的放出机能十分旺盛,使用权鸟类的新陈代谢加强;鸟类的生殖器官一侧退化;鸟类没有膀胱,尿不能贮存在体内;鸟类的直肠特别的短,不能贮积粪便。这些都有利于飞行时减轻负重。
人们经过对鸟类飞行的长期观察以及对鸟类内部结构、生理机能和飞行原理的研究,揭开了鸟儿展翅高飞的奥秘,从鸟儿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启示。经过上千次的试验,模仿鸟类翅膀,终于成功了。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飞鸟”——飞机终于飞上了蓝天,实现了人类飞上天空的愿望和理想。
5.鸟类的巢区和筑巢----
大多数鸟类在出生后一年便可达到性的成熟,多数鸣禽及鸭类不足一岁就达到了性成熟,鸥类性成熟需用3年以上。鸟类在性成熟后就可以开始繁殖了。首先,鸟类会选定巢区并进行筑巢。
鸟类在繁殖期间交配、筑巢和育雏等大多有一定的活动区域,称为巢区。当雄鸟类来到繁殖地点后,首先选择一块合适的地方作为巢区。以后便整天呆在这个区域里,且常鸣叫着,这种鸣叫是招引雌鸟和拒绝同种的其他雄鸟进入巢区的信号,但一旦有雄鸟侵入,便进行顽强的斗争,以保卫巢区。这是有生物科学意义的,它能使营巢鸟类在距巢最近的范围内获得充分的食物,也可减少传染病的散布和其它鸟类活动的干扰等。巢区的大小取决于鸟类的种类及食性、食物丰富程度和取食方式。
鸟类选定巢区后,便开始筑巢。鸟巢具有以下功能:(1)使卵不滚散,能同时被亲鸟类所孵化;(2)保温;
(3)使成鸟、卵及雏鸟免受天敌伤害。
一般鸟类都会筑巢,唯独杜鹃不营巢,而是将卵产在别的鸟巢内,由别种鸟类代为孵育。鸟巢可分为独巢和群巢两类。大多数鸟巢为独巢或成散的群巢。群巢在岛屿及人迹罕至的地区最为常见。群巢是有原因的:首先,适宜营巢的地点有限;其次,营巢地区的食物比较丰富,可满足成鸟及幼雏的需要;最后有利于共同防御天敌。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大规模开发,适宜巢区的进一步减少,集群营巢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鸟巢按结构特点,可分以下几种:
(1)浅巢:一般在地上或树干间的窝内,由草和枯枝等做成,如夜鹰的巢。
(2)泥巢:如家燕的巢,雌鸟和雄鸟轮流从水田等处啄取湿泥、稻草和草根,堆砌而成,大多数在房檐或横梁上。
(3)树洞巢:如鹦鹉在天然树洞里做巢,它们在洞底用干草,窝中垫以亲鸟胸腹部脱下的绒羽毛。
(4)洞巢:不少鸟类利用山岩间的裂隙及建筑物的小洞作巢。如翠鸟常营巢于田野堤基的砂土隧道中,有时还用废弃的兔洞作巢。
(5)枝架巢:以树枝架成。比较简单的象鸠鸽类的巢,仅仅用几条粗的小树枝架搭,成平盘状的台巢,从巢的底下可以望得见巢内的卵。
(6)纺织巢:这一类巢往往比较精致,主要由草茎和叶构成,巢外被有毛,内垫有细的草茎、兽毛、羽毛片和植物毛等。并且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如杯状巢、颈瓶状巢、吊巢和浮巢等。
(7)缝叶巢:如缝叶莺用大形叶片的植物,将一或两片下垂的树叶缝成囊袋形,有时还用草叶将叶囊的叶柄系于茎枝上,以免叶柄脱落时叶巢落地。
(8)燕窝:如金丝燕在海边的悬崖峭壁上用唾液夹杂着海藻胶凝固成杯状窝。
筑巢一般由雌鸟承担,雄鸟只稍帮忙或完全不管,不过有一些却是“男耕女织”,一起营造安乐窝。
6.鸟类的求偶和交配----“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多情”,青年男女到一定年龄阶级,便会互相爱慕,这是人之常情。殊不知,鸟类也会显得“情意绵绵”,也会使尽各种方法向“意中鸟”吐露“爱慕之情”。
鸟语花香是大自然春天的象征,叫声是鸟儿招引异性最常用的方法。大多数鸟类在春天繁殖期间,改变了冬天的叫声,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有的婉转清扬,有的呢喃喁喁,有的高吭豪放,实际上都是求偶的鸣声,并且大都发自雄鸟。
还有些鸟类,以羽色炫耀取悦雌鸟,或以特殊动作来表示爱意。如孔雀开屏和画眉的健斗等。这些行为使繁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使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处于积极状态,激发异性的性活动,同时对异性的辨认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鸟类在筑巢前已交配,但有的种类如绿燕嘴雀,虽然已经配对,而交配在到巢筑好后。鸽在交配前,双方必以嗉囊中的半消化物互相喂食。交配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在树上,有的在地上,也有的在空中飞翔交配。
鸟类大多是一雌一雄配对。有的配偶持续好几年,甚至白头偕老;有的在一年中或一个繁殖季节里相守不离;有的相守到一窝出雏,下一窝换对象的;一雄多雌的现象多见于鸵,一雌多雄的鸟类较少;还有混杂交配的。
在人类生活中,爱情是最美好和最神圣的,忠贞的爱情总是受到人们的想往和赞颂。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诗人、画家、作家,以鸟类为题材反映和歌颂真挚的爱情,把它们当作爱情的象征。
“鸟语花香三月春,鸳鸯交颈双双飞。”人们赞美鸳鸯是一夫一妻制的表率。相传雄者为鸳,雌者为鸯。它们一旦结为夫妻,便成为终生伴侣,永不分离。如果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往往终身不“嫁”或不“娶”,而孤单地度过凄凉的岁月。不过,据科学工作者观察,在自然界,鸳鸯只是在交配期双双成对,形影不离,但交配以后,雄鸟就会转身而去。同时,鸳鸯也会另找新欢,配偶并非终生不变。
相思鸟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情有意的鸟。相思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笼养观赏鸟,而且著称于国外,有些国家把它称为爱鸟,喜欢用精制的小笼子,装上1对相思鸟,作为结婚喜事的装饰或礼品,表示恩爱吉祥。同鸳鸯的传说一样,如果一只相思鸟死去,另一只会因失偶而感到寂寞孤独,以至忧郁而死。这一传说,虽然对相思鸟的配偶习惯有夸张,不过也说明人们对相思鸟的喜爱与崇拜,对忠贞爱情的想往和赞颂。
7.鸟类的产卵和孵化----鸟类在筑巢结束后,就开始产卵并加以孵化。不同种类的卵,在大小、形状、颜色和纹理上都各不一样。
非洲鸵鸟的卵最大,长约有15厘米,宽约11-12厘米,重约1.5千克。以身体相对的大小来说,杜鹃卵最小。一般说来,早成性鸟类的卵较晚成性鸟类的大。
大多数鸟类产的卵为椭圆形,但也有圆形、陀螺形和圆锥形等。卵的颜色也因种类而异,洞巢鸟类的卵产在土中,外面不易发现,是纯白色的。但大多数鸟卵上有各种斑纹,如点斑、块斑、环斑或条纹斑等,形成保护色,不易被“敌人”发现,如鸥在海滨沙滩产卵,卵大都有白底褐斑;而苇莺的卵则绿白相间,还点缀有红棕色斑点。
鸟类产卵数量也各有不同。最少的只产一个,如海燕。有的产2枚,大多数鸣噙如莺等产3-5个,平均4个。在地面上产卵的环颈雉、秧鸡等危险较多,一次产卵都在10个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卵可以保全下来。鸟类产卵的多少,还与食物多少有关。许多种类在一年内不止产一窝卵,而是两窝,有时还产三窝以上,如麻雀。
鸟巢内如果说被拿掉一个卵,很多种鸟都会补生一个。在全窝死亡的情况下,如生殖腺还没有萎缩,很多鸟类就会接着产出第二窝。利用这种特征,可使鸟多产卵。有人实验,每天偷取野鸟巢中一卵,使其达不到满窝,结果山鹑产了28个,麻雀产了57个,潜鸭产了46个。鸭类第一窝卵被取去后,仍然可重新产卵。家养的鸡、鸭产卵多也是起源于这种习性,于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鲜蛋。
鸟类的孵化通常由雌鸟担任,但很多种类如三趾鹑是由雄鸟来承担的。还有由两性协同担任的,如山雀。一般性别不明显的鸟类,两性都参加孵化工作。鸟类中也有自己不孵化的,如杜鹃,它把卵产在雀形目鸟类的巢内,由义亲来孵。幼雏孵出早,出壳后的雏鸟将巢内义亲的卵和雏抛出巢外,而独受义亲的养育。
有的鸟类还会“想出”一些奇妙的办法,利用外界环境孵卵,如营冢鸟就算是这样一种聪明的鸟类。不同种类营冢鸟还有不同的孵卵方法:有的把卵产在火山附近,让熔岩的余热孵卵;有的把卵产在河滩上,利用太阳晒热的沙滩孵卵;有的则利用树叶霉烂时产生的热量孵卵。现在人们进行禽类的人工孵化,要说还正是从营冢鸟那里得到启发,从鸟类那里学来的呢。鸟类的孵化时间一般与鸟类的大小有关。小型鸟类为13-15天。中型为3-4星期,大型鸟类时间还要长。孵化期末,鸟类的胚胎的上嘴尖端生出一个角质的突起鸟齿,将壳啄破而出。
8.鸟类的育雏----
刚破壳而出的鸟叫雏鸟,按照雏鸟发育的类型,鸟又可以分为早成鸟类和晚成鸟类。
早成鸟类出壳时已经充分发育,眼张开,腿脚有力,全身披着丰富的绒羽,在干燥后,就能随亲鸟觅食,它们大多数是地栖鸟或游禽,如鸭类。
晚成鸟类初孵出的小鸟还没有充分发育,身体裸露或有小簇绒羽毛,眼还没有张开,不能独立取食,由亲鸟喂养,因此在巢内还要停留相当时间,出飞后则由亲鸟教给雏鸟取食方式。如一些猛增禽等。
亲鸟对幼雏的喂养,并非雌雄平均分担,或许经过孵卵阶级,太辛苦了,做了妈妈的雌鸟这时便开始以“功臣”自居。山雀最初由雄鸟带食物喂雏,有时还带食物给在巢抱雏的母鸟。3-5天后,雌雄才齐心协力育雏,但主要还是由雄鸟育雏。猛禽类的母鸟类在雏鸟孵出的头几天不出巢觅食,后来育雏活动也不如雄鸟类勤。亲鸟带食物回巢时,雏鸟就仰头开口,躁动急叫,一直到喂饱,才休声偃息。
在育雏阶段,亲鸟是十分紧张和辛苦的。每天喂食活动要用16-19个小时,每天往返很多次。如伯劳这种鸟为70-100次,斑啄木鸟达120次。雏鸟留巢的时间,在鸣禽类几乎和孵化期限相同,一般在15-17天离巢,雏鸟离巢后仍需亲鸟喂食,至第28天左右方能独立生活。离巢的雏鸟,嘴几乎达到了全长,体重已接近于成年雌鸟,体色也和雌鸟相似,但仍保留一些幼鸟的特征,嘴角为黄色、尾较短、羽色较深暗等,又常结成小群,鸣叫也较为尖细。这时,亲鸟劳动每天达到116-19个小时。因此,许多益鸟类在育雏期间,消灭大量害虫,对农业有很大的保护作用。
鸟类抚育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性行为。有的亲鸟抚育仅认定原巢,而不管巢内有无幼鸟。如将人造雏鸟放在巢中,亲鸟照样喂它。许多幼鸟的口腔或嘴边有特别鲜明的颜色,如红或黄色,这种颜色是一种信号,可刺激亲鸟喂食。在巢内不张嘴的雏鸟,亲鸟是不给食的。在银鸥中,当母鸟停息在巢边时,雏鸟去啄母鸟嘴上的红点,这才引起母鸟反吐食物。母鸟嘴上的红点也是一种引起雏鸟产生剥啄的信号。
亲鸟喂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经过食物刺激训练,人们也能教鸟儿重复一些简单动作。如让鸟儿从一叠纸条中啄出一张纸条,再喂给它食物,多次后,当它一看到食物,就会去啄纸。有些人利用这种这一点,先在纸条上写好一些凶吉祸福之类的话,然后让经过训练的小鸟啄出,给人算命,其实是骗人的把戏。行为学家认为,动物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都有是无意识的,我们不能把这一过程中一些有趣的行为看成为鸟类有“灵性”,进而加上一些迷信色彩。
9.鸟类的迁徙----到了秋天,许多在北方繁殖的鸟类,带着幼鸟成群结队的飞往南方过冬,来年春天再返回北方产卵育雏。鸟类的这种由于季节周期性的更替,而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所进行的一年两次的移居现象,称为迁徙。其特点是定期、定向而且多集成大群。
根据迁徙的性质,可把鸟类分成留鸟和候鸟。留鸟是终年栖居在繁殖地区而不迁徙的鸟类,如麻雀。候鸟是随时季节不同,沿着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移居的鸟类。对一个地区来说,夏季迁来繁殖,秋季飞到南方越冬的鸟类称为夏候鸟,如杜鹃;冬天飞来越冬,春季北去繁殖的鸟类称为冬候鸟,如鸭;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在南方越冬,只在春秋季节南北往来时,路过本地的鸟类称为旅鸟,如柳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相差悬殊,有些鸟类,在我国北方是夏候鸟,在南方则是冬候鸟,故候鸟的划分,随地区而有不同,并非固定不变。
鸟类的迁徙大多发生在南北半球之间,少数在东西方向之间。候鸟迁徙的距离,有的仅在我国南北之间或我国与周围邻国之间,有的则需飞行很远的路程,飞越高山,远渡重洋。迁徙时飞行的高度,一般在900米左右。迁徙时飞行的速度,一般在每小时40-80公里,夜间比白天快,春季比秋季快。迁徙时飞行距离较短的鸟类,一天的旅程不超过100公里,长距离飞行的鸟类日程为150-200公里。
鸟类迁徙的原因可从生态因素、生理因素、历史因素三个方面来考虑。鸟类的形成是其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外界季节性的条件变化起着信号作用,这种信号通过内部的神经体液调节而起作用。
鸟类迁徙的路程很长,但飞行路线固定不变,也不迷失方向。关于鸟类的空间定向和导航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人提出鸟类能根据地球的磁场定向,近些年来又有人提出鸟类可以根据地太阳和星辰的位置定向,人们正在使用现代技术对迁徙的定向导航问题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
对鸟类的研究,最常用的是环志法,就是在捕获的鸟脚上套以非常轻而有一定标记的金属环,然后再放飞。当这些鸟类再度被捕获时,将鸟类环志回收,比较两次捕获的时间和地点,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候鸟迁徙的时间和路线,获得候鸟生活史的完整资料。
10.会“说话”的鸟----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吗?还有“鹦鹉学舌”这一成语,鹦鹉又是如何学舌的呢?
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高级一些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与它们所模仿的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有关。它们甚至于能学人说话,尤其鹦鹉学说话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例如曾经有一只鹦鹉,当它看到主人把水瓶拿起来时,就学着水流的“哗啦”之声;当它看到一只蜜蜂飞到房里,就发出蜂的“嗡嗡”之声;当听到敲门声时,会大喊:“请进来”。这是不是说这只就会说话了呢?其实不然,鹦鹉对这些事都是无意识产生的,是看见一件东西后,就起一定声音的反射。例如人们在训练一只鹦鹉时,把敲门与“请进来”二者的声音联系在一起刺激鹦鹉,鹦鹉便把这些信号储存起来,经过反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只要当它听到敲门声,接着就会大喊:“请进来”。但有时外面在敲木板,它也会大喊:“请进来”。
由此可见,如果说这就是鹦鹉在讲话,那就不确切了。因为人类的讲话是从后天中学得的而鸟类的生活姿态、鸣叫、表情基本上都有是一致的,从先天而得。它们会学舌,也只有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教和训练才能学会,而且还是无意识的。
除了鹦鹉之外,百灵、八哥和鹩哥等也能学人说话,下面就让我们一一认识它们吧。
鹦鹉在鸟类学中鹦鹉属于鹦形目,鹦鹉科。鹦鹉种类很多,世界上已知有300多种。鹦鹉有短而强的嘴,其上嘴弯如钩,钩内有锉状构造,最适合用于钳破种子。而八哥和鹩哥是表兄弟,在鸟分类上同属于雀形目,椋鸟科的成员。
八哥全身羽毛黑色,两翅和尾端点缀白色,展翅飞行时,从下面看,两面的翅刚好象八字,故得名八哥。八哥鸣声嘹亮,略具音韵,有时会变得粗厉。在野外喜欢结群觅食,爱吃昆虫和野果,是农业益鸟,也是分布华南和西南一带最觉的留鸟,遍布平原村庄、田园和山林。八哥食性杂,不畏人,容易养,又会学舌,爱唱歌,是江南一带人民喜欢养的笼鸟。
总以为巧嘴学舌的仅是八哥和鹦鹉,实际上,鹩哥才是最善于学人语的一种鸟类,一只年轻的鹩哥,只需要一星期就能学会一句话。同时,它也是出色的歌唱家,鸣声嘹亮而且富具音韵,能发出各种有旋律和音调的声音,从低而粗的咯咯声,至轻快如铃的吹哨声。它还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它不但会学声,还会学调。如它学尖脆的女声和浑厚男声时,口齿清楚,惟妙惟肖。诗人白居易赞它:“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11.鸟类的鸣叫----
当你漫步林中,时而会听到小鸟悦耳的叫声,如果你仔细聆听,会发现那是鸟儿在歌唱。
那么,鸟儿为什么能鸣叫呢?原来,一些会鸣叫的鸟,多半在气管到分枝处生有发育良好的肌纤维束,可以说,就是这些肌纤维能发出变化多端的鸣声。这种肌束不是硬实的结构,而是按需要可能胀缩,从而发出各种不同的婉啭鸣声。
鸟儿的鸣叫有什么意义吗?鸟类的鸣声和发出的各种音响信号都是禽鸟兴奋的一种表现,也是为着与同种个体间的联系,不同的种类其鸣声是有区别的,同族个体也一定会懂得各种鸣叫的含义。
大多数鸣禽的歌声都有是先天就有的,由人工养的幼稚鸟,当它长大后虽然从来都有没有见过同类,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同在的叫,但大多数都能发出与野外自由生活的同类一样好听的鸣叫,可见单独生活的鸟,它们的鸣叫并不是对其同类的或者外来刺激有什么意识,只是兴奋性的一种表露,而它们的同类听到后就有所感受。好多鸟类在笼养成或野外自由生活时,都有能把陌生的声音编到自己的歌曲里来,而幼稚鸟阶级这种模仿能力最强。许多鸟在模仿声音时是无意识的,在歌唱时也是毫无意义的排着顺序唱下去。
鸟类有一半是鸣禽,它们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其中有一些还是出色的歌手呢,下面就让我们认识它们吧。
金丝雀是一种受人宠爱的观赏鸟,同时也是著名的小歌手。它是雀形目,雀科中的成员,体形比麻雀还小。原产于大西洋加那利群岛。野生的金丝雀原是黄色或暗灰色,羽毛并不那么出众,歌声也并不那么动人。后来,经人们不断的驯养,选取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
有金嗓子之称的画眉也是出色的歌手。它同金丝雀是近亲,同属于雀形目,但画眉是翁科。画眉的羽毛并不华丽,身披朴素的黄裼色羽衣,眼具白色羽毛眉圈和眉纹。人们喜欢它,不仅是它的眼睛漂亮迷人,还因它有婉转动听的歌喉。
鸟类中要评选歌星的话,那就非百灵鸟莫属了。百灵鸟是珍贵的鸣禽,同画眉和金丝雀一样,也是的雀形目成员,不过百灵鸟是百灵科。看来,鸟类歌手都来自同一大家族呢。百灵鸟的体形、体色和外貌牲都与麻雀相近,但较麻雀大。较为明显的就是有一明显的白眉和黑色项圈。百灵鸟以它的聪明伶俐、婉转多变的音韵、宽广的音域和悦耳的歌声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生活在草原上,极善于在草原上奔驰、歌唱,飞行快速,载歌载舞。难怪人们给它以“歌星”的美称。
12.国鸟知多少----国鸟,是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鸟。因此,那些选定为国鸟的一定是为这个国家人民所喜爱的、珍贵稀有的特产鸟类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鸟。
由于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滥捕,不少鸟类数量日趋减少,有的甚至绝灭或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国际鸟类保护会议呼吁各国都有选出自己国家的国鸟,以在国民中普及保护鸟类的思想。
现在已经有不少国家选定了自己的国鸟,你知道多少呢?
美国国鸟——白头海雕:这种鸟仅分布在北美沿海,是北美洲的特产,所以又叫美洲雕。1782年,美国国会将它为国鸟类,并把它作为美国国徽的图案。
危地马拉国鸟——凤尾绿咬鹃:又名爱沙尔克鸟,是咬鹃目中羽毛最美丽的一种。1872年,危地马拉人民把美丽的爱沙尔克鸟定为国鸟。
阿根廷——棕灶鸟:在阿根廷分布极为普遍,其巢非常独特,象有个面包烤炉,故有“面包师”之美名,深受阿根廷人民喜爱。
联邦德国——白鹳:体态优美,风姿态迷人,性情温和,又容易驯养,同时,它又是一种稀有的珍禽,受联邦德国和不少国家的保护。
比利时——红隼:分布广,遍布世界,是农林益鸟。比利时人特别喜欢,把它定为国鸟加以保护。
瑞典——乌鸫:顾名思义,全身羽毛乌黑色。鸣声婉转动听,还能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有“百舌”的美名。
荷兰——白琵鹭:嘴极象琵琶,故得名。分布在欧洲南部到亚洲,少数妥布于非洲。但在欧洲的繁殖地,仅限于荷兰和西班牙。
英国——红胸鸲:又名知更鸟,它是所有鸟类中,英国人们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小鸟。
卢森堡——戴菊:分布广泛,歌声动听,体态轻巧,让人喜爱。丹麦——云雀:它飞到一定高度时,稍稍浮翔,又疾飞而上,直入云霄,故得此名。
奥地利——家燕:最喜欢与人类伴住,是人们最熟悉、最受欢迎的益鸟。挪威——河鸟:多栖息在海拔较高的山地河谷和山间溪流。冰岛——矛隼:冰岛有白色型矛隼,数量极少,非常珍贵。
萨尔瓦多和爱尔兰国鸟——蛎鹬:栖息在海边,生活的范围仅限于海洋、海岸地区,人们又称之为海喜鹊。
澳大利亚——琴鸟:尾巴顶部弯曲如琴,犹如古代的竖琴。
新西兰——几维鸟:是新西兰人民最喜欢的鸟,他们甚至把自己叫作几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蜂鸟:拉丁美洲人认为,蜂鸟有快乐和倔强的性格,有不畏强暴的精神,把蜂鸟作为自由和幸福的象征。
印度——蓝孔雀:印度人民把蓝孔雀看成是吉祥物,定为国鸟加以保护。斯里兰卡——黑尾原鸡:是斯里兰卡特有的一种鸟而被定为国鸟 日本——绿雉:产地仅限于日本,有不少关于它的动人故事在日本民间流传,1947年定为国鸟。
巴布亚新几内亚——极乐鸟: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民最引以自豪的就是极乐鸟,它们认为极乐鸟是来自天堂的神鸟,又名“天堂鸟”。